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高一语文试题考生注意:1.本试卷共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2.请将各题答案填写在答题卡上。3.本试卷主要考试内容:部编版必修上册。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材料一:什么是新乐府?人们通常依据的是郭茂倩《乐府诗集·新乐府序》:“新乐府者,皆唐世之新歌也。以其辞实乐府,而未常被于声,故曰新乐府也。”其收录标准说得明白:一是唐世,二是新歌曲。但由于郭茂倩依据了丰富的音乐文献,且依据的音乐文献大多失传,其界定的具体依据,今天我们是无从得知的,这就给后人造成了困扰,比如,哪些作品曾经是唐代的新歌曲?《乐府诗集》收录的新乐府并不完整,究竟应该如何界定、补辑,一直处在争论之中。早在1995年葛晓音《新乐府的缘起和界定》一文,对新乐府应该如何界定做出了深入的探讨,她对“唐世之新歌”予以绝对的认可,据此进一步提出新乐府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新乐府指从旧题乐府中派生的新题,或在内容上和形式上取法汉魏古乐府,形成以“行”“怨”“词”“曲”为主的新题歌诗。狭义的新乐府指广义的新乐府中符合“兴谕规刺”内容标准的部分歌诗。但是这里有一个问题:歌辞性标题只能是代表了一部分的乐府,有些乐府并不具有典型的歌辞性标题,如白居易的新乐府中绝大部分就不是这类题目,所以若以此衡量恐怕会遗漏一批新乐府辞;有些诗题虽带有“歌”“行”“曲”等标志,但未必就是乐府诗,如刘禹锡的《城西行》就不在其乐府卷中。因此,此标准仍然有待完善。其后,人们纷纷尝试制订更为具体的判定标准。人们之所以不断探讨新乐府判定标准,就是因为看到了新乐府蕴含的重要价值,尤其是其中反映时事、为民请命、总结一代之兴亡经验教训的乐府作品,体现了新乐府诗人的艺术成就和社会良知,具有珍贵的历史与文学价值。采用新乐府的形式记录历史、反映现实民生、追求理想政治,也是中国古代士人艺术理想与政治理想的完美结合。然而由于人们对《新乐府序》的解读不同,新乐府的界定标准产生了很大的争议,拟定的标准或过于宽泛,或过于狭窄,都不能完美诠释唐代新乐府,这里就给研究者留下进一步开拓的空间。值得一提的是,在唐代还有新题乐府的概念。新题乐府侧重于表达题目的创新,其实和新乐府是一回事。根据实际创作情况来看,唐人所说的新乐府很丰富,既包括如元(稹)白(居易)新乐府那样揭露现实、批评政治的作品,也包括如娱乐场合演唱的作品。至于唐后,历代不乏题为新乐府的作品,都属于诗人的拟作了。(摘编自张煜《新乐府相关问题辨析》)材料二:认为新乐府概念不明而质疑新乐府运动存在的观点,主要源于对郭茂倩《乐府诗集·新乐府序》的误解:“新乐府者,皆唐世之新歌也。以其辞实乐府,而未常被于声,故曰新乐府也。”人们在解读时,基本是将“常”通假为“尝”,认为是“未尝被于声”。如2017年版中华书局点校整理本的《乐府诗集》,在其“出版说明”中直说新乐府辞是“辞拟乐府而未配乐”。有的学者在引用该文献时,也是径直改为“未尝被于声”,如黄耀堃《音乐与讽刺——新乐府考》等。据此理解就导致“唐世之新歌”与“未尝被于声”互相矛盾,导致乐府与诗的边界也不清晰,“其未诏伶人者,远之若曹陆依拟古题之乐府,近之若唐人自撰新题之乐府,皆当归之于诗,不宜与乐府淆溷也”(黄侃《文心雕龙札记》)。事实上,这是一种误解。张煜《新乐府辞研究》指出,“声”与“歌”在文献出现的不同场合有不同含义,郭茂倩对新乐府辞的界定是有其标准的,而“新乐府辞是当时已经入乐演唱的或是清唱的乐府歌辞”。2017年,乐府学研究用力最深的吴相洲先生又对这段话重新进行解读,并在《文学遗产》发表《论郭茂倩新乐府含义、范围及入乐问题》,该文认为“‘唐世之新歌’,意为唐代乐府新歌辞,名称来自《乐府新歌》等歌录;‘辞实乐府’,是说其乐府性质确切无疑;‘未常被于声’,意为不经常表演,而非从不表演”。这就解决了郭茂倩关于新乐府的界定前后矛盾的问题。从现存文献来看,《乐府诗集》所录新乐府,部分确有入乐的记载。如李峤《汾阴行》,孟棨《本事诗》所载,云:“天宝末,玄宗尝乘月登勤政楼,命梨园弟子歌数阕。有唱李峤诗者云:‘富贵荣华能几时,山川满目泪沾衣。不见只今汾水上,惟有年年秋雁飞。’……不终曲而起,曰:‘李峤真才子也。’”其他如刘禹锡的《泰娘歌》《捣衣曲》等。因此,新乐府是以歌辞性质被收录于《乐府诗集》的,这些歌辞虽不常配乐演奏,但仍有被采入乐府机构演唱的机会,从而实现乐府诗的相应功能,实现创作者的心理期待。白居易的《新乐府》组诗正反复表达了这种被采诗的愿望。(摘编自万紫燕《论新乐府的歌辞性质》)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A.郭茂倩对新乐府的界定标准是正确的,但他所依据的音乐文献大多失传,因此按照郭茂倩的标准很难界定新乐府。B.尽管葛晓音对如何界定新乐府进行了深入的探讨,且提出了广义和狭义两种概念,但这一标准仍然存在诸多不足。C.对新乐府的界定始于郭茂倩,其后人们不断尝试制订新的界定标准,但都不尽如人意,仍需进一步开拓研究。