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研究“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常考题型及答题规律总结_第1页
高考研究“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常考题型及答题规律总结_第2页
高考研究“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常考题型及答题规律总结_第3页
高考研究“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常考题型及答题规律总结_第4页
高考研究“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常考题型及答题规律总结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1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高考研究]“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常考题型及答题规律总结试题来源引文出处设问方式关键词命题特征分析2017·全国卷Ⅱ陈乐民《欧洲观念的历史哲学》背景类、原因类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后果——欧洲衰落与“欧洲联邦”设想的提出1.从材料出处看,以原始性文字材料为主,材料出处以国外著作为主2.从设问方式看,以比较类、作用类为主,除结合材料外,比较注重结合所学知识特别是时代背景分析战争的原因、影响3.从时间上看,以现代史为主,特别是两次世界大战及战后秩序4.从内容看,涉及战争背景、结果及影响5.从与教材的关联度看,与选修三教材中第二、三、五单元密切相关,与其他章节内容有一定的关联;与必修一教材中国际关系格局部分有一定联系2017·全国卷Ⅰ吴东之《中国外交史》内容类、影响(意义)类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进程——开罗会议中美政府首脑会晤2017·全国卷Ⅲ[日]信夫清三郎《日本外交史》比较类、原因类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进程——日本侵略口号的变化2016·全国卷Ⅱ杨晓明《欣悦的灵魂:罗曼·罗兰》比较类、原因类20世纪二三十年代,罗曼·罗兰、反战活动2016·全国卷Ⅰ陈兼、赫斯伯格《越战初期中美之间特殊的“信息传递”》原因类越南战争、直接军事冲突2016·全国卷Ⅲ杨生茂《美国外交政策史1775—1989》内容类、原因类1918年,威尔逊、“十四点”计划2015·全国卷Ⅰ戴高乐《战争回忆录》原因类、归纳类第二次世界大战,戴高乐、法国抗战与复兴2015·全国卷Ⅱ[俄]亚·维·菲利波夫《俄罗斯现代史》背景类、说明类、作用类现代,苏联、原子武器2014·全国卷Ⅰ王绳祖《国际关系史》比较类、原因类、作用类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联合国、《不扩散核武器条约》2014·全国卷Ⅱ《中国抗日战争史》比较类、作用(意义)类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国远征军2013·全国卷Ⅰ哈佛·西提可夫《越战的战后影响》;威廉·黑德《回顾越南战争》比较类、原因类、作用(影响)类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越南战争、海湾战争、国际关系2013·全国卷Ⅱ何勤华《纽伦堡审判》比较类、作用(意义)类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纽伦堡原则》题型一从评价的角度考查第一次世界大战对战后国际关系变化的影响[例1](2017·全国卷Ⅱ)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欧洲人一边哀叹欧洲衰落了,一边思考欧洲向何处去的问题.整个20年代,有关欧洲统一的文章、著作、杂志在英、德、法等国相继出版,呼吁建立欧洲合众国,如挪威生物学家弗里约夫·豪森在给美国总统威尔逊的信中说:“在所有欧洲国家联合在欧洲合众国旗帜下之前,欧洲的持久和平是不可能的.”当欧洲联合的呼声在民间日益高涨之际,法国总理白里安于1929年在国联大会上提出了以法、德和解为基础的“欧洲联邦”计划,后来又发表备忘录,着重强调政治行动,主张建立欧洲各国参加的政治机构.然而,他的欧洲联合方案提出后,其他欧洲国家都态度冷漠,甚至表示反对.最后,“欧洲联邦”计划不了了之.——陈乐民《欧洲观念的历史哲学》(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白里安“欧洲联邦”设想提出的背景.(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欧洲联邦”设想未能实现的原因.解析:第(1)问,根据材料中的“欧洲人一边哀叹欧洲衰落了,一边思考欧洲向何处去的问题”“呼吁建立欧洲合众国”等信息归纳.第(2)问,根据材料信息“他的欧洲联合方案提出后,其他欧洲国家都态度冷漠,甚至表示反对”,联系教材所学及材料中的时间信息“1929年”,从欧洲政治思维、经济诉求及当时欧洲形势来分析说明.答案:(1)背景:战争对欧洲造成巨大破坏,战后欧洲明显衰落;有识之士认识到走欧洲联合的道路才能实现和平,复兴欧洲;《洛迦诺公约》和《非战公约》的签订缓和了欧洲局势.(2)原因:设想脱离现实;法、德历史积怨太深,削弱对方、保障自身安全的思维严重存在;欧洲各国利益诉求不尽相同;经济危机造成欧洲局势动荡.题型二从和平与发展的角度考查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国际关系格局的特点[例2](2016·全国卷Ⅱ)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法国文学家罗曼·罗兰是著名的反战活动家.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他即发出致德国一位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的公开信,呼吁反战,遭到拒绝.从1914年到1918年,他连续发表文章,谴责交战各国政府是战争的罪魁祸首,呼吁立即结束这场自相残杀的战争,但不为人们理解,甚至在自己的祖国也被指责为卖国贼.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他发表《精神独立宣言》,总结大战的教训,呼吁知识界保持精神独立,以防战争再次爆发.在二三十年代,他发起组织了国际反战反法西斯委员会,不久当选为名誉主席.在世界反战大会上,他被选为大会主席,并在大会发言中指出反对指向苏联的一切威胁,保卫苏联.后被提名为国际反法西斯委员会名誉主席.——杨晓明《欣悦的灵魂:罗曼·罗兰》(1)根据材料,概括与第一次世界大战时相比,罗曼·罗兰二三十年代反战活动的变化.(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罗曼·罗兰反战活动变化的原因.解析: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最大限度地从材料中提取有效信息,比较分析历史问题.第(1)问,罗曼·罗兰20世纪二三十年代反战活动的变化要根据两段材料先概括罗曼·罗兰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时期和20世纪二三十年代反战的主张,然后进行比较,最后得出变化.第(2)问,一是根据材料的时间和内容进行分析,二是要结合所学知识,从第一次世界大战后西方国家与苏俄(联)的关系、世界反法西斯斗争的进展、罗曼·罗兰与苏联的关系等角度进行概括.答案:(1)由个人宣传反战到组织反战活动;由反对欧洲交战各国政府到反对法西斯,保卫苏联.(2)总结第一次世界大战教训:交战各国宣扬极端民族主义,蒙蔽广大民众,个人反战未能取得明显效果.形势变化:第一次世界大战是非正义战争,交战双方政府都负有战争责任,二三十年代法西斯兴起,成为和平的最大敌人,攻击矛头指向苏联.题型三从合作与协作的角度考查对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对中国领土主权的法律文件规定[例3](2017·全国卷Ⅰ)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1943年举行的开罗会议上,中美两国政府首脑就战后问题进行了一次广泛详尽的讨论,在许多问题上达成一致.关于中国的国际地位,美方表示希望战后保持中国的大国地位,与美英苏共同担负维持和平的责任,中方欣然领诺.关于对日本的军事管制,美国希望以中国为主,中方要求美国主持,中国派兵协助.关于领土问题,中美双方同意,东北及台湾、澎湖列岛归还中国;美方询问中国是否希望获得琉球群岛,中方提出由国际机构委托中美共管;美方提议由中国先行收回香港,然后宣布与九龙合成为全世界自由港,中方深以为然,但后为丘吉尔拒绝.