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决战山巅高考(语文)全真模拟卷(六)原卷+解析_第1页
2024决战山巅高考(语文)全真模拟卷(六)原卷+解析_第2页
2024决战山巅高考(语文)全真模拟卷(六)原卷+解析_第3页
2024决战山巅高考(语文)全真模拟卷(六)原卷+解析_第4页
2024决战山巅高考(语文)全真模拟卷(六)原卷+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Word文档下载后可自行编辑1/12024决战山巅高考(语文)全真模拟卷(六)原卷+解析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决战山巅——高考全真模拟卷(六)

语文

(测试。

C.行星风系是指地球上接近地面的大气的一种流动方式,它的流动本来是非常规律的,但特殊的地形等因素会打破其规律。

D.较之高原,平原地区接收到的太阳辐射更少,因此行星风系控制下的气流可以从高空下沉至地面,这让降雨难以形成,气候会变得较为干燥。

4.(5分)本文谈到了大碰撞对中国哪几个方面的影响,请简要概括出这几个方面。

5.(5分)好的科普文应该具备哪些要素?请结合文本材料进行分析。

1.D2.B3.C4.地貌、气候、水系、生命。5.①科学性:在介绍科学知识的过程中,运用较多的科学术语和科学研究成果;②逻辑性:从根本成因到后续影响,主次分明,逻辑清晰;③严谨性:对关于科学判断的陈述加以适当界定,列出关键数字,更加精准;④通俗性:深入浅出,通俗易懂,运用打比方等手法,将青藏高原的特点等专业性内容生动形象地呈现。

1.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中重要概念、词语的含义的能力。

D.原文“豹亚科动物起源于青藏高原,……不仅豹亚科,许多‘北极动物’同样起源于青藏高原”,可见,许多“北极动物”起源于青藏高原,但“北极动物”不等同于起源于青藏高原的动物。

故选D。

2.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

B.“世界上同纬度地区的其他一些地方”并不受青藏高原的影响。由原文第三段“在北纬30°附近的亚热带地区,行星风系控制下的气流不断从高空下沉至地面。温度越来越高,水汽也越来越不易凝结,难以形成降雨。受此影响,北纬30°附近出现了大面积的干旱地带,从北非到西亚,几乎连成一片。如果没有意外,同样位于北纬30°附近的中国南方地区,也会比现在干燥得多”可见,文中只说北纬30°附近亚热带地区受行星风系控制干旱少雨;青藏高原的出现改变了位于北纬30°附近的中国南方地区的气候,并未说世界上同纬度地区其他地方“降雨骤减”,从地理知识上来说,这些地方本来就是干旱少雨的。

故选B。

3.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概括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的能力。

A.“土层堆积厚度进一步增加”错误,原文有两处“青藏高原诞生的同时,大碰撞的力量也开始向外围扩散。此前已经有了一定海拔高度的另一些地方也受到挤压,进一步抬升,包括黄土高原、云贵高原、内蒙古高原”“它(西风)吹起西北沙漠中的沙尘,沿着青藏高原北部边缘向东推进,沙尘颗粒在太行山以西、秦岭以北降落,形成了黄土堆积厚度最高达400米的黄土高原”。可见,“挤压”造成“抬升”,但没造成“土层堆积厚度进一步增加”,土层堆积厚度增加是因为外力的西风“吹起”“沙尘”。

B.大兴安岭“属于第三阶梯”错误,原文“大兴安岭、太行山、雪峰山三山以东,大部分海拔在500米以下,为第三级阶梯”,不是“大兴安岭”属于第三阶梯,而是“大兴安岭以东的地区”属于第三阶梯。

D.范围扩大,原文“在北纬30°附近的亚热带地区,行星风系控制下的气流不断从高空下沉至地面。温度越来越高,水汽也越来越不易凝结,难以形成降雨”,并不是所有平原地区的气流都下沉至地面,都较为干燥,而是“在北纬30°附近的亚热带地区”的具体情况,选项扩大了范围。

故选C。

4.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

由“在青藏高原形成时,板块碰撞的巨大挤压力量传导到板块内部后,围绕着青藏高原的区域也被迫隆起,形成了较低的云贵高原、蒙古高原、黄土高原等一系列高原,让中国形成了从西向东逐级递减的3级台阶”可得出:对地貌的影响。

由“青藏高原的形成还极大地改变了气候和环境。在青藏高原形成之前,中国东部为干旱荒漠,西部则为潮湿的森林。但青藏高原形成后,这个状态就完全翻转了”可得出:对气候的影响。

由“高原‘抽风机’重塑了中国的气候。一座‘超级水塔’又在高原上竖立起来,中国的水系也将为之一变”“中国乃至亚洲的水系布局由此奠定”可得出:对水系的影响。

由“除了影响气候和环境之外,青藏高原还可能是现代生物演化过程中至关重要的枢纽”青藏高原曾是冰期动物的“保育园”“青藏高原在崛起后,充当了冰期动物的‘保育园’,它们在此起源演化,全球性大冰期时从青藏高原扩散到世界各地”“多样的生态环境,让青藏高原成为冰期多种生物的避难所。尤其是横断山脉地区……成了诸多生物向南迁徙的通道,也成了它们的避难所。可以说,青藏高原塑造了现代生物链”可得出:对生命的影响。

5.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文本体裁特征的能力。

科普文是指以浅显的、通俗易懂的方式、让公众接受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知识、推广科学技术应用、倡导科学方法、传播科学思想、弘扬科学精神的文章。其要素应该包含科学性、逻辑性、严谨性和通俗性。

科学性:本文介绍青藏高原的形成对中国地貌、气候、水系、生命的影响,这是科学研究的成果;在介绍青藏高原对中国气候的影响时,用到了一个术语——行星风系,“如果不考虑地形等诸多因素,地球上接近地面的大气将以一种非常规律的方式流动,这便是行星风系”。这些都体现出了文章的科学性。好的科普文在介绍科学知识的过程中,运用较多的科学术语和科学研究成果。

逻辑性:文章先介绍青藏高原的成因,“约6500万年前,印度板块与欧亚板块相撞,撞击速度极快,能量极大,引发了超大幅度的地表隆起。地球上最高、最年轻的高原——青藏高原诞生了”,然后依次介绍对地貌的影响,对气候、水系、生命的影响,地貌影响到了气候,气候又影响到了水系,最后影响到生命,环环相扣,逻辑清晰严谨。本文从根本成因到后续影响,论述主次分明,逻辑清晰。

严谨性:“如果不考虑地形等诸多因素,地球上接近地面的大气将以一种非常规律的方式流动,这便是行星风系”中“如果不考虑地形等诸多因素”使更加表述严谨;“囊括了地球上14座8000米级山峰、绝大多数的7000米级山峰,以及数不胜数的5000~6000米级山峰”中“囊括”“绝大多数”也体现了表述的严谨性,而诸多数字的罗列则体现出精确性。好的科普文对关于科学判断的陈述加以适当界定,列出关键数字,表述精准。

