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湖北省恩施州中考历史真题试卷和答案_第1页
2022湖北省恩施州中考历史真题试卷和答案_第2页
2022湖北省恩施州中考历史真题试卷和答案_第3页
2022湖北省恩施州中考历史真题试卷和答案_第4页
2022湖北省恩施州中考历史真题试卷和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中考试卷2022年湖北省恩施州中考历史试卷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3小题,共26分)1.2021年底,教育部印发《关于开展县域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创建工作的通知》,要求进一步推进教育均衡发展。早在春秋时期,有位大思想家就主张“有教无类”,追求教育公平,他是()A老子 B.孔子 C.墨子 D.孟子2.陈旭麓说:“在当时的条件下,这是一大发明。这种制度提供了布衣(平民)可以做宰相,可以为公卿,可以参政的机会。”这种制度是()A.分封制 B.郡县制 C.科举制 D.察举制3.阅读下面两则材料,找出其中的关联,可以得出的结论是()材料一:楚越之地,地广人希(稀),饭稻羹鱼,或火耕而水耨……无积聚而多贫。——《史记•货殖列传》材料二:“苏湖熟,天下足”——南宋谚语“国家根本,仰给东南”——《宋史》A.南宋时期南方手工业兴盛 B.南宋时期南方商业贸易繁荣C.唐朝中期经济重心开始南移 D.南宋时期经济重心南移最后完成4.文明因交流而多彩,因互鉴而丰富。下列关于中国古代对外交流的史实,说法正确的是()A.张骞通西域直接开辟了通往欧洲的路线B.玄奘为中日文化交流作出了卓越的贡献C.郑和下西洋增进了中国与亚非国家的友好往来D.清朝实行闭关锁国政策,严格禁止对外贸易5.1987年,联合国把6月26日定为“国际禁毒日”。这与下列哪个历史事件有关()A.林则徐虎门销烟 B.陈化成吴淞抗英 C.左宗棠收复新疆 D.左宝贵平壤御敌6.“如果战端一开,那就是地无分南北,人无分老幼,无论何人,皆有守土抗战之责……”面对日军大肆侵略,中国军队英勇抗击,筑起了血肉长城。下列抗战史实搭配正确的是()A.彭德怀——淞沪会战 B.谢晋元——台儿庄战役C.张自忠——枣宜会战 D.李宗仁——平型关大捷7.2022年“中央一号文件”强调要稳住农业基本盘,做好“三农”工作。以下关于建国后农村生产关系的调整说法正确的是()A.到1952年底,全国大陆全部完成了土地改革B.农业合作化运动确立了农民土地所有制C.人民公社化运动改变了我国农业落后面貌D.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没有改变土地性质8.尼克松在他回忆录中说,宣读公告只用了三分半钟,“却成了本世纪最出人意料的外交新闻之一”。这则公告发布之后()A.中国加强了与亚非国家的团结与合作B.中美关系开始逐步走向正常化C.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在国际上产生深远影响D.恢复了中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9.分清“史实”与“观点”是学习历史的基本能力之一。下列表述属于“观点”的是()A.深圳是经济特区的代表和对外开放的“窗口”B1984年,开放大连、天津等14个沿海城市C.1990年,上海浦东开发区建立起来D.1992年,开放了重庆、武汉等沿江城市10.文物古迹见证历史。如图反映的文明成果起源于哪一地区()A.古代埃及 B.两河流域 C.古代印度 D.古代希腊11.法国史学家米西勒认为,14-16世纪欧洲封建社会末期是“人”和“世界”被发现的时代。下列选项与这一时代不相符的是()A.巴尔扎克的小说反映了文艺复兴时期的时代风貌B.莎士比亚《神曲》体现了人文主义者的生活理想C.哥伦布向东横渡太平洋,“发现”新大陆美洲D.麦哲伦船队的环球航行证明了地圆学说的正确12.如果不是可以得到改良蒸汽机的相对无限的动力,工业革命完全有可能会在仅仅增加纺织品生产速度后便逐渐消失。以下发明能论证这个观点的是()A.