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讲:舵机、锚机和缴缆机_第1页
第13讲:舵机、锚机和缴缆机_第2页
第13讲:舵机、锚机和缴缆机_第3页
第13讲:舵机、锚机和缴缆机_第4页
第13讲:舵机、锚机和缴缆机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船舶辅机

第8章舵机

[SteeringGear]第六节液压舵机的管理一、舵机的充油和调试二、舵机的管理注意事项三、舵机常见故障分析船舶辅机

第8章舵机

[SteeringGear]一、舵机的充油和调试1.系统的清洗和充油清洗:使用专门的清洗油(环烷基油)30~40C,如洗完不易放净,油中应加防锈剂和抗氧化剂。充油:(1)开启放气阀、旁通阀等。(2)闭式系统经滤器向补油箱加油,开式系统向循环油箱加油,达到最高油位。(3)机旁操纵舵机,轮流左右小流量转舵,同时放气。(4)新装舵机以1.25倍设计压力进行密封性试验。船舶辅机

第8章舵机

[SteeringGear]2.舵机的试验和调整对舵:驾驶台

舵机室,两舷5

,15

,25

,35

。(1)电气舵角指示器与实际舵角偏差应不大于

1,且正舵时无偏差;(2)随动舵舵角指示舵角与舵停住后的实际舵角偏差应不大于

1,且正舵时无偏差;(3)不应有明显的跑舵现象;(4)滞舵时间不大于1s,舵轮空转不超过半圈;(5)电气和机械舵角限位必须可靠,实际限位舵角与规定值不能大于

30。船舶辅机

第8章舵机

[SteeringGear]浮动杠杆追随机构的调整方法:(1)转为机旁操纵,使执行元件(19)处于中位;(2)起动左舷泵,若舵停止并不在零位,松开泵变量机构拉杆的锁紧螺帽,转动调节螺套,使变量机构动作,舵叶停在零位。(3)换用右舷泵,用(2)同样方法调整;(4)锁紧螺帽锁紧,再次验证;(5)调整限位螺帽并固定,然后调整电气部分。系统图船舶辅机

第8章舵机

[SteeringGear]船舶辅机

第8章舵机

[SteeringGear](1)起动一台油泵,移开舵角限位,机旁操纵转舵,如主泵是变量泵,接近最大舵角时小流量;3.安全阀的整定(2)舵转到机械极限舵角位置,使油压继续升高,接近整定压力,安全阀应开启,读数。(3)如读数与规定值不符,调整安全阀调节螺帽。船舶辅机

第8章舵机

[SteeringGear]二、舵机的管理注意事项1.油位:应在油位计显示范围的2/3,油位增高说明进气或进水,油位降低过快说明泄漏。2.油温:适宜温度30~50C,超过55C使用冷却器。超过55C,每升高9C寿命降低一半。低于10C不宜起动,室温太低应加热;如在-10~10C之间,先空载运转加热。3.油压:排出压力和吸入压力必须符合正常数值。压力表阀常闭,用时打开,以防损坏。4.滤器:注意前后压差,及时清洗或换新,如发现金属屑必须查找来源。船舶辅机

第8章舵机

[SteeringGear]5.润滑:滑动表面浇涂适量工作油,长期停用涂润滑脂。加油润滑或油杯润滑必须足量。6.泄漏:舵杆不应渗水,液压部件不应漏油。出现泄漏,及时检修。7.噪音:通常是机械噪音,液体噪音等。9.连轴节:起动前盘动,如发现破裂应更换。8.机械加热:泵、电机、轴承等。10.阀和固定螺帽:防止松动或错位。船舶辅机

第8章舵机

[SteeringGear]三、舵机常见故障分析1.舵不能转动电气部分、机械部分、伺服液压系统部分。如两泵共用浮动杆,先将坏泵脱开。泵不能供油在于电机不转,或油泵本身故障。主要原因在于备用泵锁闭不严或阀件故障。(1)遥控系统失灵—机旁操纵正常。(2)主泵不能供油—换备用泵验证。(3)主油路旁通或严重泄漏—主泵吸排油压接近。(4)主油路不通或舵转动受阻—油压高,安全阀开。泵阀、缸阀或主油路锁闭阀打不开。船舶辅机