通俗性:本文把青藏高原比喻为一座大型“抽风机”,生动地解释了青藏高原是如何影响到中国北纬°附近地区的气候的,体现了文章的通俗性。文章深入浅出,通俗易懂,运用打比方等手法,将青藏高原的特点等专业性内容生动形象地呈现在读者面前。

(二)现代文阅读Ⅱ(共16分)

(本题16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我远来是为的这一湖水

王剑冰

刚下过一场雨,蒙自的老街湿漉漉的。一线阳光就在这时划过来,南湖上又是一片光鲜。如果没有穿梭往来的汽车,会让人想起多少年前的5月,同现在差不多的天气,南湖边霎时出现了一群来自全国各地的学生,男的衣衫整洁,女的裙裾飘摇。一下子涌来这么多文化人,让人有一种震惊和欣喜,来的是西南联大的学生啊。一个享誉世界的文化讲坛也在南湖边开启。主讲者有陈寅恪、冯友兰、钱穆、闻一多、朱自清、沈从文……

1938年,在北中国已经放不下一张书桌的情况下,北大、清华、南开三校南迁昆明,组建了西南联大,由于昆明校舍不敷,边城蒙自便暂时接纳了联大的文学院、法学院。政府尽心,绅士尽力,把联大师生安顿在风景秀丽的南湖边,让他们住进最好的房子。蒙自海关、法国领事馆、哥胪士洋行和周柏斋的“颐楼”,成了分校的教室和住地。领事馆敞亮气派,高树挺拔。哥胪士洋行是整个蒙自最豪华的西式建筑,海关大院则像一座花园。

这样,西南联大师生的生活就与美丽的南湖融在了一起。每天,师生上下课经过南湖东堤,课余在湖边读书、唱歌、诵诗,在湖里畅游,在亭上探讨,青春的气息弥漫水中。鱼翔浅底,鸟儿扑飞,田田莲叶拨弄着微风。南湖,一时成了联大师生感情的依托、诗情的沃土。想起诗人周定一的《南湖短歌》,这首诗感情淋漓,淋漓得让人泪涌:

我远来是为的这一园花。你问我的家吗?

我的家在辽远的蓝天下。我远来是为的这一湖水。我走得有点累,

让我枕着湖水睡一睡。让湖风吹散我的梦,让落花堆满我的胸,

让梦里听一声故国的钟。

……

我在这小城里学着异乡话,你问我的家吗?

我的家在辽远的蓝天下。

蒙自武庙街的颐楼,是十分有特色的民居,作了联大女生的宿舍。楼高势险,古榕成荫,湖光山色,尽收眼底。入夜,山风刮来,呜呜嘘嘘,如怨如诉,女生们总是长久不能成眠。家乡、亲人、故都,无不随风而来,于是,她们将颐楼叫成了听风楼。听风楼,听的是“风在吼,马在叫,黄河在咆哮”吗?听的是“大风起兮云飞扬,威加海内兮归故乡”吗?

虽然美丽的南湖给了师生们暂时的宁静,但是在那个烽火连三月的年代,宁静中又奔涌着激情。开学第一天,分校师生即在南湖北岸的省立蒙自中学礼堂集会。会上,北京大学同学会发出《告全国同胞书》,呼吁唤醒国人,担负起应尽的责任,争取国家民族之生存。他们还走上街头,以各种形式宣传抗战。有的同学竟就参加了飞虎队,奔向抗日的战场。

现在,我正在一面弧形的标识墙前驻足,上面镌刻着西南联大的校训“刚毅坚卓”。我不由想起冯友兰先生1938年8月在蒙自为清华第十级毕业生题词中的话:“第十级诸同学由北平而长沙衡山,由长沙衡山而昆明蒙自,屡经艰苦,其所不能,增益盖已多矣。”朱自清先生的题词中也说:“诸君又走了这么多的路,更多地认识了我们的内地,我们的农村,我们的国家。诸君一定会不负所学,各尽所能,来报效我们的民族,以完成抗战建国的大业的。”

我慢慢进到楼内,走上楼梯,轻轻推开一扇门,竟然是闻一多先生的宿舍。先生把蒙自比作了“世外桃源”,他在这里能够静心读书,以至于除吃饭、上课外,长时间不下楼活动。历史教授郑天挺见他如此“怒读救国”,恐对身体不好,就劝他说:“一多啊,你何妨一下楼呢?”于是闻先生便得了“何妨一下楼主人”的雅号。现在这个楼门上方,就挂着“一下楼”的匾牌。走进不大的卧室,一股书香仿佛立时灌了满怀。先生,久仰了!屋内摆设依旧,只是先生擎着他的《红烛》下楼远去了。

漫步湖边,前面走着的是陈寅恪教授吗?他边走边感慨:“风物居然似旧京,荷花海子忆升平;桥边鬓影还明灭,楼外歌声杂醉酲……”钱穆教授则每天都会来到湖上的茶亭中,伴着一壶茶,沉思久坐。朱自清教授在这里同样看到了荷塘月色,为此他又有了散文新作,新作里说,“一站到堤上就禁不住想到北平的什刹海”。蒙自是哈尼族、彝族聚居区,火把节期间,人们在家门口燃起一堆堆火载歌载舞,朱自清也融入这热烈之中:“这火是光,是热,是力量,是青年。在这抗战时期,需要鼓舞精神的时期,它的意义更是深厚。”

不少教授是带着家眷来的,冯友兰的女儿宗璞后来回忆说:“南湖的水颇丰满,柳岸河堤,可以一观;有时父母携我们到湖边散步。那时父亲是四十三岁,半部黑髯,一袭长衫,飘然而行。……在抗战十四年艰苦的日子里,蒙自数月如激流中一段平静温柔的流水,想起来,总觉得这小城亲切又充满诗意。”

蒙自分校,虽然只存在了短短几个月,却是西南联大这支现代乐曲中一段优雅的乐章,南湖的音符在其间跳荡。“当小火车缓慢地从蒙自站驶出时,我们对于这所谓‘边陲小邑’大有依依不舍的情绪。”这是陈岱孙先生的心声,也代表了蒙自分校师生的心情。他们坐着窄窄的小火车来,又乘着窄窄的小火车走了,留下长长的铁轨长长的思念。多少年后,有人毕业直接回来这里工作,有人情意绵绵故地重游。又多少年后,北大、清华、南开的后生们循着先贤的脚步来,来看这一湖波光潋滟的水。

我仍然沿着湖走,湖边生长着一些茂盛的合欢树,还有各种各样的花草藤蔓,婆婆娑娑延续了不知多少岁月。

(选自王剑冰同名散文,有删改)

6.(3分)下列与文章内容相关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中第三段的“鱼翔浅底”出自毛泽东的《沁园春长沙》,引用该句既表现了湖水的清澈美丽,也侧面体现了西南联大师生的活力。

