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单元-统计(北师大版六年级教案设计)_第1页
第五单元-统计(北师大版六年级教案设计)_第2页
第五单元-统计(北师大版六年级教案设计)_第3页
第五单元-统计(北师大版六年级教案设计)_第4页
第五单元-统计(北师大版六年级教案设计)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五单元——统计(北师大版六年级教案设计)1、复式条形统计图(一课时)

教学内容

课本第80页“复式条形统计图”,第81页“说一说”,第82页“试一试”。

教学目标

1、认识复式条形统计图的特点,理解单式与复式统计图的异同,并能在有纵轴、横轴的图上用复式条形表示相应的数据。

2、使学生能看懂复式条形统计图,并能根据复式条形统计图中的有关数据作简单的分析,判断和预测。

教学重点

认识复式条形统计图的特点,能从复式条形统计图中获取尽可能多的信息,能根据要求把复式条形统计图补充完整。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

我们已经学习过哪些统计图?这些统计图表示数据的方法和特点各是什么?

学生自由发言。

以前我们已经学习过条形统计图。今天这节课我们要继续学习条形统计图。

板书课题:复式条形统计图。

二、探索新知。

1、出示课本80页图表。

根据这幅图表,你能获得哪些信息?

指名回答,引导学生从中获取尽可能多的信息。通过交流,引导学生发现,表中的两组数据分别反映投球者单手投球距离和双手投球距离。

怎样用条形统计图表示上面的两组数据呢?

随着学生的回答,教师依次出示两张单式的条形统计图,并指出:这是我们已经认识的条形统计图,它们又叫做单式条形统计图。

怎样把这两幅统计图合并为一张呢?这是我们这节课要探讨的问题。

2、介绍复式条形统计图。

⑴出示课本81页的复式条形统计图。

师:这幅统计图是把上面的两幅统计图合并成一张画成的,这样的统计图叫做复式条形统计图。

⑵读懂复式条形统计图。

认识图例。

你能读懂这幅复式条形统计图吗?表示单手投球的距离和双手投球的距离分别是哪些直条?你是怎么看出来的?

指名回答,通过交流,引导学生明确,根据复式条形统计图的右上角的图例,可以知道这一点。

⑶讨论问题。

思考:①从统计图中你能得到哪些信息?

②大多数情况下,哪种情形投球距离远些?与你猜测的一样吗?

先独立思考,然后在小组内交流,再全班交流。

全班交流时,教师应该鼓励学生从统计图中获取尽可能多的信息,体会数据是蕴含着信息的。通过交流,还要让学生发现:大多数同学都是单手投球远,只有4号同学双手投球远,6号同学两种情形下投球一样远。

三、巩固练习。

指导学生完成82页“试一试”。

指名读题,了解题意。

操作。把统计图补充完整。

讨论:从图中你能获得哪些信息?你还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

解决第⑶题。先独立计算,再集体订正。

四、回顾总结

今天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内容?你有什么想法和体会?

五、布置作业。

1、课本82页的“实践活动”。

2、选用课时作业设计。

2、复式折线统计图(一课时)

教学内容

课本第83~85页的例题、86页的“试一试”。

教学目标

1.通过对两个城市月平均降水量的研究,认识复式折线统计图。了解折线统计图的特点。

从统计图中获取尽可能多的信息,体会数据的作用。

3、初步学会制作复试折线统计图,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分析能力和合作能力。

教学重点

如何区分折线的不同和标清图例,正确确定竖线间隔。

教学难点

如何根据所提供数据的实际情况(有时并非每月、每年都有数据)来确定水平射线上每天竖线之间的间隔。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师:上节课我们学习了哪些知识?

学生自由发言。

师:我们已经认识了折线统计图,又认识了复式条形统计图,这节课,我们要继续学习折线统计图。

板书课题:折线统计图。

二、探索新知。

1、创设情境,引出问题。

出示课本83页的统计表。

师:这张统计表反映了什么内容?根据这张统计表,你能获得什么信息?

指名回答,引导学生从统计表中获取尽可能多的信息。

你能分别用折线统计图表示2005年两个城市的月平均降水量吗?

