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三维数字化设计与制造》任务3加工编程目录1.3.1初始设置11.3.2大力神杯粗加工21.3.3大力神杯二次开粗31.3.4大力神杯半精加工41.3.5大力神杯精加工51.3.6仿真加工61.由于该模型没有基准,首先需创建基准。直接在原点上创建基准,如图1-48所示。图148创建基准1.3.1初始设置2.通过【拉伸】命令,在XC-YC平面绘制一个圆,圆需包覆住整个零件,直径取整数80mm,拉伸的高度需包住整个工件,输入200mm。拉伸出一个80×200的圆柱毛坯,如图1‑49所示。图1‑49创建毛坯3.零件由于需要装到机床上,下面需要装夹部分。同样采用【拉伸】的方法进行创建,在XC-YC平面绘制一个直径50mm的圆。向下拉伸100mm,布尔运算选择【无】,如图1‑50所示。图1‑50创建检查体4.可通过点击【编辑对象显示】命令或者直接采用快捷键【Ctrl+J】,将毛坯几何体及夹具进行适当更改颜色及透明度,如图1‑51所示。图1‑51更改颜色及透明度5.接下来需创建驱动面。通过【旋转】命令,选择XC-ZC平面,如图1‑52所示。图1‑52选择草图面绘制相对接近零件的草图,需注意草图上部的圆弧终点及圆心需约束在坐标轴上,如图1‑53所示。图1‑53约束圆心在坐标轴上适当进行调整,使其接近工件,如图1‑54所示。图1‑54适当调整草图矢量选择Z轴方向,点指定坐标原点。该旋转所得的几何体作为多轴加工时的驱动几何体,如图1‑55所示。图1‑55旋转草图生成驱动体6.接下来,进入加工模块,如图1‑56所示。图1‑56进入加工模块7.在进入加工模块时,加工环境设置时,将要创建的CAM设置为【mill_contour】,即轮廓铣模板。8.进入后切换至【几何视图】(功能区环境下位于导航器上部,经典工具条环境位于导航器下方),并展开。有坐标系几何体和工件几何体,如图1‑57所示。图1‑57几何视图9.先进行工件的设置,双击【WORKPIECE】。需指定部件、毛坯和检查,如图1‑58所示。图1‑58工件设置由于部件包的内部,可以先指定毛坯,如图1‑59所示。图1‑59指定毛坯再指定检查几何体,如图1‑60所示。图1‑60指定检查体为方便选择可以将拉伸体与旋转体隐藏,再指定部件,如图1‑61所示。图1‑61隐藏后方便选择点击确定,完成工件设置,如图1‑62所示。图1‑62工件设置完成10.分析该零件在做粗加工时,实际上是正面进行一次粗加工,旋转180°后,再进行一次粗加工。可以去除大部分的残料,如图1‑63所示。图1‑63分析工件11.需创建坐标系的几何体。点击【创建几何体】,几何子类型选择【MCS】,位置几何体选择【WORKPIECE】,如图1‑64所示。图1‑64创建几何体再指定MCS。将坐标系旋转至下图所示(Z轴向上,X轴朝向顶端),如图1‑65所示。图1‑65MCS设置在细节中,将特殊输出改为【使用主MCS】。安全距离设为100,如图1‑66所示。图1‑66MCS参数设置至此,创建出第一个坐标系几何体,如图1‑67所示。图1‑67完成坐标系几何体12.再创建第二个坐标系几何体。与之前的创建方法相同。点击【创建几何体】,几何子类型选择【MCS】,位置几何体选择【WORKPIECE】,如图1‑68所示。图1‑68创建几何体再指定MCS。将坐标系旋转至下图所示(Z轴向下,X轴朝向顶端,需保证Z轴与之前的坐标相反),如图1‑69所示。图1‑69旋转坐标系在细节中,将特殊输出改为【使用主MCS】。安全距离设为100。至此,完成几何体的设置,如图1‑70所示。图1‑71MCS设置1.3.2大力神杯粗加工1.粗加工采用型腔铣的方法,即固定轴等高加工的方法。此方法为去除效率最高,编程也较为简单的一种方式。点击【创建工序】按钮,如图1‑72所示。图1‑72点击创建工序类型为【mill_contour】,选择工序子类型为【型腔铣】。刀具无,暂未添加。几何体选择【MCS-1】(之前创建的几何体)。单击确定进入型腔铣的设置,如图1‑73所示。图
