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理工大学经济管理学院《939西方经济学》历年考研真题及详解_第1页
浙江理工大学经济管理学院《939西方经济学》历年考研真题及详解_第2页
浙江理工大学经济管理学院《939西方经济学》历年考研真题及详解_第3页
浙江理工大学经济管理学院《939西方经济学》历年考研真题及详解_第4页
浙江理工大学经济管理学院《939西方经济学》历年考研真题及详解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1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目录

2007年浙江理工大学经济管理学院439西方经济学考研真题

2007年浙江理工大学经济管理学院439西方经济学考研真题及详解

2008年浙江理工大学经济管理学院939西方经济学考研真题

2008年浙江理工大学经济管理学院939西方经济学考研真题及详解

2009年浙江理工大学经济管理学院939西方经济学考研真题

2009年浙江理工大学经济管理学院939西方经济学考研真题及详解

2010年浙江理工大学经济管理学院939西方经济学考研真题

2010年浙江理工大学经济管理学院939西方经济学考研真题及详解

2011年浙江理工大学经济管理学院939西方经济学考研真题

2011年浙江理工大学经济管理学院939西方经济学考研真题及详解

2012年浙江理工大学经济管理学院939西方经济学考研真题

2012年浙江理工大学经济管理学院939西方经济学考研真题及详解

2013年浙江理工大学经济管理学院939西方经济学考研真题

2013年浙江理工大学经济管理学院939西方经济学考研真题及详解

2014年浙江理工大学经济管理学院939西方经济学考研真题

2014年浙江理工大学经济管理学院939西方经济学考研真题及详解

2015年浙江理工大学经济管理学院939西方经济学考研真题

2015年浙江理工大学经济管理学院939西方经济学考研真题及详解

2016年浙江理工大学经济管理学院939西方经济学考研真题

2016年浙江理工大学经济管理学院939西方经济学考研真题及详解

2017年浙江理工大学经济管理学院939西方经济学考研真题

2017年浙江理工大学经济管理学院939西方经济学考研真题及详解

2018年浙江理工大学经济管理学院939西方经济学考研真题

2018年浙江理工大学经济管理学院939西方经济学考研真题及详解

2019年浙江理工大学经济管理学院939西方经济学考研真题

2019年浙江理工大学经济管理学院939西方经济学考研真题及详解

2007年浙江理工大学经济管理学

院439西方经济学考研真题

2007年浙江理工大学经济管理学

院439西方经济学考研真题及详解

一、名词解释(30分)

