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厦门市中考语文专项练习能力提升试题及答案-3_第1页
福建省厦门市中考语文专项练习能力提升试题及答案-3_第2页
福建省厦门市中考语文专项练习能力提升试题及答案-3_第3页
福建省厦门市中考语文专项练习能力提升试题及答案-3_第4页
福建省厦门市中考语文专项练习能力提升试题及答案-3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福建省厦门市中考语文专项练习能力提升试题及答案2013年厦门市初中毕业及高中阶段各类学校招生考试

语文试卷

第一部分口语交际(7分)

一、完成第1题(7分)

1、根据对话情境,回答问题。(7分)

近期,明星跨界跳水真人秀节目的红火,让人们再次聚焦娱乐与慈善。《中国星跳跃》录制过程中,明星们伤病层出。每期节目,明星每得1分,浙江卫视就捐出1000元,用于解决西部贫困地区饮水问题。节目一播出就引发了街头巷尾的热议。

甲:做慈善可以有很多种方式。明星们以牺牲健康为代价,博取收视率,只是以做慈善为借口来提高自己的曝光率,实在是不合适。

乙:慈善为什么不能和娱乐结合?利用明星的影响力,引导公众参与公益慈善,也是不错的。我倒觉得这些明星身上有许多正能量。

丙:娱乐加慈善,是创意?是炒作?还是重口味博收视?我认为这些都不重要,重要的是通过明星们的努力,让许多人得到帮助。这就足够了。

丁:——

(1)甲、乙、丙争论的焦点是()(2分)

A、明星跳水真人秀节目该不该继续播出。

B、怎样看待慈善和娱乐结合。

C、怎样制作明星跳水真人秀节目。

(2)下列说法与甲的观点不相符的一项是()(2分)

A、甲喜欢这种有趣的明星跳水真人秀节目。

B、甲希望明星们用更合适的方式做慈善。

C、甲认为明星参与跳水节目是为了提高曝光率。

(3)假如你是丁,你会发表怎样的看法?请将你的理由说清楚。(3分)

第二部分语言积累与运用(35分)

二、完成2-5题(35分)

2、请根据提示填写相应的古诗文。(13分)

(1)乡书何处达?______________________。(王湾《次北固山下》)

(2)国破山河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恨别鸟惊心。(杜甫《春望》)(3)______________________,东风无力百花残。(李商隐《无题》)

(4)醉里挑灯看剑,______________________。(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5)读古文,悟人生。周敦颐《爱莲说》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告诉我们不要被环境左右,要在现实生活中坚守高尚的节操。

(6)苏轼,一代文学奇才。面对明月,他充满哲思:“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此事古难全”(《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面对强敌,他豪情满怀:“______________________,西北望,射天狼”(《江城子.密州出猎》);面对贬谪,他失意却又达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记承天寺夜游》)。(6分)

3、根据文段内容,回答问题。(5分)

苦难,对于个人、民族乃至国家来说都不陌生。“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的凄楚读来总令人扼腕叹息,“无限河山泪,谁言天地宽”的情景成为历史画卷上A不可摩灭mei的影像。然而,(面对苦难,我们却有“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的慷慨淋漓);我们还有“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的B鞠躬尽瘁cui——正所谓“多难兴邦”,历代文人用他们的诗句诠释了中华民族C契qi而不舍的顽强斗志。

(1)文段中ABC三处加点的词语,注音与书写都正确的一项是()(2分)

(2)请仿照划线句,再写一句“面对苦难”的感悟吧。(引用你学过的古诗文)(3分)

4、名著阅读(7分)

(1)阅读经典,汲取精华。请根据下列评价,写出相应的名著。(3分)①一部辛辣讽刺资产阶级的奇幻之作——斯威夫特的《________________》②一曲母爱、童真、自然的颂歌——冰心的《________________》③一段反抗封建暴政的英雄传奇——施耐庵的《________________》(2)有人笑评《西游记》:“唐僧是有本事,没脾气的;悟空是有本事,有脾气的;八戒是没本事,有脾气的;沙僧是没本事,没脾气的”,你同意这些说法吗?请根据原著的相关情节,选择其中一个人物,说说你的理由。(4分)

