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届江苏省淮安市实验初级中学八年级语文第二学期期末统考模拟试题含解析_第1页
2024届江苏省淮安市实验初级中学八年级语文第二学期期末统考模拟试题含解析_第2页
2024届江苏省淮安市实验初级中学八年级语文第二学期期末统考模拟试题含解析_第3页
2024届江苏省淮安市实验初级中学八年级语文第二学期期末统考模拟试题含解析_第4页
2024届江苏省淮安市实验初级中学八年级语文第二学期期末统考模拟试题含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4届江苏省淮安市实验初级中学八年级语文第二学期期末统考模拟试题请考生注意:1.请用2B铅笔将选择题答案涂填在答题纸相应位置上,请用0.5毫米及以上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将主观题的答案写在答题纸相应的答题区内。写在试题卷、草稿纸上均无效。2.答题前,认真阅读答题纸上的《注意事项》,按规定答题。一、积累与运用。(28分)1.(2分)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站在稼轩祠前,我不禁浮想联翩,仿佛看见了这位伟人驰骋疆场的英姿。B.中国古典诗词意蕴深厚,诵读诗词不仅有利于陶冶情操、提高修养,而且能积累语言。C.国际安徒生奖被誉为“儿童文学诺贝尔奖”,旨在奖励优秀儿童文学作家为目的。D.毕业在即,骊歌唱响,让人不由得想起三年来同窗共读、快乐成长、共同进步。2.(2分)下列字形和加点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A.归省(xǐng)撺掇暴风骤(zhòu)雨轻歌曼舞B.行(xíng)辈脑畔强(qǒang)词夺理挑泼离间C.家眷(juàn)亢奋安营扎(zhǎ)寨消声匿迹D.缄(jián)默羁绊纷至沓(tà)来格物至知3.(2分)下列关于文学名著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A.《傅雷家书》中傅雷以深厚的学养、真挚的父爱,对儿子在做人和生活方面进行了有益的引导,表现出他对儿子的舐犊之情。B.庄子,名周,春秋时期哲学家,道家学派的代表人物。《庄子》一书是庄子及其后学的著作。善于运用寓言故事说理,是《庄子》的特色。C.《名人传》叙述三位名人在经历肉体和精神上的种种磨难后,创作了不朽杰作的故事,赞美了他们的高尚品格和顽强奋斗的精神。D.法布尔的《昆虫记》被誉为“昆虫的史诗”,除了真实地记录昆虫的生活,还透过昆虫世界折射出社会人生。全书充满了对生命的关爱之情和对自然万物的赞美之情。4.(2分)下列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冗杂(chén)陨石(yǔn)咀嚼(jué)龟裂(jūn)B.磅礴(bó)潺潺(chán)追溯(shuò)缄默(jiān)C.铸(chóu)驰骋(chěng)懈怠(xiè)缭绕(liáo)D.翌日(yì)旷野(kuàng)喧哗(huá)挂罥(juàn)5.(2分)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雾霭(ǎi)褶皱(zhě)斡旋(wō)销声匿迹(nì)B.冗杂(rōng)狩猎(shòu)蛮横(mán)出类拔萃(cuì)C.争讼(sònɡ)龟裂(jūn)彷徨(páng)接踵而至(zhǒng)D.寒噤(jīn)堕落(duò)拾级(shè)络绎不绝(zé)6.(2分)下列句子加点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A.朗诵《傅雷家书》的声音漫过抚河的风口浪尖,让人分外惬意。B.“飞流直下”的庐山瀑布气势如虹,让古往今来的游客无不叹为观止。C.纵然浮云遮住望眼,只要身在高层,你自可在人世之间独步悠然,轻歌曼舞。D.春风又绿的江南,到处草长莺飞,桃红轻染,虫燕呢喃,一片生机勃勃的景象。7.(2分)下列文言句子的翻译,正确的一项是()A.