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甘肃省临泽县2024届八年级语文第二学期期末调研试题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码填写清楚,将条形码准确粘贴在条形码区域内。2.答题时请按要求用笔。3.请按照题号顺序在答题卡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卷上答题无效。4.作图可先使用铅笔画出,确定后必须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描黑。5.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暴、不要弄破、弄皱,不准使用涂改液、修正带、刮纸刀。一、语文基础知识(12分)1.(2分)下列文学常识说法正确的一项是()A.《礼记》,又名《小戴礼记》,道家经典著作之一,是秦汉以前各种礼仪著作的选集。相传为西汉戴圣编撰。B.柳宗元,字子厚,唐代文学家,他在被贬永州期间寄情山水,所写游记统称为《永州八记》。C.庄子,名周,战国时期著名的思想家,文学家,儒家学派的重要代表,与老子并称为“老庄”。《庄子》是战国时期思想家庄周和他的门人以及后学所著,想像奇幻,构思巧妙,文笔汪洋恣肆,具有浪漫主义的艺术风格。D.《马说》是唐代文学家韩愈的一篇杂文,“说”是“谈谈”的意思,是古代一种议论文体裁。全文用了借景抒情的方式,对统治者不识人才和摧残人才的社会现象进行了抨击。2.(2分)下面对戏台的描写,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月还没有落,仿佛看戏也并不很久似的,而一离赵庄,月光又显得格外的皎洁。回望戏台在灯火光中,却又如初来未到时候一般,又漂缈得像一座仙山楼阁,满被红霞罩着了。吹到耳边来的又是横笛,很悠扬;我疑心老旦已经进去了,但也不好意思说再回去看。A.“戏台在灯火光中,却又如初来未到时候一样,又漂缈得像一座仙山楼阁,满被红霞罩着了”,此句从视觉的角度来写,生动形象地描绘了戏台的亮丽。B.“吹到耳边来的又是横笛,很悠扬”,此句从触觉的角度来写,写出了横笛的美妙。C.文段中划线的“回望”一词在文中的作用是照应前文,引出下文,表达对社戏的情意依依。3.(2分)下列句子中加点词使用有误的一项是()A.在“青春心向党,建功新时代”的离队人团仪式上,县委领导号召共青团员,无论在学习上,还是工作中,都要一马当先,发挥模范带头作用。B.他俩俨然是一对阳奉阴违的夫妻,只不过为了孩子勉强生活在一起。C.5月14日,面对美国对3000亿中国产品加征关税的挑衅,外交部针锋相对。D.在风云变幻的房地产市场中,今日英雄也有可能沦为明日黄花。4.(2分)选出下列表述有误的一项()A.她极其郑重地说:“哥儿,你牢牢记住!”“她”是代词,“地”是助词,“说”是动词。B.“雄伟壮丽”“默默地生长”“我们高兴”“看电影”,这四个短语分别是:并列短语、偏正短语、主谓短语、动宾短语。C.他们都不清楚整个事情的来龙去脉。这句话的主干是“他们清楚来龙去脉”。D.“叶圣陶教师文学奖”旨在以弘扬叶圣陶文学精神为目的,倡导教师文学创作,繁荣校园文化。修改:将“以”和“为目的”去掉。5.(2分)请选出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A.留守儿童无时无刻不在期盼着与家人团聚。B.一旦人群密集区发生火灾,后果不堪设想,因此掌握火灾中自救互救相当重要。C.本来是出于好意,但没想到出现了这样的情况,这真是我当初始料未及的。D.惠州市中小学完善和建立了校园安全工作机制。6.(2分)下列关于《平凡的世界》的叙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平凡的世界》是路遥创作的一部表现中国当代城乡社会生活的小说,获茅盾文学奖。B.在弟弟孙少平的指引下,哥哥孙少安最终由赞助电视剧转变为重修村小学。C.