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练案[1]必修一第一单元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第1讲夏商周时期的政治制度一、选择题1、(2018·绵阳)下图是根据司马迁《史记》卷二《夏本纪》整理的夏朝世系示意图.它表明夏朝(B)A、严格实行嫡长子继承制B、父死子继成为王位传承的主要方式C、中央集权尚未有效确立D、夏朝宗法制度与分封制度密切相关【解析】:夏朝王位世袭,但未严格实行嫡长子继承制,故A项错误;夏朝王位传子是王位继承的主要方式,故B项正确;材料体现夏朝王位的传承,不能得出中央与地方的关系,故C项错误;西周时期宗法制与分封制密切相关,故D项错误.2、(2018·长春)商代“诸妇”之封,至少有六十四人之多,“或命之祭祀,或命之征伐”.由此可见(B)A、商代妇女地位的崇高B、封“诸妇”以保护商王朝的统治C、商代是个尚武的朝代D、利用母系血缘关系维系商朝统治【解析】:“商代‘诸妇’之封”不能代表所有妇女地位的崇高,故A项错误;“或命之祭祀,或命之征伐”,统治者的赏罚均为维护其统治,故B项正确;“至少有六十四人之多”可见依然是个案,不能代表整体,故C项错误;对妇女的封赏不能代表社会以母系为主,故D项错误.3、(2018·湛江)西周实施分封时,周王会将原来周部落的部分贵族组成一套“职能班子”授予各诸侯,让他们跟随诸侯到封国担任官职.这一做法(B)A、消除了地方对中央的威胁B、推广了先进的政治制度C、扩大了周王朝的统治范围D、打破了地方的血缘政治【解析】:根据所学,分封制下诸侯国独立性较大,故A项错误;根据材料“将原周部落的部分贵族组成一套‘职能班子’授予各诸侯”,有利于将原来周部落先进的管理制度带到各诸侯国,故B项正确;分封制会扩大周的统治范围,材料主旨是“职能班子”授予各诸侯,故C项错误;分封制以同姓亲族为分封主体,故D项错误.4、(2018·滨州)西周时期,从宗法上讲,一庙无二主,各级宗族成员,都要以各级“宗子”为中心,表示“尊祖”和“敬宗”.这样做的实质目的是(B)A、宣扬君权神授的思想 B、维护贵族等级秩序C、构建家国一体的政局 D、强化尊祖敬宗观念【解析】:根据材料可知,各级宗族成员都以“宗子”为中心,体现了宗法制当中的等级秩序不可僭越,B项正确;材料未涉及“神”,A项错误;材料中只说了“家”,没有“国”的信息,排除B项;虽然材料中有“尊祖”和“敬宗”,但这只是直接目的,不是实质目的,排除D项.5、(2018·佛山)据《周礼》记载,每年正月初一,朝廷的司徒官向乡大夫讲授法律,乡大夫颁授给乡吏,乡吏立即返回对乡民进行宣讲,且往往和最隆重的祭祀活动同时进行,全民都要有组织地参加.这表明(C)A、西周出现文化下移趋势 B、诸侯国割据的局面出现C、分封中孕育了中央集权 D、周王室直接控制了地方【解析】:材料中“朝廷的司徒官向乡大夫讲授法律……乡吏立即返回对乡民进行宣讲”表明中央的法律通过地方官员传达到民众之中,此举表明西周分封制中孕育了中央集权,C项正确;材料说明中央的法令可以传到地方民众,并不能说明西周出现文化下移趋势,春秋时期私学的出现才使文化出现下移的趋势,故A项错误;材料说明的是中央的法令的传达,并没有提及诸侯割据,故B项错误;西周分封制之下,诸侯享有很大的独立性,周王室不能直接控制地方,故D项错误.6、(2018·吉林统考)公元前489年,田恒自立为齐相,掌握齐国国政.八年后,田恒杀齐简公与诸多公族,另立齐平公,后田恒的后代田和自立为国君,同年为周安王册命为齐侯.这从本质上反映了(B)A、先秦诸侯斗争激烈 B、宗法制遭到破坏C、周王任命各国官吏 D、礼制的不断发展【解析】:先秦时期诸侯斗争激烈是对材料现象的表述,与设问中本质不符,故A项错误;宗法制是以血缘亲疏关系为纽带的政治制度,维护的是分封制的等级秩序,材料反映的是诸侯争战,打破了分封制的等级制度,本质是宗法制分封制瓦解,故B项正确;材料不仅反映了周王任命官吏,还反映了诸侯争权斗争,故C项错误;西周的礼制是维护分封等级的,与材料中田恒篡权争夺诸侯之位不符,故D项错误.二、非选择题7、(2017·成都五校联考)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有学者说,周代的宗法制完备而严格,是一个成功的创造.继位的族长在宗族中有对宗族祖先的主祭权、对族人政治上的治理权、对宗族内共有经济的支配权.同一宗族内,“大宗能率小宗,小宗能率群弟,通其有无,所以纪理族人者也.”这种关系不断发展的结果是君统宗统的合一.——摘编自冯尔康等《中国宗族史》材料二东汉以后,强宗大族遍布各地,他们筑堡坞,置部曲,把持地方,操纵官吏,战乱时建立宗党武装,形成割据势力……两宋时期,宗族发展出现“千年土地八百主”的现象,“今骤得富贵者,止能为三四十年之计”,高官大族也可能“家世零替”.如何整合族人、延续世系、复兴宗法,成为宋代士大夫面临的共同难题.随后,以建宗祠、置族田、修宗谱、定族规、立族长为主要特征的宗法家族制度得以全面复兴……明清时期,家法族规和乡规民约得到官方的认可和批准,成为传统法律体系的组成部分.——摘编自袁行霈《中华文明史》材料三清末民初,宗族组织原则发生了某些变化.1905年,上海王、朱两氏将祠堂族长制改为族会制,“从事家族立宪”.1918年该族增订族会章程,1924年修改,并经会员大会讨论通过.曹氏宗族的管理体制也开始近代化,规定族众有参与宗族事务的重大权力.此外,浙江绍兴阮氏宗族在1923年之前设立该族议事、执行二部,实行任期制,由选举产生.——摘编自常建华撰《中国文化通志·宗祖志》(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周代宗法制的特点.(2)根据材料二指出宗法制的发展变化,并根据材料及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宋代以来宗法制度“全面复兴”的背景.(3)根据材料三,清末民初宗族管理和周代相比有何不同?【答案】:(1)特点:体系完备;等级森严(族长具有专断权力);与政治关系密切(家国一体);嫡长子继承制.(2)变化:东汉以后,门阀士族及宗法性豪强同时崛起;宋朝,获得纵深发展,全面复兴;明清时期,家法族规成为政府法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背景:宋代商品经济发展,土地买卖频繁,贫富转化迅速,宗族间相互救助;士族没落、庶族崛起;科举制进一步发展;程朱理学兴起.(3)不同:宗族管理具有民主性;规范化;分权色彩;与政治关系分离.【解析】:(1)本小题考查学生的概括能力.特点可结合所学知识和材料一的关键信息“完备而严格”“君统宗统的合一”等作答.(2)发展变化,依据材料“强宗大族遍布各地”“宗党武装”“全面复兴”“成为法律体系的组成部分”等信息概括即可.背景,结合宋代经济、政治、文化等角度分析即可.(3)不同,依据材料三“家族立宪”“增订族会章程……修改……讨论通过……近代化……族众有参与宗族事务的重大权力”“阮氏宗族……议事、执行二部,实行任期制,由选举产生”归纳概括即可.练案[2]必修一第一单元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第2讲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确立一、选择题1、(2018·资阳)据《秦集史》统计,自秦武王到始皇时代的一个多世纪中,共有右丞相十二人,左丞相九人.这些声名显赫的众多良相中,非秦国人占到68%以上.此材料可说明(C)A、商鞅变法十分彻底 B、军功爵制推行得力C、秦国重视招揽人才 D、贵族势力严重削弱【解析】:A项表述中“彻底”太过绝对,不符合题意,故A项错误;军功爵制是指论功行赏,题目中并未牵涉到,故B项错误;根据题目中“声名显赫的众多良相中,非秦国人占到68%以上”体现秦国不拘一格降人才,故C项正确;题目中并未牵涉旧贵族和新兴贵族的比例问题,故D项错误.2、(2018·湖北重点高中联考)秦王嬴政统一中国,认为自己“德兼三皇、功盖五帝”,创“皇帝”一词作为华夏最高统治者的正式称号.