D.对“未常被于声”中“常”字的不同解读导致人们对郭茂倩的新乐府界定的不同理解,直到吴相洲确定为“尝”后,这一问题才解决。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材料一和材料二都认为人们对郭茂倩新乐府的界定有误读,但材料一并没有对此给出自己的解读。B.有些唐代诗歌标题中虽然有“歌”“行”等标志,但仍不属于新乐府,因此新乐府的标准仍然有待完善。C.按照《乐府诗集》“出版说明”对“未常被于声”的解读来界定乐府,可能会使乐府与诗的边界不清晰。D.材料二认为,新乐府作品有的已人乐,有的未人乐,但创作者们还是有被采诗入乐的心理期待。3.下列选项中,最不适合作为论据论证新乐府具有歌辞性质观点的一项是()A.“童子解吟长恨曲,胡儿能唱琵琶篇。”(李忱《吊白居易》)B.“杜拾遗,知不知,昨日有人诵得数篇黄绢词。”(任华《寄杜拾遗》)C.“文人乐府,亦有不谐钟吕,直自为诗者矣。”(冯班《钝吟杂录》)D.“其乐府词数十篇,至于云韶乐工,无不讽诵。”(《旧唐书·李贺传》)4.简要分析材料二的论证特点。5.结合材料一的有关内容,简要分析将白居易的《琵琶行并序》归入新乐府的理由。【答案】1.B2.A3.C4.①先驳后立。文章首先指出人们对郭茂倩《乐府诗集·新乐府序》的误读,并加以批驳,最后提出观点;②采用举例论证、引用论证等论证方法。列举有关学者的观点例子,同时引用有关文献,增强了论证的说服力。5.①作者白居易是唐代诗人;②诗歌形式上取法汉魏古乐府,以“行”新题歌诗;③诗歌内容上表现了社会的动荡、世态的炎凉,表达了诗人对不幸者命运的同情,对自身失意的感慨,符合“兴谕规刺”内容标准。【解析】【1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内容的理解和分析能力。A.“郭茂倩对新乐府的界定标准是正确的”说法不当,根据材料可知,郭茂倩的界定标准可以说是“明确”的,但未必是“正确”的;C.“始于郭茂倩”无中生有,文中只是说“人们通常依据的是郭茂倩《乐府诗集·新乐府序》”,但不代表郭茂倩是第一个界定的人;D.“直到吴相洲确定为‘尝’后”理解不当,文中说的是吴相洲确定为“常”。故选B。【2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根据文本信息进行判断和分析能力。A.“都认为人们对郭茂倩新乐府的界定有误读”说法错误,材料一只是说“人们对《新乐府序》的解读不同”,但没有说是误读。故选A【3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C.将新乐府仅仅归于“诗”,认为“不谐钟吕”,否定新乐府歌辞性质。故选C。【4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文章结构和论证方法的能力。①先驳后立。根据“认为新乐府概念不明而质疑新乐府运动存在的观点,主要源于对郭茂倩《乐府诗集·新乐府序》的误解”可知,文章首先指出人们对郭茂倩《乐府诗集·新乐府序》的误读,然后再通过“人们在解读时,基本是将‘常’通假为‘尝’,认为是‘未尝被于声’”以及“事实上,这是一种误解”等两个段落加以批驳,最后提出观点:新乐府是以歌辞性质被收录于《乐府诗集》的,这些歌辞虽不常配乐演奏,但仍有被采入乐府机构演唱的机会,从而实现乐府诗的相应功能,实现创作者的心理期待。②采用举例论证法,如:“2017年版中华书局点校整理本的《乐府诗集》……”,“黄耀堃《音乐与讽刺——新乐府考》等”“如李峤《汾阴行》,孟棨《本事诗》所载……”等。列举有关学者的观点例子,使论据充足。引用论证法,如“其未诏伶人者,远之若曹陆依拟古题之乐府,近之若唐人自撰新题之乐府,皆当归之于诗,不宜与乐府淆溷也”以及“‘唐世之新歌’,意为唐代乐府新歌辞,名称来自《乐府新歌》等歌录;‘辞实乐府’,是说其乐府性质确切无疑;‘未常被于声’,意为不经常表演,而非从不表演”等。引用有关文献,增强了论证的说服力。【5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的能力。①根据“其收录标准说得明白:一是唐世,二是新歌曲”来判断,作者白居易是唐代诗人,《琵琶行》合乎新乐府的标准;②根据材料一第②段可知,广义的新乐府指从旧题乐府中派生的新题,或在内容上和形式上取法汉魏古乐府,形成以‘行’‘怨’‘词’‘曲’为主的新题歌诗。白居易的《琵琶行》取法汉魏古乐府,以“行”为新题歌诗,合乎新乐府的标准;③根据“人们之所以不断探讨新乐府判定标准,就是因为看到了新乐府蕴含的重要价值,尤其是其中反映时事、为民请命、总结一代之兴亡经验教训的乐府作品,体现了新乐府诗人的艺术成就和社会良知,具有珍贵的历史与文学价值”可知,反映现实民生、追求理想政治。白居易的《琵琶行》表现了社会的动荡、世态的炎凉,表达了诗人对琵琶女命运的同情,对自身失意的感慨,符合乐府诗的标准。(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6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文本一:弧上的舞者·钳工王(节选)梁晓声全权代表年轻得很,才三十一二岁。