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译文:扶苏因为多次劝谏的缘故,皇上派他在外面做大将军。B.安陵君因使唐雎使于秦。译文:因为安陵君,使者唐雎出使到秦国。C.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译文:(通过这些)惊动他的内心,坚强他的性格,增加他所不具备的能力。D.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译文:亲近贤臣,疏远小人,这是先汉兴盛的原因。8.(2分)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杨绛先生创作的《我们仨》,以真挚的情感和优美隽永的文字深深打动了读者。B.难道我们能否认获得诺贝尔奖的屠呦呦不是中国人的骄傲吗?C.《中国诗词大会》节目致力于弘扬中国传统文化,自开播以来深受观众喜爱的原因是其新颖的内容和多样的形式造成的。D.“孝”是中华民族的道德之魂,“孝”不仅表现在物质生活上,而是要表现在精神生活上。9、(4分)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答题。我爱秋,不只爱它令人赞美的(shuò)果,不只爱它奉献一生的落叶,我还爱它令人向往的神韵。没有春的缠绵、夏的狂热、冬的冷漠,你犹知原野上时而奔跑弛骋,时而(jiá)然而止的骏马,犹如饱经沦桑,(huò)达开朗的将军,犹如流星从容飘逸,划过夜空。清炎、热情与真诚,不加雕酌的的自然流露,行云流水般的抒发自如,透露出一种沁人心脾的断意,这就是秋的高洁与潇洒的神䪨。噢,秋之高洁,我(qīn)佩你;秋之潇洒,我欣赏你。(1)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①(shuò)②(jiá)然而止③(huò)达开朗④(qīn)佩(2)找出上文中的两个错别字,填入下表中并改正。错别字正确字(3)文中有一处地方上下文不够连贯,请找出来并写出修改意见。10、填空。(8分)填补下列句子的空缺处。(1)关关雎鸠,在河之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海内存知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鹏之徙于南冥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知不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知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____________________,下者飘转沉塘坳。二、阅读理解。(42分)11、(10分)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小题。(19分)有营养的食品添加剂元无心①梨、苹果、香蕉、土豆等果蔬汁很容易变色。变色后不仅难看,味道也受到影响。怎么办?加点柠檬汁。②果蔬中都含有多少不等的多酚化合物。去皮之后,这些化合物就暴露在空气中被氧化,生成醌(kūn)化合物。这种醌化合物很容易互相连接,成为“褐色素”,从而使这些食物变色。而柠檬汁中含有大量的“抗坏血酸”,它可以把醌还原为初始的多酚状态;也可以直接被氧化,从而消耗掉多酚周围的氧气,以此来保护多酚免受氧气的攻击。这样,抗坏血酸牺牲了自我,保护了脆弱的多酚,保持了果蔬“新鲜”的颜色。③在食品工业中,人们根据柠檬汁的作用机理,就可以直接添加抗坏血酸。在超市销售的果汁和蔬菜汁,很多酒添加了抗坏血酸,以保持其外观和风味。④抗坏血酸的作用不仅于此。人们在熟肉制品中经常会加入亚硝酸盐。亚硝酸盐有两种作用:一是与肌红蛋白反应,使之呈现诱人的红色;二是抑制细菌生长,实现防腐功能。加入抗坏血酸,可以促进前一个反应的进行,从而加快“发色”的过程。许多人认为亚硝酸盐是一种“致癌物”。