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自然灾害与防治(选修5)-人教版高三选修5地理试题_第1页
(新课标)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自然灾害与防治(选修5)-人教版高三选修5地理试题_第2页
(新课标)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自然灾害与防治(选修5)-人教版高三选修5地理试题_第3页
(新课标)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自然灾害与防治(选修5)-人教版高三选修5地理试题_第4页
(新课标)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自然灾害与防治(选修5)-人教版高三选修5地理试题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自然灾害与防治考纲点击:1.主要自然灾害的类型与分布(1)自然灾害的主要类型及其特点。(2)世界主要自然灾害带的分布。2.我国的主要自然灾害(1)地震、泥石流、滑坡等地质地貌灾害的产生机制与发展过程。(2)台风、寒潮、干旱、洪涝等气象灾害的形成原因。3.自然灾害与环境(1)同一自然灾害造成危害程度的地域差异。(2)我国自然灾害多发区的自然环境特点。4.防灾与减灾(1)应对自然灾害的方法或应急措施。(2)中国防灾、减灾的主要成就。主要自然灾害的形成与分布要点一主要的气象灾害气象灾害主要有热带气旋、干旱和寒潮。对比如下:类型分布成因影响热带气旋孟加拉湾北部及沿海地区、中国东南沿海、日本和东南亚国家、加勒比海和美国东部海岸广阔的暖洋面(热带、副热带);充足的水汽;下热上冷的不稳定大气层结构狂风、暴雨、风暴潮,造成陆地生产、生活损失,海难事故和人员伤亡干旱渐发性、降水不稳定的干旱、半干旱地区,特别是非洲、亚洲和大洋洲的内陆地区较长时间的气候波动或气候异变引起的长时期无降水或降水量少农作物减产或绝收;水上航运中断;水力发电量减少;饮水困难;引起饥荒、难民潮等社会问题;火灾;土地退化等生态问题寒潮北半球中高纬地区的深秋到初春季节大范围的强冷空气入侵活动气温骤降、大风、雨雪、霜冻、暴风雪、沙尘暴等使农作物和牲畜受到冻害,交通、通讯和建筑物受到很大影响要点二主要的地质灾害1.地震灾害(1)成因:岩层断裂或错位,地球内能的集聚释放使地面发生震动。(2)烈度:地震时地面受到的影响和破坏程度,与震级、震源深浅、震中距、地质构造和地面建筑等密切相关。(3)分布:主要发生于板块与板块的交界处,地中海—喜马拉雅地带和环太平洋地带是世界主要地震带。(4)危害:造成建筑物破坏、交通线中断、人员伤亡等。2.滑坡和泥石流滑坡和泥石流的形成都与地质地貌背景、水文气象条件、植被状况和人类活动强度有关。滑坡多发生于地形陡的地区,泥石流多发生于沟谷中。类型滑坡泥石流定义山地斜坡上不稳定的岩体与土体,在重力作用下沿一定滑动面整体向下滑动的现象山区沟谷中由暴雨、冰雪融水等激发的形成含有大量泥沙石块的特殊洪流分布岩体比较破碎、地势起伏较大、植被覆盖较差的地区地形陡峻、具有丰富的松散物质及短时间内有大量水流的地区危害破坏或掩埋坡上和坡下的农田、建筑物和道路堵塞江河,摧毁城镇和村庄,破坏森林、农田、道路要点三主要的水文灾害1.洪涝类型洪水涝渍成因特大地表径流不能被江河、湖库容纳,水位上涨而泛滥洼地积水不能及时排出分布从地形因素看江河的两岸,尤其是中下游地区低湿洼地从气候因素看集中在中低纬度地区,主要是亚热带季风区、亚热带湿润气候区、温带海洋性气候区关系洪水和涝渍往往接连发生,在低洼地区很难截然分开,所以通常称为洪涝2.