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课世界多极化与经济全球化学案-高一历史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册_第1页
第22课世界多极化与经济全球化学案-高一历史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册_第2页
第22课世界多极化与经济全球化学案-高一历史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册_第3页
第22课世界多极化与经济全球化学案-高一历史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册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22课世界多极化与经济全球化班级_______姓名_______学号_______【课标要求】1.了解冷战结束后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社会信息化、文化多样化的发展特点,以及出现的全球性问题。2.认识人类社会面临的机遇与挑战。理解和平、发展、合作、共赢成为时代潮流。【知识梳理】(1)原因:随着冷战的结束和两极格局的消失(1)原因:随着冷战的结束和两极格局的消失,作为世界上唯一的超级大国,希望建立由美国主导的。(2)表现:9.11事件后展开反恐行动,2001年10月发动战争,2003年3月发动战争。1.美国建立单极世界1.美国建立单极世界一、世界多极化发展趋势2.世界多极化发展趋势一、世界多极化发展趋势2.世界多极化发展趋势欧洲联盟欧洲联盟向经济和一体化迈进,是世界上最大的国际组织,主张在国际舞台上发挥独特作用,是一支不可轻视的力量俄罗斯拥有可以与美国匹敌的力量,推行外交,在国际事务中的作用仍然举足轻重日本在保持经济大国的同时,追求乃至军事大国中国进一步,坚持和平发展,积极开展外交,推动建设相互尊重、公平正义、合作共赢的新型国际关系,发挥负责任大国的作用发展中国家总体实力增强,成为推动世界的重要力量(1)过程(1)过程①的开辟和资本主义在西欧的兴起→资本主义经济不断向世界扩展。②工业革命后→世界市场扩大,和迅速发展。③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关税与贸易总协定,进一步促进了经济全球化进程。④20世纪70年代→以为代表的新的科学技术的发展成为经济全球化的主要推动力量。⑤20世纪90年代→迅猛发展,把世界各国纳入全新的国际生产分工体系,使各国的生产活动密切联系、相互依赖、相互渗透,连成一体。⑥21世纪→随着以、人工智能等为代表的新一轮科学技术的发展,经济全球化成为强劲的时代潮流。二、二、经济全球化进程加快1.经济全球化1.经济全球化(2)面临问题。①在加快世界经济发展的同时,增加了发展中国家(2)面临问题。①在加快世界经济发展的同时,增加了发展中国家的风险。②一些国家出现了所谓“”现象。(3)应对措施:各国既要注意保卫自己的,又要抓住经济全球化的机遇发展自己。1.经济全球化1.经济全球化二、二、经济全球化进程加快2.2.区域经济集团化组织特点欧洲联盟经济一体化的区域组织北美自由贸易区美国、加拿大和墨西哥组成,是由发达国家和国家组成的区域性经济集团东南亚国家联盟东南亚地区以为基础的政治、经济、安全一体化合作组织亚太经合组织层级最高、领域最广、最具影响力的经济合作机制(1)含义:是指发展以为主的智能化工具为代表的新生产力,建立有组织的(1)含义:是指发展以为主的智能化工具为代表的新生产力,建立有组织的体系,促进信息交流和知识共享,提高经济增长质量,推动经济社会向高效、优质发展转型的历史进程。(2)影响①积极:成为不可逆转的,正在使人类社会发生极其深刻的变化。②问题:如何保卫自己的,也成为各国必须解决的现实问题。1.1.社会信息化三、社会信息化和文化多样性(1)表现:文化多样性是世界文化的(1)表现:文化多样性是世界文化的。不同历史文化背景的人们,共同创造了丰富多彩的世界。(2)认识:文化多样性也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各国都在努力维护自己的,维系自己的文化根脉。(3)中国的应对:传承和传播中华优秀文化的同时,尊重世界文化多样性,促进和而不同、兼收并蓄的文明交流,推动世界的和平与发展。2.文化多样性2.文化多样性第22课世界多极化与经济全球化班级_______姓名_______学号_______选择题1.某协定的签订,为解决各成员国在国际贸易关系中所产生的矛盾和纠纷提供了场所和规则,也为各成员国举行关税减让谈判提供了可能和方针。这里的“协定”是指A.雅尔塔协定B.布雷顿森林协定C.马斯特里赫特条约

