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质学教材课件_第1页
地质学教材课件_第2页
地质学教材课件_第3页
地质学教材课件_第4页
地质学教材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0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目录

绪论.................................................................................1

第一章地球的主要特征...................................................................4

§1.地球的外部圈层及表面特征.......................................................4

§2.固体地球的物理性质和内部构.....................................................7

§3促进地壳演变的地质作用........................................................10

第二章矿物.........................................................................11

§1.元素..........................................................................11

§2.矿物的概念...................................................................12

第三章岩浆作用及岩浆岩...............................................................13

§1概念.........................................................................13

§2喷出作用与喷出岩..............................................................14

§3.侵入作用及侵入岩.............................................................16

§4岩浆的起源....................................................................17

§5岩浆岩的特征及类型..............................................................18

第四章外动力地质作用与沉积岩........................................................19

§1.外动力地质作用.................................................................19

§2沉积岩的特征...................................................................21

第五章变质作用与变质岩..............................................................22

§1.变质作用概述..................................................................22

§2.变质岩的特征..................................................................25

§3.变质作用类型及其代表性岩石..................................................26

第六章地质年代.......................................................................27

§1.相对年代的确定................................................................27

§2.同位素年龄(绝对年龄)的确定..................................................29

§3.地质年代表.....................................................................29

第七章地震地质作用...................................................................30

§1.基本概念....................................................................30

§2.地震分布.....................................................................31

§3.地震的表现和预报............................................................32

第八章地壳运动与地质构造............................................................33

§1概念.......................................................................33

§2.褶皱和断裂...................................................................34

§3.地层接触关系.................................................................38

§4.构造运动.....................................................................39

第九章板块构造理论...................................................................43

§1.大陆漂移.....................................................................43

§2.海底扩张.....................................................................46

§3.板块构造.....................................................................50

第十章风化作用.......................................................................53

§1.风化作用的类型..............................................................53

§2.影响风化作用的因素............................................................55

§3.风化作用的产物.................................................................57

第十一章河流的地质作用...............................................................57

§1.概述...........................................................................57

§2.河流的侵蚀作用...............................................................58

§3河流的搬运作用.................................................................60

§4.河流的沉积作用................................................................61

5.构造运动对河流地质作用的影响...................................................63

第十二章冰川的地质作用..............................................................64

§1.概念...........................................................................64

§2.冰川的剥蚀作用................................................................66

§3.冰川的搬运、沉积作用.........................................................67

§4.冰川的研究...................................................................68

第十三章地下水的地质作用............................................................69

§1.地下水的概念及其特征..........................................................69

§2.地下水的类型................................................................71

§3.地下水的地质作用.............................................................73

第十四章海洋地质作用.................................................................76

§2.海水的运动及其地质作用.......................................................77

§2.滨海的地质作用...............................................................80

§3.浅海带的地质作用.............................................................80

§4.半深海带的地质作用...........................................................81

§5.深海带的沉积作用.............................................................82

§6.海水的进退....................................................................83

第十五章湖泊和沼泽的地质作用........................................................83

§1.概述..........................................................................83

§2.湖泊的地质作用...............................................................86

§3.沼泽的地质作用..............................................................90

第十六章风的地质作用................................................................92

§1.概述........................................................................92

§2.风的剥蚀作用...............................................................92

§3风的搬运作用...................................................................94

§4.风的沉积作用.................................................................95

§5荒漠概况.......................................................................97

第十七章块体运动(负荷地质作用)....................................................98

§1.概述........................................................................98

§2.崩落、潜移和滑动作用(固体运动)...........................................98

§3.流动作用....................................................................101

第十八章地球的起源和演化............................................................101

§1.太阳系及地球起源..............................................................101

§2.地球圈层构造的形成与演化....................................................103

绪论

一、地质学概念:Geology

研究地球的科学(气象学、生物学、地理学)一一研究地球(地壳)的物质成分,内部构造,

表面特征及地球演化历史的科学。

地球是人类赖以生存之本,地质学的产生是人类在长期的生活、生产实践中逐步了解和认识的结

果。

最早的地质思想的萌芽,可以追溯到二千多年前,但地质学成为一门系统的科学,只有200

多年的历史。地质学的发展分可为:

1.地质思想萌芽时期(公元前~十八世纪中叶)

公元前我国《山海经》(前374-287年)记载了73种矿物,古希腊《石头志》记载了13种,

这个阶段对自然界地质现象的认识是朴素、直观、零散的,分析问题带有极大的猜测性.