展示课本83页、84页的单式折线统计图。

完成问题并组织交流:

⑴甲市____月份降水量最高,____月份降水量最低;

⑵乙市____月份降水量最高,____月份降水量最低;

⑶甲、乙两城市几月份平均降水量最接近?

通过交流,学生发现:问题⑶的答案很难从图上看出来。我们能不能把这两幅统计图合在一起以便很容易就得到问题⑶的答案呢?

2、介绍复式折线统计图。

⑴出示复式折线统计图。

课本85页的图。

师:这样统计图叫做复式折线统计图。

⑵读懂复式折线统计图。

你能看懂这复式统计图吗?表示甲、乙两市各月降水量的分别是哪条折线?你是怎么看出来的?

通过回答,让学生认识图例,并知道图例的作用。

⑶讨论问题。

思考:①两城市_____月份的平均降水量相差最多,相差_____毫米。

②两城市月平均降水量相差30毫米的是____月份

③甲市平均降水量是如何变化的?乙市呢?

④从总体上看,两城市的月平均降水量之间最明显的差别是什么?

通过交流,引导学生体会复式折线统计图的特点,并理解以上四个问题的答案。

三、巩固练习。

指导学生完成课本86页“试一试”。

四、全课总结。

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你认为复式折线统计图有什么特点?根据要求完成复式折线统计图时要注意些什么?

五、布置作业。

选用课时作业设计。

3、练习四

第1课时

教学内容

课本第87页、88页练习四第1、2题。

教学目标

1.通过练习,进一步巩固复式条形统计图与复式折线统计图的知识。

从统计图中获取尽可能多的信息,体会数据的作用。

进一步学习制作复试折线统计图,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分析能力和合作能力。

教学重点

从统计表里收集信息,并能用这些信息分析问题。

教学难点

如何根据信息绘制统计图

教学过程

引入课题。

前两节课,我们已经学习了有关复式条形统计图和折线统计图的知识。这节课,我们将通过练习,巩固所学的知识。

二、基础练习,全班交流。

P87第1题

⑴鼓励学生看懂复式条形统计图,并从中获取尽可能多的信息。

⑵独立思考。

⑶合作交流。引导学生对所提的问题进行逐题讨论,通过交流,引导学生理解个小题的答案。

P88第2题

⑴这是一个比较有趣的问题,看看我们国家每天创造多少财富,又消耗多少财富。首先,让学生根据统计表中的数据完成统计图,根据数据的特点,应选择画复式折线统计图。鼓励学生从统计图中尽可能多的信息。比如每天创造的国内生产总值等。

⑵操作。

学生操作时,教师要加以巡视,及时了解学生在操作时存在的问题,以便进行针对性的指导。

⑶展示。

展示学生的作品,引导相互评价,让学生进一步修改或完善所画的统计图。

⑷交流。

从图中你能获得哪些信息?你有什么想法?

鼓励学生畅所欲言。

三、全课总结。

通过本节课练习,你有什么收获和体会?

四、作业布置。

课本88页实践活动。

第2课时

教学内容

北师大版六年级上册第88、89页的实践活动。

教学目标

通过实践活动,让学生进一步学习数据的收集与整理。

通过实践,学生更进一步的整理数据信息,通过数据发现问题,从而决定用什么什么统计图来描述这些数据。

教学重点

从统计表里收集信息,并能用这些信息分析问题。

教学难点

如何根据信息绘制统计图

教学过程

一、活动的意义。

统计学生的身高,为学习统计提供了很好的数据资源。在测量身高的活动可以贯穿整个小学学习阶段,根据不同学段的学生特点,要示有所不同。

本次测量身高,旨在学生把每年测量身高的数据保留下来,养成保存资料的习惯。这个实践活动的目的是使学生经历收集数据、整理数据、分析数据的过程,运用学习的复式统计图来描述数据,从统计图中获取尽可能多的信息。

