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皖南八校”2021届高三第一次联考历史考生注意:1.本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II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100分钟。2.考生作答时,请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第I卷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第II卷请用直径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在答题卡上各题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试题卷、草稿纸上作答无效。3.本卷命题范围:必修①②.第I卷(选择题共5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计5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1.在中国古代妻妾之间,妾需要为妻子服齐衰(一年),而妻子无需为妾服丧。庶子为嫡母服丧三年,但嫡子不为庶母服丧。这一规定A.具有男尊女卑的思想B.有利于营造平等和谐的家庭关系C.具有浓厚的宗法色彩D.遵循长幼有序的家庭礼俗2.传统观点认为,秦朝废除分封,实行郡县制是秦朝灭亡的原因:后来有学者认为,秦亡不在制,而在政,秦的暴政引发的反抗是秦朝灭亡的原因;近来又有学者提出,秦人文化与山东六国之间的文化冲突得不到有效缓解是秦灭亡的原因。据此可知,关于秦朝灭亡原因的认识A.只能有一种正确合理的观点B.随着研究视角拓展而趋于全面C.越来越偏离历史发展的真实情况D.传统观点与秦朝历史较近更为可信A.《汉书·食货志上》载董仲舒对汉武帝说:“古井田法虽难卒行,宜少近古,限民名田,以赡不足,塞并兼之路。”汉宣帝时颁行的《令甲》规定:诸侯在国,名田他县,罚金二两。这表明当时A.诸侯国实力增加严重威胁中央集权B.政治权力与经济势力出现严重分离C.经济手段是巩固专制集权的主要方式D.抑制土地兼并是巩固统治的重要措施4.宋代制瓷业突破了青白二色,成功烧制出各色瓷器,器型也千变万化:纹饰则刻、印俱全。因此名窑四起,除东京的官窑外,还有民营的汝州汝窑,禹州钧窖、定州定窑、浙东龙泉县的哥窑、浙西余杭窑以及江西吉窑、福建建窑等,这反映出当时A.民营手工业得到发展B.制瓷业占据主导地位C.手工业片面追求形式变化D.工商食官制度最终的解体5.北宋时期,市镇的发展主要在黄河流域、而同时代的江南地区相对较少,如苏州只有4市镇,南宋时代、江南地区的市镇异军突起,临安府增至28市镇,嘉兴府达15市镇,苏州达19市镇、这一变化反映出当时A.黄河流域经济的萧条和衰败B.政治中心决定商业贸易的发展C.南方社会经济的进一步发展D.海外贸易促进人口数量的增长6.秦朝统一后从来没有发生过皇室操戈的内战,而汉朝藩王的叛乱频繁。甚至到汉武帝时期还有这样的事情发生。这种变化主要是源于A.全面推行郡县制B.郡国并行制的实施C.汉初“无为而治”的治国理念D.加强中央集权的举措7.清朝政府在明朝三司制度的基础上推行督抚制度,使三司沦为督抚的属员,督抚成为有效连接中央与地方的中介,对地方的统辖逐渐加强,清政府这一调整的目的是A.提高地方行政效率B.增加行政官员数量C.加强社会政治控制D.便于推进赋税改革8.1853年清政府为筹措军饷,在扬州始设厘金所.对当地集市交易抽取百分之一的“厘金”。1855年,清政府将厘金制推行于全国。厘金制在全国范围内的推行A.有利于加强中央管控地方B促进自然经济进步解体C.不利于工商业的发展D.阻碍近代军事工业的产生与发展9.关于甲午战争后在京各省举人上书反对议和这一历史事件,《康有为自编年谱》一书记载,作者曾将各省举人意见草拟成文,只是都察院没有接收;而《公车上书记》则称,各省举人意见不一,最终未能成书,更没有递交都察院一事。