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课堂单元教学的实施路径_第1页
小学数学课堂单元教学的实施路径_第2页
小学数学课堂单元教学的实施路径_第3页
小学数学课堂单元教学的实施路径_第4页
小学数学课堂单元教学的实施路径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现行的苏教版小学数学课本,以单元为单位安排教学内容,单元中的各个部分层层递进,步步深入,最终能够形成整体化的认知。当前,单元教学已经悄然走进了小学数学课堂。和其他教学模式相比,大单元教学不仅契合数学学科特性,也有利于学生梳理知识,获得严谨的思维方式。在以往的教学中,教师采取的是“一课一教”,即一堂课围绕例题展开教学后,然后引入与例题相一致的练习进行训练,不注重沟通单元知识间的联系。这样的教学方式,尽管可以完成课时教学目标,但没有全局观,不利于学生层次性思维的发展和知识结构的形成。因此,引入单元教学就显得尤为重要。为了确保数学课堂中单元教学模式的有效实施,教师应重点剖析教材,把握单元结构,为学生设计大单元学习活动,延长思维的“长度”,助推知识结构的形成,进一步培养学生的表达力和创造力,形成系统化思维,不断提高学生的数学综合素养,体验智力角逐的精彩。一、研读教材,促进单元教学(一)把握教学起点,引领有效学习苏教版小学数学课本的每册教材由不同的单元构成,每个单元都有相应的主题,在此基础上形成不同的知识点,虽然涉及的知识点比较多,分散在不同的教学内容中,但是,同单元的知识点链接还是非常紧密的。为了更好地实施单元教学,教师要深度研读教材,根据班级学生的学情,确定单元教学的起点,在此基础上,再选择相应知识点的出发点和教学方式,引领学生主动思考、积极探索,更好地突破每个单元的重难点,积累有效的学习经验,促进知识体系的构建[1]。例如,在《圆柱和圆锥》这一单元的教学中,让学生通过本单元的学习,知道圆柱和圆锥的特征以及各部分的特征,掌握圆柱的表面积和体积的计算方法,以及圆锥的体积计算方法,学会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考虑到学习这个单元之前,学生在六年级上学期已经学习了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相关知识,掌握了求长方体和正方体表面积和体积的计算公式,具有“点、线、面、体”的认知经验,所以在教学圆柱和圆锥时,应该充分激活学生的知识基础,让学生借助已有的学习经验探索新知,沟通形体间的联系,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力。在学习圆柱和圆锥特征时,可以让学生摸一摸、说一说,然后想一想它们和长方体、正方体有什么不同之处;在教学圆柱的体积时,可以引导学生将圆柱体转化成长方体,然后根据长方体的体积计算公式,推导出圆柱的体积计算公式,降低学习的难度。数学知识点具有很强的连贯性,前后的知识点链接得非常紧密。在实施单元教学的过程中,教师沟通前后单元知识的联系,夯实学生的认知基础,带领他们借助已有知识完成新知的内化。(二)整合教学内容,进行合理编排在以往的数学课堂中,很多数学教师往往按部就班,不根据知识的特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灵活使用教材,而是按照顺序进行教学。这样的教学方式,尽管也可以完成全部知识内容的教学,但并不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因此,教师应在吃透教材的基础上,创造性使用教材。在进行单元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对单元中的知识进行整合,对板块内容进行相应的调整,进行重新编排,满足学生系统化的学习需求,更好地提高数学课堂教学效率[2]。在《小数乘法和除法》这一单元,教材中的内容是这样安排的:一位小数乘整数、一位小数除以整数、小数乘小数、小数除以小数,也就是乘法和除法交叉安排的。在教学本单元知识时,教师可以进行有效整合,将乘法的知识融合在一起学习,将除法的知识融合在一起学习,也就是先带领学生将小数乘法的知识全部学习完,再学习小数除法的相关内容。这样的整合,实际上就是将单元中的学习内容分成了乘法和除法两个板块,有助于更好地落实单元整体教学的目标,让学生进入到最佳的学习状态,使他们对知识有更系统的理解。由此可见,对数学课本中的单元知识进行板块的整合,有助于提升数学课堂教学效率。因此,在实施单元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应结合学生学情、教材的设置特点,兼顾教师的授课风格,重整板块内容,促进单元教学的顺利实施。二、优化方式,实施单元教学(一)注重主题研训,实现有效推进教师是课堂教学的引领者,自身的教学水平和课堂驾驭能力,对单元教学的实施具有重要的影响。在实施单元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应注重主题教学的培训,更新教学理念,实现与时俱进。在传统的数学教学中,教师采用注入式的教学模式,将数学知识机械讲解给学生,尽管有单元教学的想法,但缺少相应的培训,未能付诸教学实践。因此,在平时的数学课堂中,教师应注重单元知识的训练,让学生进行探讨、交流,集思广益,从而促进数学单元整体教学的有效实施[3]。在《多边形的面积》一单元的教学中,为了提升教学成效,促进单元教学的整体实施,可以开展以年级教研组、师徒、青年教师或者骨干教师为单位的研讨活动,以“多边形的面积单元教学”为主题,围绕平面图形的面积探索过程、公式应用作为研究的热点,分享各自以往实施单元教学的经验,提升单元教学的效果。通过纵向分析,本单元的教学起到承上启下的重要作用,让学生学会运用转化的策略,探索平行四边形、三角形、梯形以及组合图形的面积计算方法,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为其后续学习立体图形奠定基础。