1、课前布置学生测量自己的身高。

上课时首先指导学生将全班同学的身高进行汇总,完成统计表。教材提供了一个身高段的划分,老师可以根据自己学生的实际选择合适的身高段。

2、根据统计表中的数据以及统计图的特点,你选择什么统计图来表示?(选择用复式条形统计图来描述数据。)

3、教师鼓励学生结合汇总后的数据和统计图发现信息,比较男女生身高分布的不同。

让学生主动去探讨。让学生进行比较,从数据中比较信息。

4、让学生看书中提供的图片,以直观的形式表示各身高段学生的人数。喜欢学生将自己班级与这个班的身向的颁进行比较,还可以分析从总体上看哪个班的身高一些。如果学生感兴趣的话,老师也可以把自己班同学的身高拍成照片。

5、使学生体会到数据统计的作用,学生的回答只要合理都给予肯定。

二、复习小结。

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请与同学们一起交流一下你的收获吧。

三、布置作业。

选用课时作业。

4、整理与复习(二)

教学内容

课本第90页“你学到了什么”,课本第91-93页“练一练”的第1-7题。

教学目标

进一步巩固数学与体育、比的认识、统计这三个单元所学的知识,提高整理知识的能力。

能根据这三个单元所学的内容,提出数学问题,并尝试解决,发展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

提高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二、回忆知识点。

在数学与体育、比的认识、统计这三个单元的学习中,你学到了什么?

全班交流时,根据学生的回答,教师板书如下:

数学与体育(2)能进行有关营养成分的简单计算

(3)能运用圆的有关知识计算所走弯道距离

(1)比的意义

比的认识(2)比的化简

(3)比的应用

(1)认识复式条形统计图

统计

(2)认识复式折线统计图

三、回忆所学的方法。

在这一阶段的学习中,你主要用了哪些学习方法?

提出疑难点。

根据学生的疑难问题,教师进行针对性的指导。

提出数学问题。

引出课题。

板书:整理与复习(二)

四、指导练习。

指导学生完成课本第91-93页“练一练”的第1-7题。

第1题。

先独立完成,再集体较对。全班交流时,教师要让学生说说化简比和求比值的方法及依据。

第2题。

第⑵题只要学生的回答合理即可,不必拘泥于某一答案。

第3题。

先完成统计图,让学生进行展示交流,再讨论。

第4题。

强调:化简比时,一定要注意最终结果应该是最简的整数比。

第5、6、7题。

教师要鼓励学生用不同的方法解决问题。

全班交流时,教师还要让学生说说怎样检验自己得出的结果是否正确。

五、全课总结。

通过复习,你对哪些知识加深了理解?你弥补了哪些知识漏洞?你有什么体会?

六、布置作业。

选用课时作业设计。

生活中的数

数据世界(一课时)

教学内容

课本94页、95页的例题,96页“试一试”

教学目标

体会“将整体化为大致相等的部分,通过部分的数量估算整体的数量”的估算策略,能进行简单的估算。

了解收集数据的常用方法,并尝试收集一些数据。

综合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

体会“将整体化为大致相等的部分,通过部分的数量估算整体的数量”的估算策略,能进行简单的估算。提高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过程

一、引入课题。

出示课本94页的材料。通过这份材料,你了解到哪些信息?

这节课,我们结合这材料来探讨一些相关的数学问题。

板书课题:数据的世界。

二、解决问题。

1、解决问题⑴:假如平均每人每天需要0、5千克的大米,这些灾民每天大约需要250万千克的大米,250万千克大米到底是多少呢?

⑴指名读题。

⑵引发思考。

“250万千克”这个数据到底是多少呢?如果你要向别人说明这个数据,你准备怎么办?

⑶小组讨论。

⑷全班交流。

学生可能会提供多个估计大数的角度,只要学生说得合理,都要给予肯定。

⑸完成94页中的第①-⑤题。

2、解决问题⑵

⑴指名读题。

⑵引发思考。

如何得到这个数据?

⑶小组讨论。

⑷全班交流。

⑸解决问题。

先让学生独立完成,再全班进行交流较对

⑹组织学生讨论问题:

3、5升水大约是多少?

