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师说》同步练习(含答案)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10.2《师说》同步练习(含答案)
一、选择类
1.下列各句中,含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A.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
B.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
C.或师焉,或不焉
D.余嘉其能行古道
2.下列各项中加线字的解释,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A.木直中绳(合乎)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听闻)
而闻者彰(清楚)
B.金就砺则利(接近,靠近)
师道之不传也久矣(风尚)作《师说》以贻之(赠送)
C.声非加疾也(劲疾)
用心一也(专一)而绝江河(穷尽)
D.吾师道也(学习)
则耻师焉,惑矣(迷惑)余嘉其能行古道(赞许)
二、情景默写
3.按要求填空。
(1)《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中,子路称自己用三年时间治理一个内忧外患的国家,就能取得“_____________,"的成效,被孔子批评毫不谦让。
(2)《劝学》中,表现作者对“思”与“学"关系看法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师说》作者开篇就提出教师的职能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判断题
4.成语积累:判断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的正误。
(1)每个老师打心底里都希望自己的学生能够青出于蓝。()
(2)积善成德、忠孝节义等道德观念传承了数千年,至今仍有现实意义。()
(3)“深远"构图法,把近景,中景,远景结合在一起,结构严谨,布局巧妙,给人以“跬步千里”江山寥廓的感觉,开辟了山水画艺术的新天地。()
(4)我对他那种锲而不舍的精神和集思广益的民主作风,一直是非常钦佩的,正是有了他的这种精神和作风,我们这个团队才能立于不败之地。()
四、选择简答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寒夜灯柱是一种很罕见的冰晕现象,它背后的科学原理并不复杂,其实①,和我们小时候用镜子将阳光反射到天花板或者墙壁上是一个道理。
当大气中存在大量水平排列的片状冰晶时,这些片状冰晶就如同一面面镜子。霓虹灯、汽车大灯等发射出的光被处在不同高度的片状冰晶反射,最终集合形成了一根根光柱,我们就看到了寒夜灯柱的现象。
寒夜灯柱具有很高的观赏价值,从某种程度上说,②。由于二者通常都在北半球极寒地区出现,而极光的观看条件往往比寒夜灯柱更为苛刻,因此常有人把寒夜灯柱视作极光的“平替"。
但从二者的形成原理来看,③。来自太阳的带电粒子被地球磁场所吸引,来到地球两极上空,它们与大气中的微观粒子相互碰撞,引出了大面积的自然放电现象。带电粒子的能量在释放的瞬间会产生灿烂炫目的能量射线,这就是人们常说的极光。
5.下列句子中的“我们”和文中第一段中加点处的“我们",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贸易谈判中,葛经理诚恳地说:“宁可我们吃点亏,也不能让你们受累。”
B.冯团长站在新兵队伍前,说:“我们为什么要来当兵?就是要保家卫国!"
C.《民法典》是“社会生活的百科全书”,与我们每一个人的生活息息相关。
D.全区教师表彰大会上,欧阳老师说:“我们都是教师,要用良心来教书。"
6.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有语病,请进行修改,使语言表达准确流畅。可增删少量词语
7.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字。
五、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一)
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
(二)
嗟乎!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欲人之无惑也难矣!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犹且从师而问焉;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也亦远矣,而耻学于师。是故圣益圣,愚益愚,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爱其子,择师而教之;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矣。彼童子之师,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耻相师。士大夫之族,曰师曰弟子云者,则群聚而笑之。问之,则曰:“彼与彼年相若也,道相似也,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呜呼!师道之不复,可知矣。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