关于朝鲜和印度支那,中方提议让这些国家独立,美方表示同意.此外,双方还讨论了日本天皇的地位、日本以实物进行赔偿、美国对华经济援助、军事合作等问题.——吴东之《中国外交史》(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美双方就中国领土问题达成一致并写入《开罗宣言》的内容,说明其意义.(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中美政府首脑会晤所反映的美国战后东亚秩序构想.解析:第(1)问,第一小问“内容”,根据材料“关于领土问题,中美双方同意,东北以及台湾、澎湖列岛归还中国”总结作答;第二小问“意义”,从中国问题国际化的角度阐述.第(2)问,根据材料中“美方表示希望战后保持中国的大国地位”“美国对华援助”“双方讨论了日本天皇地位”等具体内容的影响回答.答案:(1)内容:日本窃取中国的领土,例如东北、台湾、澎湖列岛等,归还中国.意义:中国对这些地区的领土主权得到国际公认;为战后中国处理台湾问题提供了国际法依据.(2)支持中国的大国地位;中美合作;处置日本;防范日本军国主义再起;建立美国主导的战后东亚秩序.题型四从现象和本质角度考查日本对中国的侵略[例4](2017·全国卷Ⅲ)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自1931年起,日本对外侵略的口号经过了一个演变过程.1931年初,日本大肆宣扬“满蒙”(中国东北和蒙古地区)与日本有着特殊关系,提出“满蒙是日本的生命线”的口号.1938年11月,日本政府发表声明,宣称战争的最后目的是建设“东亚新秩序”,“日满华”建立起连环互助关系.1940年7月,在纳粹德国席卷西欧后,日本内阁确定了南进政策,把侵略矛头指向法国、荷兰、英国等国在东南亚的殖民地,提出了建设“大东亚新秩序”的口号.不久,日本外相松冈洋右将其改称为“大东亚共荣圈”.——[日]信夫清三郎《日本外交史》(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日本侵略口号是如何随着侵略战争进程而变化的.(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剖析日本提出侵略口号的企图.解析:第(1)问,注意题干中“1931年、1938年,1940年”三个时间点结合日本侵略史实进行作答.第(2)问从美化、推进战争、迷惑民众、腐蚀被侵略民族的抗争意志等角度组织答案.答案:(1)“满蒙是日本的生命线”口号提出后,发动九一八事变,侵占中国东北;发动全面侵华战争后,企图灭亡中国,提出“东亚新秩序”的口号;“大东亚共荣圈”口号提出后,发动太平洋战争,侵占东南亚和西太平洋广大地区.(2)服务于侵略战争需要;掩盖侵略战争本质;蛊惑本国民众;麻痹被侵略国家的反抗意志.一、关于世界性大战的规律性思考1、第二次世界大战留给世人的教训.(1)要保持一个相对合理的国际秩序,以强凌弱、对战败国一味勒索,只会带来更大的冲突.(2)国际经济纠纷容易引发战争,在遇到世界性经济危机时,各国应该团结互助,共渡难关,切忌以邻为壑.(3)面临侵略势力的威胁,应该联合起来,奋起反抗.绥靖政策只能养虎为患,祸水他引只会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4)在战争还没有消灭之前,一个国家必须注意提高自己的综合国力,加强抵御外敌的能力.(5)要加强维和性国际组织的权威,目前,要努力提高联合国在维护世界和平方面的作用.2、相互依存的经济关系是抑制世界大战爆发的重要因素.战争是交战双方综合国力的较量.双方调动一切经济力量想赢得战争,使得世界各国的生产因两次世界大战而更加紧密地联系起来.特别是战后的经济在高科技的推动下重新起飞之后,世界经济一体化的进程已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于是在国际竞争日趋激烈之时,国际合作也成为绝对必须之事.正是这种从至今最惨然的战争中产生出来的对战争自身的否定力量,随着战后经济的迅速增长而大大发展,并成功地抑制了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一系列局部战争与冲突的扩大.今天,以中国政府倡导的“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作为指导国际关系准则的思想,已经越来越为世界各国所接受.3、通过外交手段实行必要的妥协.人类在付出两次世界大战和一次“冷战”的巨大代价之后,开始学会了这种处理国际争端的一种古老而又全新的方法.第一次世界大战前,欧洲列强之间毫不妥协,最终使大战爆发.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后,人们在一定程度上接受了教训,使通向第二次世界大战的道路曲折得多.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人们更多地接受了历史的教训,在处理国与国之间的矛盾与危机时表现出更多的谨慎.伴随着“冷战”的发展、缓和与结束,妥协方式越来越成为解决国际纠纷的常规手段.今天,妥协意味着任何国家都不能以自己的意志强加于人,意味着参加谈判的国家在捍卫自己核心利益的同时,必须承认和照顾谈判对手的合理利益,意味着谈判双方在各自所希望得到东西之间实现某种有取有予的平衡,意味着反对和抵制国际关系中的任何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妥协是斗争结果的另一种形式.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60多年来,这种妥协的实例比比皆是,从而在国际关系中出现了以对话代替对抗、以缓和与合作代替战争或“冷战”的新局面.这是人类社会在经过20世纪的战争风云之后,进一步走向文明与成熟的标志.二、对战争的分析认识战争是人类历史上的经常现象,也是近现代国际关系的重要内容,对战争现象的分析研究有助于对人类历史发展规律和国际关系特点的认识.1、战争的原因:战争的原因主要在于战争发动者的一方,战争发动者的社会状况、国家实力、统治政策等都对战争的爆发产生影响.2、战争的性质:战争的性质是由战争发动者的目的决定的,而目的又受战争发动者所处的社会阶段、经济发展水平、国家利益等因素的制约,因而,对战争性质的认识涉及社会历史发展的各个方面.同时,目的的多样性又促使我们必须分清其优劣是非,凡是只为自己国家考虑、对他国构成伤害的目的都是需要谴责的,其战争性质必然是非正义的,反之则为正义的.3、战争的胜负:决定战争胜负的因素比较多,其中从根本上说是国家的实力,而实力能否充分发挥、能否由弱变强,又受制于社会制度、统治政策、战争性质等各种因素.其次从战争的进程来看,指挥员的素质、军队的战斗力、战役谋略得当与否、战场各部分的配合等也不同程度地影响着战争的结果.4、战争的影响:任何战争都会造成对人类自身的巨大破坏,造成对社会经济文化的巨大损失.但是,有些战争在客观上会产生积极作用,而且这种积极作用要比其损害大得多.有无这种积极作用、积极作用的大小则取决于战争的性质和规模.三、地区冲突产生的原因和教训1、原因.(1)从历史上看,第三世界的许多国家之间,存在着民族、宗教矛盾或领土、边界纠纷.其中有一些矛盾和纠纷,是帝国主义、殖民主义者有意制造而形成的历史问题.第二次世界大战后,随着帝国主义、殖民主义统治的崩溃,新兴的独立国家在历史上形成的种种矛盾和纠纷开始表面化、尖锐化,成为影响国际关系、引发战争的主要原因.(2)从现实情况看,地区霸权主义的抬头也是第三世界国家之间频频发生战争的一个重要原因.2、教训.(1)发生冲突的国家往往两败俱伤,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遭受灾难性的破坏.(2)维护地区和世界和平,应成为各国的共同目标;国家不分大小一律平等,一切国家的主权和领土完整都应当受到尊重;国与国的争端,应当遵循国际关系准则,本着友好协商的精神加以解决,而不应当诉诸武力或以武力相威胁.四、理解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局部战争1、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初期“热战”的原因.(1)根本原因:在美苏“冷战”的重点地区欧洲,两国没有直接发生战争,但在亚洲,美国控制能力较低,苏联的势力也不能直接控制,于是为了确保在该地区的利益,在“冷战”中出现了“热战”.局部“热战”是“冷战”格局在某一具体地区的集中体现,地区上的矛盾被双方所利用,导致局部战争发生.美国对华“扶蒋反共”失败后,对东亚、东南亚特别戒备.(2)直接原因.①在朝鲜,美国一直视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为眼中钉,希望能有机会铲除朝鲜半岛的社会主义力量.朝鲜内战一爆发,美国政府出于“冷战”意识,认为这是社会主义阵营有计划的集体行动,于是立即做出反应.②在越南,美国担心越南革命会在东南亚引起共产党和社会主义力量的普遍增长,故在法国撤出越南后,立即开始向越南渗透.(3)结果.①中国和苏联在这两场战争中,都给予朝鲜、越南人民以大力支持.②美国在这两场战争中都以失败而告终.