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分拆上市问题探究文献综述3800字】_第1页
【企业分拆上市问题探究文献综述3800字】_第2页
【企业分拆上市问题探究文献综述3800字】_第3页
【企业分拆上市问题探究文献综述3800字】_第4页
【企业分拆上市问题探究文献综述3800字】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企业分拆上市问题研究国内外文献综述目录TOC\o"1-2"\h\u149032.1文献综述 1280742.1.1国内文献综述 1192132.1.2国外文献综述 2199962.2分拆上市概念 2112612.2.1概念 2294752.2.2分拆上市的作用 3311072.3分拆上市的理论基础 362352.3.1企业价值与价值创造 355292.3.2生命周期理论 33772.3.3信息不对称理论 4622.4分拆上市的类型 4136192.4.1分拆上市的公司类型 4228362.4.2分拆上市的类型 4247092.5我国分拆上市现状 531938参考文献: 52.1文献综述2.1.1国内文献综述2004年,李青原和韩晖利用资本市场的反应作为分拆上市的研究基础,通过案例分析,母公司股价在分拆上市后有着积极的反应:在资本市场上,通过分拆上市母公司可以在上市之前加强对所有方面的调查;同时,拆分后公司的透明度增加了,可以很容易地发现公司现有的问题,这使投资者(尤其是外部投资者)可以更加公平和客观地评估母公司和子公司的市场价值。2009年,于海云、杨庆林和罗正英分析了潜在市场,通过对过去十年国内公司在海外进行拆分的案例进行比较分析的结果,在拆分开始时,公司的发展并不好,但从长远来看公司股票价格和投资者回报有所改善。2012年,郑安然基于案例分析方法研究了剥离绩效理论,并对国内剥离案例和成功案例进行了比较和分析。这项研究的结论是,对于个体企业主而言,分拆不仅可以改善业务绩效,而且可以减少收入。2015年,林旭东、唐明琴、程林与聂永华以在国内成功实现分拆上市的企业为样本进行分析,发现母公司的股权在分拆上市宣告日获得了正向反馈的异常收益率,并且在宣告了分拆上市的前后20天内的累积平均异常收益率显著为正。他们还结合分拆上市之后连续三年相对于分拆前一年经营绩效的变化,研究发现分拆上市之后母公司的经营绩效得到很大的提高,而子公司的经营绩效却难尽人意。2.1.2国外文献综述外国学者对于分拆上市(Corporatespin-off)主要通过计算股票的超额收益,通过对分拆上市效应进行实证分析的方法,对母公司和子公司的短期和长期业绩进行测试。短期方面,Schipper与Smith(1986)对从1963年到1984年分拆的76家公司进行了调查和分析,以检验分拆和上市的短期表现。得出结果:宣布分拆后的母公司的资本市场价格是好的。在此之后,Slovin,Sushka和Ferraro(1995)拓宽了他们的研究视野,并从同行和竞争对手的角度从样本中选择了36家公司,得出了行业竞争对手的股价平均有-1.1%的异常收益。Prezas,Tarimcilar和Vasudevan(2000)也采用了一种增加样本量的方法,并且对1986年至1995年之间按部门划分的上市公司进行的调查发现,其子公司具有短期超额收益。上述研究主要侧重于分析对分拆和上市业绩的短期影响,母公司和子公司在分拆上市后发布短期超额收益并不难。Vijh(1999)在长期绩效调查方面展开了研究,对1981年至1995年间的628家上市分拆公司进行了实证研究,在分拆后的三年中,该子公司的业绩不低于其参考收入。Madura和Nixon(2002)检查了88个拆分样本,发现拆分后母公司和子公司的长期绩效下降了。这与Vijh的结论相矛盾,但并不一致。Ritter(1991)关于长期IPO绩效的长期绩效研究的结论是相同的。如果母公司在拆分前处于财务困境,而母公司和子公司在拆分后的长期市场表现为负,则意味着拆分并未缓解财务压力。总部。总结以上研究,可以发现,现有研究尚未得出关于分割的长期绩效的综合研究结论,而长期绩效仍需进一步研究。2.2分拆上市概念2.2.1概念分拆上市,即股权分离,是指母公司剥离分立出发展完善的子公司,并将其部分资产转让给这一新公司,随后子公司将会以出售股权的形式给母公司带来额外的现金收入,在此过程中,母公司不会失去原有的控制权。在法律意义上,子公司的运营是与母公司的运营区分开来的,认购这些新公司的股份的人可以是原母公司的股东,也可以不是。在拥有了新公司股份后,母公司的股东就可以通过自由更改两家公司的投资比例的方式,来使投资决策变得更灵活多样。股份的划分和上市(ECO或部分拆除,股份分离)是公司重组的一种手段;该公司将创建新的子公司和首次公开募股(IPO),同时保留控制权。2.2.2分拆上市的作用分拆上市(股权切离)的作用是:(1)原母公司的股东可以按照持股比例享有被投资企业的净利润分成;(2)子公司分拆上市成功后,母公司可以获得超额的投资收益。2.3分拆上市的理论基础2.3.1企业价值与价值创造企业的价值是企业的预期自由现金流量的现值,并减去其加权平均资本成本(折现率)。它与公司的财务决策紧密相关,反映了公司资金的时间价值,风险和可持续能力。显然,企业的价值越高,企业奖励其利益相关者的能力就越大,这个值可以通过其经济定义来衡量。