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Word文档下载后可自行编辑1/120222023学年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重点中学高一(下)月考语文试卷(4月份)普通用卷(解析)2022-2023学年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重点中学高一(下)月考语文试卷(4月份)
一、现代文阅读(本大题共8小题,共29.0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材料一:
透视,是绘画和其他造型艺术的专用术语。画家在作画的时候,把客观物象在平面上正确地表现出来,使它们具有立体感和远近空间感,这种方法叫“透视法”。因为透视现象是近大远小的,所以也称为“远近法”。
散点透视则很难找到画家所处的定点位置。整个画面似乎有很多的视角,而每个视角又都在局部构成透视关系。这种理解,有点像我们在爬山,走一段,拍张照,再走一段,拍一张,然后再拼贴起来。画面中画家的视角是不断移动的,因而产生了多个消失点,这种方式被叫作“散点透视”,也叫“多点透视”。
中国山水画能够表现“咫尺千里”的辽阔境界,正是运用这种独特的透视法的结果。由于采用绘画的“散点透视”原理,中国古代艺术家才得以创作出数十米甚至百米以上的长卷。《清明上河图》是“散点透视”用得最多的构图,如果是采用西画中的“焦点透视法”可能就无法达到这种集“高远、平远、深远”和谐统一“咫尺千里”的“宏大、辽阔、无边”的艺术境界。
西洋画一般是采用“焦点透视”,它就像照相一样,观察者固定在一个立足点上,把能摄入镜头的物象如实地照下来,因为受空间的限制,视域以外的东西就不能摄入了。
高远、深远和平远,即“三远”法。早在中国的北宋时期,绘画理论家郭熙便率先提出了山水画的取景构图法则——三远法,即高远、深远和平远。他提出:“自山下而仰山巅谓之高远;自山前而就山后谓之深远;自近山而望远山谓之平远。”
范宽的《溪山行旅图》,就是以高远法的构图方法创作的成功之作。它的艺术特色,除了用笔雄强、坚实之外,还善于以仰视的手法,表现山峰的高远,正如赵孟頫所评:山势通人。王蒙所作《青下隐居图》是以深远见胜的杰作。青下山本是江南不起眼的小山。王蒙以三远法加以参张,为了突出一个“隐”字,以“S”形的连续取势,以重山复岭、密树深溪等景象的交替组合来增加山势的深度。赵孟頫的《水村图卷》,使用的便是平远法。作品高仅24.9厘米,横达120.5厘米,场景展开,描绘了沙洛村舍、渔身出没、丘陵长提、岸柳塘笔的江南清矿平远景象。元代的倪云林也是一位善作平远山水的高手。
(摘编自《中国画的透视与美学关系》)
材料二:
西洋十四世纪文艺复兴初期油画家凡艾克的画极注重写实,精细地描写人体,从画面上表现屋宇内的空间;画家用科学及数学的眼光看世界。于是透视法的知识被发挥出来,而用之于绘画。意大利的建筑家勃鲁纳莱西在十五世纪的初年已经深通透视法。阿卜柏蒂在他1436年出版的《画论》里第一次把透视的理论发挥出来。
宋代沈括在《梦溪笔谈》里曾讥评大画家李成采用透视立场“仰画飞檐”,而主张“以大观小之法”。他说:“李成画山上亭馆及楼阁之类,皆仰画飞檐。其说以谓‘自下望上,如人立平地望塔檐间,见其榱桶’。此论非也。大都山水之法,盖以大观小,如人观假山耳。若同真山之法,以下望上,只合见一重山,岂可重重悉见,兼不应见其溪谷间事。又如屋舍,亦不应见中庭及后巷中事。若人在东立,则山西便合是远境;人在西立,则山东却合是远境。似此如何成画?”
沈括以为,画家画山水,并非如常人站在平地上,在一个固定的地点,仰首看山。他主张“以大观小”,把全部景界组织成一幅气韵生动有节奏又和谐的艺术画面,不是机械地照相。这画面上的空间组织,是受着画中全部节奏及表情所支配。要用心灵的眼,笼罩全景,从全体来看部分。“其间折高折远,自有妙理”,这就是说须服从艺术上的构图原理,而不是服从科学上算学的透视法原理。并且他以为那种依据透视法的看法只能看见片面,看不到全面,所以不能成画。
西洋画法上的透视法是在画面上依几何学的测算构造一个三进向的空间的幻景。一切视线集结于一个焦点(或消失点)。正如邹一桂所说:“布影由阔而狭,以三角量之。画宫室于墙壁,令人几欲走进。”而中国“三远”之法,则对于同此一片山景“仰山巅,窥山后,望远山”,我们的视线是流动的,转折的。由高转深,由深转近,再横向于平远,成了一个节奏化的行动。郭熙又说:“正面溪山林木,盘折委曲,铺设其景而来,不厌其详,所以足人目之近寻也。傍边平远,峤岭重叠,钩连缥缈而去,不厌其远,所以极人目之旷望也。”他对于高远、深远、平远,用俯仰往还的视线,抚摩之,眷恋之,一视同仁,处处流连。这与西洋透视法从一固定角度把握“一远”大相径庭,而正是宗炳所说的“身所盘桓,目所绸缪”的境界。苏东坡诗云:“赖有高楼能聚远,一时收拾与闲人。”真能说出中国诗人、画家对空间的吐纳与表现。
由这“三远法”所构的空间,不只是几何学的科学性的透视空间,而且是上升为诗意的创造性艺术空间。趋向着音乐境界,渗透了时间节奏。它的构成不依据算学,而依据动力学。清代画论家华琳名之曰“推”。华琳在他的《南宗抉秘》里有一段论“三远法”,提出“推”字以说明中国画面上“远”之表出。“远”不是以堆叠穿斫的几何学的机械式的透视法表出,而是由“似离而合”的方法视空间如一有机统一的生命境界。由动的节奏引导我们跃入空间感觉。直观之如决流之推波,睨视之如行云之推月。全以波动力引起吾人游于一个“静而与阴同德,动而与阳同波”(庄子语)的宇宙。空时意识油然而生,不待堆叠穿斫,测量推度,而自然涌现了!这种空间的体验有如鸟之拍翅,鱼之泳水,在一开一阖的节奏中完成。
(摘编自宗白华《中国诗画中所表现的空间意识》)
1.下列对材料一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透视是画家把客观物象在平面上正确地表现出来,使它们具有立体感和远近空间感,使人们很难找到画家所处的定点位置。
B.西洋画采用的是“焦点透视”,受空间限制,观察者视域以外的东西无法摄入,其艺术成就则大打折扣。
C.中国山水画能够表现“咫尺千里”的辽阔境界,是运用了“散点透视”的结果。
D.只要采用“散点透视”原理,绘画就能达到集“高远、平远、深远”和谐统一“咫尺千里”的“宏大、辽阔、无边”的艺术境界。
2.根据材料二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郭熙对于高远、深远、平远,用俯仰往还的视线,与西洋透视法从一固定角度把握“一远”的理论基本相同。
B.沈括主张“以大观小之法”,认为画家画山水,并非如常人站在平地上,在一个固定的地点,他不认同“仰画飞檐”的透视立场。
C.透视法应用于绘画,是西方画家用科学及数学的眼光看世界的结果。
D.由“三远法”所构的空间,是一种诗意的创造性艺术空间,而不是几何学的科学性的透视空间。
3.郭熙讲山水画有“三远”,诗亦然。下列诗句与“三远”对应有误的一项是
A.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深远)
B.江流天地外,山色有无中。(平远)
C.连峰去天不盈尺,枯松倒挂倚绝壁。(高远)
D.群山万壑赴荆门,生长明妃尚有村。(平远)
4.材料一和材料二共同使用的论证方法有哪些?请简要分析。
5.请结合材料一和材料二内容,简要概括沈括主张的“以大观小之法”与“散点透视”原理的相似之处。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文本一:
石匠留下的歌
何立伟
从山外头来了一个石匠,在水碾子坊前歇脚。他把背上的褡裢往地上一撂,褡裢里发出了金属的沉闷的音响。侧耳听了听水碾子坊里碾谷的嗡嗡声,他大声说:“碾子要凿了哦!”