风暴潮类型台风风暴潮温带气旋风暴潮发生季节夏秋春秋海水上涨动力台风温带气旋特点来势猛,速度快,强度大,破坏力强增水过程相对平缓发生地区受台风影响的沿岸地区常出现在中纬度沿海地区,欧洲北海沿岸、美国东海岸以及我国北方海区沿岸较多要点四世界主要自然灾害带灾害带位置主要自然危害形成原因自然地理背景人文地理背景环太平洋灾害带环太平洋沿岸,宽数百千米的地带地震、火山、台风、海啸、风暴潮等板块交界处→多火山、地震→多海啸;热带、副热带海域→台风→风暴潮人口集中,经济发达北半球中纬度灾害带北纬20°~50°之间的环球自然灾害带地震、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水旱灾害、风暴潮灾害、台风灾害不同气候带的边缘→水旱灾害;热带、副热带海域→台风→风暴潮;地势高差大,地形复杂→山地地质灾害位于中低纬度地带,人口稠密,经济密度大要点五人类活动与自然灾害的关系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快速发展,人类活动对自然灾害的影响日趋强烈,人类活动的合理与否深刻地影响着自然灾害的发生频率、强度与防御。(1)不合理的人类活动加剧自然灾害发生的频率和成灾强度。人类活动对自然灾害的影响陡坡开荒、破坏植被等诱发和加剧洪涝、风沙、干旱、滑坡、泥石流的发生频率和强度大量排放温室气体全球变暖、气象灾害加剧过量开采地下水,矿区采空地表沉降、塌陷等水库蓄水、工程建设挖高填低、开矿等诱发地震、人工边坡出现崩塌、滑坡等(2)合理的人类活动利于自然灾害的防御。人类活动对自然灾害的影响修建水库、植树造林、退耕还草等减少局部地区旱涝灾害、滑坡、泥石流的发生制定减灾规划和防灾法律,进行减灾教育等控制和减少自然灾害造成的损失进行兴建水库、加固房屋等防灾减灾工程建设减轻洪涝等自然灾害的危害强度,减少灾害损失1.(2016·衡阳模拟)热带气旋是形成于水温在26℃以上的热带或副热带广阔海面上的气旋性环流。发生在西北太平洋海域的热带气旋被称为台风。下图是该海域1981~2010年台风各月多年平均发生次数的统计情况。概括该海域台风灾害月际分布特点,并说明8月份台风发生次数最多的原因。解析:从图中不难看出,该地各月都可能受到台风影响,但7~10月份台风频率最高。根据材料可知,台风形成于水温很高的海面上,8月份大洋表层水温高,大气的水热供应充足,海洋上的大气受热后易形成低压,因此容易形成台风。答案:月际分布特点:各月均有分布;集中于7~10月。原因:因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和大气受热过程影响(海水受热慢于陆地),8月北半球表层海水温度最高,此时大气的水热供应充足;海洋上的大气受热后容易形成低压。2.(2016·枣庄模拟)阅读图文资料,回答下列问题。尼泊尔是喜马拉雅山脉南麓的山地国家,经济以传统农牧业为主。2015年4月25日,尼泊尔发生8.1级地震。当地人员伤亡严重,多个登山基地大本营因次生灾害被掩埋,搜救困难。(1)说明尼泊尔周边地区地震频发的原因及可能产生的次生灾害。(2)尼泊尔地震强度是我国2008年汶川地震的1.4倍,但造成的损失比汶川地震小,分析其原因。解析:第(1)题,尼泊尔位于亚欧板块和印度洋板块交界地带,板块碰撞挤压,地壳不稳定,易发生地震,可诱发雪崩、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第(2)题,地震造成的灾情大小和震级、烈度、震源深度等因素有关,同时也受到区域人口数量、经济发展水平、应对灾害能力等因素有关,因此可从上述方面分析两次地震造成损失不同的原因。