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4届山东省聊城茌平县联考语文八下期末检测模拟试题请考生注意:1.请用2B铅笔将选择题答案涂填在答题纸相应位置上,请用0.5毫米及以上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将主观题的答案写在答题纸相应的答题区内。写在试题卷、草稿纸上均无效。2.答题前,认真阅读答题纸上的《注意事项》,按规定答题。一、语文基础知识(12分)1.(2分)(题文)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错误的一项是()A.我们要想做到出类拔萃,就要在各方面比别人多付出一倍、两倍,甚至三倍的努力!B.贵州省的清水桥是全球第二高的大桥,桥面距峡谷水平面垂直高度406米,气势宏伟令人叹为观止。C.现在正是如日中天的时候,火辣辣的太阳炙烤着大地,植被们耷拉着脑袋没有一点精神气。D.庄子一直厉行简单朴素的生活,从不刻意追求物质享受,所以给人的印象难免有些邋遢与不修边幅。2.(2分)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只要你悉心品读汉字、认读汉字,就会发现它的神奇之处。B.深受人们喜爱的中国京剧脸谱艺术,被公认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标识。C.我们要养成爱读书,特别是读经典,读名著,让书香飘满我们的生活。D.心理学家认为,让孩子讲故事有助于培养孩子的语言表达水平。3.(2分)下面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相同的一项是()A.屹立/倚靠行辈/行伍褪色/退避三舍B.连翘/翘首寒噤/浸没卸载/风雪载途C.缅怀/腼腆襁褓/煲汤冠名/冠冕堂皇D.卑劣/烈焰缄默/箴言竭力/怒不可遏4.(2分)下列加点的成语,运用错误的一项是()A.扶植年轻人我觉得是一种历史的潮流,当然我们要创造条件,就是把他们推到需求刺激的风口浪尖上。B.针对当前中小学学生学习负担过重问题,政府及教育行政部门络绎不绝地制定了许多关于减轻中小学生课业负担的行政规章制度。C.草原的天空常常风云变幻,说下雨就下雨,说晴天就晴天。D.梅雨季节,记忆中的人、事,随着那不断飘散下来的水珠纷至沓来。5.(2分)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书信不仅传递感情,更传承文化,同时也真实地记录时代的变迁。B.我们要尽一切力量使内江市的“创卫工作”走上规范化、常态化。C.全场观众的目光与欢呼声都集中到正在舞台中央忘我舞蹈的杨丽萍身上。D.“整本书进课堂”的成效并不显著,原因是对阅读的重要性认识不足造成的。6.(2分)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A.我们要想做到出类拔萃,就要在各方面比别人多付出一倍、两倍,甚至三倍的努力!B.“瘦精肉”事件尘埃未落,“染色馒头”“回炉面包”又接踵而至。近期频频出现的食品安全问题引起了国家的高度重视。C.电视台乱剪辑现象的泛滥,导致不少追剧观众看到的是分崩离析的内容,而非完整顺畅的故事剧情,观众看得一头雾水是常有之事。D.庄子一直厉行简单朴素的生活,从不刻意追求物质享受,所以给人的印象难免有些邋遢与不修边幅。二、古诗文阅读与积累(20分)7、(10分)阅读下面两篇文言文,完成小题(甲)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曰:教学相长也。《兑命》曰“学学半”,其此之谓乎?(《礼记·学记》)(乙)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然玉之为物,有不变之常德①,虽不琢以为器,而犹不害②为玉也。人之性,因物则迁,不学,则舍③君子而为小人,可不念哉?(欧阳修《诲学》)(注)①常德:指固有的特点、本性。②害:妨碍,影响。③舍:舍弃,失去。1.根据要求,完成下列题目。(1)解释下列加点的文言实词。①不知其旨也(________)②然后能自反也(_____)③不知道(________)④因物则迁(_______)(2)下列各句中加点“之”的用法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______)例句:人之性,因物则迁A.