爹正在水碾子坊里扫谷。提着高粱帚子出来,见是陌生客,忙取了紫竹烟筒递过去。那石匠其时已将一根纸烟夹在食指与中指之间。似乎从他吸纸烟的派头上,看出其人的不凡。
水碾子正要凿槽咧。很快讲定了工价,无争无吵,各自一派让得三分的气度。
那石匠绕碾子转了三圈,也并不发表阔论高谈。从褡裢里取了锤凿,水碾子坊里,就叮叮当当热闹了起来。四面的苍苍郁郁的山壑里,一时贮满了这十分好听的声音。
先前这水碾子终日碾谷,其音清越,其韵悠扬,好比赛前的四妹子,不紧不慢,打出好听的山歌来。后来,日日磨,日日磨,磨平了石槽,碾子就一声一声闷如沉雷了。
天热起来,他就索性打起赤膊凿。他膀大腰圆,甩锤子的时候,上身的肌肉有规律地滚动。汗水使他宽阔的胸膛油着异彩。简直那本身就是一錾一錾凿出来的,像一尊石雕。拿来了蒲扇,拿来了茶罐,拿来了切得极细极细的烟丝,爹吩咐:“你好生招呼石匠吧。”我说:“好。”爹放不下心,又吩咐:“这石匠一定见过世界,莫要让他笑话我桃花寨的人不晓得礼数。”
我说:“好。”
我就同他打扇,将砰茶斟得满满的,双手稳稳递与他。请他歇憩。请他喝茶。手上捏一把平日藏在柜里舍不得吸的,切得极细极细的烟丝。我想同他谈讲,只想他是见过世界的,那重重的山外头是个什么模样呢?默默喝茶,默默吸烟,默默歇憩。从鼻孔里口角里喷出的烟云浓浓的,辣辣的,也是默的。
但几分钟以后他又拿起了锤子,烟蒂在脚边断续着残烟几缕。山谷里,飞着钢与石的回音,很长的一声一声,仿佛四山里万人千人在凿岩取石,你呼我应。
又歇憩的时候,我急切地同他说:“说个故事我听吧。说个故事!”“故事?什么故事?”他放下了锤子。
真的,什么故事呢?竟不晓得这个世界有哪样一些故事。于是我说:“随便你同我讲点什么吧,反正我什么都不晓得。”
“等你长大了,三十岁四十岁五十岁了,你就会什么都晓得的。用不着别人讲。”他将那多茧的厚实的手掌放在我的脑壳上,“唉,你还细,你还不懂事。生活里头有的是酸甜苦辣,你只能够尝,不能够讲。讲不出。生活里头没有故事。”
好久了我才说:“那就打一个山歌吧。”歉意地一笑,摇摇头,他又去凿那磨槽。
洁白的石砾在錾子尖上跳跃,落在地上,落在他的裤褶缝里,如一层层雪粉。
直到黄昏从山沟里溢了出来,才将那叮叮咚咚的锤声淹没掉。这时,那很大的碾槽,正凿得如一朵刚刚绽放的山茶花。
掌灯吃夜饭时,他累了,倦了。爹招待他,用了好香的米酒,用了一条腊得透明的鹿子腿。那鹿子,还是去冬大雪封山时,爹在鹰嘴岩打的。好肥的鹿子。爹舍不得吃,除非来了贵客。爹问他这问他那。爹这人,就景仰见过世界的人。那石匠总是回答得很少,很有分寸。你总觉得他不肯说出来的东西必定深奥。他那紫红的脸膛,深刻的皱纹,使你感觉到他是一部书,但谁也无法打开。爹只好死劲地敬酒。
“多谢。明日赶早,我还要行路。”“往哪边走?岩陀,还是檀木坡?”“哪里有工夫做,就到哪里去。石匠嘛,走四方,吃四方。”他笑了一下,笑得很淡。有雪白的牙齿。
起身,打一轮拱手,他晃晃地朝东厢房走去。
第二日天刚放明,爬起来我就要去找石匠。要问他,见了世界的人,为什么不会讲故事?
爹朝水闸走去,说:“这时候才起来,石匠他走了咧!”
跑到高处,朝雾中的石板路望去,终于看见了他那朦胧胧的背影。其实无法说那是背影,整个的只是小小的一个黑点了。那黑点,在这迷蒙的天地之间,越来越小,越来越小,就消失在雾之中了。他走了,同他来时一样,同他吸烟凿石时一样,是默的,无声无臭的。天和地,好大呵!