第8章舵机

[SteeringGear]2.只能单向转舵电气故障、伺服油缸单侧严重泄漏。变量机构单向运行困难,如差动活塞油孔某一堵塞。单侧安全阀开启压力低、一个主油路锁闭阀回油时不能开启。(1)遥控系统只能单向动作—机旁操纵正常。(2)变量泵只能单向排油—换备用泵正常。(3)主油路单方向不通或旁通。船舶辅机

第8章舵机

[SteeringGear]3.转舵时间超过规定要求内泄漏严重、局部损坏、变量执行机构行程太短、转速太低。伺服电机系统:电路故障、激磁电流不足、反馈信号太强;伺服油缸系统:辅泵流量不足、调速阀流量太小、伺服油缸严重泄漏。同时会引起冲舵、跑舵、滞舵。原因在于泄漏、阀件关闭不严等。(1)主泵流量太小。(2)遥控系统动作太慢—机旁操纵正常。(3)主油有旁通或泄漏。船舶辅机

第8章舵机

[SteeringGear]4.滞舵—舵叶的转动滞后于操舵动作空气进入系统。伺服油缸或控制油路中有气体、控制系统机械传动部件间隙太大。(1)主油路有空气—机旁操舵依旧,可放出气体。(2)遥控系统动作迟滞。(3)泵控型系统主油路泄漏或旁通。船舶辅机

第8章舵机

[SteeringGear]5.冲舵—舵转到指令舵角后冲转过头变量机构卡住,控制油压低、差动活塞油孔堵塞。阀芯在一端卡住,一端弹簧断裂、张力不足。(1)变量泵机构不能及时或不能回中。(2)遥控伺服油缸的换向阀或阀控型主油路换向阀不能回中。(3)遥控伺服油路锁闭不严(泄漏或旁通)。(4)控制系统反馈部分故障。(5)主油路锁闭不严—如反馈正常,冲舵后会回到指令舵角。一直冲到顶住机械舵角限位器为止。船舶辅机

第8章舵机

[SteeringGear]6.跑舵—稳舵期间舵偏离所停舵角主油路锁闭不严、遥控系统工作不稳定;两泵共用一套浮动杆的变量泵中位调节不一致或调好后松动,双泵工作时产生跑舵。7.异常噪音和振动(1)液体噪音:气穴、开式系统油位低、吸油滤器堵塞或吸入管漏气、油温低,粘度太大。(2)油泵机组噪音:对中不良、轴承等损坏。(3)管路或其他部件固定不牢。(4)转舵油缸柱塞填料过紧。(5)主油路锁闭阀在舵承受负扭矩且转动快时敲击。(6)舵承磨损或润滑不良。船舶辅机

第8章舵机

[SteeringGear]8.舵不准转舵停止时实际舵角与指令舵角误差超过

1,应对控制系统进行调整。第十章锚机和绞缆机第十章锚机和绞缆机锚锭的出现和变化

锚几乎是和船同时出现的。开始需要停船时,就把用绳子系着的大石块,装着石块的篓筐或者是沙石袋沉入水底把船拖住。公元前3000年,中国和埃及的水手们曾经使用这种锚。后来用坚韧的木料在其下部绑上两个木爪制成了“木锚”,当时称“锭”,让它斜着抓住泥土,十分牢固。最早的铁锚出现于公元前600年,是一只有一个爪的铁钩。在中世纪及12世纪末期的小海船上至少有12个锚,大海船上的铁锚多达24个。当时铁锚的重量较轻,抛锚和起锚靠人力。自从在船舶甲板上安装了绞盘后,锚的重量增加。18世纪,开始使用不易断裂的优质铁造锚,设计出了新式弓形弯曲锚臂。1770年前后,铁制锚杆完全取代了木制锚杜。1821年,英国人霍金斯研制出带锚链筒的有爪锚。1872年至1887年间,英国人C·马丁、S·巴克斯特和W·Q·拜尔斯都曾对这种锚进行了改进。1933年,英国人泰勒申请了犁锚的发明专利,其钩抓力是传统锚的两倍。现代锚用铸铁或锻钢制造。主要有杆锚,多用于小型船舶。无杆锚使用时两个锚爪同时啮入土中,使用最为广泛。大抓力锚适用于砂质或土质松软的水底。还有一些特种锚如菌形锚和伞形锚,多用作长期锚泊、定位用。第十章锚机和绞缆机作用:保持船位不变、船舶紧急制动、使船安全靠离码头。第一节锚机对锚机的基本要求

(1)必须由独立的原动机或电动机驱动;

(2)在船上试验时,锚机应能以平均速度不小于9m/min将1只锚从水深82.5m处(三节锚链入水)拉起至27.5m(一节锚链入水处);