答案:(1)原因:地处亚欧板块和印度洋板块的交界地带。次生灾害:雪崩、滑坡、泥石流等。(2)人口相对较少;经济落后。3.(2016·西宁模拟)下图为某大河流流域及河段平均流量统计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说明该河流易发生洪水泛滥的季节及自然原因。解析:根据图文信息和区域定位可以判断,图示地区位于印度恒河平原,该河流是恒河。该地区是热带季风气候,夏季降水多,是该地区的雨季,所以该河流易发生洪水泛滥的季节是夏季。自然原因可以从该地的气候、地形、河流水系特征等方面进行分析。该地是热带季风气候,夏季受西南季风影响,降水量大且集中,该河流北部夏季有地形雨和高山冰雪融水汇入,且该河流南北支流较多,同时期汇入水量较大,容易引发洪水灾害。答案:季节:夏季(或夏秋季)。原因:(该河流主要分布在热带季风气候区)夏季受西南季风影响,降水量大且集中,北部有地形雨与高山冰雪融水汇入,水系形状致使南北支流同期汇水量过大。中国的自然灾害要点一中国自然灾害的特点1.自然灾害多样且灾次频发我国自然灾害类型多样、发生频率高、强度大,这与特有的自然地理环境有关。框图表示如下:2.自然灾害地域差异显著灾种分布地震105°E以西、华北及部分沿海地区及岛屿洪涝灾害大江、大河中下游平原气象灾害旱灾以西北、华北、华南、东北中部和西南的东南部最为严重地质灾害阶梯之间的过渡地带要点二中国的地质灾害1.中国的地质灾害类型地质灾害多发的原因特点分布地震灾害我国位于亚欧板块和太平洋板块交界地带,又处于亚欧板块和印度洋板块挤压碰撞带的边界范围广、频度高、强度大、震源浅、烈度较高、危害大、东重西轻遵循活动性断裂带的分布,主要有青藏、新疆、华北和台湾四个地区滑坡和泥石流灾害山地面积广,山高沟深,地势陡峻,地质构造复杂,上层岩性相对松软;夏季多暴雨;不合理的人类活动等分布广泛,类型齐全,暴发频繁,规模巨大主要发生在我国的山区,特别是西南地区,在地域上有广泛和相对集中的分布特点2.我国西南地区地质灾害的形成原因要点三中国的水文灾害1.主要水文灾害类型时空分布成因分析影响洪水灾害暴雨洪水4~9月;东部季风区各大江大河的中下游平原地区台风、锋面等引起降水多且集中;地势低平,雨季河流排水不畅;人类活动不合理范围最广,时间最长,危害最大;易导致涝灾发生融雪洪水4~5月融雪洪水,7~8月冰川融水形成的洪水;主要分布在西部和东北高纬度山区气温升高,积雪、冰川融化形成洪水对农业影响较严重冰凌洪水初冬和初春;有结冰期,河流从低纬度流向高纬度的河段:黄河上游的宁夏、内蒙古河段和部分下游河段及松花江部分河段初冬时下游河段先冰冻,初春时上游河段先解冻,从而引起上游河水越过下游冰面,溢出两岸,形成洪水对交通影响较严重风暴潮灾害台风风暴潮7~10月(8、9月最为集中);东南沿海台风(热带气旋)引起温带风暴潮春季和秋季;渤海和黄海沿岸地区温带气旋影响东部沿海地带的城市、工业、交通、海洋渔业等2.洪水灾害的成因因素影响自然原因流域状况降水强度降水强度大,历时长,造成河流水量大,水位高地面坡度地面坡度大汇水速度加快,有利于洪水形成土壤含水率土壤含水率大植被覆盖率植被覆盖率低水系状况支流多少支流多,特别是扇形水系排水速度减慢,容易形成洪水河道曲直河道弯曲河谷坡度纵向坡度小入海口宽窄入海口狭窄人为原因破坏植被导致流域汇水速度加快,加剧水土流失和河道淤积,使河流水位升高、河床坡度减小,诱发或加剧洪水围湖造田使湖泊对洪水调节能力减弱要点四中国的气象灾害1.