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2021年江西中考化学真题分类汇编之燃料及其利用_第1页
2017-2021年江西中考化学真题分类汇编之燃料及其利用_第2页
2017-2021年江西中考化学真题分类汇编之燃料及其利用_第3页
2017-2021年江西中考化学真题分类汇编之燃料及其利用_第4页
2017-2021年江西中考化学真题分类汇编之燃料及其利用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17-2021年江西中考化学真题分类汇编之燃料及其利用

选择题(共6小题)

1.(2018•江西)今年春节,江西实行“禁燃令”。下图表示“禁止燃放烟花爆竹”标志是()

A®€®

3.(2020•江西)通常情况B下,下列物质属于可燃物的是()D

A.大理石B.小木条C.玻璃D.泥沙

4.(2019•江西)属于新能源的是()

A.煤B.石油C.天然气D.氢气

5.(2018•江西)逻辑推理是学习化学常用的思维方法,下列推理正确的是()

A.有机物都含有碳元素,所以含有碳元素的化合物一定是有机物

B.一氧化碳从氧化铁中还原出铁,所以冶炼金属一定要用一氧化碳

C.铁在潮湿的空气中容易生锈,所以隔绝氧气和水一定可以防止铁生锈

D.化学反应通常有能量变化,所以人类利用的能量都是由化学反应提供

6.(2019•江西)森林火灾现场救援的方法有:飞机投水、砍出隔离带、人工扑打等,其中

“砍出隔离带”采用的灭火原理是()

A.隔绝氧气B.降低着火点

C.隔离可燃物D.降温至着火点以下

填空题(共4小题)

7.(2021•江西)下列灭火方法正确的是

A图书馆图书着火--用二氧化碳灭火器喷灭

B.酒精灯失火--用嘴吹灭

C.电器着火--用水浇灭

D.油锅着火--

8.(2020•江西)下列变化属于缓慢氧化的是。

A.动植物呼吸

B.碳酸分解

C.甲烷燃烧

D.______

9.(2018•江西)下列灭火方法正确的是

A.电器着火直接用水灭火

B.图书馆档案失火用水基型灭火器熄灭

C.油锅着火用锅盖善灭

D.熄灭酒精灯用

10.(2017•江西)下列属于化石燃料的是

A.天然气B.沼气C.木柴D..

三.实验探究题(共1小题)

11.(2017•江西)如图1是“燃烧的条件”实验活动的部分操作示意图

图1图2

(1)仪器①的名称为;

(2)实验一加热片刻观察到A中棉球上的酒精燃烧产生蓝色火焰,B中棉球上的水不燃

烧,由此得出燃烧的条件之一是;

(3)实验二观察到先燃烧的物质是;若将铜片上的物质换成等量的木屑和煤粉

进行实验,观察到木屑先燃烧,说明木屑的着火点比煤粉;

(4)实验三将燃着的蜡烛放在如图2所示的密闭容器中,同时用氧气传感器测出密闭容

器中氧气含量的变化如图2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填序号)。

A.蜡烛燃烧需要氧气

B.蜡烛燃烧前,密闭容器中氧气的体积分数为21%

C.蜡烛熄灭后,密闭容器中还有氧气

D.蜡烛熄灭后,密闭容器中的二氧化碳体积分数为84%

2017-2021年江西中考化学真题分类汇编之燃料及其利用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选择题(共6小题)

1.(2018•江西)今年春节,江西实行“禁燃令”。下图表示“禁止燃放烟花爆竹”标志是()

【考点】几种常见的与化学有关的图标.

【专题】公共标志型.

【分析】根据图标所表示的含义来考虑,并结合禁止燃放烟花爆竹来做题。

【解答】解:A、是节约用水标志,故错误;

B、是禁止燃放烟花爆竹标志,故正确;

C、是塑料制品循环使用标志,故错误;

D、是禁止吸烟标志,故错误;

故选:B。

【点评】要熟记常见图标表示的意义,了解生活中常见标志。

2.(2021•江西)高铁是中国一张靓丽的名片,车厢内禁止吸烟须张贴的标志是()

AB卷eD0

【考点】几种常见的与化学有关的图标.

【专题】化学与能源.

【分析】根据图标所表示的含义进行分析解答本题。

【解答】解:A.该图标是易燃物标志,故A错;

B.该图标是禁止吸烟标志,故B正确;

C.该图标是节约用水标志,故c错;

D.该图标是禁止携带火种标志,故D错。

故选:B。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图标的含义对我们的日常生活有指导作用,了解各个标签所代

表的含义是解答此类题的关键。

3.(2020•江西)通常情况下,下列物质属于可燃物的是()

A.大理石B.小木条C.玻璃D.泥沙

【考点】燃烧、爆炸、缓慢氧化与自燃.

【专题】化学与能源.

【分析】根据属于可燃物的物质,应具有可燃性,进行分析判断。

【解答】解:A、大理石不具有可燃性,不属于可燃物,故选项错误。

B、小木条具有可燃性,属于可燃物,故选项正确。

C、玻璃不具有可燃性,不属于可燃物,故选项错误。

D、泥沙不具有可燃性,不属于可燃物,故选项错误。

故选:B。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明确属于可燃物的物质应具有可燃性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4.(2019•江西)属于新能源的是()

A.煤B.石油C.天然气D.氢气

【考点】资源综合利用和新能源开发.

【专题】化学与能源.

