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师职业素养课件:艺术素养的培养_第1页
工程师职业素养课件:艺术素养的培养_第2页
工程师职业素养课件:艺术素养的培养_第3页
工程师职业素养课件:艺术素养的培养_第4页
工程师职业素养课件:艺术素养的培养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9.1艺术素养概述9.2艺术素养的作用9.3艺术素养的培养

本章小结

艺术素养的培养

案例9-1

著名桥梁工程学家、教育家茅以升具备着极高的文学艺术素养,其祖父茅谦为举人,思想进步,倾向革命,曾创办过《南洋官报》,是镇江市的名士。茅以升出生后不久,全家迁居南京,他6岁读私塾,

7岁就读于1903年在南京创办的国内第一所新型小学思益学堂,1905年进入江南商业学堂,

1911年考入唐山路矿学堂。

茅以升积极倡导科普教育,撰写了《桥话》《中国石拱桥》《桥梁次应力》《钱塘江桥》《中国的古桥与新桥》《五桥颂》《二十四桥》《人间彩虹》等大量通俗、生动的科普文章和文学散文。其中,《中国石拱桥》一文发表在1962年3月4日的《人民日报》上,后来被选入初中语文课本,至今仍在沿用。

茅以升是最早、最多从事科普事业的科学家之一。1950年,中华全国科学技术普及协会成立,他当选为副主席。茅以升也是最勤奋的科普作家,在他发表的200多篇论著中,有关科普工作的约占1/3。他的《没有不能造的桥》一文,在1981年荣获全国新长征科普创作一等奖。

茅以升一生学桥、造桥、写桥,在中外报刊发表文章200余篇,主持编写《中国古桥技术史》及《中国桥梁———古代至今代》,著有《钱塘江桥》《武汉长江大桥》《茅以升文集》等。

茅以升的古典文学功底很深,能将汉代的《京都赋》等古代诗文背得一字不漏。

案例9-2

亚历山大·鲍罗丁,俄国作曲家、化学家,

1833年11月12日生于圣彼得堡,

1887年2月27日卒于同地。他少时受过良好教育,精通数国语言,擅长钢琴与长笛,

14岁开始作曲,

1850年进入圣彼得堡医学院,毕业后留校任教,

1858年获医学博士学位,

1872—1887年创办女子医科大学并任教。亚历山大从小就对科学和音乐有浓厚的兴趣,但他的专业是化学,

1856年从彼得堡医学院毕业后一直从事教学和科研工作,并在科学上有重要发明。

直至1869年(三十六岁)《第一交响曲》公演前,亚历山大一直是业余音乐爱好者。之所以能在化学、音乐两大领域中获得成功,一方面由于他的努力,另一方面要归功于他的音乐老师和朋友巴拉基列夫、里姆斯基·柯萨科夫等人。1862年亚历山大与巴拉基列夫相遇,后者说服他在继续科学工作的同时,用业余时间认真学习音乐。1867年他的喜剧歌剧《勇士》上演遭到失败,

1869年他的《第一交响曲》上演,同年他的《第二交响曲》上演也不成功。后来他在魏玛拜访了李斯特,

1880年李斯特促成其《第一交响曲》在巴登符腾堡的演出大获成功,自此,鲍罗丁开始在国外出名。

案例9-3

列奥纳多·迪·皮耶罗·达·芬奇,欧洲文艺复兴时期的天才科学家、发明家、画家。现代学者称他为“文艺复兴时期最完美的代表”,是人类历史上绝无仅有的全才。他最大的

成就是绘画,他的杰作《蒙娜丽莎》《最后的晚餐》《岩间圣母》等作品,体现了他精湛的艺术造诣。他认为自然中最美的研究对象是人体,人体是大自然奇妙之作品,画家应以人为绘画对象的核心。在科学上,达·芬奇是一个巨细靡遗的观察家,能以极精细的描述手法表示一个现象,但却不是透过理论与实验来验证。因为缺乏拉丁文与数学的正式教育,同时期的学者大多未注意到在科学领域中的达·芬奇。而达·芬奇则靠自学习得了拉丁文。也曾有人说达·芬奇打算发表一系列包含各种主题的论文,但终未实现。