主要气象灾害类型时空分布差异成因旱灾东北地区以夏旱为主气温升高,雨期推迟华北地区的春旱春季气温回升快,蒸发量大,雨季尚未来临长江地区,发生在7、8月的“伏旱”梅雨过后,受副高控制,形成伏旱华南地区以夏秋旱为主、春旱次之雨带推移到北方,受高温天气影响西南地区一年四季都可能发生旱灾受西南季风干热风和高温天气的影响台风夏秋季节,东南沿海的粤、琼、闽、浙等省区濒临热带气旋多发的西北太平洋寒潮冬半年(9月至次年5月),除滇南、青藏、台湾、海南外大部分地区源于北方大陆与冰雪洋面的强冷空气迅速入侵造成大范围的剧烈降温,并伴有大风、雨雪、冻害等现象2.我国气象灾害成因的相关性1.(2016·烟台模拟)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下图是贵州省乌江新滩崩塌区等高线及剖面示意图,该处曾发生崩塌10余次,多发生在5~8月份。据图说明乌江新滩崩塌发生的原因。解析:崩塌的原因应从自然和人文两个方面分析。自然原因从图中可以看出等高线密集,说明坡度陡,裂隙多;同时多发生在5~8月份,该月份为西南季风影响时期,降水会润滑岩体,加剧崩塌。同时图中显示有煤洞,说明有人类不合理的开矿。答案:等高线密集,坡度陡;上部岩体凸出,缺少支撑;在悬崖峭壁上采矿,破坏岩体平衡;多裂隙;5~8月为雨季,大雨或暴雨诱发崩塌。2.(2016·天津模拟)中国国家海洋预报台2015年3月8日发布风暴潮黄色预警,市海洋与渔业局工作人员提醒称,届时海上风浪偏大,提醒船只提高警惕,注意航行安全。材料一风暴潮是发生在沿岸的一种海洋灾害,由于剧烈的大气扰动,如强风和气压骤变(通常指台风和温带气旋等天气系统)导致海水异常升高,使受其影响的海区的潮位(涨潮时的水位)大大超过平常潮位的现象,称为风暴潮。材料二2015年3月8日(农历正月十八)渤海湾潮位和等深线分布图。(1)简述该日渤海湾风暴潮灾害的空间分布特征。(2)解释这次风暴潮的成因。解析:第(1)题,由图中海面水位可知渤海湾西南部受风暴潮灾害影响最为严重,东北部影响较小。第(2)题,风暴潮成因从天文潮与风暴潮的叠加、地形(海岸地形及近海岸的水下地形)等方面分析即可。答案:(1)渤海湾西南部受风暴潮灾害影响最为严重,东北部受影响较小。(2)此时正值满月附近,出现天文大潮;渤海湾位于浅海大陆架,地势低平,易于推高潮位;此时温带气旋活跃,强风进一步推高了潮位,发展成风暴潮。3.(2016·石家庄模拟)我国西北某地区粮食种植面积约2000平方千米。当该地区部分耕地受灾时,全区粮食年产量发生变化。下图示意该地区粮食年产量与水旱灾害受灾面积的对应关系。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指出该地区粮食年产量与水旱灾害受灾面积的关系,并分析其原因。(2)说出该地区为防治旱灾在农业生产方面应采取的措施。解析:第(1)题,读图可知,图中旱灾受灾面积越大,粮食产量越低;水灾受灾面积越大,粮食产量越高。该地区位于我国西北地区,气候干旱,水资源短缺,故旱灾时,农作物缺水更严重,粮食减产;水灾时,没有受到水灾的地区,水分条件得到了改善,粮食产量反而增加。第(2)题,要加强气象监测,及时预报,以便及时做好准备;加强对农田水利设施的建设;改善灌溉条件,或种植耐旱作物品种,优化农业结构等。答案:(1)关系:粮食年产量与旱灾受灾面积呈负相关,与水灾受灾面积呈正相关。原因:该地区气候干旱,水资源不足。旱灾时,作物缺水严重,粮食减产;水灾时,未受灾地区的水分条件改善,粮食反而增产。(2)加强气象监测预报;加强农田水利设施建设(或开拓水源、发展集雨工程等);改善灌溉技术(或优化农业结构、推广耐旱的作物品种等)。防灾与减灾要点一自然灾害的防御措施1.非工程性措施2.工程性措施要点二主要自然灾害的防灾减灾措施1.