B.联大女生改颐楼为“听风楼”,“听风”二字寓意丰富,既指倾听自然山风,也指风声唤起了家国之思,激发了抵御外侮的豪情。

C.汉乐府《江南曲》有“莲叶何田田”句,朱自清的《荷塘月色》也用过“田田”这个词,本文中第三段的“田田”一词与他们所用词义相同。

D.文中倒数第五段的成语“世外桃源”,出自陶渊明的《桃花源记》,闻一多以此比喻蒙自是如桃花源般与世隔绝、安居乐业的理想世界。

7.(3分)下列对作品的理解和赏析,不准确的一项是()

A.西南联大文学院、法学院的师生到达蒙自后,他们的生活与南湖融为一体,南湖也成为师生们的精神家园。

B.文中多次引用朱自清、闻一多、陈寅恪等名家之言,让读者感受到了这些文人的坚定意志和浓浓的爱国热情。

C.后生学子循着先贤的足迹造访南湖,以欣赏湖光山色,感受蒙自的风土人情,寻找亲切而充满诗意的生活。

D.文中第七、八段运用了想象的手法,以虚拟之笔描写闻一多远去的情形及行走中的陈寅恪,让人仿佛直面先人。

8.(5分)为什么说《南湖短歌》“感情淋漓”?请简要说明。

9.(5分)本文艺术感染力强,使读者获得了“身临其境”的感觉。请简要分析是如何做到的?

6.D7.C8.①“淋漓”在文中是“充沛”之意。《南湖短歌》饱含多种情感。②《南湖短歌》强烈抒发了对南湖风光的欣赏、赞美之情。③《南湖短歌》抒写了对南湖给予西南联大师生学习环境和精神慰藉的感激之情。④《南湖短歌》抒发了对遥远家乡的浓烈思念之情。⑤《南湖短歌》饱含了国难时期颠沛流离的痛苦之情。9.①想象细致:如对西南联大师生进入蒙自时“男的衣衫整洁,女的裙裾飘摇”的想象,对闻一多先生擎着他的《红烛》下楼远去的想象,对陈寅恪教授边走边感慨的想象,均细致动人,让人如临现场。②材料真实:如用客观简洁的笔触叙述蒙自成为西南联大分校的来龙去脉,让读者深入了解当时的时代背景;引用冯友兰、朱自清、陈寅恪等人的话语,使场景描写真实可信。③情感真挚:在文中对西南联大师生在动荡时局中依然满怀唤醒国人、抵御外侮、收复河山的爱国激情的赞叹真挚自然。

6.本题考查学生综合赏析文学作品的思想内容的能力。

D.“安居乐业”错,原文为“先生把蒙自比作了一个‘世外桃源’,他在这里能够静心读书,以至于除吃饭、上课外,长时间不见下楼活动”,并不是安居乐业。

故选D。

7.本题考查学生综合赏析文学作品的艺术手法的能力。

C.“以欣赏湖光山色,感受蒙自的风土人情,寻找亲切而充满诗意的生活”错,造访南湖主要是因为南湖是西南联大曾经的校址,大师们曾经在此求学研究。

故选C。

8.本题考查学生探究作品情感意蕴的能力。

“感情淋漓”是指此诗情感表述充沛。通过设问引起读者注意,通过排比、反复增强了语势,在写法上首尾呼应,表述了对南湖的感激,强烈的爱国之情和对家乡的思念。

结合“我远来是为的这一湖水”可知,《南湖短歌》强烈抒发了对南湖风光的欣赏、赞美之情。

结合“我走得有点累,让我枕着湖水睡一睡。让湖风吹散我的梦,让落花堆满我的胸,让梦里听一声故国的钟”可知,《南湖短歌》抒写了对南湖给予西南联大师生学习环境和精神慰藉的感激之情。

结合“我的家在辽远的蓝天下”“让梦里听一声故国的钟”可知,《南湖短歌》诗人反复吟咏“我的家在辽远的蓝天下”,抒发了对遥远家乡的浓烈思念之情。

结合“你问我的家吗?我的家在辽远的蓝天下”“我走得有点累”可知,《南湖短歌》饱含了国难时期颠沛流离的痛苦之情。

9.本题考查学生分析体裁特点和表现手法的能力。

①想象细致:如“南湖边霎时出现了一群来自全国各地的学生,男的衣衫整洁,女的裙裾飘摇”对西南联大师生进入蒙自时“男的衣衫整洁,女的裙裾飘摇”的想象,“屋内摆设依旧,只是先生擎着他的《红烛》下楼远去了”对闻一多先生擎着他的《红烛》下楼远去的想象,“漫步湖边,前面走着的是陈寅恪教授吗?他边走边感慨”对陈寅恪教授边走边感慨的想象,均细致动人,让人如临现场。

②材料真实:如“1938年,在北中国已经放不下一张书桌的情况下,北大、清华、南开三校南迁昆明,组建了西南联大,由于昆明校舍不敷,边城蒙自便暂时接纳了联大的文学院、法学院”用客观简洁的笔触叙述蒙自成为西南联大分校的来龙去脉,让读者深入了解当时的时代背景;“我不由想起冯友兰先生1938年8月在蒙自为清华第十级毕业生题词中的话……”“朱自清先生的题词中也说……”“他边走边感慨……”引用冯友兰、朱自清、陈寅恪等人的话语,使场景描写真实可信。

③情感真挚:“走进不大的卧室,一股书香仿佛立时灌了满怀。先生,久仰了!”“蒙自分校,虽然只存在了短短几个月,却是西南联大这支现代乐曲中一段优雅的乐章,南湖的音符在其间跳荡”在文中对西南联大师生在动荡时局中依然满怀唤醒国人、抵御外侮、收复河山的爱国激情的赞叹真挚自然。

古诗文阅读(共26分)

(一)文言文阅读(共20分)

(本题20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德行:颜渊,闵子骞。言语:宰我,子贡。政事:冉有,季路。文学:子游,子夏。

子贡问曰:“何如斯可谓之士矣?”子曰:“行己有耻,使于四方,不辱君命,可谓士矣。”

(节选自《论语·先进》《论语·子路》)

材料二:

昔者,陈成恒相齐简公,欲为乱,惮齐邦鲍、晏,故徙其兵而伐鲁。鲁君忧也。孔子患之,乃召门人弟子而谓之曰:“诸侯有相伐者尚耻之今鲁父母之邦也,丘墓存焉。今齐将伐之,可无一出乎?”颜渊辞出,孔子止之。子路辞出,孔子止之。子贡辞出,孔子遣之。子贡南见吴王,谓吴王曰:“今万乘之齐,私千乘之鲁,而与吴争强,臣切为君恐。且夫救鲁,显名也,而伐齐,大利也。义在存亡鲁,勇在害强齐而威申晋邦者,则王者不疑也。”吴王曰:“子待吾伐越而还。”子贡曰:“不可。君以伐越而还,即齐也亦私鲁矣。且大吴畏小越,如此,臣请东见越王,使之出锐师以从下吏,是君实空越,而名从诸侯以伐也。”吴王大悦,乃行子贡。子贡东见越王,越王问曰:“此乃僻陋之邦,大夫乃至于此?”子贡曰:“今夫吴王有伐齐之志,君无惜重器,以喜其心,毋恶卑辞,以尊其礼,则伐齐必矣。彼战而不胜,则君之福也,彼战而胜,必以其余兵临晋。臣请北见晋君,令共攻之。其骑士锐兵弊乎齐,重器羽旄尽乎晋,则君制其敝,此灭吴必矣。”越王大悦。吴王果兴九郡之兵,而与齐大战于艾陵,大败齐师,陈兵不归,果与晋人相遇黄池之上。吴晋争强,晋人击之,大败吴师。越王闻之,涉江袭吴,杀夫差而僇其相。故曰子贡一出,存鲁、乱齐、破吴、强晋、霸越,是也。