历史表明:称霸世界的政策不得人心;侵略他国,干预他国内政是行不通的.2、20世纪六七十年代出现局部战争的原因.(1)地区资源及其种族、宗教、领土纷争等矛盾交织在一起.(2)美苏争霸的“冷战”格局的影响,争夺世界霸权、大国插手、干涉别国内政.(3)殖民主义的遗留问题,新殖民主义、帝国主义、霸权主义加深了这些地区的矛盾和冲突.3、20世纪90年代初国际关系变化对局部战争的影响.(1)20世纪80年代以来,由于苏联经济的衰退和戈尔巴乔夫的“新思维”战略、国际“冷战”格局开始降温,呈现美攻苏守的特点,局部战争增多.(2)20世纪90年代初,东欧剧变、苏联解体,近半个世纪的“冷战”格局消失,原来抑而未发的各地民族和领土等争端在国际力量失衡状态下爆发.[高考研究]“中外历史人物评说”常考题型及答题规律总结试题来源引文出处设问方式关键词命题特征分析2017·全国卷Ⅱ白寿彝《中国通史》原因类春秋战国,颜回1.从材料出处看,以原始性文字材料为主,引文出处部分注明时间,隐含着命题者的命题意图,对时代背景有一定的暗示作用2.从设问方式看,多采用评价类设问.着重考查人物所处时代的背景、人物所做事件的意义和不同时代对人物不同评价的原因(因素)3.从时间上看,以唐代、宋代、晚清与近代重要历史人物为主.从内容看,主要考查人物及其与所处时代重大事件的联系、评价人物4.从与教材的联系看,考查的人物与选修教材所述人物没有直接关联,个别人物在必修中有涉及2017·全国卷Ⅰ《史记》原因类、意义(影响)类春秋战国,季札2017·全国卷Ⅲ金冲及《陈云传》背景类、评价类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陈云2016·全国卷Ⅱ白寿彝《中国通史》特点类、背景类清代,郑板桥、艺术风格2016·全国卷Ⅰ白寿彝《中国通史》背景类、评述类唐朝,高仙芝、功过2016·全国卷Ⅲ周天度《蔡元培传》原因类、评价类民国初年,蔡元培、北大校务改革2015·全国卷Ⅰ《元史》原因类、作用(意义)类元代,丘处机、成吉思汗2015·全国卷Ⅱ孙炳辉、郑寅达《德国史纲》背景类、措施类、评述类近代,德国、俾斯麦、《非常法》2014·全国卷Ⅰ漆侠《辽宋西夏金代通史》;徐忠民《包公叙事》原因类宋代,包拯(包青天)2014·全国卷Ⅱ白寿彝《中国通史》措施类、评价类晚清,光绪帝、戊戌变法2013·全国卷Ⅰ卞孝萱《韩愈评传》背景类、作用类唐代,韩愈、古文运动2013·全国卷Ⅱ白寿彝《中国通史》;梁启超《王荆公》(1908年)评价类、原因类、目的类宋代,对王安石的评价题型一从人物的成就角度考查对古代杰出人物的评价[例1](2017·全国卷Ⅱ)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颜回,孔子最看重的弟子之一,他居于陋巷,“一箪食,一瓢饮”,依然淡泊达观.颜回天资聪颖,能很快领悟老师的教诲,子贡称赞他,“闻一知十”.每次谈到他的求学精神,孔子总是不吝赞赏.颜回尊敬老师,曾说:“夫子循循然善诱人,博我以文,约我以礼.”他践行孔子的学说,认为如果自己的才能智慧能够为世所用,就行其道;不为世所用,则独善其身.颜回英年早逝.孔子非常悲痛:“有颜回者好学,不迁怒,不贰过.不幸短命死矣!”汉代以后,历代统治者给予颜回很高的评价.《魏书》云:“建国纬民,立教为本;尊师崇道,兹典自昔……释奠孔颜,乃其时也.”颜回自唐代起配享孔庙,与孔子并称“孔颜”,元代被封为“复圣”,对后世影响深远.——白寿彝《中国通史》(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颜回成为孔子最看重的弟子之一的原因.(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颜回在后世受到尊崇的原因.解析:第(1)问,根据材料“他居于陋巷‘一箪食,一瓢饮’,依然淡泊达观”“闻一知十”“行其道”“独善其身”等信息归纳.第(2)问,根据材料中的“尊师崇道”以及颜回观点中的积极因素来回答.答案:(1)道德品行高尚;天资聪颖,领悟力强;深谙孔子学说,尊师重道;用儒学思想塑造自己的精神;践行儒家学说不遗余力.(2)孔子对颜回的高度肯定;儒学成为统治思想;统治者的推崇;弘扬儒家道德的现实需要.题型二从时代背景角度考查对古代杰出人物的评价[例2](2017·全国卷Ⅰ)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公元前544年,吴国公子季札出使鲁、郑、卫、晋等中原诸国.季札对于各国贵族视为“文明”象征的乐舞与歌诗,皆能一一点评,得其精髓;对于各国政治现状,他也能做出准确的研判.各国原本视江南为蛮荒之地,为“文身断发”的“夷人”聚居之处,季札的到来让他们眼界一开.季札出使途经徐国,知道徐国国君对他的佩剑十分喜爱,只因要出访他国,未能相赠.季札返回途中至徐,徐君已死,他解下佩剑挂在徐君墓前的树上.随从认为这样做没有意义,季札说,我当初知道徐君喜爱我这把剑,“始吾心已许之,岂以死倍(背)吾心哉”.其父吴王寿梦认为诸子中季札年龄最小却有贤能,指定他继承王位.寿梦死后,吴国人坚决要求季札即位,但季札坚拒,“弃其室而耕”,最终王位由其长兄继承.季札被历代儒者尊崇为“贤人”.——《史记》(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历代儒者尊季札为“贤人”的原因.(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季札出使在文化融合方面的意义.解析:第(1)问,根据材料“视为‘文明’象征的乐舞与诗歌,皆能一一点评”“对各国政治现状,他也能做出准确的判断”“解下佩剑挂在徐君墓前的树上”“要求季札即位……”等信息,再结合儒家思想的内容进行概述.第(2)问,根据材料“视江南为蛮荒之地,为‘文身断发’的夷人聚居之处,季札的到来让他们眼界大开”,结合其出访背景以及先进文化的认同感来回答.答案:(1)对儒者所崇尚的礼乐与经典有精深的理解;挂剑于墓,与儒者重“信”契合;拒绝继承王位,符合儒家礼义观念.(2)显示出中原文化传播到江南,有利于改变中原诸国对江南的认识;有利于黄河与长江流域的文化认同.题型三从社会变革角度考查对近现代杰出人物的评价[例3](2017·全国卷Ⅲ)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全国解放后,部分城市通货膨胀严重,少数商人投机,哄抬物价.政务院副总理陈云很快将上海局势稳定下来,进而稳定了全国经济形势.面对工业化建设资金短缺等问题,陈云提出对粮食等主要农副产品实行计划收购和计划供应,即统购统销,被中央采纳实施.他在中共八大上系统地提出了改进经济体制的“三个主体、三个补充”的设想,即在工商业经营方面,国家经营和集体经营为主补充一定的个体经营;在生产计划方面,计划生产为主补充一定的自由生产;在市场方面,国家市场为主补充一定范围的自由市场.1979年春,陈云指出:“六十年来,无论苏联或中国的计划工作制度中出现的缺点;只有有计划按比例这一条,没有在社会主义制度下还必须有市场调节这一条”,他提出整个社会主义时期经济必须有计划经济部分和市场调节部分.——金冲及《陈云传》(1)根据材料,概括陈云的主要经济思想,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其形成的时代背景.(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陈云对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建设的贡献.解析:第(1)问,由材料“在生产计划方面,计划生产为主补充一定的自由生产;在市场方面,国家市场为主补充一定范围的自由市场”可知陈云的经济思想是计划和市场相结合,计划为主市场为辅.背景结合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的国际环境、国内形势进行回答.第(2)问,从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发展需要突破苏联模式的限制、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等角度组织答案.答案:(1)思想:社会主义经济既有计划也有市场,计划为主市场为辅.背景:苏联的经验教训;计划经济体制的弊端;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2)为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国民经济的恢复发挥了重要作用;突破了苏联经济模式的限制,提出了许多影响深远的重要思想;对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和改革开放做出了重要贡献.题型四从时代背景角度考查近代世界杰出人物[例4](2015·全国卷Ⅱ)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19世纪70年代,德国统一后,资本主义经济迅速发展,一系列社会问题也随之出现.工业生产中的伤亡事故频繁,工人生活与健康状况不断恶化.与此同时,工人阶级的力量迅速壮大,工人运动日益高涨.1878年,俾斯麦政府强迫帝国议会通过了《非常法》,对深受工人拥护的社会民主党进行严厉镇压.