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届高三语文下学期开学摸底考试卷A(课标全国卷专用)(解析版)_第1页
2022届高三语文下学期开学摸底考试卷A(课标全国卷专用)(解析版)_第2页
2022届高三语文下学期开学摸底考试卷A(课标全国卷专用)(解析版)_第3页
2022届高三语文下学期开学摸底考试卷A(课标全国卷专用)(解析版)_第4页
2022届高三语文下学期开学摸底考试卷A(课标全国卷专用)(解析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绝密★考试结束前

2022届高三下学期开学摸底考试卷A(课标全国卷专用)

语文

(满分150分)

一、现代文阅读(36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乡愁是空间的远方,更是时间的过去,它以情感的方式揭示了过去对于当下生活的意义。乡愁作为情

感表达是直观的,但它背后却潜隐着社会政治变革的强大促动,认识到这一点,对于认识中国当代社会的

乡愁性质也,是重要的。今天,我们生活在中国社会再次巨变的时代,城市化步伐加快,传统乡村文明日

益递变为城市文明,这意味着中国的乡愁模式,必然会出现重大变化,即从“城T乡”模式转化为“城T

城”模式,所谓原乡记忆更多是对原生城市的记忆。

在这种背景下,一个新问题就出现了,即当代中国城市建设能不能有效承接中国人的乡愁。比较而言,

传统乡村因为自然环境的独特以及建筑形式的多元,往往具有高度的可辨识性。或者说,像天下没有两片

相同的落叶一样,天下也没有两座相同的村庄。但现代城市不一样,它的建筑基本上是同质化的,城市与

城市之间相互复制,几乎千城一面,这就必然导致乡愁寄寓对象的模糊,甚至容易让人产生无家可归之感。

这也意味着加大现代城市形象的可辨识性,在单向度的空间展开之外添加上时间、历史和人文的深度将极

为重要。或者说,让城市变得更个性、更人文、更有历史感和地方感,将是它成为乡愁寄寓对象的必备条

件。

这进而也就涉及理想城市或未来城市的建设问题。一般而言,一座宜居的城市,首先,要解决的是人

的生存乃至呼吸问题,它需要有良好的空气质量和自然环境。但好的空气和环境显然不是理想城市的全部,

它的更深层的目标应该是精神性的,即让人从中获得家园感和心灵的归属感。在这一层面,它涉及的最重

要面向是时间性的,即为空间展开的城市植入历史和人文因素。说一座城市能留得住乡愁;无非是指它留

得住自己的历史,并以物化的配置使人的记忆有所凭依。就此而言,一座有效承载人乡愁的城市,首先应

该有配得上它的体量和声誉的博物馆,其次应该有历史文化街区,第三应该有富有历史感的建筑,第四应

该有反映其区域特色的方言、饮食和礼俗等。以上种种作用叠加之下,这座城市才是富有情感深度和精神

厚度的,它也才能通过空间和时间、现实与历史的交互并置,变得真正立体起来。

当然,就像城市不仅仅是为了“盛大”而存在,它同样也不仅仅是为了满足人的乡愁而存在。之所以

提出城市对人乡愁的抚慰问题,正是因为它至今仍是中国当代城市建设的相对薄弱环节。时下,比如每逢

重大节日,我国的一些中心城市往往出现人口短期内锐减的现象,显然是因为这里工作居住的人们只是将

该城作为工作的对象,而没有将它作为可以寄托情感的对象。所谓“回家过年”,本身就意味着当下生活

的城市并没有被作为故乡家园来看待。在这种背景下,如何使城市真正成为人的家园,如何提升居民的情

感归属,将是一个重大问题。

(节选自刘成纪《中国文化艺术中的乡愁》)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当代中国城市化步伐加快,导致乡村文明日益递变,原乡记忆渐渐变成对原生城市的记忆。

B.有区域特色的方言有助于增加这座城市的情感深度和精神厚度,进而有效承载市民的乡愁。

C.理想城市的深层目标就是让人获得家园感和归属感,因此城市建设要注意历史和人文因素。

D.我国很多城市每逢重大节日出现人口锐减现象,说明这些城市没有被作为故乡家园来看待。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第一段以乡愁的意义为论证前提,提出了中国乡愁模式会出现重大变化的中心论点。

B.文章第二段通过对传统乡村和现代城市建筑形式的比较,论证了可辨识性与乡愁的关系。

C.文章中“一般而言”“在这一层面”“就此而言”等短语的运用,可以使论述语言更严谨。

D.文章最后一段引入“虚拟论敌”,可以避免自己的论证出现逻辑漏洞,增强文章说服力。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准确把握中国当代社会的乡愁性质,有必要先了解重大社会政治变革对乡愁模式变化的强大促动。

B.乡愁是一种对往昔生活家园的情感表达,至于它记忆的对象是乡村还是城市,并不是问题的关键。

C.在一些城市增建园林可以把存在于记忆中的乡愁置入当下生活,解决那些生活在城市的人的乡愁问题。

D.乡愁作为情感是抽象的,它需要通过实物的凭附得到安顿或寄托;这也是文化遗产保护的意义之一。

【答案】1.B

2.A

3.C

【解析】

1.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和分析文章内容的能力。

A.“原乡记忆渐渐变成对原生城市的记忆”错误,原乡记忆包括对乡村和城市的记忆,原文是说生活在城市中

的人越来越多,所以,对原生城市的记忆也就越来越多。原乡记忆和原生城市记忆是包含关系,不是并列

关系。

C.“就是让人获得家园感和归属感”错误,原文是说“应该是"选项是"就是“,由不肯定变成了肯定,语气发生

了变化。

D.“很多城市每逢重大节日出现人口锐减现象”错误,原文说“一些"城市,并没有涉及占比,而选项变成了“很

多”,犯了范围扩大的错误。

故选B。

2.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文章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