安知鱼之乐(《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B.跳往助之(《愚公移山》)C.已而之细柳军(《周亚夫军细柳》)D.鸣之而不能通其意(《马说》)2.请用“/”标出下面句子的朗读停顿(标两处)。虽不琢以为器3.翻译下面的句子。(1)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2)不学,则舍君子而为小人。4.(甲)(乙)两文分别阐述了什么观点?8、(3分)阅读《望洞庭湖赠张丞相》,完成小题。望洞庭湖赠张丞相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1.“坐观垂钓者。”诗人巧为设喻,这里的“坐观者”指_____________,“垂钓者”指______________。2.赏析诗句并体会加点字的作用。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9、(7分)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挥手自兹去,_________________。(李白《送友人》)(2)安得广厦千万间,________________!(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3)气蒸云梦泽,_______________。(孟浩然《望洞庭湖赠张丞相》)(4)微君之躬,___________________?(《式微》)(5)________________,但余钟磬音。(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6)拣尽寒枝不肯栖,____________。(苏轼《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7)__________________,只有香如故。(陆游《卜算子·咏梅》)(8)挑兮达兮,____________________。(《子衿》)(9)寂寥无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柳宗元《小石潭记》)(10)《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中既表现作者阔大胸襟又表现友情不为地域所隔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现代文阅读(25分)10、(10分)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列小题。心中永驻“桃花源”“世界上有两个桃花源,一个在您心中,一个在重庆酉阳”,就为这满是诱惑极具“杀伤力”的广告语,强烈的好奇心和探究心激发了我一睹酉阳桃花源真容的欲望。当然,这还有另一个原因:数年前,我曾去过湖南常德桃花源,其景其物皆依陶公之文而设,表面看来煞是相似,但也有破绽有疏漏。游玩结束,心中默想:尽管景区引述各种地方史志佐证其真实性,仍不失迎合之迹附会之意,有拉郎配套近乎之嫌。意已定,行必果。前不久,我终于踏上酉阳桃花源之旅,一路上我始终持着一种“考证学者”的心态:看看它到底与陶潜笔下的桃花源有几分相似?尽管它头顶“国家五A级旅游景区”的华冠。步入景区,卵石铺就的小径沿小溪蜿蜒前伸,夹岸桃树林立,确是“中无杂树,芳草鲜美”,只可惜错过了时节,无以欣赏“落英缤纷”之美景。行走不久,“林尽水源”,有山兀立,一天然高大石洞赫然入目。穿过百十米长的石洞,果真“豁然开朗”,目之所见,“屋舍俨然”“良田美池桑竹”“阡陌交通”,一切那么自然,那么顺眼,地势、环境似浑然天成,景物格局与陶渊明笔下所述甚为吻合,无怪乎景区大门有联曰:无影无踪渔郎路誌,有根有据陶令文章。此地真是桃花源?细细思量,亦生疑惑:一则当初武陵渔人是乘船溯溪而上,而今所见,小溪(准确地说应是小水沟)窄且浅,无以载舟;二则“山有小口”“初极狭,才通人”,而此天然石洞高且阔,亦与陶公之文所述不同。究竟哪里才是真正的桃花源原型地?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实难断定。即便是能请来当年陶公进行表决,说不准对这两者都会予以否定,甚或自己也给不出一个真正的答案。究其因,文学作品可艺术再加工,且当初陶潜先生撰写此文并非是给某地作真实的旅游推介,而是借笔下“桃花源”寄寓自己美好的人生追求和社会理想!