田润生最后突破世俗的偏见和侯玉英结婚了。D.小说结尾孙少平拒绝脱离苦难矿工生活,回到大牙湾煤矿。二、古诗文阅读与积累(20分)7、(10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小题。(甲)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故虽有名马,祗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呜呼!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乙)胡质之子威,字伯虎。少有志向,厉操①清白。质之为荆州也,威自京都省之。家贫,无车马童仆,自驱驴单行,每至客舍,自放驴,取樵炊爨②,食毕,复随旅进道。既至,拜见父。停廨③中十余日,告归。临辞,质赐绢一匹,为道路粮。威跪曰:“大人清白,不审④于何得此绢。”质曰:“是吾俸禄之余,以为汝粮耳。”威受之,辞归。质帐下都督,先威未发,请假还家阴⑤资装于百余里要威为伴每事佐助。行数百里,威疑而诱问之,既知,乃取所赐绢与都督,谢而遣之。后因他信,具以白⑥质。质杖都督一百,除吏名。其父子清慎如此。于是名誉著闻,历位宰牧。勤于政术,风华大行。后入朝,武帝语及平生。因叹其父清,谓威曰:“卿孰⑦与父清?”对⑧曰:“臣不如也。”帝曰:“卿父以何胜耶?”对曰:“臣父清恐人知,臣清恐人不知,是臣不及远也。”(注释)①厉操:操行。②爨(cuàn):烧火做饭。③廨(xiè):官府。④审:知道。⑤阴:暗中。⑥白:告诉。⑦孰:谁,哪一个。⑧对:回答。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着重号的词语。①一食或尽粟一石(____)②执策而临之(____)③要威为伴(____)④既至,拜见父(____)⑤威自京都省之(____)2.请用“/”为下列句子断句。(画出四处请假还家阴资装于百余里要威为伴每事佐助。3.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祗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2)臣父清恐人知,臣清恐人不知,是臣不及远也。4.(甲)文寄寓了作者怎样的情感?(乙)文结尾处写皇帝与胡威的对话,有什么作用?8、(3分)阅读下面古诗,完成各题。二月二日出郊[宋]王庭珪日头欲出未出时,雾失江城雨脚微。天忽作晴山卷幔,云犹含态石披衣。烟村南北黄鹂语,麦垅高低紫燕飞。谁似田家知此乐?呼儿吹笛跨牛归。1.下列对诗的内容理解有误的一项是()A.首联写出了刚出郊时太阳未出、江城隐于雾中的情景。B.颔联描写了天气晴朗、云雾完全消散的景象。C.颈联描写了一幅黄鹂轻语、紫燕翻飞的生机盎然的图景。D.全诗描写了作者郊游时的所见所闻。2.下列对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云犹含态石披衣”一句采用拟人手法,赋予“云”和“石”以人的情态。B.诗的颔联写远景,颈联写近景,远近结合,使景物富有层次感。C.最后两联用鸟类逢春之乐反衬“田家”早耕归来的心情。D.全诗借景抒情,表达了作者热爱田园风光的感情。9、(7分)用诗文原句填空。(1)山光悦鸟性,__________________。(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2)浮云游子意,__________________。(李白《送友人》)(3)_____________________,寂寞沙洲冷。(苏轼《卜算子•黄州定彗院寓居作》)(4)_____________________,映日荷花别样红。(杨万里《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5)零落成泥碾作尘,_____________________。(陆游《卜算子•咏梅》)(6)古人常借诗文抒写对时事的忧思。