A.涉及两个错误,第一个是论证前提,乡愁的意义并不是这一段的论证前提,政治变革的强大促动才是论

证前提,因为有政治变革的强大促动,才会有乡愁模式的改变;第二个错误是第一段提出的并不是全文的

中心论点。结合全文知道,本文的中心论点应是城市建设只有强调可辨识性才能留住乡愁。

故选A«

3.本题考查学生分析和概括材料内容及观点的能力。

C.城里人有一部分是祖祖辈辈生活在这个城市的,有一部分是从乡村迁移过来的。园林解决的是后一部分城

市人的乡愁问题。

故选C。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

从《长津湖》到《交响乐》,再到刚刚完稿的《阿里郎》,作家王筠用10年时间,创作了3部书写抗美

援朝战争题材的长篇小说,加起来有160万字。而在此之前,他研究抗美援朝战争战史已有20多年的时间。

10月25日,是抗美援朝纪念日;2020年,是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70周年。为此,中青报•中

青网记者专访王筠。

中青报•中青网:你是如何对抗美援朝这段历史产生写作兴趣的?

王筠:我1980年高中毕业,后来去参军,那时候高中生算是有文化的人,没多久就调去当报道员,给

军队的报纸写通讯。从那时候开始,除了写通讯,业余时间我也写一点文学作品,发表了一些小说,之后

又考上了解放军艺术学院文学系。在军艺上学时,我看了一些资料,当时我发现,历史好像远比教科书上

写的要复杂许多。抗美援朝战争堪称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立国之战,是我们这个民族真正站起来的一战。

看了很多资料,就对这段历史产生出考古一样的浓厚兴趣。

中青报•中青报:为写作你做了哪些准备?

王筠:从军艺毕业后,我到了沂蒙山区的一个军分区。看了当地老兵的档案资料,其中就有不少抗美

援朝老战士:在十几年里,我也经常到乡镇去,接触了近百位参加过抗美援朝的老兵。就在前段时间,我

还在一个山区见到一位90多岁的老同志,他参加过长津湖战役。我问他有没有负伤,他脱下鞋子给我看,

少了两个脚趾。他说,不后悔,自己就是为新中国冻掉了两个脚趾,好多人把命留在那了。2010年年底,

我到原济南军区创作室从事专业的文学创作,用这十几年的积累开始写作关于抗美援朝的长篇小说,一直

到现在。

中青报•中青网:为什么选择长津湖战役作为抗美援朝战争长篇小说系列的首部作品?

王筠:一说抗美援朝大家都知道五大战役,知道上甘岭,知道奇袭白虎团,却对长津湖战役比较陌生,

而这事实上是中美两军主力部队的直面对决。历时十几天的长津湖战役成为朝鲜战场的重要拐点,迫使美

军经历了有史以来最远的一次败退,被全部赶回到三八线以南。这也是抗美援朝战争第二次战役中一场决

定性的战斗,改变了世界格局。上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我曾有幸在原20军工作生活过一段时间,对

这段战史也比较了解,所以在从事专业写作后,就把这前十几年的积累拿出来创作了45万余字的长篇小说

《长津湖》。这段不为人知的历史需要人们知道。

中青报•中青网:作为描述真实历史事件的小说,真实与虚构如何把握?

王筠:抗美援朝战争是真实存在的,包括几大战役和一些著名的战斗,写的时候无法回避,需要建立

在这样一种坚实的基础上。虚构,是一种文学写作的手法,但也是在真实脉络上梳理出来的。有的虚构,

可能比真实还要真实。通过一些梳理、分析、研究,你进入了那种战争的状态,包括环境、心理、文化等

等,自然就会写出一种战争的真实感。

中青报•中青网:写战争,你想写出战争的什么?

王筠:抗美援朝是一块画布,它所描绘的是人类的战争。战争文学的写作,首先要有正确的战争观——

战争到底是什么?于我而言,战争文学关注的还是战争与和平,揭示的是战争的残酷。战争文学的写作,

本质上是呼唤正义与和平的,战争的终极目标是和平。就像我在《交响乐》的扉页上所写的:”战争的最高

境界或者说战争的终极目标在于和平。’'战争与和平是一个古老恒久的命题,所以战争文学写作也是一场曲

折的旅行。

中青报•中青网:你希望读者看完你的小说能得到些什么?

王筠:关键是抗美援朝的精神——不畏强敌,敢于战斗,敢于括牲,为了国家和民族的前途命运敢于

担当、敢于付出的精神,就是我们现在说的能战、敢战、胜战,就是压倒一切敌人而决不被敌人所屈服。

通过阅读、观看这些关于抗美援朝的作品,文学也好,影视也好,我们需要知道我们今天的生活是怎

么来的;我们的志愿军前辈们,跨过鸭绿江时背负着一种怎样的信念。回望这段历史,我们会明白战争永

远都不属于国家之间的必然选择,合作、尊重、包容和爱才会使得这个世界更加美好。

(摘编自《中国青年报》2020年10月27日)

4.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王筠之所以对抗美援朝这段历史感兴趣,是因为发现历史比教科书上的复杂,探究的想法让他有了写作

的动力。

B.在还未创作之前,王筠有意识地接触并了解抗美援朝老兵的生活,丰富了他的写作素材,加深了他对这

段战争的认识。

C.王筠的创作均以长津湖战役为题材,既是因为这场战役的重要性,也因为它并不为人知,还因为作者对

它较熟悉。

D.当被问及历史与真实的关系如何把握时,王筠提出了“虚构是文学写作的需要,有时,虚构比真实还要

真实”的文学理念。

5.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中青报•中青网记者作为采访者,在采访中关注作家的创作过程,期待通过这次访谈,让广大读者对战

