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安徽村落文化_第1页
第六章安徽村落文化_第2页
第六章安徽村落文化_第3页
第六章安徽村落文化_第4页
第六章安徽村落文化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六章安徽传统民居和村落文化第一节安徽传统民居文化研究传统民居再现了地理环境传统民居再现了建房时代的自然环境传统民居观照了中国传统文化传统民居具有科学价值,是古代建筑科技遗产的宝库一、安徽传统民居的类型(一)按照建筑材料划分按照建筑材料,安徽传统民居主要有砖木瓦、土木草等结构。泾县土楼泾县蔡村镇上胡村发现的这座土楼,建于1934年。整体为土木结构,建筑面积300多平方米,设计四层,高约13米,墙壁厚约50厘米,呈方锥形,四面坡悬山顶。一至四楼设有木质楼梯,而二楼又设了独立的卵石砌就的台阶可达,这样就形成了内外通道。土楼下部以块石、砖砌成约70厘米的基础,其上的墙体由砂砾土拌石灰分层夯土板筑,一板高约40厘米,共计有26个板层。土楼二层以上三面开窗,木制门框,均以铁皮包护;一二层窗设铁栅,狭窄低矮,一次仅容一人进出。按通常的建筑规律,一种建筑样式或流派会在一个地区普遍存在,最起码也不是孤立现象,但根据泾县文物管理所对全县境内的古建筑实地调查,发现土楼仅此一座。(二)按照民居存世和延续情况划分明清古民居(如徽派民居、北京四合院、山西大院)地方特色民居(如黄土高原上的窑洞、贵州安顺的石屋、青藏高原上的碉楼等)少数民族民居(傣族土楼、牧民毡房等)安徽传统民居主要属于明清古民居(包括徽派民居和皖北四合院),少量助于地方特色民居(如山区的夯土房)(三)按照民居形式划分地穴式民居(如窑洞)干栏式建筑(傣族木楼)屋宇式民居(华北四合院)帐篷式民居(蒙古包)安徽传统民居既有干栏式建筑,又有屋宇式建筑二、地理环境对安徽传统民居的影响(一)气候对民居的影响1、安徽气候基本特点2、气候对安徽传统民居的影响(1)气候影响传统民居体量皖北传统民居比较低矮、厚实、紧凑,多为平方,防寒、防风、保暖功能强于皖南皖南传统民居相对高畅,多为二层楼,遮阳、避雨、散热、通风、防潮强于北方。(2)气候影响传统民居建筑密度。总体格局:外实内虚,中部空间由北而南逐渐减小。皖北冬季长,太阳高度小,阳光入射角度小,为了获得尽可能多的光照,民居间间距较大,朝南窗户大;皖南民居间间距小。(3)气候影响民居屋面坡度。一般降水多的地方,屋面坡度大,以利排水。安徽从北到南。屋面坡度逐渐变陡,房屋进深和层高逐渐加大。(4)气候影响民居外墙颜色。皖南光照相对较强,气温高,为反射阳光,达到降温目的,民居外墙多为白色,建筑物色彩清新淡雅;皖北出于吸收阳光的需要,外墙多为灰色或砖色。(5)气候影响民居样式。皖南,层高、多挑楼,有吊脚,开阔外露,外形轻盈多姿;皖北:墙体、屋顶厚实,低矮,进深较小。(6)气候影响民居朝向(二)地形对民居的影响安徽平原地区,交通、用水、防涝是主要影响选址因素;在山区,民居多“依山建屋”,随坡就势;在地势低洼的洲圩地区,为了防洪防涝,则要“奠基盖房”(三)河流对民居的影响1、傍水结村2、小桥流水人家(四)建筑材料对民居的影响在盛产木材的皖南和皖西南地区,传统民居多为架梁式木结构建筑;在经济较为落后或木材相对不足或交通不便的山区,会出现夯土成墙、上架桁条和椽子、铺盖筒瓦或者芭茂草的夯土房;在水稻产区,因经济条件限制,会出现土坯为墙,上覆茅草的房子皖北传统民居多为平方(五)经济因素对民居的影响泾县“洋船屋”(六)防御因素对民居的影响吴氏炮楼刘大圩子庄园(七)风水因素对民居的影响三、徽派建筑(一)基本特征1、平面方正,中轴对称2、天井院落,外墙封闭3、砖木结构,楼式建筑,防火防盗4、粉墙黛瓦马头墙5、装修精湛,多用“三雕”6、厅堂陈设讲究7、讲究朝向和门楼高墙深院,一方面是防御盗贼,另一方面是饱受颠沛流离之苦的迁徙家族获得心理安全的需要。天井为中心,高墙封闭以高深的天井为中心形成的内向合院,四周高墙围护,外面几乎看不到瓦,唯以狭长的天井采光、通风与外界沟通。这种以天井为中心,高墙封闭的基本形制是人们关心的焦点。雨天落下的雨水从四面屋顶流入天井,俗称“四水归堂”,也形象地反映了徽商“肥水不流外田”的心态,这与山西民居有异曲同工之妙。徽州民居的特色:徽派建筑的特色主要体现在村落民居、祠堂庙宇、牌坊和园林等建筑实体中。其风格最为鲜明的是大量遗存的传统民居村落,从选址、设计、造型、结构、布局到装饰美化都集中反映了徽州的山地特征、风水意愿和地域美饰倾向。徽州村落的选址大多严格遵循中国传统风水规则进行,山水环抱,山明水秀,追求理想的人居环境和山水意境,被誉为“中国画里的乡村”。大门作为住宅总出入口的大门,一般开在中轴线上。大多数住宅全宅仅开一个大门,不设后门。也有的另开一门与大门并列。由于徽州人经商的传统有关徽州民居十分讲究,门的朝向一般向东、西、北开门,即使由于客观原因非向南不可,也要向旁偏一些,不向正南。朝北居