达·芬奇在师从韦罗基奥时开始认识人体解剖学,当时韦罗基奥坚持要所有门徒学习解剖学。当达·芬奇成为成功的艺术家时,得到于佛罗伦斯圣玛丽亚纽瓦医院解剖人体的许可,之后他在米兰马焦雷医院以及罗马圣灵医院作业。西元1510至1511年,他与托尔医生(

doctorMarcantoniodellaTorre;1481—1511年)共同工作。30年内,达·芬奇共解剖了30具不同性别年龄的人体。当与托尔医生共同工作时,达·芬奇准备出版解剖学理作品,并制绘了超过200篇画作。

案例9-4

著名物理学家、戏剧家、社会活动家丁西林,

1913年毕业于上海交通部工业专门学校(上海交通大学前身),次年进入英国伯明翰大学攻读物理学和数学;1920年归国,历任北京大学物理系教授和主任、国立中央研究院物理研究所所长;1948年当选为中央研究院院士,并任研究院总干事;1955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1958年任中国科协副主席;1960年后历任文化部副部长、中国对外文化联络委员会副主任、中国人民对外友好协会副主任、北京图书馆馆长、中国文字改革委员会副主任等。

丁西林曾以热电子发射实验直接验证麦克斯韦速度分布律;设计新的可逆摆测量重力加速度值;研究不同空气压力对摩擦起电的影响及电网络行列式的一般性质;对中国传统乐器———笛进行了改进;主持创办南京地磁台;晚年研究“地图四色问题”。他还在建设北京大学物理系、中央研究院及创建该院物理研究所方面都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丁西林自幼喜爱文艺,留学期间阅读了大量欧洲戏剧、小说名著,归国后从事业余戏剧创作,成为“五四”以来致力于喜剧创作的有影响的剧作家之一。他一共发表了10部剧作,其中7部是独幕剧。这些喜剧有着较高的艺术成就,堪称上乘之作,集中体现在《一只马蜂》《压迫》《三块钱国币》和《等太太归来》中,其作品中包括独特的戏剧观念,别出心裁的结构,对欺骗、朦胧与多义的嗜爱,机智、简洁、幽默的戏剧语言等。

艺术素养作为众多素养中的一方面,是构建健康、完美人格的必备条件之一。大学生的艺术素养水平不仅体现了高校教学的水平,还反映着国民艺术素养的整体水平。因此,

大力提升大学生的艺术素养,对于其完美人格形成和创造性思维培养具有重要的意义,同时相关的活动还可以丰富大学生活和扩大交际范围。

9.1艺术素养概述

9.1.1艺术素养的涵义

1.艺术素养的概念艺术素养是艺术涵养和艺术能力的统一,是含于内而形于外的。含于内,是为艺术涵养;形于外,是为艺术能力。艺术涵养包括艺术经验、艺术认识,以及对各类艺术特性的了解和掌握;艺术能力包括艺术感受力、艺术理解力和艺术创造力。

2.艺术素养的特性

艺术素养具有整体性、综合性和稳定性,它不是一个抽象的概念,而是贯穿在全部艺术活动之中,并决定某个人进入既定的艺术境界。因此,如果一个人只能从某一方面、某一环节或某一层次上感知艺术对象,或者只能以事物的某一部分、某一种美为欣赏对象,那么,还不能说他真正具有艺术素养。

艺术素养具有生成性和可塑性,是后天培养起来的。美感和审美意识是人类特有的一种精神享受,是人们在艺术活动中对于美的主观反映、感受、欣赏和评价,是人的一种特殊的心理活动。人的审美意识不是先天的能力,而是自然界长期发展和社会实践的产物,在改造社会中人的感觉、艺术的感受也随之而确证。当然,艺术素养有生理方面的基础,它的形成有赖于相应的感觉器官,先天的生理缺陷会导致一定的审美缺陷。但是,艺术素质绝不是遗传所能给予的,它是生活实践、知识修养、思想意识等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

艺术素养更高层次、更综合。艺术素养较之科学素养、道德素养等,是更高层次、更综合的素质。科学求真,即掌握客观世界发展的规律;道德求善,即实现人伦的道德秩序;艺术求美,即对必然性的自由运用,对个体与社会和谐关系的实现。艺术作为一种精神生产与生活过程,是一个比文化、道德等更远离物质和经济基础的社会现象,艺术素养作为一种国民素质,是一个比文化道德素质更高层次、更综合的文明进步的标志。

9.1.2大学生艺术素养的现状

通过调查发现,大学生艺术素养现状主要有以下几点:

1.艺术兴趣高,艺术素养整体水平偏低

大学生艺术兴趣高于艺术知识、艺术欣赏以及艺术表现三个方面。同时,大学生艺术素养整体水平处于中等偏低的状况。

2.具有显著的艺术偏好

中西方艺术比较,大学生更加倾向于中国艺术;传统艺术与近代艺术相比较,更加倾向于近代艺术。在喜欢的艺术种类中,大学生主要集中于音乐且相对擅长,在戏剧、舞蹈、绘画等方面具有才能的同学相对偏少。

3.具备积极的艺术价值观

多数大学生对于艺术的认识是积极的,认同艺术对于个体发展的积极作用。他们认为艺术可提高人的道德修养、精神境界;认为艺术可以消除疲劳,缓解压力,使人心情愉悦;

认为艺术是高雅的学问,可以培养人的气质品行;认为艺术可以提高人的思维能力,影响大脑活动。

9.2艺术素养的作用

9.2.1艺术素养与工程职业素养的关系艺术素养与工程职业素养是相辅相成的,艺术素养是工程职业素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一名优秀的工程师只有具备各项优秀的素养,才能成为一个综合性人才。通过艺术素养的培养,工程师可以找到合理的高尚的生活情趣,以缓解日常工作生活所带来的压力。

在我国,早期的教学过程中往往都是对学生进行填鸭式的知识灌输,忽略了学生的其他方面的修养,使学生在平常的工作学习中缺乏高尚的生活情趣,而可能在不良的生活情

趣中度过自己的学习、工作生涯。为提高培养工程师的综合素质,可在艺术素养上进行着重培养,它是实施素质教育的有效手段,能通过情感与心理的训练和培养,达到塑造人的审养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目的。在决定人的心理内容上和发展水平上,以及在促使人的综合素质的提高上,艺术素养的培养有着其他教育不可替代的独特功能。

9.2.2艺术素养对工程师的作用

艺术素养能够陶冶情操、净化心灵,为工程师缓解工作压力、拓展业余生活、培养健康业余爱好有重要的作用和意义。在我们培养工程师的过程中,加入艺术素养的培养,还能拓展工程师的视野,拓宽工程师的思路,使其在面对工程问题时具有人文关怀,考虑更多方面的信息,进而将工作最优质化的完成。

9.3艺术素养的培养

9.3.1工程师艺术素养的基本要求工程师艺术素养主要包涵思想、知识、感情三方面,这三方面相辅相成。

1.思想素养

艺术作品的产生均得益于深刻的思想修养,如莎士比亚作品具有的深刻人文主义思想是文艺复兴时期的时代缩影。思想实际上就是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审美观等观念的总和。艺术素养的关键在于树立进步的世界观。先进世界观可使人比较正确地观察、体验和认识客观世界与主观世界,从而形成正确的创作目的与动机,选择恰当的创作方法,提高艺术作品的格调和品位,激发健康的感情,创造出崇高的审美境界。

2.知识素养

自然科学知识修养:人类社会已进入知识经济时代,科技作为第一生产力在社会生活中日益显示其巨大的作用,并进入艺术创作的方方面面。它既是艺术表现的对象之一,也是艺术创作、传播的工具与手段。许多新艺术形式如影像艺术、装置艺术、利用电脑创作等,都依赖于科技。加强自然科学知识修养,是艺术家从事艺术创作不可或缺的修养之一。

社会科学知识修养:艺术表现的对象以人为中心,艺术与社会密切相关,艺术家只有具备丰厚的人文社会科学知识才能更好地了解社会、了解人,与之进行更好的沟通,产生广博而深刻的人生感受与社会体验,形成独特的真知灼见,创造出独具一格的优秀作品。

艺术理论知识修养:尽管艺术各门类知识不同,但作为人类的精神产品它们有相通的共性。只有广泛猎取不同艺术门类的知识并融会贯通,才能使艺术家从事的专门艺术扬长避短,开创艺术新局面。美国现代舞蹈派创始人邓肯之所以能以自然的舞蹈动作打破古典芭蕾传统束缚,开创舞蹈全新局面,正得益于年轻时对绘画、雕塑、戏剧、音乐的深刻研究,以及对尼采哲学、惠特曼诗歌的精深造诣。