韩愈借千里马“祗辱于奴隶人之手,__________”的不幸遭遇,表达对人才被摧残的愤慨;_______(填作者名)借卖炭翁“可怜身上衣正单,______________”的悲惨生活,抒发对遭宫市盘剥的百姓的同情;杜甫推己及人,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的理想体现了广济苍生的情怀。三、现代文阅读(25分)10、(10分)阅读下文,完成下列小题。饭碗决定饭量①法国的超市里,酸奶的容量一般为125克;美国的超市中,酸奶的容量大多是227克。决定食物摄取量的因素很简单,也十分重要,它就是包装的容量。也就是说,饭碗的大小,决定人食物摄取量的多少。事实上,人使用大碗吃饭时,饭量会较使用小碗时有所增加。对此,有人提出疑问:“自己有多饿,难道心里没数吗?即使碗再大,只要知道自己的饥饿程度,吃不了,就剩下一部分,最终吃下的不就一样吗?”②答案并非如此。③美国心理学家保罗·罗津发现,食物基本单位的大小,是决定食物摄取量的重要因素。罗津教授带领研究团队在一家公司进行实验。在大厅中,他们准备了一些糖果,告知公司员工可以随意享用。第一天,研究人员准备了80粒小糖果,每粒重3克。翌日,他们将摆放的糖果数量减少到20粒,但是,重量增加到每粒12克。然后,他们每日下午前来统计所食糖果数量。实验结果显示,研究人员将12克的糖果摆入大厅后,职员们摄入的糖果量相对更多了。④也许有人会质疑:这或许是一种巧合。研究人员在美国一所高级公寓中,以相同的方式进行了一次实验。他们在公寓大厅放置了装满巧克力的容器及勺子,过往居民可以随意取用。第一天,研究人员在容器中摆放的是小勺,次日换成放大4倍的大勺。每天下午,他们都会统计巧克力的剩余量。结果不出研究人员所料,更换大勺以后,过往居民吃下了更多的巧克力。可以断定,人类的饮食量并不是完全由食欲决定的,还取决于容器的大小,因为“碗”的大小影响了人的心态。⑤通常情况下,人们会将基本单位量认定为“最标准的平均量”。当碗较大时,人们就会产生一种内疚心理,认为吃不完是浪费,在内疚心理的驱使下,他们会尽量扩充自己的食量;当碗较小时,人们虽然想吃,但会担心“我是不是吃得太多了”“会不会有人笑话我”,在这种不安感的作用下,他们的摄入量相对要少很多。事实上,并没有人强迫他们产生这种想法,只是摆放在眼前的碗的大小,影响了他们的认识,使他们认定,“这个量就是标准”。韩国首尔医科大学刘太宇教授建议,不要区分食物种类,一定只吃一半的量。刘教授的忠告得到了很多人的认同。⑥但是,人们有这样的疑问:“我认为这样很好,可是,怎样才能控制自己只吃一半呢?”答案非常简单,将所有的碗,一律换成容量减半的小碗。1.结合文段分析“饭碗决定饭量”的原因是什么?2.第③段使用了哪些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3.第⑤段画线句子中加下划线的“通常情况下”一词,能否删去?为什么?4.阅读下面三则材料,写出你的探究结果,并结合文段对此提出两条建议。材料一:《英国医学杂志》的一篇评论说,中国的肥胖问题正以“令人担忧”的速度增加,有近15%的人口体重超标,儿童肥胖在15年里增加了28倍。材料二:肥胖与心血管、高血脂、高血压、糖尿病等疾病相伴,更增加了对人体健康的威胁,目前已成为当今的医学难题。材料三:6月份在维也纳召开的世界性的肥胖病学术大会上,一张世界肥胖病发病率排行榜统计图表表明,中国列在全球第10名。11、(15分)阅读下文,完成后面小题漓江情韵雨霏霏,雾茫茫。雨雾好像是漓江的纱巾,笼罩在它美丽的面颊之上。江里的渔舟、游船以及江边的垂钓者.都成了一个个逗点,在雨雾漓江的诗章中,挑逗着你手中的笔.把大自然中的绝美鳊织成篇。我漫步江边,向这一个个黑色标点走去。最近的一个标点圆圆的,像是句号。等我走近了,才看见那是一把雨伞,但伞下空无一人。转身刚要离去.伞下忽然有稚嫩的童音向我问候:“你好——你好一”我顿时愣在那儿了。还没客我醒过闷儿来,那细嫩的童声又飞了出来:“江作青罗带,山如碧玉簪。”哎呀,他在背诵韩愈描写桂林山水的佳句!我弓下身,寻觅与我开玩笑的伞下顽童。一看吓了一跳,与我逗趣的竞是一只伏在鸟笼里的鹦鹉。