哗啦!爹把水扯开了。蓄了一夜的溪水,扑过来,攀住染满了青苔的木轮子,木轮子就滚动起来,吱吱呀呀地带动了水磨。这清新的空气里,就颤动着它那好听的声音了。
比先前还要好听些!清越。悠扬。娓娓地,悄悄地,向你叙述着什么。长大后,我一直觉得,这水碾子的声音,是那个默默的石匠留下的一支很长很长的歌,一个很长很长的故事……
(选自《人民文学》1983年06期,有删改)
文本二:
小说,是我最重视的文学体裁。在上世纪八十年代初,我受到文坛普遍关注的,正是小说,尤其是短篇小说。受关注的原因,现在回想起来,恐怕在它的实验性上。上世纪八十年代,文学兴起,百无禁忌。在思想解放的大的社会背景下,文坛空前活跃,各种题材,各种文体,各种风格,竞相怒放。我初出道,亦知要崭露头角,须得有自家面目,遂努力在文体同语言上与别人拉开距离。汪曾祺先生说,我的小说受唐人绝句的影响。李陀先生亦说我的小说是“绝句式”的小说。皆是解人语也。肯定了我的有着诗的含蓄意韵的文体面目。我喜欢唐诗,尤喜绝句,五绝二十个字,七绝二十八个字,短得不能再短,但每每是一幅历史的图卷,浩浩沧桑,尽寓其中,意蕴深长。譬如元稹的《行宫》:“寥落古行宫,宫花寂寞红。白头宫女在,闲坐说玄宗。”把个唐朝从开元到天宝年间经历“安史之乱”的惊天巨变,从全盛到衰落的历史图景,通过几位白头宫女闲聊往昔的日常场景,轻巧地勾勒了出来。这种以小场景写大历史,以日常生活见白云苍狗的唐人绝句,给了我莫大的启发。当其时,文坛大多数作家的叙事范式,是受西方文学的影响,而我是选择受祖宗的影响。
(节选自何立伟《<白色鸟>自序》,有删改)
6.下列对这篇小说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______
A.“我”对了解“世界”的问题很是急切,但因为年纪小,又不知应该了解这个世界的什么,不知如何向石匠发问。
B.“爹”对石匠热情招待,目的是想通过见过世界的石匠了解外面的世界,但那个石匠却口拙言迟,不愿回答。
C.石匠“赤膊”凿槽形象的刻画,既展现了石匠身体的健壮,也展现了生命阳刚之美,更暗含劳动塑造人生的思想。
D.这篇小说故事简单,只是叙写了一个石匠来为“我”家修理水碾与“爹”与“我”想通过石匠了解外界的故事。
7.下列对这篇小说艺术特色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______
A.“烟丝”和“纸烟”两物,分别了代表山内、山外两种不同的社会、不同的生活。
B.“我”和“爹”的“问”与石匠的默默辛勤的錾凿,构成了小说深层的问答关系。
C.石匠侧耳一听水碾子坊里碾谷的嗡嗡声,就可知碾子的状态,侧面写出石匠精湛的技艺。
D.善用典型化的场景烘托人物。石匠劳作声与周围环境相融合,突出石匠的技艺高超。
8.小说标题“石匠留下的歌”具有怎样的意蕴?请结合文本谈谈你的理解。
二、文言文阅读(本大题共5小题,共20.0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秦攻宜阳,周君谓赵累曰:“子以为何如?”对曰:“宜阳必拔也。”君曰:“宜阳城方八里材士十万粟支数年公仲之军二十万景翠以楚之众临山而救之秦必无功”对曰:“甘茂,羁旅也,攻宜阳而有功,则周公旦也;无功,则削迹于秦。秦王不听群臣父兄之义而攻宜阳。宜阳不拔,秦王耻之。臣故曰拔。”君曰:“子为寡人谋,且奈何?”对曰:“君谓景翠曰:‘公爵为执圭,官为柱国,战而胜,则无加焉矣;不胜,则死,不如背秦援宜阳。公进兵,秦恐公之乘其弊也,必以宝事公;公仲慕公之为己乘秦也,亦必尽其宝。’”秦拔宜阳,景翠果进兵。秦惧,遽效煮枣,韩氏果亦效重宝。景翠得城于秦,受宝于韩,而德东周。
(节选自《战国策东周策一》)
材料二:
(烛之武)夜缒而出,见秦伯,曰:“秦、晋围郑,郑既知亡矣。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焉用亡郑以陪邻?邻之厚,君之薄也。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且君尝为晋君赐矣,许君焦、瑕,朝济而夕设版焉,君之所知也。夫晋,何厌之有?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若不阙秦,将焉取之?阙秦以利晋,唯君图之。”秦伯说,与郑人盟。使杞子、逢孙、杨孙戍之,乃还。
(节选自《左传僖公三十年》)
①赵累:战国时期周王大臣。②公仲:韩国相国,又称公仲侈、韩公仲。③甘茂:战国中期秦国名将。④周公旦:姬旦,周文王之子。⑤主:古代贵族在举行朝聘、祭祀等典礼时拿的玉器,依其大小,以别尊卑。⑥景翠:战国中期楚国贵族将领。⑦煮枣:古邑名,战国魏地。
9.下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______
A.宜阳城方八里/材士十万/粟支数年/公仲之军二十万/景翠以楚之众/临山而救之/秦必无功/
B.宜阳城方八里材/士十万粟/支数年/公仲之军二十万/景翠以楚之众/临山而救之/秦必无功/
C.宜阳城方八里材/士十万粟/支数年/公仲之军二十万/景翠以楚之众临山/而救之秦/必无功/
D.宜阳城方八里/材士十万/粟支数年/公仲之军二十万/景翠以楚之众临山/而救之秦/必无功/
10.下列选项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______
A.距关,毋内诸侯距:同“拒”,据守
B.朝济而夕设版焉焉:句末语气词
C.遽效煮枣效:献出
D.而德东周德:感激
11.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______
A.秦国攻打韩国的宜阳,东周国君认为宜阳内有英勇的士兵、充足的粮草,外有依山扎寨相机援救的楚军,秦国一定会无功而返。
B.赵累劝说楚国大将景翠从自身利益出发,选择恰当时机出兵宜阳,既令秦国害怕,又得韩国感激,最终从两国获利。
C.《战国策》又称《国策》,为西汉刘向编订的国别体史书,以战国时期策士的游说活动为主要内容,反映了战国时期的一些历史特点和社会风貌,是研究战国历史的重要典籍。
D.春秋时有公、侯、伯、子、男五等爵位。晋文公当时为侯爵,故称“晋侯”;秦穆公当时为伯爵,故称“秦伯”;郑文公当时为伯爵,故称“郑伯”。
12.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秦王不听群臣父兄之义而攻宜阳。宜阳不拔,秦王耻之。
②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
13.在评价烛之武时,有人称赞他是“辩士”“勇士”“志士”,请结合课文内容简要分析。
三、诗歌鉴赏(本大题共2小题,共9.0分)
阅读诗歌,完成问题。
题张十一旅舍三咏葡萄
韩愈