在《非常法》实行的12年里,许多社会民主党党员被监禁和驱逐,大量拥护社会民主党的工人被解雇,大批报刊、出版物及工人组织被查禁或取缔.俾斯麦政府也通过立法为工人提供社会保障.自1883年起,俾斯麦政府相继颁布了《疾病保险法》《事故保险法》《老年人与伤残者保险法》,为工人及其家属、工伤者提供医疗保障,同时也为老年人及伤残者提供养老金和津贴.——孙炳辉《德国史纲》(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俾斯麦政府颁布《非常法》的历史背景.(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俾斯麦对工人运动采取的基本政策并加以评析.解析:第(1)问,根据材料“19世纪70年代,德国统一后,资本主义经济迅速发展,一系列社会问题随之出现.工业生产中的伤亡事故频繁,工人生活与健康状况不断恶化.与此同时,工人阶级的力量迅速壮大,工人运动日益高涨”并联系德国政体的特点概括.第(2)问,“基本政策”根据材料中的“对深受工人拥护的社会民主党进行严厉镇压”“通过立法为工人提供社会保障”等信息概括;从积极和消极两个方面对上述政策进行评析.答案:(1)德国统一,经济发展迅速;社会问题凸显,工人生存状况恶化;马克思主义传播,工人力量壮大,工人组织出现;德国君主立宪政体带有浓厚的专制色彩.(2)政策:推行《非常法》,镇压工人运动;颁布有关社会保障法令,建立社会保障体系.评析:巩固了资产阶级的统治;阻碍了工人运动发展;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民众生活,缓解了社会矛盾.一、人物定位首先要从整体上确定评价对象的身份,是政治家、军事家、思想家、科学家,还是兼而有之,以便确定不同的评价标准.二、人物评价的一般思路评价历史人物,要明白评价对象在历史上做了什么,这样才能做到“史论结合”.人物事迹的描述,可采用事迹分类法(政治、经济、军事、文化、民族关系、对外关系等方面)、阶段分析法(把历史人物的活动分成不同阶段,逐段评价其功过是非)、好坏分类法(把人物事迹按照积极和消极两方面进行分类归纳)等.1、中国古代政治人物.一般可从政治、经济、文化、民族关系、对外关系等方面归纳其主张和措施,并逐条分析其影响.分析影响时,可以从时间和空间两个维度进行考察.如对康熙帝的评价:纵向看,捍卫了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横向看,对世界历史发展的总体趋势缺少敏感意识,依然做着天朝上国的迷梦,使中国错失发展机遇,因此对近代中国的落后挨打负有一定的责任.2、中国古代少数民族领袖.主要看其政治、经济、文化措施对本地区、本民族发展有何作用,对民族团结和民族融合有何作用,对国家的统一巩固有何作用.3、中国近现代政治人物.主要看其主张、措施和行动,对反侵略、反专制、挽救民族危亡有何作用(政治),对民族工业的产生和发展有何作用(经济),对西学的传播有何作用(思想),对维护国家主权独立、探索强国富国之路有何作用(外交).4、世界史中的政治人物.主要看其政治主张、对外政策和行动,对本国家、本民族历史发展进步有何作用(政治、经济、文化等),对本国人民和世界其他国家和地区人民交往有何作用,对人类社会和世界历史的发展进步有何作用.5、科学家、思想家、艺术家.从时间和空间两个维度分析其影响.从时间上看,有短期影响和长期影响;从空间上看,有对本地区的影响和对世界的影响.三、人物评价的常用方法1、历史的评价.把一定时期的历史人物放到当时的历史环境中进行分析评价.任何人物的活动都受到一定历史条件的制约,我们要理清历史人物与其所处社会历史条件之间的关系,要避免用现代人的标准苛求古人.“判断历史的功绩,不是根据历史活动家没有提供现代所要求的东西,而是根据他们比他们的前辈提供了新的东西.”列宁指出,在分析任何一个社会问题时,都要“把问题提到一定的历史范围之内”.2.辩证的评价.要用一分为二的观点看待历史人物,防止全盘肯定或全盘否定.如秦始皇建立了中国第一个中央集权的国家,结束诸侯割据的分裂局面,对社会生产力发展具有推动作用,但他的暴政导致秦朝二世而亡.当然,在坚持“两点论”的同时,还要坚持“重点论”,一般认为秦始皇是功大于过的.3、全面的评价.对历史人物的评价,不能只看一时一事,不能以某一方面代替整体;不能只看其优点、贡献就肯定一切,或者只看其缺点、错误而否定一切,而是要看其一生的全部活动和表现,把握主流,对其功过是非做出恰如其分的、全面的评价.4、实事求是的评价.根据历史人物的相关事迹,具体情况具体分析,要避免标签式、脸谱化的评价.如隋炀帝开凿大运河加重了民众负担,但从长远来看,大运河成为南北交通的大动脉,促进了南北经济的交流,推动了经济的发展,我们不能因隋炀帝功不抵过而湮灭他特定方面的贡献.5、阶级分析法.按照马克思列宁主义的观点,在阶级社会中,任何历史人物都是一定阶级利益的代表,都是为本阶级服务的.评价历史人物时,既要看历史人物的出身,更要看历史人物是为哪个阶级服务的.不能简单地唯成分论,见到属于统治阶级的人物就全盘否定,见到属于农民阶级的历史人物就完全肯定.四、人物评价需要注意的一些问题1、英雄与时势.唯物史观认为“时势造英雄”.马克思曾指出:“每一个社会时代都需要有自己的伟大人物,如果没有这样的人物,它就要创造出这样的人物来.”就是说历史发展有自己的必然规律,而英雄人物的出现只是历史发展的一定时期的产物.当然,我们坚持“时势造英雄”的同时,也要承认历史人物的个性特点对事物的发展有一定影响力.当历史处于紧要关头时,个别英雄人物的决策和行动也可以改变历史的航程.(关于“拿破仑夺取政权的偶然性与必然性”,恩格斯也有段经典的论述:“恰巧拿破仑这个科西嘉岛人做了被战争弄得精疲力竭的法兰西共和国所需要的军事独裁者——这是个偶然现象.但是,假如不曾有拿破仑这个人,那么他的角色是会由另一个人来扮演的.”)2、英雄与群众.历史唯物主义认为,人民群众才是历史的真正创造者,是促进社会历史前进的决定力量.任何夸大个人的决定作用,否定人民群众是历史创造者的观点,都是错误的.3、历史发展规律和个人主观能动性关系.任何历史人物的活动都要受到客观环境的制约.马克思说:“人们自己创造自己的历史,但是他们并不是随心所欲地创造,并不是在他们自己选定的条件下创造,而是在直接碰到的、既定的、从过去承继下来的条件下创造的.”无论是英雄还是群众,只能遵循历史发展规律的前提下,才能推动历史发展.4、客观效果第一,主观目的第二.评价历史人物必须用实践的标准.有时,历史人物的主观动机和客观效果并不一致,“好”的动机也可能会带来“坏”的后果.列宁指出:“判断一个人,不是根据他自己的表白,或对自己的看法,而是根据他的行动.”在评价历史人物时,应该把动机和效果结合起来;当动机与效果不一致时,客观效果才是评价的主要依据.当然,我们也不能“唯目的论”,对为达到目的而不择手段的行为也应该谴责.5、历史评价第一,道德评价第二.评价历史人物的基本标准,主要看其措施或行动是否顺应了历史发展潮流,是否促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是否符合人民的意愿.不能用封建正统道德观,更不能用现代的道德标准要求古人.邓小平指出:“评价人物和历史,都要提倡全面的科学的观点,防止片面性和感情用事,这才符合马克思主义.”五、人物评价的一般格式(历史人物小论文)1、属性:确定人物身份.2、事迹:按照时间先后顺序,或事迹分类(政治、经济、文化、军事、外交等),逐条叙述与该人物有关的历史事件.3、影响:分析该人物产生的历史影响,可从进步性和局限性两方面分析.4、结论:全面总结,得出启示.六、人物评价“见仁见智”的原因1、立场不同:评价者的政治立场、知识基础、价值取向、生活经验、主观情绪等.2、时代不同:特定时代的认识能力、思维水平和思维方式.3、占有资料不同:人物经历的复杂性,新材料的发现和解密等.4、分析方法不同:不同的史学研究方法.5、现实政治的需要.6、哗众取宠,标新立异;等等.[高考研究]“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常考题型及答题规律总结试题来源引文出处设问方式关键词命题特征分析2017·全国卷Ⅱ梁启超《戊戌政变记》原因类、启示(影响)类清末,北京街道管理1.从材料出处看,以原始性文字材料为主,其中白寿彝主编《中国通史》成为选材热点2.从问题设计看,问题之间的关联性很强,第(1)问和第(2)问之间有一定逻辑关联性,学生若在第(1)问判定失误很容易导致第(2)问答案偏离3.从设问方式看,多采用内容类(3次),比较类(2次),原因类(3次),特点类(2次),作用类(8次),注重对学生“调动和运用知识”能力的考核,特别是对历史现象和历史结论的理解和分析4.从关键词看,以古代中国史为主,着重经济领域的改革,也涉及政治和法律领域的改革5.