鹦鹉觅我俯视它,又对我来了一句欢迎词:“要知漓江美,请你登木舟。”我不禁笑出声来,猜想它的主人一定是个十分风趣的摇船人。于是,我耐心地等待他的出现。终于,在漓江朦胧诗中,又出现了一个标点,那是一个破折号。顺着江心渐渐向江边移动过来。我从木桨击水的声音中悟出,那破折号是一只小舟。我猜想这叶木舟上的摇桨人,一定是这只神奇鹦鹉的主人;这只鹦鹉,是他有意安排在这儿吸引游客的。妙!这个超人的奇思妙想,等于给这首朦肫诗又增添了一个惊叹号。果然,一叶木舟从雨雾中现身。一个低沉苍劲的男低音传入我的耳鼓:“你是过江,还是想游漓江?上船来吧!”上了船,我才看清,他的脸清癯瘦削,身备和那张脸一样瘦削,让我吃惊的是,他竟是个一走一歪的残痰人。我的兴致顿时跌落了下来。他却不知我心态上的变化,依然兴致勃勃地对我说:“看你这身行头,不像是本地的过江人。你想去哪儿看景?不要看我的船小,它可以从漓江摇到桃花江。先生如果有远游的野兴,我还可以送你到阳朔,那儿有一条洋人街,是中国的一绝。”我摇摇头,告诉他昨天我已经乘坐游艇去过那些景区了。“那么,你登船的意思是……”他不解地望着我。我只好言明只是想看一看调教鹦鹉读诗的摇船人。仅此而已。他大声地笑了起来。那朗朗的笑声,惊飞了江边的水鸟,像是标点中的一串黑色省略号,消失在漓江茫茫的雨雾深处。他告诉我,他先天残疾,一出生就被父母抛在江边,是一对在江上摆船的夫妇把他养大成人的。待收养他的两个老人走后,他不甘心靠吃“社会低保”打发日子,便开始了摇船生涯。有一天,他到鸟市去买鱼鹰,看见这只仅有一条腿的鹦鹉,便把它买了下来。从此,这只鸟儿与他朝夕相伴。“那韩愈赞美漓江的诗.是你教它的?”我问。“不是。桂林人都会背诵这两句诗,它听多了,就会学舌了。”“那么请客人登船的两句话呢?”“两个瘸子之间,心灵相通,我一点拨它也就会了。”说这话时,他似乎十分开心,又爽朗地笑了起来。1.文章题为《漓江情韵》,文中写了哪些“情韵”?请分条概括。2.作者运用了哪些手法来刻画摇船人?请结合文章内容简要分析。3.文中划线的句子“我想问问他,但嘴唇像被贴了封条一般,怎幺也张不开”。为什么“我”想问却张不开嘴?联系上下文谈谈你的理解。4.最后一段在文中起什么作用?四、名著阅读与综合性学习(10分)12、(5分)名著阅读。《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中,是谁在少年保尔成长的关键处、要紧时帮助了他?保尔在发电厂与他成为朋友,他教会保尔什么本领?13、(5分)口语交际与综合性学习。在我市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的过程中,某校开展了“创建文明城市,中学生在行动”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1)请你根据下列的上联,写出下联。上联:莫以善小而不为一言一行俱是君子风度下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下面是某班在全校发出的倡议书,请对有语病的地方加以修改。倡议书a、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加强城市文明程度,是一件得民心、顺民意的好事,是一件积民智、聚民力的大事,需要您的共同参与和努力。在此,我们发出如下倡议:做文明风尚的传播者……做文明行为的践行者。我们要做到不乱丢垃圾、不乱写乱画、不随地吐痰、不私搭乱建,创造一个干净卫生的公共环境……b、邻里互助、友善待人,建立和谐的公共关系。做文明创建的推动者。c、每一份热情,都会让我们的校园充满文明;每一份辛劳,都会为我们的国家增色添彩;每一份努力,都会让我们的城市更加美好。让我们携手并肩,用文明的言行、踏实的工作,为城市文明谱写新的篇章!①____处有语病,应将_______改为______;②____处有语病,应将_________________。(3)班上某同学一贯我行我素,喜欢爆粗口,性格又冲动,与其他人的关系总是处不好。