新茎未遍半犹枯,高架支离倒复扶。
若欲满盘堆马乳,莫辞添竹引龙须。
题葡萄图
徐渭
半生落魄已成翁,独立书斋啸晚风。
笔底明珠无处卖,闲抛闲掷野藤中。
14.下列对这两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韩诗和徐诗同属题诗,韩诗题于行旅途中的一家旅舍,徐诗则题于画作葡萄图上。
B.韩诗中“满盘堆马乳”是诗人的想象,徐诗中“明珠”则是画家画出的成熟果实。
C.韩诗题为“葡萄”却未写葡萄之形,徐诗则以“闲抛闲掷”写葡萄长势的舒放伸展。
D.韩诗与徐诗都借写葡萄寄寓自己的生命之思,表述人生的态度,想象独特,立意不俗。
15.这两首诗虽然都写葡萄,但所用的抒情手法并不相同。请简要分析。
四、默写(本大题共1小题,共12.0分)
1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中,孔子没有直接让弟子“各言其志”,而是先用“______,______”这两句温和自谦的话打消弟子的顾虑,创设一种轻松的氛围。
(2)孔子认为“礼”在国家治理中有着重要地位。《子路、曾誓、冉有、公西华侍坐》中,孔子哂笑子路的原因是:______,______。
(3)《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中,“______,______”两句表明孔子不认可公西华只能做一个小相,而认为公西华能做大事。
(4)《师说》一文不仅有严密的论证思路,而且有简洁形象的语言表述,如“______,______”就凝练地概括了“士大夫之族”不愿从师的荒谬心态。
(5)杜牧《阿房宫赋》中,“______,______”两句描写阿房宫占地面积之广,建筑之高。
(6)“思而不学则殆”阐明了学和思的关系,《荀子劝学》中“______,______”,两句也表述了类似的道理。
五、作文(本大题共1小题,共60.0分)
17.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冲浪是冲浪者站在冲浪板上驾驭海浪的水上运动,已被列为2024年巴黎奥运会的正式比赛项目。在惊涛骇浪之上翱翔,需要具备以下条件:海浪够高够大,且在冲浪者可驾驭的范围内;冲浪板尺寸合适,能被冲浪者灵活操控;冲浪者有足够的勇气,也有良好的身体素质。
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我国正处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时期。在时代的浪潮中,我们应该如何做好一名冲浪者?请结合材料写一篇文章,体现你的感悟与思考。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六、其他(本大题共5小题,共20.0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不安分的螳螂揪着一片叶子荡起了秋千;羞答答的木棉花在一点点绽放出甜甜的笑容;砂锅里飘出的令人垂涎欲滴的香气,犹如摄人心魂的美食交响乐……在新型显示技术的助推下,观众通过屏幕“看”到的世界异彩纷呈,呼之欲出的立体视觉效果令观众①。
壮丽的珠穆朗玛峰美景在超高清镜头中②,生动的演唱会场面通过8K信号传到云端,激烈的体育比赛现场直播让观众③。超高清视频技术融入剧院、旅游景区等场所,从内容展示、产品体验、模式创新等方面突破,逼真、沉浸的视听效果令人耳目一新。
一位喜欢看球赛的网友说,球迷是超高清显示技术的最大受益者之一,显示技术的升级为体育赛事直播提供了更多可能,通过高清高速设备,观众足不出户,就可以体验到现场比赛的速度与激情,不仅有亲临现场的感觉,甚至可以实现同现场的互动交流。清华大学互联网产业研究院的有关专家接受采访时说,超高清显示屏与虚拟现实技术结合,使受众的互动感、融入感体验感大大增多。超高清显示屏的需求很广,正带动其他关联行业升级发展。
18.请在文中横线处填入恰当的成语。
19.文中画横线的句子使用了拟人和通感的修辞手法,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其表述效果。
20.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语病,请进行修改,使语言表述准确流畅。可少量增删词语,不得改变原意。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在网上,入侵网课捣乱的行为被称为“网课爆破”或“网课入侵”。网课参与者泄露网课会议号和密码,随后捣乱者有组织地“入侵”在线课堂,通过强行霸屏、骚扰信息刷屏,乃至辱骂师生、播放不雅视频等极端方式,恶意扰乱教学秩序。入侵者被称为“爆破手”。进入网络课堂、会议室需要账号、密码,①?记者调查了解到,账号、密码有的是“黑客”破解,他们组成社交群组,交流侵入网课的信息和技术;更多的则是学生将相关信息外泄,“引狼入室”。针对“网课入侵”的恶行,越来越多的学校开始采取防范措施,但很多时候效果并不明显。②:有些是学生反感上网课,自己邀请“爆破手”来捣乱,实现把网课搞黄的目的;也有些是学生之间有矛盾,通过这种方式公开报复;还有些就是纯粹的恶作剧。那么,③?中国政法大学网络法学研究所所长李怀胜说,网络暴力的指向性非常明确,就是会对某一个人的合法权利造成非常现实和直接的危害。由此可见,“网课爆破”就是一种网络暴力。
多位受访专家表示,“网课爆破”不仅扰乱了网络平台的公共秩序,也给很多人带来了实际伤害,已经不单单是搞黄一堂课这么简单了,有的“网课爆破”可能涉嫌刑事犯罪,比如“黑客”破解网络课堂账号密码,组织捣乱者进入,或捣乱者辱骂他人造成严重后果。当下,“网课爆破”乱象亟待整治、精准打击。
21.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
22.请把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改写成假设关系的复句。可适当增删个别词语。
解析和解答
1~5.C、B、D、、
(1)A.“透视是……使人们很难找到画家所处的定点位置”错,由原文“散点透视则很难找到画家所处的定点位置”可知,“很难找到画家所处的定点位置”的是散点透视。
B.“西洋画采用的是‘焦点透视’”错,原文是“西洋画一般是采用‘焦点透视’”;“其艺术成就则大打折扣”的说法过于绝对,没有任何依据,原文只是介绍了中西画法的不同,没有比较优劣。
C.正确。
D.“只要……就能……”说法绝对,原文是说“如果是采用西画中的‘焦点透视法’可能就无法达到……”,并非说“只要采用‘散点透视’原理,绘画就能达到……”。
故选C。
(2)A.“基本相同”错,原文是说“大相径庭”,并非基本相同。