这反映出A.历史事实都是通过历史叙述呈现B历史叙述不等同于历史事实美C.名人自编年谱才能反映客观历史事实D.综合多种历史叙述即可确认历史10.1895年以后,国内机纱量迅速增长,农户使用机纱、掺和土纱织布的日益增多了,土布中机纱比重也从1893年的23,4%增长到73%。这现象反映出当时A.自然经济受到近代工业的冲击B.民族工业受到刺激飞速发展C.手工织布技术得到很大的改进D.民族危机推动实业救国兴起11.随着清末立宪运动的开展,除中央设置资政院外,各省纷纷设立咨议局。据学者统计,清末资政院和各省咨议局1160名议员中,大多数来自士绅阶层,其中91%的议员具有传统科举功名。这表明A.科举制度仍有较强的生命力B.传统士绅与宪政已融为一体C.士绅阶层成为清政府统治支柱D.立宪运动缺乏群众基础12.1911年《神州日报》上发表一幅名为《中国之现象》的漫画,画面中两个墨球击中“中国”两个字的中心,这两个字被击得四分五裂而这两个墨球上,各标有“国有政策”和“格杀勿论”的字样。漫画反映的这一现象A.反映了革命党的软弱无能B.推动了武昌起义爆发C.体现了立宪派的强烈反抗D促进了官僚资本的发展13.1928年8月,共产国际第六次代表大会提出了资本主义总危机的“第三时期”理论,认为这个时期将是“大规模阶级搏斗的时期”。这一理论对中国革命的影响是A.失去了对革命武装的领导权B.纠正了右倾机会主义错误C.放弃了民族革命战线的领导权D.导致了“左”倾错误的泛滥14.1937年国民政府对民营工商业的贷款为14.71亿元1939年增至25.78亿元。政府还从国外购得五金、化学、电气等器材,以低价供给民营厂矿,国民政府扶持民营矿业的目的是A.纵容官僚资本的膨胀B.弥补战时经济的不足C.扩大对外贸易的规模D.实现轻重工业的平衡发展15.1944年,倾向国民政府的美国记者M·武道发表题为《我从陕北回来》的报道,他在报道中写道:“我看到了战斗,关于十八集团军是否在和敌人作战,我能够回答是的,我在晋西北看见了这样的战斗”这一报道说明A.坚持抗战提高了中共的社会威望B.政治立场影响了记者的客观报道C.美国政府高度认可全面抗战路线D.国民政府始终坚持片面抗战路线16.史学界根据相关文献档案研究指出,1900年义和团与清军共同抗击西摩尔联军的入侵,取得了廊坊大捷。但是在新中国建立之后这幅表现廊坊大捷的绘画中只能看到义和团的抗抗击。由此可知,绘画作为一种史料A能够准确表现历史的事实B.比相关研究著作的可信度更高C.时间越晚越接近历史真相D.反映出时代对历史叙述的影响17.1978年,中国不但多次邀请外国首脑来中国访问,而且中国领导人也纷纷出国访问。这一年,仅副总理和副委员长以上的领导人,就有13位先后21次出访,访问的国家达51个。这一现象A.推动了国家发展战略的调整B.是中国对外开放的体现C.实现了与西方关系的正常化D.打破了与苏东集团外交僵局18.雅典历史上多次出现过陶片放逐案例,如公元前487年,被驱逐者是前僭主庇西特拉图的亲戚希帕库斯;又如公元前417年,群众领袖海柏波拉斯遭到政治对手联手对付被流放。这一现象说明A.民主政治达到历史顶峰B.雅典直接民主政治有弊端C.僭主政治危及雅典存亡D.群众领袖推动民主进程19.巴黎公社在选举权和被选举权方面取消了财产限制,淡化了国籍观念,甚至没有剥夺敌对者的权利,以致在公社内部出现了“大部分新人从未参与过政事,他们没能在以往的任何一个政府里受到锻炼”的情况。这说明巴黎公社A.提倡机会均等的原则B.难以实现真正的民主C.实行开放的民族主D.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20.英国在工业革命开始市前,是欧洲举足轻重的毛制品生产和出口大国。1770年棉纺织品占纺织品的5%,毛纺织品占整个工业生产的1/3,但工业革命没有从毛纺织业开始,而是从棉纺织业开始。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是A.棉纺织品市场需求迅猛增长B.圈地运动提供廉价劳力C.