其实,它本身并不致癌,只有当它与肉中的氨基酸反应,生成的亚硝胺才是一种致癌物。如果在肉中加入了抗坏血酸,它就会抑制这一转化过程的发生,从而降低亚硝酸盐“可能”的致癌风险。在不需要亚硝酸盐的肉类食品中,有时也会加入抗坏血酸。因为肉中油脂氧化会释放出不好的味道,也就是通常所说的“哈喇味”。如果加入了抗坏血酸,它就会抢先消耗周围的氧气,从而保护油脂不被氧化,有助于保持肉味的“新鲜”。⑤抗坏血酸本身很容易被氧化,生成脱氧抗坏血酸。这些脱氧抗坏血酸并不甘于“败家”,会去夺取别人的氢原子来重建家园。人们利用这一特性,在面食加工中,常常加入抗坏血酸,改善面团性能,增加面团筋道。面粉中含有谷胶蛋白,其中有许多巯(qíu)基——就是带着一个氢原子的硫原子,脱氧抗坏血酸会掠夺其氢原子。当我们揉面时,巯基中的氢原子就会被脱氧抗坏血酸夺走,剩下的硫原子就会两两相连,形成所谓的二硫键。当大量的二硫键形成,面团中的谷胶蛋白就形成一个巨大的网络,从而增强其筋道。⑥大多数情况下,食品添加剂都是为了改善风味、口感,增加食品稳定性等等,本身并不具有营养意义。但是抗坏血酸并不属于这个“大多数”。在作为食品添加剂的时候,它通常被叫做“抗坏血酸”。而它本身也是人体需要的营养成分——维生素C。维生素C不稳定,空气、光照、加热、与金属容器接触,都会使它失去活性或者分解。但是,正是它的这种不稳定,使它具有了良好的“抗氧化性”。在体内,它保护细胞免受氧化损伤。加到食品中,它舍己为人先被氧化,从而保护食品中的其它成分。——选自《食品与生活》(有删改)1.题目“有营养的食品添加剂”在文中指的是什么?为什么说它有营养?请具体说明。(4分)2.请仔细阅读第②—④自然段,在下列横线上填上恰当的内容。(4分)(1)抗坏血酸添加到果蔬汁的作用机理是:它能把醌还原为初始的多酚状态;也能(2)抗坏血酸添加到加入亚硝酸盐的熟肉制品中的作用机理是:;能抑制亚硝酸盐一肉中氨基酸反应生成亚硝胺这一转化过程的发生。3.联系上下文,请你说说下列句子中划线词语的意思和作用。(4分)(1)如果在肉中加入了抗坏血酸,它就会抑制这一转化过程的发生,从而降低亚硝酸盐“可能”的致癌风险。(2)这些脱氧抗坏血酸并不甘于“败家”,会去夺取别人的氢原子来重建家园。4.本文第③段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有何作用?(3分)5.人们一般认为,食品添加剂对人体是有害的,往外谈“剂”色变。读了本文,你对食品添加剂及其使用有了怎样的认识?请结合文章内容谈谈。(4分)12、(16分)阅读下文,完成后面小题听一朵花儿在说话朱成玉如果遇见一朵心仪的花,不妨坐下来,听听它在说些什么。周末回了趟老家,一个叫勃利的小县城。假日里街上只有零散行人,蜿蜒前行。街尽头,几年前常吃的热面馆还开着。大中午只有店主一人,有一搭没一搭地抱怨着:人少了生意不好做,说不定哪天就不做了,去南方走走。店主有个五岁的女儿,下过雨后,总爱在店前挖蚯蚓,攒很多带回面馆。要是大人没发现,就埋到花盆里,要是被发现就会挨顿骂,再等下一场大雨。可是,她家里的花总是开不长,因为虽然蚯蚓可以松土,但是盆内的土壤面积小。蚯蚓繁殖速度很快,它们虽不咀食花木根系,但是许多蚯蚓缠绕在一起就会在盆土中造成很大的孔洞,使根系与盆土脱离,无法正常吸收水分,所以小女孩的做法看似宠爱实为毒害。店主告诉我,小女孩先天性聋哑,只能活在自己的内心世界。可是我看得出来,小女孩有她自己的快乐,她经常捧着她的花,放到耳边,好像在倾听什么。这样的举动常常让父母摇头叹息,但我知道,她的内心是一座巨大的宝藏,那里蕴藏着无穷无尽的景致,闭上眼,她便可以周游世界,历览人间。小女孩拘谨的内心,是盈着香气的。快乐的心是一颗颗小石子,揣着它投入生活,再冷寂的湖面,也会泛起微澜。我感动于这小女孩的执着,她向我传递道义,愿我的善良,与她整齐划一。小女孩的世界多么干净而幸福,和她比起来,大人们的烦恼无以复加:增高鞋垫无法拯救的身高,饿得头晕眼花也甩不掉的脂肪,庸常的面貌,平凡的出身,几乎为零的才华,随时爆炸的性格,间歇性的抑郁,银行卡里可怜的数字,挥之不去的猜疑……这世界仿佛一场灾难。看着小女孩蹦蹦跳跳地在面馆门口进进出出,对我绽放出比阳光还灿烂的笑脸时,我知道,这人间可以冷清,但不能荒凉,哪怕只剩一朵花,也可以迎风飞舞,哪怕只剩一个人,也可以蹲下来,闻一闻那朵花的香。