风度翩翩,踌躇满志。对他所表现出的客气,是那种矜持的客气。矜持中有几分居高临下的意味儿。比对方年长近二十岁的章华勋,还是感到自尊心被什么尖锐又细长的东西深深刺了一下。他怔了几秒钟,一笑,不置可否地说:“非常感谢贵方的信赖。我想提醒对方,难道就不需要对我进行一番起码的了解和考察了么?……”对方说早了解过了。对他在工人中的群众基础和威信,对他管理方面的能力,是丝毫也不怀疑的。“为了表达我们的诚意,现在就可以由我向您颁发委任证书!”但他并没接证书。他说:“可我是有二十余年党龄的党员……”对方又一笑:“章先生不必多虑了!只要不影响企业管理和发展,我们绝不要求党员退党。”他仍犹豫着不接证书。一想到将有半数以上工人失业,他内心里矛盾极了。仿佛接了证书,就等于从道义上背叛了那些工人似的。“章先生有什么条件,尽管讲出来。您儿子大学毕业后,可以入厂,还会得到重用……”他双手不由自主地接过了证书。章华勋又想到那些工人的失业问题,心里很不自在,很别扭,很不是滋味。他陪对方四处视察厂区时,几次欲提出修改合同上那两个关于失业工人安置的百分数的建议,但对方不断地问这问那,使他根本没机会提出。一些工人们正在厂区挖沟,抢修暖气管道。管道四处射水,“细雨”蒙蒙,那几名工人的衣服全湿了,脸也全湿了。在十二月的寒冷之下,一个个冻得双唇发紫,浑身哆嗦。全权代表大发感慨:“在这样的厂里,拿差不多是世界上最低的工资,造出差不多是世界上一流的步枪,这个厂的工人们都很可敬啊!”他也感慨起来:“您说得对极了!我们厂的工人,个个都是好工人!绝非一半素质好,一半素质不好。这一点我可以很负责地向您打保票!……”全权代表看了他们一眼,用手朝沟下一指低声说:“你替我记住他们的名字。像他们这样的人都可免除考核成为厂里的工人!我们很需要他们这样的管道工……”章华勋听了,心中亦喜亦忧。替那几名可免除考核的年轻工人喜,替“钳工王”等一批老工人的命运如何而忧。他们年轻时都曾是国营厂里的骨干工人。十之八九曾是各级“劳模”。“钳工王”还曾是章华勋的师傅……回到会客室,章华勋终于有机会说他早想说的话了。“我们现在谈谈合同好么?”“谈谈……合同?合同不是早签定了么?”对方将刚端起的茶杯,缓缓地又放下了。他的话使对方感到了几分意外,也感到了几分麻烦。“是啊,但不是我签的,是我的前任……”“不管是谁签的,都已经是既成事实。我的责任和权限,只不过是来履行一下接收这个厂的程序罢了。”对方不给他留有一点儿余地。“可……我现在不还是这个厂的厂长么?所以我认为那合……”因为明明知道从对方到达那一天起,便意味着这个厂已经正式易主了,便意味着自己这位厂长已经被取消资格了。章华勋有点儿理直气壮不起来。“你已不是什么‘三二三’厂的厂长了。‘三二三’厂已成为历史了。你已是我们将定名为‘绅士服装厂’的副经理了。你的立场应该彻底转变到和我相一致的立场上来!”对方的口吻中,已经带有训导的意味了。“即使我以‘绅士服装厂’副经理的头脑思考,我也还是认为那合同……”“章副经理,我再强调一次,我不愿,不想,也没有半点儿义务跟你谈合同!”对方沉下了脸,口吻已经变得有点盛气凌人了。章华勋怔愣住了。而对方重又端起茶杯,缓和气氛地笑笑:“咱们君子协定,说不谈合同就不谈合同!今天可真够冷的,有零下三十度吧?……”章华勋突然大光其火,挥了下胳膊,放开嗓门嚷道:“谈!必须谈!非谈不可!你竖起耳朵给我听明白了!……”对方没料到他会突然发作,被他的嗓门惊得手一抖,洒了一身茶。于是轮到对方愣住了。他从桌上拿起了那委任证书,一大步跨到对方跟前:“你以为就这么个玩意儿,就能使我一点儿都不替工人们的利益着想啦?就能使我彻底地站在你们的立场上啦?没门儿!……”他将大红的委任证书抛在了对方脚旁。对方弯腰捡起证书,掏出手绢擦了擦沾土的水迹,不言不语地笑望他。那意思是,你说吧,我洗耳恭听。于是章华勋开门见山,直奔主题,就合同中的两个百分数,慷慨陈词,据理力争……(有删改)文本二:梁晓声被称为“平民作家”。梁晓声直面现实又特别深刻的中篇力作,证明他始终恪守着关注现实的文学主张,直面现实,歌颂正义,充满正能量……他曾形容自己是“置身弧上的写作者”,他以“弧”比喻文学的人文品质和人文立场。故我们也用他自己曾写过的文字作为他这一套中篇小说集的总名——《弧上的舞者》。在我们看来,这一位作家,仍不倦地睽注着现实,仍不倦地舞着……(有删改)6.下列对文本一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A.小说开头描述了全权代表的状态及章华勋的感受,呈现出强烈的反差,从而吸引了阅读者的阅读兴趣。B.“难道就不需要对我进行一番起码的了解和考察了么?”章华勋用反问的语气表达了对对方信任的感激。C.“今天可真够冷的,有零下三十度吧?”一句全权代表表面说天气,其实是为了缓和与章华勋谈话的气氛,故意岔开话题。D.全权代表对章华勋想就合同中数据进行商量一事,根本不予理睬,最后见章华勋态度强硬,才表示愿意洗耳恭听7.关于文中画横线处所写的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这里主要运用叙述和描写的表达方式写年轻工人冒着寒冷抢修供暖管道。B.“双唇发紫,浑身哆嗦”等细节间接地表现了工人们务实、吃苦耐劳的奋斗精神。C.“细雨蒙蒙”“十二月的寒冷”等表明了工人们抢修中工作环境的恶劣。