主要气象灾害的防灾减灾措施灾害种类防灾减灾措施台风加强监测、预报;植树造林;修建水利和护坡工程,加固堤防;制定救灾应急预案寒潮提前发布寒潮消息或警报干旱农牧林结合,营造防护林,改善生态环境,选择耐旱作物;开展农田水利工程建设;跨流域调水;循环用水,节约用水;改进耕作制度等暴雨洪涝工程措施:修筑堤坝、整治河道、修建水库、修建分洪区等。非工程措施:监测、预报;洪泛区土地管理;建立洪水预报、警报系统;拟定居民的应急撤离计划和对策;实行防洪保险等2.主要地质灾害的防灾减灾措施灾害种类防灾减灾措施地震加强地质灾害的科学研究,建立灾情监测预警系统;加强地质灾害的管理,建立健全减灾工作的政策法规体系;提高建筑物的抗震强度(地震);护坡固坡,植树种草,恢复植被(滑坡、泥石流)滑坡泥石流要点三主要自然灾害的个人应急措施灾害正确应急方法位置方法泥石流在山区往垂直于泥石流前进方向的高处跑,避开山谷洪水被洪水围困尽量逃向高处或借助木板等漂浮物等待救援,巧借身边物品发求救信号地震家中躲到厨房、浴室、厕所等管道较多的房间,避开玻璃门窗、橱窗等空间较大、人口拥挤的场合就地择物躲藏,切忌夺路乱逃在车上不可迅速下车室外空旷地带避开高大建筑物要点四主要减灾工程工程名称主要措施取得的成就长江防洪体系建设工程中下游:治理支流、加固干流堤防、平垸行洪、退田还湖、移民建镇;上游:退耕还林、封山育林、治理水土流失;建设三峡工程提高了防洪标准和能力,减轻了洪水对中下游地区的威胁,改善了生态环境“三北”防护林体系工程人工造林、封山封沙育林和飞机播种造林;实行乔、灌、草相结合,带、片、网相结合,多树种、多林种相结合防风固沙、荒漠化和水土流失得到基本控制;重点治理区的环境质量有较大改善,生态、经济及社会效益明显淮河流域治理工程治理上中游水土流失;加固病险水库、河堤;疏通河道经历洪水和旱灾考验,治理任务仍然艰巨1.(2016·沈阳模拟)2015年2月初,持续几天的特大暴风雪肆虐美国东北部地区,造成15人死亡,5000多次航班取消,估计对航空公司以及受困旅客所造成的损失达2亿美元,地面交通也发生多起致命车祸。试从防灾减灾角度提出减少暴风雪损失的应对措施。解析:减少暴风雪损失的应对措施应从灾前、灾中和灾后三个方面回答。灾前可从加强监测和预报,制定应急预案、加强宣传等方面回答;灾中可从道路除冰除雪、保障通信畅通等方面回答;灾后可从加快恢复、增强抵抗能力等方面回答。答案:灾前:加强监测和预报;制定应急预案,提前做好防雪防冻工作;加强宣传教育,增强人们的防灾能力和意识。灾中:道路除冰除雪,减少事故发生;保障交通、通信、供电等生命线工程的畅通;灾后:加快受灾地区正常生活的恢复建设,增强抵抗能力。2.(2016·厦门模拟)下图是我国山区道路两侧常见的工程图片,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指出该工程预防的主要地质灾害类型和该类型地质灾害主要诱发因素。(2)简述应对上述地质灾害可采取的主要自救措施。解析:第(1)题,从图中可以看出,该工程主要修建于山地道路两侧较陡的山坡上,该工程预防的主要地质灾害可能是滑坡。滑坡的形成和地震、降水、不合理的人类活动等因素有关。第(2)题,滑坡的自救可分为滑坡发生前、发生时和发生后的自救。发生前应保持警惕,如有迹象马上转移。滑坡发生时,应向两侧垂直于滑坡的方向撤离;滑坡发生无法逃离时,应迅速抱住身边的树木等固定物体;遇到危险时,及时拨打求助电话。滑坡发生后,尽快在周围寻找安全地带,避开有滚石和大量堆积物的山坡下面,避开陡峭的悬崖和沟壑,避开植被稀少的山坡等。答案:(1)灾害类型:滑坡。诱发因素:地震;强降雨和融雪等;不合理的人类活动(开挖坡脚、坡体上部堆载、爆破、矿山开采等)。(2)在山区暴雨后应保持警惕,如有迹象马上转移;滑坡发生时,应向两侧垂直于滑坡的方向撤离;无法逃离时,应迅速抱住身边的树木等固定物体;遇到危险时,及时拨打求助电话;滑坡发生后,尽快在周围寻找安全地带(避开有滚石和大量堆积物的山坡下面,避开陡峭的悬崖和沟壑,避开植被稀少的山坡等)。