【分析】根据能源的种类进行分析,新能源是指无污染、可以持续利用的能源,包括太

阳能、风能、核能、地热能、潮汐能等。

【解答】解:人们正在利用和开发的新能源有太阳能、核能、风能、地热能、潮汐能、

生物质能等。

A、煤属于化石燃料,不属于新能源,故选项错误。

B、石油属于化石燃料,不属于新能源,故选项错误。

C、天然气属于化石燃料•,不属于新能源,故选项错误。

D、氢气是清洁、无污染的新能源,故选项正确。

故选:D。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新能源是中考的热点,了解常见的新能源范畴、种类是正确解

答本题的关键。

5.(2018•江西)逻辑推理是学习化学常用的思维方法,下列推理正确的是()

A.有机物都含有碳元素,所以含有碳元素的化合物一定是有机物

B.一氧化碳从氧化铁中还原出铁,所以冶炼金属一定要用一氧化碳

C.铁在潮湿的空气中容易生锈,所以隔绝氧气和水一定可以防止铁生锈

D.化学反应通常有能量变化,所以人类利用的能量都是由化学反应提供

【考点】有机物的特征、分类及聚合物的特性;一氧化碳的化学性质;金属锈蚀的条件

及其防护.

【专题】物质的分类;碳单质与含碳化合物的性质与用途:金属与金属材料.

【分析】A.根据有机物的概念来分析:

B.根据金属的冶炼方法来分析;

C.根据铁锈蚀的条件,进行分析判断;

D,能量不一定由化学反应提供。

【解答】解:A.根据把含碳元素的一类化合物称之为有机物,而含碳化合物不都是有机

物,如CO、CO2、碳酸钙等化合物属于无机物,故错误;

B.碳、氢气和一氧化碳都具有还原性,可用作冶炼金属的还原剂,故错误:

C.铁在潮湿的空气中容易生锈,所以隔绝氧气和水一定可以防止铁生锈,故正确;

D.能量不一定由化学反应提供,可以由风能、水能等提供,故错误。

故选:Co

【点评】本题考查了常见概念的推理,完成此题,可以依据概念和化学知识进行,所以

要求同学们在平时的学习中加强概念的识记及理解,以便灵活应用。

6.(2019•江西)森林火灾现场救援的方法有:飞机投水、砍出隔离带、人工扑打等,其中

“砍出隔离带”采用的灭火原理是()

A.隔绝氧气B.降低着火点

C.隔离可燃物D.降温至着火点以下

【考点】灭火的原理和方法.

【专题】化学与能源.

【分析】根据灭火原理:①清除或隔离可燃物,②隔绝氧气或空气,③使温度降到可燃

物的着火点以下,据此结合灭火方法进行分析解答。

【解答】解:A、“砍出隔离带”,利用的是隔离可燃物的灭火原理,而不是隔绝氧气,故

选项错误0

B、“砍出隔离带”,利用的是隔离可燃物的灭火原理,而不是降低着火点,故选项错误。

C、“砍出隔离带”,利用的是隔离可燃物的灭火原理,故选项正确。

D、“砍出隔离带”,利用的是隔离可燃物的灭火原理,而不是降温至着火点以下,故选项

错误。

故选:Co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掌握灭火的原理(清除或隔离可燃物,隔绝氧气或空气,使温

度降到可燃物的着火点以下)并能灵活运用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二.填空题(共4小题)

7.(2021•江西)下列灭火方法正确的是A

A图书馆图书着火--用二氧化碳灭火器喷灭

B.酒精灯失火--用嘴吹灭

C.电器着火--用水浇灭

D.油锅着火--用锅盖盖灭

【考点】灭火的原理和方法;几种常用的灭火器.

【专题】化学与能源.

【分析】根据灭火原理:①清除或隔离可燃物,②隔绝氧气或空气,③使温度降到可燃

物的着火点以下,据此结合灭火方法进行分析解答。

【解答】解:A.图书着火可以用二氧化碳灭火器灭火,可以防止损坏图书,故选项说法

正确。

B.酒精灯失火,不能用嘴吹,以防爆炸,故选项说法错误。

C.电器着火,首先应切断电源,为防止触电,不能直接用水扑灭,故选项说法错误。

D.油锅起火,可用锅盖盖灭,利用的是隔绝氧气的灭火原理。

故选:A;补充:用锅盖盖灭。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掌握灭火的原理(清除或隔离可燃物,隔绝氧气或空气,使温

度降到可燃物的着火点以下)并能灵活运用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8.(2020•江西)下列变化属于缓慢氧化的是A。

A.动植物呼吸

B.碳酸分解

C.甲烷燃烧

D.食物腐败

【考点】燃烧、爆炸、缓慢氧化与自燃.

【专题】化学与能源.

【分析】氧化反应分为剧烈氧化和缓慢氧化,有的比较缓慢,称为缓慢氧化;燃烧是一

种发光发热的剧烈的氧化反应。

【解答】解:A、动植物呼吸,是与空气的氧气等发生的不容易察觉的缓慢氧化,故选项

正确。

B、碳酸分解,生成水和二氧化碳,不属于缓慢氧化,故选项错误。

C、甲烷燃烧,是剧烈的氧化反应,不属于缓慢氧化,故选项错误。

D、食物腐败,是食物与空气的氧气等发生的不容易察觉的缓慢氧化(合理即可)。

故答案为:

A;食物腐败(合理即可)。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了解氧化反应的分类和缓慢氧化的特点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9.(2018•江西)下列灭火方法正确的是

A.电器着火直接用水灭火

B.图书馆档案失火用水基型灭火器熄灭

C.油锅着火用锅盖善灭

D.熄灭酒精灯用灯帽盖灭

【考点】灭火的原理和方法;几种常用的灭火器.

【专题】化学与能源.

