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明城墙”资料合集_第1页
“南京明城墙”资料合集_第2页
“南京明城墙”资料合集_第3页
“南京明城墙”资料合集_第4页
“南京明城墙”资料合集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南京明城墙”资料合集目录南京明城墙南京明外郭_南京明城墙的重要组成部分南京明城墙_世界最长、规模最大的古代城垣玄武门_南京明城墙玄武门(玄武湖公园西门)南京明城墙的评价南京明城墙遗产廊道保护与构建研究南京明城墙周边环境景观设计研究南京明城墙南京明城墙包括明朝京师应天府(南京)的宫城、皇城、京城和外郭城四重城墙,今多指保存完好的京城城墙,是世界最长、规模最大、保存原真性最好的古代城垣。南京明城墙始建于元朝至正廿六年(1366年),完工于明朝洪武廿六年(1393年),历时达28年,动用全国1部、3卫、5省、37府、162州县,共28万民工,约5亿块城砖,终完成四重城垣的格局。

南京明城墙的营造一改以往取方形或矩形的旧制,在六朝建康城和南唐金陵城的基础上,依山脉、水系的走向筑城。得山川之利,空江湖之势。南以外秦淮河为天然护城河、东有钟山为依、北有后湖为屏、西纳石城入内,形成独具防御特色的立体军事要塞。其中京城城墙长达3千米,现仍完整保存1千米,是中国规模最大的城墙,也是世界第一大城垣,并入选世界纪录协会世界第一大城墙,而京城外的外郭城墙更是超过60千米,围合面积逾230平方千米,为世界历史之最。

南京明城墙高坚甲于海内,是中国礼教制度与自然相结合的典范,也是古代都城建设的杰出代表,其筑城技术达到中国筑城史上的巅峰,是东亚筑城技术的典范。作为中国古代军事防御设施、城垣建造技术集大成之作,其历史价值、观赏价值、考古价值以及建筑设计、规模、功能等诸方面,国内外城墙均无法与之比拟,是继中国长城之后的又一宏构。

1956年10月被列为江苏省文物保护单位,1988年1月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12年11月作为“中国明清城墙”项目的牵头者被列入中国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单。

南京明城墙是世界现存规模最大、最长、保存原真性最好的古代城垣。

元朝至正十三年(1353年)朱元璋采纳大将冯国用金陵“龙蟠虎踞”适宜建都的建议。三年后攻下集庆(今南京),改名应天府。

元朝至正十七年(1357年)朱升提出“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建议,南京明城墙的建造由此正式拉开序幕。明南京城在六朝京师建康城和南唐金陵城的基础上修建并以此扩大,东连石头城,南贯秦淮,北带玄武湖,囊括南京历代都城于其中,不仅是中国第一大城垣,也是世界第一大城垣。

元朝至正二十六年农历八月(1366年9月),改筑应天府城,并在钟山(即紫金山)之南建造新宫,即南京故宫,此为第一期工程。

元朝至正二十七年、明太祖吴元年(1367年9月),一期工程完工。

明朝洪武二年(1369年),第二期工程开工,以筑新城为主,向北拓宽旧城直至扬子江畔。

明朝洪武六年(1373年),二期工程完工,第三工程随即开工。

明朝洪武十九年(1386年12月),三期工程完工,“新筑后湖城”止,建造聚宝门、三山门、通济门各主要城门以及后湖城和主要街道。

明朝洪武二十三年(1390年),都城建造完工后,朱元璋与诸股肱大臣及皇子登临钟山,观察南京城的形胜,皇四子朱棣提出“紫金山上架大炮,炮炮对准紫禁城”的潜在担忧。同时,南京城南的雨花台和北面的幕府山留在城外,对都城防守极为不利。遂朱元璋下令建造外郭城墙,以弥补京城城墙之缺憾,外郭各段用砖砌的部分加起来约40里,外部土城高度约在8-10米,上宽6-8米。

明朝洪武二十六年(1393年),南京明城墙四重城垣全部完工。

明朝建文四年(1402年),南京明城墙首次面临战争损坏危机,燕王朱棣南下进攻南京城。“燕兵至金川门,谷王朱穗与李景隆开门纳之,京师失守”。这次开门降迎,使得明城墙躲过一次大灾。

明朝中叶,16世纪中叶先后3次抵达南京的意大利传教士利玛窦称:“这座城市超过世上所有其他的城市”。他在《利玛窦中国札记》中记载,当地人讲了一个故事:两个人从城的相反方向骑马相对而行,花了一整天时间才遇到一起,南京城墙规模之大可以想见。

明朝时期,南京“系祖宗根本之地,东南总会之所”,城墙都受到中央政府高度重视,仅《明实录》中关于城垣大规模维修的记载就达40余次。特别是在极具修城经验的丰城侯李贤担任南京守备期间,南京城墙的修缮进行得相当完备。

清朝时期,南京作为两江总督所在地和中国南方的政治军事中心城市,明城墙的保护虽然更趋弱化。不过还处于冷兵器与热兵器结合使用的时代,南京城墙的依旧保持着维护状态。清朝作家吴敬梓,曾在南京秦淮河畔生活多年,他在《儒林外史》中写道:“这南京乃是太祖皇帝建都的所在,里城门十三,外城门十八,穿城四十里,沿城一转足有一百二十多里”,清楚地记述了南京城墙的来历和规模。

清朝光绪十八年(1892年),南京神策门城门修复城楼,仿淮安府城楼样式重建,尺寸比明朝时期的小,分上下两层,重檐歇山顶,均用城砖修葺。

清朝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为交通运输需要,方便到达秦淮河码头,在城西清凉门和定淮门之间增辟草场门。

清朝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时任两江总督兼南洋通商大臣端方奉旨举办南洋劝业会,为方便中外来宾游览玄武湖,在靠近劝业会会场的城墙上增辟城门。工程尚未完工,端方调走,次年继任总督张人骏负责,因张人骏籍贯河北丰润,故命名为“丰润门”。

清朝宣统三年(1911年),响应武昌起义,徐绍桢帅江浙联军由朝阳门攻打南京,朝阳门瓮城遭到破坏。

民国二年(1913年),袁世凯派北洋军复夺南京城,以重炮攻击朝阳门等要地,次日,南京城破。

民国十年(1921年),为繁荣下关码头岸线,时任江苏省民政长韩国钧的支持下,在仪凤门西南的城墙上破墙动工,从城门内八字山取土垫筑城门口到江边码头的道路,填平小南河(今热河路),垫成基地7万平方米。新开单孔城门“海陵门(今挹江门)”一座,从而缩短了从下关江边进城的路程。

民国十六年(1927年),国民政府定都南京后,提出“以新都建设需要,将标卖南京全城城垣城基”,打算全部拆毁南京城墙。遭到了文化界的强烈反对及谴责,徐悲鸿等人连续在报纸上发表文章进行批评,城墙终得幸免。

民国十七年(1928年)7月,国民政府为整治首都风气,下令改将南京城门易名。朝阳门为中山门(纪念孙中山先生功绩)、仪凤门为兴中门(喻振兴中华之意)、海陵门为挹江门(因城门临近扬子江)、神策门为和平门(喻世界和平之意)、丰润门为玄武门(因城门临近玄武湖)、聚宝门为中华门(喻中华之意)、正阳门为光华门(喻光复中华之意)。同年,国民政府改建单孔朝阳门为三孔中山门,内瓮城已拆,但外瓮城尚在。

民国十九年(1930年),张其昀在《首都之地理环境》中分析没有拆除城墙的原因是“盖用城砖拆城,工费太巨,得不偿失”,事情当然没有这么简单。客观上促使1930年代至解放前南京明城墙得以保存的还是其与生俱来的军事防御价值因素。

民国二十年(1931年),国民政府在中央路向北与明城墙的交点,神策门西侧五百米处,破墙开路以便利南京城北交通,并定名中央门。同年为适应南京市的道路现代化建设和改造的需要,在中华门东西两侧开辟中华东门和中华西门,同时满足向南向北车辆通行。

民国二十二年(1933年),为开辟汉中路,在城墙上新辟西式牌坊三券城门,将城门命名为汉中门,介于清凉门与汉西门之间。同年,在原在明城墙上的一处豁口,改造兴建为一处城门,定名武定门。

民国二十三年(1934年),在南京城北开辟城门,位置在金川门西,现新民路西端的护城河西侧,新民门修建而成。同时,还采用填土的方法铺设了护城河中的一段路,为了保持河水流通,又修建了一座桥面长度约六米,跨度约四米的单孔水泥桥。同年,南京警备司令谷正伦提出《关于南京城防建议案》,将明城墙列入城防计划,南京城墙得到保护。

民国二十五年(1936年),在南京明城墙基础上开辟雨花门,用于将南京市内的京市铁路在养虎巷处与江南铁路连接,与京粤线贯通。

民国三十七年(1948年)9月,“南京城防城垣暨护城河工事整顿会议”做出9项修复城墙及相关工事的决议。不过,这一次的防御功能未能获得实现。

1954年,于北极阁山下的台城靠近“后湖城墙”的位置,方便内外交通,并为防空疏散的需要,开辟解放门,为单券城门,位于玄武门以南、太平门以西,鸡鸣寺东北、玄武湖南岸。