(答对三点即可)5年高考2年地方考向一主要自然灾害的形成与分布1.(2015·山东高考)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556年1月23日24时左右,陕西关中地区发生8.0级以上地震。据《明史·五行志》记载:“山西、陕西、河南同时地震,声如雷。渭南、华州、朝邑、三原、蒲州等处尤甚。或地裂泉涌,中有鱼物,或城郭房屋陷入地中,或平地突成山阜,或一日数震,或累日震不止。河、渭大泛,华岳、终南山鸣,河清数日。官吏、军民压死八十三万有奇。”据材料分析此次地震导致重大人员伤亡的主要原因。解析:从材料看,该次地震震级高,余震多,地震影响的范围广,发生地震时“24时左右”,不利于逃生、自救与互救,又加上“河、渭大泛”,所以造成的损失较大。答案:地震震级高,烈度大;地震发生在午夜,人员来不及反应;地震波及范围广、人口多;房屋倒塌严重;次生灾害(水灾)严重。2.(2015·全国高考新课标卷Ⅰ)图a示意某地区地形及M城位置,图b示意M城年内各月气温与降水量。2011年,该地区9、10两月降水量远超常年。M城被水淹80多天,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图a图b分析M城水患严重的自然原因。解析:M城地处东南亚湄南河的河口附近,其水患严重的自然原因需从气候、地形、水系特征等方面进行分析说明。当地为热带季风气候,降水集中在夏季,且降水量大;河流上游流域面积广,集水范围大,夏季河流来水量大,河流洪峰水位高;M城地处平原,地势低平,排水不畅,河水下泄速度慢;河口处河水经常受到海潮顶托,洪水下泄不畅。答案:M城靠近河口,距海近,地势低平。全流域径流均汇集到M城附近入海。降水量大而且集中。河水常受海潮顶托,下泄缓慢。3.(2015·海南高考)阿卜巴利克是阿富汗东北部山区的一个贫穷村落,居民大多住在土坯房中。2014年5月2日的一场暴雨触发了山体滑坡,摧毁了山下的村庄。1小时后滑坡再次发生,掩埋了自发前来救援的村民。此次灾害共造成2700多人死亡。下图为灾害发生后的实景照片。分析阿卜巴利克滑坡造成重大人员伤亡的原因。解析:解答本题首先要掌握滑坡强度的影响因素,然后结合图中所提供的信息分析回答。影响滑坡强度的自然因素主要有地形、岩性、地质构造、触发因素等,人文因素主要包括建筑结构、社会经济密度、交通通达程度、救援能力等。答案:地形坡度大,松散物质多,又遭强降水,导致滑坡强度(面积、体积)大;村庄人口多,位于不稳定山体下方,位置不当;土坯房屋不坚固、抗灾能力差,村民缺乏救灾常识;地处山区,交通不便,专业救援人员和设备缺乏,救援能力差。4.(2014·海南高考)初春气温迅速升高,山坡上的冻土层和积雪融化,并因重力作用向下移动,形成泥流。规模较大的泥流能摧毁或掩埋植被、建筑物、道路等。下图所示区域年降水量约1500~1700毫米,年雨日约180天,甲地海拔约1000米,1月平均气温约4℃,公路西端海拔约3000米。山地1500米以上分布着云杉、冷杉林,林下土层深厚。分析图示区域公路西半段初春多发泥流灾害的原因。解析:结合图中等高线可以判断出公路西半段的北侧等高线密集,山高坡陡。结合文字材料可知,公路西半段北侧地区土层深厚,由于该地降水多,植被保护好,土壤中水分含量大;由于海拔较高,冬季气温低于0℃,到春季山坡上的冻土层和积雪融水形成泥流。答案:(公路北侧)山高(坡度大,高差数百米到千米以上)坡长,且土层深厚、含水量大(降水量大、雨日多、有植被保护);冬季气温低于0℃,土层冻结,有积雪;初春升温快,冻土层和积雪快速融化。考向二中国的自然灾害5.