争文学有所了解。

B.中青报・中青网记者在采访中注意问题的设计,由浅入深、由事及理,试图挖掘出战争文学背后更深沉的

文化意蕴。

C.王筠作为创作者,在对话中谈到自己亲自了解的长津湖老兵的故事,读起来让人感动,也使得文章的可

信性增强。

D.王筠在回答记者的问题时,引用了《交响乐》的扉页上的一句话,是为了证明“战争与和平是一个古老

恒久的命题

6.从访谈中可以看出王筠能创作出成功的抗美援朝作品,有哪些主观因素?请简要概括。

【答案】4.C

5.D

6.①浓厚的兴趣;②充分的准备:③作家的使命感;④娴熟的写作技巧;⑤正确的战争观;⑥有对作品社

会作用的积极认知。

【解析】

4.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

C.“王筠的创作均以长津湖战役为题材”错误,长津湖战役是抗美援朝小说系列的苜部作品《长津湖》的题材,

选项扩大了范围。

故选C。

5.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概括和分析文中信息的能力。

D.“是为了证明,战争与和平是一个古老恒久的命题,”错误,结合“战争文学关注的还是战争与和平,揭示的

是战争的残酷。战争文学的写作,本质上是呼唤正义与和平的,战争的终极目标是和平“可知,是为了证明

“战争文学的写作,本质上是呼唤正义与和平的

故选D。

6.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筛选概括信息的能力。

由“对这段历史产生出考古一样的浓厚兴趣”可概括出“浓厚的兴趣”:

由“在十几年里,我也经常到乡镇去……010年年底,我到原济南军区创作室从事专业的文学创作,用这十

几年的积累开始写作关于抗美援朝的长篇小说,一直到现在”可概括出“充分的准备”;

由“对长津湖战役比较陌生,而这事实上是中美两军主力部队的直面对决……这段不为人知的历史需要人们

知道”可概括出“作家的使命感”:

由“抗美援朝战争是真实存在的,包括几大战役和一些著名的战斗,写的时候无法回避,需要建立在这样一

种坚实的基础上……通过一些梳理、分析、研究,你进入了那种战争的状态,包括环境、心理、文化等等,

自然就会写出一种战争的真实感”可概括出“娴熟的写作技巧”;

由“战争文学的写作,首先要有正确的战争观——战争到底是什么?于我而言,战争文学关注的还是战争与

和平,揭示的是战争的残酷。战争文学的写作,本质上是呼唤正义与和平的,战争的终极目标是和平''可概

括出“正确的战争观”;

由“希望读者看完你的小说能得到些什么……关键是抗美援朝的精神……通过阅读、观看这些关于抗美援朝

的作品,文学也好,影视也好,我们需要知道我们今天的生活是怎么来的;我们的志愿军前辈们,跨过鸭

绿江时背负着一种怎样的信念……”可概括出”有对作品社会作用的积极认知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5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父亲的家园

杨尚清

①童年的父亲,家园是一个叫作壕沟的山村,跟所有黄土高原的山村一样,沟壑纵横,如同老农额上

深深的皱纹。半大小子,光着脚丫子,爬山上山顶,与牛羊为伴。夏夜,与满天繁星共眠,冬夜,与兄弟

姊妹挤在土炕上。砍柴、担水、抓粪、锄草……只有饥饿与寒冷,没有别的值得言说。老茧磨得多了,针

刺着也不觉疼痛。

②为了填饱肚子,少年的父亲离开了他的第一个家园,行乞讨要,四方为家。没有文化,只有力气,

背石头、打窑洞……娘转多地,后来落脚在一个叫作安条的林场,方圆百里,森林密布。做一名伐木工,

有盼头,能吃上大白馒头。日复一日,与林木为伴,父亲成长为一个勇武有力的小伙子,娶了邻村的漂亮

姑娘莲,在林场安了家。莲,便是我的母亲。这时候的父亲,家园,是有了母亲的小日子。他总是有着使

不完的劲儿。一棵棵大树,在父亲的大锯下,魔力般地轻松倒下,他成了最能干的伐木工。每次进城,父

亲总穿着一身干净而结实的的确良中山装,每次回来,父亲总给我和姐姐带回一堆让别家的孩子垂涎不已

的零食。后来,父亲带回了电视机,再后来,父亲驾回了四轮拖拉机。那个年代,乡下的医疗条件极差,

不知道多少个风雪雷雨的日子,父亲驾着拖拉机,母亲抱着多病的我,四处求医。

③那一年,林场来了省城林业大学的实习生,在父亲的心中种下了一粒种子,让他在后来的日子里,

无论多么艰难,都无比坚定。那一年,姐姐刚好七岁,上学了,跟着比她都大的孩子们,去了十里地外的

小学,那所小学的条件也很差。第二年,父亲决然地带着全家进了城,离开了他工作生活十多年的林场。

④从那以后,父亲的家园,是一个梦。没有户口,我和姐姐却都上了城里最好的小学。最初的家庭教

育,是父亲看着我写的作业,脸上泛起的笑容,是一句“清娃写的字像蛤蟆爬过的踪”。就是一脸的笑容和一

句打趣的话语,让我的心中早早萌生了“认真学习,勤奋练字'’的念想。在文化的世界里,父亲是个门外汉,

他依然只有力气,连自己的名字都不曾会写。拉沙、拉土、拉砖,工地的脏活、苦活、累活,他从不言说,

如同他的汗水默默渗透进我们的血液一般,从不言说,却化作一股坚韧而持久的力量,凝聚在一起,去实

现两代人的梦想。多年后,我和姐姐都考上了大学,毕业后,都成了“公家人”,父亲一直引以为豪。

⑤在不经意间,岁月的轮回改变了很多。父亲瘦弱的身形,疲惫的意志,像一根绷得太紧太久的弹簧,

行将断裂。这个时候,父亲的家园是酒精麻醉后的迷乡。是啊,他从来不懂得让自己停下来,歇一歇。没

有圈子,不打麻将,不认得扑克牌,甚至连玩笑也没怎么开过。也或许,是因为没有了目标,太过于执着

的人,不知何去何从。劝说、哀求、哭喊,都无济于事,这让我坚信:能拯救自己灵魂的人唯有自己!