毛纺织品生产工艺成熟D.棉纺织业出现技术革新21.下图为19世纪末德国的一幅漫画,名为《德国的末来》,据图可知作者意在A.肯定德意志帝国的统一政策B.讽刺德意志帝国的专制体制C.揭露德意志帝国的军国主义D.赞扬德意志民众的牺牲精神22.1917年二月革命之后俄国的国歌定为《马赛曲》,十月革命之后俄国国歌改成了《国际歌》,这一时期俄国国歌的变化A.体现了共同的文化爱好B.象征了不同的政体变迁C.反映了共同的革命追求D.揭示了不同的社会政策23.下表为1928年4至6月美国汽车销售情况表(单位:%),据表可知当时的美国A.国民贫富差距扩大B.交通领域出现革命性变化C.市场出现繁荣假象D.追求创新推动金融业进步24.下图为19131925年俄国(苏联)农业生产变化情况,据图可知当时A.确立新的经济建设模式B.经济建设离不开市场的作用C.实现农业的现代化发展D.总体上已完成工业化建设25.美国政府决定向“欠发达”国家和地区提供经济和技术援助,即第四点计划。拉丁美洲、非洲、中东和和大多数远东地区被认为是欠发达地区而得到了援助,但第四点计划不包括中国、“铁幕”国家,美国的主要目的是A.援助发展中国家B.展示美国的经济实力C.抵制不结盟运动D.与苏联争夺中间地带第II卷(非选择题共50分)二、非选择题(本大题有4小题,其中第26小题12分,第27小题12分,第28小题12分,第29题14分,共50分)26.(12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材料二八国联军在北方横行之时,南省中国“东南互保”,免除了列强的南顾之忧。南省初指刘坤一、张之洞管辖的五省,不久浙江、福建相继参加。后李鸿章声明自保两广,断不尊奉慈禧对列强的宣战诏书。山东巡抚袁世凯虽为惩办拳匪最得力之人,但此时也与刘坤一、张之洞态度一致。四川、陕西、河南督抚也同意刘坤一、张之洞的主张。这样,互保的区域实际上包括了十三省。地方坐视朝廷危机,不发兵勤王,而且事后也未追究。可见,中央权威已经下降到极点,地方权力不断扩大。使得晚清政将摇摇摇摇欲坠。—一摘编自郭延以《近代中国史纲》(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宋代路制的特点及其意义。(6分)(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晚清地方行政权力的变化并简析其原因。(6分)27.(12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法国1871年巴黎公社失败后,德国成了欧洲工人运动的中心。这引起了容克工商业阶级的恐惧,俾斯麦于是趁机对社会主义运动进行严酷镇压。与此同时,俾斯麦又提出了“甜面包”政策,出台了一系列社会立法,以消除社会混乱现象。先后于1883年公布了疾病保险法,1884年通过了事故保险法,1889年公布了老人与残疾者保险法。俾斯麦还首创由官方定期检查工厂的制度,甚至公开支持带有浓厚社会主义色彩的“生产合作社”。(1)根据材料及所学知识,概括伴斯麦推行社会立法的时代背景。(6分)(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评述俾斯麦的社会立法。(6分)28.(12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上图为美国19601992年通货膨胀情况表,请你结合所学知识.从中提取两项有关美国战后经济发展变化的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予以分析。29.(14分)当前“全球化”和“逆全球化”之争已由暗流对抗演变为明面角力。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全球化”曾是发达资本主义国家掌控的全球市场的策略,但随着众多发展中国家在“全球化”进程中崛起,资本主义国家独占“全球化”最大红利和话语权优势丧失,推动“逆全球化”。