1950-1960年代前后,席卷全国的拆城运动波及南京,同其他城市的古城墙一样,修复和保护工作曾经走上曲折的历程。由于受历史的局限和“左”倾思潮的影响,南京城墙曾几度历经被完全拆除的危险,幸而时任江苏省文化局副局长的朱偰先生立即向南京市领导提出紧急建议,下令停止毁城,四处奔走联合各界人士共同呼吁。同时向中央文化部发电报,呼吁保护明城墙。在朱偰先生等人的再三努力下,部分市民也纷纷写信到市政府“提出批评和责难”,最终使南京城墙得以幸存。

1991年,南京市政府因城市建设和城内交通需要,通中华路,拓宽集庆路,经国家文物局批准,特邀南京东南大学建筑系潘谷西教授设计建设集庆门。

1993年9月,南京市城墙管理处归属南京市文物局领导。

2004年起,南京颁布《2005-2007年明城墙风光带保护与建设计划》,荣获建设部颁发的“最佳人居环境范例奖”。

2018年6月,中国“文化和自然遗产日”当日,由中国工程院院士何镜堂领衔设计的南京城墙博物馆奠基,正式启动建设。

2020年3月18日,ICOFORT(国际古迹遗址保护协会城防与军事遗产委员会)正式批准南京城墙保护管理中心(南京城墙博物馆)成为机构会员,这是中国首个加入ICOFORT的文博单位。

南京明城墙从内到外由宫城、皇城、京城、外郭城四重城垣构成,不循古代都城取方形或者矩形的旧制,设计思想独特、建造工艺精湛、规模恢弘雄壮,在钟灵毓秀的南京山水之间,京城城墙蜿蜒盘桓达267千米,比北京明城墙更长,是世界第一大城垣,外郭城周长更是超过60千米。其营建思想既有继承又有创新,并对对明中都(凤阳)与北京城的营建产生很大影响,在中国都城建造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宫城是皇帝起居、办理朝政、接受中外使臣朝见以及皇室成员居住之地,又称大内、内宫,俗称紫禁城、紫垣,是南京四重城垣最里一重,有御河环绕。

宫城坐北朝南,平面略呈长方形,主体南北长约88千米,东西宽约85千米,周长5千米,围合面积16平方千米,城高11米,基宽8米,顶宽7米,垛口2370个,城门4座:正门为午门、西门为西华门、东门为东华门、北门为玄武门。

宫城在形制上依《礼记》“五门三殿”的古制,从外向内、从南向北依次为洪武门、承天门、瑞门、午门、奉天门,五门之后,设奉天殿、华盖殿、谨身殿三大正殿。后廷依《周礼》古制,正殿之后设置乾清宫和坤宁宫,相对两宫正门设有“日精门”和“月华门”,以喻帝、后之居犹如天地日月长存。

皇城是中央行政机构和国家宗庙、祭坛的所在地,也是中国封建统治中枢的象征。皇城与宫城以及所囊括的建筑,合称为“皇宫”,是南京四重城垣由里向外的第二道城垣。作为护卫宫城最近的一道城垣,皇城环绕宫城,但并非等距而建。永乐年间拓皇城西垣,致使西华门至西安门的距离,要比东华门至东安门的距离长一倍左右。

皇城坐北朝南,平面呈倒凸字形,主体南北长约7至3千米,东西宽约2至2千米,周长23千米,围合面积约53平方千米,城高11米,基宽8米,顶宽7米,城门7座:洪武门、长安左门、长安右门、承天门、东安门、西安门、北安门。

皇城在布局上依《周礼·考工记》“左祖右社、面朝后市”的古制。正南门是洪武门,位于京城正阳门(今光华门)内北面。进洪武门后,为南北向的千步廊,两边建有连续的廊屋,由南而北,到承天门前的横街分别转向东西而成为曲尺形。千步廊后面两侧为“五部六府”中央官署的所在地。过了外五龙桥即是承天门(相当于北京天安门)。在宫城南面正中的午门至皇城南面正中的承天门之间,建端门以及端门和承天门楼各五间,端门两旁的御道东西两侧,建有南北向的宫墙,把东面的太庙、西面的社稷坛隔在外头,使得这条御道更加森严,成为通向宫城的惟一道路,因而承天门虽是建在皇城的正南,实际上成为进入宫城的正南第一道门。承天门前南北走向的皇墙上,建有衔接长安街东、西相向的长安左门和长安右门;在皇城主城的东面为东安门,西面为西安门,北面为北安门。在皇城西南角的皇墙下,为宦官诸监所在地。其他各司、局、库、房、厂等为朝廷服务的机构,有的设置在宫城里,有的设在皇城内。皇宫内外的河道上,除了建有内外五龙桥,还在东长安门外附近建有“青龙桥”,在西长安门外附近建有“白虎桥”,即堪舆术中常用的所谓“左青龙,右白虎”之制。

京城,又称内城、城隍,是南京四重城垣由里向外的第三道城垣,如今所说的“南京城墙”“南京明城墙”多指京城城墙。其城垣形制独特,是中国古代军事防御设施、城垣建造技术集大成之作。

京城周长267千米,围合面积55平方千米,城高14-26米,城宽7-30米,垛口13616个,窝铺200座,城门13座:正阳门、通济门、聚宝门、三山门、石城门、清凉门、定淮门、仪凤门、钟阜门、金川门、神策门、太平门、朝阳门,水关2座:东水关、西水关。

京城城墙一反《周礼·考工记》“匠人营国,方九里,营三门”的传统形制,放弃了中国古代都城自汉唐以来取方形或长方形的旧制,而是按照星象布局,根据山川、湖泊、河流的地理形势,从防御的需要因形随势而建,成为中国都城建设史上的特例,为后人所乐道。京城城墙依天上南斗星与北斗星的星宿聚合而建,京城的13座城门分别对应南斗六星和北斗七星的十三颗星。南斗斗勺内为传统民居区(老城南),北斗斗勺内为新建皇城区,两勺柄之间为军屯区,既符合当时的经济条件和民心所向,又保护了南京城最繁华的两大区域,更重要的是道家隐喻在南京城墙建筑语言中的设计思想,秉承帝王皇权“至高无上”、“永为人主”的欲望,体现了设计者“天人合一”与“皇权神受”的思想,是中国礼教制度与自然相结合的典范。1960年代前后拆除部分城墙,城墙仍完整存091千米,遗址部分176千米。

外郭,即外郭城,又称外城,是南京四重城垣由里向外的第四道城垣,是为加强南京京城的防卫而营建,由明太祖朱元璋于洪武二十三年(1390年)下令开始建造。

京城周长超过60千米,围合面积超过230平方千米,城高8-10米,城宽6-8米,城门18座:栅栏门、江东门、驯象门、小驯象门、安德门、小安德门、凤台门、夹岗门、上坊门、高桥门、沧波门、麒麟门、仙鹤门、姚坊门、观音门、佛宁门、上元门、外金川门。

外郭城墙本体以丘陵、垒土为主,在城门等地段加筑城砖。就方位而言,外郭平面形状大致呈菱形。最北的城门为观音门、最东的城门为麒麟门、最南的城门为夹岗门,西边的外郭城垣未合围,留下的南北豁口分别延伸至长江边。现今外郭部分城门存有遗址,其中夹岗门至观音门等地还可以看到当年的城垣遗迹。

城门是衔接城市内外的交通要道和观瞻之所在,也是古代城垣攻防战中的焦点。南京京城城门的营建中,煞费苦心地数次对城门进行修葺、增筑改制,以壮其势、瞻其观。南京京城城门的设计与建造,在充分满足城门防御能力的前提下,极力追求城门建造艺术上与恢弘雄伟、形制独特的南京城垣主体协调,达到浑然一体、相映成趣的效果。

南京每座京城城门均有相当规模的敌楼,并有数道木城门和千斤闸。门址位置依据城垣形制不求对称,依门而设的瓮城有内、外之分,瓮城的大小、形状也各不相同。每座城门都有内外两道门,外面一道是从城头上放下来的“千斤闸”,具有坚固的防御作用;里面一道则是木质再加铁皮做成的两扇大门。在平时,行人车马都从城门洞里通过。《儒林外史》的作者、定居南京的吴敬梓先生,根据逆时针方向排列的城门顺序写道:“三山聚宝临通济,正阳朝阳定太平,神策金川近钟阜,仪凤定淮清石城。”

宫城城门4座:午门、西华门、东华门、玄武门。

皇城城门7座:洪武门、长安左门、长安右门、承天门、东安门、西安门、北安门。

京城城门13座:正阳门、通济门、聚宝门、三山门、石城门、清凉门、定淮门、仪凤门、钟阜门、金川门、神策门、太平门、朝阳门(后先后陆续增辟城门16座:草场门、玄武门、小北门、挹江门、中央门、中华东门、中华西门、汉中门、武定门、新民门、雨花门、解放门、集庆门、华严岗门、长干门、标营门)。

外郭城门18座:栅栏门、江东门、驯象门、小驯象门、安德门、小安德门、凤台门、夹岗门、上坊门、高桥门、沧波门、麒麟门、仙鹤门、姚坊门、观音门、佛宁门、上元门、外金川门。