5、综合性学习(10分)

2013年4月,两岸直航五周年之际,厦门某中学迎来了台湾学生交流团。校方举办了“同根同源话清明,一脉相承思传统”系列活动,请你参与并完成以下任务。

【图话清明】

(1)右图为小清珍藏的清明节特制纪念邮戳。请仔细观察并按照一定顺序向大家介绍画面内容。(3分)

【诗话清明】

(2)小明选择了杜牧的《清明》作为诗会诵读篇目。为帮助他更好地揣摩诗意,请结合你的理解,描绘出“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这两句诗的画面。(不少于30字)(3分)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文话清明】

(3)台湾和厦门有许多相似的清明民俗文化,如祭祖、踏青、做清明粿、吃薄饼等。但是现在,年轻人更愿意过洋节,“祭祖踏青”输给了“玫瑰巧克力”。在“两岸清明文化论坛”活动中,学生们就此现象谈了各自的看法。参考以下材料,请就“如何推广清明节传统文化”提出你的建议。(至少说两点)(4分)

材料一:清明节的习俗丰富有趣。因为清明前一天为“寒食节”,为了防止寒食伤身,就有了踏青、荡秋千、放风筝、插柳等户外活动。因此,这个节日既有祭祖的伤感,也有踏青的放松。

材料二:2013年4月3日,两岸青年清明祭祖联谊会如期举行,两岸百名青年共聚一堂,寻民族根,话中国梦。

材料三:“清明时节雨纷纷”——两岸学子齐诵经典。可见,关于传统节日的优美诗词早已溶入海内外华人的血液中,成为炎黄子孙世代相传的精神纽带。

第三部分阅读(满分:48分)

三、阅读甲乙两则文言文,完成6-9题(16分)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

——陶渊明《桃花源记》

世传桃源事,多过其实①。考渊明所记,止言先世避秦乱来此,则渔人所见,似是其子孙,非秦人不死者也。(又云杀鸡作食,岂有仙而杀者乎?)——旧说南阳有菊水,水甘而芳,居民三十余家,饮其水皆寿②,或至百二三十岁。——近岁道稍通,渐能致五味③,而寿益衰,桃源盖此比也欤。使武陵太守得至焉,则已化为争夺之场久矣。常意天地间若此者甚众,不独桃源。

——苏轼《和桃源诗序》

【注】①多过其实:很多都夸大其词。②寿:长寿。③五味:这里指日常的调味品。

6、解释下列加点词在句中的意思。(4分)

(1)无论魏晋:(2)便扶向路:

(3)止言先世避秦乱来此:(4)或至百二三十岁:

7、找出与甲文“具答之”中“之”字用法相同的一项()(2分)

A、辍耕之垄上B、无丝竹之乱耳

C、奉命于危难之间D、属予作文以记之

8、翻译下列句子。(4分)

(1)不足为外人道也。

(2)又云杀鸡作食,岂有仙而杀者乎?

9、通读甲乙两文,完成(1)-(2)小题。(6分)

(1)甲、乙两文写再寻“桃花源”,各有怎样的结果?请用原文的语句回答。(2分)

(2)对于陶渊明的《桃花源记》,苏轼认为“世传桃源事,多过其实”,你对《桃花源记》有何看法?请简要说说。(4分)

四、阅读下文,完成10-13题(14分)

①关于读书与治学,章太炎在日本东京对中国留学生作的一次演讲中,打了两个非常有趣的比方。

②第一,本钱和利息的比喻。他说:“大概看前人已成的书,仿佛是借钱一样。借了来,会做买卖,赢得许多利息,本钱虽则要还债主,赢利是自己所有。若不会做买卖,把借来的钱,死屯在窖子里头,后来钱还是要还债主,自己却没有一个赢余。那么就求了一千年的学,施了一千年的教,一千年后的见解,还是和一千年前一样。终究是向别人借来的,何曾有一分是自己的呢?”