从与教材的关联度看,古代史试题与选修教材内容无直接联系,近代史试题与必修教材有一定的联系,目前仅涉及清末新政一道题2017·全国卷Ⅰ庄启东《新中国工资史稿》特点类、意义(影响)类20世纪80年代,工资改革2017·全国卷Ⅲ《隋书·开皇律》特点类、意义(影响)类隋代,法律制度2016·全国卷Ⅱ《清史稿》特点类、作用(影响)类晚清,军事改革2016·全国卷Ⅰ唐长孺《魏晋南北朝隋唐史三论》内容类、作用(意义)类唐太宗,谱牒改革2016·全国卷Ⅲ吕思勉《魏晋南北朝史》内容类、作用(意义)类北魏,孝文帝庙号 改革2015·全国卷Ⅰ彭信威《中国货币史》内容类、作用(意义)类唐代,币制改革2015·全国卷Ⅱ黄惠贤等《中国俸禄制度史》原因类、作用(影响)类清代,养廉银制度2014·全国卷Ⅰ张晋藩《中国法制通史》特点类、作用(影响)类魏晋,法律改革2014·全国卷Ⅱ赵冈《中国历史上生态环境之变迁》背景类、作用(影响)类南朝,山泽管理制度改革2013·全国卷Ⅰ《清德宗实录》比较类、原因类、实质类晚清,戊戌变法、清末新政2013·全国卷Ⅱ白寿彝《中国通史》背景类、比较类、作用(影响)类唐朝,两税法改革eq\a\vs4\al(题型一考查某一改革的特点及意义)[例1](2017·全国卷Ⅰ)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新中国工资制度自1956年改革以后,在近30年中基本没有大的变动,1978年9月,中共中央发出通知,要求各地区、各部门组织力量调查研究,提出工资改革意见.1982年,中共十二大再次提出要改革工资制度.中共十二届三中全会通过有关决定,其中提出尤其要改变脑力劳动者报酬偏低的状况.随后,中央决定于1985年进行工资改革,其原则:企业职工的工资和奖金要同企业的经济效益高低、个人贡献大小挂钩,职工工资总额同企业经济效益按比例浮动;要逐步适当拉开职工收入的档次,改变平均主义状况;今后中央直管省、自治区、直辖市和中央两级机关,以及全国性的重点大专院校和科研、文化、卫生事业单位,其他各级机关和事业单位归省、自治区、直辖市管理;国营企业实行工资总额同经济效益挂钩的办法以后,国家不再统一安排其职工的工资改革与工资调整;使绝大多数工作人员的工资都有一定的增加,对中青年业务骨干、中小学教师给予适当照顾.——庄启东《新中国工资史稿》(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20世纪80年代工资改革的特点.(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20世纪80年代工资改革的意义.解析:第(1)问,根据材料“1978年提出意见,到1985年进行改革”、改革内容中企业工资的规定、中央对工资的管理以及“对中青年业务骨干、中小学老师给予适当照顾”“改变脑力工作者报酬偏低的状况”等信息总结.第(2)问,从旧有体制的革新、对工作积极性的调动以及深化经济体制改革的影响等方面回答.答案:(1)逐步推行,渐进改革;落实按劳分配原则;实行政企分开、分级管理;向脑力劳动者适当倾斜.(2)改变了原有不合理的工资制度;提高了人们的生产积极性和生活水平;有利于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和市场经济的发展.题型二运用改革的有关理论考查陌生的改革[例2](2017·全国卷Ⅲ)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北周武帝时期制定的《大律》“凡二十五篇”,制罪“二十五等”,定罪1537条,“条流苛密,比于齐(北齐)法,烦而不要”.宣帝“更峻其法”,导致“上下愁怨”“内外离心”.隋文帝取代北周建立隋朝,开皇初年两次“更定新律”,史谓《开皇律》.隋朝统治者鉴于《北齐律》“法令明审,科条简要”,将其作为制定《开皇律》的主要参考,并“采魏、晋刑典,下至齐、梁,沿革轻重,取其折衷”,成文“十二卷”.新律制罪二十等,废除“前代鞭刑及枭首”等“苛惨之法”,“以轻代重,化死为生”;定罪500条,删繁就简,比旧律减少死刑81条、流放刑154条、劳役刑等一千余条.唐朝官修史书评价《开皇律》“刑网简要,疏而不失”.——《隋书》(1)根据材料,概括隋代法律制度改革的特点.(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隋代《开皇律》制定的意义.解析:第(1)问,结合材料进行回答,由“以轻代重”“删繁就简”可知隋代法律减轻刑罚,简要不烦琐;由以《北齐律》为主要参考,并“采魏、晋刑典……取其折衷”可知对前代法律兼收并蓄、择善而从.第(2)问,结合材料实行新法的背景从法律的演变,法律对国家经济、人民生活的影响和对整个法律进程的作用等角度组织答案.答案:(1)改变了北周的严刑峻法,减轻刑罚;对之前的法律兼收并蓄、择善而从;法律条文简要.(2)总结和发展了前代立法的经验;提高了法律的文明程度;为隋朝发展与强盛提供保障;为后世法制建设提供有益的借鉴.题型三从近代化角度考查改革的背景、举措及作用[例3](2017·全国卷Ⅱ)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清末,有很多部门负责管理北京的街道与沟渠、河道,“严且备矣”,但“究其实,无一人过问”,以致北京城“粪土载道,秽污山积”,“洋人目之为猪圈,外省比之为厕屋”.清政府每年出资修缮,并向商民收取巨款,但款项皆被官员私吞,并没有真正用于街道等的修缮.戊戌变法时期,清政府令“各衙门即行查勘、估修,以壮观瞻,并大清门、正阳门外,菜蔬鸡鱼摊肆,一概逐令于城根摆设”.对此改革,“官吏闾民,皆称不便”,更有官吏怂恿百姓联名反对.——苏继祖《清廷戊戌朝变记》材料二凡改革之事,必除旧与布新,两者之用力相等,然后可有效也,苟不务除旧而言布新,其势必将旧政之积弊,悉移而纳于新政之中,而新政反增其害矣.——梁启超《戊戌政变记》(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清末北京街道管理改革的原因.(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清末北京街道管理改革的困难及启示.解析:第(1)问,根据材料中“有很多部门负责管理”“以致北京城‘粪土载道,秽污山积’”“清政府每年出资修缮,并向商民收取巨款,但款项皆被官员私吞,并没有真正用于街道等的修缮”等信息归纳得出.第(2)问,第一小问“困难”,根据材料中的“对此改革,‘官吏闾民,皆称不便’,更有官吏怂恿百姓联名反对”来分析说明;第二小问“启示”,根据这场改革的结果以及联系材料二对于改革的认识来说明.答案:(1)西方的影响;政出多门,互相推诿;城市宜居性差,影响城市形象;日常维护不力,经费被官吏贪污.(2)困难:改革触动了一些官吏的既得利益;打破了百姓习惯.启示:改革既要除旧又要布新,不可偏废;除旧弊难免触及多方利益;改革需要勇气和毅力;改革需要强有力的领导;改革应以人民的福祉为宗旨.eq\a\vs4\al(题型四考查相似或不同改革的分析比较)[例4](2016·全国卷Ⅱ)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八旗军是清朝的正规军队,八旗将士领取饷银.甲午战争失败后,袁世凯组织新建陆军,张之洞组建自强军,皆采西法.1901年,清政府改建兵制,取消旧式武举,创办武备学堂,编练新军,操习新式枪炮.1903年设练兵处,作为全国招募和训练新军的中央机构.1904年决定改建整个兵制,拟建新军36镇,为常备军,服役期3年.在自愿基础上征募士兵,并有严格的资格限制.1906年,兵部与练兵处合并为陆军部,后来又建立海军部.陆海军均由满人官员掌控,皇帝是最高统帅.随着革命形势的发展,革命党在新军中的组织迅速扩大.——《清史稿》(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与八旗军相比,新军具有哪些特点.(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评清政府军事改革的影响.解析:第(1)问,应最大限度地挖掘材料信息并结合所学回答.与八旗军相比,新军具有的特点,首先要根据材料概括得出新军在哪些方面比八旗军新,材料展示的内容有西法训练与新式装备、实行的是全国招募与固定服役期限等.第(2)问,清政府军事改革的影响要考虑改革的主观意图与客观效果的关系,结合所学知识从军队近代化建设和瓦解清王朝统治的角度思考.答案:(1)设立专门招募、训练军队的中央机构;仿西式军制及训练方式,采用西方征兵方式;有固定服役期限;使用新兵器.(2)确立近代陆海军制,提升军队战斗力,推动中国军事近代化的进程;军事改革未能加强清政府统治,新军成为清政府的掘墓人.一、改革的定义和分类1、改革的定义.改革是指对旧有的生产关系、上层建筑做局部或根本性的调整变动.改革是社会发展的强大动力.因此,可以说人类的文明史也是一部改革史.2、改革的分类.(1)从程度上看,一种是在不触动根本制度的前提下,进行局部的调整;一种是对旧的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进行彻底的改革,导致社会制度发生根本性变化.(2)从内容上看,分为政治改革、经济改革、军事改革、文化改革.(3)从性质上看,可分为奴隶制改革、封建性质的改革、资本主义性质的改革、社会主义性质的改革.①奴隶制改革:梭伦改革、克利斯提尼改革、伯利克里改革、管仲改革、鲁国“初税亩”.②封建性质的改革:商鞅变法、王安石变法、北魏孝文帝改革、穆罕默德·阿里改革.③资本主义性质的改革:欧洲的宗教改革、1861年俄国农奴制改革、日本明治维新、戊戌变法、美国罗斯福新政.④社会主义性质的改革:苏联、东欧的社会主义改革;中国的改革开放.二、归纳“改革背景”的一般方法1、社会发展趋势:经济条件——根本原因.2、旧的生产关系阻碍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主要原因.3、社会危机:内忧(财政危机、三大矛盾导致政治危机)外患(民族危机)——必要条件.4、改革力量:阶级条件——组织条件.5、改革及支持者的革新意识:思想条件——主观条件.6、外部因素:催化剂、导火线——直接原因.