瓮城是古代城池中依附于城门外的附属建筑,是中国古代冷兵器时代长期战争实践的产物,中国古代城垣建造工程的一大发展,也是护卫城门建筑形式中成熟的建筑设施。传统瓮城均设在城外,南京京城城门的瓮城一反传统瓮城在外的旧制,将瓮城因地制宜的设置在城内,形成了中国古代瓮城中极为罕见的新形制,内瓮城的形制为明初南京首创。由于内瓮城设置在城门的里边,就有条件设置瓮洞(即藏兵洞),将城门守御这一明显的薄弱部位,变成防御作战中的强点,这点外瓮城无法做到。南京京城城门建造不同形制、规模的瓮城,在增强城门防御能力的同时,又融入了强烈的艺术性和思想性,反映了当时的审美情趣和某种愿望。

京城城门中,通济门、聚宝门、三山门各有三道内瓮城,规模与气势均超过其他诸门,尤以通济门为最;石城门有两道内瓮城;正阳门有两道内瓮城一道外瓮城;清凉门有一道内瓮城;神策门、朝阳门各有一道外瓮城(朝阳门外瓮城为清朝增建)。

水关是在河流进出及泄水口处设置的水门、水闸或涵洞。南京城墙利用秦淮河和玄武湖等水系作为护城河,为了控制城内河道的水位,避免水患,在秦淮河、玄武湖、金川河及其他河流、湖泊出入水口处设置涵闸,闸一般为铜或铁质,正方形,五孔,边长约125厘米,内接铜或铁质涵管,直径约95厘米,闸口还设有铜或铁质栅棂。南京城墙设置了水关、涵闸、涵洞20多处,其中绝大部分至今仍在使用,其中最为著名的有武庙闸以及东水关、西水关。

桥梁架于护城河上,大多位于城门之外,是人流车马往来的要道口,以坚硬的石质材料为主要构件。有石城桥(石城门外)、三山桥(三山门外)、聚宝桥(聚宝门外,今称长干桥)、镇淮桥(聚宝门内)、九龙桥(通济门外)、夔角桥(正阳门外)、平桥(朝阳门外)、清凉桥(清凉门外)、金川桥(金川门外)等,此外还有赛虹桥、七桥瓮(上坊门内)、江东桥(江东门外)等桥梁跨于内外城的护城河之上。

护城河环绕南京城,宫城、皇城、京城外均有护城河,是南京明城墙的重要组成部分,经对城垣外侧河道疏浚、开挖,引导河水入濠而成。护城河水源来自秦淮河、青溪、金川河以及玄武湖、燕雀湖和琵琶湖等,宽阔的护城河水面,衬映高大坚固的南京城墙,使进犯之敌望而生畏。南京城墙唯有太平门向东的龙脖子段城墙外侧没有开筑护城河,因此段为大明龙脉,不可随意挖掘,故而无护城河。现存宫城护城河长约5千米,皇城护城河长约3千米,京城护城河长159千米,京城城墙与护城河间距最宽处为334米,最窄处为9米。

藏兵洞是里端封闭的砖券门洞,平时用作储藏守城器械和军用物资,在战时可藏兵可供兵士休息,中国古代的其他大城中极为少见,在城门和水关设置藏兵洞是南京城墙的独创,军事防御能力极高,通济门、聚宝门、东水关、西水关均设有复杂的藏兵洞。聚宝门(今中华门)最南一道的城墙上计有两层共13个,左右两侧的城墙下部又各有7个,加起来有27个。每洞可容纳兵士100人以上,共可藏兵达3000人以上。

南京城墙看似“不规则”的形状,其实有着非常严密的规则,其根据就是中国古代都城营造传统的“堪舆术”。在“中国即天下,天下即中国”传统政治理念的影响下,中国古代天文学家,根据对天象星座的长期观察,将环绕北极和比较靠近中国周围上空的星象,分为三垣、二十八宿。所谓“三垣”,是指环绕在北极和比较靠近头顶天空的星象,分紫微、太微和天市三区,由于各区都有东西两藩的星,围绕成城垣的样子,故称“三垣”。

明南京城的宫城,依照“紫微垣”布局。紫微垣“天帝坐也,天子之所居”,故而用紫宫来当宫城的名称,意为“以北极星为中心的紫微垣城”,又因宫廷之内门户有禁,故又被称为“紫禁城”。紫微垣内有华盖,位于北极的北面,南京故宫城内三大殿的中殿取名“华盖殿”。

明南京城的皇城,依照“太微垣”布局。太微即“政府”之意,星名亦多用官名命名。南京皇城内与太微垣相对应中央官署的布局是:千步廊东(左)西(右)两侧均为大明帝国的中央政府所在地;端门为太微垣的南门,皇城内故亦设端门。

明南京城的京城,依照“南斗星”与“北斗星”星宿聚合加之“天市垣”布局。京城的13座城门分别对应“南斗六星”和“北斗七星”的十三颗星。南京城墙东南角的通济门至西北角钟阜门与仪凤门之间作一划分,南为南斗六星,北为北斗七星。南斗星的六颗星对应为聚宝门、三山门、清凉门、石城门、定淮门、仪凤门六座城门,北斗星的七颗星对应为通济门、正阳门、朝阳门、太平门、神策门、金川门和钟阜门七座城门。南京城墙呈“南斗”与“北斗”聚合形布局,与朱元璋陵墓明孝陵呈北斗星布局不是单纯的巧合,而是朱元璋在明朝初期建都南京时,受当时社会及思想影响的结果,体现了“天地合一”与“皇权神授”思想。

天市垣,是“天子率诸侯幸都市也”。“天市垣”中的“贯索”星座(即代表刑部天牢),在南京京城的位置及建造的理由。朱元璋在洪武十七年(1384)就太平门外建三法司(即刑部、都察院、大理寺)时称:“太平门在京城之北,以刑主阴肃,故建于此。敕曰:肇建法司于玄武之左,钟山之阴,名其所曰贯城,贯法天之贯索也。是星七宿如贯珠环而成象,乃天牢也。”因此,朱元璋利用这种布局吓唬三法司的属臣:在“贯索”围成的星环中,如果没有其他星在里边,说明刑法得当,没有营私舞弊的现象;如果有其他星在星环里边,说明刑法失当;如果在星环里边的其他星很亮,说明有重大的冤案、假案。并在通往三法司的“孤凄埂”上,建造了一座牌坊,上面书写了“贯城”两字。显然,这是朱元璋利用天象作为巩固其统治(包括职能和人心)的一种手段,与南京城墙设计思想一脉相承。

南京地处雨水丰沛的江南,丘岗连绵,河湾如织,湖泊池塘星罗棋布。城墙择址的地段或山石嶙峋;或低洼松软;或平坦如砥。为防止高大的城墙下陷、开裂、倾倒,建造者根据工程的要求,采取了不同的科学处理方式。有的顺山势而建,城垣与山体岩石连结成整体;有的深挖基础至原生土,上铺巨石为基;挖不到原生土的低洼地段,还打下10余米长的木桩,上面铺设圆木井字形木排,借以达到转驾城墙压力的作用。用于南京城墙最大的条石,每块重达千余斤,城砖每块一般重20余斤,层层叠叠垒砌成高达12-24米、底宽8-27米、顶宽3-18米的墙体,其重量可想而知。如此沉重的负荷,城墙能够屹立迄今,与牢固的地基密不可分。

南京明城墙在砌筑中,对不同地段采取了不同质地墙体的处理方法和特殊的粘合材料。有的地段用石灰岩和花岗岩的条石,作为城基、勒脚和部分城墙内外壁的主要材料;有的地段全部用城砖垒砌;还有的地段以条石、城砖砌筑墙面,中间填以片石、城砖、黄土混合夯筑等。粘合墙体的材料十分坚固,以至留下了用糯米汁加石灰等灰浆建造的说法。

南京明城墙的建造因各段所处地形和位置不同,所采用的建筑结构也不同,不同地段分别采用不同建造方式。南城及东西城的南段,面临平原和河流,无坚可守,除以河为堑外,城墙建筑最为坚固。墙内外壁表层用大块条石砌筑,里层填以巨大的块石,形成各厚3米左右的内外墙体,均用糯米汁加石灰灌浆。内外墙之间再填以黄土、片石,隔层夯实。某些地段,也有在条石砌筑的内外墙体之间全部用砖砌筑,或以砖、黄土、乱石夯填的做法。

北城及西城的大部分地段,倚山临湖,地形复杂,城墙结构比较简单。或者全体用城砖砌筑,墙体较为单薄,或者在砖筑的内外墙体中间夯填黄土块石。东城的部分地段,城墙外壁用条石砌筑,内壁用砖砌筑,中间夯填黄土、乱石或碎城砖。一些特殊地段又有特殊作法,朝阳门(今中山门)附近及狮子山地段,依山而建,仅在外侧修筑砖石墙体。石头城一带,下部利用原有的陡峭石壁,仅在山顶上加筑很矮的砖墙。

南京明城墙的防、排水系统科学适用,功能包括城墙本体的防、排水和对城区城池的防、排水两部分。

城墙本体的防、排水系统,主要是在城墙设置隔水层和排水设施。城墙填层上部,采用桐油、石灰、黄土拌合的灰浆封顶夯实,厚约1-2米,在其上面和沿墙体两侧直至墙根用灰浆砌筑5-10余层城砖;墙体顶面设置了石质排水明沟,在其明沟约50米距离设置石质出水槽将水排出墙体。城基部分每隔一定距离也设有排水洞,将城墙内侧的积水排出城外。