此次活动之际,班主任让你劝他参与文明创建活动,你将会如何劝说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五、书写与作文(53分)14、书写(3分)15、作文(50分)写作从八下语文教材,我们领略了各地的民俗,进入了物候学、地质学等科学领域,游览了祖国的大好河山,体验了古人的理想家园。沉醉其间,我们感受到了多彩的地域文化,也感受到了求真、严谨的科学精神,更得到了思想启迪和情感陶冶。请以“____________,真的让我着迷”为题,写一篇文章。要求:(1)文体不限,诗歌除外。(2)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校名、人名。(3)不少于600字。
参考答案一、语文基础知识(12分)1、B【解题分析】
A.有误,《礼记》是儒家经典著作之一;C.有误,庄子是道家学派主要代表;D.有误,《马说》采用的是“借物寓意”的方式。故选B。2、B【解题分析】
理解文章关键语句意思。B.“吹到耳边来的又是横笛,很悠扬”,此句从听觉的角度来写,写出了横笛的美妙。而不是从视觉的角度写的。故答案为:B。3、B【解题分析】
A.一马当先:原指作战时策马冲锋在前。形容领先。也比喻工作走在群众前面,积极带头。B.阳奉阴违:表面上遵从,暗地里不执行。使用语境明显错误。C.挑衅:寻衅生事,蓄意引起争斗。D.风云变幻:像风云那样变化不定。比喻时局变化迅速,动向难以预料。故选B。【题目点拨】此题主要考查正确使用词语(成语)的能力。在平时的复习中应养成规范使用汉语言文字的习惯,不要被一些媒体的错误用法所误导,并注重积累。积累一些常见的近义词、易错词,注意区分近义词中不同语素的含义,做题时根据语境分析哪个更合适;更重要的是在阅读中培养语感,注意词语使用的语境。4、C【解题分析】
这句话的主干是“他们不清楚来龙去脉”。主题基本意思不能变,压缩时谓语部分中的否定副词不能删掉。故选C。5、A【解题分析】试题分析:B项,谓语动词“掌握”缺少宾语,应在“自救互救”后加上“的知识”或“的技能”。C“当初”与“始料未及的”重复。D“完善”与“建立”顺序颠倒。点睛:本题考查病句辨析及修改,学生要学会从不同的角度分析病句原因。可以从内容角度,也可从语法角度。更要掌握病句的常见类型及辨识病句的方法,还需要提高修改病句的语感能力。6、C【解题分析】
C.侯玉英——郝红梅。故选C。二、古诗文阅读与积累(20分)7、1.①有时②面对③同“邀”,邀请④已经(……以后)⑤代词,他(指胡质或胡威的父亲)2.请假还家/阴资装/于百余里/要威为伴/每事佐助。3.(1)只能在仆役的手下受到屈辱,跟普通的马一起死在马厩里。(2)我的父亲清廉唯恐让别人知道,我清廉唯恐别人不知道,这点我远远赶不上父亲。4.(甲)文寄寓了作者对人才遭屈辱、被埋没的感慨、悲愤之情。(乙)文结尾处是侧面衬托胡质的清廉、品格高尚,表现胡威对父亲的敬重。(意思对即可)【解题分析】译文甲文:世上先有伯乐,然后才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但是伯乐不常有。因此即使有名贵的马,只能辱没在马夫的手里,跟普通的马一同死在槽枥之间,不以千里马著称。日行千里的马,吃一顿有时能吃尽一石粮食。饲养马的人不懂得它有能日行千里的能力而像普通的马来喂养它。这样的马,虽然有日行千里的才能,但吃不饱,力气不足,才能和品德就显现不出来。想要和普通的马等同尚且不可能,怎么能要求它日行千里呢?驱使千里马不能按照正确的方法;喂养它,不能够充分发挥它的才能;听千里马嘶鸣,却不能懂得它的意思,只是握着马鞭站到它的跟前,说:"天下没有千里马!"唉,难道(这世上)是真的没有千里马吗?恐怕是真的不认识千里马吧!乙文:胡质的儿子威,字伯虎。自小志向远大。当时胡质在荆洲任官,他从京城前去看望。家里生活窘迫,没有车马奴仆,他自己赶驴前往,拜见他的父亲。停留了十余天,准备回去。快走的时候,父亲给他一匹绢,作为路上的盘缠。威跪下问父亲,父亲清白,不知道这匹绢是从哪里得到的?胡质说,是我的俸禄,用来做你的盘缠。问明所赐绢的来路后,威接受,告辞回家。