其实答案并不重要,悟情才是本真。由是思之,很多时候,我们对诸多事情没必要一定见分晓,一定要弄它个水落石出,适时适地给内心存留一份“朦胧美”“神秘美”也未尝不可,因为很多事物一经点破,往往就失去了原汁原味。换言之,我们为人处世也是如此,不要为蜗角之名绳头之利而争个昏天黑地你死我活,也不必为无关紧要的芝麻小事而辩出个桃红李白日出云开。人生一世,稳住了立身之要义,守住了法、情、理、德之底线,就是打造好了自己的“桃花源”。或许世上本无桃花源,抑或世上已无桃花源,但只要心中永驻“桃花源”,我们就可永远生活在桃花源!1.作者两次述写游常德、酉阳桃花源有何作用?2.作者写“游酉阳桃花源”时多次运用了什么修辞?有何作用?3.作者心中“桃花源”的真正内涵是什么?4.文中画线句的三处“桃花源”分别指什么?5.结合文章内容,谈谈你对打造校园“桃花源”的认识和理解。11、(15分)阅读文段,回答问题让脸谱告诉你①“蓝脸的窦尔敦,盗御马;红脸的关公,战长沙;黄脸的典韦,白脸的曹操;黑脸的张飞,叫喳喳……”曾流行一时的《说唱脸谱》将京剧脸谱唱得家喻户晓。京剧是中国的“国粹”,而脸谱是京剧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是极富民族特色的一种特殊的化妆方法,被誉为角色“心灵的画面”。②京剧脸谱有三大常用色:黑红白,后渐衍生出绿、蓝、黄、金银等。正如歌中所唱,京剧脸谱一般以某一种颜色为“主色”,来象征人物的品格性情:黑色象征鲁莽憨直,如包公;红色象征忠烈正义,如关羽;白色象征奸诈狠毒,如曹操等。【甲】。③与脸谱颜色占据同样地位的是线条勾画。脸谱线条常以蝙蝠、燕翼、蝶翅等为图案勾眉眼面颊,结合夸张的鼻窝、嘴窝来刻画面部表情。脸谱的线条与角色的性格、心理、生理具有同形同构的特点,上扬高挑的线条模仿乐观昂扬的心态,下垂褶皱的线条模仿悲观低沉的心态,使观众能目视外表而窥其心胸。【乙】。1.京剧脸谱是怎样体现角色“心灵的画面”这一称号的?2.将下面两句话填入原文画线处,【甲】处应为(_______),【乙】处应为(_________)A、如包拯勾皱眉,眉心耸起,突出他忧国忧民,断案思索的神情;项羽是个悲壮的人物,故眼窝、鼻窝的线条整体下敛,攒作一团的寿字眉显出英雄末路的神态。B、有时也会在脸谱的局部用另一种颜色象征这个人物的复杂性格。3.本文以《让脸谱告诉你》为题目,从内容和表达两个方面说明这样写有什么作用?四、名著阅读与综合性学习(10分)12、(5分)名著阅读(1)《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的作者是__________(国家)的_______________(人名)(2)请你说说你对《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这一标题的理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参照示例,仿写句子读《三国演义》,我们可以领略到诸葛亮舌战群儒的风采;读《水浒传》,我们能感受到梁山好汉们除暴安良的决心;读《钢铁是怎样炼成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读《傅雷家书》,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3、(5分)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作答。伴随着“寻找最美声音读书读报”大型公益活动的开展,我市书香漂流活动正式拉开帷幕。包括旗峰公园在内的55个漂流书籍点参与活动,覆盖中小学校、企业车间、社区活动中心和部队基地等城区多地,充分将公共文化资源和服务空间延伸到城市的各个角落,用书页和文字把人们联系在一起,营造了全民阅读的氛围。书香漂流活动还推出了“全民阅读·志愿风采”微信图书借阅平台,利用“互联网+阅读”进一步浓厚阅读气氛。(1)用一句话概括以上内容,不超过20个字。(2)请用上一种修辞,写一段话,描述你阅读的美好体验。五、书写与作文(53分)14、书写(3分)15、作文(50分)材料作文镜头一:运动场上。“跳高健将”王山纵身一跃,跨过了1.5米的横竿;小个子李川连跳三次,也没能越过1.2米的高度。老师说,尽力去跳就好。镜头二:春游途中。在一处悬崖的石缝里,生长着一棵小松树。同学们驻足观望,担心它难以枝繁叶茂。老师说,尽力去长就好。尽力而为就好。这一点引起你哪些联想和思考?请自拟题目,自选文体(诗歌、戏剧除外),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文中不要出现自己的姓名和校名。