(节选自《越绝书·越绝内传陈成恒》)

10.(3分)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加句读,请在答题卡中写出字母。

诸A侯B有C相D伐E者F尚G耻H之I今J鲁K父L母M之N邦O也

11.(3分)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四方,文中指四方诸侯之国,与成语“四方之志”的“四方”意思不相同。

B.存,指保存,与《短歌行》中“枉用相存”的“存”字意思相同。

C.僻指地处偏远,与《琵琶行》中“浔阳地僻无音乐”的“僻”字意思相同。

D.卑辞指谦卑的言辞,“卑”与《送东阳马生序》中“非天质之卑”的“卑”字意思不相同。

12.(3分)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齐国的宰相陈成恒想兴兵作乱,但又忌惮齐国有鲍氏、晏氏,转而调遣军队去攻打鲁国,鲁国的国君很担心,孔子也为此忧心忡忡。

B.子贡出使吴国,希望吴王能出兵救鲁,讨伐齐国以获得大利,吴王答应等讨伐越国回来后去救鲁,子贡认为到那时鲁国早就亡国了。

C.子贡出使越国,劝说越王多方讨好吴王,以坚定吴王讨伐齐国的决心,认为齐晋同时出兵一定会击败吴军,越国就可借机灭掉吴国。

D.吴王大举攻打齐国,大败齐军,后又继续与晋国军队作战,结果为晋军所败。越王乘机兴兵渡江攻打吴国,成就了灭吴称霸功业。

13.(8分)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今万乘之齐,私千乘之鲁,而与吴争强,臣切为君恐。

(2)彼战而不胜,则君之福也。彼战而胜,必以其余兵临晋。

14.(3分)鲁国危难时,孔子的学生颜渊、子路(季路)、子贡先后请求出使,孔子只同意子贡出使,这是什么原因?

10.FIK11.B12.C13.(1)现在拥有万辆战车齐国,要占有只有千辆战车的鲁国,而与吴国争强,我深深为您担忧。

(2)他打仗失败了,是您的福分。他打仗胜利了,一定会用|率领剩下的部队去攻打晋国。14.①子贡善于言辞,颜渊、子路长处不在此;

②出使四方诸侯之事,在子贡向孔子请教学业的过程中曾涉及过。

10.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断句的能力。

句意:对于那些互相征讨的诸侯,我们尚且感到羞耻。现在齐国即将侵犯鲁国,鲁国是我们的祖国。

“诸侯有相伐者”中“诸侯”是主语,“有”是谓语,“相伐者”是宾语,“者”后F处断开;

“耻之”是动宾结构,后面I处断开;

“今鲁父母之邦也”是判断句,“鲁”是判断句的主语,符合“……,……也”的结构特点,“鲁”后要断开,可以起到强调作用。K处断开。

故在FIK处断句。

11.本题考查学生了解并掌握常见的文学文化常识及文言一词多义的能力。

A.正确。四方诸侯之国。/指东、南、西、北四个方向,表示范围广。句意:出使外国各方。/志向远大。

B.错误。保存,此处可引申为挽救。/问候,思念。句意:在道义上挽救危亡的鲁国/一个个屈驾前来探望我。

C.正确。句意:这是偏僻简陋的小国。/浔阳这地方荒凉偏僻没有音乐。

D.正确。谦卑的言辞。/低下。句意:不要讨厌俯首低眉、用谦卑恭敬的话去奉承吴国。/不是天资低下。

故选B。

12.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概括文章内容的能力。

C.“齐晋同时出兵一定会击败吴军”错误,根据原文“臣请北见晋君,令共攻之。其骑士锐兵弊乎齐,重器羽旄尽乎晋,则君制其敝,此灭吴必矣”,其中的“君”应是越王,所以应为:越晋同时出兵。

故选C。

13.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并翻译文言文句子的能力。

(1)“万乘”“千乘”,万辆战车,千辆战车;“私”,占有;“切”,深深;“恐”,担忧。

(2)“彼”,他;“则君之福也”,判断句;“临”,攻打。

14.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

从材料一“德行:颜渊,闵子骞”可知,颜渊和闵子骞的特点在“德行”;从“政事:冉有,季路”可知,冉有和季路的特长是“政事”;从“言语:宰我,子贡”可知,宰我和子贡的特长在“言语”。由此可知,子贡擅长言辞,这符合出使的要求,而颜渊、子路等人的长处不在此;孔子是根据他们的才能因材施教,并人尽其才。

同时,材料一提到子贡向孔子请教学业,孔子的答语中提到“行己有耻,使于四方,不辱君命”,可见子贡请教学业之时曾涉及过出使之事。

参考译文:

材料一:

德行好的有:颜渊、闵子骞。善于辞令的有:宰我、子贡。擅长政事的有:冉有、季路。通晓文献知识的有:子游、子夏。

子贡问道:“怎样才可以叫做士?”孔子说:“自己在做事时有知耻之心,出使外国各方,能够完成君主交付的使命,可以叫做士。”