③第二,写信人和收信人的比喻。章太炎指出,有学问的人,好比是写信的人;向那个人求学的,则是收信人。收信人学成之后,又向别人传授知识,那么,他就成了写信的人。搞学术研究,应当努力争取到写信人的地位,而不是永远都扮演收信人的角色。

④纪晓岚《阅微草堂笔记》里有这么一个故事:

⑤有一位老学究走夜路,碰到死去的一个朋友,于是一人一鬼,结伴同行。走到半路,有一间破屋子,鬼朋友说:“住在屋子里的人,是个大学者。”老学究很好奇,问道:“你怎么看出来的?”鬼朋友回答说:“凡人白天忙于生计,性灵汩没。惟睡时心神明澈,胸中所读之书,字字皆吐光芒,自百窍而出,灿如锦绣——此屋上光芒高七八尺,因此可知。”老学究听了,更加好奇,又问:“老夫读了一辈子书了,你帮我看看,我睡觉时,屋顶上的光芒有多高呢?”鬼朋友迟疑了好一阵子,才_(a)_地说:“昨天,我经过老兄的私塾,老兄正在睡觉。说实话,我只看见屋顶上直冒黑烟,恍若乌云笼罩,没有半点光芒。”老学究听了,_(b)_,气鼓鼓地把鬼朋友赶走了。

⑥如此看来,书本上的知识,若能化为己有,灵活运用,自然光芒四射,神采非凡;如果人云亦云,毫无己见,张口闭口,无非_(c)_,那就只有冒黑烟的份儿。

⑦德国哲学家叔本华说,要想让一个人变傻,最好的办法就是叫他不加思考地读书。读书不动脑筋,难免就会越读越傻。书呆子学究与思想家的区别,换个形象的说法,就是“冒黑烟”与“吐光芒”的区别。

⑧那些人云亦云炒冷饭、乃至趋炎附势的所谓“学问”,只会把世界弄得_(d)_,唯有鲜活的、有创见的、有独特价值的学问,才会给人带来光明与希望。

(有删改)

10、结合文意,判断文中a、b、c、d四处应填入的成语分别是()(2分)

A、恼羞成怒、吞吞吐吐、陈词滥调、乌烟瘴气

B、陈词滥调、乌烟瘴气、恼羞成怒、吞吞吐吐

C、吞吞吐吐、恼羞成怒、陈词滥调、乌烟瘴气

D、吞吞吐吐、乌烟瘴气、恼羞成怒、陈词滥调

11、阅读全文,完成(1)-(2)小题。(4分)

(1)文中的比喻幽默精妙,写信人喻指____________________,收信人喻指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2)《论语》中论述学习与思考关系的名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章太炎强调读书治学要独立思考的观点有异曲同工之妙。(2分)

12、请简要概括文中引用的《阅微草堂笔记》的故事,并说说这一论据的作用。(4分)

13、以下两个标题,你认为哪个更适合作为此文的题目?请结合文意简要阐述理由。(4分)

A、读书的利息B、“冒黑烟”与“吐光芒”

五、阅读下文,完成14-16题(18分)

母亲的风景朱成玉

⑴母亲的糖尿病越来越严重,导致她的视力迅速下降,多方医治都无济于事。看到我们愁容满面,母亲安慰大家:“就算看不见东西了也没啥,不耽误吃不耽误喝,没啥不好。”

⑵为了让她在失明前看看更多美丽的风景,我请了长假陪母亲去旅游。母亲自然是欣喜万分,却忍不住担心:“你这怎么说请假就请了呢,快和妈说说,是不是工作不顺心了?”