D.引发了全权代表的感慨与章华勋对“钳工王”等其他工人命运的担忧。8.请简要概括章华勋这一人物的形象特点。9.文本二中提到了梁晓声曾形容自己是“置身弧上的写作者”。请简要分析文本一是如何体现这一点的。【答案】6.B7.D8.①技艺精湛。②不受利益的诱惑。③为工人利益着想。④立场坚定。9.①文本一以改革开放初期,国营大厂被兼并为写作背景,体现了作者关注现实的文学主张。②文本一批判了全权代表之类人物的不良行径,表达了对处于社会变革时期身处困境中的下层百姓的同情,体现了作者直面现实、歌颂正义的立场。③文本一讴歌了人民利益至上的精神,对为人民着想的章华勋这样的平民英雄进行赞美,作品充满正能量,具有文学的人文品质和人文立场。【解析】【6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分析鉴赏文章艺术特色的能力。B.“章华勋用反问的语气表达了对对方信任的感激”理解错误,根据文章内容“对他所表现出的客气,是那种矜持的客气。矜持中有几分居高临下的意味儿。比对方年长近二十岁的章华勋,还是感到自尊心被什么尖锐又细长的东西深深刺了一下”理解可知,章华勋之所以这样问,是为了找到谈判的平等感,而非感激之情。故选B。【7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意的能力。D.“章华勋对‘钳工王’等其他工人命运的担忧”理解错误,根据前文“一想到将有半数以上工人失业,他内心里矛盾极了”“陪对方四处视察厂区时,几次欲提出修改合同上那两个关于失业工人安置的百分数的建议,但对方不断地问这问那,使他根本没机会提出”可知,“章华勋对‘钳工王’等其他工人命运的担忧”是事先就有的,而不是在看到工人们抢修供暖管道之后才有的。故选D。【8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鉴赏作品的人物形象的能力。根据原文“对方说早了解过了。对他在工人中的群众基础和威信,对他管理方面的能力,是丝毫也不怀疑的”“‘钳工王’还曾是章华勋的师傅”可知,章华勋管理能力强,技艺精湛。根据原文“‘为了表达我们的诚意,现在就可以由我向您颁发委任证书!’但他并没接证书”“他仍犹豫着不接证书”“他将大红的委任证书抛在了对方脚旁”可知,章华勋不受利益的诱惑。根据原文“一想到将有半数以上工人失业,他内心里矛盾极了。仿佛接了证书,就等于从道义上背叛了那些工人似的”“章华勋又想到那些工人的失业问题,心里很不自在,很别扭,很不是滋味”“他陪对方四处视察厂区时,几次欲提出修改合同上那两个关于失业工人安置的百分数的建议,但对方不断地问这问那,使他根本没机会提出”“章华勋听了,心中亦喜亦忧。替那几名可免除考核的年轻工人喜,替‘钳工王’等一批老工人的命运如何而忧。他们年轻时都曾是国营厂里的骨干工人”“他从桌上拿起了那委任证书,一大步跨到对方跟前:‘你以为就这么个玩意儿,就能使我一点儿都不替工人们的利益着想啦?就能使我彻底地站在你们的立场上啦?没门儿!……’”可知,章华勋为工人利益着想。根据原文“‘章副经理,我再强调一次,我不愿,不想,也没有半点儿义务跟你谈合同!’”“对方沉下了脸,口吻已经变得有点盛气凌人了。”“章华勋怔愣住了。而对方重又端起茶杯,缓和气氛地笑笑:‘咱们君子协定,说不谈合同就不谈合同!今天可真够冷的,有零下三十度吧?……’”“章华勋突然大光其火,挥了下胳膊,放开嗓门嚷道:‘谈!必须谈!非谈不可!你竖起耳朵给我听明白了!……’”可知,章华勋立场坚定。【9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概括文章主题的能力。根据文本一“全权代表年轻得很,才三十一二岁。风度翩翩,踌躇满志。对他所表现出的客气,是那种矜持的客气。矜持中有几分居高临下的意味儿。比对方年长近二十岁的章华勋,还是感到自尊心被什么尖锐又细长的东西深深刺了一下”“‘你已不是什么“三二三”厂的厂长了。“三二三”厂已成为历史了。你已是我们将定名为“绅士服装厂”的副经理了。你的立场应该彻底转变到和我相一致的立场上来!’”可知,文本一以改革开放初期,国营大厂被兼并为写作背景,体现了作者关注现实的文学主张。根据文本一“‘章先生有什么条件,尽管讲出来。您儿子大学毕业后,可以入厂,还会得到重用……’”“‘章副经理,我再强调一次,我不愿,不想,也没有半点儿义务跟你谈合同!’”“对方沉下了脸,口吻已经变得有点盛气凌人了。”可知,文本一批判了全权代表之类人物的不良行径,表达了对处于社会变革时期身处困境中的下层百姓的同情,体现了作者直面现实、歌颂正义的立场。根据文本一“章华勋听了,心中亦喜亦忧。替那几名可免除考核的年轻工人喜,替‘钳工王’等一批老工人的命运如何而忧。他们年轻时都曾是国营厂里的骨干工人”“章华勋突然大光其火,挥了下胳膊,放开嗓门嚷道:‘谈!必须谈!非谈不可!你竖起耳朵给我听明白了!……’”“他从桌上拿起了那委任证书,一大步跨到对方跟前:‘你以为就这么个玩意儿,就能使我一点儿都不替工人们的利益着想啦?就能使我彻底地站在你们的立场上啦?没门儿!……’”“对方弯腰捡起证书,掏出手绢擦了擦沾土的水迹,不言不语地笑望他。