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ICS
65.150CCS
B
52
DB36江 西 省 地 方 标 准DB36/T
代替
DB36/T
棘胸蛙养殖技术规程Technical
of
spinosa
breeding 江西省市场监督管理局 发
布DB36/T
657—2023 前言
..............................................................................
II1
范围
..............................................................................
12
规范性引用文件
....................................................................
13
术语和定义
........................................................................
14
环境条件
..........................................................................
25
养殖设施
..........................................................................
26
苗种来源
..........................................................................
37
蝌蚪培育
..........................................................................
38
变态管理
..........................................................................
49
幼蛙培育
..........................................................................
410
成蛙养殖
.........................................................................
511
越冬管理
.........................................................................
512
病害防治
.........................................................................
513
捕捞与运输
.......................................................................
614
养殖记录
.........................................................................
6参考文献
.............................................................................
7IDB36/T
657—2023 本文件按照GB/T
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草。本文代替DB36/T
657-2012DB36/T
比,除编辑性修改外,主要技术变化如下:a) 修改了范围(见第
2
章,DB36/T
657-2012
第
2
b) 修改了规范性引用文件(见第
2
章,DB36/T
第
2
章);c) 新增了术语和定义(见第
3
章);d) 修改了环境条件(见第
4
章,DB36/T
657-2012
第
3
e) 修改了养殖设施(见第
5
章,DB36/T
657-2012
第
4
f) 删除了人工繁育章节(DB36/T
657-2012
第
5
g) 新增了苗种来源(见第
6
章);h) 修改了蝌蚪培育技术要求(见第
7
章,DB36/T
第
6
章); 新增了变态管理(见第
8
章); 修改了幼蛙培育技术要求(见第
9
章,DB36/T
第
7
章);k) 修改了成蛙养殖技术要求(见第
10
章,DB36/T
第
8