B.正确。
C.“透视法应用于绘画,是西方画家用科学及数学的眼光看世界的结果”强加因果,原文“西洋十四世纪文艺复兴初期油画家凡艾克的画极注重写实,精细地描写人体,从画面上表现屋宇内的空间;画家用科学及数学的眼光看世界。于是透视法的知识被发挥出来,而用之于绘画”,可见两者之间并没有必然的因果关系。
D.“而不是几何学的科学性的透视空间”错,原文是说“由这‘三远法’所构的空间,不只是几何学的科学性的透视空间,而且是上升为诗意的创造性艺术空间”,“不只是”,并非“不是”。
故选B。
(3)A.深远,就是“自山前而窥山后”,本句对应正确。
B.平远,就是“自近山而望远山”,以水的浩瀚、江的雄浑壮阔为背景,写出远景烟波飘渺,山色的若有若无,本句对应正确。
C.本句属高远,仰望山峰之高,突出绝壁之险,对应正确。
D.诗句写出成千上万的山峦、山谷连绵不断,如向荆门奔去一般,王昭君生长的山村还留存至今,写出纵深度,此句应为深远。
故选D。
(4)①对比论证,材料一“中国山水画能够表现‘咫尺千里’的辽阔境界,正是运用这种独特的透视法的结果”“如果是采用西画中的‘焦点透视法’可能就无法达到这种集‘高远、平远、深远’和谐统一‘咫尺千里’的‘宏大、辽阔、无边’的艺术境界”,材料二“西洋画法上的透视法是在画面上依几何学的测算构造一个三进向的空间的幻景。一切视线集结于一个焦点(或消失点)……而中国‘三远’之法,则对于同此一片山景‘仰山巅,窥山后,望远山’,我们的视线是流动的,转折的”,二者都将中国画与西洋画的透视法作对比,突出“三远”的艺术境界。
②引用论证,材料一“早在中国的北宋时期,绘画理论家郭熙便率先提出了山水画的取景构图法则——三远法,即高远、深远和平远。他提出:‘自山下而仰山巅谓之高远;自山前而就山后谓之深远;自近山而望远山谓之平远。’”,材料二“正如邹一桂所说:‘布影由阔而狭,以三角量之。画宫室于墙壁,令人几欲走进。’……郭熙又说:‘正面溪山林木,盘折委曲,铺设其景而来,不厌其详,所以足人目之近寻也。傍边平远,峤岭重叠,钩连缥缈而去,不厌其远,所以极人目之旷望也。’”,可见两则材料都引用了古代名人的艺术见解。
(5)①由“沈括以为,画家画山水,并非如常人站在平地上,在一个固定的地点,仰首看山。他主张‘以大观小’,把全部景界组织成一幅气韵生动有节奏又和谐的艺术画面,不是机械地照相”可知,沈括以为,画家画山水,并非如常人站在平地上,在一个固定的地点,仰首看山;而是用心灵的眼,笼罩全景,从全体来看部分,“以大观小”。
②由“散点透视则很难找到画家所处的定点位置。整个画面似乎有很多的视角,而每个视角又都在局部构成透视关系……画面中画家的视角是不断移动的,因而产生了多个消失点”可知,散点透视很难找到画家所处的定点位置,画面中画家的视角是不断移动的,因而产生多个消失点。
由此可见,沈括的“以大观小”与散点透视在原理上是相似的。
解析:
(1)C
(2)B
(3)D
(4)①对比论证,都将中国画与西洋画的透视法作对比,突出“三远”的艺术境界。②引用论证,两则材料都引用了古代名人的艺术见解。
(5)①沈括以为,画家画山水,并非如常人站在平地上,在一个固定的地点,仰首看山;而是用心灵的眼,笼罩全景,从全体来看部分,“以大观小”。②散点透视很难找到画家所处的定点位置,画面中画家的视角是不断移动的,因而产生多个消失点。由此可见,沈括的“以大观小”与散点透视在原理上是相似的。
(1)本题考查学生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能力,答题时要整体把握材料内容,结合相关语境分析各个选项表述的正误,作出正确的选择。
(2)本题考查学生对材料相关说法的理解和分析能力。答题时要读懂材料,仔细比对各个选项的说法,作出正确的判断和选择。
(3)本题考查学生对相关诗文名句与材料观点对应的理解能力。答题时要读懂题干涉及的观点,仔细比对各个选项,正确选择。
(4)本题考查学生对材料论证方法的判断和分析能力。答题时要通读两篇文本,结合具体内容进行判断和分析。
(5)本题考查学生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筛选和概括能力。答题时要读懂材料,找出与题干相关的内容,用简洁的语言进行概括。
常见的论证方法:举例论证,比喻论证,道理论证,对比论证,假设论证、因果论证、类比论证等。
6~8.B、C、
(1)B.“石匠却口拙言迟,不愿回答”错误。从原文“不发表阔论高谈”以及对“我”说的一番话“生活里头有的是酸甜苦辣,你只能够尝,不能够讲。讲不出。生活里头没有故事”,可知石匠并非口拙言迟。
故选B。
(2)C.“侧面写出石匠精湛的技艺”错误,“石匠侧耳一听水碾子坊里碾谷的嗡嗡声,就可知碾子的状态”,直接描写石匠的动作表明他精湛的技艺,应为“正面描写”。
故选C。
(3)小说写道“从褡裢里取了锤凿,水碾子坊里,就叮叮当当热闹了起来。四面的苍苍郁郁的山壑里,一时贮满了这十分好听的声音”,但是,“因为日日磨,磨平了石槽,碾子的声音就沉闷如沉雷了”,不过经过石匠的打磨,“这清新的空气里,就颤动着它那好听的声音了。比先前还要好听些!清越。悠扬”可概括出:“石匠留下的歌”既指石匠锤凿发出的叮叮当当的好听的声音以及经过石匠修理后的水碾发出的“清越、悠扬”的声音。
原文“侧耳听了听水碾子坊里碾谷的嗡嗡声,他大声说:‘碾子要凿了哦!’”,听声音就知道碾子要凿了,可见其经验丰富;“这时,那很大的碾槽,正凿得如一朵刚刚绽放的山茶花”,并且经石匠修理后的水碾发出的“清越、悠扬”的声音,可以看出石匠精湛的手艺。“唉,你还细,你还不懂事。生活里头有的是酸甜苦辣,你只能够尝,不能够讲。讲不出。生活里头没有故事”,当我让“见过世面”的石匠讲点什么的时候,他的深奥的话语给我留下了无限的深思,给我的人生启蒙和启迪。可概括出:“石匠留下的歌”又指石石匠精湛的手艺、沉稳内敛的性格、“见过世面”的人生阅历、对生活独到的感悟带给我的人生启蒙和启迪。
本文回忆了小时候在深山里的生活情境,父亲用水碾子碾谷,然后来自山外面的、手艺精湛的石匠给修理石碾,而这用水碾子碾谷,石匠修理石碾都代表着传统的生产和生活方式;此外,爹与石匠之间的交往很质朴,“很快讲定了工价,无争无吵,各自一派让得三分的气度”“拿来了蒲扇,拿来了茶罐,拿来了切得极细极细的烟丝,爹吩咐……又吩咐:‘这石匠一定见过世界,莫要让他笑话我桃花寨的人不晓得礼数。’”“爹招待他,用了好香的米酒,用了一条腊得透明的鹿子腿。那鹿子,还是去冬大雪封山时,爹在鹰嘴岩打的。好肥的鹿子。爹舍不得吃,除非来了贵客”;而石匠只知道认真干活,“天热起来,他就索性打起赤膊凿。他膀大腰圆,甩锤子的时候,上身的肌肉有规律地滚动。汗水使他宽阔的胸膛油着异彩。简直那本身就是一錾一錾凿出来的,像一尊石雕”,话很少。所以“石匠留下的歌”还指石匠这样的闯江湖的手艺人和与之相关的纯朴民风、生活方式所代表的传统文化与文明带给我的留恋与向往。
解析:
(1)B
(2)C
(3)①“石匠留下的歌”既指石匠锤凿发出的叮叮当当的好听的声音以及经过石匠修理后的水碾发出的“清越、悠扬”的声音;②又指石匠精湛的手艺、沉稳内敛的性格、“见过世面”的人生阅历、对生活独到的感悟带给我的人生启蒙和启迪;③还指石匠这样的闯江湖的手艺人和与之相关的纯朴民风、生活方式所代表的传统文化与文明带给我的留恋与向往。
(1)本题考查学生对理解分析文章内容的能力。解答此题,首先要理解剧本相关内容,把握其主题,然后浏览每个选项,再逐一进行分析。
(2)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解答此题,既要对文章进行整体的把握,又要对文章的局部进行恰当的分析。在理解每个选项时,要仔细分析选项中赏析的每一个重点,对文章的内容人物、语言、观点等进行分析概括,注意结合语境。
(3)本题考查学生对小说标题意蕴的把握能力。解答此题,一般从表层含义和深层含义两个角度分析。
文学类文本阅读要求学生阅读和鉴赏中外文学作品。了解小说、散文、诗歌、戏剧等文学体裁的基本特征和主要表现手法。阅读鉴赏文学作品,应注重价值判断和审美体验,感受形象,品味语言,领悟内涵,分析艺术表现力,理解作品反映的社会生活和情感世界,探索作品蕴涵的民族心理和人文精神。
9~13.A、B、B、、
(1)句意:宜阳在不过八里见方的地方,有英勇善战的士兵十万,粮食可以支用好几年;在宜阳附近有韩国国相公仲的军队二十万,附近还有楚国大将景翠率领的兵士,依山扎寨,相机援救宜阳,秦国一定不会成功。
“材”是“士”的定语,意为“英勇善战的士兵”,中间不能断开,排除BC。
“秦必无功”中“秦”是该句的主语,中间不能断开,排除D。
故选A。
(2)B.“焉:句末语气词”说法错误。应解释为“兼词,‘于此’”。句意:早晨刚刚渡河回国,晚上就在那里筑城防御。
故选B。
(3)B.“赵累劝说楚国大将景翠从自身利益出发,……”说法错误,依据原文“对曰:‘君谓景翠曰……’”可知,不是赵累直接劝说楚国大将景翠,而是他给周君的建议。
故选B。
(4)①“义”,通“议”,建议;“拔”,攻取;“宜阳不拔”,被动句;“耻”,以……为耻。译文:秦王不听群臣父兄们的建议去攻打宜阳,如果宜阳不被攻取,秦王会以此事为耻。
②“东道主”,东方道路上(招待过客)的主人;“行李”,出使的人;“共”,通“供”,供给;“乏困”,缺乏的东西。译文:如果(您)放弃围攻郑国而把它当作东方道路上招待过客的主人,出使的人来来往往,郑国可以随时供给他们缺乏的东西,对您也没有什么害处。
(5)在《烛之武退秦师》一文中,烛之武的人物形象非常丰满。文章通过简明生动的语言,充分展示了他的“志士”“勇士”,特别是“辩士”的性格。
辩士:烛之武在到了秦营之后,面对强敌,不卑不亢,侃侃而谈。他先以“焉用亡郑以陪邻?邻之厚,君之薄也”论说灭亡郑国对秦国有害无益,只是增加了邻国(晋国)。然后承诺,保存郑国将会对秦国大有好处,“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这是郑国请求秦国退兵所施予秦国的小小恩惠,既可使对方感兴趣,以权衡利弊,又不失本国尊严。一番利诱之后,烛之武就从秦晋的历史关系入手,用“且君尝为晋君赐矣,许君焦、瑕,朝济而夕设版焉”揭示出晋文公过河拆桥、忘恩负义的本质,公开挑拨秦晋两国关系;并且用发展的眼光,引导秦伯认识到晋的贪婪会给秦国带来的危险,这就使秦伯认识到晋是敌而非友,并最终和郑国结盟。烛之武一字未提郑国的利益,却成功说退秦师,充分展现了他的“辩士”形象。“辩士”形象是烛之武形象的核心。
勇士:由文中“秦、晋围郑,郑既知亡矣”可知,当时的郑国正处在秦晋两大强国的包围之中,城池随时可能被攻破,烛之武作为一个不被重用的文臣,面对郑伯诚恳的请求,虽有怨气和牢骚,但面对国家的危难,他毅然选择“夜缒而出,见秦伯”,他站在了危机的最前线,为国奔走。此去生死未卜,成败也是难以预料,但为了挽救国家危亡,他没有顾惜自己的生命安全,这样的勇气和气魄展示了他的“勇士”性格。
志士:烛之武的才能通过佚之狐“若使烛之武见秦君,师必退”的话得到了充分的肯定,一个“退”字,尽显烛之武的才华,但由原文中“臣之壮也,犹不如人;今老矣,无能为也已”可知,这样有才华的人却长期未被重用,烛之武满腹牢骚与委屈溢于言辞,以至于以“老矣,无能为也已”来推辞。但经过郑伯“吾不能早用子,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过也。然郑亡,子亦有不利焉”的一番诚意和对国家形势与个人利益关系的透彻分析后,他毅然选择舍身救国,以国家利益为重,出使秦师。这足以说明他是个深明大义的爱国志士。
解析:
(1)A
(2)B
(3)B
(4)①秦王不听群臣父兄们的建议去攻打宜阳,如果宜阳不被攻取,秦王会以此事为耻。
②如果(您)放弃围攻郑国而把它当作东方道路上招待过客的主人,出使的人来来往往,郑国可以随时供给他们缺乏的东西,对您也没有什么害处。
(5)烛之武是一个机智善辩的辩士、外交家,一名勇于担当、直入敌营的勇士,更是一位深明大义的爱国志士。
①他是一位辩士。烛之武面对强敌,不卑不亢,侃侃而谈,一字未提郑国的利益,却成功说退秦师。先引导秦伯认识到灭亡郑国对秦国有害无益。然后承诺保存郑国将会对秦国大有好处,既可使对方感兴趣进而权衡利弊,又不失本国尊严。最后从秦晋的历史关系入手,揭示出晋文公过河拆桥、忘恩负义的本质,公开挑拨秦晋两国关系,这就使秦伯认识到晋是敌而非友,并最终和郑国结盟。
②他仍是一名勇士。两方交战,生死未卜。出使秦师,成败难料。国家危亡之际,生死存亡之时,他站在了危机的最前线,作为一个不被重用的文官,烛之武“夜缒而出”,勇入秦营,其知难而上、义无反顾的冒险精神也展示了他的勇士性格。
③他还是一位志士。由于长期未被重用,烛之武满腹牢骚与委屈溢于言辞,以至于用“老矣,无能为也已”来推辞。郑伯没有选择放弃,而是选择了自己坚持,选择了对烛之武信任。同时他也指出如果郑国亡国了,烛之武就成了亡国之人,对他也没有什么好处。也正是郑伯的一番诚意和对国家形势与个人利益关系的透彻分析,最终感动了他,他决心以国家利益为重,出使秦师。这足以说明他是个深明大义的爱国志士。
参考译文:
材料一:
秦国攻打韩国的宜阳城,东周君对大臣赵累说:“你预测一下事情的结果会怎样?”赵累回答说:“宜阳必定会被秦国攻破。”周君说:“宜阳在不过八里见方的地方有英勇善战的士兵十万,粮食可以支用好几年;在宜阳附近有韩国国相公仲的军队二十万,附近还有楚国大将景翠率领的兵士,依山扎寨,相机援救宜阳,秦国一定不会成功。”赵累回答说:“攻打宜阳的秦将甘茂是寄居秦国的客将,如果攻打宜阳有功,就成了秦国的周公旦;如果不成功,就将在秦国被革除官职。秦王不听群臣父兄们的意见,执意要进攻宜阳,如宜阳攻不下来,秦王会以此为耻。大势如此,所以我说宜阳一定能攻下来。”周君说:“那么你替我谋划一下,我们应当怎么办?”赵累回答说:“请主君对楚将景翠说:‘你的爵位已经是执圭,你的官职已经是柱国,就是打了胜仗,官爵也不可能再升了;如果不取胜,就必遭死罪。不如与秦国作对而去援助宜阳。只要你一出兵,秦国就会害怕你要乘秦军疲惫去袭击它,就一定会拿出宝物送给你;韩国国相公仲也会因为你乘虚攻打秦国而敬慕你,他也一定会宝物送给你。’”秦军攻陷宜阳以后,楚将景翠听取周王意见发兵攻秦。秦国大为恐惧,赶紧把煮枣地方献给景翠。韩国果然也拿出重宝酬谢景翠。景翠不但得到了秦国的煮枣城,又得到了韩国的财宝,所以他非常感激东周对他的恩德。