那意思是,你说吧,我洗耳恭听”可知,文本一讴歌了人民利益至上的精神,对为人民着想的章华勋这样的平民英雄进行赞美,作品充满正能量,具有文学的人文品质和人文立场。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孤始举孝廉,年少,自以本非岩穴知名之士,恐为海内人之所见凡愚,欲为一郡守,好作政教,以建立名誉,使世士明知之。故在济南,始除残去秽,平心选举,违迕诸常侍。以为强豪所忿,恐致家祸,故以病还。去官之后,年纪尚少,顾视同岁中,年有五十,未名为老。内自图之,从此却去二十年,待天下清,乃与同岁中始举者等耳。故以四时归乡里,于谯东五十里筑精舍,欲秋夏读书,冬春射猎,求底下之地,欲以泥水自蔽,绝宾客往来之望。然不能得如意。后征为都尉,迁典军校尉,意遂更欲为国家讨贼立功。欲望封侯作征西将军,然后题墓道言“汉故征西将军曹侯之墓”,此其志也。而遭值董卓之难,兴举义兵。是时合兵能多得耳,然常自损,不欲多之;所以然者,多兵意盛,与强敌争,倘更为祸始。故汴水之战数千,后还到扬州更募,亦复不过三千人,此其本志有限也。今孤言此,若为自大,欲人言尽,故无讳耳。设使国家无有孤,不知当几人称帝,几人称王!或者人见孤强盛,又性不信天命之事,恐私心相评,言有不逊之志,妄相付度,每用耿耿。齐桓、晋文所以垂称至今日者,以其兵势广大,犹能奉事周室也。孤非徒对诸君说此也,常以语妻妾,皆令深知此意。孤谓之言:“顾我万年之后,汝曹皆当出嫁,欲令传道我心,使他人皆知之。”孤此言皆肝鬲之要也。所以勤勤恳恳叙心腹者,见周公有《金腾》之书以自明,恐人不信之故。然欲孤便尔委捐所典兵众,以还执事,归就武平侯国,实不可也。何者?诚恐已离兵为人所祸也。既为子孙计,又己败则国家倾危。是以不得慕虚名而处实祸,此所不得为也。前朝恩封三子为侯,固辞不受;今更欲受之非欲复以为荣欲以为外援为万安计。(选自曹操《让县自明本志令》,有删改)10.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今更欲A受之B非欲C复D以为荣E欲F以G为外援H为万安计11.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郡守,郡一级的最高行政长官,主要掌管民政、司法、科举等事务。B.“绝宾客往来之望”与“而绝江河”(《荀子·劝学》)中的“绝”字的意义不同。C.“迁”指调动官职,可升可降可平转,为区分常在其前加一字,如左迁,指降级。D.诚,意为“确实”,与《出师表》中“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的“诚”字意义相同。12.下列对文中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曹操年纪轻轻就被举荐为孝廉,想要建立自己的名誉,因此在济南任职时革除弊政,公正地选拔、推荐官吏B.曹操回乡后本想过一种归隐田园的生活,但这个愿望落空了,于是下定决心,用二十年来使天下安定太平。C.曹操本可借讨伐董卓之名招集更多的兵马,然而担心重新引起祸端,所以常常裁减士兵,不愿扩充军队。D.曹操担心人们私下议论他有夺取帝位的野心,于是学周公著《金縢》之书写了这篇文章,表明自己真实想法。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以为强豪所忿,恐致家祸,故以病还。(2)今孤言此,若为自大,欲人言尽,故无讳耳。14.文中曹操是如何解释自己不放弃兵权的?请简要说明。【答案】10.BEH11.A12.B13.(1)因而被豪强权贵所恨,我恐怕给家族招来灾祸,所以托病还乡了。(2)今天我说这些,好像很自大,实是想消除人们的非议,所以才无所隐讳罢了。14.①怕会遭到别人的谋害。②为子孙打算。③担心国家有倾覆的危险。【解析】【10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断句的能力。句意:现在我改变主意打算接受它,这不是想再以此为荣,而是想以他们作为外援,从确保朝廷和自己的绝对安全着想。“受之”是第一个“欲”的宾语,中间不能断开,“今更欲受之”句意完整,从B后边断开;“以为荣”是第二个“欲”的宾语,所以从E后边断开;第三个“欲”后边“以为”是“以(之)为”的省略,中间不能断开,“以为外援”是第三个“欲”的宾语,所以从H处断开。故选BEH。【11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了解并掌握常见的文化常识及对文言词语中的一词多义现象的理解的能力。A.“主要掌管……科举等事务”错误,科举等事务不属于郡守掌管。B.正确。绝:断绝。/横渡。句意:断绝和宾客交往的念头。/但却能够横渡江河。C.正确。D.正确。句意:实在是怕放弃了兵权会遭到别人的谋害。/这确实是国家危急存亡的时期啊。故选A。【12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B.“于是下定决心,用二十年来使天下安定太平”理解错误,根据原文第二段“内自图之,从此却去二十年,待天下清,乃与同岁中始举者等耳”可知,原文意思是说等过二十年后天下安定太平,自己也不过是跟现在五十岁始举者同岁罢了。故选B。