(三)
韩愈,字退之,昌黎人。宰相董晋出镇大梁,辟为巡官。府除,徐州张建封又请为其宾佐。愈发言真率无所畏避操行坚正拙于世务调授四门博士转监察御史德宗晚年政出多门宰相不专机务,宫市之弊,谏官论之不听。愈尝上章数千言极论之,不听,怒,贬为连州阳山令,量移江陵府掾曹。
8.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金石可镂镂:雕刻B.风雨兴焉焉:代词,这
C.辟为巡官辟:征召D.官盛则近谀谀:阿谀,奉承
9.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师道之不传也久矣用心躁也
B.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曰师曰弟子云者,则群聚而笑之
C.锲而不舍,金石可镂择师而教之
D.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士大夫之族
10.下列各句中的加点字词,不属于古今异义的一项是()
A.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B.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
C.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也亦远矣。D.骐骥一跃,不能十步
11.下列各句中加点字词没有词类活用的一项是()
A.积善成德B.耻学于师C.圣益圣,愚益愚D.愈发言真率
12.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愈发言真率/无所畏避/操行坚正/拙于世务/调授四门博士/转监察御史/德宗晚年/政出多门/宰相不专机务
B.愈发言/真率无所畏避/操行坚正/拙于世务/调授四门博士转监察御史/德宗晚年政/出多门/宰相不专机务
C.愈发言真率/无所畏避/操行坚正/拙于世务调授/四门博士转监察御史/德宗晚年政/出多门/宰相不专机务
D.愈发言/真率无所畏避/操行坚正/拙于世务/调授四门博士/转监察御史/德宗晚年/政出多门/宰相不专机务
13.下列对上面三则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第一段文字先从学习态度再从学习方法的角度,共用十个比喻来论述中心“学不可以已"。
B.第一段文字蚓的“用心一”和蟹的“用心躁"正反对照,说明有效的学习还要靠专心致志。
C.第二段,作者运用三组对比,批判“士大夫之族”的“耻学于师"的态度。尤其是第三组对比,揭示了尊卑贵贱和智力高下相反的奇怪现象,发人深思。
D.第三段文字,韩愈为人正直,德宗晚年政事混乱,韩愈上奏章批判,被贬连州,又量情转江陵做掾曹。
14.请把上面文言文中划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
(2)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一)
嗟乎!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欲人之无惑也难矣!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犹且从师而问焉;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也亦远矣,而耻学于师。是故圣益圣,愚益愚。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爱其子,择师而教之;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矣。彼童子之师,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耻相师。士大夫之族,曰师曰弟子云者,则群聚而笑之。问之,则曰:“彼与彼年相若也,道相似也。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呜呼!师道之不复,可知矣。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
(节选自韩愈《师说》)
(二)
愈白:愈少驽怯,于他艺能,自度无可努力。又不通时事,而与世多龃龉,念终无以树立,遂发愤笃专于文学。学不得其术,凡所辛苦而仅有之者,皆符于空言而不适于实用,又重以自废。是固学成而道益穷,年老而智愈困。今又以罪黜于朝廷,远宰蛮县,愁忧无聊,瘴疠侵加,惴惴焉无以冀朝夕。
足下年少才俊,辞雅而气锐。当朝廷求贤如不及之时当道者又皆良有司操数寸之管书盈尺之纸高可以钓爵位循次而进亦不失万一于甲科今乃乘不测之舟,入无人之地,以相从问文章为事。身勤而事左,辞重而请约,非计之得也。虽使古之君子,积道藏德,遁其光而不曜,胶其口而不传者,遇足下之请恳恳,犹将倒廪倾困,罗列而进也;若愈之愚不肖,又安敢有爱于左右哉!
顾足下之能,足以自奋;愈之所有,如前所陈。是以临愧耻而不敢答也。钱财不足以贿左右之匮急,文章不足以发足下之事业,稛载而往,垂橐而归,足下亮之而已。愈白。
(节选自韩愈《答窦秀才书》)