哈格里夫斯的珍妮机 B.斯蒂芬森的火车C.卡尔•本茨的汽车 D.莱特兄弟的飞机13.改革是社会发展进步的动力。20世纪二三十年代的苏俄和美国都通过改革来应对危机,这两次改革的相同点是()A.都从根本上解决了危机 B.都加强了国家对经济的干预C.都是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 D.都是对生产关系的局部调整二、材料解析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34分)14.活动探究一部中国史,就是一部各民族交融汇聚成“多元一体”中华民族的历史。下面是某班同学以“民族交融”为主题设计的活动探究方案,请你参与完成。活动一:【疆域变迁——民族认同】材料一:春秋时期有众多的诸侯国,其中比较强大的有十几个。……战国时期的连年战争,影响了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各诸侯国的人民希望结束战乱,过上安定的生活。——摘编自人民教育出版社《中国历史》七年级上册(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秦朝完成统一的重大意义。活动二:【民族认同——多元一体】材料二:(太和十八年十二月)壬寅,草衣服之制。……(太和十九年)六月已亥,诏不得以北俗之语言于朝廷,若有违者,免所居官。……丙辰,诏迁洛之民,死葬河南,不得还北。于是代人南迁者,悉为河南洛阳人。戊午,诏改长尺大斗,依《周礼》制度,班之天下。——魏收《魏书》卷七《高祖纪下》材料三:李唐一族之所以崛兴,盖取塞外野蛮精悍之精血,注入中华文化颓废之躯,旧染既除、新机重启,扩大恢张,遂能别创空前之世局。——陈寅恪《李唐氏族推测之后记》(2)根据材料二,写出一项具体的改革措施。根据材料二和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概述北方地区的民族交融对中华民族发展的意义。活动三:【多元一体——巩固发展】材料四:对新疆地区对西藏地区唐朝设置安西都护府和北庭都护府,管辖西域的天山南北地区。唐太宗时期,松赞干布求娶A______。唐穆宗时期,唐蕃订立友好盟约,立“唐蕃会盟碑”。元朝设置北庭都元帅府等机构管理西域的军政事务。设立宣慰使司都元帅府,由宣政院直辖,掌管西藏军民各项事务。清朝平定大、小和卓分裂祖国的叛乱;设置伊犁将军进行管辖;妥善安置回归祖国的土尔扈特部。中央政府对历代达赖和班禅进行册封;1727年,设置B______,监督西藏地方政务;1793年,颁布《钦定藏内善后章程》规范管理西藏。——改编自人民教育出版社《中国历史》七年级下册(3)完成表格,在A、B两处填上适当内容。根据表格归纳历代王朝处理边疆问题的有效方式。(至少答出两种)活动四:【提升认识——家国情怀】(4)通过主题活动的探究,谈谈你对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的认识。15.材料分析题世界形势风云变幻,战争影响国际格局,无论世界局势如何变化,和平与发展是我们永恒的追求。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在两次工业革命的推动下,欧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经济迅速发展。它们凭借强大的军事力量瓜分世界。到20世纪初,世界领土基本被瓜分完毕。但是,实力后来居上的德国其殖民地只有英国的。德国与占有殖民地较多的英、法等国的冲突不断加剧……——摘编自人民教育出版社《世界历史》九年级下册材料二: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前三年,轴心国把控着局面。1942年底,随着苏联人的胜利,转折点开始出现……1945年9月2日,在停泊于东京湾的美国“密苏里号”战舰甲板上,举行了正式的投降仪式。这样,第二次世界大战就结束了……——摘编自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材料三:两次世界大战和冷战是影响20世纪国际格局演变的重大事件和重要因素。