材料二:
在夜晚有人用绳子将烛之武从城楼放下去,见到秦穆公,烛之武说:“秦、晋两国围攻郑国,郑国已经知道要灭亡了。假如灭掉郑国对您有好处,冒昧地拿这件事情来麻烦您。然而越过别国把远方的郑国作为秦国的东部边邑,您知道这是困难的,为什么要灭掉郑国而给邻国增加土地呢?邻国的势力雄厚了,您秦国的势力也就相对削弱了。如果您放弃围攻郑国而把它当作东方道路上招待过客的主人,出使的人来来往往,郑国可以随时供给他们缺乏的东西,对您也没有什么害处。而且您曾经给予晋惠公恩惠,惠公曾经答应给您焦、瑕二座城池。然而惠公早上渡过黄河回国,晚上就在那里筑城防御,这是您所知道的。晋国,怎么会有满足的时候呢?现在它已经在东边使郑国成为它的边境,又想要向西扩大边界,如果不使秦国土地亏损,它到哪里去夺取土地?削弱秦国来对晋国有利,希望您考虑一下!”秦伯非常高兴,就与郑国签订了盟约。派遣杞子、逢孙、杨孙戍守郑国,秦伯就回国了。
(1)本题考查文言断句的能力,答题时注意一些常见的句尾、句首标志性的词语,句子结构的对称,文中词语充当的成分,句子成分的省略,叙事内容的变化等。
(2)本题考查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时,应明确要求,结合具体的语境,运用语法知识理解这些词语的意思,作出正确的选择。
(3)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能力。答题时要通读文本,结合具体内容比对各个选项,作出正确的判断和选择。
(4)本题考查翻译文言句子的能力,答题时以直译为主,意译为辅,注意句中重点实词、虚词、活用和句式的翻译。
(5)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能力。答题时要通读文本,筛选整合信息,结合具体要求概要作答。
翻译的基本方法:直译为主,意译为辅。具体方法:“留”,就是保留,保留一些不需要翻译的名词。“删”,就是删除。删掉无须译出的文言虚词。“补”,就是增补,补充省略的成分。“换”,就是替换,用现代词汇替换古代词汇。“调”就是调整。把古汉语倒装句调整为现代汉语句式。“变”,就是变通。在忠实于原文的基础上,活译有关文字。
14~15.C、
(1)C.“写葡萄长势的舒放伸展”分析有误,“笔底明珠无处卖,闲抛闲掷野藤中”写的是自己画的葡萄画无处卖,只能闲置在荒乱的野藤中。
故选:C。
(2)韩诗属于借物抒情。“新茎未遍半犹枯,高架支离倒复扶”,写旅舍中的葡萄树经过人们的照顾后正待逢时生长之状,描绘的是葡萄树上新的枝叶开始长出,枝条歪斜欲倒的生长状态,实则是表现自己的仕途困顿的情形;自己就好似那新抽芽的葡萄需要有人“倒复扶”“添竹引龙须”,含蓄委婉地抒发了渴望有人提携自己的意愿。徐诗抒情较为直接,属于直抒胸臆。前两句大意是“半生落魄已然成了老头子,独自站在书斋中听着呼啸的晚风”,表现的是年老体弱,无人赏析的落魄失意,只能独立于晚风中,多么的感伤;后两句写自己画的葡萄画无出卖,抒发的是无人赏识,壮志未酬的无限感慨;“闲抛闲掷”写画只能闲置在荒乱的野藤中,透露出无人赏识的无奈与自嘲之感。
解析:
(1)C
(2)①韩诗借物抒情(托物言志)。以“新茎未遍”“高架支离”描绘葡萄新芽刚出、枝条歪斜欲倒的生长之态,含蓄表现诗人仕途困顿的情形;以“倒复扶”“添竹引龙须”委婉表述诗人渴望有人援引的意愿。②徐诗直抒胸臆。前两句表现年老体衰、落魄失意的诗人风中长啸的伤感;“笔底明珠无处卖”,表述诗人对自己多舛不幸、怀才不遇命运的悲叹;“闲抛闲掷”,直接抒发诗人因无人赏识的自嘲与无奈。
韩诗译文:
葡萄新抽的芽尚未长全一半还如枯木,高高葡萄架子松散歪斜倒了又被扶起。如果要想秋天餐盘中堆满美味的马乳葡萄,就不要推辞,应该增加竹杆扎牢架子牵引龙须。
赏析:
这首诗是组诗中的第三首,全诗写景简洁精练,寥寥数语就生动地勾画出自然景象;抒情委婉含蓄,蕴含了孤独怨愤的心境;咏物与言志融为一体,表面咏物,实际是表述人生哲理。
“新茎未遍半犹枯,高架支离倒复扶”,写旅舍中的葡萄树经过人们的照顾后正待逢时生长之状。春夏之交,葡萄树上新的枝叶开始生长,但仍未完全复苏,尚有一半的茎条是干枯的。有人为其搭起了高高的架子,又将垂下的枝条扶上去。
后二句“若欲满盘堆马乳,莫辞添竹引龙须”,要在葡萄架子上多加竹条,扩大修缮,将葡萄的枝蔓引好。诗人希望种葡萄之人能对这株葡萄多加培育,让它结出丰硕的果实。
这首诗通过描绘葡萄生长之态,表述自己仕途困顿、渴望有人援引的心情。托物言志,咏物与言志融为一体,表面写葡萄,实际是表述自己谪后的希冀。
徐诗译文:
半生落魄已然成了老头子,独自站在书斋中听着呼啸的晚风。笔下有明珠却没有地方可以卖,只能闲置在荒乱的野藤中。
赏析:
徐渭满腹文才,却似明珠复土无人识得,只落得怀才不遇,仕途失意,一生坎坷,如今年已五旬,还颠沛流离……想到这里,不由悲从中来。这悲凉凄切的诗句,徐渭从心底里发出了世道不公,壮志难酬的时代感叹!“明珠”就是指葡萄,借葡萄画无处卖,抒发了自己无人赏识,壮志未酬的无限感慨和年老力衰,孤苦伶仃的凄凉之情。
(1)本题考查学生对诗词综合赏析能力。此类题综合考查诗词的形象、语言、表述技巧和思想情感等,每个选项一个考点,几乎涵盖诗词的所有内容,注意结合全诗进行分析,主要的错误是意象的含义不对,手法不准确,手法的解说和艺术效果的分析不对,语言方面主要是风格不正确,内容一般为曲解诗词意思,答题时注意仔细辨析。
(2)本题考查赏析诗句,分析使用的表现手法的能力。要在理解诗意的基础上先答出手法,再结合诗句分析表述效果,最后分析传达的感情。
如何鉴赏诗歌:
(一)关注标题,明确内容和情感
标题是解读诗歌内容和形式的关键。因为诗歌的标题一般交代时间、地点、人物、情感倾向等,可以揭示思想内容,可以让人明了是哪一类诗歌,进而明了全诗的结构及表现手法等,便于快速理解诗歌。
(二)关注,知人论世多关联
读诗讲究“知人论世”,所以,一定要重视诗歌的。要尽量了解的身世、所处的时代特点,及创作倾向、主要内容、作品风格特点等。
(三)关注解释隐含义
高考所选诗歌大多附有解释。解释或解释疑难词语、地名,帮助考生读懂诗句;或介绍写作背景,暗示诗歌的思想主题;或介绍相关诗句,帮助考生理解诗歌用典或意境;或介绍,暗示诗歌的思想情感或写作风格。
(四)关注意象寄托意