城区城池的防、排水系统,主要是利用城墙底部设置的水关、涵闸。在秦淮河出、入口处分别建有东水关和西水关,水关设有闸门3道,前后2道为木闸门,中间设铁栅门以防潜水入城之敌,内侧还设有33座瓮洞(藏兵洞),分为3层(上面两层为藏兵洞),下层(中洞可通船)通水。还设有金川河闸、玄武湖的武庙闸、燕雀湖的半山园闸与琵琶湖的琵琶闸等多处涵闸。这些涵闸,设有铜、铁管和铜水闸,只能进水不可进人,设计巧妙、结构合理。

南京城是当时世界上最雄伟壮丽的都市,发展了当时最先进的城市防灾的科学体系和技术。南京明城墙的排水系统、调蓄系统,得益于建设以秦淮河、玄武湖为骨干的多功用城市水系。江南一带水乡城市中的水系,本身就具有给水、排水、交通、防火、军事防卫等多种功用,被喻为“血脉”。其排水、排洪和调蓄上的作用,又使之成为城市防洪的重要设施。

南京城充分利用了秦淮河作为城市水系的骨干河道,又融合了六朝至杨吴所开凿的旧河道,以外秦淮为京城护城河,开凿了宫城、皇城的两圈护城河,加上玄武湖、内秦淮、青溪、运渎、杨吴城濠、珍珠河以及明代开凿的进香河等,组成了一个四通八达的城市水系网络。这些水系不但可以承担排水排洪的任务,也在调蓄洪水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通过这些水利枢纽系统的配合作用,南京城在明代276年间仅有8次水灾记录,平均5年一次。可见当时南京城的防洪给水、排水、排洪和调蓄体系非常完善,防洪功能明显。

南京明城墙城砖一般长40-45厘米,宽20厘米,厚10-12厘米,重约40斤,长宽高的比例关系为4:2:1,这一比例也成为后世遵循的“黄金比例”。由于城砖来自全国各地,故其城砖材质的土性也呈多样性(有粘土、沙土、高岭土等等)。大多数城砖留有铭文,少则一字(或一个符号、记号),多则70余字,这不仅是南京明城墙独有的特点,也是南京明城墙历史文化遗产价值的极为重要组成部分。

南京明城砖颜色丰富,有青灰、红灰、黄灰、赭灰等,大部分为青灰色,在历经了六百余年风雨洗礼后,城砖色泽斑驳沧桑,更显历史厚重。据史书记载,明初修建城墙时,一批产自江西袁州府(今江西宜春)白色城砖运送至南京城,震惊了朝野。从外形来看,这种砖棱角分明、洁白如玉,楷书印的砖铭清秀工整,这种砖使用高岭土烧造,质地坚硬,不透水。因此在修建南京城墙时,这些名贵的瓷砖都被放在了城墙的内部,用以稳固墙体。烧造白色城砖的,是“袁州府提调官通判隋赟”。隋赟通判是正六品,洪武十二年,由于他烧造了这一批高质量的城砖,被连升了六级,升为正三品,调到广东当巡察使。

南京明城墙所用如此巨量的城砖,依靠哪些区域烧制单位提供并不明确,由于史料记载的匮乏不详,近几十年来经文物工作者和有心人对城砖铭文孜孜不倦的考证、补定,才有了一份尚未完全统计精确的资料:南京明城墙所用城砖,分别来自长江中、下游的广袤地区,其中包括今江苏、江西、安徽、湖南、湖北等省的府、州、县,以及军队卫、所和工部营缮司等近200个单位承担组织人力制坯、烧造。史料记载,明城墙的砖石并非在南京城内集中烧制,而是由全国共同承担,规模之大可想而知。截至2018年,已知有37府162个州县参与制作。(该数据仍在陆续考古更新中)

为了确保建造南京城墙的城砖烧造质量,朝廷要求各地府、州、县地方官员,军队卫、所的士卒,以及县以下里、甲的基层组织负责人(总甲、甲首、小甲),直至造砖人夫、烧砖窑匠均需在砖上留下姓名,以便验收时对不合格的城砖追究制砖人的责任。这种严酷的“责任制”,不仅保证了南京明城墙建造过程中的高质量,也诞生了形色各异的城砖铭文书法。

城砖上的书体,篆书、楷书、草书、隶书、行书五体俱全,以楷书为主,另外还有一些介于隶书与楷书之间的过渡体。这些书体绝大多数为阳刻,只有少数是阴刻和双线刻。南京城墙砖文根据制作方式的不同,可分为模印、戳印和刻画三种类型。其中以模印数量最多,刻画最少,戳印则介于两者之间。

南京城砖铭文的书写者,大体可分“书斋式”与“民间式”两类。前者属官府内的官吏文人、乡间的秀才,也许只要没有写错,就不会有杀头之虑的缘故,其字体流畅工整,点、撇、勾、捺极具文人气息;后者属于粗通文墨、甚至没用笔写过字的工匠,当砖坯出模后,只是拣了身边的一根小树枝,在砖的一侧小心翼翼留下所在县、甲以及自己的名字,稚拙的字体上透出几许村野之气。城砖铭文的字体,篆、隶、魏、楷、行各体皆备,蕴含着淡淡的金石味。其中有一种书体最具神韵,在中国书法字典上,也难找到它的归属,却一笔一划不扭不颤,那是来自民间的书法艺术。所有的铭文,折射出的谨慎与虔诚,强烈而鲜明。从铭文技法上,又可分为模印、章印、刻划三种形式。其中,铭文的双线模印由于字体的笔划较细,故对制砖泥土的质量有较高的要求。

南京明城墙以其占地区域广、坚固、雄伟而著称于世,后人对此不仅有“高、坚甲于海内”之感慨,就连十六世纪中叶先后3次抵达南京的意大利人、传教士利玛窦也称:“这座城市超过世上所有其他的城市”。

南京明城墙之所以能有如此的规模和气势,是中国冷兵器发展到巅峰状态下开始向火兵器转型时期的必然产物。城墙最本质的原生价值之一,在于具备冷兵器时代的军事防御功能。城墙最初由土垒、土石混筑、砖石砌筑其表皮,发展到南京明城墙大规模采用砖石构造,逐步趋于完善的过程,与兵器(主要是攻城器械和火兵器)的发展有着密切的联系。恩格斯说:“筑城艺术的彻底改革,是火炮改进的最初结果之一”。南京明城墙的建造者们在无数次攻城略地实战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因此,南京明城墙在军事防御功能上,针对当时的攻城器械和火兵器,结合南京地区地形、地貌,无论在城墙的高度、厚度、基础、建材、城垣关键部位的设防,其城防建筑体系,达到了中国城垣建筑较完美的程度。

城墙的坚固与否,不只体现着王权的威仪,更直接关系到社稷的安危,所以,历朝历代的最高决策者在筑造城墙时,始终将工程质量视为头等大事,丝毫不敢懈怠。然而曾经一时雄奇伟岸的城墙,大多都没能经受得住岁月的检验,最终湮灭于炮火或风雨中。在中国古代的城墙中,朱元璋亲自监理的南京明城墙,不仅是当时世界上最长的城墙,也是迄今世界上最坚固的城墙,历600多年风雨而未倒,依然固若金汤。南京明城墙安若磐石的秘密在于它的修建过程中严格的质量管理,从现代企业管理的视角来看,南京明城墙堪称卓越质量管理的典范。

南京明城墙在城墙的结构、瓮城的创新、护城河水源的利用、水关涵闸及桥梁的设计建造等诸多方面,汇集了古代劳动人民的聪明和才智,是中国古代劳动人民用心血筑成的一座丰碑。其作为中国古代军事防御设施、城垣建造技术集大成之作,无论历史价值、观赏价值、考古价值以及建筑设计、规模、功能等诸方面,国内外城墙都无法与之比拟,是继中国长城之后的又一宏构。

南京明城墙是中国城垣史上最大的一座砖城,也是世界现存最长、规模最大、真实性最好的砖石构造城市城墙,其筑城技术也达到了中国筑城史上的巅峰,是东亚筑城技术的典范。南京明城墙被誉为“高坚甲于天下”,有着杰出的军事防御功能,也是中国明清时期千余座城市城墙所效仿的对象。

南京明城墙是南京的重要历史文化遗产,是南京历史文化名城的重要组成部分,自建成以来,对南京的城市空间布局和城市发展产生了深刻影响,对南京城市特色的塑造以及城市格局的形成具有关键作用。南京皇城与宫城所形成的布局,在继承中国传统的营建皇宫技法的基础上,利用建筑语言体现和强化皇权思想,并形成明清两代的宫阙制度,对明中都(凤阳)与北京城的皇宫营建,产生很大影响。

南京明城墙的城砖铭文,为后人留下了及其丰富的文化信息和十分珍贵的历史资料,有些填补了史料的不足。为进一步研究南京城砖产地的分布;中国汉字在明初的简化字与异体字;中国民间的书法、篆刻艺术;中国姓氏文化在明初的演变以及明初实行的责任制等,提供了翔实的第一手资料。通过对城砖铭文的研究,还能发现不少明以前烧制的城砖和一定数量明以后为修葺城墙而烧制的清代城砖,为认识南京城垣的发展和变迁,提供了实物佐证。