2.近代(经典)地质学时期(十八世纪中叶~二十世纪初)

人们开始将地球上孤立的自然现象纳入一个系统的理论体系,即地质科学。这时期地质学诞生、

发展并涌现了一批著名的地质学家,确立了地质学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建立了地质年代表,使这一

科学体系不断完善成熟。史密斯、菜伊尔、赫屯……

3.现代地质学时期(二十世纪初~现代)

随着科技手段的更新,发展,同时人类自身探索资源的需要,收集到了更广泛的地质资料(洋

底)建立了以大陆漂移——海底扩张一一板块构造学说为标志的系统的新的地质学理论、观念、方

法。

同时这一时期,地质应用学科得到了很大发展。(勘探地质学、工程地质学、石油地质学、煤

田地质学等)地质量学理论至今仍在不断发展、完善.

、地质学与其它学科的联系及分支

自然科学的六大基础学科包括数学、物理学、化学、生物学、天文学、地学。地质学在自身的

研究工作中必须充分利用其它学科的成果手段,近些年来学科间相互渗透产生了交叉学科:

数学(数学地质学)

物理(地球物理学)

地学化学(地球化学)

生物学(古生物学)

1天文学(行星地质)

地质学自身的分地支学科(裾研究方向划分):

研究地球物质成分:结晶学、矿物学、岩石学。

研究地壳运动及变形的:构造地质学、大地构造学、地震地质学。

研究地壳演化历史古生物学、地史学、岩相古地理学.

研究地表特征的:冰川地质学、海洋地质学。

地质应用学科:

(1)与开发资源相关的:

煤田地质学、石油地质学、冶金地质学、矿床学、水文地质学。

(2)与环境科学相关的:

工程地质学、环境地质学、城市地质学、旅游地质学

三、地质学的特点及研究方法

(一)特点

1.时间漫长:地球年龄46亿年,自地球形成起无时无刻不发生地质作用,地质学问题涉及时

间长.最老的岩石年龄38亿年。一些地质作用过程持续时间长,如海陆变迁,山脉隆起,矿物、

岩石的形成、煤、石油资源的形成等。地质年代的记时单位是百万年(MY)。

横向:遍布全球每个角落(南极、北极、赤道、

空间广阔

2.山地、平原、陆地、海洋)。

纵向:大气圈一一上地幔(整个岩石圈)。

3.现象复杂

性质上:包括物理的(崩塌、泥石流)、化学的(钟乳、滴石)、生物的(煤、石油形成)等各

种变化。

规模上:小到原子、分子的微观过程(矿物形成、化石形成……),大到整个地球乃至太阳系形

成的宏观现象。

范围上:从无机到有机界、有机界与无相界的相互转化。

环境上:常温、常压到高温高压,地表环境、地下深处环境.

4.无法再现:众多地质现象对人类来说是无法再现阶段,生物演化,海陆变迁、煤、石油形成

过程(非再生资源)。

针对以上地质学特点有其相适应的研究方法

(二)研究方法

1.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地质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

实践:(1)到自然界去观察,取得最基础的资料。

(2)实验室进行模拟实验。

一些地质现象(火山爆发、海底扩张、风化现象)只有在野外直接观察(可借助仪器,但必须

到实地)否则无法全面了解。

同时,有些现象,我们需要模拟实验,在实验室重复过程,进行深入细致的分析、研究。辟如,

河流沉积作用中,砂是在流动的水中沉积下来的,我们可以在室内水槽中透明的水体里观察,砂

的沉积过程,沉积的层时的类型、沉积颗粒的大小与水流速的关系等…。利用分析的结果,结合地

层中河流沉积的地层来推测古河流(地史中)的状况。

2.室内与野外相结合

(从1可理解此)不应过度偏重某一方面。

3.局部与整体相结合

有些地质现象,涉及空间大,人们无法得到全部的空间资料,这时,对整体的现象了解必须与

局部相结合,如地质勘探探明地下矿藏的分布:点-线-面-体。

4.宏观与微观相结合

如,火山喷发是极其宏观的现象,但熔浆冷凝过程中矿物的形成又是结晶的微观过程。

5.定性与定量相结合

6.原始手段与新技术、新装置相结合

在当今先进的技术条件下,“地质三大件”(锤子、罗盘、放大镜)仍不能放弃

7.“将今论古”是地质研究的指导方法

"PresentisthekeytothePast"