参考答案一、语文基础知识(12分)1、C【解题分析】试题分析:C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错误。如日中天:比喻事物正在兴旺的时候。与句意不符。点睛:此题主要考查正确使用词语(成语)的能力。在平时的复习中应养成规范使用汉语言文字的习惯,不要被一些媒体的错误用法所误导,并注重积累。积累一些常见的近义词、易错词,注意区分近义词中不同语素的含义,做题时根据语境分析哪个更合适;更重要的是在阅读中培养语感,注意词语使用的语境。2、B【解题分析】
A.语序颠倒,“品读”和“认读”互换位置;C.成分残缺,在“读名著”后加“的习惯”;D.搭配不当,“培养”不能修饰“水平”,改为“提高”;故选B。3、B【解题分析】
A.yì/yǐ;háng/háng;tuì/tuì;B.qiáo/qiáo;jìn/jìn;zài/zài;C.miǎn/miǎn;bāo/bāo;guàn/guān;D.liè/liè;jiān/zhēn;jié/è;故选B.4、B【解题分析】
络绎不绝:来来往往,接连不断,前后相继。形容或车马等前后相接,连续不断。使用对象明显错误。故选B。【题目点拨】运用成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1、注意理解成语的整体意义,不能望文生义;2、注意把握成语的结构特征,不能肢解其含义;3、注意成语语义的大小、适用范围,不要界限不清;4、注意把握成语的感情色彩,不要褒贬失当;5、注意把握成语的一词多义现象,不要“一概而论”。5、A【解题分析】
A.没有语病。B.缺少成分,可在句尾加上“……的道路”。C.搭配不当,可删去“与欢呼声”。D.“原因是……造成的”句式杂糅,可删去“造成的”。6、C【解题分析】
A.出类拔萃:形容超出同类,多指人的品德才能。符合语境,正确。B.接踵而至:意思是指人们前脚跟着后脚,接连不断地来,形容人接连而来或事情持续发生。符合语境,正确。C.分崩离析:指国家、集团、组织或家庭分崩瓦解,用于电视内容不合适,故错误,可改为:支离破碎。D.不修边幅:意思是随随便便,不拘小节。后形容不注意衣着或容貌的整洁。符合语境,正确。故选C。二、古诗文阅读与积累(20分)7、1.味美反思道理;变化A2.虽/不琢/以为器3.(1)学习之后才知道自己的不足,教人之后才知道自己有不懂的地方(或困惑)。(2)(人们如果)不学习,就要失去君子的高尚品德从而变成品行恶劣的小人。4.甲文:教学相长(或教与学是相互推动、互相促进的)。乙文:人一定要学习的必要性。或:不学习就会带来种种不利影响。【解题分析】1.(1)考查文言实词。先要大致了解文章内容,弄清句子的意思,根据句意和对文言常用词的掌握来判断字词义。解释时要注意辨析词义和用法的变化,根据语境判断字词义。此题都是古今异义词,如“旨”:味美。“迁”:变化。所以千万不要以今释古。理解好上下文内容是作答的关键。(2)A项句中加点“之”的用法与例句相同,都是结构助词,的。B项,代词,他们。C项,动词,去、往。D项,助词,不译。2.本题考查学生划分文言句子节奏的能力。划分句子节奏时,除了要考虑句子的意思,还要考虑句子的结构。此题较容易,根据文意即可推断出正确答案:虽/不琢/以为器。译为:即使不琢磨制作成器物。此题要注意句首表假设语气的“虽”后要断开。3.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言句子的翻译能力。翻译文言语句是文言文阅读的必考题。直译讲究字字落实,特别是关键词语的意思必须要呈现出来。文言语句的翻译首先要知道文言词语的意思,把词语放到语境中,根据上下文推断也不失是一种较好的方法。注意下列字词的翻译,如“困”:困惑。“舍”:失去。“为”:成为,变成。4.文言文要点的概括。要想捕捉文章信息,就得首先理解全文,扫清文字障碍,疏通文意,读懂内容,这是归纳概括的前提和基础。甲文运用类比的手法引出要阐明的观点,指出教和学是互相促进、相辅相成的,即“教学相长”,告诉了我们实践出真知的道理以及工作学习和实践的重要性,文章表示出‘教’和‘学’是息息相关的。乙文告诉人们,玉石是天生生成的,但要成为有用的东西,还得要经过打磨加工。用这个道理来说明学习的重要性。【题目点拨】文言实词意义推断。看语境,文言文实词含义丰富,大多都存在一词多义现象,要想对其进行准确的界定、理解,需要我们借助上下文的语境进行推断。