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36-T 587-2023 资溪白茶种植技术规程_第1页
DB36-T 587-2023 资溪白茶种植技术规程_第2页
DB36-T 587-2023 资溪白茶种植技术规程_第3页
DB36-T 587-2023 资溪白茶种植技术规程_第4页
DB36-T 587-2023 资溪白茶种植技术规程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ICS

67.140.10CCS

B

30

DB36江 西 省 地 方 标 准DB36/T

587—2023代替

DB36/T

—2010资溪白茶种植技术规程Technical

specification

for

of

cha 江西省市场监督管理局 发

布DB36/T

587—2023 前 言

..............................................................................

II1

范围

..............................................................................

12

规范性引用文件

....................................................................

13

术语和定义

........................................................................

14

基地规划与建设

....................................................................

15

茶树种植

..........................................................................

26

土壤和肥培管理

....................................................................

37

病虫草害防控

......................................................................

38

树体管理

..........................................................................

49

鲜叶采摘

..........................................................................

510

档案管理

.........................................................................

5IDB36/T

587—2023 本文件按照GB/T

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

草。本文件代替DB36/T

《有机食品

资溪白茶生产技术规程》,与DB36/T

587-2010相比,除编辑性改动外,主要技术变化如下:a) 修改了标准名称;b) 修改了标准的总体结构和适用范围,重新将章节分为“范围、规范性引用文件、术语和定义、理”等

10

个章节(见第

1

章,DB36/T

587-2010

1

章);c) 修改了“规范性引用文件”的相关引用文件(见第

2

章,DB36/T

587-2010

的第

2

d) 增加了“术语和定义”章节,对“树体管理”进行了定义(见第

3

章);e)

4

587-2010的第

3

章);f) 说明(见第

5

587-2010

的第

4

章);g) 第

6

章,DB36/T

的第

5

章);h) 摘”,细化了茶树修剪的相关内容(见第

8、9

587-2010

5.6);删除了“试验方法”章节(见

587-2010

的第

6

增加了“档案管理”章节(见第

10

章)。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本文件由抚州市市场监督管理局提出并归口。公司、资溪县农业农村局、资溪县政协、资溪县源之源茶业有限公司。邱颖汝、姚杰。本文件首次发布为DB36/T

587—2010,本次为首次修订。IIDB36/T

587—20231范围害防控、树体管理、鲜叶采摘、档案管理等内容。本文件适用于资溪县行政区域内资溪白茶的种植。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本文件。GB

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

农田灌溉水标准GB/T

农药合理使用准则(所有部分)GB

茶树种苗GB/T

复合肥料GB

土壤环境质量

农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标准GB/T

有机无机复混肥料GB/T

良好农业规范

第12部分:茶叶控制点与符合性规范GB

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技术规范GB

开发建设项目水土流失防治标准NY/T

机械化采茶技术规程NY/T

有机肥料NY/T

生态茶园建设指南DB36/T

1024 生态茶园建设技术规范3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3.1树体管理

tree

对茶树采取采摘、修剪等方式促进茶树冠面新梢生长,培育丰产茶树冠面所采取的管理措施。4 基地规划与建设4.1基地选择基地选择要求如下:1DB36/T

587—2023k) 资溪县行政区域内适宜茶树生长的、距离公路主干道

200

m

以外的坡地、丘陵、山区等。 茶园周围

5

km

内没有排放有害物质的工厂、矿山等,与一般茶园、大田作物、居民生活区距离

1

km

以上,且有隔离带。

土壤质地为略带砂性的红壤土,土壤

~,土壤有机物质含量≥1.5%,土壤疏松肥沃,有效土层深度

m

以上,地下水位在

1

m

以下,符合

GB

15618

的规定。n) 空气:基地周围不能有任何大气污染源,符合

GB

3095

的规定。o) 灌溉水:基地地表水、地下水的水质清洁无污染,符合

GB

5084

的规定。4.2 基地建设4.2.1 茶园建设符合NY/T

3934、DB36/T

1024的规定。根据山势高矮、坡度大小、土壤条件和小气候等条件,分片区、块地,把宜茶地块建成茶园,陡坡和山顶、山脊保留原有树木。4.2.2 基地规划基地规划包括不限于以下内容:a) 植茶区域:规划茶园区块,区分测定等高线,平地和坡度

15°以下的缓坡地按

6hm

左右划分

50

m

15°~30°

m

以上;b) 道路系统:环通道,做到路路相通;——步道或园道宽

m~2

m,茶行长度<50

m,茶园小区面积<0.67

hm;c) 水利系统:——渠道分干渠和支渠,主要作用是引水进园、蓄水防冲及排除渍水;库内,需水时能引水入支沟;支沟与茶行平行设置,缓坡地茶园视具体情况开设。4.2.3 基地开垦符合GB

和GB

5043460

cm30

cm~40

cm根、杂草等杂物,碎土平整。5 茶树种植5.1 种苗要求5.1.1 种苗质量符合

GB

11767

的规定。5.1.2 种苗优先选择适应资溪白茶生产的“白叶一号”等无性系茶树品种。5.1.3 禁止使用转基因繁育的种子和苗木。5.2 种植时间10月下旬至次年3月上旬种植,避开冰雪天气、冻土时节。5.3 种植规格2DB36/T