这些事件无不集中反映了大国和大国集团之间的力量对比变化。这一历史时段的国际格局经历了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其变化的基本形态是:经过第一次世界大战,欧洲的世界中心地位发生严重动摇;经过第二次世界大战,欧洲世界中心地位结束;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发生的冷战,促成了两极格局的形成……——摘编自徐蓝《20世纪国际格局的演变——一种宏观论述》材料四: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的根本原因。随着英、德矛盾不断加剧,在欧洲形成的两大军事集团是?(2)材料二中“转折点开始出现”源于哪场战役?第二次世界大战最终以反法西斯力量的胜利而结束,你认为胜利的原因有哪些?(3)根据材料三,分析两次世界大战对欧洲地位的影响?两极格局形成的标志是什么?(4)从材料四中任选一幅图片,简述该组织对维护世界和平与发展的作用。16综合分析题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近代以来中国人民最伟大的梦想,无数仁人志士为之奋斗,各个阶层为此不懈探索,努力寻找一条救国救民,强国富民的道路。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李鸿章晚年这样评价自己的洋务事业:“我办了一辈子的事,练兵也,海军也,都是纸糊的老虎,何尝能实在放手办理?不过勉强涂饰,虚有其表……”——吴永《庚子西狩丛谈》材料二:鸦片战争以来,中国人民和仁人志士进行了一系列挽救国家危亡的斗争……19世纪末20世纪初,改良派和革命派发起的政治运动都归于失败……救国的任务历史性地落到了先进生产力的代表中国工人阶级的身上。——改编自曲青山《中国共产党百年辉煌》材料三:历史事件对应结果五四运动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中共一大中国共产党诞生建立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开创中国革命道路全民族抗战取得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新中国成立中国真正成为独立自主的国家三大改造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在我国建立起来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启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改编自人民教育出版社《中国历史》八年级(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列举洋务运动中创办的民用企业一例。你怎样看待李鸿章“不过勉强涂饰,虚有其表”的说法?(2)材料二中“归于失败”的政治运动有哪些?它们“归于失败”的理由是什么?(3)综合上述三则材料,提炼一个观点,结合材料三和所学知识就所拟观点进行论述。(要求:观点明确,论述需包含两个历史事件,适当展开,史论结合,条理清楚,表述简洁。)试卷2022年湖北省恩施州中考历史试卷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3小题,共26分)1.2021年底,教育部印发《关于开展县域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创建工作的通知》,要求进一步推进教育均衡发展。早在春秋时期,有位大思想家就主张“有教无类”,追求教育公平,他是()A.老子 B.孔子 C.墨子 D.孟子【答案】B【解析】【详解】春秋晚期,儒家创始人孔子创办私学,主张“有教无类”,打破贵族和王室垄断教育局面,先后培养了三千弟子,促进了教育在民间的发展,B项正确;老子是春秋时期道家创始人,主张顺其自然、无为而治等,与题干不符,排除A项;墨子是战国时期墨家代表人物,孟子是战国时期儒家代表人物,与题干“春秋时期”不符,排除CD项。