观世界城垣营造史,像南京城墙砖文这样拥有多重历史文化价值的人类遗产十分罕见。既是元末明初社会经济状况综合反映的部分缩影,同时也是一种未经入藏的珍贵历史资料,可以弥补史料不足。除了城砖烧造产地、烧造时间、烧造责任人或单位等可直接辨识的信息外,还可通过砖文了解当时的政治体制和赋役制度、农村基层组织发展演变、政区沿革、经济状况和民众生活、移民与姓氏文化、造砖技术和窑群分布、避讳制度、文字发展与书法、刻印技术与篆刻艺术等诸多内容。

南京明城砖铭文字体几乎集中国传统民间书法艺术之大成。模印和戳印的楷书砖文字体法度严谨、扎实沉稳,用笔端肃静穆,透着金石韵味,应为府县官员或邀请民间文人墨客所写。这类书体不论字体大小,都是书家一笔一画地书写,刻工一刀一刀地刻画到模子上,然后模印出来的,有的书体堪称精品力作。南京明城墙砖不是普通的具有文物价值的建筑材料,城砖砖文蕴含的独特的艺术审美与文化价值,使之成为特殊的艺术品早已在收藏市场被青睐。

1984年,南京成立中华门文物保管所和渡江胜利纪念馆,以保护固有文物,展现历史风貌。

1995-1996年,解放门至玄武门段城墙修缮工程。

1996-1997年,石城门复城城墙修缮工程。

1997-1998年,后标营段城墙排险加固工程。

1998年,太平门段城墙加固工程,同年5月24日,南京市明城垣史博物馆正式挂牌成立,与南京市城墙管理处共同承担南京城墙维修保护的任务,并各有侧重。

1998-1999年,九华山西段城墙抢险加固工程。

2000-2001年,集庆门段城墙修缮工程。

2001年,南京挖掘出西华门遗址,仅存三座门券的须弥座和砖石路面,这使得西安门被长期以来被误传为西华门的现象彻底被证实。

2002-2003年,石头城段城墙修缮工程。

2003-2004年,东西长干巷段、红山土段、神策门瓮城城墙修缮工程。

2006年初,由于在建的南京快速内环东线工程南端隧道入口处涉及通济门基址,南京市博物馆于当年4月对通济门的施工场地进行考古,大体摸清了通济门瓮城的南北进深。

2006年10月,光华门遗迹在“月牙湖五期环境整治”施工中被发现,随后进行了考古发掘,并修缮保存设为遗址公园。

2010年3月至6月,南京市博物馆考古部在龙蟠中路裘家湾片区工地对通济门另一片基址进行为期三个月的考古发掘。

2015年9月,南京模范西路的拓宽过程中发现定淮门城墙台基遗址,经国家文物局批准,南京市考古所展开考古工作。

2018年1月,南京计划投资建设城墙监测预警平台,全程监控明城墙的健康状况,发现问题提前预警。

2018年3月,南京出台加强南京城墙保护利用和申遗的实施意见,确定5大类23项52条工作任务,投资概算达93亿元。

1956年10月,南京明城墙分段被列为江苏省文物保护单位,

1988年,南京明城墙全段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同年,南京市政府设立南京市城墙管理处,作为保护、维修、管理南京城墙的专业机构,由此明城墙全段保护开始得到重视。

1992年,《南京明城墙保护规划》正式发布。

1996年4月,江苏省人大通过南京市为南京明城墙保护制定的地方性法规《南京城墙保护管理办法》。

1997年,在国务院批准的《南京城市总体规划》中,更是明确提出要加强对明城墙的保护。

2000年3月21日,《南京明城墙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可行性报告》调研小组成立,标志着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工作正式开始。

2006年,南京城墙被列入《中国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单》。

2010年,《南京名城保护规划》出台。南京历史名城保护规划,对老城区、尤其是明城墙周边的建筑有严格的控高要求,城墙内外15米内不允许新建建筑,15-30米范围内,建筑在7米以下;明城墙沿线30-50米控制范围内地块,新建建筑在12米以下;明城墙沿线50-100米控制范围内地段,新建建筑控高18米以下。明城墙内老城区,除重点建设区域(新街口、湖南路、龙蟠路等)都控制在50米以下,若有突破,需经城市设计、景观分析、交通影响分析,并由专家论证确定。

2012年11月,南京作为“中国明清城墙”项目的牵头城市被列入《中国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单》。

2013年,南京市委、市政府自行拆除大院里6幢楼以保护明城墙,自缩地盘还绿于民,建成景观绿地,并免费对市民开放。

2014年,南京外郭城墙(原白下区段),南京外郭城墙(秦淮区段)列入秦淮区文物保护单位及不可移动文物。

2014年3月22日,南京市政府为保护明城墙天际线,带头把12层办公大楼的台城大厦拦腰砍掉六层,高度降低至8米。

2014年12月30日,《南京城墙保护条例》经南京市十五届人大常委会第14次会议制定。除现存的明代京城城墙及皇城、宫城城墙外,总长达60多千米的外廓城墙也被纳入保护范围。

2015年1月16日,江苏省十二届人大常委会第14次会议批准《南京城墙保护条例》实行,该《条例》分总则、保护和利用、监督和管理、法律责任、附则5章程40条例,自2015年4月1日起施行。同时1995年11月28日南京市十一届人大常委会第20次会议制定的《南京城墙保护管理办法》予以废止。

2015年8月中旬,南京市规划局联合东南大学组织编制的《南京城墙沿线城市设计》通过南京市政府批复。《设计》的规划范围为南京城墙或其遗址与护城河内外两侧各外延约50米的区域,规划范围总面积约43平方千米。

2020年3月18日,ICOFORT(国际古迹遗址保护协会城防与军事遗产委员会)正式批准南京城墙保护管理中心(南京城墙博物馆)成为机构会员,成为中国首个加入ICOFORT的文博单位。

1988年,南京市第十届人大常委会第三次会议上正式通过南京市市旗和市徽。市旗和市徽的正面下部,是一座城门,代表南京城,也代表着南京著名的标志性景观——明城墙,城上六垛女墙,意指六朝古都。

2014年6月13日凌晨开始,南京老门东南侧的明城墙上开始投影播放世界杯,成为中国最大最独特的一块看球屏幕。

2015年1月,南京元旦长跑首次登上明城墙。元旦长跑运动会是南京全民健身运动的一个传统项目,至2015年已经是第33届。

2014年8月10日,南京明城墙景观亮化工程一期正式落成,总长度近14千米的城墙段被点亮,共有四处同步表演激光秀。

2014年5月23日,为迎接南京青奥会,南京明城墙管理部门在解放门台城段明城墙上举办“明城墙上的运动会”,根据史料记载复制了击壤、投壶、步打、木射灯等九项古代运动游戏项目。

2014年8月,南京青奥会火炬传递在明城墙上举行,该条线路名为“共筑未来线”,全程在明城墙上传递,意在展现南京古城风貌,线路从明城墙东水关出发,途径中华门,最终在集庆门进行收火仪式,全程5200米,共有45棒火炬手。

2015年6月5日晚,作为助力南京明城墙申遗的系列活动之一,“2015如新健康中国行——南京明城墙荧光跑”活动在中华门拉开帷幕,由起点中华门至终点东水关,全程5千米。

2016年起,南京明城墙每年春节前后都会举办“挂春联”活动,春联挂在城门主门洞的两侧。

截至2019年,南京明城墙分为多段登城游览,部分免费、部分收费。

玄武湖段(神策门-玄武门-解放门-太平门):从神策门到太平门,全线约5千米。自然景观基础极佳,是明城墙中最热门的一段,可以看到玄武湖、紫金山、九华山、鸡鸣寺等风光,这段城墙可在神策门公园、玄武湖玄武门、解放门(台城)、鸡鸣寺、太平门等处登城。登城票价为30元/人,除登城之外,这段城墙下面内外两侧均有绿道、可免费游览。

城南段(西水关-集庆门-长干门-中华门-雨花门-武定门-东水关):从东水关到西水关,全线约6千米。此段城墙本体连续性比较强,将整个老城南包裹,登城后可以俯瞰老门东、老门西、雨花台、大报恩寺、白鹭洲等历史片区,可在东水关公园、中华门、集庆门、武定门、老门东赤石矶登城。登城票价50元/人,城墙外有绿道可免费游览。

城北段(定淮门-挹江门-仪凤门):从定淮门到仪凤门,全长约3千米。此段沿线是包山墙,在山体上走,免费开放、可以再仪凤门、挹江门、定淮门登城,沿线有小桃园、八字山、护城河、狮子山等风光,城墙外也有绿道可免费游览。

城东段(中山门-标营门-光华门东):从中山门到紫金路通道,全长约5千米。这段城墙可以在中山门、标营门、蓝旗街登城、票价为10元/人,该段可欣赏月牙湖风光、该段城墙外侧均有绿道、可免费游览。