看字形,汉字中多为会意字和形声字,因此我们可以借助汉字的形旁来忖度实词的含义。看语法,根据汉语语法知识,主语、宾语大多由名词、代词充当,谓语大多由形容词、动词充当,定语由名词、代词充当,状语由副词充当。依据它们所处的语法位置,推知它的词性,进而推知它的意义。(一)译文:尽管有美味可口的菜肴,不吃,就不知道它的味美。尽管有最好的方法,不学,就不知道它的好。因此学习了然后就知道不足,教导人然后才知道困惑不通。知道不足,然后能自我检查,对自己提出要求。知道困惑,然后能鞭策自己努力进修。所以说教与学是互相促进的。《兑命》上说:“教是学的一半。”大概说的就是这个道理吧!(二)译文:如果玉不琢磨,就不能制成器物;如果人不学习,也就不会懂得道理。然而玉这种东西,有(它)永恒不变的特性,即使不琢磨制作成器物,但也还是玉,(它的特性)不会受到损伤。人的本性,由于受外界影响而改变。因此,人们如果不学习,就要失去君子的高尚品德从而变成品行恶劣的小人,难道不值得深思吗?8、1.坐观者指诗人自己(孟浩然)垂钓者指居官位者(当官的人)2.“蒸”,蒸腾的意思;“撼”,摇动的意思。这两个动词写出了洞庭湖水气蒸腾、浪涛奔腾、波澜壮阔的气势。【解题分析】1.本题考查的是对诗歌内容的理解。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在理解诗歌内容的基础上,根据题目的要求和提示的信息梳理内容,找出相关的语句,概括即可。坐观者指诗人自己(孟浩然),垂钓者指居官位者(当官的人)。2.本题考查诗歌炼字赏析。首先在诗文中要找到该炼字,炼字一般为动词、形容词或特殊词(如叠词、拟声词、表颜色的词等)。古人作诗讲究炼字,这种题型是要求品味这些经锤炼的字的妙处。答题时不能把该字孤立起来谈,得放在句中,并结合全诗的意境情感来分析。“蒸”,蒸腾的意思;“撼”,摇动的意思。这两个动词写出了洞庭湖水气蒸腾、浪涛奔腾、波澜壮阔的气势。9、(1)萧萧班马鸣(2)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3)波撼岳阳城(4)胡为乎泥中(5)万籁此都寂(6)寂寞沙洲冷(7)零落成泥碾作尘(8)在城阙兮(9)凄神寒骨悄怆幽邃(10)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解题分析】
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首先要选准诗句,生僻字平时要多写几遍。这类试题是通过书写的方式考背诵,关键是不能错字、别字、形似字。近几年总出理解性默写(情景描写)题目,这种题目的难度比根据上下文默写要难,首先要根据诗歌内容选准诗句,然后不要出现错别字。此题要注意“萧、庇、俱、撼、籁、碾、阙、兮、怆、邃、涯”等字词的书写。三、现代文阅读(25分)10、1.为后文作者的论说、悟理做铺垫。2.运用了引用修辞。作用:一是使表达的语言简洁凝练,富有感染力;二是表达了作者对酉阳桃花源的喜爱之情。3.人生一世,要稳住立身之要义,要守住法、情、理、德之底线。4.第一处是指陶渊明笔下描述的桃花源;第二处是指作者所要打造的“桃花源”;第三处是指美好、和谐、融洽的现实社会。5.开放性试题(从师生关系、学习、生活环境入手,展示正能量即可)【解题分析】1.记叙是议论是基础,议论是记叙的升华,文章先写两次述写游常德、酉阳桃花源的情形,作者是想看看它到底与陶潜笔下的桃花源有几分相似,“由是思之”,由游玩桃花源而引发作者的思考,由事及理,为下文悟理做铺垫。2.考查引用的作用。文中“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林尽水源”“豁然开朗”“屋舍俨然”“良田美池桑竹”“阡陌交通”等等,大量引用陶渊明《桃花源记》中的句子,一是,与文章所写内容契合,而是可使所表达的语言简洁凝练;生动活泼,增添感染力,表达了作者对酉阳桃花源的喜爱之情。再是对说理表情达意都很有帮助,为自己的观点和看法提供有力的论据,增强说服力。3.考查对词语含义的理解。此文由游玩常德、酉阳桃花源写起,由事及理,生发议论,作者认为“桃花源”是“人生一世,稳住了立身之要义,守住了法、情、理、德之底线。”4.考查对词语含义的理解。仔细阅读文章,根据文章所写的事情,作者的议论,不难看出第一处“桃花源”陶渊明笔下桃花源的美景;第二处“桃花源”是作者心中“桃花源”的真正内涵:人生一世,稳住了立身之要义,守住了法、情、理、德之底线,就是打造好了自己的“桃花源”。