15.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当朝廷求贤如不及之时/当道者又皆良有司/操数寸之管/书盈尺之纸/高可以钓爵位/循次而进/亦不失万一于甲科/
B.当朝廷求贤如不及之时/当道者又皆良有司/操数寸之管书/盈尺之纸/高可以钓/爵位循次而进/亦不失万一于甲科/
C.当朝廷求贤如不及之时/当道者又皆良/有司操数寸之管书/盈尺之纸/高可以钓爵位/循次而进/亦不失万一于甲科/
D.当朝廷求贤如不及之时/当道者又皆良/有司操数寸之管/书盈尺之纸/高可以钓/爵位循次而进/亦不失万一于甲科/
16.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圣人,是对古代品德高尚的人的赞誉,有时专指孔子,也表示对古代帝王的尊称。
B.句读,指断开句子的知识,一句话中间短暂的停顿为“句",句末的停顿为“读”。
C.道,有思想、方法等义项,此处的“道"与“师道之不传也久矣”中“道"义不同。
D.足下,古代常用的交际用语,表示对对方的敬称,文中指“窦秀才”,可译为“您"。
17.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士大夫之族不愿相师,是因为他们担心向地位低或身份高的人学习而受到众人耻笑。
B.《师说》通过多重对比,阐述从师学习的重要性,批评了当时耻学于师的社会风气。
C.韩愈认为窦秀才年轻气盛,才智出众,言辞高雅,凭自己的能力完全可以获得功名。
D.韩愈在《师说》与《答窦秀才书》中都直击社会弊病,表达了不敢为师的愤激之情。
18.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
(2)又不通时事,而与世多龃龉,念终无以树立,遂发愤笃专于文学。
19.韩愈认为自身难以胜任窦秀才的老师的原因有哪些,请简要概括。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夫学者载籍极博,犹考信于六艺。《诗》《书》虽缺,然虞、夏之文可知也。尧将逊位,让于虞舜,舜、禹之间,岳牧咸荐,乃试之于位,典职数十年,功用既兴,然后授政。示天下重器,王者大统,传天下若斯之难也。而说者曰尧让天下于许由,许由不受,耻之逃隐。及夏之时,有卞随、务光①者。此何以称焉?太史公曰:余登箕山,其上盖有许由冢云。孔子序列古之仁圣贤人,如吴太伯、伯夷之伦详矣。余以所闻由、光义至高,其文辞不少概见,何哉?
孔子曰:“伯夷、叔齐,不念旧恶,怨是用希。”“求仁得仁,又何怨乎?"余悲伯夷之意,睹轶诗可异焉。其传曰:
伯夷、叔齐,孤竹君②之二子也。父欲立叔齐,及父卒,叔齐让伯夷。伯夷曰:“父命也。”遂逃去。叔齐亦不肯立而逃之。国人立其中子。于是伯夷、叔齐闻西伯昌善养老,“盍往归焉!"及至,西伯卒,武王载木主③,号为文王,东伐纣。伯夷、叔齐叩马而谏曰:“父死不葬,爰及干戈。可谓孝乎?以臣弑君,可谓仁乎?”左右欲兵之。太公曰:“此义人也。"扶而去之。武王已平殷乱,天下宗周,而伯夷、叔齐耻之,义不食周粟,隐于首阳山,采薇而食之。及饿且死,作歌。其辞曰:“登彼西山兮,采其薇矣。以暴易暴兮,不知其非矣。神农、虞、夏忽焉没兮,我安适归矣?于嗟徂兮,命之衰矣!”遂饿死于首阳山。
由此观之,怨邪非邪?
或曰:“天道无亲,常与善人。"若伯夷、叔齐,可谓善人者非邪?积仁洁行如此而饿死!且七十子之徒,仲尼独荐顺渊为好学。然回也屡空,糟糠不厌,而卒蚤夭。天之报施善人,其何如哉?盗跖日杀不辜,肝人之肉,暴戾恣睢,聚党数千人横行天下,竟以寿终,是遵何德哉?此其尤大彰明较著者也。若至近世,操行不轨,专犯忌讳,而终身逸乐,富厚累世不绝。或择地而蹈之时然后出言行不由径非公正不发愤,而遇祸灾者,不可胜数也。余甚惑焉,倘所谓天道,是邪非邪?
(节选自《史记·伯夷叔齐列传》)
【注】①卞随、务光:夏商时代两位隐士,汤灭夏让位于他们,他们拒不接受。②孤竹君:孤竹国国君。孤竹,商时国名,在今河北卢龙一带。③木主:木牌位,即灵牌。当时文王已死,武王载其父之灵牌伐纣,以示乃奉父命征讨。
20.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写出正确的序号。
或择地A而蹈之B时C然后出言D行E不由径F非公正G不发愤
2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六艺”与《师说》中“六艺经传皆通习之"中的“六艺”含义相同。
B.盖,指大概;与《狼》中“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的“盖”意思不同。
C.“安适归",回归到哪里;与“大王来何操”的句式特点相同。
D.与,指帮助;与《六国论》中“与嬴而不助五国者"的“与”意思相同。
2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司马迁为伯夷、叔齐作传,引用史实,敷衍故事,将之作为《史记》列传中的第一篇,可见伯夷、叔齐在作者心目中的地位。
B.作者认为政权是最贵重的东西,帝王是最高的主宰,对于传授政权、选拔天子的大事,万不可疏忽大意。
C.本文简要叙述了伯夷、叔齐的事迹。他们先是让国出逃,国人只得立孤竹君的第三个儿子为王,他们叩马而谏,耻食周粟,最后饿死在首阳山上。
D.本文作者借为伯夷、叔齐立传浇自己胸中块垒:对当时好人遭殃、坏人享福的社会提出了愤怒的质问;对所谓“天道",表示怀疑。
2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天下宗周,而伯夷叔齐耻之,义不食周粟,隐于首阳山,采薇而食之。
(2)然回也屡空,糟糠不厌,而卒蚤夭。天之报施善人,其何如哉?
