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通讯技术基础_第1页
数据通讯技术基础_第2页
数据通讯技术基础_第3页
数据通讯技术基础_第4页
数据通讯技术基础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数据通讯技术基础2024-01-28数据通讯技术概述数据传输基础知识数据链路层协议与标准局域网技术及应用广域网技术及应用网络设备简介与配置实例数据安全保护策略与实践目录01数据通讯技术概述数据通讯技术是指通过数据传输、交换、处理等方式,实现信息在不同设备、系统、网络之间的传递和共享的技术。定义从早期的电报、电话通讯,到现代的计算机网络、移动通信、卫星通信等,数据通讯技术经历了不断的发展和革新。发展历程定义与发展历程数据通讯技术是信息化的重要基础和支撑,推动了社会的信息化进程。促进信息化进程提高生产效率方便人们生活通过数据通讯技术,可以实现生产过程的自动化、智能化,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数据通讯技术为人们提供了更加便捷、高效的信息交流方式,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030201数据通讯技术的重要性数据通讯技术广泛应用于计算机网络、移动通信、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领域。随着5G、6G等新一代移动通信技术的不断发展,以及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技术的融合应用,数据通讯技术将迎来更加广阔的发展前景。应用领域及前景展望前景展望应用领域02数据传输基础知识连续变化的物理量,如声音、光线等,其幅度、频率或相位可以随时间连续变化。模拟信号在传输过程中容易受到干扰和失真。模拟信号离散的、不连续的物理量,以二进制数(0和1)表示。数字信号具有抗干扰能力强、易于加密和处理的优点。数字信号通过模数转换器(ADC)将模拟信号转换为数字信号,以及通过数模转换器(DAC)将数字信号转换为模拟信号。模拟信号与数字信号的转换模拟信号与数字信号有线传输介质包括双绞线、同轴电缆和光纤等。双绞线成本低、易于安装,但传输距离和速率有限;同轴电缆具有较高的带宽和抗干扰能力,适用于较远距离的传输;光纤具有极高的带宽、低损耗和抗干扰能力,适用于高速、长距离的传输。无线传输介质包括无线电波、微波、红外线等。无线电波和微波传输距离远,但易受干扰;红外线传输距离短,但具有方向性,适用于短距离的点对点通信。传输介质及特性将数据转换为适合传输的信号形式的过程。常见的编码方式包括非归零编码(NRZ)、曼彻斯特编码和差分曼彻斯特编码等。这些编码方式具有不同的特点和适用场景。数据编码将数字信号转换为模拟信号以便在模拟信道上传输的过程。常见的调制方式包括振幅调制(AM)、频率调制(FM)和相位调制(PM)等。调制技术可以提高信号的抗干扰能力和传输效率。调制技术数据编码与调制技术03数据链路层协议与标准HDLC协议HDLC(High-LevelDataLinkControl)高级数据链路控制协议是一种面向比特的数据链路层协议。HDLC协议具有帧同步、透明传输和差错控制等功能,适用于点对点和多点链路。HDLC协议定义了三种类型的帧:信息帧、监督帧和无编号帧,以满足不同的数据传输需求。PPP(Point-to-PointProtocol)点对点协议是一种广泛使用的数据链路层协议。PPP协议支持多种网络层协议,如IP、IPX等,并提供了链路控制、网络层地址协商和数据压缩等功能。PPP协议通过LCP(LinkControlProtocol)进行链路配置和管理,通过NCP(NetworkControlProtocol)进行网络层协议的协商和配置。010203PPP协议帧中继是一种简化的、高效的数据链路层协议,适用于高速数据传输和网络互连。ATM(AsynchronousTransferMode)异步传输模式是一种面向信元的数据链路层技术,适用于高速、宽带和综合业务数字网络。帧中继协议提供了帧同步和透明传输功能,但不提供差错控制功能,因此适用于对数据传输可靠性要求不高的场合。ATM技术将信息划分为固定长度的信元进行传输,具有高速、低延迟和灵活的服务质量保障等特点。帧中继和ATM技术04局域网技术及应用以太网采用带冲突检测的载波监听多路访问(CSMA/CD)机制,通过广播方式进行数据传输。以太网工作原理以太网标准包括10BASE-T、100BASE-TX、1000BASE-T等,分别对应不同的传输速率和传输介质。以太网标准常见的以太网设备有网卡、集线器、交换机等,用于实现计算机之间的连接和数据传输。以太网设备以太网技术原理及标准03WLAN设备常见的无线局域网设备有无线网卡、无线路由器、无线接入点等,用于实现无线信号的接收和发送。01WLAN工作原理无线局域网利用无线通信技术,通过无线信号传输数据,实现计算机之间的连接。02WLAN标准无线局域网标准包括802.11a、802.11b、802.11g、802.11n等,分别对应不同的传输速率和频段。无线局域网(WLAN)技术