⑶“再忙也没有陪妈妈重要。”从小就嘴甜的我总能哄她高兴。

⑷我们大包小裹地上路了,因为母亲眼神不好,照顾起来十分不便。母亲看我忙里忙外的,很是内疚,在车上尽量不喝水,因为怕上厕所。

⑸母亲每到一地,都如饥似渴地睁大已经有些模糊的眼睛使劲地看着,有一种努力要把整个世界都看进眼里的架势。我则不停地为她拍照,母亲在每一个镜头里都笑靥如花。

⑹那一刻,我感觉母亲年轻了许多,脸颊上仿佛镀着少女的红晕。

⑺每次回到旅店,母亲都要从头开始,一点一点把当天看到的风景在脑海里过一遍。

⑻“知足了,一辈子都没看过这么好的风景。”她喃喃地说。

⑼母亲多容易满足啊,我心生内疚,平日里总是很少陪母亲。A(而现在,母亲的眼睛累了,就要关紧这扇窗户了。)

⑽路走多了,母亲累了。听着我的下一步计划,不知不觉就睡着了。这样的奔波实在让母亲有些吃不消。我暗自思忖:这就好比是强行往母亲的脑海里塞一些回忆的碎片,到底有没有意义呢?

⑾我也累了,进入梦乡。梦见了小时候,手握着风车,和母亲一起在田野里飞奔。母亲把我高高地托起,转着圈儿。阳光被卷进风车里,像棉花糖,温暖甜蜜得让人晕眩——朦胧中感觉到一双手被暖暖地握着。是母亲,安静地坐在我的床边。我把眼睛眯个小缝儿,看见母亲使劲地大睁着眼睛,定定地看我,仿佛要把我整个地印进心里去。想起儿时,母亲也是习惯这样看我的啊。B(临睡前,母亲总是到我床边来,总是要认真地看我一会儿,直到我睡着,在梦的波浪里卷起幸福的鼾声。)

⑿我忍着不让母亲知道我醒来,我喜欢被她的手握着。C(这双沟壑丛生、粗糙干硬的手,牵引的却是我柔暖光滑的一生!)

⒀第二天游览时,我问母亲今天的风景好不好。母亲说:“儿啊,就算妈看遍了天底下的风景,也不如看你啊!只要有你在,哪里都是好风景。”

⒁是啊,这就是母亲,她看到的哪是什么风景,她看到的全是自己的孩子。这就是母亲,她就算摸索在黑暗的谷底,也会有力地握着孩子的手。这就是母亲,如果我觉得寒冷,她宁可敲碎自己的骨头,为我燃起一堆大火,为我取暖。

⒂我知道,从一出生开始,我们就已深深地烙印在母亲的生命里,即便母亲失明了,儿女们也是她时时可以见到的风景。

⒃原来,母亲的记忆从来不需要填充,因为孩子早已将那里占得满满,不留一丝缝隙。(有删改)

14、精读把握

(1)写出文中“风景”的两层含义。(2分)

(2)通读全文,说说母亲对我的爱体现在哪些方面?(写出三点即可)(3分)

15、品读鉴赏

(1)评点是一种个性化鉴赏的阅读方式。请你从划线的A、B、C三处中任选一处,结合文章进行评点。(提示:可从内容、写法、结构、语言、修辞等方面任选角度)(4分)

(2)第⑻段母亲说:“知足了,一辈子都没看过这么好的风景”,而第⒀段却说:“就算妈看遍了天底下的风景,也不如看你啊!”这两句话是否矛盾?请结合选文及生活体验,谈谈你的理解。(4分)

16、拓展延伸

母亲啊!你是荷叶,我是红莲,心中的雨点来了,除了你,谁是我在无遮拦天空下的荫蔽?——冰心《荷叶.母亲》

冰心深情倾诉了对母亲的爱,文中作者在与母亲的交流中更深地理解了母爱。请就一件倾注着母亲(或你最亲的人)对你无尽关怀的生活小事,说说你的感受。(不少于60字)(5分)