妻子是调剂生活的大师,她告诉我,即便生活是一团乱线,没头没尾地缠绕,我们也可以优雅地周旋,游刃有余,让灵魂触及月光。法国作家弗朗索瓦兹·萨冈说:“在某一栋黄色的房子里,所有的楼梯和阳台都突出在屋外。某种东西使你想坐在阳光下,想去偷果子,想用接连几个小时去谈论一件极小的事情。”我的脑海中便满满都是小女孩托腮凝望花朵的样子,有欢欣,有鼓舞,也有忐忑和失望。再回老家的时候,我决定送一盆极好的花给那个面馆的小女孩,并且用手语告诉她蚯蚓不适合放在花盆里的道理。我还要告诉她,只要用心听,就可以听到很多花的秘密,听到它的欢喜和悲伤,听到它的明媚和忧郁,听到它起床时伸着懒腰、打着哈欠,甚至,听到它睡着的时候四散开来的鼾声。1.文中画线句蕴含了作者怎样的情感?请简要分析。2.说说你对下面句子含义的理解。快乐的心是一颗颗小石子,揣着它投入生活,再冷寂的湖面,也会泛起微澜。3.小女孩的举动为什么“常常让父母摇头叹息”?4.作者通过这篇文章想告诉我们怎样的道理?13、(12分)阅读下面材料,完成下列小题。(材料一)“和”字属于通俗字体,本来应是清末名人翁同龢的那个“龢”字,这个字极妙:左边是一间屋子,里面悬有三口编钟——古来“三”即代表多也,所以那是一组编钟“象形”而不是“三张嘴”,因为下面是一个排箫:这分明表示音乐合奏——合奏第一原则就是“和”音,此古圣人之妙思也。没有“和”的滋养,就没有中华民族的强大凝聚力;没有“和”的润泽,就没有中华文明的生生不息。(材料二)600多年前,郑和受命出使西洋,足迹遍及30多个国家和地区。明朝初期的中国,是综合国力位居世界前列的强国。但是,与地理大发现时期欧洲国家的殖民政策不同,郑和船队始终奉行“共享太平之福”的宗旨,尊重当地习惯,平等开展多边贸易,把中国在建筑、绘画、雕刻、服饰领域的精湛技术带入亚非国家,促进了中外文化的双向交流和共同进步。作为“和平使者”,郑和下西洋的“和平之旅”永载史册。(材料三)明朝洪武年间,缅甸与百夷(今缅甸北部)交战,明太祖未发一兵,派李思聪、钱古训二人劝和。二人先奉劝缅甸“两国之民居处虽分,惟存关市之讥。是其和也,其或纷争不已,天将昭鉴福善祸淫”,又告诫百夷“莫如守全,以图绵长,不亦美乎”。双方领会到启动战端于人于己均不利,最终罢战息兵。1.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以上材料内容的一项是()A.“和”的思想,常用于调和人际关系,解决纠纷,可以概括为一句俗语,即“和为贵”。B.“和而不同”已成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核心命题之一,也是一种对待世界的哲学态度。C.人们在生活中,大都将“和为贵”中的“和”理解为“和睦”“和气”“和为上”等。D.在学习中,时常会有观点的交锋,有些同学会恶语伤人,这就是“和而不同”的现象。2.阅读材料二,请简要说说“和平使者”郑和下西洋的“和平之旅”的重要意义。3.如何让更多人接受“以和为贵”?请结合材料谈谈自己的理解。三、写作。(50分)14、按要求作文。有这样一位老人,他每天都去河边钓鱼,但每次都把鱼放了,邻居问他为什么,老人笑了,说:“为了钓,而不是为了鱼!”生活中,很多时候我们在乎的是充满想象、希望与美丽,甚至有着许多荆棘、坎坷与变数的“过程”,我们在乎的就是在过程中体验到的美感。请以“过程之美”为题目,写一篇作文。要求:①有真情实感,力求有创意,不得套写抄袭;②不少于600字(写成诗歌不少于30行);③文章中不要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和人名。

参考答案一、积累与运用。(28分)1、A【解题分析】

B.有误,应该改为“不仅能积累语言,而且有利于陶冶情操、提高修养”;C.句式杂糅,应该删去“为目的”;D.有误,缺宾语,句末加“的时光”。故选A。2、A【解题分析】

B.行(xíng)辈——háng,挑泼离间——挑拨离间。C.安营扎(zhǎ)寨——zhā,消声匿迹——销声匿迹。D.缄(jián)默——jiān,格物至知——格物致知。故选A。3、B【解题分析】