石头城段(鬼脸城、清凉门):从石头城到清凉门,全长约5千米,该段城墙可在清凉门登城,城墙外的绿道免费游览、沿线有鬼脸照镜子、城墙拜佛等景点。

城北段(金川门-小北门-中央门):从金川门到中央门,全长约5千米,该段城墙可在黑龙江路登城,城墙外的绿道免费游览。

汉西门(石城门)处:位于汉中门广场,免费开放,其东西城门、南面和东面瓮墙以及三分之一的北瓮墙仍在。

光华门处:光华门现存西段城墙民国堡垒以及明代城墙基础,免费开放。南京明外郭_南京明城墙的重要组成部分南京明外郭是明朝京师应天府(南京)四重城垣中最外一重,南京明城墙的重要组成部分,为加强明南京城京城防卫而营建,由明太祖朱元璋于洪武二十三年(1390年)下令开始建造。

南京明外郭是中国规模最大的城垣,全长约60千米,围合面积逾230平方千米,不仅在中国城垣史上登峰造极,在世界城垣建设史上也是空前绝后,平面形状大致呈菱形,初期开筑城门16座,后增至19座。外郭城垣本体以丘陵、垒土、夯土为主,在防守薄弱地段加砌城墙。外郭城是明南京城军事防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明朝综合国力的充分体现。现存遗址已辟为南京明外郭—秦淮新河风光带。

南京明外郭主要利用应天府城外围的黄土丘陵筑成,在防守薄弱地段加砌城墙并开设城门,民间俗称“土城头”,周长60千米,城高8-10米,城宽6-8米。明外郭呈菱形,最北城门为观音门、最东为麒麟门、最南为夹岗门,西边的外郭城垣未合围,留下南北两豁口分别延伸至长江边。从东郊的麒麟门起,向北经过仙鹤门、姚坊门(今尧化门)、观音门、佛宁门、上元门,直到江边的外金川门;从麒麟门往南,经过沧波门、高桥门、上方门、夹岗门、凤台门、大小安德门、大小驯象门、江东门和栅栏门,也止于江边,其中外金川门和栅栏门是晚明所开的。这就是一般所说的南京有“外城门十八”。这座外城已于早年被毁,但人们仍然使用这些城门的名称来作为当地的地名。

外郭共有十八(一说十九)座城门,最北为观音门、最东为麒麟门、最南为夹岗门,西边的外郭城垣未合围,留下的南北豁口分别延伸至长江边。城高大概在8—10米左右,城墙上则宽6-8米,城下有过水涵洞。

外郭城门在某种意义上是出入南京的关口,对于这十八座城门,明朝政府常年派兵守卫,相关官员也不时巡视。外郭城门设把总1-2员,盘诘员1-2员,士兵20-80人不等,担任守卫城门、检查出入人员和货物工作。

外郭城是明南京城军事防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明朝综合国力的充分体现,是都城的重要构成部分,都城内面积最大的部分,也负责拱卫皇宫和内城安全。外郭城门的设置,体现了中央集权下的城市建设等级次序,南京明外郭城门数量之多,不仅在中国城市史上绝无仅有,在世界城市建设史上也是盖世无双。南京明城墙_世界最长、规模最大的古代城垣南京明城墙包括明朝京师应天府(南京)的宫城、皇城、京城和外郭城四重城墙,今多指保存完好的京城城墙,是世界最长、规模最大、保存原真性最好的古代城垣。南京明城墙始建于元朝至正廿六年(1366年),完工于明朝洪武廿六年(1393年),历时达28年,动用全国1部、3卫、5省、37府、162州县,共28万民工,约5亿块城砖,终完成四重城垣的格局。

南京明城墙的营造一改以往取方形或矩形的旧制,在六朝建康城和南唐金陵城的基础上,依山脉、水系的走向筑城。得山川之利,空江湖之势。南以外秦淮河为天然护城河、东有钟山为依、北有后湖为屏、西纳石城入内,形成独具防御特色的立体军事要塞。其中京城城墙长达3千米,现仍完整保存1千米,是中国规模最大的城墙,也是世界第一大城垣,并入选世界纪录协会世界第一大城墙,而京城外的外郭城墙更是超过60千米,围合面积逾230平方千米,为世界历史之最。

南京明城墙高坚甲于海内,是中国礼教制度与自然相结合的典范,也是古代都城建设的杰出代表,其筑城技术达到中国筑城史上的巅峰,是东亚筑城技术的典范。作为中国古代军事防御设施、城垣建造技术集大成之作,其历史价值、观赏价值、考古价值以及建筑设计、规模、功能等诸方面,国内外城墙均无法与之比拟,是继中国长城之后的又一宏构。

1956年10月被列为江苏省文物保护单位,1988年1月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12年11月作为“中国明清城墙”项目的牵头者被列入中国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单。

南京明城墙是世界现存规模最大、最长、保存原真性最好的古代城垣。

元朝至正十三年(1353年)朱元璋采纳大将冯国用金陵“龙蟠虎踞”适宜建都的建议。三年后攻下集庆(今南京),改名应天府。

元朝至正十七年(1357年)朱升提出“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建议,南京明城墙的建造由此正式拉开序幕。明南京城在六朝京师建康城和南唐金陵城的基础上修建并以此扩大,东连石头城,南贯秦淮,北带玄武湖,囊括南京历代都城于其中,不仅是中国第一大城垣,也是世界第一大城垣。

元朝至正二十六年农历八月(1366年9月),改筑应天府城,并在钟山(即紫金山)之南建造新宫,即南京故宫,此为第一期工程。

元朝至正二十七年、明太祖吴元年(1367年9月),一期工程完工。

明朝洪武二年(1369年),第二期工程开工,以筑新城为主,向北拓宽旧城直至扬子江畔。

明朝洪武六年(1373年),二期工程完工,第三工程随即开工。

明朝洪武十九年(1386年12月),三期工程完工,“新筑后湖城”止,建造聚宝门、三山门、通济门各主要城门以及后湖城和主要街道。

明朝洪武二十三年(1390年),都城建造完工后,朱元璋与诸股肱大臣及皇子登临钟山,观察南京城的形胜,皇四子朱棣提出“紫金山上架大炮,炮炮对准紫禁城”的潜在担忧。同时,南京城南的雨花台和北面的幕府山留在城外,对都城防守极为不利。遂朱元璋下令建造外郭城墙,以弥补京城城墙之缺憾,外郭各段用砖砌的部分加起来约40里,外部土城高度约在8-10米,上宽6-8米。

明朝洪武二十六年(1393年),南京明城墙四重城垣全部完工。

明朝建文四年(1402年),南京明城墙首次面临战争损坏危机,燕王朱棣南下进攻南京城。“燕兵至金川门,谷王朱穗与李景隆开门纳之,京师失守”。这次开门降迎,使得明城墙躲过一次大灾。

明朝中叶,16世纪中叶先后3次抵达南京的意大利传教士利玛窦称:“这座城市超过世上所有其他的城市”。他在《利玛窦中国札记》中记载,当地人讲了一个故事:两个人从城的相反方向骑马相对而行,花了一整天时间才遇到一起,南京城墙规模之大可以想见。

明朝时期,南京“系祖宗根本之地,东南总会之所”,城墙都受到中央政府高度重视,仅《明实录》中关于城垣大规模维修的记载就达40余次。特别是在极具修城经验的丰城侯李贤担任南京守备期间,南京城墙的修缮进行得相当完备。

清朝时期,南京作为两江总督所在地和中国南方的政治军事中心城市,明城墙的保护虽然更趋弱化。不过还处于冷兵器与热兵器结合使用的时代,南京城墙的依旧保持着维护状态。清朝作家吴敬梓,曾在南京秦淮河畔生活多年,他在《儒林外史》中写道:“这南京乃是太祖皇帝建都的所在,里城门十三,外城门十八,穿城四十里,沿城一转足有一百二十多里”,清楚地记述了南京城墙的来历和规模。

清朝光绪十八年(1892年),南京神策门城门修复城楼,仿淮安府城楼样式重建,尺寸比明朝时期的小,分上下两层,重檐歇山顶,均用城砖修葺。

清朝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为交通运输需要,方便到达秦淮河码头,在城西清凉门和定淮门之间增辟草场门。

清朝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时任两江总督兼南洋通商大臣端方奉旨举办南洋劝业会,为方便中外来宾游览玄武湖,在靠近劝业会会场的城墙上增辟城门。工程尚未完工,端方调走,次年继任总督张人骏负责,因张人骏籍贯河北丰润,故命名为“丰润门”。

清朝宣统三年(1911年),响应武昌起义,徐绍桢帅江浙联军由朝阳门攻打南京,朝阳门瓮城遭到破坏。

民国二年(1913年),袁世凯派北洋军复夺南京城,以重炮攻击朝阳门等要地,次日,南京城破。

民国十年(1921年),为繁荣下关码头岸线,时任江苏省民政长韩国钧的支持下,在仪凤门西南的城墙上破墙动工,从城门内八字山取土垫筑城门口到江边码头的道路,填平小南河(今热河路),垫成基地7万平方米。新开单孔城门“海陵门(今挹江门)”一座,从而缩短了从下关江边进城的路程。

民国十六年(1927年),国民政府定都南京后,提出“以新都建设需要,将标卖南京全城城垣城基”,打算全部拆毁南京城墙。遭到了文化界的强烈反对及谴责,徐悲鸿等人连续在报纸上发表文章进行批评,城墙终得幸免。