【13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并翻译文言文句子的能力。(1)“强豪”,形容词作名词,豪强权贵;“家祸”,家族的灾祸;“还”,还乡。(2)“孤”,这里指曹操自己,我;“若”,好像;“人言”,人们的非议;“讳”,隐讳。【14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概括内容要点的能力。根据原文最后一段“然欲孤便尔委捐所典兵众,以还执事,归就武平侯国,实不可也。何者?”可知,文中此句后是曹操对自己不放弃兵权的解释。根据“诚恐已离兵为人所祸也”可知,曹操怕放弃兵权会遭到别人的谋害。根据“既为子孙计”可知,曹操不放弃兵权是为子孙打算。根据“又己败则国家倾危”可知,曹操是担心自己放弃兵权国家有倾覆的危险。参考译文:我被举为孝廉时,年纪很轻,自以为不是那种隐居深山而有名望的人士,恐怕被天下人看作是平庸无能之辈,所以想当一个郡的太守,把政治和教化搞好,来建立自己的名誉,让世上的人都清楚地了解我。所以我在济南任国相时,开始革除弊政,公正地选拔、推荐官吏,这就触犯了那些朝廷的权贵。因而被豪强权贵所恨,我恐怕给家族招来灾祸,所以托病还乡了。辞官之后,年纪还轻,回头看看与我同年被荐举的人当中,有的年纪已五十多岁了,还没有被人称作年老。自己内心盘算,从现在起,往后再过二十年,等到天下安定太平了,我才跟同岁中那些刚被举为孝廉的人相等罢了。所以返回家乡,整年不出,在谯县东面五十里的地方建了一栋精致的书房,打算在秋夏读书,冬春打猎,只希望得到一点瘠薄的土地,想老于荒野、不被人知,断绝和宾客交往的念头。但是这个愿望没有能实现。后来我被征召做了都尉,又调任典军校尉,心里就又想为国家讨贼立功了。希望得到封侯,当个征西将军,死后在墓碑上题字说:“汉故征西将军曹侯之墓”。这就是我当时的志向。然而遇上董卓犯上叛乱,各地纷纷起兵讨伐。这时我完全可以招集更多的兵马,然而我却常常裁减,不愿扩充;所以这样做,是因为兵多了意气骄盛,要与强敌抗争,就可能重新引起祸端。所以汴水之战时,我部下只有几千人,后到扬州再去招募,也仍不过三千人,这是因为我本来的志向就很有限。今天我说这些,好象很自大,实是想消除人们的非议,所以才无所隐讳罢了。假使国家没有我,还不知道会有多少人称帝,多少人称霸呢!可能有的人看到我的势力强大,又生性不相信天命之事,恐怕会私下议论,说我有夺取帝位的野心,这种胡乱猜测,常使我心中不得安宁。齐桓公、晋文公所以名声被传颂至今日的原因,是因为他们的兵势强大,仍能够尊重周朝天子啊。我不仅是对诸位来诉说这些,还常常将这些告诉妻妾,让他们都深知我的心意。我告诉她们说:“待到我死去之后,你们都应当改嫁,希望要传述我的心愿,使人们都知道。”我这些话都是出自肺腑的至要之言。我所以这样勤勤恳恳地叙说这些心腹话,是看到周公有《金縢》之书可以表明自己的心迹,恐怕别人不相信的缘故。但要我就此放弃所统率的军队,把军权交还朝廷,回到武平侯的封地去,这实在是不行的啊。为什么呢?实在是怕放弃了兵权会遭到别人的谋害。这既是为子孙打算,也是考虑到自己垮台,国家将有颠覆的危险。因此不能贪图虚名而使自己遭受实际的祸害。这是不能干的啊。先前,朝廷恩封我的三个儿子为侯,我坚决推辞不接受,现在我改变主意打算接受它,这不是想再以此为荣,而是想以他们作为外援,从确保朝廷和自己的绝对安全着想。(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下面小题浣溪沙李清照髻子伤春懒更梳,晚风庭院落梅初。淡云来往月疏疏。玉鸭熏炉闲瑞脑,朱樱斗帐掩流苏。遗犀[注]还解辟寒无?[注]遗犀:亦作“通犀”,指能避寒气的犀角梳。15.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与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髻子伤春懒更梳”一句开门见山,点明了诗词的主旨,“伤春”一词统摄全词。B.上阕由物及人,由近及远,用晚风、落梅、淡云和疏月等意象营造出凄清氛围。C.下阕从室外转到室内,玉鸭、熏炉、瑞脑、朱樱、斗帐等词语写出了室内的华美。D.结尾一句词人假借向犀角梳的发问,进一步刻画了女主人公多愁善感的性格特点。16.请从情感方面谈谈这首词与词人南渡后的代表作《声声慢(寻寻觅觅)》有何异同。【答案】15.B16.同:都刻画了词人内心的孤独。异:①《声声慢(寻寻觅觅)》在孤独中融人了家国之悲,沦落之苦,情感沉郁忧伤;②本词虽然也刻画内心的孤寂,但只是富家女子的伤春情态,情感怨而不怒。【解析】【15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分析理解诗歌思想内容的能力。B.“由物及人”错,上阕先写女主人公懒于梳洗打扮,然后再写各种景象,因此是由人及物,而不是由物及人。故选B。【16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评价诗歌中作者的思想情感的能力。靖康之变后,李清照国破,家亡,夫死,伤于人事。这时期她的作品再没有当年那种清新可人,浅斟低唱,而转为沉郁凄婉,主要抒写她对亡夫赵明诚的怀念和自己孤单凄凉的景况。