对此理解正确的是(A)A、突出了君主专制的政治追求B、对西周政治观念的彻底舍弃C、皇帝家族垄断国家政治权力D、强调了“君权神授”的合理性【解析】:“皇帝”称号反映了秦始皇并不仅仅满足做人间最高统治者,还要将自己的权威罩上神的光环,突出了君主专制的政治追求,故A项正确;“帝”是上古人们想象中主宰万物的神,秦始皇将“皇帝”作为自己的称号,是借助神权来强化皇权,这与西周通过垄断神权以强化王权类似,故B项错误;“始皇帝”称号反映了皇帝家族垄断国家政治权力的愿望,故C项错误;“皇帝”一词是秦始皇自创的,“帝”本身就包含神的因素,因此不能体现“君权神授”,故D项错误.3、(2018·湖北百所重点学校联考)秦简《语书》说,如果官员对其辖内吏民的犯法奸私行为和各种陋习等不能及时察觉而失职,将被免职,称之为“不胜任”.这从侧面反映出秦朝(C)A、社会秩序比较稳定B、地方官员失职现象十分严重C、已经确立官僚政治D、地方官员仅负责维护社会稳定【解析】:材料呈现的是秦简《语书》中对于官员不能及时察觉辖内吏民的犯法奸私行为和各种陋习的一项处罚规定,可推测当时存在吏民犯法奸私和各种陋习的现象,社会秩序并不是比较稳定,故A项错误;秦简《语书》中的一项处罚规定,只能说明当时存在这种失职现象,但是一个材料无法确定失职现象严重,“十分严重”表达程度太重,故B项错误;本题材料强调的是当时官员因“不胜任”的失职行为将被免职,根据所学知识,秦朝实行郡县制,郡县长官由皇帝直接任命,中央对地方官吏的政绩进行考核,这是官僚政治取代贵族政治的重要标志,故C项正确;地方官员负责地方治理,需要负责地方经济、治安、行政等各个方面,不是仅负责维护社会稳定,故D项错误.4、(2018·青岛)秦始皇在位期间,共进行了八次大规模的移民,共迁徙居民约106万户,达500多万人口.移民主流之一是徙平民、罪吏于边境.此举(B)A、推动了秦代商业的发展 B、有利于边疆地区的开发C、有效地抑制了土地兼并 D、促进了封建国家的统一【解析】:秦朝推行重农抑商的政策,故A项错误;将平民和罪吏进行移民,能够为边疆的发展提供劳动力和技术,推动边疆发展,故B项正确;进行移民不会抑制土地兼并的问题,故C项错误;秦朝建立即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故D项错误.5、(2018·黄石)秦朝中央官职设三公九卿.其中九卿有奉常,掌宗庙礼仪;郎中令,掌宫殿警卫;卫尉,掌宫门警卫;太仪,掌御用车马;廷尉,掌刑法;少府,掌山海池泽之税及皇帝的生活供应.由此可见,秦朝中央官制的特点(B)A、分工明确,彼此牵制B、为皇帝私家服务,“国”与“家”同治C、垂直管理,分层管理D、官僚政治取代血缘政治【解析】:材料体现了分工,但没有体现牵制,故A项错误;材料中九卿分掌宗庙礼仪、宫殿警卫、宫门警卫、御用车马、刑法、山海池泽之税及皇帝的生活供应,可以看出九卿为皇帝私家服务,“国”与“家”同治,故B项正确;九卿都属于中央的官职,是三公之下的直属机构,不能体现垂直管理、分层管理,故C项错误;秦朝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的建立,标志着官僚政治取代血缘政治,与材料九卿的分工不符,故D项错误.6、(2018·益阳)秦朝《置吏律》中规定:官府的主管官员,由此官府调往彼官府,只许其只身前往,不准把原任官府的官吏任用为新任官府的官吏.此规定是为了(D)A、规范官府人员任用程序 B、减少政府官员的数量C、强化君主对官员的控制 D、防范官员的职务犯罪【解析】:根据题干可知,秦朝对官府的主管官员的任职和调动的规定主要是为了预防结党营私,党同伐异,即防范官员的职务犯罪,D项正确;题干强调该做法是为了防范官员的职务犯罪,与规范官府人员任用程序无关,排除A项;题干没有体现减少政府官员的数量,而是强调该做法防范官员的职务犯罪,排除B项;题干强调该做法是为了防范官员的职务犯罪,与强化君主对官员的控制无关,排除C项.二、非选择题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郡县制打破了传统领主特权,为全国大市场的建立创造了条件,而传统农民在摆脱旧领主的人身控制之后,也发挥出巨大的生产积极性,他们第一次从底层产生了生产革新的冲动……他们已经破天荒地成为独立的生产机构,而不再是具有人身依附的农奴.郡县制革命符合一切历史进步性要素,事实上也成为一切现代国家的典范.欧洲从黑暗时代,过渡到现代民族国家,也是在内部实现郡县制革命的过程,现代国家的本质就在于郡县制.——《郡县制度与秦汉时期的霸业》材料二郡县制实行以来,历经褒贬.在第一期论争中,以唐代为高潮.柳宗元等人持完全肯定的态度;与之相反,朱敬则、孙樵等人则认为郡县制度祸害社会,流弊颇深.明末至清中叶是论争的第二期.顾炎武、黄宗羲等人从天下长治久安的高度,提出了地方官专任等限制皇权的社会权力结构新模式.然而,他们仍未脱离秦代以来或言封建、或言郡县的窠臼.戊戌变法以来,论争进入了第三期.时人引入了宪政、联邦制等新型社会权力架构思想,对郡县制进行了更高层次的阐释,章太炎、梁启超、毛泽东等人提出了改造中国旧有社会行政结构的一些新思想,但因社会环境、思维角度的不断转换,他们的一些重要见解并非一成不变.——万昌华《郡县制度评价理论述评》(1)根据材料一,概括郡县制度的主要历史作用.(2)根据材料二,分析概括郡县制度“历经褒贬”的主要原因.【答案】:(1)作用:打破贵族领主世袭特权,为国家统治和经济发展奠定了基础;提高了农民生产积极性,推动了自然经济的发展;成为中外封建“现代”国家的典范.(2)原因:对郡县制度所起到的历史影响(利弊)看法不一致;地方官专任等限制皇权思想的提出;西方宪政、联邦制度的传入;改造中国旧社会行政结构的需要;社会环境、思维角度不断转换的影响.【解析】:(1)作用,可从制度创新、经济意义及对后世的影响三方面来归纳.(2)原因,可结合材料内容及从古代到近代人们对郡县制评价的相关结论进行归纳总结,注意要从多个角度进行概括.练案[3]必修一第一单元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第3讲古代政治制度的成熟一、选择题1、(2018·鲁皖名校联考)汉代皇帝有“六尚”,“尚”是掌管意,“六尚”是尚衣、尚食、尚冠、尚席、尚浴与尚书.五尚都只管理皇帝私人的衣服饮食起居,只有“尚书”是管文书的,其职权地位本不高,后来才愈用愈大.这反映出汉代(A)A、承继秦制,“国”与“家”同构B、制度创新,奠定三省六部制根基C、皇权至上,缺乏有效制约体制D、风尚变迁,影响到后世皇家生活【解析】:“尚书”本是掌管汉代皇帝文书的,后来职权越来越大,这与秦代九卿中少府等官职类似,既是皇帝私臣,又是国家官员,体现了家国同构,故A项正确;魏晋南北朝时期形成的三省体制奠定了三省六部制的基础,故B项错误;C项与材料主旨不符,排除;尚书权力的扩大不仅仅是一种风尚,而是政治变革,故D项错误.2、(2018·皖南八校联考)唐初三省制下本无“中书门下”一职,“盖以中书出诏令,门下掌封驳,日有争论,纷纭不决,故两省先於政事堂议定,然后奏闻”,才在置政事堂后设立中书门下以职.由此可知,“中书门下”的出现(D)A、进一步加强了皇权专制 B、奠定了唐代多相制基础C、破坏了三省决策的机制 D、调和了中枢机构的矛盾【解析】:材料反映的“中书门下”设立的原因是中书省与门下省争论不断,与皇权加强无关,故A项错误;中书门下长官都是宰相,唐代实行多相制,但与材料中设立中书门下的原因无关,故B项错误;从材料“故两省先於政事堂议定,然后奏闻”可知,唐朝还是实行中书决策、门下审议机制,故C项错误;从材料可知在政事堂设立中书门下,是为了避免中书门下的争论分歧过多影响决策,故D项正确.3、(2018·安阳)北宋立国之初,建立了中书、枢密院“对持大柄”的二府制度;宋太宗时,改为“凡政事送中书,机事送枢密院,财货送三司,覆奏而后行”,并成为定制.这一演变反映了宋代(A)A、相权分割,专制皇权加强 B、政出多门,中央集权削弱C、官员增多,行政效率提升 D、多相设置,皇权遭遇威胁【解析】:根据材料“北宋立国之初,建立了中书、枢密院‘对持大柄’的二府制度;宋太宗时,改为‘凡政事送中书,机事送枢密院,财货送三司,覆奏而后行’,并成为定制”可知,在宋代随着完整的相权不断被分割,专制皇权自然是得到了不断的加强,故A项正确;根据材料不难推断,这里提及的是专制主义而非中央集权,故B项错误;官员增多的必然后果之一就是行政效率的降低而非提升,故C项错误;多相设置,完整的相权被分割,自然有利于皇权的加强而非削弱,故D项错误.4、(2018·佛山)《汉书·武帝纪》记载:进贤受上赏,蔽贤蒙显戮,古之道也.