四、《地质学基础》的学习

(-)学习目的及内容

本课程是与地学有关专业的必修课,其目的在于使学生掌握最基本的地质学原理,分析问题

的方法,内容上包括了地质学主要分支学科的核心内容(动力地质学、矿物学、岩石学、古生物地

史学、构造地质学)

总计90学时,分两学期讲授,教材仅为参考书,章节安排:

(-)学习方法

这是一门专业基础课,基本上属于阐述性、叙述性讲授,内容也不是中学、数理化一类有严格的

数学推导,许多问题是定性讲叙。方法上,学生应调节自己,适应课程特点一一阅读。

大量阅读,认真理解、总结归纳、

要求:课堂作笔记,课后阅读参考书,消化当天内容.因同学们第一次接触专业课,同时课

程特点与中学差别较大,应在学习中注意培养自己专业课学习的良好的习惯和方法。

第一章地球的主要特征

§1.地球的外部圈层及表面特征

—»大气圈、水圈、生物圈(Atmosphere、Hydrosphere,Biosphere)

(-)大气圈和大气环流

影响的是外动力地质作用,主要是靠近地表对流层中的空气。对流层空气的温度湿度,是气候

的主要标志,不同气候条件一,外动力地质作用的方式不同。同时空气的流动一一风是直接的外动

力。

(100KM(臭氧层)

1.范围:包围着固体地球管:雷嘱艮)

10-16KM(对流层)

.0

成分:N、。2、C02,H20

2.大气环流

对流层空气温度受地面辐射的影响:地面Tt高空T1

赤道Tt两极T1

大气环流:赤道一一高温、低密度的气体上升,在高空向两极运动

两极一一低温、高密度、气体沿地面向赤道运动

受地球自转的影响,地表各伟度上线速度不同,赤道最大(1600公里/小时)两极为零,

此差异造成运动物体受偏向效应(偏向力)。

地球自转偏向力(科里奥利力)------由于地球自转引起的一种作用于地表一切运动物体

的力。结果是沿前进方向,北半球右偏,南半球左偏。

大气环流非正南正北。

河流北半球,右岸侵蚀;南半球,左岸侵蚀。

(-)水圈和水的循环

包括:地下水、地表水(咸水、淡水)

水圈是地球区别于其它行星的最重要特征之一,蕴育了生命,在外动力地质作用中起了重要的

作用。

陆地、海洋中的水由太阳蒸发至空中,再经降水回地表。从这个意义上水的循环,可谓“取之

不尽,用之不褐”。

(三)生物圈

包括水圈及地表生存的生物,甚至地下一几百~一3KM,仍有微生物。生物的出现在水、气

圈形成之后(地球年龄46亿年,大量动物7-8亿年)。生物是外动力地质作用中比较活跃的因素。

一方面自身作为动力参于,另一方面间接改变环境02、C02含量,影响外动力地质作用.

二、地表特征

形态:赤道半径a6378.245KM

PH必〃1平均半径6371.11KM

两极半径b6356.863KMJ

面积:5.1x10sK„

最高点:8848.1m珠峰

最低点:-1103m马里亚纳海沟

海陆分布:海71%

高原:>500——600米,表面平坦或一定起伏的广阔陆29%

地区近期上升地区,如青藏高原

平原:>200米,表面平坦,高差<50米如:黄淮

(一)、大陆地形<

海平原

丘陵:>500米,高差<200米,如:江淮丘陵

盆地:四周高中部低,如:四川盆地

(二)、海底地形:大陆边缘、大洋盆地、洋中脊

1.大陆边缘:大陆与大洋连接的边缘地带,为海水覆盖。

包括大陆架(continentalsheltie).大陆坡(continentalshone)