材料二2008年金融危机,给以美国为首的西方经济造成重创。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发达国家为获得利益不惜逆社会潮流而动,由此引发一些地区金融、政治危机,世界经济再次出现纷争状态。从现实情况看,对某些发展中国家来说,加入“全球化”意味着与世界接轨,要承担竞争压力,而拒绝加入将承担被社会发展边缘化的处境。在压力面前,“逆全球化”让一些竞争力差的国家思想产生动摇,给“逆全球化”提供了一定支持力度。材料三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作为经济全球化的主导者,在经济全球化过程中获得了丰厚的利益。当前各种逆全球化现象恰恰证明了他们推行经济全球化是为了保持自己经济上的优势,利用全球化为少数资本家服务。逆全球化现象说明,少数资本主义国家并不是真正的否定经济全球化,而是企图通过逆全球化来重新调整经济全球化布局,以此来维护和捍卫他们在经济全球化中的主导权和霸主地位,其实质是一种再全球化。——上述材料摘自人民论坛杂志社高扬《逆全球化的实质和应对之策》(1)据材料一指出经济全球化的特点并分析全球化对发达国家的影响。(6分)(2)据材料一、二,概括“逆全球化”出现的原因及其对世界经济的影响。(4分)(3)依据材料三,分析少数发达国家推行”道全球化”的本质目的是什么?(2分)(4)综合上述材料,我们怎样应对美英等国推行的“逆全球化”?(2分)“皖南八校”2021届高三第一次联考●历史参考答案、解析及评分细则1.C题干中“妻妾”、“嫡庶”的身份划分及其由此而形成的尊卑秩序,都属于宗法制度的内容,故选C。2.B题干中人们从三个不同的视角去认识秦朝灭亡的原因,并且认识由浅入深趋于全面。3.D由材料中“限民名田”“塞并兼之路”、“名田他县,罚金二两”反映了西汉不同时期都实行了抑制土地兼并的政策,这样做的目的就是通过缓和阶级矛盾达到巩固统治。4.A民营中名窑四起并推动了制瓷业的突破,这反映了民营手工业得到发展。5.C北宋到南宋,江南地区市镇由少到多并超越北方,反映了经济重心南移的完成,而这正是两宋时期南方社会经济进一步发展的结果。6.B秦朝全面推行郡县制,没有分封制就不存在皇室操戈的内战之基础;而西汉实行郡国并行制形成王国问题,导致藩王叛乱频繁。所以这种变化源于郡国并行制的实施。7.C本题要抓住“督抚制度”督抚成为有效连接中央与地方的中介,对地方的统辖逐渐加强。.C材料中“对集市交易抽取百分之一的厘金”,将会加重农民、手工业者、商人和民族资本主义企业的负担。不利于工商业的发展。9.B材料中关于“举人上书反对议和”这件事两个著述,对上书意见是否成文,有没有递交都察院出现相互矛盾的叙述,这反映了历史叙述不等同于历史事实。10.A材料中采用机器纺出的机纱和土布中机纱比重的提高,促进了纺与织的分离,而这是自然经济走向瓦解的表现,由此得出结论:自然经济受到近代工业的冲击。11.D材料中清政府所谓的立宪运动中,资政院和各地咨议局的议员大多数来源于“士绅阶层”,而士绅是中国封建社会一种特有的阶层,主要由当地较有文化的中小地主、退休回乡或长期赋闲居乡养病的中小官吏、宗教元老富商财阀等一批在乡村社会有影响的人物构成,因此他们只能代表封建地主阶级的利益.而广大农民、手工业者、工人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等占比极小,这说明立宪缺乏群众基础。12.B漫画中“国有政策”指1911年清政府发布“铁路国有”法令,强行收回民间集资自办的粤汉、川汉铁路,这引起了保路风潮。而面对四川的保路运动,清政府急调湖北新军入川镇压,即所谓的“格杀勿论”。湖北新军正是抓住这个有利时机发动武昌起义,各省纷纷响应导致清政府的统治土崩瓦解。13.D抓住关键信息“1928”年和“大规模阶级搏斗的时期”,联系所学知识而可确定对中国革命影响是导致了“左"倾错误的泛滥。14.B题干中19371939年是抗日战争初期,国民政府对民营工商业贷款,以低价供给民营厂矿相关物资的目的就是要弥补战时经济的不足。