……不举孝,不奉诏,当以不敬论;不察廉,不胜任也,当免.材料反映武帝时期(A)A、地方郡国对察举孝廉不积极B、孝廉之人往往受到国家重用C、贤能之士成为国家栋梁之才D、统治者唯才是举、求贤若渴【解析】:材料中“不举孝,不奉诏,当以不敬论;不察廉,不胜任也,当免”表明汉武帝加强对地方郡国官员举荐孝廉制度的考核力度,对于察举不力者给予惩罚,说明当时地方郡国对察举孝廉不积极,故A项正确;材料表明中央对于地方官员察举不力的官员监督惩罚,并不是说明孝廉之人往往受到国家重用,故B项错误;材料反映了中央对于地方官员的考核,并不能说明贤能之士成为国家栋梁之才,故C项错误;材料表明中央加强对地方官员察举孝廉制度的考核,不能说明统治者唯才是举、求贤若渴,故D项错误.5、(2018·绵阳)读下表入仕群体中寒门子弟所占比例朝代曹魏西晋东晋隋唐北宋比例26%15%4%17、2%24、5%46、1%——据何怀宏《选举社会及其终结》引起表中数据出现先降后升的主要原因是(C)A、社会环境动荡不安 B、租佃关系的不断发展C、制度的变革和创新 D、社会主流思想的演变【解析】:材料体现入仕群体中寒门子弟所占比例从曹魏到东晋不断下降,隋唐到宋逐渐增加,唐宋时期社会环境相对稳定,故A项错误;材料中现象的变化与当时政治制度直接相关,且租佃关系在宋朝不断发展,故B项错误;曹魏到东晋实现九品中正制造成寒门子弟所占比例不断下降,隋唐至宋朝实行科举制并不断发展影响其比例不断上升,故C项正确;曹魏至宋社会主流思想为儒家思想,故D项错误.6、(2018·太原)唐代谏官,多由门下省长官选取有学问、有气节的人充任,他们随从在宰相身旁,宰相有时不便同皇帝讲的话,多由谏官来讲.这反映出唐代谏官制度(C)A、开创了民主政治的先河 B、改变了三省的运行机制C、有助于决策层沟通和谐 D、有效限制君主独断专行【解析】:“宰相有时不便同皇帝讲的话,多由谏官来讲”这样做就避免了皇帝和丞相之间矛盾冲突,有利于决策层的和谐,故C项正确;唐朝属于君主专制,不是民主政治,故A项错误;唐朝依然实行三省六部制,谏官不参与政务执行,故B项错误;古代政治特点是君主专制,不可能避免君主独断专行,故D项错误.二、非选择题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古代许多政治家、思想家对反腐倡廉都作过积极探索和深刻总结,并逐渐形成一套比较完整的理论及行之有效的举措.北宋开国之初,赵匡胤即颁布了《盗窃律》等一系列法律、法令,同时还从整饬吏治着手,连续惩办了一批贪官,连大将军桑进兴也因受贿罪被处死刑.……在官职设置方面,监察权与行政权分离,增强监察机构的专门化和权威性.在监察制度方面,给监察官员以特殊地位与职权,他们秩轻而任重,官卑而位尊……代表皇权监督各级官吏……具有很大权威性.——摘自王凡《中国古代反腐倡廉的现代启示》材料二20世纪70年代,美国出台了多部反腐败法案(见下表),对加强对公务员的制约与监督发挥了重要作用.法律名称主要内容《政府道德法》规定政府官员必须建立个人及亲属财产申报制度,并对其离职后的从业行为作了详细规定《文官制度改革法》规定要公开、平等选拔政府官员及政府雇员,必须奉公守法、不贪赃枉法、不以权谋私、不协从舞弊等《监察长法》规定监察长办公室是独立监督机构,未经参议院同意,总统不能随意罢免监察长,其职能主要是督查公务员欺诈、滥用职权等行为《阳光下的政府法》规定除法定免除公开的情形外,一切政府文件必须公开——摘自何家弘《美国反腐败法律制度》(1)据材料一归纳古代中国反腐败的主要方式.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古代中国监察制度的积极作用.(2)据材料二概述美国反腐的特点,并指出美国的反腐措施与古代中国反腐举措的共性.【答案】:(1)方式:立法反腐;严惩腐败官吏;建立权力制衡机制,设立专门监察机构.作用:古代中国监察体制的建立,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监督官员规范执政,防止官员贪污腐败;有利于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维护君主专制等.(其他表述言之有理也可)(2)特点:将政府官员的行为准则法律化(或从政道德法制化);改革文官选拔制度;建立独立的廉政监察机构;增加政府透明度(或鼓励全民监督);进行综合性多角度的监督.(任答三点即可)共性:都注重立法监督(或健全法制);建立独立的专门监察机构.【解析】:(1)第一小问,根据材料一可以从立法、惩治、行政体制等角度归纳;第二小问,结合所学知识,可以从经济、政治等角度入手,具体从防腐、维稳、提高行政效率、促进经济和社会发展等层面归纳.(2)第一小问,根据材料二从法制化、文官制度、监察独立化、行政透明化等角度归纳;第二小问,综合材料一,可以从法制化、独立性等角度归纳.练案[4]必修一第一单元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第4讲专制集权的不断加强一、选择题1、(2018·惠州)汉初,丞相位高权重,辅佐天子处理政务,出现了多位如萧何这样的名相.但据《汉书》记载,武帝时多位丞相虽由列侯继任,但大都谨小慎微,难有建树.出现这一变化的原因主要是(C)A、社会稳定大一统局面形成 B、罢黜百家削弱了丞相权力C、制度改革使丞相职能转变 D、汉武帝个人能力特别突出【解析】:汉初就已实现大一统的局面,故A项错误;罢黜百家涉及思想领域,与削弱丞相权力无必然联系,故B项错误;根据材料“汉初,丞相位高权重……武帝时多位丞相……大都谨小慎微,难有建树”,汉武帝时实行中外朝制度,削弱了丞相的权力,结合所学,故C项正确;丞相权力削弱与汉武帝的个人才能确有关系,但不是制度性的原因和主要原因,故D项错误.2、(2018·许昌)如下图中描述了秦汉时期贵族化趋向的演变.对此演变的正确理解应是(D)A、贵族化趋向必将引起分裂割据B、贵族化趋向冲击皇位有序传承C、豪富家族促进贵族化趋向发展D、削藩弱国促使贵族化趋向弱化【解析】:“贵族化趋向必将引起分裂割据”,这种结论既不能通过材料图表得出,又过于绝对化,故A项错误;贵族化与皇位继承的关系并没有在材料中提及,故B项错误;豪富家族并不能促进贵族化趋向发展,故C项错误;根据材料中的时间点,贵族化倾向在公元前160年前后急转直下,再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在西汉景帝平定“七国之乱”以后,古代中国的贵族化趋势呈现出弱化直至消失的态势,故D项正确.3、(2018·深圳)在宋朝,中央政府设转运使主管路级行政区的财赋,除宋神宗元丰改制时以外,宋朝始终没有放弃对转运使财赋运转的审计权,而且南宋还采用逐级申报财政的办法来对转运使进行监督.这表明在宋朝(C)A、中央以转运使监督地方行政长官B、政府重视完善地方监察体系C、财权是中央控制地方的重要手段D、中央注重对地方的财政支持【解析】:宋代设置通判监督地方行政长官,故A项错误;材料中对转运使的审计和监督体现了政府对地方财政权的控制而不是完善地方监察体系,故B项错误;材料中宋朝始终……财赋运转的审计权,南宋还……办法来对转运使进行监督说明中央通过掌握地方财权来达到控制地方的目的,即财权是中央控制地方的重要手段,故C项正确;材料体现了中央对地方财政权的严格控制,并没有说明中央注重对地方的财政支持,故D项错误.4、(2018·河南八市测评)下列是某著作中的部分目录,请拟定一个合适的研究主题(C)eq\x(\a\al(一、内阁与议政王大臣会议,二、内阁与南书房,三、内阁与军机处))A、内阁制逐渐走向消亡 B、清代地方行政体制的演变C、清代中央体制的演变 D、康熙皇帝加强皇权的措施【解析】:材料中目录都有内阁存在,故A项错误;材料体现的机构都是中央机构,故B项错误;从材料中的中央机构的变化,可知反映的是清朝中央制度的演变,故C项正确;军机处的设立是雍正时期,故D项错误.5、(2018·河南中原名校联考)《清会典》记载:“每日钦奉上谕,由军机处承旨,其应发抄者,皆下于阁.内外陈奏事件有折奏,有题本,折奏或奉朱笔,或由军机处拟写随旨题本,或票拟钦定,或奉旨改签,下阁后,谕旨及折奏则传知各衙门抄录遵行.”