社会生活知识修养:社会生活是艺术创作的广阔源泉,艺术家生活经验与生活知识的广度与深度直接关系到艺术家的成就。生活知识的内容包罗万象,既包括历史的、民族的、

地域的等时空知识,又包含政治、经济、科技、文化、伦理、法律、宗教等方面的内容。艺术家只有尽可能掌握、熟悉这些理论知识,形成良好的生活知识积淀,才能更好地以艺术

作品反映生活。

3.情感素养

情感是艺术的重要特征,无感人的审美情感就没有艺术美。工程师同样需要强烈的健康感情、完善的审美情感与独立的人格。工程师的情感是日常生活情感的升华,要求品位

更高,有独立完善的人格。高尚的情感才能体现工程师的人格魅力,才能使其作品更具生命力,产生更久远的影响。在工程师的培养中,艺术素养的提高可加强工程师在工作生活

中的各项积极性,提升工作质量。

9.3.2培养艺术素养的方法和技巧

1.在艺术鉴赏中提高艺术素养

艺术鉴赏,又称艺术欣赏,指人们在接触艺术作品过程中产生的审美评价和审美享受活动,也是人们通过艺术形象(意境)去认识客观世界的一种思维活动。在艺术鉴赏过程中,

感觉、知觉、表象、思维、情感、联想和想象等心理因素都异常活跃。在艺术鉴赏中,鉴赏者不是被动、消极地接受艺术形象的感染,而是能动、积极地调动自己的思想认识、生活经验、艺术修养,通过联想、想象和理解,去补充和丰富艺术形象,从而对艺术形象和艺术作品进行“再创造”,对形象和作品的意义进行“再评价”。

欣赏优秀的艺术作品可以提高人们的鉴赏能力,从中受到启发,在不断熏陶中提高艺术素养。欣赏优秀的艺术作品,通过对意象进行一种情感体验,会对艺术作品展现出来的

美有所领悟,在这种艺术氛围的熏陶下,对艺术的感知和审美能力就会不断提高。从艺术作品对于人生的影响来看,它于人生的影响很大,欣赏高尚的艺术作品能把人心潜移默化,

养成健全的人格。愈是优秀的艺术作品,它的艺术描写愈生动愈深刻,艺术形象愈鲜明愈典型,愈能引起人们的欣赏兴趣。

2.在音乐鉴赏中提高艺术素养

音乐鉴赏的本意为对音乐作品的鉴别和欣赏,或者是认真地欣赏与回味音乐作品。从音乐欣赏的心理因素来看,欣赏是接受环节,它不是以表演或为获得某种具体成果为目的,而是聆听者结合自己的主观经验,通过内心听觉引起回忆、想象及联想等,丰富自己从欣赏音乐中获得的情感体验,对音乐作品进行再创作的行为。近些年各类音乐有所创新与突破,市场上的音乐作品也是丰富多彩,主要有巴洛克音乐、维也纳古典乐派、浪漫主义乐派、民族乐派、印象主义乐派、现代音乐等派系,为人们的业余生活提供了丰盛的听觉盛宴。在鉴赏音乐的过程中,学生通过某种具体的音乐作品来接触音乐,捕捉音乐中所要表达描绘的音乐形象,来感受、鉴赏、表演音乐,这对丰富学生的情感、增进身心健康、提高学生的艺术素养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同时对学生创造能力的培养和团队合作的能力都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3.在美术鉴赏中提高艺术素养

美术鉴赏是人们运用自己的视觉感知与已有的生活经验、审美知识等对美术作品进行感受、体验、联想、分析、判断的欣赏与鉴别过程,使鉴赏者获得审美享受、提高审美能力、

陶冶情操、理解美术作品与美术现象的特殊的精神活动,也是鉴赏者对美术作品再创作的过程。当前在中国绘画界存在四种艺术风格艺术观点截然不同的流派:学院派、主流派、民间派、末日派。在美术鉴赏过程中,通过大量、广泛地鉴赏优秀艺术作品,有益于大学生提高感受美、理解美的能力,提升精神文化品位和生活质量,促进身心健康的发展,陶冶情操和人格的完善,激发创作热情与创造能力。

4.在艺术创造中提高艺术素养

艺术创造能够提高自身的艺术素养,是培养对艺术的感知和审美能力的有效途径。一个人的艺术素养水平往往也决定了其工作创造能力的高低。艺术素养水平高,会具有丰富

知识和较高的综合能力,如表现能力、审美能力等,创作出的作品才会有较高的艺术性和欣赏价值。艺术创造能力的高低还与其他的因素有关,如道德修养、文化修养等。总之,艺术创造与艺术素养的关系可以概括为互相影响,互相促进。通过创作作品,可以加深巩固已掌握的专业知识,如创作一首乐曲,会涉及乐理、曲式学、和声学等专业知识,通过对这些知识的运用,会对知识本身有更深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