故选B项。2.陈旭麓说:“在当时的条件下,这是一大发明。这种制度提供了布衣(平民)可以做宰相,可以为公卿,可以参政的机会。”这种制度是()A.分封制 B.郡县制 C.科举制 D.察举制【答案】C【解析】【详解】依据题干信息“布衣(平民)可以做宰相,可以为公卿”可知,这种制度是科举制,结合所学可知,科举制度创立于隋朝,唐朝时期进一步完善,它以考试成绩而非门第高低作为选官的主要依据,是古代选官制度的一大进步,使门第不高的有才识的读书人可以通过科举考试进入仕途,C项正确;分封制是西周实行的地方行政制度,郡县制是秦朝实行的地方行政制度,并非选官制度,排除AB项;察举制是西汉汉武帝时期实行的自下而上向朝廷举荐人才的制度,排除D项。故选C项。3.阅读下面两则材料,找出其中的关联,可以得出的结论是()材料一:楚越之地,地广人希(稀),饭稻羹鱼,或火耕而水耨……无积聚而多贫——《史记•货殖列传》材料二:“苏湖熟,天下足”——南宋谚语“国家根本,仰给东南”——《宋史》A.南宋时期南方手工业兴盛 B.南宋时期南方商业贸易繁荣C.唐朝中期经济重心开始南移 D.南宋时期经济重心南移最后完成【答案】D【解析】【详解】材料一反映江南地区经济比较落后,“苏湖熟,天下足”反映了南宋江南地区农业发达,“国家根本,仰给东南”反映当时中央的财政收入,主要来自南方,特别是东南地区,说明南宋时期经济重心南移已经完成,D项正确;材料没有涉及南宋手工业发展的信息,排除A项;材料没有涉及南宋时期南方商业贸易的信息,排除B项;材料涉及唐代经济发展的信息,排除C项。故选D项。4.文明因交流而多彩,因互鉴而丰富。下列关于中国古代对外交流的史实,说法正确的是()A.张骞通西域直接开辟了通往欧洲的路线B.玄奘为中日文化交流作出了卓越的贡献C.郑和下西洋增进了中国与亚非国家的友好往来D.清朝实行闭关锁国政策,严格禁止对外贸易【答案】C【解析】【详解】为了加强同海外各国联系,宣扬国威和到西洋“取宝”,1405年--1433年,郑和先后七次下西洋,最远到达红海沿岸和非洲东海岸。郑和的远航,时间之长,规模之大,堪称世界航海史上的空前壮举,不仅增进了中国与亚非国家和地区的相互了解和友好往来,而且开创了西太平洋与印度洋之间的亚非海上交通线,为人类的航海事业作出了伟大的贡献,C项正确;张骞通西域,加强汉朝与西域各国的联系,排除A项;玄奘为中印文化交流作出了卓越的贡献,排除B项;清朝实行闭关锁国政策,严格限制对外贸易,排除D项。故选C项。5.1987年,联合国把6月26日定为“国际禁毒日”。这与下列哪个历史事件有关()A.林则徐虎门销烟 B.陈化成吴淞抗英 C.左宗棠收复新疆 D.左宝贵平壤御敌【答案】A【解析】【详解】1839年6月3日,林则徐下令将缴获的鸦片,在虎门海滩当众销毁,前后用了23天,销毁鸦片110多万千克。虎门销烟是禁烟斗争的伟大胜利,显示了中华民族反抗外来侵略的坚强意志。振奋了民族精神,维护了民族尊严。林则徐成为当之无愧的民族英雄。1987年,联合国决定将6月26日定为国际禁毒日。“国际禁毒日”的设立与虎门销烟有关,A项正确;陈化成吴淞抗英与题干无关,排除B项;题干材料没有体现左宗棠收复新疆,排除C项;题干材料没有涉及左宝贵平壤御敌,排除D项。故选A项。

6.“如果战端一开,那就是地无分南北,人无分老幼,无论何人,皆有守土抗战之责……”面对日军大肆侵略,中国军队英勇抗击,筑起了血肉长城。下列抗战史实搭配正确的是()A.彭德怀——淞沪会战 B.谢晋元——台儿庄战役C.张自忠——枣宜会战 D.李宗仁——平型关大捷【答案】C【解析】【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在枣宜会战中,第三十三集团军总司令张自忠上将壮烈殉国,C项正确;1937年8月,日军一名军官带兵强行闯过上海虹桥机场警戒线,别中国守军击毙。日本以此为借口在上海挑起事端,中国军队奋起反抗,淞沪会战爆发。姚子青率全营守卫宝山,谢晋元率部坚守苏州河北岸四行仓库,排除A项;1937年8月,淞沪会战爆发,谢晋元率部坚守苏州河北岸四行仓库,排除B项;平型关大捷是林彪率领八路军一一五师在平型关设伏,将日军全部歼灭。取得全民族抗战以来中国军队取得的第一个胜利,排除D项。故选C项。7.2022年“中央一号文件”强调要稳住农业基本盘,做好“三农”工作。