这说明(D)A、军机大臣拥有一定决策权 B、内阁变成军机处下属机构C、军机处、内阁的分权制衡 D、内阁变为传递文件的机关【解析】:军机大臣参与决策,但没有决策权,决策权属于皇帝,故A项错误;材料中内阁和军机处各司其责,内阁没有变成军机处下属机构,故B项错误;材料中内阁和军机处各司其责,没有体现出军机处、内阁的分权制衡,故C项错误;材料“其应发抄者,皆下于阁”,内阁变为传递文件的机关,故D项正确.6、(2018·鲁皖名校联考)徐中约指出,“这样一种高度的集权,在康熙、雍正和乾隆辈足智多谋的君主统治下尚能运转良好,一旦最高首脑踌躇徘徊时,这艘国家之舟便放任自流了”.在此,徐中约着重强调(A)A、皇权专制暗含统治危机 B、康乾盛世值得后世铭记C、皇帝勤政事关国家存亡 D、晚清君主统治脱离国情【解析】:根据“一旦最高首脑踌躇徘徊时,这艘国家之舟便放任自流了”可知徐中约强调皇权专制暗含统治危机,故A项正确;材料着重强调专制统治的危机,而非赞扬康乾盛世,故B项错误;材料从制度层面分析统治危机,未突出皇帝个人因素,故C项错误;徐中约着重强调专制统治的危机,未体现晚清君主统治脱离国情,故D项错误.二、非选择题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历史学家许倬云在论述明代时,突出了它的“专制皇权”特性,作者首先肯定了朱元璋的历史功绩;但随后,作者又对朱明王朝进行了毫不客气的批评:“明代虽然自居为汉、唐帝国的复兴,却没有汉、唐那样天下帝国的气度……明代固然恢复了中国人自己的统治,却丧失了天下国家的包容和气度,也没有消除征服王朝留下的专制统治.”解读材料,提炼出一个观点,并结合中国古代史的相关史实,加以论述.(要求:写出观点,观点合理、明确,史论结合.)[示例]观点一:明代的“专制皇权”特性突出.明代废除了历代以来的宰相制度,六部直接听命于皇帝,皇帝集决策权与行政权于一身,君主专制大大增强.后又设立内阁帮皇帝处理政务,但无法定权力,只是皇帝的内侍机构.中后期皇帝经常不上朝理政,纵容宦官专权.另外设立特务机构锦衣卫,不经正常司法程序,侦缉办案.君臣共治传统破坏无遗,明朝政治日益黑暗.观点二:明代没有汉唐那般气度,更加保守内敛.明代开国后,无视宋元以来商业贸易的蓬勃发展趋势,对内大力推行重农抑商政策;对外实行“海禁”,只有朝贡贸易相对繁荣,但不久后也缩减规模.军事上重修万里长城,采取防御战;文化上以八股取士,程朱理学日益僵化.【解析】:本题考查中国古代史的相关内容.本题是一道开放性的试题,根据题干的要求“解读材料,提炼出一个观点”可以先阅读材料,抓住材料的主旨“专制皇权”,再结合中国古代史的内容组织答案,注意组织答案时要观点明确,论据充分.练案[5]必修一第二单元古希腊和古罗马的政治制度第5讲古希腊文明与雅典城邦的民主政治一、选择题1、(2018·肇庆)“公民自己而不是通过推选代表来制订法律.在吸收全体成年男性公民参加、每年约集会40次的公民大会上,雅典人就城邦的重大问题进行辩论和投票,如宣战、签约、使用公共基金等.最下层的鞋匠和最富有的贵族同样享有在议会表态、投票和任职的权利.”这表明(B)A、雅典公民参政热情高B、雅典城邦实行直接民主制度C、雅典民主的广泛性和公正性D、雅典民主制度的成熟和完善【解析】:材料中反映是享有公民权的公民行使权力,并不是公民参政热情高涨,故A项错误;根据材料“雅典人就城邦的重大问题进行辩论和投票,如宣战、签约、使用公共基金等.最下层的鞋匠和最富有的贵族同样享有在议会表态,投票和任职的权力”说明雅典实行的是直接民主,故B项正确;材料并未论述雅典民主的特点,故C项错误;材料仅仅反映了雅典公民参政的直接性,并未说明雅典民主的发展历程,故D项错误.2、(2018·钦州)雅典召开公民大会时会提前四天公布会议议程,对于非常重要的问題,公民大会可能进行两次投票,任何人都可以对他认为不合法的建议提出控诉.这反映出雅典民主eq\x(导学号26812709)(A)A、决策程序力求完善 B、公民集体广泛参政C、民主机构相互制约 D、公民权利逐渐扩大【解析】:根据题目中的关键词“提前四天公布会议议程”“进行两次投票”“任何人都可以对他认为不合法的建议提出控诉”得出,公民大会的决策程序力求完善,故A项正确;公民大会的产生和运行即体现了公民集体广泛参政,题目更多强调的是公民大会决策程序的问题,故B项错误;题目中只牵涉到了公民大会,没有民主机构相互制约之说,故C项错误;根据题意,公民大会的决策过程,并未牵涉公民权利问题,故D项错误.3、(2018·安阳)古代雅典城邦建立初期,执政官从贵族当中选任.到梭伦时期第一、第二等级的公民都有资格当选执政官.这一变化表明古代雅典eq\x(导学号26812710)(C)A、民主政治的正式形成 B、地域代替了血缘关系C、财产等级制度的实施 D、公民可直接参与政治【解析】:古雅典的民主政治正式确立于克里斯提尼时期而非梭伦时期,故A项错误;材料中并没有对地域和血缘关系的相关提及,故B项错误;贵族制之下,雅典的执政官全部出自血统高贵的贵族,而梭伦改革则以财产资格代替血统出身,故C项正确;材料并没有有关雅典公民可直接参与政治的相关规定,故D项错误.4、(2018·河南八市测评)公元前5世纪末,雅典一部分有远见的政治家深切地意识到,雅典迫在眉睫的问题是要解决兵源和财源问题,扩大雅典公民团体势在必行.这从侧面印证了雅典eq\x(导学号26812711)(B)A、贵族寡头左右政治 B、政治体制弊端逐渐暴露C、阶级矛盾趋向缓和 D、开放公民权日益占主导【解析】:公元前5世纪,雅典处于民主制高峰期,故A项错误;雅典实行民主制,只有公民才能享受国家各项权利,但城邦中公民人数较少,故导致材料中兵源财源匮乏,急需扩大公民团体,故B项正确;材料体现的是雅典政治家对雅典发展的远见,没有涉及阶级矛盾,故C项错误;雅典民主制下公民享有各项主权,故材料体现不出开放公民权占主导,故D项错误.5、(2018·惠州)公元前5世纪末,雅典城邦在市政广场上建母亲神的圣殿,将城邦所有的法律、法令、公民大会和500人议事会的决议,以及收支账目俱都存放于此,以供公民们查询.其目的在于eq\x(导学号26812712)(C)A、宣扬神权至上观念 B、保障公民平等C、增强公民参政意识 D、维护贵族政治【解析】:材料讲述的是雅典城邦公开政务和财务,不涉及宣扬神权至上观念,故A项错误;材料强调城邦保障公民对政务的知情权,不涉及保障公民的平等,故B项错误;材料讲述雅典城邦通过在公共建筑内公开法律、法令、决议以及收支账目等,培养公民参政素质,增强公民的参政意识,故C项正确;材料强调城邦政务和财务的公开,有利于平民政治,不涉及维护贵族政治,故D项错误.6、(2018·桂林)下表为苏格拉底被判处死刑的材料,据此可知eq\x(导学号26812713)(A)罪名陪审、审判人员及产生方式表决形式程序审判结果陪审员审判员产生方式有罪票数无罪票数死刑票数反对死刑票数慢神和蛊惑青年6000人501人抽签举手一审制281票220票361票140票A、程序的公正性不能确保民主的真实性B、民意的广泛性决定了民主决策的科学性C、罪名的虚无性很难保证结果的公正性D、表决的单一性注定了直接民主的局限性【解析】:根据题目中的表格得出,审判苏格拉底的人员产生方式、表决方式、程序、结果展示均符合当时的雅典的民主程序,结合所学知识,苏格拉底的思想是大力提倡民主的,故程序的公正性不能确保民主的真实性,故A项正确;结合所学知识,雅典民主属于直接民主,容易造成权力的滥用,并不能一定决定决策的科学性,故B项错误;根据题目中的表格更多集中于审判程序的过程,并未牵涉罪名的虚无性,故C项错误;根据题意,并非表决的单一性,而是直接民主下人民的素质不同,出现了权力的滥用,不能保证结果的公正性,故D项错误.7、(2018·益阳)梭伦改革规定不关心政治的人将丧失公民权.为了达到法定出席人数,雅典的公民就经常被警奴用浸过湿漆的鞭子赶往公民大会会场.这些情况从侧面反映出eq\x(导学号26812714)(D)A、频繁政治活动导致公民厌恶B、雅典民主政治强调公民平等C、雅典公民必须履行参政义务D、雅典民主政治衰落的必然性【解析】:根据题干“不关心政治的人将丧失公民权”“为了达到法定出席人数,雅典的公民就经常被警奴用浸过湿漆的鞭子赶往公民大会会场”可知,雅典民主制度下并不自由,这是雅典制度的弊端,也是民主政治衰落的原因之一,D项正确;题干没有涉及“频繁政治活动”,排除A项;题干没有涉及“公民平等”,排除B项;题干直接了反映雅典公民必须履行参政义务,与设问不符,排除C项.8、(2018·河南中原名校联考)古代希腊的民主政治同现代世界形形色色的民主政治并不一样.