第三处“桃花源”指我们永远生活在一个美丽、和谐的社会环境中。5.开放性试题,从师生关系、学习、生活环境入手,展示正能量即可。新型师生关系应该是教师和学生在人格上是平等的、在交互活动中是民主的、在相处的氛围上是和谐的。它的核心是师生心理相容,心灵的互相接纳,形成师生至爱的、真挚的情感关系。学生在与教师相互尊重、合作、信任中全面发展自己,获得成就感与生命价值的体验,获得人际关系的积极实践,逐步完成自由个性和健康人格的确立。让每个学生都能感受到自主的尊严,感受到心灵成长的愉悦。11、1.①脸谱颜色象征着人物的品格性情。②脸谱线条勾画彰显着人物的性格、心理和生理特征。2.BA3.①内容上,点明说明对象是脸谱,说明脸谱彰显人物性格、心理和生理的特点,揭示说明内容。②表达上,拟人手法,生动形象,新颖别致,吸引读者。【解题分析】1.京剧脸谱艺术是中国传统戏曲的脸谱,是演员面部化妆的一种程式。一般应用于净、丑两个行当,其中各种人物大都有自己特定的谱式和色彩,借以突出人物的性格特征,具有“寓褒贬、别善恶”的艺术功能,使观众能目视外表,窥其心胸,彰显角色的性格、心理、生理。因而,脸谱被誉为角色“心灵的画面”。2.“使观众能目视外表而窥其心胸”与“如包拯勾皱眉,眉心耸起,突出他忧国忧民,断案思索的神情;项羽是个悲壮的人物,故眼窝、鼻窝的线条整体下敛”是一致的,故【乙】处选A,【甲】处选B。3.考查说明文题目的作用。说明文题目的作用,一般有点明本文的说明对象;题目新颖别致,用语生动,引发了读者的阅读兴趣等。这个题目,内容上,点明说明对象是脸谱,说明脸谱彰显人物性格、心理和生理的特点,揭示说明内容。表达上,拟人手法,生动形象,新颖别致,吸引读者。四、名著阅读与综合性学习(10分)12、(1)前苏联奥斯特洛夫斯基(2)答题要点:钢铁般的意志、坚强不屈的品格是通过磨练得来的(意合即可)(3)例:读《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我们可以领悟到保尔钢铁般坚强的意志。读《傅雷家书》,我们能体会到傅雷望子成龙的慈父心。(符合名著内容,结构基本相同则可。)【解题分析】
(1)文学常识的考核主要集中在中外的作家、作品、文学现象、文学流派、文体知识等。重点记忆课本涉及到的和经典阅读中列出的作品。平时注意积累,理出线索,形成体系。死记硬背作者名字、书名及书中的重要人物的名字。此题考查的是与《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有关的文学常识。尼古拉·奥斯特洛夫斯基,前苏联著名无产阶级革命家、作家,布尔什维克战士,代表作品有《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暴风雨所诞生的》。(2)奥斯特洛夫斯基在解释这部作品的标题时说:“钢是在烈火里烧、高度冷却中炼成的,因此它很坚固。我们这一代人也是在斗争中和艰苦考验中锻炼出来,并学会了在生活中不灰心丧气。”可结合这句话作答。(3)本题考查学生对名著内容的积累能力。具体是考查对《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傅雷家书》有关要点内容的概括。此题的考查很深入,如果没有对名著的认真阅读与总结,就无法正确全面地作答。答此题一要符合名著的主要内容,二要基本符合例句的结构。13、(1)我市启动书香漂流活动,营造全民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农户经营贷款管理办法
- 消防安全管理人的消防安全职责
- 危化品安全规范
- 当一日安全员心得体会50字
- 安全生产自查表
- 防水工程安全措施
- 虚拟社群凝聚力测量-洞察及研究
- 机修工岗位安全生产责任制
- 无票作业事故心得体会
- 派出所民警工作职责
- 灭火器维修与报废规程
- JJF 1183-2007温度变送器校准规范
- GB/T 41051-2021全断面隧道掘进机岩石隧道掘进机安全要求
- GB/T 37787-2019金属材料显微疏松的测定荧光法
- Unit2 Section B(1a-1e)作业设计教案 人教版英语八年级上册
- GA/T 1169-2014警用电子封控设备技术规范
- 第十二篇 糖尿病患者生活常识
- 污水处理站安全培训课件
- 2015高考全国新课标1地理试题及答案
- GB 27954-2020 黏膜消毒剂通用要求
- (完整版)ECRS培训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