民国十七年(1928年)7月,国民政府为整治首都风气,下令改将南京城门易名。朝阳门为中山门(纪念孙中山先生功绩)、仪凤门为兴中门(喻振兴中华之意)、海陵门为挹江门(因城门临近扬子江)、神策门为和平门(喻世界和平之意)、丰润门为玄武门(因城门临近玄武湖)、聚宝门为中华门(喻中华之意)、正阳门为光华门(喻光复中华之意)。同年,国民政府改建单孔朝阳门为三孔中山门,内瓮城已拆,但外瓮城尚在。

民国十九年(1930年),张其昀在《首都之地理环境》中分析没有拆除城墙的原因是“盖用城砖拆城,工费太巨,得不偿失”,事情当然没有这么简单。客观上促使1930年代至解放前南京明城墙得以保存的还是其与生俱来的军事防御价值因素。

民国二十年(1931年),国民政府在中央路向北与明城墙的交点,神策门西侧五百米处,破墙开路以便利南京城北交通,并定名中央门。同年为适应南京市的道路现代化建设和改造的需要,在中华门东西两侧开辟中华东门和中华西门,同时满足向南向北车辆通行。

民国二十二年(1933年),为开辟汉中路,在城墙上新辟西式牌坊三券城门,将城门命名为汉中门,介于清凉门与汉西门之间。同年,在原在明城墙上的一处豁口,改造兴建为一处城门,定名武定门。

民国二十三年(1934年),在南京城北开辟城门,位置在金川门西,现新民路西端的护城河西侧,新民门修建而成。同时,还采用填土的方法铺设了护城河中的一段路,为了保持河水流通,又修建了一座桥面长度约六米,跨度约四米的单孔水泥桥。同年,南京警备司令谷正伦提出《关于南京城防建议案》,将明城墙列入城防计划,南京城墙得到保护。

民国二十五年(1936年),在南京明城墙基础上开辟雨花门,用于将南京市内的京市铁路在养虎巷处与江南铁路连接,与京粤线贯通。

民国三十七年(1948年)9月,“南京城防城垣暨护城河工事整顿会议”做出9项修复城墙及相关工事的决议。不过,这一次的防御功能未能获得实现。

1954年,于北极阁山下的台城靠近“后湖城墙”的位置,方便内外交通,并为防空疏散的需要,开辟解放门,为单券城门,位于玄武门以南、太平门以西,鸡鸣寺东北、玄武湖南岸。

1950-1960年代前后,席卷全国的拆城运动波及南京,同其他城市的古城墙一样,修复和保护工作曾经走上曲折的历程。由于受历史的局限和“左”倾思潮的影响,南京城墙曾几度历经被完全拆除的危险,幸而时任江苏省文化局副局长的朱偰先生立即向南京市领导提出紧急建议,下令停止毁城,四处奔走联合各界人士共同呼吁。同时向中央文化部发电报,呼吁保护明城墙。在朱偰先生等人的再三努力下,部分市民也纷纷写信到市政府“提出批评和责难”,最终使南京城墙得以幸存。

1991年,南京市政府因城市建设和城内交通需要,通中华路,拓宽集庆路,经国家文物局批准,特邀南京东南大学建筑系潘谷西教授设计建设集庆门。

1993年9月,南京市城墙管理处归属南京市文物局领导。

2004年起,南京颁布《2005-2007年明城墙风光带保护与建设计划》,荣获建设部颁发的“最佳人居环境范例奖”。

2018年6月,中国“文化和自然遗产日”当日,由中国工程院院士何镜堂领衔设计的南京城墙博物馆奠基,正式启动建设。

2020年3月18日,ICOFORT(国际古迹遗址保护协会城防与军事遗产委员会)正式批准南京城墙保护管理中心(南京城墙博物馆)成为机构会员,这是中国首个加入ICOFORT的文博单位。

南京明城墙从内到外由宫城、皇城、京城、外郭城四重城垣构成,不循古代都城取方形或者矩形的旧制,设计思想独特、建造工艺精湛、规模恢弘雄壮,在钟灵毓秀的南京山水之间,京城城墙蜿蜒盘桓达267千米,比北京明城墙更长,是世界第一大城垣,外郭城周长更是超过60千米。其营建思想既有继承又有创新,并对对明中都(凤阳)与北京城的营建产生很大影响,在中国都城建造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宫城是皇帝起居、办理朝政、接受中外使臣朝见以及皇室成员居住之地,又称大内、内宫,俗称紫禁城、紫垣,是南京四重城垣最里一重,有御河环绕。

宫城坐北朝南,平面略呈长方形,主体南北长约88千米,东西宽约85千米,周长5千米,围合面积16平方千米,城高11米,基宽8米,顶宽7米,垛口2370个,城门4座:正门为午门、西门为西华门、东门为东华门、北门为玄武门。

宫城在形制上依《礼记》“五门三殿”的古制,从外向内、从南向北依次为洪武门、承天门、瑞门、午门、奉天门,五门之后,设奉天殿、华盖殿、谨身殿三大正殿。后廷依《周礼》古制,正殿之后设置乾清宫和坤宁宫,相对两宫正门设有“日精门”和“月华门”,以喻帝、后之居犹如天地日月长存。

皇城是中央行政机构和国家宗庙、祭坛的所在地,也是中国封建统治中枢的象征。皇城与宫城以及所囊括的建筑,合称为“皇宫”,是南京四重城垣由里向外的第二道城垣。作为护卫宫城最近的一道城垣,皇城环绕宫城,但并非等距而建。永乐年间拓皇城西垣,致使西华门至西安门的距离,要比东华门至东安门的距离长一倍左右。

皇城坐北朝南,平面呈倒凸字形,主体南北长约7至3千米,东西宽约2至2千米,周长23千米,围合面积约53平方千米,城高11米,基宽8米,顶宽7米,城门7座:洪武门、长安左门、长安右门、承天门、东安门、西安门、北安门。

皇城在布局上依《周礼·考工记》“左祖右社、面朝后市”的古制。正南门是洪武门,位于京城正阳门(今光华门)内北面。进洪武门后,为南北向的千步廊,两边建有连续的廊屋,由南而北,到承天门前的横街分别转向东西而成为曲尺形。千步廊后面两侧为“五部六府”中央官署的所在地。过了外五龙桥即是承天门(相当于北京天安门)。在宫城南面正中的午门至皇城南面正中的承天门之间,建端门以及端门和承天门楼各五间,端门两旁的御道东西两侧,建有南北向的宫墙,把东面的太庙、西面的社稷坛隔在外头,使得这条御道更加森严,成为通向宫城的惟一道路,因而承天门虽是建在皇城的正南,实际上成为进入宫城的正南第一道门。承天门前南北走向的皇墙上,建有衔接长安街东、西相向的长安左门和长安右门;在皇城主城的东面为东安门,西面为西安门,北面为北安门。在皇城西南角的皇墙下,为宦官诸监所在地。其他各司、局、库、房、厂等为朝廷服务的机构,有的设置在宫城里,有的设在皇城内。皇宫内外的河道上,除了建有内外五龙桥,还在东长安门外附近建有“青龙桥”,在西长安门外附近建有“白虎桥”,即堪舆术中常用的所谓“左青龙,右白虎”之制。

京城,又称内城、城隍,是南京四重城垣由里向外的第三道城垣,如今所说的“南京城墙”“南京明城墙”多指京城城墙。其城垣形制独特,是中国古代军事防御设施、城垣建造技术集大成之作。

京城周长267千米,围合面积55平方千米,城高14-26米,城宽7-30米,垛口13616个,窝铺200座,城门13座:正阳门、通济门、聚宝门、三山门、石城门、清凉门、定淮门、仪凤门、钟阜门、金川门、神策门、太平门、朝阳门,水关2座:东水关、西水关。

京城城墙一反《周礼·考工记》“匠人营国,方九里,营三门”的传统形制,放弃了中国古代都城自汉唐以来取方形或长方形的旧制,而是按照星象布局,根据山川、湖泊、河流的地理形势,从防御的需要因形随势而建,成为中国都城建设史上的特例,为后人所乐道。京城城墙依天上南斗星与北斗星的星宿聚合而建,京城的13座城门分别对应南斗六星和北斗七星的十三颗星。南斗斗勺内为传统民居区(老城南),北斗斗勺内为新建皇城区,两勺柄之间为军屯区,既符合当时的经济条件和民心所向,又保护了南京城最繁华的两大区域,更重要的是道家隐喻在南京城墙建筑语言中的设计思想,秉承帝王皇权“至高无上”、“永为人主”的欲望,体现了设计者“天人合一”与“皇权神受”的思想,是中国礼教制度与自然相结合的典范。1960年代前后拆除部分城墙,城墙仍完整存091千米,遗址部分176千米。

外郭,即外郭城,又称外城,是南京四重城垣由里向外的第四道城垣,是为加强南京京城的防卫而营建,由明太祖朱元璋于洪武二十三年(1390年)下令开始建造。

京城周长超过60千米,围合面积超过230平方千米,城高8-10米,城宽6-8米,城门18座:栅栏门、江东门、驯象门、小驯象门、安德门、小安德门、凤台门、夹岗门、上坊门、高桥门、沧波门、麒麟门、仙鹤门、姚坊门、观音门、佛宁门、上元门、外金川门。