【分析】根据燃烧的条件:可燃物、达到着火点、氧气三者缺一不可,可以判断出只要

去除其中的任一个条件即可达到灭火的目的。

【解答】解:A.用水来浇灭电器着火,容易触电,故错误;

B.图书馆档案失火用水基型灭火器熄灭会造成图书档案的损坏,故错误;

C.油锅着火可以盖上锅盖,通过隔绝氧气而灭火,故正确;

D.熄灭酒精灯时,利用隔绝氧气灭火的方法可以盖上灯帽。

故答案为:C;灯帽盖灭。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灭火的方法,解答时要从可燃物燃烧的条件方面进行分析、判断,

从而找出灭火的方法。

10.(2017•江西)下列属于化石燃料的是A

A.天然气B.沼气C.木柴D.煤或石油.

【考点】化石燃料及其综合利用.

【专题】化学与能源.

【分析】根据化石燃料的分类进行解答.

【解答】解:目前人类以化石燃料为主要能源.常见的化石燃料包括煤、石油天然气;

沼气和木柴不属于化石燃料.

故答案为:A;D答案为:煤或石油.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化石燃料的种类,属于基础的知识,难度不大.

三.实验探究题(共1小题)

11.(2017•江西)如图1是“燃烧的条件”实验活动的部分操作示意图

实蛤一实蛉二实验三

图1图2

(1)仪器①的名称为酒精灯;

(2)实验一加热片刻观察到A中棉球上的酒精燃烧产生蓝色火焰,B中棉球上的水不燃

烧,由此得出燃烧的条件之一是物质具有可燃性;

(3)实验二观察到先燃烧的物质是乒乓球碎片;若将铜片上的物质换成等量的木屑

和煤粉进行实验,观察到木屑先燃烧,说明木屑的着火点比煤粉低;

(4)实验三将燃着的蜡烛放在如图2所示的密闭容器中,同时用氧气传感器测出密闭容

器中氧气含量的变化如图2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D(填序号).

A.蜡烛燃烧需要氧气

B.蜡烛燃烧前,密闭容器中氧气的体积分数为21%

C.蜡烛熄灭后,密闭容器中还有氧气

D.蜡烛熄灭后,密闭容器中的二氧化碳体积分数为84%

【考点】燃烧与燃烧的条件;蜡烛燃烧实验.

【专题】科学探究.

【分析】(1)熟记仪器的名称;

(2)根据实验对比以及可燃物燃烧的条件来分析;

(3)根据可燃物燃烧的条件来分析;

(4)根据瓶内氧气含量的变化图,反应前瓶内氧气的体积分数约是19%,当氧气的体积

分数达到16%时,蜡烛熄灭,说明开始时瓶内含有其它气体,氧气的浓度低于一定值时,

蜡烛无法燃烧,据此结合题意、根据空气的组成进行分析判断即可。

【解答】解:(1)仪器①是酒精灯;故填:酒精灯;

(2)小棉花球蘸水后,因水不可燃,反而会蒸发吸收热量,所以温度达不到棉花的着火

点,不会燃烧;而小棉花球蘸酒精后,酒精是可燃物,在酒精灯上被点燃后会燃烧放出

大量的热,使温度达到棉花的着火点,引发棉花球燃烧,因此实验的结论是燃烧的物质

必须是可燃物;故填:物质具有可燃性;

(3)滤纸碎片和乒乓球碎片都与氧气接触,在加热过程中,由于乒乓球碎片的着火点较

低,首先燃烧起来,说明燃烧需要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木屑的着火点比煤低,故

同时加热木屑先发生燃烧,故填:乒乓球碎片;低;

(4)A.蜡烛燃烧需要氧气,故正确;

B.由图象可知,蜡烛燃烧前,密闭容器中氧气的体积分数为21%,故正确;

C.由图象可知,当氧气的体积分数到16%时蜡烛就熄灭,这说明蜡烛熄灭后,密闭容器

中还有氧气,故正确;

D.蜡烛熄灭后,密闭容器中含有16%的氧气,其他气体为氮气、二氧化碳、稀有气体

等,共占84%,故错误。

故选D。

【点评】此题属于实验综合题,综合考查课本中出现的重要小实验,在平时学习中对这

些重点实验的原理、现象、结论等知识加强记忆是解答此类试题的关键。

考点卡片

1.蜡烛燃烧实验

【知识点的认识】蜡烛燃烧实验是为了探究蜡烛(主要成分石蜡)有哪些物理性质和化学性

质,而进行的探究性燃烧实验.它包含三步实验,其具体的探究过程如下:

1.点燃前:观察蜡烛的颜色、状态、形状和硬度等,并嗅其气味,再从蜡烛上切下一块石

蜡,放入水中观察其沉浮.此实验的现象、结论或推论是:蜡烛通常为黄白色的圆柱体,质

软,微臭,密度比水小,不溶于水.

2.燃烧时:观察并探究燃烧过程中发生了哪些变化?火焰分为几层?哪层最明亮?哪层最

暗?如何设计实验比较三部分温度的高低?猜想蜡烛燃烧后生成了什么物质?如何用实验

进行探究?此实验的现象、结论或推论是:点燃棉线灯芯,可以看到灯芯下方的石蜡受热熔

化,热的液态石蜡被吸上烛芯,继续受热而化为气态石蜡,气态石蜡燃烧形成黄白色的火焰,

发光、放热;火焰分为“、内焰、外焰”三层,外层火焰最明亮,焰心处最暗;取一根火柴

梗,平放在火焰中,约1s后取出,会看到处于外焰的部分最先变黑,说明其外焰温度最高;

分别取一个干燥的烧杯和用澄清的石灰水润湿内壁的烧杯,先后罩在蜡烛火焰上,会看到烧

杯内壁有水雾出现,说明蜡烛生成了水(进而推出其中含有氢元素);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

说明蜡烛燃烧后还生成二氧化碳,(进而推出其中含有碳元素).