以下关于建国后农村生产关系的调整说法正确的是()A.到1952年底,全国大陆全部完成了土地改革B.农业合作化运动确立了农民土地所有制C.人民公社化运动改变了我国农业落后面貌D.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没有改变土地性质【答案】D【解析】【详解】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没有改变土地性质,土地仍然属于国家公有,D项正确;到1952年底,除部分少数民族地区外,全国大陆基本完成了土地改革,排除A项;农业合作化运动确立了土地集体所有制,排除B项;人民公社化运动挫伤了农民的积极性,没能改变我国农业落后面貌,排除C项。故选D项。8.尼克松在他的回忆录中说,宣读公告只用了三分半钟,“却成了本世纪最出人意料的外交新闻之一”。这则公告发布之后()A.中国加强了与亚非国家的团结与合作B.中美关系开始逐步走向正常化C.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在国际上产生深远影响D.恢复了中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答案】B【解析】【详解】1972年,美国总统尼克松访华。中美双方在上海签署《中美联合公报》,中美两国二十多年的对抗结束了,开始走向正常化。故这则公告发布之后,中美关系开始逐步走向正常化,B项正确;中国加强了与亚非国家的团结与合作与题干无关,排除A项;材料没有涉及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在国际上产生深远影响,排除C项;1971年,恢复了中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与题干无关,排除D项。故选B项。9.分清“史实”与“观点”是学习历史的基本能力之一。下列表述属于“观点”的是()A.深圳是经济特区的代表和对外开放的“窗口”B.1984年,开放大连、天津等14个沿海城市C.1990年,上海浦东开发区建立起来D.1992年,开放了重庆、武汉等沿江城市【答案】A【解析】【详解】史实指的是历史的真实情况,不带有作者自己的感情色彩;观点是分析历史事实的看法和状态,带有明显的个人情感。深圳是经济特区的代表和对外开放的“窗口”这一说法表达了一种观点和看法,属于观点,A项正确;1984年,开放大连、天津等14个沿海城市,反映的是历史的真实情况,属于史实,排除B项;1990年,上海浦东开发区建立起来,反映的是历史的真实情况,属于史实,排除C项;1992年,开放了重庆、武汉等沿江城市,反映的是历史的真实情况,属于史实,排除D项。故选A项。

10.文物古迹见证历史。如图反映的文明成果起源于哪一地区()A.古代埃及 B.两河流域 C.古代印度 D.古代希腊【答案】C【解析】【详解】题目中“释迦牟尼佛像”是佛教雕塑。种姓制度激化了社会矛盾,引起人民不满,反对婆罗门特权的情绪不断高涨;公元前6世纪,古代印度百姓生活困苦,社会矛盾尖锐,佛教就在这种形势下产生了。佛教的创始人是乔达摩•悉达多,又称释迦牟尼,C项正确;佛教起源于古代印度,不是古代埃及,排除A项;佛教起源于古代印度,不是两河流域,排除B项;佛教起源于古代印度,不是古代希腊,排除D项。故选C项。

11.法国史学家米西勒认为,14-16世纪欧洲封建社会末期是“人”和“世界”被发现的时代。下列选项与这一时代不相符的是()A.巴尔扎克的小说反映了文艺复兴时期的时代风貌B.莎士比亚的《神曲》体现了人文主义者的生活理想C.哥伦布向东横渡太平洋,“发现”新大陆美洲D.麦哲伦船队的环球航行证明了地圆学说的正确【答案】A【解析】【详解】根据所学可知,文艺复兴出现于14-16世纪,巴尔扎克是19世纪法国著名批判现实主义作家,A项符合题意,故选A项;14-16世纪欧洲封建社会末期是“人”和“世界”被发现的时代,莎士比亚的《神曲》体现了人文主义者的生活理想,哥伦布“发现”新大陆美洲,麦哲伦船队的环球航行证明了地圆学说的正确,均体现了这一点,BCD三项均不符合题意,排除。故选A项。12.如果不是可以得到改良蒸汽机的相对无限的动力,工业革命完全有可能会在仅仅增加纺织品生产速度后便逐渐消失。