⑥而今,父亲的家园,是他童年的那个山村——壕沟。不知道经历了怎样的内心煎熬与思想斗争,有

一天,他决定回去。然而,日月轮回,如河流一般,带去了他身躯的健硕、眼光的灵动,他只是养着几十

个小羊羔,种着一片菜园,出山的时候不忘挖一些熟悉的草药,忙碌、充实、开心……

⑦闲不下的父亲,离不开的家园,那里,有他的老兄弟们,也有他童年的记忆,欢喜或是悲伤,好过

城里冰冷的烤墙和无情的水泥地。

⑧岁月悠悠,如歌如诗!时而高亢动人,时而悲凉凄楚,时而温润绵长。愿你我的人生都能觅得一片

属于自己的乐园。

(选自《西部散文选刊》2018年第4期,有改动)

7.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第①段中“沟壑纵横,如同老农额上深深的皱纹''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从地理形貌上写出了父亲

的故乡的荒凉。

B.文章第②段写父亲在林场的经历,刻画了父亲勤劳能干、积极上进、对子女十分疼爱的普通工人的形象,

十分典型鲜活。

C.父亲有一段时间酗酒,这是因为多年的劳累让他身心俱疲,他找不到好的排解方式,只能靠酒精缓解内

心的压力。

D.文章第⑦段承接上文,点明父亲回到童年的那个山村的原因——那里有他的老兄弟们和童年的记忆,充

满人情味。

8.结合文章内容,分析“能拯救自己灵魂的人唯有自己”这句话的含意。

9.“父亲的家园”都包括哪些?为什么把这些称为“父亲的家园”?请结合全文,简要分析。

【答案】7.C

8.①寻找生活目标、回归心灵故乡,只有自己能实现。儿女成人,父亲圆梦,生活没有了目标,整天沉迷

于酒精,大家的劝说、哀求、哭喊都不管用,后来父亲摆脱迷茫,回到故乡的山村,找到了精神的寄托,

也找回了欢乐。②这句话揭示了文章的主旨:每个人都应该寻找自己的心灵故乡和精神家园,只有找到精

神寄托才能找到生活的意义,才能让我们摆脱空虚。

9.①童年时,壕沟的山村,这里是父亲成长的故乡,原始又贫瘠,让童年的父亲饱受磨难而变得坚韧;②

青年时,安条的林场,父亲在青年时有了工作和美好的家庭,产生了供孩子读书的梦想;③中年时,进城

以后,父亲的家园是一个梦,父亲在中年时靠自己的努力圆了让孩子上大学的梦;④老年时,父亲的家园

还是他童年的山村壕沟,那里有父亲的老兄弟和童年记忆,他在那里忙碌而充实,壕沟成为他晚年的精神

家园。

【解析】

7.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能力。

C.“这是因为多年的劳累让他身心俱疲,他找不到好的排解方式,只能靠酒精缓解内心的压力”说法错误,结

合”这个时候,父亲的家园是酒精麻醉后的迷乡,是啊,他从来不懂得让自己停下来,歇一歇,没有圈子,

不打麻将,不认得扑克牌,甚至连玩笑也没怎么开过,也或许,是因为没有了目标,太过于执着的人,不

知何去何从“,可见父亲酗酒是因为他闲下来后,没有了努力的方向,内心空虚。

故选C。

8.本题考查学生理解重要语句含义,把握文章主旨的能力。

结合前文,父亲最初的愿望是“填饱肚子”,离开了故乡,作了伐木工人,完成了转机的愿望,提高了自己的

生活质量。后来受来林场实习的大学生启发,离开了林场,带着全家到了城里,送“我”和姐姐读书,最后“我”

