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与实践中蓄积力量,思辨与行动中探索风格_第1页
阅读与实践中蓄积力量,思辨与行动中探索风格_第2页
阅读与实践中蓄积力量,思辨与行动中探索风格_第3页
阅读与实践中蓄积力量,思辨与行动中探索风格_第4页
阅读与实践中蓄积力量,思辨与行动中探索风格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阅读与实践中蓄积力量,思辨与行动中探索风格每个人都是个性鲜明的,有时候,我们不一定要见其人,只要闻其声就可以判断出这是谁。课如其人,有时候,我们不必非得亲临现场听课,哪怕只是在阅读教学实录中的文字,我们也可以判断出这是谁的课。这样的教师是有风格的,独特的教学风格是他们无形的名片。听,激情四射,诙谐幽默,这就是窦桂梅老师和她的主题教学;轻松愉快,扎实深入,这就是薛法根老师和他的组块教学;文采斐然,深情感人,这就是王崧舟老师和他的诗意语文……每次观摩这些名师们的课堂教学,我们都会被深深地折服,他们鲜明的教学风格让人印象深刻,难以忘怀。俗话说,不想当将军的士兵不是好士兵。作为一位教师,有谁不希望自己也有着鲜明的教学风格,谁不希望自己的教学也能让人难以忘怀呢?但看看自己,包括身边的同事,有几人拥有鲜明的教学风格呢?的确,要形成自己独特的教学风格是不易的,但并非可望而不可即。一线教师,我们该怎样让自己的教学有风格,甚至风格鲜明呢?一、阅读积淀,为风格形成蓄积力量教师的成长与学生的成长是有共通之处的,就像是农作物的生长一般,需要足够多的时间慢慢长。当生长的力量蓄积充分时,便有了拔节的可能。我们看到名师们辉煌的现在却忽视了他们之前的默默付出。默默坚守往往不只是三年五载,十年磨一剑是他们付出的常态,这样的付出让他们形成了鲜明的教学风格。名师如此,我们更是如此。工作后的第三年,笔者就被评为区级教学能手,接下来的十年里,笔者开始让自己沉寂下来,安静下来,默默地开始了阅读。笔者知道,湖水唯有平静,才能有美丽的倒影;一个人,唯有安静下来,内心沉静下来,智慧才能浮现出来。十年的时间里,笔者阅读了大量的书籍,特别是语文教学方面的书籍。从小语界大师们的《名师授课录》,到全国青年教师阅读教学大赛的教案集,笔者细细品读;从特级教师们的教学专著,到教育教学类期刊,笔者一一细读。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为了对名师们的教学设计或实录有更深入的体会,笔者采用了独特的阅读方式:阅读后,有了自己的思考之后,笔者走进课堂,用名师的教学设计进行教学实践。这样的方式还真管用,五六年时间,让自己有了较为丰富的经验,每一位名师的课例都熟记于心,张口就来;每一位名师的经典课例,也都能如数家珍般一一道来,他们的教学风格也都能铭记于心。随着网络的普及,阅读变得越来越便捷,阅读的方式也逐渐走向多样化。后来,在前期大量阅读书籍的基础上,笔者开始了阅读课例。后来,笔者学习名师们的教学视频,于是整理、归类,笔者有了自己的资源库;暂停、思考、回放、重读,我开始了自己的读课之旅。就这样,积淀着、思考着、实践着,笔者开始有了自己的想法:能否写一本自己的书,能否表达自己的教学思考。二、潜心思考,为风格形成找到方向用力前行,的确可以让我们行走得更快,但如果忘记了抬头看看前方的路,我们很可能会迷失方向;如果忘记了回首看看走过的路,我们很可能会重复曾经的错误。除了行走,我们还要适时地停下脚步思考思考,且行且思,我们的行走才会明确方向,更有力量。2013年,我出版了自己的第一本书《上好小学语文课———在思考与行动中润泽课堂》,那一年,自己激动了很长一段时间。这本书可以说是自己当时从教18年的倾心之作,全面总结了自己的教学经验,无论是识字教学、阅读教学,还是习作教学,都有涉猎,从理论到实践,丰富的内容让这本书有了不错的销量,两年内三次印刷。一年后,笔者有了新的思考。面面俱到,常常会导致面面不到,面太宽,自然很难深入,笔者是否要找到一个点进行深入的研究。你看看管建刚老师,着力研究的就是习作教学,多么精深,《我的作文教学故事》系列丛书深受一线教师的推崇,他的习作教学策略让无数一线教师受益;你看看黄亢美老师,研究聚焦的是很不起眼的生字教学,但是他的字理教学研究无人不知,黄亢美老师的《字理教学手册》已然成为不少一线教师备课必备的工具书。笔者是否也可以着力于某一方面的研究,而不是面面俱到?于是,笔者将主要精力放在了阅读教学的研究上。大量的教学实践让我越来越体会到文本解读的重要性,要想上好一节课,没有精准的文本解读是不可能的,同一节课,为什么不同的名师上出来风格各异,但又同样精彩?不就是因为他们对文本有着自己独特而又精准的解读吗?研究阅读教学,文本解读是绕不过去的。笔者着手文本解读。陈日亮的《如是我读———语文教学文本解读个案》,孙绍振的《名作细读———微观分析个案研究》,詹丹的《语文教学与文本解读》,闫学的《小学语文文本解读》,笔者都是反复读过的。