1需求水平的变化

答:需求水平的变化是指在某商品价格不变的条件下,由于其他因

素变动所引起的该商品的需求数量的变动。在几何图形中,需求水平的

变化表现为需求曲线的位置发生移动。

图1需求水平的变化

如图1所示,当一种商品自身的价格变化时,将引起沿着需求曲线

的变动和需求量的变动,如需求曲线D0上的点的移动。当任何一种其他

影响购买计划的因素变动时(即除商品自身价格以外的因素变动时),

将引起需求曲线的移动和需求的变动。需求增加使需求曲线向右移动

(从D0移到D1),需求减少使需求曲线向左移动(从D0移到D2)。

2国民收入的支出乘数

答:国民收入支出乘数是指支出(如投资)增长1单位所引起的国

民收入增长的幅度。

具体来说支出乘数包括:投资乘数、政府购买乘数、税收乘数、转

移支付乘数等。其中投资乘数和政府购买乘数为1/(1-b),税收乘数

为-b/(1-b),转移支付乘数为b/(1-b)。

支出乘数发挥作用的条件:①经济中存在未被充分利用的资源。

②投资和储蓄相互独立。③货币量增加能适应支出增加的需要。

3凯恩斯的节约悖论

答:传统的观点认为勤俭节约是一种美德,但是凯恩斯却提出了与

之相矛盾的观点。根据凯恩斯的国民收入决定理论,国民产出由包含消

费支出的总需求决定,也就是说,消费支出的增加会引起国民产出的增

加,消费支出的减少会引起国民产出的减少,即消费变动与国民产出变

动呈正向变动关系。同时由凯恩斯的消费理论知道消费与储蓄具有互补

关系,因而可得出储蓄变动与国民产出变动呈反向变动关系。也就是

说,增加储蓄会减少国民产出,使国家经济衰退,对于社会来讲是恶

的;而减少储蓄会增加国民产出,使经济繁荣,对于社会来讲是好的。

这种矛盾被称为“节俭悖论”。

4自动稳定器

答:自动稳定器也称内在稳定器,是指经济系统本身存在的一种会

减少各种干扰对国民收入冲击的机制,能够在经济繁荣时期自动抑制通

胀,在经济衰退时期自动减轻萧条,无需政府采取任何行动。

在社会经济生活中,通常具有自动稳定器作用的因素主要包括:个

人和公司所得税、失业补助和其他福利转移支付、农产品维持价格以及

公司储蓄和家庭储蓄等。例如,在萧条时期,个人收入和公司利润减

少,政府所得税收入自动减少,从而相应增加了消费和投资。同时,随

着失业人数的增加,政府失业救济金和各种福利支出必然要增加,又将

刺激个人消费和促进投资。

但是,自动稳定器的作用是有限的。它只能配合需求管理来稳定经

济,而本身不足以完全维持经济的稳定;它只能缓和或减轻经济衰退或

通货膨胀的程度,而不能改变它们的总趋势。因此,还必须采用更有力

的财政和货币政策措施。

5费尔普斯的经济增长黄金律

答:资本的黄金律水平是指稳定状态人均消费最大化所对应的人均

资本水平,由美国经济学家费尔普斯于1961年提出。他认为如果一个经

济的发展目标是使稳态人均消费最大化,那么在技术和劳动增长率固定

不变时,稳态人均资本量的选择应使资本的边际产品等于劳动的增长

率。用方程表示为:f′(k*)=n。

上述结论可以用图2来加以论证。如图2所示,应选择k*,这时稳态

的人均消费等于线段MM′的长度。可以看出,在k*处,曲线f(k)的切

线的斜率与直线nk的斜率应相等,由于直线nk的斜率为n,而曲线

f(k)在k*处的斜率为f′(k*),故有f′(k*)=n。

图2经济增长的黄金分割律

黄金分割律具有如下两个性质:①在稳态时如果一个经济中人均资

本量多于其黄金律的水平,则可以通过消费掉一部分资本使平均每个人

的资本下降到黄金律的水平,就能够提高人均消费水平;②如果一个经

济拥有的人均资本少于黄金律的数量,则该经济提高人均消费的途径是

在目前缩减消费,增加储蓄,直到人均资本达到黄金律的水平。

6流动偏好陷阱

答:流动偏好陷阱又称凯恩斯陷阱或灵活陷阱,是凯恩斯的流动偏

好理论中的一个概念,具体是指当利率水平极低时,人们对货币需求趋

于无限大,货币当局即使增加货币供给也不能降低利率,从而不能增加

投资引诱的一种经济状态。

当利率极低时,有价证券的价格会达到很高,人们为了避免因有价

证券价格跌落而遭受损失,几乎每个人都宁愿持有现金而不愿持有有价

证券,这意味着货币需求会变得完全有弹性,人们对货币的需求量趋于

无限大,表现为流动偏好曲线或货币需求曲线的右端会变成水平线。在

此情况下,货币供给的增加不会使利率下降,从而也就不会增加投资引

诱和有效需求,当经济出现上述状态时,就称之为流动偏好陷阱。

尽管从理论上可以推导出流动偏好陷阱的存在,但现实经济生活中

还没有发现该经济现象。有的经济学家认为,20世纪90年代的日本经济

出现了类似于流动偏好陷阱的现象。

二、简答题(40分)