第四部分写作(60分)

六、完成17题(60分)

17、下列两题,任选一题作文。

(1)阳光、土地、空气的温度是人类生命之泉的本源,情感、文字、声音的温度是人类灵魂家园的归依——请以“温度”为话题写一篇文章。

(2)题目:在你身边,我_____________(加上适当的词语或短语,补足题目)

要求:①以上两题,任选一题,根据提示,扣题作文;

②文体自选(诗歌除外),字数不少于500字;

③正文中如需出现本市人名、地名、校名,请用times;times;代替。

答案:

第一部分(7分)

一、(7分)

1、(7分)

(1)(2分)B

(2)(2分)A

(3)(3分)(要点与评分:围绕话题表达自己的看法,得1分,吸收采纳甲、乙、丙的看法均可,也可有新的见解。理由1分;表达1分。)

例一:我认为慈善娱乐化是不好的。做慈善是一种真诚的奉献,可以有多种方式。这种节目用生命健康博得收视率和曝光率,慈善只是副产品,对社会造成不良影响。

例二:我认为慈善和娱乐结合是件好事。既利用了明星的影响力,又让大众通过喜闻乐见的形式来关注慈善。明星们的努力让人看到了可贵的坚持和顽强的精神,充满正能量。

例三:我认为用哪种形式来做慈善都不重要的。虽然过程中有些争议,但是明星们只要是通过自身的努力,帮助到别人,就足够了。

例四:我认为慈善和娱乐的结合要注意适度。做慈善是好事,但是如果过于娱乐化,容易引导大众关注花边新闻,违背了初衷。

例五:我认为用娱乐的方式吸引大众热心慈善是一种很好的选择。这是一种理念的突破,放下架子,以更亲民的方式引导大众热心公益,是一种很好的尝试。

例六:我认为慈善与娱乐相结合无可厚非。但让明星跨界进行这种有危险性的体育活动终究不妥,而且从中也可以看出明星们为提高知名度的妥协与无奈。

第二部分(35分)

二、(35分)

2、(13分)(要点与评分:填空每处1分,有错、漏、添、乱序者,该处不得分。)

(1)(1分)归雁洛阳边

(2)(2分)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

(3)(1分)相见时难别亦难

(4)(1分)梦回吹角连营

(5)(2分)(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6)(6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会挽雕弓如满月、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3、(5分)

(1)(2分)B

(2)(3分)(要点与评分:符合情理的得1分,诗文引用正确的得2分。句式略有变化,不影响句意也可得分,如“却有”写为“还有”)

例一:我们却有“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的壮志凌云。

例二:我们却有“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的雄心壮志。

例三:我们却有“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慷慨赴义。

例四:我们却有“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的忧国忧民。

例五:我们却有“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的豪情满怀。

例六:我们却有“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拳拳心语。

例七:我们却有“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的踌躇满志。

4、(7分)

(1)(3分)(要点与评分:每格1分,没有错别字的才能得分。)

①格列佛游记②繁星.春水③水浒

(2)(4分)(要点与评分:任选一个人物来谈,表明自己态度的1分,结合相关故事情节的能自圆其说的2分,表达1分。)

赞成对师徒四人的评价的:观点略相关情节:略(只要符合所说的理由即可)理由参考角度:①唐僧以取经为己任,坚持自己的信仰,历经九九八十一难,却坚持不懈,最后取得成功。为人善良仁慈,虽屡遭磨难和欺骗,也不愿伤及无辜。他不求名,不贪财,可亲可敬。②悟空胆识过人,本领超群。他一闹龙宫,二闹地府,三闹天宫,并且还和佛祖打赌。他叛逆的个性、充沛的生命力、大无畏的精神使得他不怕吃苦,勇于面对挑战。他这种敢于冒险勇于犯难的精神,充分显现了英雄的特质。但是他也争强好胜、心高气傲、性急如火。③八戒能力有限,和悟空相比较就显得憨蠢笨重。他贪吃懒惰,受不了金钱美女的诱惑,遇到困难他就喊散伙,无法坚持到底。他常在唐僧的耳边挑拨悟空的不是,使得悟空受苦。