天井宅院中房屋与房屋(或围墙)围合成的露天空地,即天井。可以保证屋内光线充足、空气流通。另外天井能使周遭坡顶的水不外泄而流于室内天井上的明沟中,名日“四水归堂”,四方之财如同天上之水,源源不断地流入自己的家中。天井形状徽州民居中的天井空间形式简练单纯,平面为矩形,大小比例灵活多样,民间地理典籍《理气图说》日:“天井主于消纳,大则泄气,小则郁气,其大小与屋势(房屋格局)相应为准。”天井平面天井剖面

天井围合方式天井为顶部开敞,厅堂、封闭的厢房、墙等构成了天井的围合面,在徽州民居中天井空间有两种的围合方式:一种是由三面房屋一面墙组成,正屋三开间居中,两边各为一开间的厢房,前面为高墙;另一种是四面房屋围合中间的小天井,大门多开在下房的中央开间。

厅堂厅堂是徽州民居中等级最高的空间单元.是徽州民居的起居室.如果是复合套式的连进屋.一般有两进(上堂与下堂屋);三进为上堂、前堂和后堂屋;也有“多房一堂”和“多房多堂”连式复合住宅,每一进之间设有天井和隔间门.厅堂通常设在最后或中间(九五之位)。他不仅作为家庭生活的场所中心,而且成为家庭的精神象征,其功能、意义的公共性确立了其空间的公共意识。平面剖面厅堂空间有两个特点:

“坐堂观天”的共享性:堂屋与天井在功能上互补,比如采光,古时停轿子,晒谷物之用;空间视觉上互动,可以说堂屋是天井。的衍生,天井是露天的厅堂。“穿堂而过”的流动性;徽州民居厅堂隔而不死,从平面流线上来看“宅门一天井一堂屋一后厅一内天井一二门……”的连续过度,堂屋是一个纵向流通的必经空间。马头墙房屋两端山墙的升高超过屋面及屋脊,山墙面顶部呈阶梯形,即风火墙。一般风火墙凸出三阶,甚至五叠山墙,其状若屏风,称“五山屏风墙”,又称“五岳朝天”

马头墙的运用,打破了墙壁的单调重复感,增加了整体建筑的美感。

徽州民居马头墙的千变万化、高低错落,有两个原因:一是村落沿溪流绵延弯曲,本身地形有起落;二则是民居群自身具有的许多变化因素(宅基高低、层数、进数、用料大小均不相同),使得建筑群在这些变化因素的影响下随之高低起伏、大小穿插。徽州民居马头墙大概可分为几种形式:全部横向线条圆弧形横向水平转折处稍加弯曲

门楼徽州民居的大门,与整齐单一的外墙相比,一般都会加以重点装饰,显得富丽堂皇。大门的外框一般都有门罩或门楼,精雕细镂、花饰满坛,一般用当地的大青石做成。门罩或门坊紧贴在高大的素墙上,繁简相衬,重点突出,很好地体现了主人的地位和财富。门楼的样式很多主要可分为垂花门式和字牌门式,垂花门式的主要特征是有一对垂花柱,上下枋之间也有牌;字牌式没有大垂花柱,正门的门额上常题写字牌表明宅主身份、文化修养或题吉祥字。垂花门式字牌门式三雕