虚拟局域网(VLAN)技术VLAN工作原理虚拟局域网是一种将局域网内的设备逻辑上划分成一个个网段的技术,实现广播域的隔离和灵活的网络配置。VLAN类型根据划分方式的不同,虚拟局域网可分为基于端口的VLAN、基于MAC地址的VLAN和基于IP地址的VLAN等。VLAN应用虚拟局域网广泛应用于企业网络中,可以提高网络的安全性和管理效率,减少广播风暴的影响。05广域网技术及应用包括物理层、数据链路层和分组层三层协议,提供可靠的数据传输服务。X.25协议栈采用存储转发方式,将报文划分为多个分组进行传输,具有高效、灵活的特点。分组交换原理包括分组交换机(PSE)、分组装拆设备(PAD)等,用于构建X.25分组交换网。X.25网络设备X.25分组交换网帧中继技术一种简化的X.25广域网技术,去除了分组层协议,提高了传输效率。帧中继网络设备包括帧中继交换机、路由器等。ATM技术一种面向连接的、基于信元的快速分组交换技术,具有高速率、低时延、多业务支持等特点。ATM网络设备包括ATM交换机、路由器等。帧中继与ATM比较两者在传输效率、服务质量、网络管理等方面存在差异,需要根据实际需求进行选择。帧中继和ATM广域网MPLS原理01结合ATM的高速交换和IP的灵活路由功能,采用标签交换方式实现快速转发。MPLS网络设备包括标签交换路由器(LSR)、标签边缘路由器(LER)等。MPLSVPN02利用MPLS技术构建虚拟专用网络,实现不同地点之间安全、高效的数据传输。MPLS与SDN03MPLS作为传统网络技术,与软件定义网络(SDN)相结合,可实现网络的可编程性、自动化管理和灵活扩展。MPLS多协议标签交换06网络设备简介与配置实例路由器工作原理路由器基本配置静态路由配置动态路由配置路由器工作原理及配置方法路由器是连接不同网络的设备,通过路由表选择最佳路径,将数据包从一个网络转发到另一个网络。手动指定路由路径,适用于小型网络或特定场景。包括设置路由器的主机名、密码、接口IP地址、路由协议等。通过路由协议自动学习路由信息,适用于大型网络。交换机根据MAC地址表进行数据帧的转发,实现局域网内设备的互联互通。交换机工作原理包括设置交换机的主机名、密码、VLAN、端口速率等。交换机基本配置将不同部门或业务划分到不同的VLAN中,实现隔离和广播域控制。VLAN划分与配置通过STP或RSTP等生成树协议避免环路,提高网络稳定性。生成树协议配置交换机工作原理及配置方法将多个请求分发到多个服务器上处理,提高系统的整体性能和可靠性。负载均衡技术简介负载均衡算法基于硬件的负载均衡配置基于软件的负载均衡配置包括轮询、加权轮询、最少连接数等算法。通过负载均衡器实现多台服务器之间的流量分发和故障切换。通过反向代理软件或负载均衡软件实现多台服务器之间的流量分发和负载均衡。服务器负载均衡配置实例07数据安全保护策略与实践对称加密算法采用单钥密码系统的加密方法,同一个密钥可以同时用作信息的加密和解密。常见的对称加密算法包括DES、3DES、AES等,适用于大量数据的加密传输。非对称加密算法又称公钥加密算法,使用一对密钥进行加密和解密操作。其中一个密钥为公钥,可公开;另一个为私钥,需保密。常见的非对称加密算法有RSA、ECC等,适用于数字签名、密钥协商等场景。混合加密算法结合对称加密和非对称加密的优势,使用非对称加密算法传输对称加密算法的密钥,再用对称加密算法加密实际传输的数据,以提高加密效率和安全性。加密算法原理及应用场景数字签名原理利用非对称加密算法和哈希函数实现,发送方使用私钥对消息进行签名,接收方使用公钥验证签名的真实性。数字签名可确保消息的完整性和不可否认性。身份认证机制通过验证通信双方的身份信息,确保通信过程的安全可靠。常见的身份认证方式包括用户名/密码认证、动态口令认证、数字证书认证等。数字证书与应用数字证书由权威机构颁发,包含用户的公钥、身份信息及证书颁发机构的签名等信息。数字证书可用于实现安全通信、身份认证和访问控制等功能。数字签名与身份认证机制要点三防火墙作用及分类防火墙是网络安全的重要设备,可过滤进出网络的数据包,阻止未经授权的访问。根据实现方式,防火墙可分为包过滤防火墙、代理服务器防火墙和有状态检测防火墙等类型。要点一要点二入侵检测系统(IDS)原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