④沙僧在三个徒弟中法术最低,沉默寡言,没有主见。整部小说中没有什么出彩的表现。不赞成对师徒四人的评价的:观点略相关情节:略(只要符合所说的理由即可)理由参考角度;①唐僧虽然满怀理想主义,却手无缚鸡之力,当困难发生的时侯,总是束手无策,坐待外援。他迂腐,不能明辨是非,反而屡屡听信猪八戒的挑拨,误会能识破妖魔诡计的孙悟空。②悟空他被压五指山500年,始终逃不出如来佛的手掌,最终走上取经路。他的脾气虽火爆,但却只是符合猴子的特性,只是顽皮、随性、爱捉弄人。性格还是很可爱的。③八戒能吃苦耐劳,对师父忠心耿耿。在与妖魔的斗争中,他总是挥舞钉耙,勇猛战斗,是孙悟空的得力助手。他知错能改,乐于助人,是一个忠勇善良、淳朴憨厚的人。

④沙僧在流沙河为妖时,也是一方霸主。他的性格刚毅木讷,沉默踏实、任劳任怨、正直无私,一心一意保唐僧西行,谨守佛门戒律。例一:选悟空。观点:我赞成对他的评价,悟空是有本事,有脾气的。理由:孙悟空第一次被赚上天空,封为弼马温,当他得知这不过是个养马小官之后,勃然大怒,当即返身下界,回到花果山,逼得玉帝只好再次请他上天,掌管蟠桃园,而后又因未被邀请而大闹天宫。例二:选唐僧。观点:我认为唐僧是没本事,有脾气的。理由:唐僧在遇到白骨精时,肉眼凡胎,没有识破尸魔的本相,还在八戒的挑唆下赶走了悟空。唐僧手无缚鸡之力,又不能明辨是非,还不能容忍悟空的不同观点。例三:选八戒。观点:我认为八戒是有本事,有脾气的。理由:八戒有三十六变,擅长水战,与悟空配合默契,比如流沙河收服沙僧。但他小鸡肚肠,碰到机会就要挑拨离间,比如三打白骨精中,挑唆唐僧赶走悟空。5、(10分)(1)(3分)(要点与评分:能将画面内容说明清楚得2分,有按照一定的顺序来说明得1分。)

示例:画面为清明节特制纪念邮戳。图为一个硕大的蝴蝶风筝,风筝正中间写着“清明节”。风筝的左上角是飘扬的垂柳,左下角为盛开的菊花。右边是快乐荡秋千的儿童。整个设计均体现了清明的传统文化内涵。(表示方位也可以用别的方式,只要能说明清楚即可。)

(2)(3分)(要点与评分:注意画面的基调,抓住清明时节雨的清冷、细密、连绵及行人的黯然神伤的特点来写得2分;表达1分。雨的特点不需完全体现,但感情色彩不能表现错误)

例一:清明时节,行人在泥泞中蹒跚而行,潇潇春雨不停地飘落,阴凉的春雨打湿了行人的衣裳,一阵凉风吹过,他禁不住打了个寒噤,凄风苦雨,惨淡飘零,实在是令人魂断情凄,愁肠百结!