B项错误。庄子,名周,战国时期哲学家,道家学派的代表人物。故选B。4、D【解题分析】

A.冗杂(rǒng)。B.追溯(sù)。C.铸(zhù)。故选D。5、C【解题分析】此题考查学生对字音的掌握情况,这就要求学生平时的学习中注意字音的识记和积累,特别是形近字、多音字。做注音题,要熟悉汉语拼音规则,同时可根据形声字的声旁来推断它的读音。A项有误,应为斡旋(wò);B项有误,应为冗杂(rǒng);D项有误,应为寒噤(jìn),络绎不绝(yì)。故选C。6、A【解题分析】

A.风口浪尖:比喻激烈尖锐的社会斗争前哨。与语境不符,使用错误。故选A。7、D【解题分析】

A.正确翻译是:扶苏因为多次劝说(秦始皇)的缘故,皇上派他在外面带兵。B.正确翻译是:于是安陵君就派遣唐雎出使到秦国。C.正确翻译是:这样来激励他的心志,使他性情坚忍,增加他所不具备的能力。故选D。8、A【解题分析】

B.否定不当。去掉“不”,改为“难道我们能否认获得诺贝尔奖的屠呦呦是中国人的骄傲吗?”。C.句式杂糅。去掉“造成的”即可。D.关联词使用不当,“而是”使用不当,应该是“而且”。前后分句的根本关系是递进关系,而非并列关系。9、(1)①硕;②戛;③豁;④钦(2)弛(驰);酌(琢)(3)把“犹如流星从容飘逸,划过夜空”改为“犹如从容飘逸,划过夜空的流星”。【解题分析】

(1)这道题目考查学生根据拼音写词语的能力。学生只有读准字音,才能得出相应的词语。在书写词语的时候,注意同音字、形似字、易错字的辨析,要准确书写,不要出现错别字。“戛”不要写成“夏”,“豁”不要写成“霍”。(2)本题考查学生对汉字字形的掌握。“弛骋”改为“驰骋”,“雕酌”改为“雕琢”。(3)本题考查学生对句式的修改。根据文中的句子“犹知原野上时而奔跑弛骋,时而戛然而止的骏马,犹如饱经沦桑,豁达开朗的将军”的句式特点,将“犹如流星从容飘逸,划过夜空”改为“犹如从容飘逸,划过夜空的流星”。10、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天涯若比邻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然后能自反也然后能自强也高者挂罥长林梢【解题分析】

此题考查的是名句的默写。需要注意“窈窕”、“逑”、“抟”、“罥”的书写。二、阅读理解。(42分)11、1.(4分)指抗坏血酸。(2分)抗坏血酸就是人体需要的营养成分维生素C,(1分)它具有良好的抗氧化性,保护体内细胞免受氧化损伤。(1分)2.(4分)(1)直接被氧化,消耗掉多酚周围的氧气,保护多酚免受氧气的攻击;(2分)(2)促进亚硝酸盐与肌红蛋白反应,加快“发色”过程。(2分)3.(4分)(1)“可能”表不确定性,说明了亚硝酸盐本身并不致癌,只有当它与肉中的氨基酸反应生成亚硝胺时,才有致癌的风险。(1分)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1分)(2)“败家”运用比喻,(1分)生动形象地说明了抗坏血酸很容易被氧化,从而生成一种物质——脱氢抗坏血酸。(1分)4.(3分)举例子,(1分)具体地说明了抗坏血酸作为食品添加剂运用广、作用大。(2分)5.(4分)并不是所有的食品添加剂都有害,有的食品添加剂有营养价值,有的食品添加剂能改善风味、口感,增加视频稳定性,不必谈“剂”色变。(2分)只要合理使用食品添加剂,对人体是无害的。(2分)(如果答成食品添加剂都是有害的,不给分)【解题分析】1.此题为说明文的阅读考查。涉及到词语意思、说明方法、文章内容的考查。代词的指代内容,一般要到该语句之前去寻找答案。文章内容的考查要认真读相关段落,尤其要注意语段中的关键词句。2.此题为说明文的阅读考查。涉及到词语意思、说明方法、文章内容的考查。代词的指代内容,一般要到该语句之前去寻找答案。文章内容的考查要认真读相关段落,尤其要注意语段中的关键词句。3.此题为说明文的阅读考查。涉及到词语意思、说明方法、文章内容的考查。代词的指代内容,一般要到该语句之前去寻找答案。文章内容的考查要认真读相关段落,尤其要注意语段中的关键词句。4.此题为说明文的阅读考查。涉及到词语意思、说明方法、文章内容的考查。