《声声慢(寻寻觅觅)》便是这时期的典型代表作品之一。作品通过描写残秋所见、所闻、所感,抒发自己因国破家亡、天涯沦落而产生的孤寂落寞、悲凉愁苦的心绪。开头“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连下十四个叠字,形象地抒写了作者的孤独悲苦的心情;下文“点点滴滴”又前后照应,表现了作者孤独寂寞的忧郁情绪和动荡不安的心境,在孤独中融人了家国之悲,沦落之苦,情感沉郁忧伤。本词反映贵族女子的伤春情态。上片“髻子伤春懒更梳”一句开门见山,点明了诗词的主旨,“伤春”一词统摄全词。运用了由人及物、由近及远、情景相因的写法,用晚风、落梅、淡云和疏月等意象营造出凄清氛围。下片通过富贵华侈生活的描写,含蓄地反衬伤春女子内心的凄楚。从室外转到室内,玉鸭、熏炉、瑞脑、朱樱、斗帐等词语写出了室内的华美。寓伤春之情于景物描写之中,风格清丽,情感怨而不怒。根据以上分析,从同与异两个角度分析情感即可。(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1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姚鼐《登泰山记》中,写从山巅向下俯视、众山如骰子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荀子·劝学》中在以蚯蚓为例论证为学必须专一后,接着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为例,从反面进行了论证。(3)三国是一个风云变幻、英雄辈出、令人神往的时代。后世不少诗文对这些英杰进行了形象的描绘,如《念奴娇·赤壁怀古》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答案】①.稍见云中白若樗蒲数十立者②.山也③.蟹六跪而二螯④.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⑤.小乔初嫁了⑥.雄姿英发(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学生默写常见的名篇名句的能力。易错字:樗蒲、螯、鳝、初、樯橹。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一)语言文字运用I(本题共2小题,10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能够在盐碱地上生长的植物,无疑是耐盐碱的强者。它们①。根据这三种本领,我们可以将适合在盐碱地上生长的植物分为聚盐植物、泌盐植物和拒盐植物三类。聚盐植物的茎和叶常肉质化,能够从土壤中吸收大量的可溶性盐并聚集在体内,但自身不会受到伤害。代表性植物有盐角草等。泌盐植物则通过由根部或其他部位排出体内过多盐分,这种特性有效地减缓了植物体内过多盐分的负担。代表性的植物有补血草等。拒盐植物一般生长在盐碱化程度较轻的地区,根部细胞对于盐分的渗透性小,使得植物吸收的盐分很少。代表性的植物有盐地风毛菊等。借助种植合适的植物治理盐碱地是兼顾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的优良方法。我国盐碱地分布面积广,②。因此在利用植物修复盐碱地时应选择科学合理的种植和管理技术。首先,③。根据盐碱地的实际情况,选择适合的耐盐碱植物种植,确保选择的植物具有较强的适应能力,能够在相应的盐碱环境下生存和生长。其次,要进行土壤改良。在种植之前进行必要的土壤改良,通过添加腐熟的有机物、石膏等措施,降低土壤的盐碱度和pH值,为植物成功建植和幼苗后续生长创造良好条件。18.请在文中画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19.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语病,请进行修改,使语言表达准确流畅。可增删少量词语,但不得改变原意。【答案】18.①具有聚盐、泌盐和拒盐的本领;②各地区盐碱环境也有较大的差异;③应该选择适合的植物。19.泌盐植物则通过根部或其他部位排出体内过多盐分,这种特性有效地减轻了植物体内过多盐分的负担。【解析】【18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之情境补写的能力。第一空,根据原文横线后面的“根据这三种本领”可知,横线处填“三种本领”,再由“聚盐植物、泌盐植物和拒盐植物”可知“三种本领”分别是聚盐、泌盐和拒盐,根据原文横线前面的“它”可知,横线处缺谓语“具有”,所以可填写“具有聚盐、泌盐和拒盐的本领”。第二空,根据原文横线后的“因此……”可知,横线处是解释种植方法选择的原因的,由“能够在相应的盐碱环境下生存和生长”可推知,另外一个原因跟“盐碱环境”有关,这个环境应该是不同,而且有一定差异,所以可填写“各地区盐碱环境也有较大的差异”。第三空,根据标志词“首先”“其次”可知,横线处要填写概括性的动宾短语,再结合后面的“选择适合的耐盐碱植物种植”,可填写“应该选择适合的植物”。