三、改革的一般原因1、旧生产关系阻碍了生产力的发展,顺应社会发展趋势、建立新的生产关系的需要.如商鞅变法,俄国农奴制改革,日本大化改新、明治维新等.2、缓解社会危机,巩固统治的需要(抑制土地兼并,增加政府收入,实现富国强兵,缓和阶级矛盾,缓和民族关系等).如雅典梭伦改革,埃及阿里改革,王安石变法,北魏孝文帝改革.3、吸收其他民族的特长.少数民族为吸收汉族的先进制度和文化,加速本民族封建化进程的需要,如北魏孝文帝改革.也有汉族吸收少数民族特长的改革,如赵武灵王“胡服骑射”.4、达到特定目的的改革.如管仲改革(实现富国强兵),欧洲宗教改革(适应新兴资产阶级的需要),罗斯福新政(应对经济危机的需要).四、归纳“改革结局”的一般方法1、如何评定“改革的结果”.一场改革的成败与否,不能看改革者个人的结局如何,而要看这一改革所产生的积极作用是否得到维持.注意改革的成功与否有两个主要标志:一是改革是否达到了预期目标.二是改革是否被中断.即改革达到了预期目标,有利于国家发展和社会进步,同时不管改革者处境怎样,都能继续下去的改革才是成功的改革.2、如何分析“改革成败的原因”.(1)看是否适合当时历史发展的潮流.(2)看当时力量对比:要从改革的阻力和支持改革的力量两方面去分析,改革的阻力可以从内外两方面及政治、经济、文化等多角度去分析.(3)看改革的政策措施是否行之有效.(4)看改革者是否有远见卓识和坚定的政治魄力.(5)看内外环境是否有利于改革的开展和执行.五、评价改革的原则及改革规律性的认识1、原则.要把每次改革放在它所属的特定历史环境中去加以评价.首先分析当时的历史条件、历史要求,再看这些改革在多大程度上适应或者违背了这一历史要求,它对社会历史发展所起的作用.据此,对改革做出基本的肯定或否定.2、规律性认识.(1)改革是革除弊政、促进国家富强的重要手段.每一个国家,每一个民族要发展进步,必须与时俱进,敢于改革.(2)改革必然会因损害某些人或集团的利益而遭到其反对,因而具有艰巨性和复杂性,不会一帆风顺,这就需要改革的措施必须行之有效,改革过程中要用人得当,改革家要有远见卓识和坚定的政治魄力.(3)是否顺应历史发展的趋势,与时俱进,因时改革,是改革能否成功的根本原因.(4)分析改革成败具体原因要看改革派与保守派双方力量对比是否有利于改革,要从改革的阻力和支持改革的力量两方面去分析,改革的阻力可以从内外两方面及政治、经济、文化等多角度去分析.(5)改革没有固定的模式,必须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走适合国情的改革之路.单元整合提升纵向贯通一、资本主义发展史上的几大经济政策项目重商主义自由主义凯恩斯主义阶段16—18世纪18世纪末至20世纪20年代20世纪30至70年代核心内容发展工商业,鼓励对外贸易,多储备金银自由经营、自由竞争、自由贸易政府从信贷、投资、生产、销售等各方面干预经济实践措施鼓励建立手工工场,拓展海外贸易,积极抢占殖民地资本家自由经营,消除关税壁垒加强对经济的宏观管理,政府直接投资高风险工业,不同程度地推行国有化政策兴衰原因适应了封建统治者富国强兵和资本主义原始积累的需要,但不利于机器大工业的经营为私营企业的发展消除了障碍,自由资本主义盛极一时,但无法调整企业间的无政府状态有利于资本主义经济的规模经营和良性发展,但无法克服资本主义制度的基本矛盾影响加速资本原始积累,促进工场手工业的发展;加紧殖民扩张和贸易争夺加速工业资本主义的发展,加紧对商品市场、原料和投资场所的争夺,促使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推动战后资本主义各国经济的飞速增长[考题例证1](2018·淮南模拟)霍布斯鲍姆把1914—1991年这一时期定义为“极端的年代”,他认为经历了1914—1945年的“大灾难”时期后,西方资本主义世界兴起了一股重大的改革与重组之潮.这股“改革与重组之潮”的共同之处是()A、由经济改革转向政治改革B、扩大政府经济管理职能C、继续推行自由主义思想D、以争夺世界霸权为目的解析:“改革与重组之潮”是指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即国家加强对经济的干预,扩大了政府经济管理职能,故B项正确.答案:B二、苏联(俄)经济体制的探索与调整项目主要内容认识“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农业:余粮收集制.工业:国有化.商贸:取消自由贸易.分配:平均主义的实物配给制(1)社会主义模式不可能固定不变,社会主义经济政策应与时俱进,从国情出发(2)改革要从实际出发,要有明确的指导思想和科学合理的改革措施(3)苏联的解体只能说明“斯大林模式”的失败,不能说明社会主义运动的失败(4)社会主义改革不可能一帆风顺,社会主义制度在改革中逐步完善新经济政策农业:固定的粮食税.工业:部分恢复私营经济.商贸:允许自由贸易.分配:按劳分配工业化优先发展重工业农业集体化建立集体农庄,建立集体所有制赫鲁晓夫改革侧重农业,削减农业税,提高农产品收购价格,扩大农庄和农场自主权,提倡种玉米等勃列日涅夫改革重点在工业上,对经济管理体制进行了一些调整戈尔巴乔夫改革初期进行经济改革,后又转向政治改革[考题例证2](2017·洛阳二模)苏联农村从1922年到1947年,大饥荒大约平均每隔十一、十二年出现一次,连续发生了三次,造成非正常死亡人口无以计数.这种现象的出现()A、削弱了苏联政权的群众基础B、主要由于恶劣的气候条件和自然环境C、是赫鲁晓夫改革的直接原因D、与西方大国封锁苏联的政策关系较大解析:苏联农村周期性饥荒必然降低群众对苏联政权的信心,故A项正确.答案:A横向链接一、西方模式、“斯大林模式”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模式的比较比较项西方模式(英国)“斯大林模式”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模式生产资料所有制生产资料私有制生产资料公有制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成分并存工业化道路先轻工业后重工业优先发展重工业农、轻、重协调发展农业制度资本主义大农场集体化农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经济体制市场经济体制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考题例证3](2017·滨州模拟)据统计,随着圈地运动的发展,到1851年英国100英亩以上的大农场已然占据了70%~80%的农业经营土地.随着中国工业化的发展,截至2017年3月份,全国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总面积占承包耕地总面积的35%.英国圈地运动和当今中国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A、都以增加农民收入为主要目的B、说明现代化与农业规模化经营的辩证关系C、都使本国的小农经济彻底消失D、都通过牺牲农民的利益来加快工业化进程解析:英国圈地运动显然不是以增加农民收入为目的,故A项错误;英国圈地运动是为了为工业化提供劳动力和国内市场,中国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是为了发展大规模现代化农业,说明农业规模化经营与现代化的辩证关系,故B项正确;中国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并没有使小农经济彻底消失,故C项错误;中国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不是以牺牲农民利益来加快工业化,故D项错误.答案:B二、美国罗斯福新政与苏俄新经济政策的比较比较项美国罗斯福新政苏俄新经济政策不同景背在资本主义基本矛盾和政府推行的“自由放任”政策下,出现了严重的经济危机“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严重脱离了生产力发展的实际,导致了严重的经济政治危机目的维护资本主义正常的民主统治秩序建立社会主义经济基础措施缩减农业,部分控制企业的经营自主权,整顿金融恢复发展农业,部分地扩大企业的经营自主权,实行自由贸易手段强化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减少国家对经济的干预特点在保证私有制经济的前提下,强调国家干预,发展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国营经济占主导地位,市场经济和多种经济成分并存,发展社会主义经济性质资本主义的经济改革社会主义的经济改革相同都是在面临严重政治经济危机的背景下进行的改革;改革内容都涉及农业、工业等各个方面;都在一定程度上发展了社会经济,稳定了社会秩序,巩固了统治;都是生产关系的局部变革;都能从国情出发,制定适合本国国情的经济政策[考题例证4](2017·济宁模拟)20世纪20年代苏俄实行新经济政策,30年代美国实施罗斯福新政.