和姐姐都考上大学,成了父亲引以为傲的“公家人”,这时,父亲失去了精神依托,父亲“从来不懂得让自己

停下来,歇一歇。没有圈子,不打麻将,不认得扑克牌,甚至连玩笑也没怎么开过“,所以“父亲的家园是酒

精麻醉后的迷乡”,“劝说、哀求、哭喊,都无济于事”。

再结合后文:有一天,他决定回去自己的故乡——壕沟,回到故乡的父亲“养着几十个小羊羔,种着一片菜

园,出山的时候不忘挖一些熟悉的草药”,他找回了自己的精神依托,生活忙碌、充实、开心。所以这里的

“能拯救自己灵魂的人唯有自己''意思是说:解铃还须系铃人,只有自己能懂自己,能告诉自己需要什么,能

找到下个目标,哪怕是排解抑郁的方式。

同时这句话揭示了文章的主旨:每个人都应该如同文中的父亲一样,去寻找自己的心灵故乡和精神家园,

只有找到精神寄托才能找到生活的意义,才能让我们摆脱空虚。同时文章还通过父亲回到他的故乡后养羊

种菜,重新找到了生活的意义的事告诉我们,老年人也需要心理关怀,需要人去懂他们。但更多的,不是

子女为父母安排如何,而是去培训他们,找到自己自适的空间。正所谓“老人要有自己的生活”,外人也需要

尊重他们的生活方式。

9.本题考查学生筛选概括信息的能力。

通读文章,可知文章通过父亲的四个人生阶段不同的追求来写“父亲的家园”。

童年时期,根据“童年的父亲,家园是一个叫作壕沟的山村”“大小子,光着脚丫子,爬山上山顶,与牛羊为

伴。夏夜,与满天繁星共眠,冬夜,与兄弟姊妹挤在土炕上。砍柴、担水、抓粪、锄草……只有饥饿与寒

冷,没有别的值得言说。老茧磨得多了,针刺着也不觉疼痛”,可知童年时,壕沟的山村是父亲成长的故乡,

原始又贫瘠,这些成为父亲日后改变自己命运的动力,也激发了父亲去改变自己的命运。

青年时期,根据文中“为了填饱肚子,少年的父亲离开了他的第一个家园,行乞讨要,四方为家。没有文化,

只有力气,背石头、打窑洞……辗转多地,后来落脚在一个叫作安条的林场,方圆百里,森林密布。做一

名伐木工,有盼头,能吃上大白馒头”,再后来“父亲成长为一个勇武有力的小伙子,娶了邻村的漂亮姑娘莲,

在林场安了家。莲,便是我的母亲。这时候的父亲,家园,是有了母亲的小日子。他总是有着使不完的劲

儿”“那一年,林场来了省城林业大学的实习生,在父亲的心中种下了一粒种子,让他在后来的日子里,无论

多么艰难,都无比坚定”“姐姐刚好七岁,上学了,跟着比她都大的孩子们,去了十里地外的小学,那所小学

的条件也很差”等信息可知,此时“父亲的家园”是安条的林场,在这一时期父亲有了工作和美好的家庭,并

产生了供孩子读书的梦想。

中年时期,根据文中“父亲决然地带着全家进了城,离开了他工作生活十多年的林场”“从那以后,父亲的家

园,是一个梦”“没有户口,我和姐姐却都上了城里最好的小学”“在文化的世界里,父亲是个门外汉,他依然

只有力气,连自己的名字都不曾会写。拉沙、拉土、拉砖,工地的脏活、苦活、累活,他从不言说,如同

他的汗水默默渗透进我们的血液一般,从不言说,却化作一股坚韧而持久的力量,凝聚在一起,去实现两

代人的梦想。多年后,我和姐姐都考上了大学,毕业后,都成了‘公家人',父亲一直引以为豪”,此时“父亲

的家园”是一个梦,一个用自己努力供儿女读书,让儿女改变命运的梦,为了实现这个梦,父亲吃尽苦头,

“拉沙、拉土、拉砖,工地的脏活、苦活、累活”,“我”和姐姐也不负父亲的期望,”都考上了大学,毕业后,

都成了‘公家人',父亲一直引以为豪

老年时期,根据文中“父亲的家园,是他童年的那个山村——壕沟’“'养着几十个小羊羔,种着一片菜园,出

山的时候不忘挖一些熟悉的草药,忙碌、充实、开心……”,“闲不下的父亲,离不开的家园,那里,有他的

老兄弟们,也有他童年的记忆,欢喜或是悲伤,好过城里冰冷的砖墙和无情的水泥地”可知此时“父亲的家园”

是他童年的山村壕沟。这里有父亲的老兄弟和童年记忆,他在这里忙碌而充实壕沟成为他晚年的精神的乐

园。

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

(-)文言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二年春正月,上问魏征日:“人主何为而明?何为而暗?”对曰:“兼听则明,偏信则暗。”上曰:“善。”

三年夏四月丁手,上始御太极殿,谓侍臣日:“半干、门下,机要之司,诏敕有不便者皆应论执。比来唯睹

顺从,不闻违异。若但行文书,则谁不可为,何必择才也。”房玄龄等皆顿首谢。故事,凡军国大事,则中

书舍人各执所见,杂署其名,谓之“五花判事中书侍郎、中书令省审之,给事中、黄门侍郎驳正之。上始

申明旧制,由是鲜有败事。上问房玄龄、萧璃日:“隋文帝何如主也?“对日:“与毛勤于为治,每临朝,或

至日戾,五品已上引坐论事,卫士传餐而食。虽性非仁厚,亦励精之主也。“上日:“公得其一,未知其二。

文帝不明而喜察。不明则照有不通,喜察则多疑于物,事皆自决,不任群臣。天下至广日万机虽复劳神苦

形岂能■--中理群臣既知主意唯取决奥成虽有愆违莫敢谏争此所以二世而亡也朕则不然。择天下贤才真之

百官,使思天下之事,关由宰相,审熟便安,然后奏闻。有功则赏,有罪则刑,谁敢不竭心力以修职业,

何忧天下之不治乎!”因敕百司:“自今诏敕行下有未便者,皆应执奏,毋得阿从,不尽己意。”上谓魏征日:

“为官择人,不可造次。用一君子则君子皆至,用一小人则小人竞进矣。"对目:“然。天下未定,则专取其

才,不考其行。丧乱既平,则非才行兼备,不可用也。’?七千春正月戊辰,郑文贞公魏征薨。上思征不已,

谓侍臣日:“魏征没,朕亡一镜矣!”

(节选自《通鉴纪事本末・贞观君臣论治》)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天下至广/一日万机/虽复劳神苦形/岂能一一中理/群臣既知/主意唯取决受成/虽有愆违/莫敢谏争/此所以

二世而亡也/

B.天下至广/一日万机/虽复劳神苦形/岂能一一中理/群臣既知主意唯取决受成/虽有愆违/莫敢谏争此/所以二

世而亡也

C.天下至广/一日万机/虽复劳神苦形/岂能一一中理/群臣既知主意/唯取决受成虽有愆违/莫敢谏争/此所以二

世而亡也/

D.天下至广/一日万机/虽复劳神苦形/岂能一一中理/群臣既知主意唯取决受成/虽有愆违/莫敢谏争此/所以二

世而亡也/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甲午,此处即甲午之日。古人以天为干,以地为支。天干和地支组合,可以纪年、纪月、纪日、纪时。