3.熄灭时:可以观察到哪些现象,用火柴去点燃蜡烛刚熄灭时的白烟(注意不要接触烛芯),

蜡烛能否重新燃烧?此实验的现象、结论或推论是:熄灭时有一股白烟生成,用火柴去点燃

它,蜡烛能重新燃烧.说明蜡烛燃烧是石蜡气化后的石蜡蒸气被点燃,熄灭时的白烟就是石

蜡蒸气遇冷凝成的石蜡小颗粒形成的.

【命题方向】该考点的命题方向主要是通过设置有关的实验、问题情景,有时还会以如图所

示的图示信息的形式呈现,

干而冷、内整涂有

澄清石灰水的烧杯

111、让学生阅读、观察、思考和分析后,来回答该实验

的现象、结论,或者是补全其中的部分空白.题型有选择题、填空题、实验探究题.中考重

点是凭借着学生最熟悉不过的蜡烛燃烧的实验情景,来考查学生对具体物质的性质、组成进

行科学探究的能力,分析、推断和归纳的能力,和对科学探究方法的掌握情况;以及蜡烛燃

烧实验的有关操作、现象、结论等等.

【解题方法点拨】解答这类题目时,首先,要熟记科学探究的基本方法和环节,以及蜡烛燃

烧实验的有关操作、现象、结论或推论等.然后,根据所给的实验、问题情景信息,或者是

图示信息,结合所学的相关知识和技能,细心地探究后,按照题目要求进行选择或填写即

可.另外,对石蜡的元素组成的推断可以从质量守恒定律的方面来考虑、理解,会比较容易

些.

2.一氧化碳的化学性质

一氧化碳的化学性质

【知识点的认识】一氧化碳的化学性质主要有:

1.一氧化碳具有可燃性,可以在空气或氧气中燃烧变成二氧化碳,火焰呈蓝色,放出大量

的热(可用作燃料).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co+02“燃-2CO2.

2.一氧化碳具有较强的还原性,能把金属从它们的氧化物中还原出来(工业上常用来冶炼

金属).例如,C0+Cu0AC11+CO2,Fe2O3+3CO高温2Fe+3CO2.

3.一氧化碳还具有毒性,极易与人体血液中的血红蛋白结合,从而使血红蛋白不能很好地

与氧气结合,失去携氧能力,造成生物体内缺氧,而发生中毒现象.

【命题方向】该考点的命题方向主要是通过设置实验、问题情景,让学生阅读、思考后,根

据所学的一氧化碳的化学性质,以及反应现象、化学方程式等,来分析、解答相关的实际问

题.并且,经常将其与“碳及含碳物质的不完全燃烧”、“氧气的化学性质”、“炼铁的原理及

金属的冶炼”、“一氧化碳的毒性及煤气中毒”、“一氧化碳的用途”等联系起来考查.题型有

选择题、填空题、实验探究题.中考重点是考查学生对一氧化碳的化学性质的掌握情况,以

及运用它来分析、解答相关的实际问题的能力等.特别是,经常考查一氧化碳的前两个化学

性质,以及有关的化学方程式等.

【解题方法点拨】解答这类题目时,首先,要熟记一氧化碳的化学性质,尤其是有一氧化碳

参与的反应的现象、化学方程式等,以及碳酸或紫色的石蕊试液的性质等;然后,根据所给

的实验、问题情景,以及实验装置图等相关信息,结合所学的相关知识和技能,联系起来细

心地探究、推理后,按照题目要求进行选择或解答即可.

3.金属锈蚀的条件及其防护

金属锈蚀的条件及其防护

【知识点的认识】金属锈蚀的条件是金属要与水、空气中氧气或二氧化碳等接触.初中阶段

主要是指金属铁的锈蚀条件,即铁与氧气、水同时接触就会生锈.防止铁制品生锈(即铁锈

蚀的防护)的常用措施主要有如下:

1.用完铁制品后及时擦洗干净,置于干燥的环境,保持其表面的洁净、干燥.

2.在铁制品表面涂上一层保护膜.例如,机械零件等表面涂油,家用电器、自行车车架、

钢窗等表面刷漆,等等.

3.在铁制品表面进行烤蓝、煮黑等处理(使其表面形成一层致密的四氧化三铁薄膜).例如,

锯条、链条等.

4.在铁制品表面镀上一层其他金属.例如,自行车车把、钢圈以及门把手和水龙头等表面

上,经常镀锌、锡或铝等.

5.改变铁制品的内部结构,将其制成不锈钢等合金.

【命题方向】该考点的命题方向主要是通过创设相关实验、问题情景或图表信息等,来考查

学生对金属锈蚀的条件及其防护措施的理解或掌握情况,以及对空气的成分、金属的化学性

质、氧气的化学性质、水的化学性质、食品包装内的保鲜剂(又称双吸剂,即吸收食品袋内

残留氧气和水,以防食品腐烂变质)、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和意义、合金及其性质等相关问题

的分析、推断、表达的能力和对知识的迁移能力等;并且,经常将其与这些相关知识等关联

起来,进行综合考查.命题方式就是结合着这些相关知识等来设计相应的综合性题目,让学

生通过分析、推断和探究,来选择或解答有关金属锈蚀的条件及其防护措施的实际问题,或

者是反过来设计考查,或者是对所给的有关的表达来进行科学的判断,等等.题型有选择题、

填空题、实验探究题.中考重点是考查学生阅读、分析和提炼所给的实验、问题情景或图表

信息的能力,对金属锈蚀的条件及其防护措施等相关知识的理解或掌握情况,以及运用它们

来探究和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等.特别是,铁生锈的条件及其防护措施,以及将其迁移

到铜的锈蚀条件(即铜与空气中的水、氧气和二氧化碳同时接触)是历年来中考命题的热点,

当然也是中考考查这块知识的重中之重.