按亚里士多德的说法,个体只有在属于城邦时才具有存在的意义,不属于城邦的个体要么是鬼神,要么是兽类.这表明古希腊eq\x(导学号26812715)(A)A、群体的意志和利益高于其他一切B、雅典民主是少数人的民主C、雅典公民没有个人自由缺乏个性D、雅典民主是“多数人的暴政”【解析】:材料强调“个体只有在属于城邦时才具有存在的意义”,群体的意志和利益高于其他一切,故A项正确;材料强调城邦利益至上,与雅典民主的实质无关,故B项错误;材料强调城邦利益至上,但并不排斥个人自由,故C项错误;材料强调城邦利益至上,与雅典民主的弊端无关,故D项错误.9、(2018·豫北)梭伦改革之前,雅典的德拉古法以严酷著称,偷窃水果、懒惰等过失都要判处死刑,人民指责它不是用墨水所写,而是用血写的.梭伦改革后,废除了这一酷刑,规定除杀人罪外其他罪犯都不得处以死刑,任何公民皆有权提出控告.这一变化体现出eq\x(导学号26812716)(C)A、雅典公民实现了人人平等B、打破了贵族垄断司法局面C、古雅典对人权的尊重D、雅典法律体系走向完善【解析】:梭伦改革废除酷刑,提出公民控告权,显然是从人权角度出发,体现出法律的关注人性特点,故C项正确;A项中人人平等说法不符合事实;雅典仍然是贵族垄断法律,故B项正确;D项说法不符合事实.10、(2018·江西百所名校诊断)梭伦在当选首席执政官后曾说:“在雅典做不过一日的僭主,然后我被剥皮,我的后代被消灭.”此言论反映出当时雅典eq\x(导学号26812717)(A)A、民主秩序得到拥护 B、民主政治达到顶峰C、特权阶层基本消亡 D、民众仇视统治阶层【解析】:据材料“在雅典做不过一日的僭主,然后我被剥皮,我的后代被消灭”说明没有人敢破坏民主秩序,说明当时雅典民主秩序得到拥护,故A项正确;雅典民主政治达到顶峰是在伯利克里时期,故B项错误;材料说的是雅典民众反对特权阶层破坏民主,而不是要消灭特权阶层,故C项错误;材料说的是雅典民众反对特权阶层破坏民主,而不是仇视统治阶层,故D项错误.11、(2018·皖南八校联考)古代雅典公民参加公民大会时会得到装饰着各种图像的青铜或铅制的证牌,公民可凭此在参加完会议后获取一定的薪酬.这说明古代雅典eq\x(导学号26812718)(A)A、注意提高公民参政热情 B、政治腐败现象日趋严重C、重视工商业经济的发展 D、公民大会兼有商业活动【解析】:从材料“公民可凭此在参加完会议后获取一定的薪酬”可知,雅典为鼓励公民参政,给公民发放津贴,故A项正确;材料反映的是公民参加公民大会后,可以获得一定的薪酬,没有体现雅典政治腐败,故B项错误;材料反映的是公民参与政治活动获得补贴,没有涉及重视工商业发展,故C项错误;材料反映的是对参加公民大会的公民发放薪酬,不属于商业活动,故D项错误.12、(2018·河北名校联盟)古希腊雅典公民尽管在公民大会上可以提出新的议案,或提出修改或废除以往的法律,但是如果他的提议没有通过,就会被起诉为不法行为,提议人要受到罚金处分,甚至有性命之虞.这表明eq\x(导学号26812719)(B)A、公民大会只注重公民形式上的民主B、雅典人非常重视法律的稳定和权威C、雅典城邦的司法程序十分严肃缜密D、雅典公民的言论自由受到严格限制【解析】:公民可以提出新的议案,说明公民大会注重公民实质上的民主,故A项错误;“提出修改或废除以往的法律”如果不能通过,提议人会受到惩罚,这说明雅典人非常重视法律的稳定和权威,故B项正确;材料反映的是雅典公民的提案权,未涉及司法程序,故C项错误;公民可以提出新的议案,只是未通过会受到惩罚,与言论自由无关,故D项错误.二、非选择题1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eq\x(导学号26812720)材料一在西欧政治传统和思想文化中,分权自治的观念可谓源远流长,古希腊、罗马就有许多关于分权政治的实践和思想.……(雅典)公民大会的职责是选举500人议事会成员、制定法律、决定重大事项,另有一项特殊的权力,即对被怀疑有独裁倾向的官员和军事将领进行投票并将其驱逐出境,此即有名的“陶片放逐法”.……执政官是最高的行政长官,军事将领统帅军队,负责防务,他们虽然拥有巨大的权力,但其权力受到多方面的约束.……任何希腊公民,不一定是受害者,都可以控告国家官员.——刘田玉《中西权力监督模式的演化和特征》材料二所以唐代政府定旨出命之权,是操于中书省.皇帝只同意画敕而止.待门下省主管长官侍中及副长官侍郎接获此项诏书后,即加予复核,这是对此项命令之再审查.……每一命令,必须门下省副署,始得发生正式效能.如门下省不同意副署,中书命令便不得行下.诏敕自中书定旨门下复审手续完成后,即送尚书省执行.——钱穆《中国历代政治得失》(1)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概括约束雅典执政官权力的制度和机构.如何看待“任何希腊公民,不一定是受害者,都可以控告国家官员”这种现象?(2)据材料二,指出唐代中央行政制度的名称.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这一制度的积极作用.(3)概括材料一、二中权力机构运行方式的相同之处.【答案】:(1)约束:选举制;任期制;“陶片放逐法”;国家权力机构(公民大会、五百人议事会和民众法庭)的制约.看待:有利于约束官员的权力,保障公民权利,维护民主政治.但这种原始的直接民主,容易走向极端,导致国家权力的滥用和误用.(2)制度:三省六部制.作用:分工明确,提高行政效率;三省间存在权力牵制,削弱了相权,加强皇权.(3)相同:实行分权;相互牵制;权力监督.【解析】:(1)第一小问,结合材料一中的“陶片放逐法”“他们虽然拥有巨大的权力,但其权力受到多方面的约束”可以总结;第二小问,结合材料一中信息和雅典民主政治的意义从正反两方面回答即可.(2)第一小问,结合材料二中的“唐代”“中书省”等可以得出为三省制;第二小问,结合材料二中省略号前信息进行分析即可.(3)结合第(1)问中的约束机制和第(2)问中的分权与制衡原则进行归纳即可.14、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eq\x(导学号26812721)材料(古希腊)这种自然环境导致多种经济形态并存,……人员的频繁扩散、迁入、交流,侵蚀、瓦解着古希腊血缘亲族组织.在进入阶级社会时,地缘战胜血缘、私有制战胜原始氏族共产制,在某种程度上有利于民主制度的发展.中华文化主要发祥地中原地区,属于辽阔领域精耕细作型农耕经济,生产力的发展并没有使这里的血缘纽带遭受侵蚀,导致氏族首领直接转化为统治阶级新贵,形成君主集政权、财权、神权于一身的格局.探究性学习是高中历史学习的方法之一,试从上述材料提炼一个探究主题,并对该主题进行论述.(要求:主题明确,逻辑清晰,史论结合.)【答案】:示例:主题:中西方政治文明的不同走向.古代希腊雅典确立了民主制度;东方的中国走向了君主专制的道路.主要原因在于古希腊是多山多岛的自然环境,而中国是辽阔的大平原;古希腊是多种经济形态并存,而中国则是精耕细作的农耕经济;古希腊的血缘关系遭到破坏,而中国的血缘关系未遭到破坏.【解析】:从材料一中自然环境、经济结构、血缘关系等方面归纳,古希腊多山多岛的自然环境“导致多种经济形态并存”,“瓦解着古希腊血缘亲族组织”;而中国发祥地是中原地区,“耕细作型农耕经济”占据主导地位,“没有使这里的血缘纽带遭受侵蚀”,可以看出材料论述的是东西方不同社会、地理环境造就了东西方不同的政治文明.练案[6]必修一第二单元古希腊和古罗马的政治制度第6讲古罗马的政制与法律一、选择题1、(2018·益阳)古罗马法律规定公民对官员的惩罚决定拥有上诉权,公元前509年《瓦勒里法》规定“任何执政官不得处死或鞭答已经提出申诉的罗马市民”.这反映出在当时的罗马(A)A、通过立法手段限制官员的权力B、少数法学家垄断立法和司法活动C、政治对话的方式取代了暴力镇压D、行政实践中注重保护公民权利【解析】:根据题干可知,《瓦勒里法》规定了执政官不得处死或鞭笞已经提出申诉的罗马市民,限制了执政官的部分权力,这说明了罗马通过立法的手段限制官员的权力,A项正确;题干中没有关于法学家的相关描述,故无法得出“少数法学家垄断立法和司法活动”这一结论,排除B项;题干中没有关于“暴力镇压”的相关叙述,因此也就无从谈起以“政治对话的方式取代了暴力镇压”,排除C项;题干中叙述的是关于古罗马法律的相关内容,与行政实践无关,排除D项.