587—20235.3.1 单行条植,行距

150

cm~165

cm,株距

20

cm~33

,每穴

2

株~3

株茶苗。5.3.2 双行条植,大行距

cm~180

cm,小行距

30

cm~35

cm,株距

30

cm~35

cm,按照“品”字形种植,每穴

2

株茶苗。5.4 种植方法5.4.1 茶行确定后,按茶行开宽

60

cm、深

50

cm

的种植沟,施入基肥,上覆层土;再开深

33

cm

的栽植沟,茶苗入土覆盖至茶苗泥门处。5.4.2 种植时需保持茶苗根系舒展,压紧压实土壤,防止误伤根系,使茶苗根系和湿土接触良好。5.4.3 茶苗种植当天应浇足定根水。5.4.4 移栽定植后及时用稻草或其它覆盖物进行覆盖。5.4.5 底肥:茶园底肥要施深、施足,以有机肥为主,适当掺合磷矿粉类缓效无机肥,开深沟施,施肥深度离地面

cm~20

。间隔

2~3

个月后种植茶苗。6 土壤和肥培管理6.1 土壤管理6.1.1 土壤改良每2年~36.1.2 土壤耕作土壤耕作可采取浅耕与锄草、追肥相结合,深耕与施基肥相结合。坡地茶园深耕可结合茶园铺草,防止水土流失。土壤深厚、松软、肥沃、树冠覆盖度大的茶园可实行减耕。6.1.3 土壤水分管理6.2.2.1 采用未结籽的杂草、修剪枝叶和作物秸秆等未被污染的覆盖材料进行地面覆盖,提高茶园的保土蓄水能力。6.2.2.2 茶园土壤持水量以

70%~80%

60%

90%时则需采取排水措施。灌溉用水符合

GB

5084

的规定。6.2 肥培管理6.2.1 肥料要求应符合

GB/T

15063、GB/T

18877

NY/T

525

的规定;农家肥施用前应经渥(沤)堆等无害化处理;严禁使用化肥。6.2.2 施肥方法6.2.2.1 基肥于

9

月~

70%,每

hm施入有机肥

kg。茶行两侧开深

cm

沟施入,施后覆土。6.2.2.2 追肥结合茶叶生产需求进行,开深

cm

沟施入,填土覆盖。7病虫草害防控3DB36/T

587—20237.1 防控原则创造不利于病虫草孳生和有利于各类天敌繁衍的环境条件,增进生物多样性,保持茶园生物平衡,以农业防治为基础,以生物防治和理化诱控为主,优先选用生物农药,在预报防治适期内科学安全用药。7.2 农业防治7.2.1

换种改植或发展新茶园时,选用当地主要病虫害抗性较强的品种。7.2.2

人工摘除茶毛虫、灰茶尺蠖、卷叶蛾等害虫的卵块和捕杀幼虫。7.2.3

适时分批采摘幼嫩新梢。7.2.4

冬季深耕,及时清园、采用石硫合剂等封园。7.2.5

及时清除茶树病枝,清除的病枝带出茶园,及时焚烧或深埋较严重病虫害茶树枝条。7.2.6

采用机械或人工方法控制杂草。7.3物理防治7.3.1 采用灯光或色板诱杀茶小绿叶蝉、灰茶尺蠖、茶毛虫等害虫的成虫。7.3.2 采用性信息素诱杀灰茶尺蠖、茶毛虫等害虫的成虫。7.4 生物防治保护和利用茶园内捕食型和寄生型等天敌,选择对天敌无害的微生物和植物源农药。7.5化学防治按照

GB/T

8321(所有部分)要求控制施药种类和用药量。严禁使用化学农药。8 树体管理8.1 定型修剪8.1.1 新植和台刈后的茶园需进行定型修剪培育树冠。8.1.2 第一次定型修剪:在茶苗移栽定植时或次年春芽萌动前进行,剪口高度离地面

20

cm,剪去主枝。8.1.3 40

cm30

cm~40

cm平剪或弧剪。8.1.4 50

cm45

cm~55

cm平剪或弧剪。8.1.5 台刈后的茶树需进行定型修剪重新培育树冠,第

1

次定型修剪在新梢长至

cm

以上时进行,修剪高度为离地25

cm~35

cm;第255

cm40

cm~45

cm。8.2 轻修剪8.2.1 适用对象:蓬面不平整的茶园。8.2.2 修剪时间:春茶结束后

5

月份或茶树新梢生长休止后

10

月~

月。8.2.3

3

~5

cm

1

次~2

次。4DB36/T

587—20238.3深修剪8.3.1 适用对象:冠面叶层较薄、冠层枯枝多、育芽能力弱的茶园。8.3.2 修剪时间:春茶结束后

5

月中旬至

6

月上旬。8.3.3 修剪程度:剪去树冠上部

10

cm~15

cm

处的细弱枝条,再用整枝剪清除茶蓬中的弱枝、病枝、枯枝及下垂枝。8.4 重修剪8.4.1 适用对象:树龄大、树势半衰老、上层枯枝多,但下部骨干枝较健壮的茶树。8.4.2 修剪时间:春茶结束后

5

月底之前。8.4.3 修剪程度:剪去茶树地上部分

,离地面

30

cm~40

cm

为宜。8.5 台刈8.5.1

适用对象:树势衰老、大部分生长枝条已丧失生育能力的茶园。8.5.2

修剪时间:春茶前或春茶后

5

月底前。8.5.3

修剪程度:离地

10

cm

左右处全部刈去,剪时应防止切口破裂。8.5.4

台刈后需对新萌发的枝条进行梳理,仅保留

3

cm~5

cm

个粗壮主枝进行定型修剪。8.6 边缘修剪对于覆盖度较大且行间封闭的茶园进行边缘修剪,保持行间有

20

cm

左右的间隙。9 鲜叶采摘9.1 根据资溪白茶的鲜叶原料要求进行采摘。遵循采留结合、量质兼顾和因园制宜的原则,按标准适时采摘。9.2 手工采摘采用提手采,保持芽叶完整,新鲜,匀净,不夹带鳞片,茶果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