材料二:从前,陈成恒担任齐简公的国相,他想作乱篡位自立,但心中惧怕齐国的世族鲍、晏两家,所以就调动他们两家的军队去进攻鲁国。鲁哀公十分担心,孔子也非常忧虑,于是召集门生弟子,对他们说:“对于那些互相征讨的诸侯,我们尚且感到羞耻。现在齐国即将侵犯鲁国,鲁国是我们的祖国,我们的坟墓也要筑在这里。现在齐国要讨伐它,我们难道不应该出去阻止一下吗?”颜渊请求出去阻止,孔子不同意;子路请求出去阻止,孔子也不同意;子贡请求出去阻止,孔子同意了。子贡南下去见吴王,劝吴王说:“现在拥有万辆战车的齐国,要占有只有千辆战车的鲁国,而与吴国争强,我深深为您担忧。况且,救援鲁国,能够显扬好的名声;而讨伐齐国,也可以获得大的益处。如果一举而能在道义上挽救危亡的鲁国、在气势实力上制服强齐和威震晋国,那么,肯定就能够称王,这一点是毫无疑问的。”吴王说:你等我打败了越国后,再商议讨伐齐国的事情。”子贡说:“这不行。君王想打败越国回来后再去与齐国较量,那时候鲁国早已被齐国兼并了。只知道对付弱小的越国,却惧怕强大的齐国,那么,我就先到东面去见越王,劝说越王派出精兵,按照我的建议,与吴军一起去救鲁伐齐。这样,君王既能得到削弱越国的实际,又能获得为拯救诸侯而去讨伐强暴的好名声。”吴王听后大为高兴,于是就送子贡去越国。子贡东行来拜见越王,越王问子贡说:“我们越国是个偏僻鄙陋的地方,先生居然屈尊光临,不知有什么要求?”子贡说:“吴王有讨伐齐国的愿望,君王就应该不惜贵重的器物,把它们献给吴国,以迎合吴王之心,也不要讨厌俯首低眉、用谦卑恭敬的话去奉承吴国,应该故意抬高行礼的等级,那么吴王就一定会去攻打齐国了!他打仗失败了,是您的福分。他打仗胜利了,一定会以剩下的部队去攻打晋国。我请你允许我北行去拜见晋君,劝说晋君,使晋、越两国夹攻吴国,吴国的精锐之师和宝器仪仗,先在齐国受到损伤,后又在晋国消耗殆尽,于是,君王可以利用吴国疲败之际,那就一定能消灭吴国了!”越王非常高兴。吴王夫差果然调集九个郡的军队,与齐军大战于艾陵,把齐军打得大败。吴国的军队驻扎在外不回国,果然又与晋军在黄池相遇。吴晋两国争强,晋军发动攻击,吴军大败。越王勾践得到这个情报,马上渡江袭击吴国,杀死了夫差,同时也将吴国国相杀了。所以说子贡一出国游说,就使鲁国安宁、齐国内乱、吴国破亡、晋国强盛、越国称霸。

(二)古代诗歌阅读(共9分)

(本题9分)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下面小题。

卖花声·题岳阳楼①

张舜民

木叶下君山。空水漫漫。十分斟酒敛芳颜。不是渭城西去客,休唱《阳关》。

醉袖抚危栏。天淡云闲。何人此路得生还。回首夕阳红尽处,应是长安②。

[注]①元丰五年张舜民贬谪郴州,途经岳阳楼,登楼而作本词。②长安,代指宋都汴京。

15.(3分)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是()

A.君山落叶纷飞,洞庭湖水天一色,辽远空阔,此景作为离别宴会的背景,蕴藏着词人无尽的幽思。

B.“敛芳颜”指收起笑容,变得严肃,与白居易《琵琶行》中“整顿衣裳起敛容”的“敛容”意思相同。

C.“天淡云闲”描绘了一幅天气晴好、浮云悠闲的画面,体现出词人从被贬的忧愤情绪中解脱的心理感受。

D.“何人此路得生还”概括出古往今来无数迁客的命运,倾吐了词人压在心底的心声,具有悠久的历史感。

16.(6分)本词结尾句意蕴丰富,请结合“夕阳”“长安”两个意象进行分析。

15.C16.①词人回望,看到夕阳映红天边,遥想远方自己离开的都城汴京。

②“夕阳”西下,苍凉落寞,表述词人被贬的伤感之情。

③遥想“长安”,表述对君王的期待之情,渴望再次得到朝廷重用。

15.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的综合理解和赏析能力。

C.“体现出词人从被贬的忧愤情绪中解脱的心理感受”错。天空清远,白云悠然。“天淡云闲”四字以淡语、闲语间之,但后句“何人此路得生还”,概括了古往今来多少迁客的命运,也倾吐了词人压胸底的心声,具有悠久的历史感和深刻的现实性,负载着无尽的悲哀与痛楚。因此,“天淡云闲”虽写出悠然的景色,但并未写出词人从被贬的忧愤情绪中解脱的心理感受。

故选C。

16.本题考查学生鉴赏诗歌炼句的能力。

①结尾句意思是:词人回望,看到夕阳映红天边,遥想远方自己离开的都城汴京。

②“夕阳”西下,映红天边,那里应该是离开的京都,词人被贬,因回首夕阳而念及家国,苍凉落寞,表述词人被贬的伤感之情。

③遥想“长安”,根据解释可知,此处代指宋都汴京,诗歌中向来有以都城代指朝廷、皇帝的手法,故此处表述了对君王的期待之情,渴望再次得到朝廷重用。

(三)情景默写(共6分)

17.(本题6分)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陶渊明《归园田居》“,”两句连用两个比喻,写出了诗人厌倦官场、向往自由生活的情绪。

(2)《涉江采芙蓉》中,“,”两句表述了主人公对此生无缘再相聚的忧虑和伤感,体现了他对爱情的忠贞。

(3)自问自答,有助于抒发人物的思想情感,引发读者思考。这种形式在古诗文中很常见,如“?”。

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同心而离居忧伤以终老座中泣下谁最多江州司马青衫湿(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何以解忧唯有杜康)

本题考查学生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的能力。

易错字词:羁、渊、座、衫、唯。

三、语言文字运用(共20分)

(一)语言文字运用Ⅰ(共10分)

(本题10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ChatGPT这个聊天机器人谈不上完美,但作为首款“通用生产力工具”,它能吟诗作对、翻译、撰写程序甚至诊病开方,且结果经常令人信服。即使是业内很多专家,都经历了从不屑一顾到①再到惊叹不已的过程。科技部部长说,ChatGPT之所以引起关注,是因为在于它作为一个大模型,有效结合了大数据、大算力、强算法的计算方法有进步。

在近期举办的各类学术论坛与产业峰会上,ChatGPT作为主角“火出了天际”,似乎国内技术迎头赶上已经②。笔者了解到:一大批相关课题正在申请经费,无论“本业”是否与此紧密关联;一大批相关项目正在筹划,无论自身是否具备科研的实力。一些参会者笑称,会议重点已不是ChatGPT,而是“Chat”。“Chat”也让一群骗子发现了商机,很多打着ChatGPT概念的小程序、客户端也粉墨登场,好奇者付费进去试用,才发现原来是个“李鬼”,和原版相去甚远。

最不宜的,就是一哄而起,遍地开花,以“Chat”的方式③,既挥霍社会资源,也影响市场竞争的公平,更严重的是耽误了人工智能关键技术的发展。

18.(3分)请在文中横线处填入恰当的成语。

19.(3分)下列各句中的引号,和文中加点处引号作用相同的一项是()

A.正所谓“萝卜青菜,各有所爱”,茶宠或俗或雅,或贵或贱,最重要的是喜欢。

B.《跨过鸭绿江》根据不同人物的年龄、身份、经历表现个性,使人物形象成为个性鲜明的“这一个”。

C.《外商投资法》的出台有助于缓解国内的担忧情绪,给非国有经济服下了“定心丸”。

D.他们(指友邦人士)的维持他们的“秩序”的监狱,就撕掉了他们的“文明”的面具。

20.(4分)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语病,请进行修改,使语言表述准确流畅,可少量增删词语,不得改变原意。