大陆基、海沟(trench)及岛弧(islandarc)o

大陆架:近陆浅水海底平原,地势平坦,坡度<0.1°,一般指水深>200米的水域,宽度:

我国为100-500KM;日本为4-8KM

大陆坡:大陆架外缘的倾斜部分,平均坡度4.3。(最大20。),宽度20~90K”,平均28K,,

常见横切大陆坡的海底峡谷。

大陆基:大陆坡与大洋盆地之间比较平坦的地区,大面积覆盖了堆积物。

海沟与岛弧:无大陆基发育的海底(太平洋北、西部)常发育一系列岛屿,无论岛屿本身

形态还是把它们连接起来都成弧形,称为岛屿,在岛弧靠大洋一侧,常发育几乎平行的巨形凹地,

深约6000米,称海沟。岛弧与海沟总是平等伴生的。在板块构造学说中,被认为是大洋板块向大陆

板块俯冲的地方。

大陆边缘类型:

⑴被动性大陆边缘(大西洋型大陆边缘)[无海沟]

------>------>------>------>

大陆大陆架大陆坡大陆基大洋盆地

(2)主动性大陆边缘(太平洋型大陆边缘)[有海沟]

安弟斯型:大陆―>大陆边缘―>山脉大一>一*陆架和大陆

海沟洋盆

日本海型:大陆―>边缘―>—>—>海岛弧海沟洋

2.大洋盆地:海洋的主体部分,水深4000~6000米,平坦坡度<1/1000。

3.洋中脊:屹立于大洋底部的巨大“山脉”延伸于四大洋,连绵数万公里,是大洋底部很重

要的地势特征。中部有明显裂隙一一中央

裂谷。洋脊高2-40宽1000~4000KM,垂直于洋脊延伸方向,被系列横向断裂错

开。

§2.固体地球的物理性质和内部构

一、地球的物理性质

(—)地球的重力

主要由于万有引力造成

1.重力值:

J

F=K-M,M2/R---地心引力

P一一离心力

G---重力

重力值是地心引力与离心力的合力

若把地球物质密度看作是横向均一的话,就可得出,赤道附近距离

最大引力最小,离心最大,重力值最小;两极附近距离最小,引力最大,离心

最小,重力值最大。因此,地表重力值,随纬度增加而增大,随地表高度的增加而减

小。

理论值变化范围G=9.78~9.83厘米/秒2

2、重力异常一一当实测重力值与理论计算的重力值不一致时,称重力异常。

利用重力异常可判断地下密度的变化,指导找矿。

正异常:g实测〉g理论密度大如:Fe、Cu、Pb等金属矿床

负异常:g实测<g理论密度小如:煤、石油、盐类等矿床

(-)地球的温度

1.内部温度的变化:地内温度是不均匀的

外热层(变温层)一一地表外层,温度来源于阳光。其中地表向下1~1.5M每日昼夜

温度变化;10~20M每年四季温度变化。

常温层(恒温层)一一变温层下界处,温度终年不变,大约为年平均温度。

内热层(增温层)一一温度来源于地球内部(放射性脱变)。随深度增加,地温升高。

增温率(地温梯度)一一每深度增100米,增加的地温值,单位℃/百米;一般地区为3

℃/百米。

增温级一一每地温增加1C增加的深度。单位:米;一般地区为33米.增温率与增温

级两者互为倒数。

2.地热流值一一单位时间内由地内向外通过岩石单位截面积放出的热量,与岩石的

热导率有关,与地内温度有关。地表有一些地热异常区(地热流值

高);如火山地区、温泉、海底某些地区,这与一定的地壳活动、

地质构造有关,将深处地热代到地表。

3.地热来源:放射性元素蜕变热,内部重力(位能)转化为热能。

(三)、地球的磁性

地球如同一个巨大的磁铁,有磁南、磁北极。磁北极与地理北极交角1L5,

(地磁南北极与物理学相反,若把地球看作是磁铁则地磁北极为S极。)

1.地磁要素:

T——磁物强度H—水平分量特例:

Z-垂直分量赤道附

I一一磁倾角,北半球为正(向下倾),南半球为负(向上翘)近I

D一一磁偏角,不同的地理位置(不同经、纬度)磁偏角不同=0'