【解题方法点拨】解答这类题目时.,首先,要熟记和理解金属锈蚀的条件及其防护措施等相

关知识;然后,根据所给的实验、问题情景或图表信息等,结合所学的相关知识和技能,特

别是有关铁生锈的条件及其防护措施等,细致地阅读、分析题意,联系着生活实际,细心地

进行探究、推理,最后,按照题目的要求,认真地进行选择或解答即可.

另外,对于铜生锈的探究,除了联系比较熟悉的铁的生锈条件之外,还可以根据铜锈(又名

铜绿或孔雀石等)的化学式CU2(OH)2c03,结合着质量守恒定律来分析、探究,就不难

反推出铜生锈的条件了.

4.有机物的特征、分类及聚合物的特性

有机物的特征、分类及聚合物的特性

【知识点的认识】有机物的特征是它由碳元素组成的化合物(但是,少数含碳元素的化合物,

如一氧化碳、二氧化碳、碳酸和碳酸盐等具有无机物的特点,因此把它们看做无机物);其

基本特性是:大多数有机物难溶于水、易溶于有机溶剂、熔点较低;绝大多数有机物受热容

易分解、容易燃烧,有机物的反应一般比较缓慢,并且常伴有副反应发生.

有机物的分类标准有多种,因此它所分的类别也有多种.在初中阶段,经常按照有机物结构

中的碳的骨架进行分类.具体将有机物分为“链状结构化合物”和“网状结构化合物”两种.

聚合物的特性是由其结构决定的;具体有如下两种:

1.链状结构的具有热塑性;即链状结构化合物(即聚合物,如聚乙烯塑料)加热时熔化,

冷却后变成固体,加热后又可以熔化的性质.

2.网状结构的具有热固性;即网状结构化合物(即聚合物,如酚醛塑料,俗称电木;胭醛

塑料,俗称电玉)一经加工成型就不会受热熔化的性质.

【命题方向】该考点的命题方向主要是通过创设相关问题情景或图表信息等,来考查学生对

有机物的特征、基本特性、分类及聚合物的特性的理解和掌握情况;以及阅读、分析、推断

能力和对知识的迁移能力.并且,经常将其与物质的组成和构成、化合物的分类和类别辨析、

物质的溶解性及影响溶解性的因素等相关知识联系起来,进行综合考查.当然,有时也单独

考查之.题型有选择题、填空题.中考的重点是考查学生阅读、分析问题情景或图表信息的

能力,对有机物的特征、基本特性、分类及聚合物的特性等相关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情况,以

及运用它们来分析、解答相关的实际问题的能力等.当然,有时还会根据所给的有关的表达,

进行科学地评价、判断正误等.特别是,对有机物的特征、基本特性、分类及聚合物的特性

等相关问题的考查,以及对有机物的辨析和知识的迁移能力的考查,是近几年中考命题的热

点,并且还是中考考查这块知识的重中之重.

【解题方法点拨】要想解答好这类题目,首先,要理解和熟记有机物的特征、基本特性、分

类及聚合物的特性,以及与之相关的知识.然后,根据所给的问题情景或图表信息等,结合

所学的相关知识和技能,以及自己的生产或生活经验所得,细致地分析题意(或图表信息)

等各种信息资源,并细心地探究、推理后,按照题目要求进行认真地选择或解答即可.同时,

还要注意以下几点:

1.在对有机物进行判别时,首先要明确它们都是化合物的一类;只有确认某物质是化合物

以后,才可根据有机物的概念、宏观组成特点,来确认它到底是不是有机物.但是,少数含

碳元素的化合物,如一氧化碳、二氧化碳、碳酸和碳酸盐等具有无机物的特点,因此把它们

看做无机物.

2.在对有机物进一步进行分类、判别时,只要记住常用的代表性的物质类别即可.即聚乙

烯塑料属于链状结构化合物;酚醛塑料(俗称电木)和服醛塑料(俗称电玉)属于网状结构

化合物;等等.

3.对于聚合物的特性来说,可以根据联系着生产生活实际来进行理解和识记.这样将会是

事半功倍!

5.燃烧与燃烧的条件

燃烧与燃烧的条件

【知识点的认识】燃烧是可燃物与氧气发生的一种发光、放热的剧烈的氧化反应.燃烧的条

件如图所示:;一共有三个:(1)可燃物;(2)氧气(或空气);

(3)温度达到着火点.

【命题方向】该考点的命题方向主要是通过创设相关实验、问题情景或图表信息等,来考查

学生对燃烧与燃烧的条件的理解和掌握情况;以及阅读、分析、推断能力和对知识的迁移能

力.并且,经常将其与“氧气的化学性质、氧化反应、完全燃烧与不完全燃烧、灭火的原理

和方法、自燃与爆炸”等相关知识联系起来,进行综合考查.当然,有时也单独考查之.题

型有选择题、填空题.中考的重点是考查学生阅读、分析实验、问题情景或图表信息的能力,

对燃烧与燃烧的条件等相关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情况,以及运用它们来分析、解答相关的实际

问题的能力等.当然,有时还会根据所给的有关的表达,进行科学地评价、判断正误等.特

别是,对“燃烧的概念、现象和条件,完全燃烧与不完全燃烧,灭火的原理和方法”等相关

问题的考查,以及对有关知识的迁移能力的考查,是近几年中考命题的热点,并且还是中考

考查这块知识的重中之重.

【解题方法点拨】要想解答好这类题目,首先,要理解和熟记燃烧与燃烧的条件,以及与之

相关的知识等.然后,根据所给的实验、问题情景或图表信息等,结合所学的相关知识和技

能,以及自己的生产或生活经验所得,细致地分析题意(或图表信息)等各种信息资源,并

细心地探究、推理后,按照题目要求进行认真地选择或解答即可.同时,还要注意以下几点:

1.对于燃烧的概念,一定要明确燃烧是一种氧化反应,常伴随有发光、放热的现象.因此,

在书写有关物质燃烧的文字表达式或化学方程式时,不能把反应条件写出燃烧,而应该是点

燃.