以下发明能论证这个观点的是()A.哈格里夫斯的珍妮机 B.斯蒂芬森的火车C.卡尔•本茨的汽车 D.莱特兄弟的飞机【答案】A【解析】【详解】根据所学可知,最初的珍妮机一次能纺出8根纱线,经过改进后,能同时纺出80根纱线,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但它的动力还是人力,工业革命并没有向深层发展,A项正确;斯蒂芬森的火车使用蒸汽机作动力,卡尔•本茨的汽车、莱特兄弟的飞机均是内燃机做动力,这两种动力是相对无限的,它们推动了工业革命向深层发展,排除BCD三项。故选A项。13.改革是社会发展进步的动力。20世纪二三十年代的苏俄和美国都通过改革来应对危机,这两次改革的相同点是()A.都从根本上解决了危机 B.都加强了国家对经济的干预C.都是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 D.都是对生产关系的局部调整【答案】D【解析】【详解】据所学知识可知,20世纪二三十年代苏俄和美国都通过改革来应对危机,苏俄新经济政策是为促进经济的恢复和发展而在1921年实施的。新经济政策利用市场和商品货币关系扩大生产,允许多种经济并存,在维护基本制度的前提下对生产关系进行局部调整,促进了国民经济的恢复和发展。美国罗斯福新政是为应对经济大危机而实施的,在不触及资本主义制度的前提下,进行的政策调整,无法解决美国社会的基本矛盾。题干这两次改革都是在本国出现严重经济困难的背景下,从国情出发,对生产关系的局部调整,D项正确;罗斯福新政不能从根本上避免经济危机,排除A项;罗斯福新政加强了国家对经济的干预,排除B项;新经济政策不属于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排除C项。故选D项。

二、材料解析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34分)14.活动探究一部中国史,就是一部各民族交融汇聚成“多元一体”中华民族的历史。下面是某班同学以“民族交融”为主题设计的活动探究方案,请你参与完成。活动一:【疆域变迁——民族认同】材料一:春秋时期有众多的诸侯国,其中比较强大的有十几个。……战国时期的连年战争,影响了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各诸侯国的人民希望结束战乱,过上安定的生活。——摘编自人民教育出版社《中国历史》七年级上册(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秦朝完成统一的重大意义。活动二:【民族认同——多元一体】材料二:(太和十八年十二月)壬寅,草衣服之制。……(太和十九年)六月已亥,诏不得以北俗之语言于朝廷,若有违者,免所居官。……丙辰,诏迁洛之民,死葬河南,不得还北。于是代人南迁者,悉为河南洛阳人。戊午,诏改长尺大斗,依《周礼》制度,班之天下。——魏收《魏书》卷七《高祖纪下》材料三:李唐一族之所以崛兴,盖取塞外野蛮精悍之精血,注入中华文化颓废之躯,旧染既除、新机重启,扩大恢张,遂能别创空前之世局。——陈寅恪《李唐氏族推测之后记》(2)根据材料二,写出一项具体的改革措施。根据材料二和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概述北方地区的民族交融对中华民族发展的意义。活动三:【多元一体——巩固发展】材料四:对新疆地区对西藏地区唐朝设置安西都护府和北庭都护府,管辖西域的天山南北地区。唐太宗时期,松赞干布求娶A______。唐穆宗时期,唐蕃订立友好盟约,立“唐蕃会盟碑”。元朝设置北庭都元帅府等机构管理西域的军政事务。设立宣慰使司都元帅府,由宣政院直辖,掌管西藏军民各项事务。清朝平定大、小和卓分裂祖国的叛乱;设置伊犁将军进行管辖;妥善安置回归祖国的土尔扈特部。中央政府对历代达赖和班禅进行册封;1727年,设置B______,监督西藏地方政务;1793年,颁布《钦定藏内善后章程》规范管理西藏。——改编自人民教育出版社《中国历史》七年级下册(3)完成表格,在A、B两处填上适当内容。根据表格归纳历代王朝处理边疆问题的有效方式。