Hmax、

Z=0

两极I=±90°、H=0、Zmax

磁偏角D在各地区是不不同的的,每到一个新区进行野外调查时,首先要了解该区

的磁偏角,进行罗盘教正。

2.地磁极的变化

「长期缓慢漂移(偏离)

磁南、北极位置的变化<

L周期性倒转

现代地磁南北极与地理南北极交角11.5。,并非绝对不变,长期观测证实,近代地

磁极有向西漂移的现象,速度是极其缓慢的。

同时大量的古地磁资料表明,地磁的南北极在地质历史中一直处在周期性交替之中。

我们把与现代两极极性相同的称正向期,反之称为反向期,最近3—4百万年来有三次

大的倒转

0~69万年布容正向期

69-243松山反向期每次持续时间大约1百万年

243-332高斯正向期共3次倒转

332以前吉尔伯反向期

3.古地磁学

居里点——铁磁质转为顺磁质时的温度(大约600。~700℃)。

热剩磁一岩浆冷凝成岩浆岩的过程中,磁性矿物经居里点时被当时

磁场磁化(方向一致),这种保留在岩石中的磁性称热剩

磁。记录了当时地磁场的状况。

古地磁学一利用岩石热剩磁来研究地史时期地球磁场的大小、

方向、磁极位置及演变过程的科学。

古地磁学的研究成果为现代地质学的海底扩张,板块运动提供了十分重要的证据。

(四)地球的弹和塑性

能传播地震波

弹性表现1.

2.固体潮(球体形状一段时期变化,另一段时期

恢复原状)

J作用速度快,持续时间短,表现为弹性。

塑性表现I作用速度缓慢,持续时间长,表现为塑性

二、地球的内部圈层

f1.地球正固体椭球体,长轴与旋转轴垂直

I2.岩层褶皱、柔皱、蠕变

对地球内部的了解只能是间接地通过借助某种手段来了解(目前最深的钻

10KM相对于6371KM半径来说微乎其微)这种手段就是地震波。(振动或冲击形成的弹

性波)。

(-)地震波

1.面波一一物质界面上传播

2.体波--介质体内传播(纵波P和横波S)

无论纵波还是热波的传播速度都与介质的物理有密切的关系。

——体变模量(物体在围压下体积能宿小的程度)

一一切变模量(物体在定向压力下形状改变的程度,液体为零)

----物体(介质)密度

液体中Vs=O,无横波

同时,当地震波通过上、下两种物质的物性相差较大的界面时,能够发生的类似光

的传播时的反射和折射。

(二)圈层划分

人们在地表设立专门的地震波接收站,记录地震波的传播情况,并经复杂的计算,

得出地球内部一些物性差异较大的圈层界面。

名称圈层代号底界深度KM密度物态

地壳A332.6-3.0

固态岩石

60

B

上250

地塑性软流

圈(低速

幔C4003.32—5.7带)

地D2898

地外E液态

9.7-13

过度F固态

(16)

内G6381

一级界面有:莫霍界面(地壳与地幔的分界),1909年南斯拉夫学者提出。

古登堡界面(地幔与地壳的分界),1914年美国学者提出

(三)地壳---地质学研究的重点

L莫霍面是地壳与地幔分界,厚度(深度)在大洋地区和大陆地区不同

大陆区陆壳厚20—70公里平均33km

大洋区洋壳厚5—10公厘平均7km

2.康拉德界面一一仅存在于陆壳中3925年发现),是次一级界面,

深约10km。

界面之上,岩石平均密度2.67,花岗岩质,称硅铝层Si-Al

界面之下,岩石平均密度2.9,玄武岩质,称硅镁层Si-Mg

3.陆壳与洋壳的区别

①厚度不同,陆壳33公理,洋壳7公理;