外郭城墙本体以丘陵、垒土为主,在城门等地段加筑城砖。就方位而言,外郭平面形状大致呈菱形。最北的城门为观音门、最东的城门为麒麟门、最南的城门为夹岗门,西边的外郭城垣未合围,留下的南北豁口分别延伸至长江边。现今外郭部分城门存有遗址,其中夹岗门至观音门等地还可以看到当年的城垣遗迹。

城门是衔接城市内外的交通要道和观瞻之所在,也是古代城垣攻防战中的焦点。南京京城城门的营建中,煞费苦心地数次对城门进行修葺、增筑改制,以壮其势、瞻其观。南京京城城门的设计与建造,在充分满足城门防御能力的前提下,极力追求城门建造艺术上与恢弘雄伟、形制独特的南京城垣主体协调,达到浑然一体、相映成趣的效果。

南京每座京城城门均有相当规模的敌楼,并有数道木城门和千斤闸。门址位置依据城垣形制不求对称,依门而设的瓮城有内、外之分,瓮城的大小、形状也各不相同。每座城门都有内外两道门,外面一道是从城头上放下来的“千斤闸”,具有坚固的防御作用;里面一道则是木质再加铁皮做成的两扇大门。在平时,行人车马都从城门洞里通过。《儒林外史》的作者、定居南京的吴敬梓先生,根据逆时针方向排列的城门顺序写道:“三山聚宝临通济,正阳朝阳定太平,神策金川近钟阜,仪凤定淮清石城。”

宫城城门4座:午门、西华门、东华门、玄武门。

皇城城门7座:洪武门、长安左门、长安右门、承天门、东安门、西安门、北安门。

京城城门13座:正阳门、通济门、聚宝门、三山门、石城门、清凉门、定淮门、仪凤门、钟阜门、金川门、神策门、太平门、朝阳门(后先后陆续增辟城门16座:草场门、玄武门、小北门、挹江门、中央门、中华东门、中华西门、汉中门、武定门、新民门、雨花门、解放门、集庆门、华严岗门、长干门、标营门)。

外郭城门18座:栅栏门、江东门、驯象门、小驯象门、安德门、小安德门、凤台门、夹岗门、上坊门、高桥门、沧波门、麒麟门、仙鹤门、姚坊门、观音门、佛宁门、上元门、外金川门。

瓮城是古代城池中依附于城门外的附属建筑,是中国古代冷兵器时代长期战争实践的产物,中国古代城垣建造工程的一大发展,也是护卫城门建筑形式中成熟的建筑设施。传统瓮城均设在城外,南京京城城门的瓮城一反传统瓮城在外的旧制,将瓮城因地制宜的设置在城内,形成了中国古代瓮城中极为罕见的新形制,内瓮城的形制为明初南京首创。由于内瓮城设置在城门的里边,就有条件设置瓮洞(即藏兵洞),将城门守御这一明显的薄弱部位,变成防御作战中的强点,这点外瓮城无法做到。南京京城城门建造不同形制、规模的瓮城,在增强城门防御能力的同时,又融入了强烈的艺术性和思想性,反映了当时的审美情趣和某种愿望。

京城城门中,通济门、聚宝门、三山门各有三道内瓮城,规模与气势均超过其他诸门,尤以通济门为最;石城门有两道内瓮城;正阳门有两道内瓮城一道外瓮城;清凉门有一道内瓮城;神策门、朝阳门各有一道外瓮城(朝阳门外瓮城为清朝增建)。

水关是在河流进出及泄水口处设置的水门、水闸或涵洞。南京城墙利用秦淮河和玄武湖等水系作为护城河,为了控制城内河道的水位,避免水患,在秦淮河、玄武湖、金川河及其他河流、湖泊出入水口处设置涵闸,闸一般为铜或铁质,正方形,五孔,边长约125厘米,内接铜或铁质涵管,直径约95厘米,闸口还设有铜或铁质栅棂。南京城墙设置了水关、涵闸、涵洞20多处,其中绝大部分至今仍在使用,其中最为著名的有武庙闸以及东水关、西水关。

桥梁架于护城河上,大多位于城门之外,是人流车马往来的要道口,以坚硬的石质材料为主要构件。有石城桥(石城门外)、三山桥(三山门外)、聚宝桥(聚宝门外,今称长干桥)、镇淮桥(聚宝门内)、九龙桥(通济门外)、夔角桥(正阳门外)、平桥(朝阳门外)、清凉桥(清凉门外)、金川桥(金川门外)等,此外还有赛虹桥、七桥瓮(上坊门内)、江东桥(江东门外)等桥梁跨于内外城的护城河之上。

护城河环绕南京城,宫城、皇城、京城外均有护城河,是南京明城墙的重要组成部分,经对城垣外侧河道疏浚、开挖,引导河水入濠而成。护城河水源来自秦淮河、青溪、金川河以及玄武湖、燕雀湖和琵琶湖等,宽阔的护城河水面,衬映高大坚固的南京城墙,使进犯之敌望而生畏。南京城墙唯有太平门向东的龙脖子段城墙外侧没有开筑护城河,因此段为大明龙脉,不可随意挖掘,故而无护城河。现存宫城护城河长约5千米,皇城护城河长约3千米,京城护城河长159千米,京城城墙与护城河间距最宽处为334米,最窄处为9米。

藏兵洞是里端封闭的砖券门洞,平时用作储藏守城器械和军用物资,在战时可藏兵可供兵士休息,中国古代的其他大城中极为少见,在城门和水关设置藏兵洞是南京城墙的独创,军事防御能力极高,通济门、聚宝门、东水关、西水关均设有复杂的藏兵洞。聚宝门(今中华门)最南一道的城墙上计有两层共13个,左右两侧的城墙下部又各有7个,加起来有27个。每洞可容纳兵士100人以上,共可藏兵达3000人以上。

南京城墙看似“不规则”的形状,其实有着非常严密的规则,其根据就是中国古代都城营造传统的“堪舆术”。在“中国即天下,天下即中国”传统政治理念的影响下,中国古代天文学家,根据对天象星座的长期观察,将环绕北极和比较靠近中国周围上空的星象,分为三垣、二十八宿。所谓“三垣”,是指环绕在北极和比较靠近头顶天空的星象,分紫微、太微和天市三区,由于各区都有东西两藩的星,围绕成城垣的样子,故称“三垣”。

明南京城的宫城,依照“紫微垣”布局。紫微垣“天帝坐也,天子之所居”,故而用紫宫来当宫城的名称,意为“以北极星为中心的紫微垣城”,又因宫廷之内门户有禁,故又被称为“紫禁城”。紫微垣内有华盖,位于北极的北面,南京故宫城内三大殿的中殿取名“华盖殿”。

明南京城的皇城,依照“太微垣”布局。太微即“政府”之意,星名亦多用官名命名。南京皇城内与太微垣相对应中央官署的布局是:千步廊东(左)西(右)两侧均为大明帝国的中央政府所在地;端门为太微垣的南门,皇城内故亦设端门。

明南京城的京城,依照“南斗星”与“北斗星”星宿聚合加之“天市垣”布局。京城的13座城门分别对应“南斗六星”和“北斗七星”的十三颗星。南京城墙东南角的通济门至西北角钟阜门与仪凤门之间作一划分,南为南斗六星,北为北斗七星。南斗星的六颗星对应为聚宝门、三山门、清凉门、石城门、定淮门、仪凤门六座城门,北斗星的七颗星对应为通济门、正阳门、朝阳门、太平门、神策门、金川门和钟阜门七座城门。南京城墙呈“南斗”与“北斗”聚合形布局,与朱元璋陵墓明孝陵呈北斗星布局不是单纯的巧合,而是朱元璋在明朝初期建都南京时,受当时社会及思想影响的结果,体现了“天地合一”与“皇权神授”思想。

天市垣,是“天子率诸侯幸都市也”。“天市垣”中的“贯索”星座(即代表刑部天牢),在南京京城的位置及建造的理由。朱元璋在洪武十七年(1384)就太平门外建三法司(即刑部、都察院、大理寺)时称:“太平门在京城之北,以刑主阴肃,故建于此。敕曰:肇建法司于玄武之左,钟山之阴,名其所曰贯城,贯法天之贯索也。是星七宿如贯珠环而成象,乃天牢也。”因此,朱元璋利用这种布局吓唬三法司的属臣:在“贯索”围成的星环中,如果没有其他星在里边,说明刑法得当,没有营私舞弊的现象;如果有其他星在星环里边,说明刑法失当;如果在星环里边的其他星很亮,说明有重大的冤案、假案。并在通往三法司的“孤凄埂”上,建造了一座牌坊,上面书写了“贯城”两字。显然,这是朱元璋利用天象作为巩固其统治(包括职能和人心)的一种手段,与南京城墙设计思想一脉相承。

南京地处雨水丰沛的江南,丘岗连绵,河湾如织,湖泊池塘星罗棋布。城墙择址的地段或山石嶙峋;或低洼松软;或平坦如砥。为防止高大的城墙下陷、开裂、倾倒,建造者根据工程的要求,采取了不同的科学处理方式。有的顺山势而建,城垣与山体岩石连结成整体;有的深挖基础至原生土,上铺巨石为基;挖不到原生土的低洼地段,还打下10余米长的木桩,上面铺设圆木井字形木排,借以达到转驾城墙压力的作用。用于南京城墙最大的条石,每块重达千余斤,城砖每块一般重20余斤,层层叠叠垒砌成高达12-2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