D.关税与贸易总协定2.美国学者亨廷顿说:“美国是目前世界上唯一的超级大国,在解决重大国际问题时,如果没有其他大国合作,美国也孤掌难鸣。……大国在解决国际重大问题时所采取的联合行动如若得不到美国的支持,这种行动也是劳而无功的。”以上关于世界格局的表述可概括为A.美国称霸世界的单极格局B.诸强争霸的世界政治格局C.实力相当大国并存的多极格局D.单极加多极化的世界格局3.2016年6月,英国通过公投,决定脱离欧盟。此外,美国也采取了贸易保护、边境修墙、控制移民等“逆全球化”的措施。这表明A.经济全球化进程遭遇挫折B.发达国家不再主导全球化C.区域集团化发展已经失控D.英美利益得到了绝对保障4.在当前的全球化进程中,存在着全球市场的震荡、大宗商品价格的波动、能源危机、粮食问题;在人类生产中也出现了生态问题、气候问题、环境问题和过度开发带来的各种问题等许多全球性问题。这表明A.人类需要全球治理 B.世界多极化趋势加强C.世界形势动荡不安 D.经济全球化进程缓慢5.在经济全球化高峰论坛上,一位经济学家指出:“从地域的纬度看,全球经济不可能同时实现一体化,而是部分地区先通过签订契约实现区域内国家经济的一体化。”材料认为A.经济全球化的先决条件是经济区域集团化B.经济区域集团化最终决定经济全球化的实现C.经济全球化和经济区域集团化两者不可分割D.经济区域集团化对经济全球化具有双重作用6.20世纪6070年代,法国、联邦德国和意大利北部原本落后的农村迅速实现了机械化,数百万农民成了相对富裕的农场主,这一变化的原因是A.马歇尔计划开始发挥作用 B.欧洲经济一体化的推动C.西欧社会福利制度的确立 D.布雷顿森林体系的瓦解7.“传统的中国是被全球化击败的,却也是从全球化里开始崛起的;大英帝国是从全球化中崛起的,也是在全球化中衰落的;眼下的美国。虽然一直是全球化最大的获益国,却呈现冷淡全球化的倾向,因为美国开始感受到代价;”这段话旨在说明全球化A.给中国带来了巨大利益B.导致英美两国走向衰落C.对各国都是机遇与挑战D.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8.日本自1963年起成为世界上最大的钢铁出口国。同年,美国指责日本对美进行钢铁倾销,日本遂减少对美出口。1968年美国迫使日本签署协定,日本再次大幅减少对美钢铁出口。这说明A.“一超多强”的世界格局已形成B.世界经济一体化的进程加速C.日本难以摆脱美国的经济控制D.美国开始建立世界经济霸权9.“在世界许多地方,普遍的商业化和通过外来影响对国家或地区文化的重塑,刺激人们寻找回归,寻求他们本身的传统和价值。”作者意在强调,在全球化进程中应重视A.传统文化的价值B.文化理念的趋同C.商业的文化功能D.外来文化的影响10.国家主席习近平曾在“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开幕式的演讲中强调,坚持以和平合作、互利共赢为核心的丝路精神。有130多个国家和地区、70多个国际组织派出代表参加论坛,其中包括联合国秘书长、世界银行行长、国际货币基余组织总裁等。“一带一路”战略赢得肯定和支持是因为A.全球化趋势下和平与发展是共同要求B.我国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成为国际准则C.公正合理的政治经济新秩序已经确立D.全球化使我国的国际地位进一步提高二、材料题材料一:国际货币基金组织自1945年成立以来,不断推动市场经济、自由贸易和高增长率。除了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外,美国的政治家和商业领袖还想建立一套适合自己利益的国际贸易体系,在他们的推动下,取消了阻碍跨国自由贸易的制约性贸易准则。……在过去的25年间,合作场景的变化已经导致了大约5万家全球公司的诞生。——摘编自[美]杰里·本特利等《简明新全球史》材料二:2009年7月19日,《北京日报》有一篇文章指出,医疗废物和电子垃圾等有毒废弃物“出口”发展中国家早已不是新鲜事。古巴前领导人菲德尔·卡斯特罗则认为“由于不公正的国际经济秩序,经济全球化并没有使广大的发展中国家从中受益,反而造成……富国愈富,穷国愈穷”。大众汽车制造公司的新型车“POLO”,虽然是在沃尔夫斯堡(德国城市)组装的,但是几乎有一半部件来自国外。