B.中书,即中书省,掌管制令决策,是中央最高权力机关,其长官中书令是制度规定的首席宰相。

C.文帝,即谥号。古代王侯将相、高级官吏、著名文士死后,依据其生前所为给出的具有评价意义的称号。

D.十七年,即唐太宗贞观十七年,为年号纪年。年号由秦始皇首创,以后每一个皇帝即位都有一个固定的

年号。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唐太宗对大臣们只服从自己意见的做法颇有微词,于是恢复了过去的“五花判事”制度,从此很少出现破

坏规定的事情。

B.唐太宗虽然认为隋文帝是一位励精图治的君主,但也认为他喜苛察,多疑心,万事皆自行决定,不信任

群臣。

C.唐太宗善于纳谏,要求百官如果认为下达的诏书敕令有不当之处,都应该照直禀奏,不要隐瞒自己的看

法。

D.唐太宗是一个开明君主,能与臣子讨论为君选才等方面的政事,他善于反思,能够发现行政的不足并改

正。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故事,凡军国大事,则中书舍人各执所见,杂署其名。

(2)丧乱既平,则非才行兼备,不可用也。

【答案】10.C

11.D

12.B

13.(1)按照先例,(对)所有军务及国政大事,中书舍人就各自提出自己的意见,都签署自己的名字。

(2)时局动乱已经平定,那么不是才干和品行同时具备的人才,不能任用。

【解析】

10.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断句的能力。

本题中,“群臣既知主意","主意”指的是君主的心意,是“知'’的宾语,中间不能断开,排除A项;

“此所以:世而亡也”是一个判断句,“此”指代前文,是后句的主语,应在“此”前断开,排除BD。

句意为:天下如此广阔,一天要处理各种重要的事务,即使再耗费身心,难道能每一件事都切中要领吗?群

臣既然知道君主的心意,只采用君主的决定,接受已定的谋略,即使(君主)有过失,也不敢直言规劝,这就

是隋朝到了第二代就灭亡的原因。

故选C。

11.本题考查学生了解并掌握常见的文学文化常识的能力。

D.“年号由秦始皇首创,以后每一个皇帝即位都有一个固定的年号”错误,先秦至汉初无年号,汉武帝即位后

首创年号。历代帝王遇到“天降祥瑞”或内江外忧等大事、要事,一般都要更改年号。一个皇帝所用年号少则

一个,多则十几个。

故选D。

12.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

B.“虽然认为隋文帝是一位励精图治的君主”曲解文意,根据原文“虽性非仁厚……公得其一,未知其二”可知,

唐太宗认为隋文帝算不上励精图治的君主。

故选B。

13.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并翻译文言文句子的能力。

(1)“故事”,按照先例;“执”,提出;"杂”,都;"署”,签署。

(2)“既平”,已经平定;“才行兼备”,才干和品行同时具备;“用”,任用。

参考译文:

贞观二年春正月,唐太宗问魏征:“君主怎样做是明智?怎样做是昏庸?”魏征回答说:“广泛地听

取各方面的意见就是明智,片面地听取单方面的意见就是昏庸。”唐太宗说:“好。”贞观三年夏四月甲

午,唐太宗曾经驾临太极殿,对左右近臣说:“中书省、门下省,都是机密重要的部门,对不妥的诏令都

应该发表和坚持自己的意见。近来只看到服从我,听不到和我不一致的声音。如果(中书省和门下省)只是

实施文书,那么谁不能做呢?为什么一定要选拔有才能的人呢?”房玄龄等人都磕头谢罪。按照先例,(对)

所有军务及国政大事,中书舍人就各自提出自己的意见,都签署自己的名字,这叫“五花判事”。中书侍

郎和中书令仔细审察意见,给事中和黄门侍郎可以反驳和纠正中书省的意见。唐太宗方才重申旧的制度,

因此很少有破坏规定的事情。唐太宗问房玄龄、萧瑞道:”隋文帝作为君主怎么样?”回答说:“隋文帝勤

于治理朝政,每次亲自处理国政,有时到太阳西斜,延请五品以上官员围坐论事,卫兵传递食物就地食用。

虽然品性并不仁爱宽厚,但也是励精图治的君主。”唐太宗说:“你们只知其一,不知其二。隋文帝不贤

明而喜欢苛察。不贤明则察事有不通达之处,喜欢苛察则对事物多有疑心,万事都自行决定,不信任群臣。

天下如此广阔,一天要处理各种重要的事务,即使再耗费身心,难道能每一件事都切中要领吗?群臣既然

知道君主的心意,只采用君主的决定,接受已定的谋略,即使(君主)有过失,也不敢直言规劝,这就是隋

朝到了第二代就灭亡的原因。朕就不是这样。选拔天下贤能的人才,安置于百官之位,让他们考虑天下大

事,经过宰相,(宰相)仔细考虑,认为便利安稳,然后上奏使朕听闻。有功劳就行赏,有过错就处罚,谁

敢不竭尽心力来修治(自己的)职务,何必担心天下治理不好呢!”因而敕令百官:“今后诏书行文下达,

有不当之处,都应该持章表上奏(君主),不得阿附曲从,不充分发表自己的意见。”唐太宗对魏征说:“为

官职选拔人才,不能草率。任用一个君子,那么君子都愿意前来,任用一个小人,那么小人都会争相求进。”

魏征回答说:“是这样。(如果)天下没有平定,那么只看他的才干,而不考察他的品行。(如果)时局动乱

已经平定,那么不是才干和品行同时具备的人才,不能任用。”贞观十七年春正月戊辰,郑文贞公魏征去

世。唐太宗不停地思念魏征,对左右近臣说:“魏征去世,朕失去了一面镜子呀。”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大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下列小题。

古风五十九首(其四十七)

李白

桃花开东园,含笑夸白日。

偶蒙东风荣,生此艳阳质。

岂无佳人色?但恐花不实。

宛转龙火飞,零落早相失。

诅知”“南山松,独立自萧瑟?