途中又亲自放驴,料理生活,吃完饭便又上路,如此而已,并没有其他浪费的举动。当时胡质的一个位为都督的下属,和威从来不认识,事先知道他要回家,便请假回家,暗中准备了盘缠,在百余里外的路上等威,一路上与威为旅伴,遇到什么事都帮助威做,又很少吃东西,这样走了几十里,威产生了疑问,私下问他,才知道这位旅伴是他父亲的都督。于是拿父亲给他的绢来答谢,打发他回去了。后来因为其他事,将此事告诉了他的父亲,他父亲打了这位都督100杖,并罢免了他的官职。胡质父子如此清廉,使他们得到了很高的声誉,官位也做的很高。晋武帝召见威时,感叹他父亲的清廉,并问威,你与你父亲哪个更清廉?威回答说,我比不上我父亲。晋武帝问,怎么知道自己不如呢?回答说,我的父亲清廉不愿意让别人知道,我清廉惟恐别人不知道,这点我远远赶不上父亲。1.本题主要考查点是文言实词的理解。解答此类题目,一定要先翻译句子,知道句意然后再解释词语,并要注意通假字、古今异义、词类活用等特殊情况,平时要注意积累并识记一些常见的实词。本题需要注意通假字词:要:同“邀”,邀请。2.本题考查划分句子结构。划分句子的朗读节奏,首先要理解句子的意思,然后弄清句子的成分,不要把句子割裂开;(2)有些古今异义词朗读时要分开;(3)主语和谓语之间,谓语和宾语、补语之间,一般要停顿;(4)需要着重强调的地方,一般要停顿;(5)省略句中省略的地方一般要停顿;(6)句首语气词之后要要停顿;并列短语间要略作停顿;句末语气词前,要停顿。故句子划分为:请假还家/阴资装/于百余里/要威为伴/每事佐助。3.本题考查的是对文言句子的翻译。我们在翻译的过程中,只要字字对译,不丢关键字,然后语句通顺,意思明确,就可以拿满分了。翻译句子时,要注意重点词语,一定要翻译到位,切忌漏翻关键词语。重点词语:祇:只是。骈死:并列而死。于:在。恐:唯恐。点睛:文言文翻译有直译和意译两种方法,一般要求直译。所谓直译,就是将原文中的字字句句落实到译文中,译出原文中用词造句的特点,甚至在表达方式上也要求与原文保持一致。翻译要求字字落实,译出原文用词的特点,译出原文造句的特点。4.考查对文章主题的理解。《马说》是唐代文学家韩愈的一篇借物寓意的杂文,这篇文章以马为喻,谈的是人才问题,表达了作者对统治者不能识别人才、不重视人才、埋没人才的强烈愤慨。晋武帝十分赞赏胡质。他问到胡氏父子的高下,胡威说“臣父清恐人知,臣清恐人不知”,认为自已远远不如。这既从侧面衬托了胡质品格高尚,又反映了胡威尊崇父亲的心情。8、1.B2.C【解题分析】1.颔联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云犹含态石披衣”,云摆弄着姿态,山石好像披着衣裳,生动形象地写出了云雾缭绕山石的情状,而不是“天气晴朗、云雾完全消散的景象”。故B项表述有误。2.最后两联并未使用反衬的手法,故C项表述有误。9、(1)潭影空人心(2)落日故人情(3)拣尽寒枝不肯栖(4)接天莲叶无穷碧(5)只有香如故(6)骈死于槽枥之间白居易心忧炭贱愿天寒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解题分析】
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首先要选准诗句,生僻字平时要多写几遍。这类试题是通过书写的方式考背诵,关键是不能错字、别字、形似字。近几年总出理解性默写题目,这种题目的难度比根据上下文默写要难,首先要根据诗歌内容选准诗句,然后不要出现错别字。此题要注意“拣”“栖”“枥”“庇”等字词的书写。(6)还考查了作者。三、现代文阅读(25分)10、1.饭碗较大的时候,人们会在内疚心理的驱使下,扩充自己的食量;饭碗较小时,人们会因为担心吃得太多或怕他人笑话而不安,减少食物的摄取量。2.列数字、举例子。运用列数字、举例子的说明方法,具体准确地说明了“食物基本单位的大小,是决定食物摄取量的重要因素”。3.不能删去。“通常情况下”起限制作用,表示一般情况下,人们会将基本单位量认定为“最标准的平均量”。若删去,过于绝对,与事实不符。该词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4.