在会计方面,学者们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提出了相应的研究。这些理论都是从财务层面出发,即价值创造为企业进行融资、投资、经营三大活动的过程中各种效率的不断改变而引发了企业价值的变化,我们可以明确价值的驱动在财务方面的具体体现:视角主要价值驱动因素融资效率股权资本结构、资本成本、资本需求、股权账面价值投资效率期初投资、新增固定资产投资、投资资本报酬率经营效率销售增长率、新增营运资本、经营净利率表2-1:“融资-投资-经营”效率及其主要价值驱动因素分类2.3.2生命周期理论企业的整个生命周期包括了四个阶段:启动,成长,成熟和衰落。在生命周期的前两个阶段,业务的增长主要取决于持续的扩张以及并购。在成熟阶段,企业规模已达到或已达到最佳规模。与主要活动的相关性较低的细分集中在具有收益的主要活动的开发上。在经济衰退期,他们开始消除不必要的活动或只保留盈利的公司以获取最终回报,公司总是选择在成熟或衰落的高级阶段进行分离。成熟阶段的细分可以提高母公司业务的集中度,突出核心业务并发展领域。选择在经济衰退期间分手的主要原因是通过获得最终现金流量,维持公司的盈利能力或淘汰没有发展前景的公司来找到新的发展方向。2.3.3信息不对称理论一般来说,即使是最好的公司也无法实现完美的信息披露。因此,在市场中可能存在某些投资者错误地评估其投资对象的情况。尤其是当投资目标活动范围广泛,业务相关性低以及复杂的资本或治理结构时,投资者会参与复杂的业务交易。很难对投资公司的价值进行清晰而准确的评估,从而增加了投资回报的不确定性。拆分和上市后,子公司将独立于母公司显示其市场价值。当子公司有盈余时,认购或市场反应强烈,也会增加母公司及其子公司股票的市场价值。此外,它还可以使活动复杂的公司更加关注其核心活动的发展。另一方面,分拆使母公司及其子公司的经营和财务状况透明、公开,从而可以更加客观、准确地评估和分析母公司及其子公司的价值、会员的真实市场价值。同时,它也为投资者提供了正确客观地评估公司投资价值并降低投资风险的机会。2.4分拆上市的类型2.4.1分拆上市的公司类型有足够动因进行分拆上市的公司有几种类型:公司拥有庞大的资产、多元化的业务、一定的债务压力以及拥有高盈利能力和高成长阶段的子公司;孵化型平台公司,例如腾讯的股权投资组合,分布在社交、娱乐、金融支付、电子商务、教育和其他领域,母公司可以在子公司上市后撤回其所持股份并获得投资回报;是有着国企改革诉求的公司,比如石油、电力、军工、铁路等这类混改重点行业。本文所研究的碧桂园将其子公司碧桂园服务分拆即为第一种类型。2.4.2分拆上市的类型(1)纵向拆分上市纵向分拆上市意味着在分拆上市之前,母公司和子公司属于不同部门或同一部门内的不同产业链。母公司独立于将某些环节从产业链中分离出来,进行自我重组并在股票市场发行股票。(2)横向拆分上市在横向分拆上市之前,母公司和子公司属于同一行业,在产业链中占据相同或相似的位置,并且具有较高的业务关联度。母公司出售了部分资产或业务组件,重组了新公司,并通过股东改革成为独立公司(3)混合拆分上市混合衍生产品和上市通常存在于母公司多元化的公司中。拆分之前,对母公司和子公司的产业链的位置和商业相关性没有特别限制。划分后的市场认可度较高,混合划分的本质是将资源分配的方向从内部资源分配转变为外部资源依赖。2.5我国分拆上市现状2020年,已有20多家上市公司陆续宣布了分拆其子公司进行上市的计划。并购和分拆上市是重组公司资产的两种方法,但代表两种不同的策略。并购可以使上市公司扩展其产业链,并在更广泛的平台上实现协同效应,而分拆上市则是出售其资产的一种方式,与核心业务关系不密切的业务部门不仅有助于专注于核心业务,而且可以通过提高运营效率来拓宽公司的融资渠道。2019年12月,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正式发布了《上市公司分拆所属子公司境内上市试点若干规定》,标志着A股市场分拆上市破冰,新法规仍然对分拆上市有着非常严格的要求。与香港和美国相比,该法规对要求分拆上市的母公司和子公司适用严格的业务独立性要求,以防止利润与资产损失,但是门槛不高,分拆上市是公司本身的独立决定。如果仅根据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新规定的收入标准选择在A股市场进行筛选,那么截至2020年5月底,A股公司大约只有1200家符合要求,约占所有公司数量的三分之一。如果再将其他限制条件考虑在内,那么达到标准的公司数量将会更少,而且目前中国市场更多的是兼并收购,分拆上市的事件还相对较少。参考文献:何珂.房企物业分拆上市绩效反应研究——基于碧桂园服务控股有限公司的案例[J].经营与管理,2020(08):40-43.易琦.地产物业分拆上市案例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20.李楠楠.碧桂园服务分拆上市动因及效果研究[D].河南财经政法大学,2020.黄馨仪.“中国平安”分拆“平安好医生”港股上市案例研究[D].江西财经大学,2020.王跃蓁.房地产企业分拆物业上市动因及经济效果研究[D].广东外语外贸大学,2020.许龙飞.上市公司分拆上市的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