二者的共同点是()A、促进工农业生产增长B、把农业作为改革的切入点C、生产关系的局部调整D、保存资本主义自由企业制度解析:罗斯福新政旨在减少工农业的盲目生产,故A项错误;罗斯福新政把金融作为改革的切入点,故B项错误;新经济政策和罗斯福新政都是对生产关系的局部调整,故C项正确;新经济政策并不是为了保存资本主义自由企业制度,故D项错误.答案:C近(现)代化史观概念解读近(现)代化是人类社会从传统的农业社会向现代工业社会转变的必经阶段.近(现)代化史观是指由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变迁,即由传统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过渡.由此引起相应的经济制度、政治制度、文化教育、军事、生活方式乃至思维方式的一系列全方位的社会变革与转型.主要线索(1)横向看,现代化的目标和内容在不同的领域表现:政治方面是民主化和法制化;经济方面是工业化、市场化;社会方面表现为平等化、世俗化、城市化、福利化和流动化;个人方面则表现为开放、参与、独立和平等等特点.此外还包括教育普及化、信息传播化、人口控制化等.(2)纵向看,按中国多数学者的观点:第一次现代化是指从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转变的过程;第二次现代化是20世纪70年代以来随着信息化和知识经济崛起而启动的新型现代化.[典例](2017·上海卷,17)罗斯福新政是资本主义世界的一次重大调整,它表明()A、自由资本主义进入垄断阶段B、国家调控经济模式形成C、自由主义市场经济盛行D、“滞胀”型危机得以缓解解析:自由资本主义进入垄断阶段是在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故A项错误;罗斯福新政在不触动资本主义制度的前提下,对美国经济制度进行了深刻改造,开创了国家干预经济发展的新模式,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开始出现,故B项正确;自由主义市场经济盛行是在两次工业革命时期,罗斯福新政使资本主义告别“自由放任”政策占统治地位的时代,故C项错误;“滞胀”型危机发生于20世纪70年代的资本主主义国家经济危机之后,时间上与题干不符,故D项错误.答案:B备考指导(1)关于现代化的类型根据其途径可分为原发型和传导型两类.前者如英国、法国、美国等;后者如日本、中国等.根据社会形态可分为资本主义类型和社会主义类型两种.(2)世界现代化出现多元模式.如欧美国家的现代化模式、苏联的“斯大林模式”、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模式等.(3)现代化虽然有西化内容,但不是完全等同于西化.正确的心态是既要立足国情保留民族特色,又要向西方借鉴有关的经验教训,以史为鉴,防止生搬硬套.(4)建立民族独立国家是现代化的前提,民族独立是现代化的产物.(5)现代化是一种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但现代化并不等同于社会进步.它也有消极的一面,需要人类在探索中纠正失误,趋利避害,学会循序渐进.如工业革命后的资本主义国家工人生活恶化,女工、童工问题等,后来西方国家进行了纠正,现在的西方国家福利已成为人的普遍权利.一、罗斯福新政与美国的国家政治新政最为令人瞩目的成果或许是它对政府本身结构、行为的影响,以及它对美国政策本身的影响.从整体上讲,富兰克林·罗斯福总统通过新政扩大了联邦政府的权力.到1930年代末,各州政府明显地必须服从华盛顿政府,而在过去,这种迹象并不十分明显.罗斯福同样使总统的职位成为联邦政府的权威中心,国会再不能像新政前一样随意控制总统的权力.最后,新政对于国民的政治态度产生了深远影响.它使许多选民的注意力,从1920年代的文化问题中解脱出来,唤醒人们对于决定生命的经济问题的关注.它使美国人日益关心和期待政府的行为——虽然新政本身并没有成功地满足人们的期待,并为战后年代新兴的自由派事业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新政留下的最重要的传统,也许是为民众提供了各种可能,使他们相信个人命运无须完全依赖于机遇或市场运作,1930年代奋斗成长的许多美国人相信,人类个体应该在前途渺茫和动荡不安的现代经济中受到某种保护,而新政尽管存在各种局限,毕竟展示了政府存在的价值及其所能提供的保护措施.二、罗斯福新政时期美国外交政策的主要内容为了缓和危机,通畅国际贸易渠道,巩固美国在世界市场中的地位,罗斯福上台后提出了一些比较缓和的外交政策:1、罗斯福上台伊始就发出对苏友好的信号,1933年11月,美苏两国正式建交并就债务问题、赔偿问题和宗教问题达成谅解.2、1934年6月,国会通过《互惠贸易协定法》,降低了长期以来美国的高关税政策,以此来缓和美国与西方各资本主义国家的关系,改善对外贸易环境.3、为了保护美国在拉美的投资,缓和当地的民族情绪,罗斯福对拉美提出了“睦邻政策”,废除了侵犯古巴主权的宪法修正案,取消了干涉墨西哥内政的条约,撤回了驻海地和尼加拉瓜的美军,扩大了对拉美国家的最惠国待遇.美国缓和的外交政策为美国经济贸易的发展创造了良好的国际环境.4、罗斯福对20世纪30年代法西斯势力的侵略扩张采取了中立政策.1935年8月,国家通过《中立法案》,中立法规定,对交战国实行武器禁运,但授权总统确定禁运武器的项目和时间,禁止使用悬挂美国国旗的船只向交战国运送武器.中立法有利于法西斯国家获得武器,实际上是一种变相的绥靖政策.看来,随着法西斯势力的扩张,美国国会对中立法进行了修改.1941年3月,美国国会通过《租借法》,彻底改变了中立政策,开始向反法西斯国家提供实质性的援助.三、布哈林与苏联新经济政策作为列宁逝世后新经济政策的“最坚定”的捍卫者,布哈林最初曾极力反对多种经济形式并存的“国家资本主义”政策,并否定在过渡时期有商品和商品经济的存在.例如,当列宁在1918年4月主张实行“国家资本主义”后,以布哈林为首的“‘左’倾共产主义者”就愤怒地表示反对,认为这将使改革有“走上国家资本主义道路的危险”.甚至就在列宁对他多次点名批评和教育后,布哈林在1920年初也仍然顽固地坚持:“在无产阶级专政下显然谈不上任何‘国家资本主义’,无产阶级专政是在原则上就排除这种可能性的.”再如,对过渡时期是否存在商品和商品经济的问题,布哈林也断然认为:“当生产过程的不合理性消失的时候,也就是当自觉的社会调节者出来代替自发势力的时候,商品就变成产品而失去自己的商品性质.”布哈林的这些看法显然是混淆了共产主义阶段与社会主义过渡阶段的区别,尽管当时他和列宁等大多数俄共(布)党人都对社会主义过渡阶段的长期性估计不足,并带有强烈的战时共产主义特征.然而不到一年,面对严峻的现实,布哈林的态度就基本转变.1921年3月,在俄共(布)第十次代表大会上,当列宁代表中央提出以实物税取代余粮收集制时,布哈林不仅表示赞同,而且还在此后的7月和8月,先在共产国际三大上作了《苏维埃俄国新经济政策》的演讲,后在《真理报》上发表了《经济政策的新方针》一文,可见其思想已完全认同新经济政策的实施.1922年11月,在共产国际四大上,布哈林又从理论的高度论述了实行新经济政策的原因、作用和意义.至列宁逝世后,布哈林更“成为联共(布)党内新经济政策的坚定捍卫者和解释者”.四、战后社会主义现代化模式20世纪,社会主义现代化模式表现出强大的吸引力和生命力:一些落后国家难以按照资本主义模式达到富强的目的,纷纷选择了社会主义模式,使得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社会主义越出了一国范围.作为一种现代化模式,其首要任务是以社会主义方式推进现代化:能否把握这个中心,关系到社会主义模式能否存在下去这个根本问题.斯大林时期的苏联没有认识到苏联社会主义的特殊性,错误地认为资本主义进入最后灭亡的总危机阶段,改变了列宁时期极其有益的探索,过分强调生产关系的变革,追求纯粹的社会主义,造成灾难性的后果,最终导致苏联的剧变.可喜的是,中国总结了历史的经验教训,在邓小平理论的指导下,摆脱了苏联模式的束缚,明确开创了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方向,确立了“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方针,不断进行改革,完善社会主义现代化模式,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为世界各国的现代化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多种现代化模式的诞生还表现在新兴独立国家的探索上.亚、非、拉地区的大多数国家独立以后,采取了资本主义制度.但是,它们所走的现代化道路并没有完全效仿欧美国家,在发展战略、国家干预等许多方面都具有自己的特色,形成与原发性现代化国家有很大不同的传导性现代化模式,或者说赶超现代化的模式,其中东亚和拉丁美洲一些国家取得了显著的成就.社会主义模式和资本主义赶超模式本身也不是单一的,内部呈现出多样化的趋势.多种现代化模式的诞生反映出历史发展既是统一的,现代化是必由之路;同时历史发展又是多样的,各民族有必要也有权力根据本民族的特点,选择自己的发展道路.单元整合提升纵向贯通一、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格局的演变1、第一阶段:战后初期到20世纪70年代.