探究结果:中国的肥胖问题日益严峻,伴随而来的是人们的身体健康受到威胁。建议示例:①吃饭的时候用小碗来减少食物的摄取量。②制定每天的运动计划,合理安排自己的生活。【解题分析】1.本题考查信息筛选和概括。1)①段引出说明对象:饭碗决定饭量。2)②-④段举出两个例子说明对象。3)⑤段解释饭碗决定饭量原因。“通常情况下,人们会将基本单位量认定为“最标准的平均量”。当碗较大时,人们就会产生一种内疚心理,认为吃不完是浪费,在内疚心理的驱使下,他们会尽量扩充自己的食量;当碗较小时,人们虽然想吃,但会担心“我是不是吃得太多了”“会不会有人笑话我”,在这种不安感的作用下,他们的摄入量相对要少很多。”可以概括出原因:饭碗较大的时候,人们会在内疚心理的驱使下,扩充自己的食量;饭碗较小时,人们会因为担心吃得太多或怕他人笑话而不安,减少食物的摄取量。2.本题考查说明方法。1)判断说明方法。“80粒小糖果,每粒重3克”“减少到20粒,但是,重量增加到每粒12克”判断是列数字说明方法,“罗津教授带领研究团队在一家公司进行实验。”判断这里运用了举例子说明方法。2)作用。举出具体数字和例子生动说明了“食物基本单位的大小,是决定食物摄取量的重要因素。”,更有说服了。3.本题考查说明文语言准确性。1)解释词语。“通常情况下”意思是一般情况下,起限制作用。2)去掉后效果变化。如去掉,变成人们一定会将基本单位量认定为“最标准的平均量”,过于绝对,与原句意不符。3)效果。体现了说明文语言准确性。4.本题考查材料探究和语言表达。探究结果:材料一指出中国肥胖问题日益严重。材料二指出肥胖带来的疾病。材料三指出中国肥胖问题在世界中排名靠前。三则材料都出现了“肥胖问题”这个关键词,两则材料则突出中国肥胖问题。所以,探究结果:中国的肥胖问题日益严峻,伴随而来的是人们的身体健康受到威胁。建议示范:(最好结合文章内容指出用小碗吃饭)①制定健康饮食的计划。②少食多餐。11、1.①“我”对漓江美景的喜爱之情。②“我”对摇船人自强自立、积极乐观态度的敬佩之情。③摇船人买下一条腿的鹦鹉并与之相依相伴、和谐共处的友爱之情。④摇船夫妇收养先天残疾婴儿的养育之情。⑤摇船人赡养两位老人的反哺之情。2.①外貌、语言、动作、神态描写,表现摇船人乐观阳刚、热爱生活。②设置悬念。由会背唐诗的鹦鹉引出鹦鹉主人的好奇,由等待摇船人时的期盼到发现摇船人残疾时的失落,由摇船人的残疾引出摇船人的身世。步步设悬,吸引读者。③欲扬先抑(或铺垫)。摇船人其貌不扬且有残疾,与“我”想象的差别很大,“我”很失望;摇船人的精神品质却让我感动、赞美。④烘托(或对比、衬托)。用漓江的阴柔情致烘托摇船人的阳刚之美。3.①“我”同情摇船人,担心他没有多少收入,真诚地想帮助他,所以想问他。②摇船人阳刚、乐观积极的生活态度让“我”觉得在他面前谈困难和帮助都是多余的,所以张不开嘴。4.①总结全文,点明中心,升华主题。②照应开头,使文章结构完整。③言虽尽而意无穷,给读者留下无穷的想象空间。④表达了我对摇船人热爱生活、乐观开朗性格的赞美,或者是被摇船人的自强自立、乐观开朗、朴实的性格所感染。【解题分析】1.该题考查的是对文内容的概括,要结合具体的事例进行分析。《漓江情韵》中的“情韵”并不仅仅是对漓江的美景,还有对漓江所见的人和事的理解.从整体课文来看,文章首先写的是对漓江美景的喜爱之情;其次是通过鹦鹉了解了摇船人的事,对他那种自强自立、积极乐观的精神所感动;随着了解了摇船人的残疾后,也知道了他买的鹦鹉也是残疾,被他和鹦鹉之间的相依相伴之情所打动;通过摇船人讲述自己的身世,表达了他自己对收养他的摇船夫妇的养育之情的感激;以及他赡养两位老人的反哺之情.能够找出那些能够表达感情的事,就是文章的“情韵”。2.该题考查的是人物描写的写作手法,这要结合文章的内容进行分析。对于人物刻画的手法,我们首先要想到五种基本描写方法,即动作描写、语言描写、肖像描写、心理描写和神态描写,那该文章使用了外貌、语言,动作和神态四种描写手法;其次,文章中对于摇船人的描写,从写鹦鹉会用诗来招揽生意,引起作者的好奇,想进一步了解摇船人,结果发现是个残疾人,失落后知道了他的身世,这样一步一步设置悬念,引入入胜;第三,文章中写到当作者发现摇船人是残疾人之后,有点失望,后来了解了他的品质后却又让人感动,这样的描写方法就是欲扬先抑;第四,文章还写到了摇船人的阳刚之美,是通过描写漓江的阴柔之美烘托出来的,这种描写方法就是烘托。