②陆壳的物质组成为上部硅铝层,下部硅镁层

洋壳的物质组成只有硅镁层

§3促进地壳演变的地质作用

地壳是地球的最外圈层,也是人类了解最多的部分,自形成以来其表面形态,内部结构和物质物

质成分无时无刻不在变化和发展,这些变化和发展有的速度快而强烈,易为人们察觉,如地震,火

山喷发等;有的却十分缓慢不易被发现,如山脉的上升、海底扩张等。促使这变化,发展的动力,

都是自然动力.这些过程就是地质作用。

一、地质作用一一由自然动力促使地壳(岩石圈)的物质组成,结构、

构造和地表形态变化和发展的作用。

自然动力(地质动力)根据其能量来源分为:内动力(内生动力,内营力)

外动力(外生动力、外营力)

二、内动力地质作用一一由于地球内部能源(自转能,重力能,放射性元素蜕变产生的热

能等),在地壳深处产生的动力,作用于整个地壳(包括地表和深处)的作用。

类型包括:岩浆作用、变质作用、地震作用、构造运动(地壳运动)

三、外动力地质作用一一大气、水和生物在太阳辐射能、日月引力能及地球重力能的影响下

产生的动力,作用于地壳表层的各种作用。

类型包括:风化作用、剥蚀作用、搬运作用、沉积作用、成岩作用

各种地质作用(内、外)在促使地壳物质运动、变化的过程中,都包含着建设性和破坏性两个

方面,一方面不断形成新的物质成分(矿、岩)、地质构造和地表形态。另一方面又不断破坏原有的

物质成分(矿、岩),地质构造和地表形态。

正是由于地质作用的破坏一一建设一一再破坏一一再建设不断反复,促使地壳不断变化和发展。

地质学中涉及的问题无一不是与各种动力的地质作用有关,都是地质作用的产物(矿物、岩石、构

造、地表形态、地层、生物)

因此,研究和阐明各种地质作用的过程、规律是地质学的基本的内容

岩浆作用

变质作用

地震作用

(内动力地质作用

地壳运动

地质作用风化作用

剥蚀作用

搬运作用

外动力地质作用沉积作用

成岩作用

第二章矿物

地球的物质组成中,地壳由岩石组成,岩石由矿物组成,矿物由各种元素组成。

§1.元素

一、元素和同位素

元素——由原子组成(原子核、核外电子)目前己108种(总数)92种(自然界)

同种原子可有不同原子量(中子数不同)称同位素,108种元素中(108-21=87种)均具有两种以上

同位素混合,同位素共300多种,其中几十种具有放射性,蜕变释放a、6、丫粒子。放射性同位

素,对人体杀伤力很强。

二、地壳中的元素与克拉克值

人们一直想了解地壳中元素的分布情况各种元素占的比例。美国科学克拉克根据采自全球地511

9个样品分析结果计算出了:

克拉克值一地壳中元素平均质量的百分比(元素的丰度)

046.30Na2.63前十位99.96%

Si28.15K2.09前2位74.45%

Al8.23Mg2.33前4位88.31%

Fe5.63TI0.57

Ca4.15H0.15

§2.矿物的概念

一、矿物的定义

矿物一一天然产出的(自然作用形成的)元素的单质或化合物。

令人造矿物不属地质学范畴(已知矿物3000多种)