(1)概况:美国拥有资本主义世界经济霸主的地位,具有雄厚的工业实力和丰富的黄金储备,通过布雷顿森林体系和“关贸总协定”控制国际金融和世界市场.美国推行马歇尔计划,帮助西欧国家从战争的破坏中恢复过来.(2)原因:通过20世纪的两次世界大战,美国大发横财,实力强大.而欧洲在世界大战中损失惨重,处于普遍衰落的时期.2、第二阶段:20世纪70年代到80年代后期.(1)概况:世界经济开始向多极化方向演变.日本和欧洲共同体与美国在世界市场上激烈竞争.布雷顿森林体系崩溃,美国经济霸主地位动摇.(2)原因:20世纪70年代以来,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发展不平衡,欧洲共同体国家和日本在许多领域赶上或超过美国.3、第三阶段:20世纪80年代末以来.(1)概况:世界经济呈现区域集团化和全球一体化趋势.资本主义世界出现美、日、西欧三足鼎立局面,加速了世界经济多极化的进程.(2)原因:生产力和国际分工进一步发展,各国经济相互依赖的程度进一步加深.[考题例证1](2017·马鞍山模拟)如下图所示,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后国际货币体系发生了很大变化.这一变化()A、促进了战后整个世界经济的恢复发展B、确立了以美元为中心的世界货币体系C、使世界贸易从此进入平等合作的轨道D、完全是为了美国对外经济扩张的需要解析:布雷顿森林体系的规定事实上确立了美元的中心地位,故B项正确.答案:B二、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历程基本过程时间推动因素主要表现世界市场雏形15、16世纪欧洲资本主义工商业发展,新航路开辟,殖民扩张欧洲商业和贸易中心转移世界市场初步形成19世纪中期工业革命,商品输出英国成为“世界工厂”世界市场最终形成19世纪末20世纪初第二次工业革命资本输出整体世界的形成,瓜分世界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形成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初期1929—1933年经济危机和第二次世界大战,第三次科技革命布雷顿森林体系和国际贸易体系形成经济全球化20世纪90年代科技发展,两极格局结束,跨国公司,市场机制区域性经济组织、国际贸易、市场经济体制[考题例证2](2017·德州模拟)在过去,每个国家的经济体内部都保持相当程度的独立.用一个比喻:全世界各地就像许多独立的水桶,每一桶水的水面有高有低.WTO成立,所有水桶的底部都用管道连接,彼此互通.于是,劳动力便宜的地方成为生产基地;购买力大的地方,成为消费市场.本来只在国家之内的产销分配,转而成为全球性的产销平衡.这说明了()A、全球化下国际分工体系不平等B、全球化有利于发挥各自的优势C、全球化带来的影响有利有弊D、全球化扩大了经济运行的规模解析:根据题目中“转而成为全球性的产销平衡”,并未牵涉国际分工的不平等问题,故A项错误;根据题目中“本来只在国家之内的产销分配,转而成为全球性的产销平衡”得出:强调的是各国独立到全球性的产销平衡,故B项错误;根据题意,并未牵涉经济全球化的弊端,故C项错误;根据题目中“本来只在国家之内的产销分配,转而成为全球性的产销平衡”得出:全球化扩大了经济运行的规模,故D项正确.答案:D横向链接一、中国与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关系阶段表现自我隔绝于资本主义世界市场(17世纪至1840年)明清时期推行“海禁”“闭关锁国”政策被动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1840—1949年)中国的国门被西方列强打开,中国成为其原料产地和商品销售市场游离于资本主义世界市场之外(1949—1978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受到西方国家的敌视,中国推行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迅速融入世界市场,迎合经济全球化的潮流(1978年以来)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实行改革开放政策,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加入世界贸易组织[考题例证3](2018·株洲模拟)中国提出的“一带一路”倡议作为携手发展、合作共赢,共同走出全球经济金融危机的新主张得到了上海合作组织及金砖成员国的积极响应,以推动相关各国基础设施建设为宗旨的亚投行、“丝路基金”、金砖银行也得到五大洲诸多国家的实质性支持和积极参与.这一举措()A、有利于国际经济新秩序的建立B、推动经济区域集团化发展C、改变了发展中国家经济隶属地位D、摆脱了全球经济危机痼疾解析:发达国家凭借资金、技术、市场和经营管理方面的绝对优势,成为经济全球化最大的受益者,材料中“‘一带一路’倡议作为携手发展、合作共赢”有利于打破这种国际经济旧秩序,故A项正确;区域集团,与材料中“得到五大洲诸多国家”不符,故B项错误;还没有“改变了”,与材料中“合作构想”不符,故C项错误;“摆脱了”,与材料中“合作构想”不符,故D项错误.答案:A二、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对中国经济发展的影响1、机遇:有利于参与国际分工、合作和竞争,加快中国企业的国际化进程,促进经济发展;有利于扩大出口和引进外资;有利于进一步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有利于改革开放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有利于直接参与国际贸易规则的制定,维护合法权益,促进世界经济增长.2、挑战:国内一些企业、产品和产业面临更激烈的竞争.随着关税降低和市场的扩大开放,国外先进的产品和服务将大量涌入中国,这将使中国相对落后的企业和产品面临严峻的考验;面对西方高科技、高技术产品的竞争,中国会有许多技术落后、产品质量差的企业可能被淘汰;中国的失业人口也有可能上升.[考题例证4]有人高度评价某事件“标志着中国对外开放进入了历史新阶段,在更大范围、更高水平上参与国际经济合作和竞争,推动中国和世界的关系发生了举世瞩目的变化”.该事件是中国()A、确立经济体制改革目标 B、开发开放上海浦东C、设立深圳经济特区 D、加入世界贸易组织解析:2001年11月,在世界贸易组织的多哈会议上中国被正式批准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与材料意思相符,故D项正确.答案:D全球史观概念阐释“全球史观”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在欧美兴起的并于20世纪80年代后期影响我国史学界的全新的史学理念.“全球史观”是将人类社会的历史作为一个整体来看待,又称为整体史观,它从世界历史的整体发展和同一性考察历史,认为人类历史发展过程是从分散向整体发展转变的.这一转变开始于15世纪末16世纪初的新航路的开辟,19世纪末20世纪初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形成标志其基本形成.主要线索(1)横向看,世界各地区由彼此分散到成为一个密切联系的整体.(2)纵向看,人类物质生产史上不同生产方式的演变,以及由此引起的不同社会形态的更替.[典例](2015·山东卷)(节选)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世界近代史》和《全球通史:1500年以后的世界》摘目.第一编资本主义制度的产生第一章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第二章十七、十八世纪欧洲大陆主要国家第三章美国独立战争和拉丁美洲各国独立战争第四章法国大革命第五章法兰西第一帝国维也纳会议第二编进入工业资本主义时代第三编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刘宗绪《世界近代史》(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年版)第一编1500年以前诸孤立地区的世界第二编新兴西方的世界,1500—1763年第三编西方据优势地位时的世界,1763—1914年(一)优势的基础第十章科学革命第十一章工业革命第十二章政治革命一、政治革命的格局二、英国革命三、启蒙运动四、美国革命五、法国革命……——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1500年以后的世界》(中国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99年版)依据材料所反映的斯塔夫里阿诺斯研究历史的视角,说明近代西方是如何取得“优势地位”的.解析:依据材料中“第一编1500年以前诸孤立地区的世界;第二编新兴西方的世界,1500—1763年;第三编西方据优势地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