章); 新增了越冬管理技术要求(见第
11
章);
修改了病害防治技术要求(见第
12
章,DB36/T
第
9
章);n) 新增了捕捞和运输技术要求(见第
章);o) 新增了养殖记录(见第
章)。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本文件由宜春市市场监督管理局提出并归口。本文件起草单位:江西省水产科学研究所,江西省水生生物保护救护中心。万锦涛。本文件首次发布为DB36/T
657-2012,本次为首次修订。IIDB36/T
657—20231 范围本文件规定了棘胸蛙
管理、幼蛙培育、成蛙养殖、越冬管理、病害防治、捕捞与运输和养殖记录的技术要求。本文件适用于江西地区棘胸蛙的养殖。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本文件。GB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鲜、冻动物性水产品GB
渔业水质标准GB
饲料卫生标准SC/T
0004 SC/T
1008淡水鱼苗种池塘常规培育技术规范SC/T
1056蛙类配合饲料SC/T
9101 淡水池塘养殖水排放要求DB36/T
1676水产养殖档案记录规范3 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3.1棘胸蛙
rana
一种无尾目叉舌蛙科棘胸蛙属动物,又名石鸡、棘蛙、石鳞、石蛙和石蛤等。3.2种蛙
frog经选择可用于繁殖的亲本棘胸蛙。要求个体大、体质健壮、皮肤具光泽、性腺发育良好、无伤残、
3
150g
120g
大。3.3蝌蚪
tadpole1DB36/T
657—2023棘胸蛙受精卵孵化的只能在水中生活、用鳃呼吸的幼体。3.4变态
metamorphosis棘胸蛙蝌蚪长出前肢和后肢,掉尾,鳃呼吸变成肺呼吸,能够适应陆地生活的过程。3.5幼蛙
juvenile
frog蝌蚪变态后至体重≤25g
的棘胸蛙。3.6成蛙
adult
frog体重>25g
的蛙长成商品蛙或种蛙的整个过程的棘胸蛙。3.7商品蛙
commercial
frog体重>100g,可市场销售的棘胸蛙。4 环境条件棘胸蛙养殖环境条件要求如下:p) 环境僻静,林木茂盛,冬暖夏凉,交通便捷,管理方便;q) 水源为山溪水、冷泉水或地下水,常年流水,周围无污染源;r) 夏季最高水温应低于
28℃;s) 水源水质应符合
GB
11607
的规定。5 养殖设施5.1 种蛙养殖棚种蛙养殖棚要求如下:a) 种蛙养殖棚由种蛙养殖池和产卵槽组成,要求保持通风、凉爽;b) 种蛙养殖棚四周用砖砌墙、网片等材料围成高度
左右的围栅,上方成
“T”
字型;c) 用绿白膜、黑白膜或遮阴网遮阴,大棚自然光照强度为
。5.1.1 种蛙养殖池种蛙养殖池要求如下:a) 长方形沟渠,长
20m~30m,深
cm~30cm,宽
,水泥抹面;b) 沟渠两边为斜坡,高度
15cm~20cm,沟渠底面宽
25cm~30cm,斜坡与水平面成
18°~20°面的角度;c) 沟渠斜坡上放置瓷砖、挤塑板或树脂瓦;2DB36/T
657—2023d) 沟渠最高处设进水管,最低处设排水孔,进、排水管对角设计,用(20
)目网片扎好。5.1.2 产卵槽产卵槽要求如下:a) 产卵槽设在种蛙养殖池两侧,长度与种蛙养殖池一致,截面为长方形;b) 产卵槽深度
10cm~12cm,宽
60cm~65cm;c) 产卵槽与种蛙养殖池间隔
50cm~60cm,间隔区可种植石菖蒲等喜荫水生植物或小型灌木;d)5.2 成蛙养殖棚成蛙养殖棚由硬化地面、养殖沟渠和生态带组成。大棚四周为1.4m的夹芯板或砖混结构的防逃墙,上方为支架大棚,大棚使用绿白膜、黑白膜或遮阴网覆盖,覆盖率为。5.2.1 硬化地面硬化地面要求如下:a)硬化地面一边紧靠夹芯板或防逃墙,另一边接养殖沟渠;b)硬化地面长
20m~30m,宽
1.5m~2m;c) 硬化地面可规划为饵料台。5.2.2 养殖沟渠养殖沟渠要求如下:a) 养殖沟渠和硬化地面并列排列,长
20m~30m,宽
1.5m~3m;b) 养殖沟渠向下凹成弧形,弧边弧度
8°~12°成,深度保持
50cm
左右;c) 养殖沟渠坡度为
2%~3%
50cm
20~24片防逃;d) 养殖沟渠上方设喷水管喷水,两边在蝌蚪变态期可放置部分鹅卵石。5.2.3生态带养殖沟渠间设生态带,宜种植石菖蒲等喜荫水生植物或灌木(如乐昌含笑等)。5.3 尾水处理养殖尾水排放需符合SC/T
9101如生态沟渠、湿地或农田灌溉等方式。6 苗种来源蝌蚪和幼蛙苗种应来自具有棘胸蛙繁育资质的养殖场。7 蝌蚪培育7.1 规格与密度蝌蚪体长在()