综上所述,本题正确答案为A项.2、(2018·佛山顺德)亚里士多德说过:人,即使是奴隶,也不是活着的工具.这种理念被罗马人化为了行动和制度.罗马法假设“自然”规定了某些必须遵守的规范,法的戒律是让人活着而有尊严,而不是损害他人.材料表明(C)A、亚里士多德维护统治阶级的利益B、古罗马是依法治国的国家C、罗马法延续了古希腊的人文精神D、罗马法维护所有人的利益【解析】:亚里士多德说过:人,即使是奴隶,也不是活着的工具,体现了古希腊思想家重视人的作用即人文主义精神,罗马法认为法的戒律是让人活着而有尊严而不是损害他人,说明罗马法延续了古希腊的人文精神,材料所述并不是强调维护统治阶级的利益,故A项错误;材料说明的是罗马法延续了古希腊的人文精神,不能体现古罗马是依法治国的国家,故B项错误;罗马法延续了古希腊的人文精神符合题意,故C项正确;罗马法建立在奴隶制度基础之上,罗马法维护的是除了奴隶之外的自由民的利益,故D项错误.3、(2018·深圳)公元100年,罗马帝国执政官小普林尼在元老院发表演说时,对坐在会场中的皇帝图拉真说:皇帝不应该在法律之上,相反,他应该在法律之下.这可用来说明罗马帝国(B)A、皇帝无权更改行政命令 B、重视法律的管理作用C、皇帝与平民的地位平等 D、立法权属于元老院【解析】:材料中“皇帝不应该在法律之上,相反,他应该在法律之下”反映了罗马帝国强调法律至上、重视法律的管理作用,罗马帝国的皇帝是可以更改行政命令的,故A项错误;重视法律的管理作用符合题意,故B项正确;罗马帝国是一个奴隶制国家,有着严格的等级差别,皇帝与平民的地位并不平等,故C项错误;罗马帝国的立法权并不属于元老院,皇帝的敕令,法学家编撰的法典和法律解释均是罗马法的组成部分,故D项错误.4、(2018·江西六校联考)商品经济有所发展之后,罗马人口剧增,出现了“高楼大厦”,而意大利半岛又经常发生大风,因此在阳台上、屋檐下堆置、悬挂物件往往造成人畜伤亡和财产的毁损.所以大法官规定只要有人在房屋堆置或悬挂物件,即使尚未造成伤害,市民也都有权告发,法官可以判处房屋的居住者向告发者支付一万银币的罚金.对材料理解最准确的是(C)A、罗马法保护私有财产B、罗马法重视经济安全C、社会发展促进罗马法的完善D、罗马公民法已发展为万民法【解析】:题干中罗马法官规定的条款是因为“商品经济有所发展之后,罗马人口剧增”所导致出现的新情况,这应该是对原有法律的一种补充和完善,故选B项;“即使尚未造成伤害,市民也都有权告发”不能体现A、C两项,故排除;题干没有提到当时是罗马共和国还是罗马帝国,D项未体现,故排除.5、(2018·资阳)罗马法规定,某人未经同意将尸体埋在别人的土地上,虽然侵犯了土地所有人的权利,但因为死者属于低级的神,所以不经大祭司或皇帝发布挖掘令,土地所有人不得擅自将尸体掘走.材料表明古罗马(C)A、宗教凌驾于罗马法之上 B、体现了以人为本的精神C、财产所有权是受限制的 D、竭力维护中央集权制度【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古代罗马法的实质是维护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根据题意,体现的是罗马法受到宗教的影响,并非凌驾,故A项错误;B项表述与“因为死者属于低级的神,所以不经大祭司或皇帝发布挖掘令,土地所有人不得擅自将尸体掘走”不相符,故B项错误;根据题目中“虽然侵犯了土地所有人的权利……土地所有人不得擅自将尸体掘走”得出财产所有权是受限制的,故C项正确;结合所学知识,古罗马并非中央集权制度,题目中也并未提到中央集权,故D项错误.6、(2018·石家庄)古罗马法律规定,口头契约必须采用统一的一问一答的形式,即债权人问:“你保证……?”债务人须回答:“我允诺……”,不采取此种形式的任何协议都得不到法律的保护.这体现了该时期的法律(A)A、注重形式程序繁琐 B、重视公法轻视私法C、简洁灵活实用有效 D、忽视私有财产保护【解析】:根据材料,古罗马法规定“口头契约必须采用统一的一问一答的形式”,“不采取此种形式的任何协议都得不到法律的保护”说明古罗马法律重视形式,程序比较繁琐,故A项正确;公法指国家政治层面的法律,私法是指处理私人之间尤其是贸易纠纷的法律,材料中的口头契约应该属于私法范畴,故B项错误;简洁灵活实用有效是罗马万民法的特点,而材料体现的是罗马公民法,故C项错误;罗马法有重视保护私有财产的特点,故D项错误.二、非选择题7、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中国最早的法典,是李悝的《法典》.据陈群《魏律序》,是悝为魏文侯相,撰次诸国法所为.这一部书,在当时,……算做一部佳作,所以商君“取之以相秦”,没有重撰.……《法经》共分六篇,是(一)盗,(二)贼,(三)网,(四)捕,(五)杂,又以一篇著其加减.盗是侵犯人的财产,贼是伤害人的身体.盗贼须网捕,所以有网捕两篇.其余则并为杂律.——吕思勉《中国文化史》材料二古罗马的公民法内容包括国家行政管理、诉讼程序、财产、婚姻家庭和继承等方面的法律规范,即公私法不分、实体法与程序法不分,表现出诸法合体的特征.发展到万民法以后,由于罗马帝国境内简单商品经济高度发展,民事法律关系扩大到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导致私法体系更为发达.罗马法注重形式,注重法律程序.最为突出的表现是《十二铜表法》的一些规定.如买卖不动产和奴隶等,除当事人亲自到场外,还必须邀请5个证人和1名司秤参加,要讲规定的语言,做一定的动作才能生效.这么做的目的是为了让当事人慎重考虑,防止错误、欺诈、胁迫或无端反悔,也为了避免法官在司法中徇情偏袒.公民法基本上保留了注重形式、程序繁琐的特色.发展到万民法后,为了适应商品经济发展的要求,才逐渐变得简易、灵活.程序的严格执行是为了保证实体权利和义务的实现,程序不是可有可无的东西,罗马法注重程序是法律体系完备的表现.——庄鹏《罗马法的特点及对后世的影响》材料三古代史家所探究的关于古代文明的诸多问题,都和现实世界有着这样或那样的关联……他们对一些具体问题的研究以及提出问题的一些方式往往也是对当代现实的一种有意识或者下意识回应与思考.——黄洋《古代文明研究的现代意义》(1)依据材料一,概述《法经》的主要特点,并分析其原因.(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罗马法基本特点.(3)概述材料三的基本观点.依据所学知识,说明研究古代法律的现实意义.【答案】:(1)特点:广泛吸收诸国精华;以刑法为主.原因:土地私有制日益发展,维护小农经济;以法家思想为指导,重罚轻礼.(2)基本特点:卷帙浩繁、规模巨大;诸法合体;私法极为发达完善,公法不甚发展;注重形式和法律程序;不断发展完善.(3)基本观点:研究历史是为现实服务.现实意义:借鉴古代法律的成果,完善法制建设;维护社会的稳定.【解析】:(1)特点依据“撰次诸国法所为”“……《法经》共分六篇,是(一)盗,(二)贼,(三)网,(四)捕,(五)杂,又以一篇著其加减”归纳可知其广泛吸收诸国精华和以刑法为主的特点.原因主要在于维护小农经济和强化治国思想的需要.(2)罗马法基本特点可从法律的内容、规模、形式和发展历程方面归纳.(3)依据“……他们对一些具体问题的研究以及提出问题的一些方式往往也是对当代现实的一种有意识或者下意识回应与思考”可知基本观点是研究历史是为现实服务.研究古代法律的现实意义主要在于借鉴古代法律的成果,完善法制建设;维护社会的稳定.练案[7]必修一第三单元近代西方资本主义政体的建立第7讲英国的制度创新一、选择题1、(2018·河北五校联盟联考)英国“光荣革命”后,内阁会议由英王主持,全部行政权是由国王及其任命的政府大臣来掌握的,这些大臣完全对国王负责.1701年议会通过法案,规定:“凡是国王的诏令必须由同意这一诏令的政府大臣签署才能生效.”这项法案(D)A、扩大了国王权力 B、开始建立君主立宪制C、破坏“光荣革命”的果实 D、利于责任内阁制建立【解析】:材料中1701年法案规定“凡是国王的诏令必须由同意这一诏令的政府大臣签署才能生效”说明国王的权力受到限制,这有利于责任内阁制建立,故D项正确,A项错误;B项错误,1689年《权利法案》的颁布,标志英国确立了君主立宪制;材料体现了君主立宪制的完善,C项错误.2、(2018·深圳)“光荣革命”后,对议会而言,行政权的执行并不是它的职责所在,在国王无力亦无意于绝对行使这项权力的时候,内阁便登上了政治舞台.