徽州民居建筑物上的各种雕刻使徽州风土人情、儒家传统、审美情趣、天人合一等观念,都得到最完美的体现。

木雕徽州民居格扇门格心,常以整木镂雕出吉祥图案,表现在月梁头上的线刻纹样,平盘斗上的莲花墩,屏门隔扇、窗扇和窗下挂板、楼层拱杆、栏板及天井四周的望柱头等。砖雕砖雕大多镶嵌在门罩、窗楣、照壁上,在大块的青砖上雕刻着生动逼真的人物、虫鱼、花鸟及八宝、博古和几何图案,极富装饰效果。从现存的徽州建筑砖雕来看,早期常见的是采用灰塑浅浮雕花卉等纹饰装饰,随着时问的推移,则多采用灰塑深浮雕、圆雕等形式,有很强的立体感。所用图案取材较广,除了植物花纹饰外,更有人物、动物等造型图案。石雕石雕主要表现在祠堂、寺庙、牌坊、塔、桥及民居的庭院、门额、栏杆、水池、花台、漏窗、照壁、柱础、抱鼓石、石狮等上面。内容多为象征吉祥的龙风、仙鹤、猛虎、雄狮、大象、麒麟、祥云、八宝、博古和山水风景、人物故事等。大多采用浮雕、透雕、圆雕等手法,质朴高雅,浑厚潇洒。(二)形成原因分析1、自然环境:周高中低的盆地地形结构、对外交通不便2、客观需要:理学之风、宗法制度,徽商外出经商3、徽商有经济实力4、风水说5、思想观念入儒崇仕意识,“民房其外,官邸其中”;重视教育等第二节安徽传统村落文化研究村落是由众多居住房屋构成的集合空间或者人口集中分布的居区,是聚落的一种。由于地理环境的原因,安徽传统村落选址与规模既有与全国相同的一面,也有自己的特色。总体布局

徽州传统村落总体来看,都是山峦为溪水的骨架,溪水是村落的血脉。房屋群落与周围环境巧妙结合,村落顺溪水走向展开,形成了优美的村镇风貌,或背山临水,或依山跨水,或枕山面水。村落一般都是座落在山水之间的缓坡上,随着地形与道路方向逐步延伸,房屋高低错落,形成富有节奏变化的院落组合。依山跨水背山临水群落特点徽州村落建筑密度很高。因当时交通不发达,主要靠抬轿、推轮车、骑马等,无大型交通工具,因此,民居组群间的巷道一般是曲折幽深,宽度仅达建筑层高的五分之一左右,显得异常宁静,生活气息很浓。这种布局在当时有不少优点,幽深的巷道在夏季可避免炎热阳光直射,比较阴凉。由于地皮紧张,建筑布局比较紧凑,能节省地皮。

村头景观村头,是徽州村落环境景观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民居村落的入口和前奏。村头作为村落与外界的过渡,一般利用不同的山势、溪流、湖塘等配置以牌楼、亭榭、桥梁等标志性建筑物作为空间环境的界定,徽州人也称村头为“水口”。徽州呈坎东汉水口入口牌楼一、村落选址于规模(一)村落选址1、趋利避害(1)高地盖房(2)依山而居(3)傍山结村(4)据险而居2、卜居宏村“山为牛首树为角,屋为牛身桥为脚,圳为牛肠塘为胃”牛形村呈坎村(二)村落规模一般地,以农业经济活动为依托的村落规模比较小,以商业等非农业经济活动为依托的村落规模较大;平原地区村落较大,山区村落较小。安徽,村落规模具有北大南小、平原大山区小的特点二、村落形态与空间结构(一)村落形态安徽各地村落形态差异较大。沿溪、沿路分布呈条带状的村落,在全省均可见到。淮北平原、沿江平原地区团块状村落较多,大别山区、皖南山区散点状、阶梯状村落较多。徽州地区,具有浓郁文化气息,具有精神追求或者内涵的象形村落较多(二)村落空间结构一般,山区村落分散,村落用地中住宅用地少,公共设施(如祠堂、社屋、学堂、作坊、店铺、道路)用地少,道路平直规整程度差,非建设用地多;平原地区集村多,村落规模大,村落用地中住宅用地多,公共设施用地较多,道路平直规整,非建筑用地少。三、徽州村落(一)徽州村落选址1、无村不卜2、卜居的目的:选址理想的人居环境,以使人居环境负荷人们的客观需要和审美观念。(二)徽州村落规模1、山乡徽州多集村2、多集村的原因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