18.①将信将疑(半信半疑、疑信参半等)

②指日可待(为期不远等)

③哗众取宠19.C20.ChatGPT之所以引起关注,是因为它作为一个大模型,有效结合了大数据、大算力、强算法,计算方法有进步。

18.本题考查学生正确使用成语的能力。

第①空,语境中,所需填写的成语意义介于“不屑一顾”“惊叹不已”之间,可用“将信将疑(半信半疑、疑信参半等)”。“将信将疑”,对某件事情持有一定的相信和怀疑态度。“半信半疑”,是一半相信,一半怀疑。表示对真假不敢肯定。“疑信参半”,疑信参半,指半信半疑。

第②空,语境指国内技术迎头赶上已经是不久就可以实现,可用“指日可待(为期不远等)”。“指日可待”,为期不远,不久就可以实现。“为期不远”,快到规定或算定的日子。

第③空,语境指国内一群骗子以“Chat”的方式迎合众人,可用“哗众取宠”。“哗众取宠”,用言论行动迎合众人,以博得好感或拥护。

19.本题考查学生正确使用标点符号的能力。

例句中引号表示特殊含义。

A.引号表示引用。

B.引号表示强调。

C.引号表示特殊含义。

D.引号表示反语、讽刺。

故选C。

20.本题考查学生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

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两处语病:

一是句式杂糅。“是因为在于”杂糅,删去“是因为”或“在于”;

二是句式杂糅。“有效结合了大数据、大算力、强算法的计算方法有进步”杂糅,“有效结合了大数据、大算力、强算法的计算方法”与“计算方法有进步”杂糅,改为“有效结合了大数据、大算力、强算法,计算方法有进步”。

(二)语言文字运用Ⅱ(共10分)

(本题10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有人认为口渴就是大脑发出的信号,提示我们“该喝水了”。有人觉得口渴时再喝水就迟了,不论渴不渴A。

实际上,口渴和缺水不能画等号。缺水能引起口渴,①血糖过高、吃得太咸、中暑、发烧也能通过大脑引发口渴的感觉。②某些情况下身体里的水并不是不够,③而是血液里的糖、盐等成分太多,④这时需要补充水分来缓解一下。⑤如果是中暑了,体温过高,⑥才需要补充水分来降温。⑦所以往往是喝了很多水还是觉得渴。在传统中医理论中,⑧口渴往往是由于内热消耗了津液的原因,⑨只喝水而不清除内热,喝再多水也还是会感觉口渴。⑩有些人口渴则是由于脏腑功能失常,水分不能按照正常的途径运输,这也不是真的缺水。比如一些体内有瘀血的患者,瘀血阻碍了水分运输到口舌,因而总是感到渴但并不想喝水,即使喝了水口渴也不能缓解。

那么怎么才能知道身体究竟是不是缺水?我们从小便的颜色就可以简单判断。正常的小便是浅黄色,如果颜色加深,出现啤酒色、茶色就提示B,颜色很浅或者没有颜色则说明身体已经在努力排出多余的水分,不需要再喝了。

21.(5分)请在文中画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0个字。

22.(5分)文中第二段有三处表述不当,请指出其序号并做修改,使语言表述准确流畅,逻辑严密。不得改变原意。

21.A都该随时喝水

B我们应该多喝些水22.④将“缓解”改为“稀释”。

⑥将“才”改为“就”。

⑧去掉“的原因”。

21.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述之情境补写的能力。

第一空:依据“有人觉得口渴时再喝水就迟了”推断下文意思是应该随时喝水,故可填写“都该随时喝水”。

第二空:依据“如果颜色加深,出现啤酒色、茶色”推断此时身体处于缺水状态,故可填写“我们应该多喝些水”。

22.本题考查学生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

第④有一处错误,词语搭配不当:依据“血液里的糖、盐等成分太多”故而后文的意思是需要水分来使太多的糖、盐稀释下,应该将“缓解”改为“稀释”。

第⑥有一处错误,关联词语搭配不当:将“才”改为“就”。

第⑧有一处错误,成分多余,去掉“的原因”。

四、作文(共60分)

23.(本题60分)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美国哈佛大学神学院教授大卫·查普曼在一场讲座中说:“在我们的神话里,火是上帝赐予的;在希腊神话里,火是普罗米修斯偷来的;而在中国的神话里,火是他们钻木取火摩擦出来的!面对末日洪水,我们在诺亚方舟里躲避,但在中国人的神话里,他们的祖先战胜了洪水!纵览所有太阳神的神话你会发现,只有中国人的神话里有敢于挑战太阳神的故事——有一个人因为太阳太热,就去追太阳,想要把太阳摘下来………”

每个民族的神话都有自己民族的精神烙印;同样,中国神话故事也蕴含着我们的民族精神。

以上材料引发了你怎样的联想和思考?请写一篇文章。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本题考查学生的写作能力。

审题:

这是一道引语式的材料作文题。

材料一共有两段,第一段引述了美国教授一场讲座的内容,对照了东西方神话的不同,举例了面对“火”“末日洪水”“太阳”东西方各自神话故事里人们的不同做法,从里面的关联词“而”“但”“只有”等提示,我们基本可以明确,这个对照是在突出中国神话故事的不同;第二段,明确文章写作主题,那就是神话故事和民族精神,重点谈中国的神话故事蕴含着我们的民族精神,为让文章辩证、丰富,可谈对西方神话的理解,但不要作为重点,要作为“绿叶”来衬托、对照。

我们的神话故事有何不同?我们的民族精神宝贵之处在哪里?这个问题的解析在第一段的几个例子里。先来看第一个。“火”对于原始时代的先祖是非常宝贵的,火帮助他们战胜夜晚的寒冷,免受野兽的侵袭,帮助他们获得更健康的食物。如此宝贵的火,西方人把它看作是神的赐予,而中国人却认为是自己凭借智慧获得的。第二个“洪水”,古代文明多数毗邻大河,河流带来了便捷的灌溉和交通,但洪水也是巨大的灾难,有人说我们的历史就是一部黄河的治理史,也反映了治理洪水的重要。而在西方的神话里,却认为洪水是不可避免的神罚,而我们却从一开始就有了治水英雄,我们认为自然灾害是可以战胜的。第三个“太阳”,对太阳的崇拜是东西方都有的,但美国这位教授却看到了中国的神话里,我们是敢挑战至高无上的太阳的。西方神话面对“神”“上帝”的时候,更多的是臣服的、顺从的;而我们是自强的、敢于战胜、敢于挑战的。

由此可见,我们的民族是敢于抗争的,是相信“人定胜天”的,是坚强坚韧的,而这也是我们的民族延续至今的重要精神密码;对于敢于挑战、能够战胜“神”(实际上是看似不可战胜的自然现象)的人,就会被尊为英雄,成为我们神话故事的主角。

