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荀子的德育思想及其现代价值_第1页
浅析荀子的德育思想及其现代价值_第2页
浅析荀子的德育思想及其现代价值_第3页
浅析荀子的德育思想及其现代价值_第4页
浅析荀子的德育思想及其现代价值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PAGE2PAGE5浅析荀子的德育思想及其现代价值摘要:德育是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对荀子德育思想的研究可以加深我们对中华民族优秀传统道德的认识,增强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荀子的德育思想以“性恶论”为理论基础,以培养理想人格为目标,以“礼治”为核心内容。本文主要是从荀子德育思想的理论基础、目标、核心内容及其现代价值这几方面进行理论阐述,来谈谈本人对荀子德育思想的理解。关键词:德育思想,人性恶,礼治Abstract:MoralityistheexcellenttraditionsoftheChinesenation,thestudyingofXunzi’smoralideologycandeepenourunderstandingoftheexcellenttraditionalChinesemorality,enhancethesenseofnationalprideandenhancetheself-confidence.ThebasisofXunzi'smoralideologyisevilnatureofhumans,thetargetisdevelopingidealpersonalityandthecorecontentis"rites".Inthispaper,foremostfromthetheoreticalbasisofmoralideology,objectives,corecontentandvalueoftheseaspectsofthetheorytoexpound,andtalkaboutmyunderstandingofthemoralideology.Keywords:MoralThought,Evilhumannature,Ceremonygovernance荀子,名况,字卿。战国晚期赵国人,是战国后期的儒家大师,荀子及其弟子著有《荀子》一书。从荀子一书中可以看出,荀子在德育思想上具有独特而深入的见解。他不仅提出了以“性恶论”为核心的德育思想的理论基础,还通过对理想人格的描述,阐述了德育的目的,提出了其德育思想的核心内容“礼治”。本文就这几方面及其现代价值做以浅析,来谈谈本人对荀子德育思想的理解。荀子德育思想的理论基础——性恶论(一)人性之恶,其善者伪也“人性之恶,其善者,伪也”。[1]人性论是儒家伦理学和道德修养理论的基石和逻辑起点。在这一问题上荀子的观点是“人性恶”。荀子之“性”指“个体的生理欲求、感性欲望和感官能力。”[2]他强调人的自然属性“性者,天之就也”[3],而荀子人性恶中所说的“恶”指的就是“人对过度生理欲求和感性欲望的失控。”[4]“今人之性,生而有好利焉,顺是,故争夺生而辞让亡焉;生而有疾恶焉,顺是,故残贼生而忠信亡焉;生而有耳目之欲,有好声色焉,顺是,故淫乱生而礼仪文理亡焉。然则从人之性,顺人之情,必出于争夺,合于犯分乱礼而归于暴。”[5]荀子认为放纵人性,迁就人的情欲,必然导致争夺,会使人们迎合侵犯社会秩序,扰乱社会治理的行径,最终走向暴乱。必须用师长的法度来教化,用礼仪道德来引导,才能使“恶”趋向于“善”。而要达到“向善”就必须“化性起伪”。(二)情欲难免,但可控制荀子认为人皆有七情六欲,情欲是人性中不可缺少的重要部分。在《正名》篇中荀子论述了“性”、“情”、“欲”三者之间的关系。“性者,天之就也;情者,性之质也;欲者,情之应也。”[6]就是说,“性”是人天生的但却是潜在的存在,“性”呈现为“好”“恶”的倾向便是“情”,“情”接触外界事物引发冲动的反应就是“欲”荀子认为人的情欲是难免的,“饥而欲食,寒而欲暖,劳而欲息,好利而恶害”[7]所有这些欲望在人都是一样的。荀子承认人的欲望存在的合理性,反对“寡欲”、“灭欲”的主张,而是给人的欲望的存在保留了很大的空间,但这并不意味着荀子纵容人的无止境的欲望,他认为人的欲望是一种客观存在,应采取更加合理的方式对待人的欲望,因此,他提出了“导欲”和“节欲”。“欲虽不可尽,可以近尽也;欲虽不可去,求可节也。”[8](三)化性起伪,人性改造既然人性本恶,那么如何才能改变人性,使之“向善”呢?对此,荀子认为最好的方式就是“化性起伪”。他说:“性也者,吾所不能为也,然而可化也;情也者,非吾所有也,然而可为也。