【19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画线句语病有:“通过”“由”语意重复,保留其一;“减缓了植物体内过多盐分的负担”搭配不当,改为“减轻了植物体内过多盐分的负担”。(二)语言文字运用Ⅱ(本题共3小题,10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就在此时,雪鸮悠然而来。它驻足在桦木杆上,昂首挺立,神色淡定,像一个目无下尘的巡视大员。这是我第一次看到雪鸮,不由惊叹大自然的神奇——它身长70厘米左右,羽毛灰白相间,花纹简约,一双翅膀婀娜而刚健。作为唯一白天活动的鸱鸮科猫头鹰,雪鸮生就一张圆圆的娃娃脸,眼睛像透明的琥珀珠,根据朝向的变化呈现不同的颜色,眼球不会转动,却可以看清一公里之内的各种猎物。它的超级武器是脖子和耳朵。它的脖子可以旋转270度,耳朵隐藏在眼睛后面,靠鼻翼上浓厚的绒羽传导各种声音,甚至土层下极细微的声音也不会忽略。雪鸮的五官独具表情功能,有时喜悦,有时甜美,有时严肃,有时呆萌。人们看到它,总会自然而然地想起婴儿,身体中会悄然分泌慈爱的多巴胺,直想把它抱在怀里爱抚。此刻,雪鸮在我置身的无形蛋壳里划过,忽而像巨大的蝴蝶,忽而像逆浪的飞鱼,忽而像长臂的银鸥,忽而像强悍的鹰隼,看着它的翅尖,我找回了天和地的边界。20.下列句子中的“作为”和“作为唯一白天活动的鸱鸮科猫头鹰”中的“作为”,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世界卫生组织正式将“游戏障碍”作为新增疾病,纳入“成瘾行为所致障碍”疾病单元中。B.作为一项民生工程,长者食堂要良性持久发展才能更好发挥惠民利民便民之效。C.轻型战机不仅在国土防空领域有所作为,还可与重型战机能力互补、轻重搭配。D.评论一个人,不但要根据他的谈吐,还要根据他的作为。21.请解释文中加点词语“超级武器”的具体含义。22.请简要分析文中画横线部分的修辞手法及表达效果。【答案】20.B21.雪鸮脖子和耳朵具有超强的能力,脖子可以旋转270度,耳朵能听到极细微的声音。22.使用比喻和拟人的修辞手法,将雪鸮的形态生动地呈现出来,表达“我”的惊叹与喜爱之情。【解析】【20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重要词语含义及作用的能力。文中“作为”是介词,引出对象。A.动词,当作;B.介词,引出对象。C.动词,做出成绩;D.名词,所作所为。故选B。【21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重要词语含义的能力。“它的超级武器是脖子和耳朵”中“超级武器”是比喻性的说法,把“脖子和耳朵”比作“超级武器”,这就表明“脖子和耳朵”有超强的能力。结合下文“它的脖子可以旋转270度”可知,它的脖子转动幅度很大,视野广;结合“耳朵隐藏在眼睛后面,靠鼻翼上浓厚的绒羽传导各种声音,甚至土层下极细微的声音也不会忽略”可知,它的耳朵特别灵敏,能听到极细微的声音。【22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正确赏析常见的修辞手法的能力。①比喻,“像一个目无下尘的巡视大员”,将“雪鸮”比作“巡视大员”,将雪鸮端庄大方的形态生动地呈现出来;②拟人,“悠然”“昂首挺立”“神色淡定”等词语,赋予“雪鸮”以人的情态动作,表达“我”的喜爱之情。四、写作(60分)2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喜看稻菽千重浪》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湖北省黄冈市武穴市实验中学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质量检测语文试题(含答案)
- 2024年医院医疗设备安装分包合同
- 中班语言活动教案《取气球》
- 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五 观察物体(一) 第2课时 观察立体图形|人教新课标
- 一年级下册数学教案 - 十几减9的算理(破十法、想加算减) 人教版
- 大班健康教案:我的眼睛
- 中班音乐公开课教案:熊和蜜蜂
- 大班数学教案及教学反思《旅游统计表》
- 边坡植草防护项目实施合同
- 大班上学期社会教案详案《我是小导游》
- 面试信息登记表
- 一级直线倒立摆系统模糊控制器设计---实验指导书
- 梁纵筋水平最小锚固长度不足与固接条件的处理的设计优化
- 大坝基础面处理施工方案
- 动画运动规律自然现象
- 腹膜后间隙解剖及CT诊断
- 液压设计常用资料密封沟槽尺寸
- 自动化控制仪表安装工程采用材料及机械价格表(2014版江苏省)
- 八卦象数疗法
- 鲁人版九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 2.3一年一度的人民代表大会
- 上海市重点建设项目社会稳定风险评估咨询收费办法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