意象是诗人思想感情的寄托,古人写诗喜欢用一些意象传达大致相同的思想感情。
(五)关注关键词句情感意
关键词主要是名词、动词、形容词,它们通常体现诗人思想情感或暗示主旨。情感往往体现在只言片语上,要善于把握这样的词句,借此领悟情感。
16.以吾一日长乎尔,毋吾以也
为国以礼,其言不让
赤也为之小,孰能为之大
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
覆压三百余里,隔离天日
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
故解析为:
(1)以吾一日长乎尔毋吾以也(重点字:毋)
(2)为国以礼其言不让(重点字:礼)
(3)赤也为之小孰能为之大(重点字:孰)
(4)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重点字:谀)
(5)覆压三百余里隔离天日(重点字:覆)
(6)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重点字:须)
本题考查学生默写诗文名句的能力。答题时要熟背相关篇目,并理解语句的含义,准确地写出相关名句。
《阿房宫赋》名句辑录:
1.古人写文章常常借古讽今。杜牧《阿房宫赋》:“呜呼!灭六国者六国也,非秦也;族秦者秦也,非天下也。”借秦灭亡的教训批评唐敬宗广建宫室。
2.通过阿房宫的兴毁提示秦王历史教训,文中说:“秦人不暇自哀,而后人哀之;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
3.不吸取经验教训让人痛惜,正如杜牧《阿房宫赋》中说:“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
4.杜牧在《阿房宫赋》中“奈何取之尽锱铢,用之如泥沙”两句写出秦的奢侈是建立在对人民的掠夺之上的,并且还挥霍无度,将剥削来的钱财像泥沙一样的浪费掉。
17.踏浪前行,无畏风雨人生在世,从来都是与挫折相伴而行,所有的经历都是一种成长,所有的成长都得亲自去经历。经历过风雨的树木才会历经百年依然挺拔,经历过酸甜苦辣的人生才会趋于完美,遍地开花。
不经历风雨,怎能潇洒如风。“天生我才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诗人李白当时时运不济,仕途不顺,仍坚信不疑对未来满怀信心与期待。李白觉得自己的天赋才华,既是天赐予下来必然有着用处;即便散去千金,仍能在奋发中重拾。对磨砺之局坚韧不屈的意志,且催促坚定的冲涌而出。
不经风雨,怎能绽放光彩。“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贝多芬双耳失聪,耳朵是音乐家最重要的器官,但是他没有放弃,他独自承受痛苦,用音乐来唤醒当时世界的人们。贝多芬的乐曲像清泉滋润我们的心田;他的音乐像战鼓,激励着我们;他的音乐像利剑,直插扭曲的灵魂。
不经历风雨,怎能拥有成功。“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狂沙始到金。”我难以想象,如果幼鹰不独自经受自然的磨难,又怎能展翅于苍穹?我难以想象如果梅花不独自承受秋风的萧瑟,又怎能傲放于严冬?我难以想象如果男孩不独自承受摔跤的痛苦,又怎能成为顶天立地的男儿?没有经历过狂风暴雨的洗礼,哪能知道风平浪静的美好;没有经历过泥泞道路的险阻,哪能知道晴空万里的可爱;没有经历过挫折的历练,难能知道成功之后的喜悦?面对挫折,以微笑的心态振幅,用微笑的心态面对,成功就在眼前。
人的一生风风雨雨、起起落落,数不清的挫折与打击,道不尽的辛酸与苦楚。人生虽苦,可谁不是在压力中前进,在挫折里成长呢?所以不必抱怨、不必忧伤,让我们无惧风雨,踏浪前行。做生活的强者,做勇敢的冲浪人。
本题考查学生的写作能力,这是一道材料作文题。冲浪运动是运动员站立在冲浪板上,或利用腹板、跪板、充气的橡皮垫、划艇、皮艇等驾驭海浪的一项水上运动。冲浪,冲风破浪,冲浪比喻很有意思,比喻尽情尽兴地做某事。做什么事不但要有耐心,有恒心,有毅力,还要有适当的条件,有决心,勇于拼搏,乘风破浪,砥砺前行。审题时要善于抓住材料和引语的关键语句,如“在惊涛骇浪之上翱翔,需要具备以下条件:海浪够高够大,且在冲浪者可驾驭的范围内;冲浪板尺寸合适,能被冲浪者灵活操控;冲浪者有足够的勇气,也有良好的身体素质”“在时代的浪潮中,我们应该如何做好一名冲浪者”。很明显,题目给考生提出了思考的方向,考生所写的应是“冲浪”的比喻义。本题适合写议论文,要做到观点鲜明,论证有力。
立意提示:
1.勇立潮头,做时代的冲浪者。
2.踏浪前行,无畏风雨。
3.勇登浪头搏发展。
4.用好“志”“力”“物”,做一个时代的冲浪者。
材料作文的审题:
第一步,读懂材料,抓住主旨。首先要注意材料的特点:单则材料要从整体上把握其主旨;多则材料应弄清它们的异同,从而把握中心;比喻性材料要理解其比喻意义;含哲理性寓言材料,要把握其寓意。第二步,选择角度,准确立意。主旨单一的材料据材料立意即可;蕴涵丰富的材料,可从多角度立意,即发散思维多向立意。一般说来,一则材料至少可从肯定与否定两个角度审视:“一事多人”的材料,有几个“人”往往就有几个审视角度;“一事多因”的材料,有几个“因”往往就有几个审视角度。一个事件,针对其背景、写作目的的不同,就产生了几个不同的审视角度。从文体上看,本题要求除诗歌外文体不限,考生可以根据自己平时复习的情况选择自己擅长的文体来写,注意记叙文要以情动人,议论文要观点鲜明,论据典型,论证有力。
18~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教师个人工作计划总结
- 9月份营销工作计划范文
- 关于每日工作计划模板锦集
- 2025春季学期幼儿园食堂工作计划
- 食堂后勤管理个人工作计划
- 4科技综治和平安建设工作计划
- 4宁夏:某年教育民生计划发布
- 《大孔树脂分离技术》课件
- 《多元函数》课件
- 《型材料的研制》课件
- 许昌市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 小学语文学习任务群的设计与实施研究
- 2024风电光伏组合箱变技术规范
- 2024年华夏银行股份有限公司校园招聘考试试题附答案
- 趣识古文字智慧树知到期末考试答案章节答案2024年吉林师范大学
- 格兰气吸精量播种机
- 舞台搭建安全管理与风险评估
- 园林规划设计-江南传统庭园设计智慧树知到期末考试答案章节答案2024年浙江农林大学
- MOOC 信息安全-复旦大学 中国大学慕课答案
- 七年级期中考试考后分析主题班会课件
- 农科大学生创业基础智慧树知到期末考试答案2024年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