【注】语注岂知。

14.以下对本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第一句是叙述,写桃花在东园开放,“东园”化用阮籍诗句“东园桃与李

B.第二句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描写桃花盛放的景象,"笑''与"夸’’生动传神。

C.三、四句承接一、二句,揭示桃花开出美丽花朵的原因,“偶”字令人深思。

D.“龙”指苍龙七宿,“火”指大火星,“龙火飞”指大火星位置西移,寒冬将至。

15.这首诗主要运用了对比的手法,请结合诗句简析。

【答案】14.D

15.①通过桃与松的对比,赞美坚守节操、特立独行的君子。

②通过桃有花而无实的对比,讽刺小人徒有其表,华而不实。

③通过桃花偶蒙春风而荣,春逝而早凋的对比,揭示依赖外力、终不可长的哲理。

【解析】

14.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的理解和分析能力。

D.“寒冬将至”错,结合诗歌内容及词语“零落”“萧瑟”可知应该是秋天将至。

故选D。

15.本题考查学生赏析诗歌表达技巧的能力。

本题己经指出主要运用/对比手法,要求结合诗句进行简析。答题时,指出诗歌中具体拿什么与什么进行

对比,然后把这两种事物放在•起对比有什么表达效果,或者表达了什么情感。

全诗卜句,前四句叙述,后六句议论。其中末二句“也知南山松,独立自萧瑟?”与中四句"岂无佳人色?但

恐花不实。宛转龙火飞,零落早相失''形成对比,嘲桃花娇然艳丽但华而不实,赞青松经秋耐寒而不改颜色,

通过桃花与松树的形象的对比,嘲讽无风无节的小人,赞颂特立独行的君子。

三、四句“偶蒙东风荣,生此艳阳质”与七、八句“宛转龙火3零落早相失”,意思是:它不过是偶逢春风之

吹拂,而开出艳丽的花朵罢了。等到火星西降秋风渐起之时,它早就零落消失了。把桃花偶蒙春风而荣与

春逝而早凋放在一起对比,揭示了依赖外力,终不可长的哲理。

五六两句“岂无佳人色?但恐花不实”,意思是:真花岂不似佳人那样美艳?但恐是只会开花而不能结果。通

过桃有花而无实的对比,讽刺小人徒有其表,华而不实。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

1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七一勋章”获得者张桂梅在颁奖仪式的发言中所说的“倾尽全力,奉献所有,九死亦无悔“,化用了屈

原《离骚》中的名句“,

(2)白居易《琵琶行》中的“,力前句写琵琶女的事业衰退、粉丝尽失,后句揭示其人生的

归宿,可谓言简意赅。

(3)“鸟''是古诗词中的常见意象,如王籍《入若耶溪》中的“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其余的还有很多,

如《望岳》中的“,

【答案】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门前冷落鞍马稀老大嫁作商人妇荡胸

生层云决眦入归鸟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一)语言文字运用1(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传承传统文化在今天的重要性已经o国家高度重视文化建设,从战略全局上作出了

的规划和部署,并明确提出到2035年建成文化强国的战略目标。其中,文化传承的作用至关重要,因为这

直接关乎着实现“中华文化影响力进一步提升,中华民族凝聚力进一步增强”的宏伟目标。

()。比如,近年在年轻人中流行的“博物馆热”,就是的典型案例。从《我在故宫修

文物》《中国诗词大会》《国家宝藏》到《上新了•故宫》,当下的青年群体对于文化遗产、非物质文化遗产

等优秀传统文化,表现出了令人惊叹的巨大热情。不仅是陕西博物馆、新疆博物馆、四川杜甫草堂博物馆

等地方博物馆,包括故宫、天坛等知名的文化景点也都已入选“网红打卡”的热门地点。,显然

与这些博物馆或相关节目“有趣且有料”有关,让年轻人在乐趣中学习,在求知中获得更多精神享受,这

对帮助年轻人养成对传统文化的兴趣、获得更多传统文化的精神养料,有非常关键的意义。

17.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A.不容置喙高瞻远瞩发人深省追本溯源

B.毋庸置疑高瞻远瞩耐人寻味究其原因

C.不容置喙远见卓识耐人寻味追本溯源

D.毋庸置疑远见卓识发人深省究其原因

18.下列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A.传承优秀传统文化,需要新时代青年文化的热点与之契合

B.只有契合新时代青年文化的热点,才能更好的传承传统文化

C.传承优秀传统文化,需要找到其与新时代青年文化热点契合之处

D.找到了与新时代青年文化热点的契合之处,就能传承好传统文化

19.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A.不仅是故宫、天坛等知名的文化景点,包括陕西博物馆、新疆博物馆、四川杜甫草堂博物馆等地方博物

馆也都已入选“网红打卡”的热门地点。

B.不仅是陕西博物馆、新疆博物馆、四川杜甫草堂博物馆等地方博物馆,包括故宫、天坛等知名的文化景

点也都已成为“网红打卡”的热门地点。

C.不仅是陕西博物馆、新疆博物馆、四川杜甫草堂博物馆等地方博物馆,包括故宫、天坛等知名的文化景

点也都已当选“网红打卡”的热门地点。

D.不仅是故宫、天坛等知名的文化景点,包括陕西博物馆、新疆博物馆、四川杜甫草堂博物馆等地方博物

馆也都已成为“网红打卡”的热门地点。

【答案】17.B

18.C

19.D

【解析】

17.本题考查学生正确使用成语的能力。

第一空:“不容置喙''意思是指不允许别人插嘴说话。“毋庸置疑”意思是事实明显或理由充分,根本就没有怀

疑的余地。语境强调“传承传统文化在今天的重要性”,用“毋庸置疑”;