(3)在满足规定的平均速度和工作负载时,应能连续工作30min,应能在过载拉力(不小于工作负载的1.5倍)作用下连续工作2min,此时不要求速度;

(4)链轮与驱动轴之间应装有离合器,离合器应有可靠的锁紧装置,链轮或卷筒应装有可靠的制动器,制动器刹紧后应能承受锚链断裂负荷45%的静拉力;锚链必须装设有效的止链器。止链器应能承受相当于锚链的试验负荷。第一节锚机锚的抛投方式:

船舶抛锚停泊是常用停泊方法。其过程大致是:船上以锚链或锚索连接的锚抛入水中着地,并使其啮入土中,锚产生的抓力与水底固结起来,把船舶牢固地系留在预定的位置,根据不同的水域、气象条件和作业要求、锚的抛投方法有所不同,常用的方式有首抛锚、尾抛锚及首尾抛锚,如图所示。

船首抛锚有抛单锚和双锚两种;船尾抛锚多用于内河船和登陆船艇。若想使停泊的船舶总是以船舷对着风向时,就采用首尾抛锚方式。锚丹福尔大抓力锚

AC-14HHP无捍锚

第一节锚机无杆锚

(HallTypeStocklessBowerAnchor)霍尔锚(A.B.C型)

(HallAnchor(Type:A.B.C))美国海军锚

(USNAnchor)A型马氏大抓力锚

(TypeAHighHoldingPowerMatrosovAnchor)斯贝克锚

(SpekTypeAnchor)1、有杆锚

具有横杆的锚为有杆锚。该类锚的特点是一个锚爪啮入土中,当锚在海底拖曳时,横杆能阻止锚爪倾翻,起稳定作用。有杆锚中有海军锚、层洛门锚、单爪锚及日式锚等。

第一节锚机2、无杆锚

没有横杆,锚爪可以转动的两爪锚为无杆锚。该类锚的特点是,在工作中两个爪同时啮入土中,稳定性好,对各种土质的适应性强,收藏方便。无杆锚发展较快,已由第一代发展到第三代。常用的无杆锚主要有霍尔锚、斯贝克锚、AC-14型锚及DA-1型锚。第一节锚机4、特种锚

特种锚的形状与用途与普通锚均不同。主要是指供浮筒、囤船、浮船坞等使用的永久性系泊锚;破冰船上所用的冰锚及帆船和小艇上用的浮锚等。

3、大抓力锚

大抓力锚实际上是一种有杆转爪锚,因其具有很大的抓重比,故称为大抓力锚。这类锚的特点是,锚爪的啮土面积大,抓持的底质深而多,抓力特大,但是锚爪易拉坏,收藏不方便。大抓力锚中有马氏锚、丹福尔锚、快艇锚、施得林格锚及斯达托锚等。

第一节锚机制链器第一节锚机美国标准链(ASTM80STANDARDLINKCHAIN)

焊接链条(WELDEDLINKCHAIN)

链环(LINK):普通链环(COMMONLINK)

末端链环(ENDLINK)

DIN5687标准链条80级(DIN5687LINKCHAIN(G80))

锚链第一节锚机锚旋转卸扣(ANCHORSWIVELSHACKLE)肯特式连接卸扣(KENTORJOININGSHACKLE)连接卸扣(JOININGSHACKLE)末端卸扣(ENDSHACKLE)转环(SWIVEL)锚机分类

按动力分:电动锚机、液压锚机按锚链轴线布置分:卧式、立式ElectromotiveUnmooringIntegratedMachineElectromotiveUnmooringandPositioningWindlass

IntegratedCapstan第一节锚机第一节锚机第一节锚机液压锚机的工作原理油泵-控制阀-油马达-锚机第一节锚机双作用叶片泵双作用叶片式油马达控制阀换档手柄换向手柄船舶辅机

第10章锚机和绞缆机[WindlassandMooringWinch]作用:使船舶停靠码头、系带浮筒、靠离码头和进出船坞。第二节绞缆机(系泊设备)对绞缆机的基本要求

1.应能保证船舶在受到6级风以下作用时(风向垂直于船体中心线)仍能系住船舶;

2.其拉力大小应该根据船舶的尺寸,按《钢质海船入级与建造规范》所推荐的数字选取;

3.绞缆速度一般为15~30m/min,最大可达50m/min,达到额定拉力时速度取下限值。第二节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