在阅读的过程中,笔者特别喜欢批注,如果没有批注会感觉这本书没有读过,阅读中点点滴滴的收获,自己得到的启示,笔者会用一两句话记录下来;从书中学到的解读方法,笔者会在扉页上工工整整地记录下来。就这样,在反复的阅读中,笔者找到了方向,学到了方法,于是,开始了自己的解读。潜心的解读让自己的教学逐渐走向深入,教学效果的不断提升让我深深地感受到了文本解读的力量。同时,笔者也发现了一个问题:很多时候,深入的解读让我们的注意力更多地放在了人文性的发掘上,对工具性却有所忽略。作为语文教师,我们要用教材教语文,要引导学生学习语言文字的运用,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毕竟,语文学科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无论使用哪个版本的教材进行教学,无论课程改革走到哪一步,我们都不能偏离这个方向。紧扣语言运用的本质是语文教学的根,不忘本、不舍本逐末是我们必须做的事情。三、大胆实践,为风格形成注入活力2014年,笔者着力开始指向语用的阅读教学研究。依然潜心解读文本,不过,笔者更多地开始用语文教师的专业视角来解读。笔者想,作为语文教师,我们必须看到普通读者所看不到的内容,也就是语言文字表达的秘妙,关注表达才是语文教学的正道。一次次研讨,让我们的方向更加明确;一节节公开课,让我们的主张得以展现;一篇篇论文,表达着我们对语用教学的思考。2015年的一次大型教学活动中,笔者执教《阅读大地的徐霞客》一课,通过这节课,笔者想凸显自己语用教学的思考。这次活动吴忠豪教授点评,由于行程很紧张,课前我们没有沟通,不过吴教授点评时非常高兴,他说我们的想法非常一致,吴教授主张用课文教语文,要让“教课文”到“教语文”来一个华丽的转身,正好,这一课笔者主张的就是“着眼积累,注重表达”。2016年全国小语会年会在新疆召开,这次会议上笔者执教的是《圆明园的毁灭》一课,再次尝试凸显语用的阅读教学主张。重庆的张咏梅老师点评,她给予了高度肯定,说这是一节真正的、扎实的语文课,一节直指语言运用的课。权威专家的肯定,一线教师的认可,让笔者更加自信,在这条路上,笔者一定努力前行。敢于献丑,这是一种心态,更是一种精神。笔者想,只有抛弃所有的束缚,用归零的心态让自己重新开始,才能真正找到自己;只有用更开放、更包容的心态投身到教学实践和课题研究中去,才能真正发现语文教学的奥秘。笔者知道自己语用教学的探索必须有源源不断的养分供给,才能走得更远。唯有通过一节又一节的公开课,才能为笔者的教学主张提供不竭的养分。笔者选择打开课堂,而且是每周一节公开课。笔者知道,有老师听课,自己就得更用心备课;每周一节,就能让自己有更多的课例积累。公开课后有研讨,需要给老师们讲述自己的教学思考,自己就得有更深入的思考、更精心的设计。大量的教学实践和深入思考,让撰写论文成了很轻松的事情,陆陆续续,笔者发表了300多篇文章,2018年出版了自己的第二本教学专著《指向语用的阅读教学实践》,定位明确:指向阅读教学,聚焦语言运用。四、高端思辨,为风格形成准确定位2018年,笔者有幸成为教育部首批领航名师培养对象,这是教育部组织的第一次全国范围内的名师培养活动,学员们被称为“皇冠上的明珠”,代表着一定的高度,同时也肩负着更重要的责任。既然是教学名师,就必须有自己的教学风格,培养计划中明确指出,三年的培养周期内,必须在第一年明确自己的教学主张,通过三年的探索与实践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否则,恐怕难以顺利结业。如果说培养计划中的任务是外力,那么,成长还必须有内驱力才行。完成了语用教学的阶段性探索,出版了专著后,笔者又有了更进一步的思考:文体不同,在语用点的选择上有什么不同?文体不同,在表达特点上有什么不同?如何引导学生学习这类文体独有的表达特点?带着思考,笔者开始了研究。那段时间正好在领航名师培养基地———上海师范大学学习,走进图书馆查阅资料,在数字图书馆中查找资源、研究文献是我每天的必修课。广泛阅读,进行文献研究,笔者看到了很多老师已有的研究成果,也有了自己更多的思考。2018年下半年,笔者提出了“识体而教”的阅读教学主张,倡导阅读教学必须指向语用,必须通过语言实践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同时,还应当让语言训练更有效、更有针对性,让每一类文体的语用都凸显特色。笔者把自己的想法和三位导师———王荣生、吴忠豪、李海林教授进行了沟通,他们非常赞同笔者的想法,也提出了很多建议,每一条都直击本质。两个月时间的沉淀、思考后,笔者再次来到上海师范大学,向三位导师汇报我的思考。如同硕士生答辩一般,笔者陈述自己的想法,三位导师听完后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