例二:清明时节细雨纷纷扬扬,行人看到青草泛绿,看到新的生命在蓬勃生长,而自己所爱着的人却已经永远地去了。咫尺天涯怀故情,而今已被永远地阻隔。雨滴,冰凉清冷,虽然飘落在身上,却是抽打在心头;雨丝,绵绵不绝,那恰是对逝者无边的思念啊!此时此地,此情此景,谁又能不悲从中来,黯然神伤呢?这时的雨,已经化作了无尽的泪水,那不是雨在落,而是天在哭。

例三:气候多变的清明时节,孤独的离乡在外的行人,独自走在绵绵细雨里,行走在他乡的旅途上。烟雨蒙蒙、飘忽迷离。清明时节,本该是家人团聚,或携手踏青,或结伴扫墓之时。而今行人孤身赶路,触景伤怀,原本就心情凄楚,偏偏又赶上细雨纷纷,春衫尽湿,这又平添了一层愁绪。

(3)(4分)要点与评分:写出一条合理化建议得2分,两条4分。材料只是参考作用,不一定要紧密结合。

参考建议:

①让清明节的传统文化习俗能更切合现代人的心理诉求,祭祖踏青兼顾。如文明祭扫、网上寄哀思等。

②利用媒体加大对清明节传统内涵的宣传,多开展一些适合现代人的活动,如清明食文化论坛,如风筝节、秋千节等。

③多组织海内外华人的清明节交流活动,如大型公祭活动、青年文化交流等。让清明传统文化成为维系全体中华儿女的精神纽带。

④将清明节等传统节日文化纳入国民教育体系十分重要。以关于清明节等传统节日的优美诗词为依托,进行更多关于节日与民俗的教育。

⑤推动民族优秀的清明节传统文化进教材、进课堂、进学生头脑,在思想品德、语文、历史等课程设计和教材编写中,介绍清明节文化的内容。

⑥捕捉商机,借产业力量推动新的、更好的清明节民俗产品的开发。“去粗存精”,选择适合的清明节传统文化习俗发扬光大。

第三部分(48分)

三、(16分)

6、(4分)(要点与评分:解释准确,每个1分。)

(1)不要说,(更)不必说(2)沿,顺着(3)通“只”,只有(4)有的(人)

7、(2分)D

8、(4分)(要点与评分:翻译准确,表达通顺。每小题2分。)

(1)(这里的情况)不值得对外面的人说啊。

(2)又说杀鸡作为食物,哪里有仙人杀生的?

9、(1)(2分)(要点与评分:用原文回答2分,摘抄正确才能得分,有错别字扣1分。)

示例:甲文再寻桃源,“不复得路”。乙文再寻桃源,“则已化为争夺之场久矣”。

(2)(4分)(要点与评分:明确表达看法1分,能结合甲文或乙文阐述理由2分,表达1分。)

例一:我觉得桃花源是陶渊明心灵的真实存在。桃花源里景美人美,没有纷争。虽然看似一个似有似无,亦真亦幻的所在,但它是陶渊明心灵酿出的一杯美酒,是他留给后世美好的向往。所以我们直到今日仍以“世外桃源”来指与现实社会隔绝、生活安乐的理想境界。

例二:我和苏轼的看法相似,世上所传说的桃花源很多都是夸大其词的。当太守找到桃花源,那里早已变成名利争夺场了。陶渊明文中渔人太守后再寻桃花源,结果是不复得路,后世人遍寻不得,以致无人问津。是因为桃花源只是他心灵和理想的一种寄托,而非现实的存在。

例三:我认为桃花源寄寓了陶渊明对于理想世界的一种美好愿望。这是对现实的不满,也是对现实的弃绝。桃花源中是一个没有赋税,人人平等的社会,“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老幼皆有所养。这是当时知识分子的一个社会理想,虽然不太可能实现,但是却有其积极意义。

四、(14分)

10、(2分)C

11、(1)(2分)有学问的人(或是有独立思考的人,或是传授知识的人),向别人求学的人(或是求学的人,或是接受书本知识的人)。

(2)(2分)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12、(4分)(要点与评分:概括论据2分,说出作用2分。)

示例:概括:鬼朋友能通过看凡人睡觉时是吐光芒还是冒黑烟,来判断其学识的高下。老学究不幸属于冒黑烟之列,于是生气赶跑了鬼朋友。作用:事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