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学硕士开题报告_第1页
金融学硕士开题报告_第2页
金融学硕士开题报告_第3页
金融学硕士开题报告_第4页
金融学硕士开题报告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PAGEPAGE5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开题报告研究生姓名:林盛天所在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学科专业:金融学研究方向:公司金融导师姓名:李增福开题时间:201华南师范大学研究生院2011年姓名林盛天院系经济与管理学院学号2009020285性别男专业金融学指导教师李增福论文题目中文国有控股、机构投资者与真实活动的盈余管理英文State-ownedControlling、InstitutionalInvestorsandRealEarningsManagement参加开题专家姓名专业技术职务签名本论文课题国内外概况和文献综述:1)国有控股对盈余管理的影响由于中国特殊的制度背景,对国有股与盈余管理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对中国企业的研究。Aharonyetal(2000)认为中国股票市场监管者出于政治考虑而非经济考虑给予国有公司优先上市的特权。因此,国有公司和非国有公司在盈余管理动机程度方面的差异,决定它们盈余管理的水平也会不同。而基于应计项目操控的经验研究得出了比较一致的结论。雷光勇等(2006)发现控股股份为国家股时,盈余操纵程度较小;孙亮等(2008)发现民营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程度显著高于国有上市公司;高燕等(2008)发现终极控制人为非国有身份时,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程度更大;薄仙慧等(2009)从应计盈余管理的角度研究国有控股治理效应,发现国有控股公司正向盈余管理水平显著低于非国有公司。2)机构投资者对盈余管理的影响关于机构投资者对盈余管理的影响,早期的文献观点并不一致,但是在Bushee(1998)的研究之后,关于机构投资者对盈余管理的影响的观点也趋向一致。即应计利润质量与短期机构投资者持股比例负相关,与长期机构投资者持股比例正相关(LiuandPeng,2006)。关于机构投资者在中国上市公司中的治理作用,程书强(2006)发现,机构投资者持股比例与盈余管理负相关,即机构投资者持股比例越高,越能有效抑制公司盈余管理行为;薄仙慧等(2009)从应计盈余管理的角度研究机构投资者的治理效应,发现机构投资者持股比例对全部上市公司和国有公司的正向盈余管理的影响均不显著,只与非国有公司的正向盈余管理显著负相关。3)国有控股、机构投资者对真实盈余管理影响到目前为止,有关国有控股和机构投资者对公司盈余管理方面的文献都是基于应计盈余管理的研究。但目前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公司会进行真实活动的盈余管理。相对于应计项目的盈余管理主要通过会计方法来管理盈余,而真实盈余管理是管理当局规划偏离正常经营情况的交易来达到其想要的财务目标(Roychowdhury,2006)。Zang(2006)发现公司在操纵利润的时候,会相互替代性地使用应计与真实盈余管理方式,同时也发现诉讼风险加重以后,公司会从应计盈余管理转向真实盈余管理。Linetal.(2006)发现公司会使用一套盈余管理的方式(包括真实盈余管理)来满足分析师的盈利预测目标。Cohenetal.(2008a)发现在2002年萨班斯法案通过之前,公司应计盈余管理稳定地逐年增加,但是发布该法案之后,应计盈余管理则显著下降,而真实盈余管理则恰好与此相反,是先降后升。这就说明,该法案通过之后,公司的盈余管理从应计盈余管理方式转向了真实盈余管理方式。Cohenetal.(2008b)则发现围绕季度股票发行(SEOs)公司使用了真实与应计盈余管理两种方式。有学者研究发现中国上市公司同样也在进行真实活动的盈余管理(白云霞,2005;孟焰,2006;张俊瑞等,2008;高雷,2010;李增福等,2010)。那么,就有必要追问国有控股和机构投资者持股使得公司应计项目盈余管理降低的同时是否增加了真实活动的盈余管理?基于真实活动的盈余管理,国有控股和机构投资者持股是否也有利于公司治理?2、本论文课题的理论和实际应用意义:本文的学术贡献主要体现为以下两个方面:首先,研究比较国有公司与非国有公司的真实盈余管理水平的差异,这是对基于应计项目盈余管理的研究—认为国有控股能够抑制盈余管理的结论—校正性的补充;其次,研究比较国有控股公司与非国有控股公司机构投资者对真实活动的盈余管理的影响差异,从真实活动的盈余管理方面,检验机构投资者有利于公司治理的结论。这对我国国有企业的治理和改革有一定程度的借鉴意义。3、论文的基本内容、结构框架以及要突破的难点:(1)基本内容基于应计项目操控的研究发现国有控股、机构投资者有助于抑制盈余管理,从而有利于公司治理。目前,许多学者发现公司更倾向于实施真实活动的盈余管理,那么国有控股、机构投资者是否也有利于抑制真实活动的盈余管理?本文以中国上市公司为样本对这个问题进行了研究,着重回答以下问题:1)国有控股公司真实盈余管理水平是否显著高于非国有公司?2)机构投资者能否在一定程度上抑制公司的真实盈余管理行为?3)国有公司的机构投资者与非国有公司的机构投资者对真实盈余管理的抑制作用有何差异?(2)结构框架结论与政策建议设别问题结论与政策建议设别问题分析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引言研究背景与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研究内容、思路与创新文献评述与假设提出基于应计盈余管理的研究结论和真实盈余管理相关理论假设提出实证分析模型构建与样本选择检验结果与解释国有控股、机构投资者与真实活动的盈余管理的关系本文以2006-2009年数据为样本,采用真实活动操控模型对上述3个问题进行研究。论文的基本结构如下:第一章是引言,主要阐述研究的背景、意义、国内外研究进展、本文研究的切入点与思路以及研究的创新与不足。第二章是文献评述和假设提出,对相关文献理论进行阐述,使文章主题建立在坚实的理论基础之上,然后在相关的理论基础上提出本文的假设。