1‑73创建工序对话框2.在型腔铣工序的设置中,几何体之前已经指定完成。需新建刀具。点击【新建】按钮,创建一把t1刀具D10R1。刀具长度设为150,如图1‑74所示。图1‑74创建D10R1刀具给刀具装上夹持器。可直接从库中选择,如图1‑75所示。图1‑75添加夹持器3.接下来进行刀轨设置。将切削模式改为【跟随周边】,每刀切削深度最大距离改为1mm,如图1‑76所示。图1‑76刀轨设置4.接下来设置【切削层】。由于毛坯是80mm,因此初始深度为80mm。由于分两半进行切削,并考虑两边切削保证中间不留残余,将深度设为42mm(适当大于40mm即可),如图1‑77所示。图1‑77切削层设置5.再设置【切削参数】,勾选【策略】中的【岛清根】。在【余量】中将余量设为0.5mm,如图1‑78所示。图1‑78切削参数设置6.其中【非切削移动】按默认值,接下来设置【进给率和速度】,将主轴转速设为6000,切削进给率设为1500。输入后点击主轴转速后的【基于此值计算进给和速度】,如图1‑79所示。图1‑79非切削移动设置7.参数设置完成后,点击【生成】按钮生成刀轨。生成刀轨的过程会需要一段时间,计算完成后将显示刀路轨迹。这个生成的刀轨将会切除上半部分,完成半边的粗加工,如图1‑80所示。图
1‑80生成刀轨8.下面半边的粗加工同理。将之前创建的型腔铣工序进行复制,在【MCS-2】中进行内部粘贴,如图1‑81所示。图1‑81复制刀轨9.双击复制的刀轨,进行编辑。需编辑的主要是【切削层】。切削深度会自动变为80mm,需手动修改成42mm,如图1‑82所示。图1‑82切削层设置10.其余参数不变,点击【生成】按钮生成刀轨,如图1‑83所示。图1‑83生成刀轨11.至此两个半边的粗加工就完成了。可以通过【确认刀轨】,进行【3D动态】仿真。以查看切削效果,如图1‑84、图1‑85所示。图1‑84确认刀轨图1‑853D动态仿真1.3.3大力神杯二次开粗1.粗加工后,有较多地方有较大的残余量。再创建一个【剩余铣】工序进行铣削,如图1‑86所示。图1‑86开粗后余量较大2.点击【创建工序】按钮。类型为【mill_contour】,选择工序子类型为【剩余铣】。几何体为:MCS-1。单击确定进入剩余铣的设置,如图1‑87所示。图1‑87剩余铣3.在剩余铣工序的设置中。需新建刀具。点击【新建】按钮,创建一把6mm的球刀。刀具长度设为125,如图1‑88所示。图1‑88创建直径6mm球刀给刀具装上夹持器。可直接从库中选择,如图1‑89所示。图1‑89添加夹持器4.再修改刀轨设置中的参数,如图1‑90所示。图1‑90刀轨设置5.设置【切削层】,深度设置适当大于开粗时的深度,设为44mm,以保证切除效果,如图1‑图1‑91所示。图1‑91切削层设置6.再设置【切削参数】,将余量设为0.3,如图1‑92所示。图1‑92切削参数余量设置7.接下来设置【进给率和速度】,将主轴转速设为6000,切削进给率设为1000。输入后点击主轴转速后的【基于此值计算进给和速度】,如图1‑93所示。图1‑93进给率和速度设置8.参数设置完成后,点击【生成】按钮生成刀轨。生成刀轨的过程会需要一段时间,计算完成后将显示刀路轨迹。这样加工后余量会较为均匀,如图1‑94所示。图1‑94生成刀轨9.另一侧的加工方法同理。将创建的剩余铣工序进行复制,在【MCS-2】中进行内部粘贴,如图1‑95所示。图1‑95复制刀轨10.双击复制的刀轨,进行编辑。将【切削层】中的切削深度修改成44mm,如图1‑96所示。图1‑96切削层设置11.其余参数不变,点击【生成】按钮生成刀轨,如图1‑97所示。图1‑97生成刀轨12.至此,二次开粗完成,尽可能减少凹槽中的余量,如图1‑98所示。图1‑98二次开粗完成11.可以通过【确认刀轨】,进行【3D动态】仿真。以查看切削效果,整体余量较为均匀,粗加工部分完成,如图1‑99所示。图1‑99确认刀轨1.3.4大力神杯半精加工1.由于粗加工采用固定轴的方式,部分区域会留下不均匀且较多的残余量。需使用多轴加工的方式进行半精加工。点击【创建工序】按钮,类型选择【mill_multi-axis】,工序子类型选择【可变轮廓铣】,刀具选择B6球刀,几何体选择工件几何体,如图1‑100所示。图1‑100创建可变轮廓铣工序2.在可变轮廓铣工序中,几何体已经制定完成,需指定驱动方法。选择【曲面】驱动方法,如图1‑101所示。图1‑101驱动方法选择曲面指定驱动几何体(之前已经创建),如图1‑102所示。图1‑102驱动方法选择曲面点击【显示】查看点分布情况。现在为竖向分布需修改切削方向,需修改为一圈一圈往上饶的形式,如图1‑103所示。图1‑103观察切削方向点击【切削方向】进行修改。