一个没有拧紧的水龙头,1时大约浪费掉多少升水?大约几时浪费的水可以供一个人维持一天生命?一个月漏掉的水可以供一个人维持生命几天?

4、即时练习。

课本96页“试一试”

三、巩固练习。

课本96页第“练一练”的第1、2题。

四、全课总结。

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

五、布置作业。

课本第97页“小调查”。

数字的用处(一课时)

教学内容

课本第98页例题及“试一试”,99页-100页的“实践活动”及“想一想”。

教学目标

经历设计编码的过程,体会数字在表述、交流和传递信息中的作用。

能在具体的情境中,了解一个编号中某些数字代表的意义。

让学生在数学活动中养成与人合作的良好习惯。

教学重难点

经历设计编码的过程,体会数字在表述、交流和传递信息中的作用。能在具体的情境中,了解一个编号中某些数字代表的意义。

教学过程

一、引入课题。

感知号码载负着相应的信息。

教师先按学生的姓名对某组进行点名。

如果不叫名字?我们还可以用什么来点名?(座号)

它由什么构成?(数字)

数不仅可以表示数量和顺序,还可以用来编码。

交流课前收集的信息。

学生汇报收集的由数字组成的编码,教师也可以再举些例子,展示生活中经常见到的数字编码现象,让学生获得丰富的感性认识。

引入课题。

板书课题:数字的用处。

二、探索、交流。

1、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出示课本98页情境图。

淘气和笑笑是怎样解决给六年级每个同学编号问题的?

引导学生分别说出淘气和笑笑的想法。

师:你认为哪个同学的想法更好一些?为什么?

指名回答,引导学生意识到笑笑的想法更好一些,因为她还想通过编码表示一个同学是哪班的。

要想能从号码中区分出是哪个班、在班内的学号是几、是男生还是女生,应当怎样编?

2、自主探索,解决问题。

(1)小组持论。

(2)全班交流。

指名汇报,全班交流时,教师要让学生说一说自己编制号码的规则,及每一数字所代表的意义,只要学生说得合理,教师都应给予肯定。

3、即时练习。

(1)第(1)题

先让学生独立思考,再组织全班交流。

全班交流时,老师要让学生讨论为什么表示班级的数用了两位数,表示学号民的数也用了两位数。

(2)第(2)题

先让学生自学第(2)题。教师向学生介绍如下常识。

a、我国邮政编码采用“四级六位制”。

b、编码的结构与含义。

三、巩固练习

1、完成“实践活动”中的第1题。

2、完成“想一想”。

四、全课小结。

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

作业布置

你知道如何用邮政编码来分拣信件吗?

课本第100面“实践活动”第2题。

正负数(一)

第1课时

教学内容

课本第101页例题及“试一试”,课本第102页“练一练”。

教学目标

会用负数表示一些日常生活中的问题,知道正负可以互相抵消。

借助教材提供的情境,进一步体会负数的意义,认识负数的作用。

教学重难点

会用负数表示一些日常生活中的问题,知道正负数数可以互相抵消。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关于正负数,你们已经知道了哪些?

这节课,我们继续认识正负数。

板书课题:正负数(一)

二、探索新知

1、创设情境,获取信息。

出示课本101页。

统计表反映了什么内容?

指名回答并指名读一读“记分规则”。

根据这张统计表,你能获得哪些信息?

指名回答,引导学生说一说每一局比赛两班的胜负情况及得分。

2、解决问题(1):三局比赛后六(1)班的得分是多少?六(2)班呢?

a、提出问题(1)

b、小组讨论。

c、全班交流。

指名汇报,教师要让学生回答思考过程。

3、解决问题(2):六(1)班要嬴六(2)班,至少还需要胜多少局?

a、提出问题(2)、

b、小组讨论。

C全班交流。

指名汇报,教师要让学生回答思考过程。

4、即时练习。

完成课本第101页至第102页“试一试”。

(1)第1题

a、引导学生明确正负数表示的含义。

b、让学生独立解决问题,并组织交流。

(2)第2题

先让学生独立思考,再组织学生进行全班交流。

三、巩固练习

课本第102页“练一练”中的第1、2题。

四、全课小结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