具体写作时,可以对生发的民族精神有一点自己的思考,而非空谈神话故事和民族精神。开篇可以先表明观点:青年一代应当探中国神话之奥秘,展中华民族之精神。主体采用分论点并列的形式:分论点一,先辈们用奋斗实干谱写了与其它国家不同的神话故事。分论点二,当今时代,我们要遇山开山、遇水架桥,上下集全体之力拼搏奋斗。分论点三,看未来,我们定能庚续民族精神,不畏惧“神”,让民族更有力量。结尾:你我举起神话之美酒,开怀畅饮,以振衣于千仞之岗、长啸于万海之滨的意气弘扬民族精神、书写民族未来。

立意:

1.以神话之精神,铸民族之魂魄。

2.民族精气神,赓续照苍穹。

3.探神话故事之奥秘,展中华民族之精神。

4.品神话传说,承民族精神。

5.勤劳奋斗创奇迹,自强不息战万难。

6.弘扬神话故事,凝聚民族精神。

.精品试卷·第2页(共2页)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决战山巅——高考全真模拟卷(六)

语文

(测试。

C.行星风系是指地球上接近地面的大气的一种流动方式,它的流动本来是非常规律的,但特殊的地形等因素会打破其规律。

D.较之高原,平原地区接收到的太阳辐射更少,因此行星风系控制下的气流可以从高空下沉至地面,这让降雨难以形成,气候会变得较为干燥。

4.(5分)本文谈到了大碰撞对中国哪几个方面的影响,请简要概括出这几个方面。

5.(5分)好的科普文应该具备哪些要素?请结合文本材料进行分析。

(二)现代文阅读Ⅱ(共16分)

(本题16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我远来是为的这一湖水

王剑冰

刚下过一场雨,蒙自的老街湿漉漉的。一线阳光就在这时划过来,南湖上又是一片光鲜。如果没有穿梭往来的汽车,会让人想起多少年前的5月,同现在差不多的天气,南湖边霎时出现了一群来自全国各地的学生,男的衣衫整洁,女的裙裾飘摇。一下子涌来这么多文化人,让人有一种震惊和欣喜,来的是西南联大的学生啊。一个享誉世界的文化讲坛也在南湖边开启。主讲者有陈寅恪、冯友兰、钱穆、闻一多、朱自清、沈从文……

1938年,在北中国已经放不下一张书桌的情况下,北大、清华、南开三校南迁昆明,组建了西南联大,由于昆明校舍不敷,边城蒙自便暂时接纳了联大的文学院、法学院。政府尽心,绅士尽力,把联大师生安顿在风景秀丽的南湖边,让他们住进最好的房子。蒙自海关、法国领事馆、哥胪士洋行和周柏斋的“颐楼”,成了分校的教室和住地。领事馆敞亮气派,高树挺拔。哥胪士洋行是整个蒙自最豪华的西式建筑,海关大院则像一座花园。

这样,西南联大师生的生活就与美丽的南湖融在了一起。每天,师生上下课经过南湖东堤,课余在湖边读书、唱歌、诵诗,在湖里畅游,在亭上探讨,青春的气息弥漫水中。鱼翔浅底,鸟儿扑飞,田田莲叶拨弄着微风。南湖,一时成了联大师生感情的依托、诗情的沃土。想起诗人周定一的《南湖短歌》,这首诗感情淋漓,淋漓得让人泪涌:

我远来是为的这一园花。你问我的家吗?

我的家在辽远的蓝天下。我远来是为的这一湖水。我走得有点累,

让我枕着湖水睡一睡。让湖风吹散我的梦,让落花堆满我的胸,

让梦里听一声故国的钟。

……

我在这小城里学着异乡话,你问我的家吗?

我的家在辽远的蓝天下。

蒙自武庙街的颐楼,是十分有特色的民居,作了联大女生的宿舍。楼高势险,古榕成荫,湖光山色,尽收眼底。入夜,山风刮来,呜呜嘘嘘,如怨如诉,女生们总是长久不能成眠。家乡、亲人、故都,无不随风而来,于是,她们将颐楼叫成了听风楼。听风楼,听的是“风在吼,马在叫,黄河在咆哮”吗?听的是“大风起兮云飞扬,威加海内兮归故乡”吗?

虽然美丽的南湖给了师生们暂时的宁静,但是在那个烽火连三月的年代,宁静中又奔涌着激情。开学第一天,分校师生即在南湖北岸的省立蒙自中学礼堂集会。会上,北京大学同学会发出《告全国同胞书》,呼吁唤醒国人,担负起应尽的责任,争取国家民族之生存。他们还走上街头,以各种形式宣传抗战。有的同学竟就参加了飞虎队,奔向抗日的战场。

现在,我正在一面弧形的标识墙前驻足,上面镌刻着西南联大的校训“刚毅坚卓”。我不由想起冯友兰先生1938年8月在蒙自为清华第十级毕业生题词中的话:“第十级诸同学由北平而长沙衡山,由长沙衡山而昆明蒙自,屡经艰苦,其所不能,增益盖已多矣。”朱自清先生的题词中也说:“诸君又走了这么多的路,更多地认识了我们的内地,我们的农村,我们的国家。诸君一定会不负所学,各尽所能,来报效我们的民族,以完成抗战建国的大业的。”

我慢慢进到楼内,走上楼梯,轻轻推开一扇门,竟然是闻一多先生的宿舍。先生把蒙自比作了“世外桃源”,他在这里能够静心读书,以至于除吃饭、上课外,长时间不下楼活动。历史教授郑天挺见他如此“怒读救国”,恐对身体不好,就劝他说:“一多啊,你何妨一下楼呢?”于是闻先生便得了“何妨一下楼主人”的雅号。现在这个楼门上方,就挂着“一下楼”的匾牌。走进不大的卧室,一股书香仿佛立时灌了满怀。先生,久仰了!屋内摆设依旧,只是先生擎着他的《红烛》下楼远去了。

漫步湖边,前面走着的是陈寅恪教授吗?他边走边感慨:“风物居然似旧京,荷花海子忆升平;桥边鬓影还明灭,楼外歌声杂醉酲……”钱穆教授则每天都会来到湖上的茶亭中,伴着一壶茶,沉思久坐。朱自清教授在这里同样看到了荷塘月色,为此他又有了散文新作,新作里说,“一站到堤上就禁不住想到北平的什刹海”。蒙自是哈尼族、彝族聚居区,火把节期间,人们在家门口燃起一堆堆火载歌载舞,朱自清也融入这热烈之中:“这火是光,是热,是力量,是青年。在这抗战时期,需要鼓舞精神的时期,它的意义更是深厚。”

不少教授是带着家眷来的,冯友兰的女儿宗璞后来回忆说:“南湖的水颇丰满,柳岸河堤,可以一观;有时父母携我们到湖边散步。那时父亲是四十三岁,半部黑髯,一袭长衫,飘然而行。……在抗战十四年艰苦的日子里,蒙自数月如激流中一段平静温柔的流水,想起来,总觉得这小城亲切又充满诗意。”