一般情况下,首先要想到的描写手法即使最基本的人物描写手法,其次再从感情上分析出使用的欲扬先抑手法,再从内容结构上发现设置悬念的写法,最后的烘托是对人物性格上去理解,表意清晰即可。3.该题考查的是对换线句子含义的分析,这要联系上下文进行理解。文章写当“我”知道了摇船人的情况之后,对他产生了同情之心,担心他的收入少,想帮助他,所以想开口问他;但是想到摇船人的自强自立,积极乐观的精神,就又觉得自己说什么都似乎是多余的,所以又张不开嘴了。4.该题考查的是对文章最后一段的理解,这要结合文章所表达的主题思想进行分析。一般情况下,如果是记叙文,在文章的最后一段则使用了议论或抒情的表达方式,那么最后一段在文章中的作用就是总结全文,点明中心,升华主题。而本文的最后一段的开头写的“回到江边公寓”则与文章的开头相互照应,是文章的结构更加完整.在最后一段的最后使用了省略号,可见作者所表达的意思意未尽,似乎还有许多的情感在其中,给人以无数的想象。四、名著阅读与综合性学习(10分)12、朱赫来拳击(打拳)【解题分析】
本题考查名著内容的识记能力。解答此题,学生必须对选项中涉及的名著内容熟悉,才能准确把握语句表述的正确与否。这就要求平时的名著阅读认真细致,准确识记名著内容。朱赫来在保尔的成长过程中是极为重要的一位人物,朱赫来教保尔是英式拳击。13、(1)不以恶小而为之千家万户尽显文明新风(2)①a加强提高;②c“都会为我们的国家增色添彩”与“都会让我们的城市更加美好”换位(3)要注意称呼、劝说目的、语言得体,言之成理即可。【解题分析】(1)本题考查拟写对联的能力。需要注意以下情况:上下句字数相等;上下句意思相近或相反,有时上下句意思上具有承接、递进、因果、假设、条件等关系;上下句对应位置的字眼词性相对、结构相同、不重复用字。了解这些知识,根据上联内容来对出下联即可。“莫以善小而不为”是一句名言,很容易对出“莫以恶小而为之”,然后根据活动主题可对出下联:不以恶小而为之千家万户尽显文明新风。(2)此题考查修改病句。修改病句要尽量不改变原意,在原意的基础上进行修改,改动的字数要尽量少。a句搭配不当,应将“加强”改为“提高”。c句语序不当,这三个分句间应为递进关系,所以应将“都会为我们的国家增色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会员办卡合同标准文本
- 舒适性座椅舒适度分析-全面剖析
- 公司股合同样本
- 出港劳务派遣合同标准文本
- 关于绿化种植合同标准文本
- 三人合作加工合同样本
- pvc管供货合同标准文本
- 虚拟现实在教育培训中的应用-全面剖析
-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英语教学计划课程设置
- 中标后签合同标准文本
- 2025年常州纺织服装职业技术学院单招综合素质考试题库及答案1套
- 2025年四川长宁县国恒资本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招聘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国开2025年《会计政策判断与选择》形考任务1-9答案
- 2025年全国普通话水平测试15套复习题库及答案
- 2024年天津医科大学眼科医院自主招聘考试真题
- 土木工程毕业论文-居民住宅楼的施工组织方案设计
- 2025年高速公路收费站(车辆通行费收费员)岗位职业技能资格知识考试题库与答案
- 组织内的有效沟通报联商
- 2025年肺心病的护理试题及答案
- T-CECRPA 011-2024 温室气体 产品碳足迹量化方法与要求 光伏组件
- 舞蹈室课程顾问工作合同5篇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