(至少答出两种)活动四:【提升认识——家国情怀】(4)通过主题活动的探究,谈谈你对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的认识。【答案】(1)秦朝完成统一结束了的割据局面,开创了中国历史上首次大一统的局面;秦是我国历史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中央集权国家,对后世产生深远的影响;促进了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2)均田制。为中华民族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进一步丰富了中华民族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并为隋唐时期多民族国家的繁荣与发展奠定了基础。(任两点,意思相近即可)(3)文成公主;驻藏大臣;方式:与少数民族和亲、设置管理机构、对少数民族首领进行册封、制定法律。(4)一部中国史,就是一部各民族交融汇聚成多元一体中华民族的历史,就是各民族共同缔造、发展、巩固统一的伟大祖国的历史。各民族之所以团结融合,多元之所以聚为一体,源自各民族文化上的兼收并蓄、经济上的相互依存、情感上的相互亲近,源自中华民族追求团结统一的内生动力。【解析】【详解】(1)根据材料一“……战国时期的连年战争,影响了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各诸侯国的人民希望结束战乱,过上安定的生活”和所学可知,秦朝完成统一,结束了春秋战国的诸侯纷争割据局面,开创了中国历史上首次大一统的局面;秦是我国历史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中央集权国家,对后世产生深远的影响;促进了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2)根据材料二“……(太和十九年)六月已亥,诏不得以北俗之语言于朝廷,若有违者,免所居官。……”可知反映了北魏孝文帝的改革,据此可知改革措施有迁都洛阳、说汉话、改汉姓、穿汉服、实行均田制等。结合材料三“李唐一族之所以崛兴,盖取塞外野蛮精悍之精血,注入中华文化颓废之躯,旧染既除、新机重启,扩大恢张,遂能别创空前之世局”和所学知识可知,北方地区民族交往、交流和交融对中华民族发展的意义是为中华民族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进一步丰富了中华民族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并为隋唐时期多民族国家的繁荣与发展奠定了基础。(3)根据所学可知,唐太宗时期,松赞干布求娶文成公主;清朝前期,雍正年间设置驻藏大臣,代表中央与达赖和班禅共同管理西藏。根据表格中“唐朝设置安西都护府、北庭都护府管辖天山南北地区”“唐太宗时期将文成公主嫁给吐蕃赞普松赞干布”“清朝中央政府对历代达赖和班禅进行册封”“清朝颁布《钦定藏内善后章程》规范管理西藏”可知历代王朝处理边疆问题的有效方式有:设置管理机构、与少数民族和亲、对少数民族首领进行册封、制定法律。(4)综合上述信息可知,中国古代历史上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是历史的主流之一,各民族都为中华民族的发展做出了积极的贡献;一部中国史就是一部各民族交融汇聚成多元一体中华民族的历史,就是各民族共同缔造、发展、巩固统一的伟大祖国的历史。各民族之所以团结融合,多元之所以聚为一体,源自各民族文化上的兼收并蓄、经济上的相互依存、情感上的相互亲近,源自中华民族追求团结统一的内生动力。15.材料分析题世界形势风云变幻,战争影响国际格局,无论世界局势如何变化,和平与发展是我们永恒的追求。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在两次工业革命的推动下,欧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经济迅速发展。它们凭借强大的军事力量瓜分世界。到20世纪初,世界领土基本被瓜分完毕。