代词的指代内容,一般要到该语句之前去寻找答案。文章内容的考查要认真读相关段落,尤其要注意语段中的关键词句。5.一定要注意题干中的“读了本文、请结合文章内容谈谈”,这其实是对文章内容的考查,一定要有借用文章内容的智慧。12、1.把小女孩的内心比作巨大的宝藏,说那里面蕴藏着无穷无尽的景致,生动地揭示了小女孩内心世界的纯净、丰富与充实,表达了作者对小女孩的赞赏之意。2.示例:保持乐观的心态,微笑着面对生活,生活同样也会回报你微笑。3.因为在小女孩的父母看来,小女孩先天性聋哑,她捧花倾听的举动是幼稚而荒唐的,毫无意义。4.示例:只有保持一颗纯洁、高贵、乐观的心灵,才能不被凡俗世务所左右,才能真正拥有快乐的生活。【解题分析】1.考查对作者情感的体会。对于蕴含在语句中的作者的情感,要联系作者写作时特定的背景、写作手法、主要内容、中心意思和结构层次进行理解,尤其要联系句子或语段所在的上下文的具体语境理解。语句“但我知道,她的内心是一座巨大的宝藏,那里蕴藏着无穷无尽的景致”,从前文可知,这里的“她”是个先天性聋哑的孩子,这让作者把“小女孩的内心”比作“巨大的宝藏”,生动地揭示了小女孩的世界的干净和幸福,字里行间表达了作者对小女孩的赞赏的思想感情。2.考查对重点语句的理解。解答句子含义类问题,不要仅浮于语句的表面意义,要重点进行片段研读和探究,结合语境,联系上下文,紧扣文章中心主题,从表层含义和深层含义两个角度进行分析。语句“快乐的心是一颗颗小石子,揣着它投入生活,再冷寂的湖面,也会泛起微澜”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揭示了“在生活中能以积极乐观的心态投入生活,那么生活同样也将给你回报”的道理。据此理解分析作答。3.考查筛选信息并整合信息的能力。在整体感知文章内容的基础上,审清题意,依据题目要求筛选有效信息,选取原文中词句作答或对其内容进行概括作答。本题可结合“店主告诉我,小女孩先天性聋哑,只能活在自己的内心世界”这一语句,从大人的角度看小女孩的捧花倾听的行为来作答。意对即可。4.考查概括文章内容主旨的能力。文学作品主旨的归纳,要在整体感知文章内容的基础上,通过对人物的言谈举止及人物之间的关系进行分析,领会作者的目的和意图即可作答。文章通过叙写“我”回老家遇到了几年前常去的热面馆店主的女儿,知道她挖蚯蚓养花,花却不开的故事。“我”也从店主口中得知小女孩先天性聋哑,活在自己的内心世界里。由此感受到小女孩的内心世界干净、丰富和幸福,引发“我”对幸福的理解与感悟——一个人只有保持一颗纯洁、乐观的心态,才能拥有真正的快乐生活。据此理解概括作答。13、1.D2.(意对即可)围绕“中国人崇和、尚和、护和的文化理念(共享、共建、共赢世界大同)”谈三点意义即可。3.(意对即可)围绕“人与人之间的和睦相处的法宝、从政治国的法宝、处理国际关系的法宝”(人际之和、国家之和)谈两点自己理解即可。【解题分析】1.“和而不同”能包容尊重一切不同的观点,是一种博大的胸怀,在讨论时能各抒己见,私下里能相互尊重与理解。D项明显是错误的。2.考查对材料的理解。根据材料二所写的内容,中华民族历来崇尚“以和为贵”。600多年前,郑和受命出使西洋,足迹遍及30多个国家和地区。郑和船队始终奉行“共享太平之福”的宗旨,尊重当地习惯,平等开展多边贸易,并把中国在建筑、绘画、雕刻、服饰领域的精湛技术带入亚非国家,促进了中外文化的双向交流,秉承了了共享、共建、共赢世界大同的文化理念。3.本题考查学生思维的拓展能力。解答此类题需要学生在深入把握文章主旨的基础上融入自己的阅读体验、阅读感受。表达上的优劣会成为关键因素。对主观题的基本要求是:第一,简明;第二,条理清晰;第三,表达要富于美感,自然流畅,有感染力。如,自古以来,“和”已经落实到中国人的生活中,成为中国人重要的信仰和思想观念,家庭内部有“家和万事兴”之说,人与人之间讲“和气致祥”,微生意讲“和气生财”,国家之间讲“和衷共济”。只有胸怀宽广、以国家为重的人,才能做到不计自己的得失,忍让他人,以和为贵。三、写作。(50分)14、参考例文过程之美也许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