内阁的出现在国王与议会之间建立了沟通的桥梁,并在国王与议会之间的作用愈发重要.可见,英国内阁的形成(D)A、使议会取得了对行政权力的监督权B、增强了议会对国王的控制力C、解决了国王与议会之间的矛盾D、适应了英国宪政发展的需求【解析】:材料中内阁的出现在国王与议会之间建立了沟通的桥梁,并在国王与议会之间的作用愈发重要说明英国内阁的形成适应了英国宪政(君主立宪制)发展的需求,材料强调的是内阁在国王与议会之间建立了沟通的桥梁的作用,并不是说明议会取得对行政权力的监督权,故A项错误;材料中内阁的形成主要是在国王和议会之间发挥了沟通的桥梁的作用,协调两者之间的关系,并不是增强议会对国王的控制力,故B项错误;内阁的形成有利于协调议会和国王的关系,但不能完全解决国王与议会之间的矛盾,故C项错误;适应了英国宪政发展的需求符合题意,故D项正确.3、(2018·惠州)正如英国历史学家约翰·坎农所说:“贵族权力在1761年达到顶峰”,英国“从外观上看和原来别无二致,所有稀奇古怪的东西都被保留下来,但实际上它比原来更狭隘、更具有寡头性质.”材料可用来说明英国(B)A、资产阶级革命的迫切性 B、议会改革的必要性C、殖民霸主形成的可能性 D、工业革命的必然性【解析】:1688年光荣革命标志着资产阶级革命的完成,故A项错误;材料反映光荣革命后建立起的是贵族寡头政治,随着工业革命的开展,工业资产阶级和工人阶级要求打破贵族集团对权力的垄断,说明英国进行议会改革运动势在必行,故B项正确;材料反映的是英国国内的民主改革的必要性,最终促使1832年议会改革等的进行,而英国在18世纪中期就确立了殖民霸主的地位,故C项错误;材料强调的是改变贵族寡头制的必要性,工业革命的开展是促使改革的经济原因,故D项错误.4、(2018·湖北重点高中联考)英国制度规定:任何阁员不能投票反对政府的政策,否则,他必须辞职或被解职;任何阁员不能发言反对,也不能不明确支持内阁的政策;每个阁员必须准备为所有的政策负政治责任.可见英国内阁制度(B)A、极大限制阁员的个人自由B、要求阁员政治上互相信任C、保证了国王名义上的治权D、能有效减少立法上的失误【解析】:英国内阁制度下内阁成员集体负责,在大政方针上必须保持一致,这与个人自由并不冲突,在政策未达成共识前每个人都可以发表自己的观点,只是在政策出台后必须支持,故A项错误;根据“任何阁员不能投票反对政府的政策”、“每个阁员必须准备为所有的政策负政治责任”等信息可知阁员政治上必须保持一致、互相信任,故B项正确;材料未涉及国王,故C项错误;立法权掌握在议会手中,这种集体负责、保持一致的制度也不利于减少立法上的失误,故D项错误.5、(2018·安徽十校联盟联考)从法律上看,英国政府被称为“英王陛下的政府”,首相和内阁是英王的臣仆.而实际上,英王临朝而不理政,从不卷入政治斗争的漩涡,其全部政务活动根据内阁的“建议”执行.这说明(D)A、英国法律具有象征性 B、英王实际对内阁负责C、英国政体存在缺陷 D、英王的法理地位较高【解析】:材料反映的是英国君主立宪制下国王与内阁地位,不能体现英国法律具有象征性,故A项错误;英国实行君主立宪制,英王是国家象征,终身任职并且世袭,故B项错误;材料反映的是英国国王没有实权,不能体现英国政体具有缺陷,故C项错误;“从法律上看,英国政府被称为‘英王陛下的政府’,首相和内阁是英王的臣仆”,可知英国法律对英王的定位很高,结合英王并无实权的政治状况,可知英王的法理地位较高,故D项正确.6、(2018·河南八市测评)英国1882年制定关于议会议事程序《普通规程》:议会开会的大部分时间应有政府成员参加.1887~1889年,英国政府参加议会会议的次数占全部议会次数的84、5%.这表明英国(C)A、内阁掌握立法权 B、政治民主化的退化C、行政权力的上升 D、责任内阁制的确立【解析】:英国议会掌握立法权,内阁掌握行政权,故A项错误;议会开会应有政府人员的参加,体现了权力制衡,故B项错误;《普通规程》中政府成员参加议会,且比例高达84、5%,故C项正确;英国责任内阁制的确立是在1721年沃波尔时期,故D项错误.二、非选择题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从明代内阁制度发展与演变过程来看,内阁是有议政权的,……随着内阁制度的形成,诸司在上疏之前,对重大问题的处理一般得与内阁商议,以达成谅解.……内阁通过票拟、驳正,既可以为君主出谋划策,处理全国政务,解除君主的政务负担;又与拥有执行权的六部相互配合、制衡,提高统治质量与效率.……自永乐直至明亡,明代阁臣尽管比历代秘书咨询官员的权力有所扩大,但基本上还不是宰相,……万历《明会典》所开列“文职衙门”名目,竞未专列内阁这一机构.仅在《翰林院》一卷中予以附带介绍.——摘自杜志明《明代内阁制度的宰相化及其终结》材料二内阁并非英国统治阶层为适应新形势而设立的一个新机构,而是从枢密院中派生出来的,……框密院是16世纪上半叶都铎王朝所设立的政府机构,其职责在于为君主出谋划策并协助君主处理政务,……1688年“光荣革命”后,随着《权利法案》的颁布,英国开始从君主专制国家向贵族寡头制国家转变,君主的权力开始受到限制,而必须依照议会通过的法律来统治国家.政体的变化为内阁摆脱萌芽状态走向公开化与合法化提供了良机.……与此同时,内阁也逐渐完成了从君主御用咨询决策机构向国家最高决策和行政机构的过渡.内阁的公开化、正式化以及内阁与议会、政党的关联,使得内阁的合法性逐渐增强.——摘自刘金源《论近代英国内阁制的形成》(1)据材料一,概括明代内阁制度的特点和作用.(2)据材料二,概括英国内阁制确立的原因,并结合材料一、二分析中英内阁制度的主要异同.【答案】:(1)特点:只是皇帝侍从顾问;拥有一定的议政权;始终是非正式的中央行政机构.作用:减轻了皇帝的政务负担;制衡了六部的权力;提高了政治统治质量与效率.(2)原因:英国政体变化的促进;议会制度和政党制度的推动.共同:都曾是最高统治者的咨询机构;都曾是国家的非正式行政机构.不同:中国明代内阁一直依附于皇权;没有成为独立的行政部门;英国的内阁不仅摆脱了君主统治,还成为制度化的行政机构.练案[8]必修一第三单元近代西方资本主义政体的建立第8讲北美大陆上的新体制一、选择题1、(2018·益阳)1774年,首届大陆会议接受了“平均代议”原则,州不论大小,在邦联政治生活中的决策能力相同.而1787年制宪会议围绕“比例原则”展开了激烈的争论,但最终确立了在参众两院实施“双重分配”的原则.这一转变(D)A、表明美国最终放弃了邦联体制B、有助于推动美国各州宪政改革C、推动美国三权分立体制的建立D、解决了集体决策权力分配问题【解析】:根据题干和所学知识可知,1787年制宪会议围绕“比例原则”展开了激烈的争论,但最终确立了在参众两院实施“双重分配”的原则,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解决了国会的集体决策权力分配问题,D项正确,美国最终放弃邦联体制的标志是1787年宪法颁布,题干没有涉及,排除A项;题干强调制宪会议通过实施“双重分配”的原则,解决了集休决策权力分配问题,与各州宪政改革无关,排除B项;美国三权分立体制的建立,与大小州的比例问题无关,排除C项.2、(2018·江西六校联考)美国1787年宪法规定:任何一州都不得“缔结任何条约,参加任何同盟或邦联”;“未经国会同意,不得对进出口货物征收任何进口税或关税”“未经国会同意,不得在和平时期保持军队或战舰.不得与他州或外国缔结协定或盟约”.这些宪法条文反映的实质问题是(A)A、确保美国国会在国家权力结构中的核心地位B、确保美国国家机构的权威和职能的行使C、美国的民主具有虚伪性D、保证三权分立和权力制衡机制的有效运转【解析】:题干材料中,美国各州不得缔结盟约、参加同盟或邦联,美国各州税收问题、军队问题、外交问题均需国会批准,这些都说明该宪法条文的规定在极力维护联邦政府的权威和权力,故A项正确;根据所学史实,美国总统、国会、联邦法院分别行使行政权、立法权、司法权,三权分立互相制约,国会并不处于国家权力结构的核心地位,故B项错误;C项并没有反映出实质问题,排除;题干材料内容涉及的重点是联邦与各州的关系,并未强调三权分立,故D项错误.3、(2018·宜昌)美国耶鲁大学教授阿克曼说:“‘我们人民’是美国立国之根基,但美国的政治智慧在于并没有像法国卢梭以及大革命那样把‘人民’推演到极端,而美国人民的幸运和政治精英的睿智也在于他们总是恰如其分地达到了某种平衡.”