2.对于燃烧的条件,要特别注意三个条件应该是同时具备,缺一不可的.并且,有些物质

(如细铁丝等)燃烧时要求的氧气浓度比较高,空气中的氧气浓度是达不到的;因此,这些

物质在空气中不能燃烧,但在氧气中却能剧烈燃烧.还有,就是物质的着火点是经常考查到,

一定切记着火点是物质固有的本身的属性,一般是不变的.

6.灭火的原理和方法

灭火的原理和方法

【知识点的认识】灭火的原理和方法,主要有如下三种:

1.清除可燃物或使可燃物与其他物品隔离;如森林失火时,经常砍到一条带树木(即造隔

离带).

2.隔绝氧气或空气;如油锅着火时,可盖严锅盖.

3.使温度降低着火点以下,如用嘴吹灭燃烧的蜡烛.

【命题方向】该考点的命题方向主要是通过创设相关问题情景或图表信息等,来考查学生对

灭火的原理和方法的理解和掌握情况;以及阅读、分析、推断能力和对知识的迁移能力.并

且,经常将其与“燃烧与燃烧的条件、常用物质的性质、几种常用的灭火器”等相关知识联

系起来,进行综合考查.当然,有时也单独考查之.题型有选择题、填空题.中考的重点是

考查学生阅读、分析问题情景或图表信息的能力,对灭火的原理和方法等相关知识的理解和

掌握情况,以及运用它们来分析、解答相关的实际问题的能力等.当然,有时还会根据所给

的有关的表达,进行科学地评价、判断正误等.特别是,对“利用灭火的原理和方法来设计

灭火的方案,或分析、解决生产、生活中的实际问题”等相关问题的考查,以及对有关知识

的迁移能力的考查,是近几年中考命题的热点,并且还是中考考查这块知识的重中之重.

【解题方法点拨】要想解答好这类题目,首先,要理解和熟记灭火的原理和方法,以及与之

相关的知识等.然后,根据所给的问题情景或图表信息等,结合所学的相关知识和技能,以

及自己的生产或生活经验所得,细致地分析题意(或图表信息)等各种信息资源,并细心地

探究、推理后,按照题目要求进行认真地选择或解答即可.同时,还要注意以下几点:

1.所谓灭火,实际上就是破坏燃烧的条件,使燃烧反应停止.因此,可以根据燃烧的条件

来分析、推断和理解.值得一提的是:燃烧发生时,燃烧的三个条件需要同时满足才可;但

是,灭火时,就没有不要将燃烧的三个条件同时破坏,只要其一被破坏,即可达到灭火之目

的.当然,三个条件同时就破坏更能灭火了.

2.如果采用第三种原理和方法来灭火,那么在表达时一定要注意是使温度降低到着火点以

下(或降温至着火点以下),而不能说成降低着火点.因为着火点是物质固有的本身的属性,

一般是不变的.

7.燃烧、爆炸、缓慢氧化与自燃

燃烧、爆炸、缓慢氧化与自燃

【知识点的认识】燃烧是可燃物与氧气发生的一种发光、放热的剧烈的氧化反应.

爆炸是可燃物在有限的空间内急剧地燃烧,就会在短时间内聚集大量的热,使气体的体积迅

速膨胀而引起的现象;这种爆炸是化学变化.但是,还有一种爆炸不是由于化学反应引起,

而仅仅是由于气体的受热膨胀或压强增大而导致的现象;这种爆炸就是物理变化.

缓慢氧化是指有些氧化反应进行得很慢,甚至不容易被察觉,这种氧化叫做缓慢氧化.

自燃是指由缓慢氧化而引起的自发燃烧.

燃烧、爆炸、缓慢氧化与自燃的关系,如图所示:

燃烧、,黑炸、缓嬖氧化与自燃的关系

发光、发热、反应剧烈

[现象

不发光、放热、反应不剧烈

【命题方向】该考点的命题方向主要是通过创设相关问题情景或图表信息等,来考查学生对

燃烧、爆炸、缓慢氧化与自燃的理解和掌握情况;以及阅读、分析、推断能力和对知识的迁

移能力.并且,经常将其与“燃烧与燃烧的条件、燃烧的现象、呼吸作用、金属的锈蚀的条

件及其防护、燃烧和爆炸实验、易燃物和易爆物的安全知识、几种常见的与化学有关的图标、

氢气的爆鸣实验、甲烷(或一氧化碳、氢气等可溶性气体)的验纯及燃烧”等相关知识联系

起来,进行综合考查.当然,有时也单独考查之.题型有选择题、填空题.中考的重点是考

查学生阅读、分析问题情景或图表信息的能力,对燃烧、爆炸、缓慢氧化与自燃等相关知识

的理解和掌握情况,以及运用它们来分析、解答相关的实际问题的能力等.当然,有时还会

根据所给的有关的表达,进行科学地评价、判断正误等.特别是,对“燃烧、爆炸、缓慢氧

化”等相关问题的考查,以及对有关知识的迁移能力的考查,是近几年中考命题的热点,并

且还是中考考查这块知识的重中之重.

【解题方法点拨】要想解答好这类题目,首先,要理解和熟记燃烧、爆炸、缓慢氧化与自燃,

以及与之相关的知识等.然后,根据所给的问题情景或图表信息等,结合所学的相关知识和

技能,以及自己的生产或生活经验所得,细致地分析题意(或图表信息)等各种信息资源,

并细心地探究、推理后,按照题目要求进行认真地选择或解答即可.同时,还要注意以下几

点:

1.燃烧、爆炸、缓慢氧化与自燃的不同点是剧烈程度不同;按照缓慢氧化、自燃、燃烧、

爆炸的顺序,可以说是越来越剧烈.