24.孔子评价伯夷、叔齐“贤人也”,伯夷、叔齐身上具有孔子所推崇的儒家的哪些品质?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甲】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
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闻之,欣然规往。未果,寻病终。后遂无问津者。
(选自陶渊明《桃花源记》)
【乙】
窃①欲偕同来数人入观。或曰:“是中极暗,非烛不能往。”即命仆燃束茭前导,初焉若高阔可步,未几俯首焉,未几磐折②焉,又未几膝行焉,又未几则全体覆地蛇进焉。会③所导火灭,烟郁勃④满洞中,欲退身不容,引进则其前隘⑤,且重以烟,遂反聪⑥抑鼻潜息,心骇乱恐甚,自谓命当尽,死此不复以出。余强呼使疾进,众以烟故,无有出声应者,心尤恐然。余适居前,倏得微明,意其穴⑦竟于是,极力奋身若鱼纵为者,始获脱然以出。
(选自张养浩《济南龙洞山记》,有删改)
【注释】①窃:私自,我。②磬折:弯腰。③会:恰逢。④郁勃:郁结壅塞。⑤隘:狭窄。⑥反聪:不视听。⑦穴:洞口。
25.下面划线的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屋舍俨然(整齐的样子)B.阡陌交通(运输事业)
C.咸来问讯(都)D.欣然规往(计划)
26.下面各组句子中划线的词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A.渔人甚异之异口同声B.便舍船屋舍俨然
C.乃记之而去停数日,辞去D.不足为外人道也妾妇之道也
27.下列对《桃花源记》有关内容的分析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以武陵渔人进出桃花源行踪为线索,记述渔人所见所闻,描绘出一幅环境优美、生活安宁的图画。
B.“咸来问讯"表现出桃花源人对外面世界好奇,“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说明他们与外界隔绝时间很长。
C.本文是一篇作者亲身经历世外桃源的游记散文。
D.文章语言简洁生动,涉及的成语有些至今沿用,如落英缤纷、豁然开朗、怡然自乐等。
28.两文运用了直接描写和间接描写,请根据两个文段的内容完成填空。
【甲】文段第1段画横线语句直接描写桃花源入口的①;【乙】文段中间接表现龙洞艰险的句子是“②"。
29.翻译《衔接教材》中的两个句子。
(1)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劝学》)
(2)古之学者必有师。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师说》)
参考答案:
1.C
2.B
3.可使有勇且知也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4.√√×√
5.C6.来自太阳的带电粒子被地球磁场吸引,来到地球两极上空,它们与大气中的微观粒子相互碰撞,引发了大面积的自然放电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海宁厂房搬迁协议书范本
- 员工保密价格协议书范本
- 创新型企业财务总监股权激励聘用合同模板
- 车辆质押与物流运输一体化合同
- 海鲜餐厅品牌合作经营授权合同
- 农村集体菜地领种与社区服务共享合同
- 和同学的协议书范本
- 美食街餐饮加盟合作协议范本
- 矿山采矿权抵押股权融资合同范本
- 货物运输合同模板
- 空压机说明书(中文)
- 【基于Python的电商系统设计与实现14000字(论文)】
- 录用体检操作手册(试行)
- 农民工工资表(模板)
- 各级无尘室尘埃粒子测量表
- 湖北省武汉市江汉区2022-2023学年三年级下学期期末数学试卷
- 南充市仪陇县县城学校考调教师考试真题2022
- 广东省广州市白云区2022-2023学年数学六年级第二学期期末质量检测试题含解析
- 《售电公司与电力用户购售电合同(示范文本)》【通用版】
- 国开液压气动技术专题报告
- 医疗设备、医用耗材管理制度培训讲座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