……单是在德国汽车制造部门中,从1991年到1995年,就失去了30万个工作岗位。材料三:伊斯兰原教旨主义者的首要口号是呼吁抵御西方文化和西方政治经济秩序的渗透,在他们看来,西方乃至整个不信伊斯兰教的外部世界,无不图谋以异己的文化、价值观念体系和生活方式来征服和俘虏穆斯林,继而剥夺其所有的权利。——摘编自刘金源《全球化进程中的反全球化运动》(1)根据材料一,概括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的表现。(2)根据材料二,概括经济全球化带来的问题。(3)根据材料三,指出反对全球化的角度和目的。选D关税与贸易总协定的宗旨是在国际贸易中降低关税、减少贸易壁垒,最终实现贸易自由化,故选D项;雅尔塔协定是二战中美苏等大国对战后国际秩序的安排,跟贸易无关,排除A项;布雷顿森林协定是一个以美元为中心的国际货币体系,不是贸易体系,排除B项;1992年马斯特里赫特条约是推动欧盟成立的条约,排除C项。2.解析:选D从题干中可看出亨廷顿认为在面对重大国际问题时,美国和其他大国离开对方均无法解决,这说明美国的单极和其他大国的多极在国际舞台上均发挥着重大的作用,故D项正确。材料主旨并不是反映美国称霸世界的单极格局,故A排除;材料信息强调的不是诸强争霸的世界政治格局和实力相当大国并存的多极格局,故BC排除。3.解析:选A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经济区域集团化是全球化趋势的表现,英国脱欧明显不利于经济全球化;美国采取的“逆全球化”措施更加说明经济全球化进程遭遇挫折,故A项正确。4.A材料核心信息是全球化弊端和人类生产全球性问题凸显,这说明人类需要全球治理,故A项正确;B项与材料主旨无关,排除;材料主要强调经济领域的全球问题,C项强调政治领域问题,排除;材料主旨强调经济全球化的诸多问题,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当今全球化发展迅速,D项排除。故选A。5.A试题分析:据材料“从地域的维度看,全球经济不可能同时一起实现一体化,而是部分地区先通过签订契约实现区域内国家经济的一体化。”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说明经济全球化的先决条件是经济区域集团化,故A正确。经济区域集团化最终决定经济全球化的实现,错在“决定”,故B排除。材料的重点不在于经济全球化和经济区域集团化两者不可分割,故C排除。材料无法体现经济区域集团化对经济全球化具有双重作用,故D排除。考点: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世界经济的区域集团化•影响6.B法国、联邦德国和意大利北部原本落后的农村迅速实现了机械化,这里涉及到的三个国家都是欧共体成员国,再结合时间信息“20世纪60~70年代”推断,应是欧共体国家间的合作促成了成员国在农业生产方面的机械化,使农民收入大大增加,故选B;马歇尔计划发挥作用应该是在20世纪四五十年代,故A与题干时间不符,所以排除;西欧社会福利制度建立是针对社会弱势群体,主要涉及医疗保健、养老、住房、失业、教育等问题,与农业生产力提高没有直接关系,故排除C;布雷顿森林体系瓦解于20世纪70年代初,与题干时间不符,而且布雷顿森林体系涉及到的是货币体系问题,这也与题意不符,故排除D。7.C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解读史料获取信息并分析问题的能力,材料中“大英帝国是从全球化中崛起的,也是在全球化中衰落的;眼下的美国,虽然一直是全球化最大的获益国,却呈现冷淡全球化的倾向”信息说明全球化的机遇与挑战并存,故C项正确;A不符合题意;B用词片面;D中趋势不符合题意。8.C日本成为最大的钢铁出口国,美国为了减少日本对自己的威胁,对日本经济进行了粗暴干涉,因此可以说明日本难以摆脱美国的经济控制,故选C项;“一超多强”的世界格局是在两极格局瓦解后出现,与材料时间不符,故排除A项;题意主要反映了美国对日本经济的干涉,没有体现世界经济一体化进程,故排除B项;“开始建立”的说法不符合史实,美国此时已经是世界经济的霸主,故排除D项。9.A根据材料“刺激人们寻找回归,寻求他们本身的传统和价值”可知作者强调的是传统文化的重要价值,A选项符合题意。文化理念的趋同的说法明显错误,B选项排除。材料与商业的文化功能无关,C选项排除。重视外来文化的影响的说法与材料无关,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