选择驱动方向,如图1‑104所示。图1‑104切削方向修改再次点击【显示】进行观察。如果采用【数量】方式,两个面的宽度相差较多,会出现一边较密集一边行数较少的情况。因此,将切削模式改为【单向】(保证按同一方向进行旋转,不会出现一圈正转一圈反转的情况),将布局改为【残余高度】,最大残余高度设为0.1。再次点击预览中的【显示】按钮,为方便观察可将旋转体隐藏。点击确定,完成驱动方法设置,如图1-105所示。图1‑105驱动方法设置3.接下来,进行可变轮廓铣中较为重要的【刀轴】设置。在此零件的加工中,选择【垂直于驱动体】的方法,即刀轴均垂直于驱动面,如图1‑106所示。图1‑106刀轴设置4.接下来进行【切削参数】的设置,将余量设置为0.1,如图1‑107所示。图1‑107切削参数设置5.再设置【非切削移动】,将进刀改为【无】,退刀为【与进刀相同】,将【转移/快速】中,区域间的逼近方法、离开方法改为【无】,移刀方法改为【光顺】。区域内的移刀方式为【直接】,如图1‑108所示。图1‑108非切削移动设置设置6.再设置【进给率和速度】。输入主轴转速8000,切削进给率1200。输入完成后,点击主轴转速后的【基于此值计算进给和速度】按钮,如图1‑109所示。图1‑109进给率和速度设置7.点击【生成】按钮生成刀轨,如图1‑110所示。图1‑110生成刀轨8.点击【刀轨确认】进行切削模拟仿真,如图1‑111所示。图1‑111确认刀轨9.半精加工后,可以观察到模型的基本形状,但还留有一定的余量,特别是一些凹坑中余量可能还较大。因此还需要更精细的精加工,来完成零件最终的精加工,如图1‑112所示。图1‑112半精加工完成1.3.5大力神杯精加工1.点击【创建工序】按钮,工序子类型依旧选择【可变轮廓铣】,不选择刀具,后续进行创建,如图1‑113所示。图1‑113创建工序2.进入可变轮廓铣工序,需新建刀具。点击【新建】按钮,创建一把名称为t3-b2的2mm的球头铣刀。球直径为2,长度为25,刀刃长度为12。刀具编号为2。定义刀柄,指定刀柄直径为6,长度为100。再调用夹持器,将偏置值设为20。点击确定完成刀具的创建,如图1‑114所示。图1‑114创建2mm球刀3.接下来进行驱动方法的设置。选择【曲面】驱动方法。驱动体与切削方向的指定与粗加工相同。将切削模式改为【螺旋】(为螺旋式下降,没有层间的切换),将布局改为【残余高度】,最大残余高度设为0.01。更多中的切削步长改为【公差】,内外公差改为0.01。再次点击预览中的【显示】按钮,进行观察。点击确定,完成驱动方法设置,如图1‑115所示。图1‑115驱动方法设置4.刀轴设为【垂直于驱动体】。5.接下来进行【切削参数】的设置,将余量设置为0,内外公差设置为0.01。其余按默认值,如图1‑116所示。图1‑116切削参数设置6.设置【非切削移动】,由于采用螺旋方式,只有一次进刀及退刀,其余均为连续。因此可以按默认值。7.设置【进给率和速度】。输入主轴转速12000,切削进给率800。输入完成后,点击主轴转速后的【基于此值计算进给和速度】按钮,如图1‑117所示。图1‑117进给率和速度设置8.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灯具行业的新材料创新应用考核试卷
- 畜牧饲料成分与营养价值分析考核试卷
- 海洋生物多样性基因组学研究考核试卷
- 拍卖行业商业模式创新趋势考核试卷
- 灌溉技术对灌溉作物生长环境的影响考核试卷
- 广播发射机用rf信号发射器考核试卷
- 生物质能源在制药工业的替代研究考核试卷
- 河北省定州名校2025届高三年级下学期四调考试数学试题
- 玉石资源保护与可持续发展考核试卷
- 企业价值评估方法比较考核试卷
- 汽车租赁服务投标方案
- 安全生产重大事故隐患排查报告表
- 物业服务费用收支情况明细表
- 梅克尔憩室护理查房课件
- 六年级数学下册《连等式》专项练习
- 办公室防火制度
- 好书推荐读书分享名著导读童年PPT
- 无锡诺宇医药科技有限公司生产、研发及销售放射性药物项目环境影响报告
- 计算机视觉40例从入门到深度学习OpenCV Python
- 铁路基础知识考试题库500题(单选、多选、判断)
- 07FK02 防空地下室通风设备安装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