左右下池,放养密度为(150~200)尾/m。3DB36/T
657—20237.2 光照管理养殖时保持自然光照强度为
8000
左右。7.3 水位、水质管理水位保持在
30cm~40cm,pH
值
6.5~8。适时加水保持水温
23℃左右。7.4 投喂管理蝌蚪投喂管理要求如下:a)
10d~20d蛋和鱼肉等,白天或晚上投喂均可,每天
2
次,投饲量为每万尾投喂
;b)中期(20d~55d),投喂植物性饵料,如熟蕃茄,南瓜等,也可投喂蝌蚪配合饲料,每天投喂2
次,每万尾投喂
150g
~300g;c) 变态期(
后),投喂高钙高蛋白的食物,如鱼肉、黄粉虫浆等,也可投喂蝌蚪配合饲料,日投喂量约为蝌蚪体重的
;d)定时清除水体中残饵与粪便,蝌蚪饲料符合
1056
要求,饲料卫生符合
GB
13078
要求。8变态管理8.1 变态时间春季孵化蝌蚪经
70d~90d
培育后变态成幼蛙,秋季孵化蝌蚪需越冬后变态。8.2变态期管理变态期管理要求如下:a) 春季孵化蝌蚪变态期保持自然光照强度为
2000Lux~3500Lux,保持流水,水温保持
23℃。养活饵,如小黄粉虫和蚯蚓等;b) 秋季孵化的蝌蚪,保持自然光照强度为
,水温小于
18℃性食物投喂,增加植物性食物延长蝌蚪生长期,推迟至越冬后变态。9 幼蛙培育9.1 规格与密度放养规格为
5g
/只~15g/只,密度为(200~250)只/
m。9.2 光照管理自然光照强度维持
左右。9.3 水位、水质管理水体水位
10cm~20cm,pH
值
6~7.5,水温小于
25℃,定时清除水体粪便和杂质。9.4 投喂管理4DB36/T
657—2023幼蛙投喂管理要求如下:a) 开始投喂鲜活小黄粉虫、蚯蚓和蝇蛆等适口饵料,每
2d
投喂
1
次,以投喂后
2h
吃完为准;b) 15d
后每天
1
次按体重的
5%~7
c) 体。10 成蛙养殖10.1 规格与密度体重大于
,密度为(35~45)只/
m。10.2 光照管理保持自然光照强度为
5000
~8000
。10.3水位、水质管理水位维持在
20cm~30cm,水温维持
20℃~28℃,当水温高于
30℃时不投喂,保持流水,定时清除水体粪便和杂质。10.4 投喂管理成蛙投喂管理要求如下:a) 饲料以黄粉虫等鲜活饵料为主,日投喂量为蛙体重的
2%~3%;b) 根据天气、水质和蛙摄食情况,酌情增减。11 越冬管理11.1 蝌蚪越冬管理
50cm
然光照强度到
,并减少惊动。11.2 成蛙越冬管理成蛙越冬管理要求如下:a) 水温降至
8℃时,棘胸蛙进入冬眠期,应减少人为干扰(除必要的巡查);b) 水位保持在
10cm~15cm;c) 水面结冰则应敲碎冰面,使得水体有氧气交换;d) 冬季气温升高时要适当加大水流量,避免水温上升。12 病害防治12.1 防治原则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积极治疗,慎重用药。5DB36/T
657—202312.2 常见病害棘胸蛙常见病害有车轮虫病、腐皮病、红腿病和肠胃炎等。12.3 防治措施a)养殖过程中改善养殖环境,每
10d~15d
常规消毒一次;b) 使用药物消毒和治疗需要参照《水产养殖用药明白纸》,并在执业兽医师的指导下使用;c)病死棘胸蛙和蝌蚪及时捞出进行深埋等无害化处理;d) 工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方法论指导2024年裁判员考试
- 农业植保员考试难点攻克试题及答案解析
- 模具设计师资格考试颠覆传统试题及答案分析
- 模具设计师资格考试的汇编与试题及答案
- 2024年足球裁判员各项能力考题及答案
- 农业植保员市场需求与核心竞争力的关系试题及答案
- 风电场开发计划可行性研究报告(参考模板)
- 2024年农业发展对种子繁育的影响试题及答案
- 揭秘2024年体育经纪人考试题的试题与答案
- 农业植保员考试模拟试题及答案
- 环境设计创新创业项目计划书
- 医院网络信息安全课件
- 海迈工程量清单计价软件使用说明书样本
- 2023年1月浙江省普通高校招生选考高考政治真题及答案
- 第十三章-希尔德吉德·E·佩普劳的人际关系理论
- 公务用车驾驶员安全培训
- 急性脊髓炎治疗护理课件
- 精神障碍患者的家庭护理指南
- 《咖啡理论知识》课件
- 汞中毒汇报演示课件
- 高中政治复习:选必3《逻辑与思维》易错知识点汇总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