第三章是模型构建,详细介绍了构建真实活动盈余管理估计模型的步骤和原理。然后根据本论文研究的具体情况与实际需要,选择合适的变量,构建多元回归模型。第四章是样本选择和描述性统计,通过对2006-2009四年数据进行筛选得到用于上述模型回归的有效样本,然后对样本分布特征进行分析,并初步分析了描述性统计差异性检验的结论。第五章是检验结果与解释,包括相关性检验与多元回归检验,并对这两个检验的结果进行解释。第六章是研究结论,通过对实证检验结果的分析归纳得出研究的结论、提出相关政策建议,并提示研究的不足与进一步研究的方向。(3)要突破的难点本文的难点在于盈余管理计量的模型比较复杂,涉及的变量较多,数据收集与处理有一定的难度。特别在构建多元回归模型时,如何合理设计方程,使得检验结果能够反应国有控股、机构投资者及其交互作用对真实盈余管理的影响,这是一个技术性难度,本文将集中力量予以突破。4、论文计划、进度及待解决的问题:(1)论文计划、进度:2011年5月2011年8月查阅相关文献资料,为论文写作打好基础2011年9月2011年11月重点突破论文中需要解决的重点、难点2012年12月2012年3月在导师的指导下,形成论文初稿2012年4月2012年5月最后检查与修订论文,形成论文终稿(2)待解决的问题资料收集、文献阅读、模型构建、数据收集与整理、实证检验5、主要参考文献:薄仙慧、吴联生,《国有控股与机构投资者的治理效应:盈余管理视角》,《经济研究》,2009年第3期。白云霞,《业绩低于阈值公司的盈余管理——来自控制权转移公司后续资产处置的证据》,《管理世界》,2005年第5期。程书强,《机构投资者持股与上市公司会计盈余信息关系实证研究》,《管理世界》,2006年第9期。高燕,《所有权结构、终极控制人与盈余管理》,《审计研究》,2008年第6期。高雷,关联交易、支持与盈余管理——来自配股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财经科学》,2010年第2期。雷光勇,刘慧龙:《大股东控制、融资规模与盈余操纵程度》,《管理世界》,2006年第1期。刘继红,《国有股权、盈余管理与审计意见》,《审计研究》,2009年第2期。李增福、郑友环,《避税动因的盈余管理方式比较_基于应计项目操控和真实活动操控的研究》,《财经研究》,2010年第6期孟焰,《上市公司关联方交易盈余管理与关联方利益转移关系研究》,《会计研究》,2006年第4期。孙亮、刘春,《什么决定了盈余管理程度的差异:公司治理还是经营绩效?》,《中国会计评论》,2008年第1期。张敏,姜付秀,《机构投资者、企业产权与薪酬契约》,《世界经济》,2010年第8期张俊瑞、李彬,《真实活动操控的盈余管理研究——基于保盈动机的经验证据》,《数理统计与管理》,2008年第5期。Barth,M.,W.Landsman,andM.Lang,2008,“InternationalAccountingStandardsandAccountingQuality”,JournalofAccountingResearch,46:467–498.Bushee,B.,2001,“DoInstitutionalInvestorsPreferNear2termEarningsoverLong2runValue?”,ContemporaryAccountingResearch18.Cohen,D.A.,A.DeyandT.Z.Lys,2008a.RealandAccrual-BasedEarningsMnagementinthePre-andPost-Sarbanes-OxleyPeriods.TheAccountingReview,83:757-787.Cohen,D.A.andP.Zarowin,2008b.Accrual-BasedandRealEarningsManagementActivitiesaroundSeasonedEquityOfferings,workingpaper.Cohen,D.A.,P.Zarowin,2010,“Accrual-BasedandRealEarningsManagementActivitiesaroundSeasonedEquityOfferings”,JournalofAccountingandEconomics,Vol.50,pp.2-19.Fan,P.H.andT.J.Wong,2002,“CorporateOwnershipStructureandtheInformativenessofAccountingEarningsinEastAsia”,JournalofAccountingandEconomics33:401—425.Gunny,K.,2005,“Whataretheconsequencesofrealearningsmanagement?”,WorkingPaper.Graham,J.R.,Harvey,C.R.,Rajgopal,S.,2005,“TheEconomicImplicationsofCorporateFinancialReporting”,JournalofAccountingandEconomicsVol.40,pp.3~73.Koh,P.S.,2007,“InstitutionalInvestorType,EarningsManagementandBenchmarkBeaters”,JournalofAccountingandPublicPolicy26:267—299.Kim,J.-B.andB.Ch.Sohn,2009.RealversusAccrual-basedEarningsManagementandImpliedCostofEquityCapital,workingpaper.Leuz,C.,D.Nanda,P.D.Wysocki,2003,“EarningsManagementandInvestorProtection:AnInternationalComparison”,JournalofFinancialEconomics,69:505–527.Lin,S.,S.RadhakrishnanandL.X.Su,2006.EarningsManagementandGuidanceforMeetingorBeatingAnalysts’EarningsForecasts,workingpaper.Liu,L.andE.Peng,2006,“InstitutionalOwnershipCompositionandAccrualsQuality”,WorkingPaper.Roychowdhury,S.2006,“EarningsMan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