2.燃烧、爆炸、缓慢氧化与自燃的相同点有两个:(1)都属于氧化反应;(2)都放热.

8.化石燃料及其综合利用

化石燃料及其综合利用

【知识点的认识】化石燃料亦称矿石燃料,它们是古代生物遗体在特定地质条件下经过一系

列复杂变化形成的复杂的混合物.如图所示:

植病成机物枯要「Ml将等被埋F土中.

MKIW址杂登化形成俎

化石燃料主要包括煤、石油和天然气等天然资源.它们都是不可再生资源.它们的具体情况

分别是:

I.煤是复杂的混合物,主要含有碳元素.将煤作为燃料,主要是利用碳元素与氧反应所放

出的热量.此外,煤中还含有氢元素和少量的氮、硫、氧等元素以及无机矿物质(主要含硅、

铝、钙、铁等元素).

2.石油也是混合物,主要含有碳和氢两种元素,同时还含有少量的硫、氧、氮等元素.石

油的化学成分随产地的不同而不同.从油井中开采出来的石油也叫原油,是一种黑色或深棕

色不溶于水的黏稠状液体,密度比水的稍小.如图所示:

3.天然气也是混合物,在有石油的地方,一般都有天然气存在.天然气主要是由碳和氢组

成的气态碳氢化合物,其中最主要的是甲烷.

另外,科学家发现海底埋藏着大量的可燃烧的“冰”--“可燃冰”,其中主要含有甲烷水

合物(由甲烷分子和水分子组成),可能成为未来的新能源,但目前开采在技术上还存在困

难.因为可燃冰埋藏于海底的岩石中,如果在开采中甲烷气体大量泄漏于大气中,造成的温

室效应将比二氧化碳更加严重.但是已经发现的可燃冰储量大约是化石燃料总和的2倍,它

将成为替代化石燃料的新能源.

化石燃料的主要用途如图所不

化石燃料的用途它们的综合利

用分别如下:

1.煤的综合利用:为了使煤得到综合利用,将煤隔绝空气加热,可以使煤分解成许多有用

的物质,如焦炭、煤焦油、焦炉煤气和粗氨水等.其中,焦炉煤气(主要成分是氢气、甲烷、

一氧化碳及其他气体)可作为洁净的生活燃气和化工原料;粗氨水可用于制化肥:焦炭可冶

炼金属(如炼铁等)、制水煤气、做电极等;黑糊糊的煤焦油也是个大宝库,已经从它里面

分离出了上百种化合物,又进一步制成了各种有用的物质,如染料、炸药、农药、药物、化

肥、涂料和塑料等.如图所示:煤的综合利用

2.石油的综合利用:将石油加热炼制,利用石油中各成分的沸点不同,将它们分离,可以

得到溶剂油、汽油、航空煤油、煤油、柴油、润滑油、石蜡和沥青等不同的产品,如图所示:

・溶剂油

・汽油

,航空燃油

一堞油

一柴油

■润滑油

石鲂

,■沥W

石油炼制的部分产品和主要用途;从而使石油得到综合利用.例如,人们常利用液化石

油气、汽油、煤油、柴油等的燃烧,给工厂、农村、汽车和家庭生活等提供了所需要的动力

和热量.又如,化学科技工作者设法把燃料油中较大的分子裂解成含二个、三个、四个碳原

子等的小分子,然后把它们加工制成各种产品,像塑料、合成纤维、合成橡胶、药物、农药、

炸药、化肥、染料、洗涤剂等.这就是20世纪兴起的综合利用石油产品的工业--石油化

工,它已经并正在为满足和丰富人类的物质需要作出贡献.如图所示:

石油综合利用的部分产品

3.天然气的综合利用:在池沼的底部常含有甲烷,通常也把池沼中的气体称为沼气.如图

把秸秆、杂草、人畜、粪便等废弃物放在密闭的沼

气池中发酵,就可产生甲烷.在我国农村,利用沼气可解决生活燃料问题.如图所示:

沼气的制取和利用,天然气除主要用作燃料外,也用于

制造化工原料、化肥和炭黑等.

【命题方向】该考点的命题方向主要是通过创设相关问题情景或图表信息等,来考查学生对

化石燃料及其综合利用的理解和掌握情况;以及阅读、分析、推断能力和对知识的迁移能

力.并且,经常将其与“常用燃料的使用及其对环境的影响、温室效应、物质的元素组成、

质量守恒定律、空气污染及防治、酸雨的产生及其危害、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判别、纯净

物和混合物的判别、石油的组成、石油加工的产物、海洋中的资源、资源综合利用和新能源

的开发”等相关知识联系起来,进行综合考查.当然,有时也单独考查之.题型有选择题、

填空题.中考的重点是考查学生阅读、分析问题情景或图表信息的能力,对化石燃料及其综

合利用等相关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情况,以及运用它们来分析、解答相关的实际问题的能力

等.当然,有时还会根据所给的有关的表达,进行科学地评价、判断正误等.特别是,对“三

大化石燃料的主要成分、煤和石油的综合利用及其是物理变化还是化学变化的判别、甲烷的

验纯及其燃烧”等相关问题的考查,以及对有关知识的迁移能力的考查,是近几年中考命题

的热点,并且还是中考考查这块知识的重中之重.

【解题方法点拨】要想解答好这类题目,首先,要理解和熟记化石燃料及其综合利用,以及

与之相关的知识等.然后,根据所给的问题情景或图表信息等,结合所学的相关知识和技能,

以及自己的生产或生活经验所得,细致地分析题意(或图表信息)等各种信息资源,并细心

地探究、推理后,按照题目要求进行认真地选择或解答即可.值得一提的是:对于化石燃料

的综合利用,可以根据它们的元素组成,联系着质量守恒定律来分析、理解.