15.A抗战相持阶段,中共坚持抗战改变了原本倾向国民党政府的美国记者,以致他对中共的抗战给予高度的肯定,由此给出A的结论。16.D材料中“1900年义和团与清军共同抗击西摩尔联军的入侵”这是历史事实;但“新中国建立之后这幅表现廊坊大捷的绘画"受到当时阶级斗争史观的影响,没有反映清军参与抗击八国联军的史实。由此反映出时代对历史叙述的影响。17.A材料中1978年中国领导人的密集出访和多次邀请外国首脑来访,联系1978年底的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内容,即可得出A的结论。18.B陶片放逐法体现了雅典的直接民主政治。然而材料中的放逐实例,反映出雅典公民受政治素养的局限,容易被人利用作出错误表决,这说明直接民主政治有弊端。19.B材料中,巴黎公社关于选举权和被选举权的规定体现出公社追求普遍的选举制度:“大部分新人从未参与过政事”说明选举结果不尽如人意,而公社领导层缺乏管理经验,必然会影响到公社民主的实现,故选B项。A项叙述仅符合材料的前一部分,与材料的后一部分不相符;“淡化了国籍观念”并不等同于实行开放的民族主义,C项错误;D项与材料主旨不符。20.A材料中棉纺织品和毛纺织品在行业中的占比,说明正是棉织品市场前景广大才有英国工业革命开始于棉纺织业而不是毛纺织业的结果。21.C漫画中一只大手要把压在德国人民头上的象征军国主义的军帽拿开.由此得出C.22.B二月革命后资产阶级临时政府掌握实际权力.就选择反映资产阶级愿望的《马赛曲》;十月革命后苏维埃政权在俄国建立,就选择了反映无产阶级利益与愿景的《国际歌》作为国歌。所以俄国历史上国歌的变化反映了国体及政体的变迁。23.C表格中通过信贷方式购买汽车的占61.4%,这掩盖了供求关系的紧张,资本家盲目扩大生产,引发大萧条。所以这是虚假繁荣。24.B图表反映了俄国在19131925年间粮食作物的产量及耕种面积的变化情况,联系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和新经济政策,即可得出正是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实行余粮收集制,取消自由贸易,制损伤了农民生产积极性才有1921年的低点,由于新经济政策中固定的粮食税及允许自由贸易才有19211925年的连续增长。这说明当时经济发展离不开市场的作用。25.D美国向除中国、铁幕国家之外的亚非拉国家提供援助,目的就是为了拉拢美苏两大阵营之外的国家.26.(1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商业投资计划书(汇编15篇)
- 机械设计 第11章 蜗杆传动学习课件
- 2025年甘肃省白银市单招职业适应性测试题库及答案1套
- 二零二五年度手电动车进出口代理与售后服务合同
- 2025年度车辆安全性能检测与责任认定协议
- 二零二五年度家教保密协议及家长满意度提升
- 互换性第4.1章 学习教材
- 二零二五年度实习生转正聘用合同模板
- 第18课《 我的白鸽》教学设计 2024-2025学年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
- 南京市2025年度政府机关劳务派遣服务协议书
- 2023年11月上海市教育委员会教育技术装备中心公开招考3名工作人员笔试历年高频考点(难、易错点荟萃)附带答案详解
- 煤矿违章行为及预防
- 幼儿园中班下学期语言绘本-沙滩上
- 电气工程师生涯人物访谈报告
- 无人机在公安领域的应用
- 水力学电子教案
- 国家重点保护古生物化石及产地名录(2011年)
- 校园超市经营投标方案(完整技术标)
- 第三单元《手拉手》大单元(教学设计)人音版音乐一年级下册
-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解读
- 如何做好一名IPQC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