这说明美国政体(D)A、未受卢梭民主思想影响B、体现自由与共和的政治精神C、旨在维护人民主权D、寻求代议制下的权力制衡【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的是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材料“美国人民的幸运和政治精英的睿智也在于他们总是恰如其分地达到了某种平衡”说明在美国的政体下,行政权、立法权和司法权等权力相互制约,从而达到权力的平衡,故选D项.4、(2018·湖北重点高中联考)美国1787年宪法规定,参议员由各州议会选出,每州两名.1912年宪法第十七条修正案生效,该修正案规定,确立代表各州的美国参议员必须由民众直接选举.这说明(D)A、美国各州州权有所下降B、参众两院发展趋同现象显著C、一战推动美国民主进程D、政治民主化得到进一步提升【解析】:材料反映美国参议员的产生方式发生了变化,未涉及各州州权,故A项错误;美国参议员变为由民众直接选举产生且每州两名,而众议员由各州按人口比例选出,无法体现参众两院发展趋同,故B项错误;一战开始于1914年,故C项错误;参议员由各州议会选出变为由民众直接选举产生,体现了主权在民,说明美国政治民主化提升,故D项正确.5、(2018·安徽十校联盟调研)在美国,总统特朗普颁布的“禁穆令”引发了个人、民权组织乃至州政府的起诉.有数据统计,自特朗普2017年1月20日就职至2月3日,他的名字已经出现在17个州的52起联邦法律诉讼之中,其中多起诉讼都缘于这一入境限制令.这反映了(D)A、联邦司法程序混乱 B、州权主义重新抬头C、个人自由高于一切 D、分权制衡政治特点【解析】:题目中美国总统特朗普颁布的“禁穆令”引发了个人、民权组织乃至州政府的起诉,他的名字已经出现在17个州的52起联邦法律诉讼之中,说明州政府对于“禁穆令”不满从而向联邦法院起诉总统及联邦政府,反映了美国分权制衡的政治特点,即州政府与总统(联邦政府)权力的相互制约,州政府向联邦法院起诉总统符合美国政体运行的特点,不能反映联邦司法程序的混乱,故A项错误;题中州政府起诉总统反映了分权制衡的特点,不能说明州权主义重新抬头,故B项错误;材料反映的是总统(联邦政府)与州政府的分权制衡,反对“禁穆令”也不能反映个人自由高于一切,故C项错误;分权制衡政治特点符合题意,故D项正确.6、(2018·河南中原名校考评)两百多年以来,美国1787年宪法历经风雨,如两次世界大战、各种经济危机、种族矛盾以及地域发展问题,但是美国却总是能够从宪法中找寻到强大的民族凝聚力,攻坚克难.这主要说明美国宪法(B)A、属于典型的柔性宪法 B、具有前瞻性和持久性C、已成为宪法中的圣经 D、内容全面且操作性强【解析】:美国1787年宪法是联邦最高法律,与柔性特点不符,故A项错误;美国1787年宪法帮助美国克服之后历史进程中的危机,具有前瞻性和持久性,故B项正确;材料只反映出美国1787年宪法对其历史发展的影响,与世界宪法中的地位无关,故C项错误;材料只反映出美国1787年宪法对其历史发展的影响,与其具体内容无关,故D项错误.二、非选择题7、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材料美国《邦联条例》和1787年宪法内容比较表《邦联条例》1787年宪法立法机构组成一院制国会由参议院和众议院组成国会立法机构成员的构成与产生每邦在国会的代表2~7人;各邦立法机构按年度指派代表每州2名参议员,由各州州议会选举产生;各州选民选举产生的众议员组成众议院行政首脑无合众国总统征税权以及征税方式诸邦有征收税金,向其他邦征收关税的权力国会有权规定并征收税金、关税、输入税和货物税;征税法案应首先在众议院提出批准生效交给诸邦的立法机构审议,如果同意,授权他们在国会的代表批准经9个州制宪会议批准,即足以使本宪法在各批准州成立——摘编自(美)米尔奇斯等《美国总统制》(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与邦联制相比联邦制有何特点.(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美国确立联邦制的意义.【答案】:(1)立法机构健全,国会拥有征税权,权力加强;成为单一主权国家;实行总统制.(2)加强了中央政府的行政权力,合理划分中央与地方权力;联邦制成为新的国家结构形式;推动了资本主义发展.【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美国民主共和政体的确立,旨在考查正确解读材料并结合相关所学答题的能力.第(1)问由图表中的信息“由参议院和众议院组成国会”即可得出“立法机构健全”的结论;由图表中的信息“行政首脑合众国总统”即可得出“实行总统制共和制”的结论;由图表中的信息“国会有权……征……税”即可得出“国会拥有征税权”的结论.第(2)问可从中央政府权力的加强、促进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等角度思考作答.练案[9]必修一第三单元近代西方资本主义政体的建立第9讲法国共和制和德意志帝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一、选择题1、(2018·资阳)法国思想家贡斯当指出,法国大革命时期的革命法庭根据情绪和良心来断定罪行,这是对权力的放任,因为“程序构成了一道安全屏障,省略程序就是削弱或撤除这道安全屏障”.贡斯当旨在说明(C)A、法国大革命存在多数人暴力B、需要实现人的彻底解放C、司法正义与公共安全很重要D、民主政治建设尚需时日【解析】:根据题意,强调的是程序的重要性,A项表述并未体现主题思想,故A项错误;根据题意,牵涉的是法律中程序的重要性,并未提到人的彻底解放问题,故B项错误;根据题目中“程序构成了一道安全屏障,省略程序就是削弱或撤除这道安全屏障”得出,司法正义与公共安全很重要,故C项正确;根据题意,牵涉的法律中的司法问题,并未牵涉民主政治建设问题,故D项错误.2、(2018·肇庆)1875年宪法是一份有宪法之名而无宪法体系的独特文献,……君主派最为讨厌的“共和国”一词最终被塞进了宪法,共和派(特别是激进共和派)原本希望建立更能体现“民主”色彩的一院制议会,但最后还是确立了参、众两院制议会体制.这体现了(A)A、当时各派的妥协 B、当时各派不满意该宪法C、当时法国政治环境复杂 D、宪法的不稳定性【解析】:1875年宪法是君主派与共和派的妥协,故A项正确;材料中并未反映当时各派对宪法的态度,故B项错误;材料中反映的是1875年宪法确立的场景,没有描述当时法国的政治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心血管内科护理制度
- 器材管理制度
- 11.3全等三角形判定SAS课件
- 2024年黄山考客运从业资格证考试题目
- 吉首大学《复变函数》2021-2022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重庆市2023-2024学年高三年级上册期中考试英语试题(含答案)
- 吉林艺术学院《电视节目策划》2021-2022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协议书范文离婚书范本模板
- 2024年大棚种植蔬菜回收合同范本
- 肉鸡养殖场收购协议书范文模板
- 企业风险分析表格
- 公安派出所建筑外观形象设计规范1
- 产品标识控制程序文件
- (施工方案)双梁桥式起重机安装施工方案
- 提高内镜中心内镜洗消合格率PDCA
- DBJ∕T13-354-2021 既有房屋结构安全隐患排查技术标准
- 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手册
- 调机品管理规定
- 园长思想政治鉴定范文(5篇)
- 质量管理体系文件分类与编号规定
- 2022年工程项目技术管理人员批评与自我批评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