9.资源综合利用和新能源开发

资源综合利用和新能源开发

【知识点的认识】资源综合利用和新能源开发主要指以下三个方面:

1.在发展现代产业体系,提高产业核心竞争力方面:在《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

展十二五规划的建议》中明确提出推动能源生产和利用方式变革,构建安全、稳定、经济、

清洁的现代能源产业体系.加快新能源开发,推进传统能源清洁高效利用,完善油气管网,

扩大油气战略储备;发展海洋经济,坚持陆海统筹,制定和实施海洋发展战略,提高海洋开

发、控制、综合管理能力.科学规划海洋经济发展,发展海洋油气等产业,合理开发利用海

洋资源,保护海岛、海岸带和海洋生态环境: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强化核心关键技术

研发,积极有序发展新一代节能环保、新能源、生物等产业,切实提高产业核心竞争力和经

济效益.

2.在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提高生态文明水平方面:在《中央关于制定

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二五规划的建议》中还提出,要节约能源,降低温室气体排放强度,

发展循环经济,推广低碳技术,积极应对气候变化.要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加快资源循环利

用产业发展,加强矿产资源综合利用,鼓励产业废物循环利用,完善再生资源回收体系,推

进资源再生利用产业化;加强资源节约和管理.落实节约优先战略,全面实行资源利用总量

控制、供需双向调节、差别化管理.

3.在新能源开发的方面:现代社会对能量的需求量越来越大,化学反应提供的能量已不能

满足人类的需求.目前,人们正在利用和开发其他新能源,如太阳能、核能、风能、地热能

和潮汐能等.这些能源的利用,不但可以部分解决化石能源面临耗尽的问题,还可以减少对

环境的污染^如图所示:

利用不同形式的能量发电示意图太阳能电池风力发电

【命题方向】该考点的命题方向主要是通过创设相关问题情景或图表信息等,来考查学生对

资源综合利用和新能源开发的理解和掌握情况;以及阅读、分析、推断能力和对知识的迁移

能力.并且,经常将其与“常用燃料的使用与其对环境的影响、化石燃料及其综合利用、海

洋中的资源、对海洋资源合理开发与利用、废弃金属对环境的污染、金属的回收利用及其重

要性、塑料制品的回收及再生、保护水资源和节约用水、工业'三废’处理的必要性和一般

原则、生活污水和工业废液的危害、常见污染物的来源、危害及治理”等相关知识联系起来,

进行综合考查.当然,有时也单独考查之.题型有选择题、填空题.中考的重点是考查学生

阅读、分析问题情景或图表信息的能力,对资源综合利用和新能源开发等相关知识的理解和

掌握情况,以及运用它们来分析、解答相关的实际问题的能力等.当然,有时还会根据所给

的有关的表达,进行科学地评价、判断正误等.特别是,对“与环境污染及防治有关的化学

知识点、有关回收利用的知识点、新能源的开发”等相关问题的考查,以及对有关知识的迁

移能力的考查,是近几年中考命题的热点,并且还是中考考查这块知识的重中之重.

【解题方法点拨】要想解答好这类题目,首先,要理解和熟记资源综合利用和新能源开发,

以及与之相关的知识.然后,根据所给的问题情景或图表信息等,结合所学的相关知识和技

能,以及自己从生产、生活、电视、报纸或网络中了解到相关信息等,细致地分析题意(或

图表信息)等各种信息资源,并细心地探究、推理后,按照题目要求进行认真地选择或解答

即可.

10.几种常见的与化学有关的图标

几种常见的与化学有关的图标

【知识点的认识】几种常见的与化学有关的图标,是指一些与燃烧和爆炸有关的图标、常用

的化学品标志,以及节水、节能、可回收和不可回收的标志等等.具体如图所示:

AAA

当心火灾易燃物质当心爆炸爆炸住物质当心火灾——M化物

®

禁止烟火禁止吸烟

一些与燃烧和爆炸有关的图标

常用危险化学品标志

不可回收

【命题方向】该考点的命题方向主要是通过创设相关问题情景或图表信息等,来考查学生对

几种常见的与化学有关的图标的理解和掌握情况;以及阅读、分析、推断能力和对知识的迁

移能力.并且,经常将其与“加油站、各种矿坑和公共场所等防范爆炸的措施,易燃物和易

爆物安全知识,燃烧、爆炸、缓慢氧化和自燃,燃烧和爆炸实验,氢气的化学性质与燃烧实

验,氢气的爆鸣实验,一氧化碳和甲烷的化学性质,氢气、一氧化碳、甲烷等可燃性气体的

验纯,节水、节能和可不可回收”等相关知识联系起来,进行综合考查.当然,有时也单独

考查之.题型有选择题、填空题.中考的重点是考查学生阅读、分析问题情景或图表信息的

能力,对几种常见的与化学有关的图标等相关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情况,以及运用它们来分析、

解答相关的实际问题的能力等.当然,有时还会根据所给的有关的表达,进行科学地评价、

判断正误等.特别是,对“加油站、各种矿坑和公共场所等防范爆炸的措施,燃烧、爆炸、

缓慢氧化和自燃,燃烧和爆炸实验,氢气、一氧化碳和甲烷的化学性质及其验纯,节水、节

能和可不可回收”等相关问题的考查,以及对有关知识的迁移能力的考查,是近几年中考命

题的热点,并且还是中考考查这块知识的重中之重.

【解题方法点拨】要想解答好这类题目,首先,要理解和熟记几种常见的与化学有关的图标,

以及与之相关的知识.然后,根据所给的问题情景或图表信息等,结合所学的相关知识和技

能,以及自己从生产、生活、电视、报纸或网络中了解到相关信息等,细致地分析题意(或

图表信息)等各种信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