但是,实力后来居上的德国其殖民地只有英国的。德国与占有殖民地较多的英、法等国的冲突不断加剧……——摘编自人民教育出版社《世界历史》九年级下册材料二: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前三年,轴心国把控着局面。1942年底,随着苏联人的胜利,转折点开始出现……1945年9月2日,在停泊于东京湾的美国“密苏里号”战舰甲板上,举行了正式的投降仪式。这样,第二次世界大战就结束了……——摘编自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材料三:两次世界大战和冷战是影响20世纪国际格局演变的重大事件和重要因素。这些事件无不集中反映了大国和大国集团之间的力量对比变化。这一历史时段的国际格局经历了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其变化的基本形态是:经过第一次世界大战,欧洲的世界中心地位发生严重动摇;经过第二次世界大战,欧洲世界中心地位结束;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发生的冷战,促成了两极格局的形成……——摘编自徐蓝《20世纪国际格局的演变——一种宏观论述》材料四: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的根本原因。随着英、德矛盾不断加剧,在欧洲形成的两大军事集团是?(2)材料二中“转折点开始出现”源于哪场战役?第二次世界大战最终以反法西斯力量的胜利而结束,你认为胜利的原因有哪些?(3)根据材料三,分析两次世界大战对欧洲地位的影响?两极格局形成的标志是什么?(4)从材料四中任选一幅图片,简述该组织对维护世界和平与发展的作用。【答案】(1)帝国主义之间政治经济发展的不平衡;三国协约集团和三国同盟集团。(2)斯大林格勒保卫战;世界反法西斯力量的共同努力。(3)严重削弱了欧洲的地位;北大西洋公约组织和华沙条约组织两大军事政治集团的建立。(4)联合国在维护世界和平,缓和国际紧张局势,解决地区冲突方面,在协调国际经济关系,促进世界各国经济、科学、文化的合作与交流方面,都发挥着相当积极的作用。【解析】【小问1详解】根据所学和材料一“到20世纪初,世界领土基本被瓜分完毕。但是,实力后来居上的德国其殖民地只有英国的。德国与占有殖民地较多的英、法等国的冲突不断加剧”可知,这体现的根本原因是帝国主义之间政治经济发展的不平衡,随着英、德矛盾不断加剧,在欧洲形成的两大军事集团是三国协约集团和三国同盟集团。【小问2详解】根据所学和材料二“1942年底,随着苏联人的胜利,转折点开始出现”可知,这就是斯大林格勒保卫战,第二次世界大战最终以反法西斯力量的胜利而结束,你认为胜利的原因是世界反法西斯力量的共同努力。【小问3详解】根据所学和材料三“经过第一次世界大战,欧洲的世界中心地位发生严重动摇;经过第二次世界大战,欧洲世界中心地位结束;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发生的冷战,促成了两极格局的形成”可知,世界大战对欧洲地位的影响是严重削弱了欧洲的地位;两极格局形成的标志是北大西洋公约组织和华沙条约组织两大军事政治集团的建立。【小问4详解】此问相对开放,回答符合下列要点即可,如,可知任选一个,必须点明它的主要影响,如,联合国在维护世界和平,缓和国际紧张局势,解决地区冲突方面,在协调国际经济关系,促进世界各国经济、科学、文化的合作与交流方面,都发挥着相当积极的作用。16.综合分析题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近代以来中国人民最伟大的梦想,无数仁人志士为之奋斗,各个阶层为此不懈探索,努力寻找一条救国救民,强国富民的道路。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李鸿章晚年这样评价自己的洋务事业:“我办了一辈子的事,练兵也,海军也,都是纸糊的老虎,何尝能实在放手办理?不过勉强涂饰,虚有其表……”——吴永《庚子西狩丛谈》材料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