注错习俗,所以化性也;并一而不二,所以成积也。”[9]也就是说本性不是我们所制造的,但是我们可以对其进行改造,而在良好的环境里实践正确的礼俗,就是改造本性最好的方法。在这里,我们可以看出荀子所说的“伪”并不具有“虚伪”、“伪造”等否定性评价的含义,而是“人为”、“人造”的意思。是说仁义道德是要靠人的努力来培养的,而不是先天的存在。荀子认为“个人只要通过学习,认可了儒家仁义道德的价值,就会自觉控制自己的某些欲望;如果能坚持不懈的努力实践礼仪,就可以使自然本性发生某种变化,使自己成为君子乃至圣人。”[10]这就达到了“化性起伪”的效果。二、荀子德育思想的主要内容(一)德育目标荀子高度重视高尚人格的塑造,并把培养与塑造高尚人格树立为其德育目标。根据人们在后社会实践的过程中对礼仪的学习和个人“化性起伪”程度的不同,荀子把人格分为“士”“君子”和“圣人”,其中“圣人”的道德修养是最高的。修养得不到提升。2.德育目标的设定要注重个体差异荀子说:“治气养心之术:血气刚强,刚柔之以调和;知虑渐深,则一之以易良;勇毅猛戾,则辅之以道顺;齐给便利,则节之以动止;……则合之以礼乐,通之以思索。”[30]这以“治气养心之术”为喻论证了因材施教的重要性。荀子提出培养“士”、“君子”、“圣人”的德育目标就是因为他看到了不同个体之间的差异性,进而制定了不同的培养目标,因材施教。在现代德育目标的制定中,要充分体现以人为本的理念,关注个体之间的差异性,根据受教育者的德育基础,制定不同的德育目标。(三)礼治观的现代价值1.荀子礼治观对依法治国的启示荀子认为只有以礼仪为本,法治才能奏效。礼仪是立法的基础。他指出不论是个人还是国家,如果都能普遍遵守礼仪就会政通人和,令行禁止,天下平安。荀子还认为“礼”高于“法”只讲“法”而不讲“礼”,百姓只会畏于刑法而不服法,一有机会社会就要大乱。荀子这些观点对于今天我国实现以德治国和依法治国具有重要的借鉴价值,有利于增强我们对“法”的认识和理解,也更有利于我国文明之邦的建设。2.荀子礼治观对提高个人道德修养的启示《礼论》曰:“厚者,礼之积也;大者,礼之广也;高者,礼之隆也;明者,礼之尽也。”[31]意思是圣人、君子所具备的敦厚、大度、高尚、明察等优良品质都来自于遵循礼、推崇礼、和实践礼。荀子认为“礼”具有调节人们行为的功能,它可以规范人们的日常行为,提升人们的道德修养,是判断人们行为处事的标准。当今社会道德缺失的现象普遍存在,每一天在电视和网络中都会爆料出让人汗颜的悲惨场面,毒奶粉、超载校车、黑心煤矿层出不穷,这严重玷污了中华民族礼仪之邦的形象。我们应该认真研究和学习荀子的礼治观,以提高当今社会人们的道德品质。注释:本文所引《荀子》文章都来自于[战国]荀况著,蒋南华,罗书勤,杨寒清注译的《荀子全译》[M].贵州:贵州人民出版社,1995.[1][5][23]《荀子•性恶》[2]李晓英.“荀子性恶论的多维解读”,《管子学刊》,2008第3期,第38页.[3][6][8]《荀子•正名》[4]李晓英.“荀子性恶论的多维解读”,《管子学刊》,2008第3期,第39页.[7][11]《荀子•荣辱》[9][18][20]《荀子•儒效》[10]徐克谦.《荀子治世的理想》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9年第1版,第19页.[12]《荀子•尧问》[13][14]《荀子•子道》[15]王易,管章梅“荀子的道德修养论探析”《中国伦理思想史》2006年第3期,第65页.[16][24][25]《荀子•劝学》[17]《荀子•不苟》[19]《荀子•非相》[21]《荀子•解蔽》[22][29]《荀子•大略》[26][27][30]《荀子•修身》[28]《荀子•议兵》[31]《荀子•礼论》参考文献:[1][战国]荀况著,蒋南华,罗书勤,杨寒清注译.荀子全译[M].贵州:贵州人民出版社,1995.[2]徐克谦著.荀子治世的理想[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9.[3]郭志坤著.荀子评传[M].北京:中国社会出版社,2010.[4]孔繁著.荀子评传[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6.[5]陈文洁著.荀子的辩说[M].北京:华夏出版社,2008.[6]崔华前.试析荀子道德教育思想的理论贡献[J].山西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01)[7]王利蕊.荀子的德育思想及其当代价值[J].大连民族学院学报,2006(04).[8]崔华前.论荀子对中国传统道德教育思想的贡献[J].学习论坛,2005(05).院校:西北师范大学政法学院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