第二空:“高瞻远瞩”意思是站得高,看得远。比喻眼光远大。“远见卓识”意思是有远大的眼光和卓越的见解。

语境强调“国家站在一定高度上做出的规划和部署“,用“高瞻远瞩”;

第三空:“发人深省”意思是启发人深刻思考,有所醒悟,一般用于讲话与文章。“耐人寻味”意思是形容值得

让人仔细体会、琢磨。语境强调“年轻人中流行的“博物馆热值得思考、体会、琢磨,用“耐人寻味”;

第四空:“追本溯源''意思是追究根本,探索源头,比喻追寻根源。“究其原因”意思是探查了其原因。后面通

常都会跟对前文所提到的事情的解释说明,或表轻微转折。后文语境重在解释说明,用“究其原因

故选Bo

18.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之语句复位的能力。

空缺位置位于第二段的段首,主要作用是总领下文,由第一段介绍的“传承传统文化在今天的重要性”可知,

文段主要内容是介绍“如何传承优秀传统文化”,所以,段首应该以“传承优秀传统文化”总起,排除BD:后

文列举“年轻人中流行的,博物馆热,,,的现象,可知前文应该强调“如何传承”,A项强调的是“新时代青年文化

与优秀传统文化契合”,不合语境。

故选C。

19.本题考查学生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

波浪线句子的语病共有两处:

第一,语序不当,"不仅”表示语意递进,此处强调的是博物馆热的程度,应先说知名度高的故宫、天坛;

第二,动宾搭配不当,“入选”与“地点”不能搭配,把入选改为“成为”。

全部修改正确的只有D项。

故选D。

(二)语言文字运用II(本题共2小题,11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很多癌症患者认为,改变饮食结构,减少碳水化合物尤其是葡萄糖的摄入,可以“饿死”癌细胞。其

实这种说法有很大问题,不是不能饿死,而是很难饿死。

癌细胞在进化优势上的特点之一,就是当环境变化的时候,它们比正常细胞更有可能适应环境而生存

下来。癌细胞爱吃葡萄糖,①。由于癌细胞生长太快,血管供应跟不上,癌细胞很早就学会了不依

赖葡萄糖。当葡萄糖不足的时候,很多癌细胞会改换口味,开始吃别的东西,比如谷氮酰胺。就像是爱吃

米饭的人,你把稻谷从地球上拿走,他就会被饿死吗?显然不能。

研究表明,对于人体的脑细胞来说,葡萄糖是唯一能量来源。每一天,大脑需要消耗大约100克的葡

萄糖,占了全身葡萄糖消耗的60%。心脏和肌肉,对能量需求也非常大,而且适应性更差。②,癌细

胞对于吃,远没有那么挑剔,所以比正常细胞更能扛。目前主流的临床营养师,一般鼓励患者均衡饮食,

这样做更为重要的一点是,人体内抗癌细胞的主要战士免疫细胞,也非常需要能量,包括葡萄糖。如果过

度控制营养和饮食,③,导致免疫力降低,对抗癌反而不利,所以千万要慎重。

20.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3个

字。

21.请简要概括为什么改变饮食结构,减少碳水化合物尤其是葡萄糖的摄入,很难饿死癌细胞,不利于抗

癌?要求:使用包含因果关系的句子,表达简洁流畅,不超过80个字。

【答案】20.①但缺少葡萄糖也不会被饿死②和这些正常细胞相比③会饿死免疫细胞

21.因为人体的癌细胞学会了不依赖葡萄糖,而人体其他的细胞,尤其是免疫细胞,都需要葡萄糖,所以

减少葡萄糖的摄入很难饿死癌细胞,反而会伤害有用细胞,不利于抗癌。

【解析】

【分析】

20.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之情境补写的能力。

第一处,前面说“癌细胞爱吃葡萄糖”,后面说”癌细胞很早就学会了不依赖葡萄糖“,可见此处与前句形成转

折,是说癌细胞没有葡萄糖也能生长,据此应填“但缺少葡萄糖也不会被饿死”:

第二处,前面说“大脑”“心脏和肌肉”依赖对能量的需求,后面说的是癌细胞与正常细胞相比的情况,“癌细

胞对于吃,远没有那么挑剔,所以比正常细胞更能扛“,据此应填“和这些正常细胞相比”;

第三处,前面是假设的情况,强调“过度控制营养和饮食”出现的结果,结合“导致免疫力降低”可知,此处应

填“会饿死免疫细胞”。

21.本题考查学生语段压缩概括的能力。

原因部分在第二、三段:

由“癌细胞很早就学会了不依赖葡萄糖”可知,一方面,人体的癌细胞学会了不依赖葡萄糖;由“对于人体的

脑细胞来说,葡萄糖是唯•能量来源'"'人体内抗癌细胞的主要战士免疫细胞,也非常需要能量,包括葡萄糖”

可知,另一方面,人体其他的细胞,尤其是免疫细胞,都需要葡萄糖。

第一段是结论,由“减少碳水化合物尤其是葡萄糖的摄入,可以“饿死”癌细胞。其实这种说法有很大问题,

不是不能饿死,而是很难饿死'’和最后一段“如果过度控制营养和饮食……导致免疫力降低,对抗癌反而不利”

可知,减少葡萄糖的摄入很难饿死癌细胞,反而会伤害有用细胞,不利于抗癌。

最后用一个因果复句表述即可。

四、写作(60分

2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人不博览者,不闻古今,不见事类,不知然否,犹目盲、耳聋、鼻痈者也。

——王充

一个人一辈子只读那一类书,范围很窄很窄,思想也永远不能开禁。

——周谷城

边缘科学诞生以后,要求学者们具有更广泛的学识。

——贝弗里奇

综合以上材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