蒙自分校,虽然只存在了短短几个月,却是西南联大这支现代乐曲中一段优雅的乐章,南湖的音符在其间跳荡。“当小火车缓慢地从蒙自站驶出时,我们对于这所谓‘边陲小邑’大有依依不舍的情绪。”这是陈岱孙先生的心声,也代表了蒙自分校师生的心情。他们坐着窄窄的小火车来,又乘着窄窄的小火车走了,留下长长的铁轨长长的思念。多少年后,有人毕业直接回来这里工作,有人情意绵绵故地重游。又多少年后,北大、清华、南开的后生们循着先贤的脚步来,来看这一湖波光潋滟的水。

我仍然沿着湖走,湖边生长着一些茂盛的合欢树,还有各种各样的花草藤蔓,婆婆娑娑延续了不知多少岁月。

(选自王剑冰同名散文,有删改)

6.(3分)下列与文章内容相关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中第三段的“鱼翔浅底”出自毛泽东的《沁园春长沙》,引用该句既表现了湖水的清澈美丽,也侧面体现了西南联大师生的活力。

B.联大女生改颐楼为“听风楼”,“听风”二字寓意丰富,既指倾听自然山风,也指风声唤起了家国之思,激发了抵御外侮的豪情。

C.汉乐府《江南曲》有“莲叶何田田”句,朱自清的《荷塘月色》也用过“田田”这个词,本文中第三段的“田田”一词与他们所用词义相同。

D.文中倒数第五段的成语“世外桃源”,出自陶渊明的《桃花源记》,闻一多以此比喻蒙自是如桃花源般与世隔绝、安居乐业的理想世界。

7.(3分)下列对作品的理解和赏析,不准确的一项是()

A.西南联大文学院、法学院的师生到达蒙自后,他们的生活与南湖融为一体,南湖也成为师生们的精神家园。

B.文中多次引用朱自清、闻一多、陈寅恪等名家之言,让读者感受到了这些文人的坚定意志和浓浓的爱国热情。

C.后生学子循着先贤的足迹造访南湖,以欣赏湖光山色,感受蒙自的风土人情,寻找亲切而充满诗意的生活。

D.文中第七、八段运用了想象的手法,以虚拟之笔描写闻一多远去的情形及行走中的陈寅恪,让人仿佛直面先人。

8.(5分)为什么说《南湖短歌》“感情淋漓”?请简要说明。

9.(5分)本文艺术感染力强,使读者获得了“身临其境”的感觉。请简要分析是如何做到的?

古诗文阅读(共26分)

(一)文言文阅读(共20分)

(本题20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德行:颜渊,闵子骞。言语:宰我,子贡。政事:冉有,季路。文学:子游,子夏。

子贡问曰:“何如斯可谓之士矣?”子曰:“行己有耻,使于四方,不辱君命,可谓士矣。”

(节选自《论语·先进》《论语·子路》)

材料二:

昔者,陈成恒相齐简公,欲为乱,惮齐邦鲍、晏,故徙其兵而伐鲁。鲁君忧也。孔子患之,乃召门人弟子而谓之曰:“诸侯有相伐者尚耻之今鲁父母之邦也,丘墓存焉。今齐将伐之,可无一出乎?”颜渊辞出,孔子止之。子路辞出,孔子止之。子贡辞出,孔子遣之。子贡南见吴王,谓吴王曰:“今万乘之齐,私千乘之鲁,而与吴争强,臣切为君恐。且夫救鲁,显名也,而伐齐,大利也。义在存亡鲁,勇在害强齐而威申晋邦者,则王者不疑也。”吴王曰:“子待吾伐越而还。”子贡曰:“不可。君以伐越而还,即齐也亦私鲁矣。且大吴畏小越,如此,臣请东见越王,使之出锐师以从下吏,是君实空越,而名从诸侯以伐也。”吴王大悦,乃行子贡。子贡东见越王,越王问曰:“此乃僻陋之邦,大夫乃至于此?”子贡曰:“今夫吴王有伐齐之志,君无惜重器,以喜其心,毋恶卑辞,以尊其礼,则伐齐必矣。彼战而不胜,则君之福也,彼战而胜,必以其余兵临晋。臣请北见晋君,令共攻之。其骑士锐兵弊乎齐,重器羽旄尽乎晋,则君制其敝,此灭吴必矣。”越王大悦。吴王果兴九郡之兵,而与齐大战于艾陵,大败齐师,陈兵不归,果与晋人相遇黄池之上。吴晋争强,晋人击之,大败吴师。越王闻之,涉江袭吴,杀夫差而僇其相。故曰子贡一出,存鲁、乱齐、破吴、强晋、霸越,是也。

(节选自《越绝书·越绝内传陈成恒》)

10.(3分)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加句读,请在答题卡中写出字母。

诸A侯B有C相D伐E者F尚G耻H之I今J鲁K父L母M之N邦O也

11.(3分)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四方,文中指四方诸侯之国,与成语“四方之志”的“四方”意思不相同。

B.存,指保存,与《短歌行》中“枉用相存”的“存”字意思相同。

C.僻指地处偏远,与《琵琶行》中“浔阳地僻无音乐”的“僻”字意思相同。

D.卑辞指谦卑的言辞,“卑”与《送东阳马生序》中“非天质之卑”的“卑”字意思不相同。

12.(3分)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齐国的宰相陈成恒想兴兵作乱,但又忌惮齐国有鲍氏、晏氏,转而调遣军队去攻打鲁国,鲁国的国君很担心,孔子也为此忧心忡忡。

B.子贡出使吴国,希望吴王能出兵救鲁,讨伐齐国以获得大利,吴王答应等讨伐越国回来后去救鲁,子贡认为到那时鲁国早就亡国了。

C.子贡出使越国,劝说越王多方讨好吴王,以坚定吴王讨伐齐国的决心,认为齐晋同时出兵一定会击败吴军,越国就可借机灭掉吴国。

D.吴王大举攻打齐国,大败齐军,后又继续与晋国军队作战,结果为晋军所败。越王乘机兴兵渡江攻打吴国,成就了灭吴称霸功业。

13.(8分)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今万乘之齐,私千乘之鲁,而与吴争强,臣切为君恐。

(2)彼战而不胜,则君之福也。彼战而胜,必以其余兵临晋。

14.(3分)鲁国危难时,孔子的学生颜渊、子路(季路)、子贡先后请求出使,孔子只同意子贡出使,这是什么原因?

(二)古代诗歌阅读(共9分)

(本题9分)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下面小题。

卖花声·题岳阳楼①

张舜民

木叶下君山。空水漫漫。十分斟酒敛芳颜。不是渭城西去客,休唱《阳关》。

醉袖抚危栏。天淡云闲。何人此路得生还。回首夕阳红尽处,应是长安②。

[注]①元丰五年张舜民贬谪郴州,途经岳阳楼,登楼而作本词。②长安,代指宋都汴京。

15.(3分)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是()

A.君山落叶纷飞,洞庭湖水天一色,辽远空阔,此景作为离别宴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