(2015·全国高考新课标卷Ⅱ)近年来,沿海地区城市遭受严重涝灾的现象时有发生。读图,分析M市易出现重度涝灾的自然原因。解析:M市易出现重度涝灾的自然原因,可从地形地势特点、河流水文水系特点、城市靠近海洋的特殊地理位置,以及特殊的天气现象(台风)等方面综合分析。答案:地处平原,地势低平,受南部山区洪水和河流上游汇水的共同影响;排洪通道少,且易受潮水和其他河流洪水的顶托,排水不畅;处于台风过境或登陆区,台风常带来强降雨。6.(2014·全国高考新课标卷Ⅰ)下图所示区域地处青藏高原东部边缘的断裂带。2013年4月20日,这里发生了7.0级强烈地震。2013年4月21日夜至24日,震区出现多次降雨。本次地震后,图示区域发生了严重的次生地质灾害。说明本次地震后图示区域次生地质灾害严重的原因。解析:根据材料可知,图示地区发生地震,导致岩层破碎,土层疏松;地震后出现了多次降雨,加上该地区地势起伏大,为滑坡和泥石流等次生灾害的发生提供了条件。答案:图示区域(地处断裂带)岩石破碎,山高、坡陡、谷深,强烈地震造成震区岩体松动、破裂,形成崩塌、滑坡等次生地质灾害;降雨致滑坡、崩塌加剧,引发泥石流。7.(2013·全国高考新课标卷Ⅱ)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经过长期的农业生产实践,我国各地不同农作物的播种、收获等的时间相对固定,否则会影响农作物的产量和质量。2013年4月,东北地区持续低温,大田春播时间普遍比常年推迟7~10天。分析4月份持续低温对东北地区农作物产量和质量的影响。解析:低温对东北地区农作物的影响主要从生长期和生长节律上进行分析。首先要了解东北地区农业生产的熟制,其次要知道春播的推迟意味着农作物生长期的缩短,会影响产量,另外错过最佳播种期将影响农作物的生长节律,使农作物的产量和质量下降。答案:东北(农作物春播秋收,一年一熟)适宜农作物生长的时间较短。春播推迟7~10天,即农作物生长期缩短了7~10天,错过适宜的播种期,扰乱了农作物正常的生长节律。所以,农作物的产量会减少,质量会降低。8.(2014·全国高考新课标卷Ⅱ)福建省低山丘陵区是崩塌、滑坡和泥石流等地质灾害的多发区。下图示意该区域1990~2006年地质灾害各月多年平均发生的次数。概括该区域地质灾害月际分布特点,说明6月、7月地质灾害发生次数差异的自然原因。解析:据图概括地质灾害的月际分布特点。由图可知,各月都会发生地质灾害,只是灾害的次数不同,5~8月次数较多,6月次数最多,11月~次年2月次数较少。滑坡、崩塌和泥石流等地质灾害发生的多少与降水量密切相关,降水多的月份地质灾害就多,6月份发生次数最多,说明6月份受夏季风影响大,山地迎风坡降水多,且多暴雨;7月份地质灾害相对较少,说明7月份降水少,原因是该月份受夏季风影响相对较小,受副热带高压影响较大。答案:特点:各月都有地质灾害发生,(夏季多,冬季少)5~8月相对集中,其中6月份发生次数最多。原因:福建省低山丘陵区属亚热带季风气候,6月,降水多,且多暴雨,易引发地质灾害;7月,受副热带高压控制,降水少,地质灾害发生次数减少。9.(2014·山东高考)阅读材料,回答问题。三江源地区位于青海省南部,农业生产以草地畜牧业为主。20世纪50年代以来耕地面积比重增加。该地区是我国冰雹天气多发地区,但近60年来冰雹天气次数呈下降趋势,冰雹成灾次数却呈明显上升趋势。下图为三江源地区1950~2011年各月雹灾累积次数统计图。(1)简述三江源地区冰雹灾害的年内分布特征。(2)分析近60年来三江源地区冰雹成灾次数呈上升趋势的原因。解析:第(1)题,从图中可直接读出三江源地区冰雹灾害的分布特征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