令具一定化学成分(每种矿物有较稳定的化学成分)。

令绝大多数内部质点有序排列(晶体矿物)。

令绝大多数矿物是固态,极个液态、气态、Hg

二、晶体矿物

1.晶体与非晶体

晶体一一内部质点(原子、离子)在三维空间周期性重复排列(即有序排列)的固体。

非晶体一一内部质点排列无序。

2.晶体矿物一一组成矿物的质点在三维空间周期性重复排列的矿物。或具有晶体结构的矿物。

3.晶体的格子构造一一有序排列的质点按规律将几何点连成的三维空间格子。

平行六面体一一格子构造最小的单元。

4.晶形--晶体外部形态。

理解了格子构造和平行方面体,晶体矿物实际上是最不的平等六面体,在三维空间无间隙地重复

堆切而成的。当矿物晶体停止堆砌时,保留的外部形态是一个与内部结构有关的几何多面体(晶形)。

对每种矿物来说,如果晶体充分自由发展,外形较固定,如:食盐的立方体、方解石的菱体、磁铁

矿的八面体、石英的六方柱和六方双锥。

只有晶体矿物生长的环境良好,有充分的时间,空间才有完好的晶形,并非所有晶体矿物都能

以规则的晶形产出。

矿物的同质多象与类质同象

同质多象一一相同化成分的物质在不同的地质条件(P、T)下,可以形成不同的晶体结构,从

而成为不同的矿物。如石墨、金刚石、化学成分都是C,其物理性质可以完全不同;石英SiOz有柯

石英、斯石英等。

类质同象一一矿物晶体结构中的某种原子或离子可以部分地被性质相似的它种原子或离子替代

而不改变晶体结构。其物理性质差异一般不大。如:橄榄石(Mg、Fe)4SiO4],Mg、Fe为类质

同象的替代

第三章岩浆作用及岩浆岩

§1概念

一、岩浆——上地幔或地壳深处,天然产出的成分以硅酸盐为主的高温溶融

物质。

化学成分:SiOz为主Al2O3,Go、FeO……

依SiOz多少分:

超基性<45%、基性45-52%、中性53-65%酸性>65%

富含挥发份:HQ、CO2、NH-H2s

物理性质:T高(650。-1400。C)P大(几千大气压)粘稠流体

基性---T高、P小、稀

酸性一一T小、P大、稠

二.岩浆作用一一岩浆形成、运移、冷凝的全部过程。

喷出作用

侵入作用{舞龄管

I深成侵入作用

三、岩浆岩——

熔融岩浆冷凝后形成的岩石J台?号

侵入石

§2喷出作用与喷出岩

一、岩浆活动与火山构造

(-)喷出活动(火山活动、火山爆发)一一岩浆形成,向上运移并喷出地表,在地表冷凝

的全部过程。

火山喷发是一种极为壮观而又令人生畏的自然现象,但由于喷发前征擦兆明显,有一定

的地形标志,一般不会给人类生命带来大危害.现代火山活动,内陆不多,常见一些岛国、沿海地

区。

根据火山活动情况分:

活火山activevolcano--现代仍在活动或周期性活动。

美(圣海伦斯)意(维苏威、埃特纳)

休眠火山dormantvolcano---人类史后喷发过,但长期以来静止。

(五大莲池)

死火山extinctvolcano——人类史前喷发过,史后从未喷发的火山。

(江宁方山)

(-)火山喷发类型

裂隙式喷发一一岩浆沉地表狭长的裂隙溢出。地史早期多。通常地球形成初期,地壳薄,此方

式较多。现代洋脊附近,冰岛是洋脊在陆地上延伸通过的地方,有较多的裂隙式喷发。

中心式喷发一一岩浆沿火山通道上移从火山口喷出。

1.猛烈式:突然喷发(酸性粘度大易发生)喷发开始时,火山突然爆炸,大量的气体、

围岩、岩浆一齐喷出,危害大。1902年西印度群岛的培雷火山喷发,高4000米,山角下圣

佩尔城倾刻间被摧毁,死亡达40000人。

2.宁静式(夏威夷式):基性岩浆容易发生。

3.递进式:猛烈一一宁静

(三)火山构造

火山锥:熔岩锥、集块锥、复合锥

火山口、火山通道及火山颈

二、火山喷出物及喷出岩

(­)喷出物:气体、液体、固体

1.气体:在岩浆向上运移的过程中,遭受到上伏岩层的压力越来越小,这时,在深处高压下,

溶于岩浆的挥发份,首先成为气体并沿岩层的孔隙、裂隙、逸出地表,且量浓度越来越大。成分主

要为比0>60%、CO-HzS、SO-NH"喷发前,大量气体;喷发中,仍有大量气体随岩浆喷出;

喷发后期,当岩浆停止喷发后,气体仍徐徐逸出。

2.固体(火山碎屑)

先冷凝或半冷凝在火山通过的物质

岩浆液滴,喷到空中,在空中冷凝后落下

来源

1JJ:.围岩

火山弹>50mm

砾2—50mm

,火山碎屑岩

灰)2mm(凝灰岩)

火山渣大小不一、多孔、渣状,

3.液体(熔岩)

火山喷发的主体。喷出地表后失去一些挥发份的岩浆称熔浆,落浆冷凝后成岩称为熔岩。

熔岩是熔浆流动过程中冷凝的,具各种形态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