横向分析,主要是将苏教版与人教版、北师大版等进行比较,可以发现不同版本的教材都是以长方形的面积计算为基础,让学生经历摆一摆、看一看、算一算、比一比等多重学习活动,发现图形间的变化关系,教师在实施单元教学过程中,更加有的放矢,实现有序推进。在实施单元教学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注重教学经验的积累,参与相关的主题培训,精准把握教材,实现“瞻前顾后”,变革传统的教学方式,根据课时的侧重点,为学生搭建学习的平台,让学生积极融入学习活动。(二)巧用信息技术,丰盈学习体验当今社会,是一个信息化的社会,信息技术已经悄然走进了小学数学课堂。在单元教学的开展中,教师可以依托信息技术,提高教学的创新性。因此,在数学课堂中,教师可以将单元的教学内容与要求与信息技术进行融合,展现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优势,让单元教学更加具有特色。教学实践证明,信息技术的运用,可以为抽象的数学知识披上兴趣的“外衣”,可以拉近学生与单元知识的距离,诱发学生主动探索的意识,丰富学生的学习体验,积淀基本的活动经验,提升其思维的深刻性。例如,《圆》这一单元的教学,在教学圆的认识时,可以用石子扔入水中的flash引入圆,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学生在生活中见到的车轮是圆的,如果不是圆的,会出现怎样的情况呢?可以运用多媒体为学生进行演示,人们坐在不是圆形车轮车上的情形,学生的思维会很快被引爆,无形之中增进了学生获取新知的内驱力。在教学圆的周长时,可以为学生出示一个长方形的花池、一个圆形的花池,让学生分别围绕花池走一圈,思考围绕哪个花池走的路程更远一些?以此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发挥他们的能动性。在学习圆的面积时,借助多媒体可以让学生直观感受到,将圆平均分的份数越多,所拼的图形会越来越接近于长方形,为借助长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推导圆的面积计算公式积累感性经验。可见,在数学课堂中进行单元教学中,教师应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让学生学习有趣的数学,使学习过程变得更加鲜活,形成完善的知识体系,更好地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三、精设练习,强化单元教学作业是数学单元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帮助学生巩固知识、发展思维的有效途径。然而,在平时的数学教学中不难发现,布置的作业存在难度大、量多等问题,使学生产生了抵触心理。长此以往,必定会泯灭学生学习数学的信心。对此,在进行数学作业设计时,教师应当考虑层次性、针对性,发展学生的智力,领略学习数学的价值,更好地提升单元教学效果[4]。(一)设计梳理性作业,掌握知识本质梳理性作业,主要是帮助学生巩固单元中学到的基础知识,掌握知识的来龙去脉,训练基本技能。“双减”背景下,梳理性作业的设计应体现出“精”而不是量“多”,帮助学生掌握知识的要领,助力结构化思维的形成。在教学《多边形的面积》单元后,教师设计了这样的梳理性作业:①通过本单元学习,你知道了哪些面积计算公式?面积公式是怎么推导出来的?②怎样估计不规则图形的面积?③在学习的过程中,还有哪里用到了转化思想?通过这样的作业,可以促进学生梳理多边形面积计算公式的由来,感受数方格的魅力,更好地提升学生的思维品质。(二)设计分层性作业,实现因材施教学生的能力有大小,“一刀切”的教学模式,显然不科学。在设计单元作业的过程中,要落实分层教学的理念,让作业也体现出个体差异。分层性作业,既能满足学生的能力差异,又能体现出对学生的人文关怀。所以,作为数学教师,应结合单元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学情,为学生设计分层作业,让学生根据自身的学习状况自主进行选择,实现个性化学习。在教学《多边形的面积》单元知识后,教师设计了分层作业。基础性作业:一个平行四边形,底是14厘米,高13厘米,它的面积是多少?梯形的上底是12分米,下底21分米,高20分米,面积是多少?一个三角形,底是32米,高17米,面积是多少?这个层次的作业,难度较小,直接运用面积计算公式便可算出结果;提高性作业:一块三角形水稻田,面积是9600平方米,底是160米,高是多少米?这样的作业,属于变式训练,有助于培养学生的逆向思维;拓展性作业:一块平行四边形草坪,长30米,高25米,中间有一条宽1米的路,草坪的面积是多少?这样的作业,有助于开阔学生的视野,培养思维的灵活性。(三)设计综合性作业,提升数学能力学习数学的目的在于应用,学会解决实际问题,建立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实践能力,将学生的眼光自然地从课内引向课外,让学生感受到生活的丰富多彩,生活的每一个角落都有数学的影子。这样,有助于提升学生的数学综合能力,实现育人方式的变革。在教学《多边形的面积》单元知识后,教师设计了如下综合性作业:①选择一棵树,估一估,其全部树叶的总面积大约是多少?写出自己的思考过程。②如果这棵树有15000片树叶,估算一下这棵树叶的总面积。③在互联网上查找一下,有阳光时,一个人一天需要多少平方米的树叶释放的氧气。④这棵树在阳光下,一天释放的氧气能满足多少人呼吸的需要?这样的作业,有助于沟通多个知识点的联系,能够拓展学生的思维,也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可谓是一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