1解释在经济分析中,“假定其他条件保持不变”概念的重要性。

答:经济学的研究是通过对社会各种现象建立模型来进行的。通过

一个模型可以简单地表示现实世界的情况。一个经济模型也无需描绘出

现实世界的每一个方面。一个模型的力量在于能去除无关的细节,从而

让经济学家把重点放在他要弄明白的经济现实的基本特征上。

“假定其他条件保持不变”将经济模型中的变量区分为内生变量和外

生变量,外生变量就是模型中固定不变的量,内生变量就是经济模型将

要考察的变量。“假定其他条件保持不变”可以对模型进行比较静态分

析,独立考察某一变量对结果的影响。这一概念为经济模型的分析提供

了有效方法,是局部分析的重要前提。

2假如现在发生一场巨大的石油价格冲击,政府应当怎样做出反

应?请描述所运用的政策工具可能发生怎样的不一致。

答:(1)石油价格冲击属于供给冲击,供给冲击会改变生产产品

与服务的成本,从而导致成本推动型通货膨胀,出现高价格水平和高失

业。由于供给冲击直接影响价格水平,所以有时称其为价格冲击。石油

价格上涨是不利的供给冲击,这意味着它们拉动了成本和价格的上升。

如图3所示,世界原油价格上涨推动了成本的上升,使短期总供给

曲线SRAS1向上移动到SRAS2,从而价格上升,导致物价水平上涨,同

时产量下降到自然水平以下,此时经济表现出滞胀状态。

图3油价高涨对经济产生的影响

(2)面对不利的供给冲击,如果政府试图以紧缩银根政策和限制性

财政政策来限制价格上涨,将使得产出和失业问题更加恶化。相反,假

如政府试图保持就业和产出水平,例如中央银行采取扩张性的货币政策

扩大总需求从而来防止产出的下降,如图3所示,总需求曲线移动到

AD2,如果总需求的增加与总供给冲击是同步的,经济立即从A点移动

到C点,但这种调整的代价是永久性的更高的价格水平。

3在实际生活中,哪些情况倾向于减缓货币创造过程,并减小货

币创造乘数?

答:(1)如果是活期存款,将通过活期存款派生机制创造货币,

公式为D=R/rd和D=R/(rd+re)(D为活期存款总额,R为原始存款,

rd为法定准备率,re为超额准备率)。如果在存款创造机制中还存在现

金流出,即贷款并不完全转化为存款,那么货币创造乘数为:k=1/(rd

+re+rc),其中rc为现金-存款比率。此时,仅把活期存款考虑为货币

供给量。如果把活期存款和通货都考虑为货币供给量,即M=Cu+D,

同时,引入基础货币H(银行准备金加上非银行部门持有的通货),此

时的货币创造公式如下:

可见,出现现金流出、提高法定准备金率等情况会倾向于延缓货币

创造过程。

(2)货币乘数又称为货币创造乘数或货币扩张乘数,是指中央银行

新增一笔原始货币供给使活期存款总和(亦即货币供给量)扩大为这笔

新增原始货币供给量的倍数。

影响货币乘数的因素有:

①现金漏损率。现金漏损率越大,货币创造乘数越小。

②活期存款法定准备金率。活期存款法定准备金率越大,乘数越

小。

③超额准备率。超额准备率越大,货币创造乘数越小。

货币乘数可以从两个方面起作用:它既可以使银行存款多倍扩大,

又能使银行存款多倍收缩。因此,中央银行控制准备金和调整准备率对

货币供给会产生重大影响。

4消费者剩余被定义为消费者为一种物品或劳务愿意支付的部分

与实际支付的部分之间的差额。为什么厂商没有抓住这个剩余?也就是

说,为什么厂商没有让人们支付他们愿意支付的最大数额,反而是按市

场决定的价格销售?

答:消费者剩余是指消费者在购买一定数量的某种商品时愿意支付

的最高总价格和实际支付的总价格之间的差额。消费者剩余可以用图4

来表示。

图4消费者剩余

如图4所示,反需求函数Pd=f(Q)表示消费者对每一单位商品所

愿意支付的最高价格。图中的P0是市场价格,消费者剩余可以用消费者

需求曲线以下、市场价格线以上的面积来表示,即图4中的阴影部分面

积所示。

厂商无法让人们支付他们愿意支付的最大数额,因为只有在完全垄

断的情况下,厂商才能对每一单位商品进行定价,从而将所有消费者剩

余转化为生产者剩余,而完全垄断的情况几乎不存在。即便存在完全垄

断,垄断厂商也不可能实现完全价格歧视,因为厂商不可能知道每个消

费者对每一单位商品的最高意愿支付价格,因此,厂商只能对所销售的

产品统一定价。

5“向大西洋倾倒石油事件没有机会成本,因为没有人为大海的航

行或游泳而付费。”这句话是正确的吗?试解释。

答:这句话不正确。理由如下:

(1)机会成本是指将一定的资源用于某项特定用途时,所放弃的该

项资源用于其他用途时所能获得的最大收益。机会成本的存在需要三个

前提条件:①资源是稀缺的;②资源具有多种生产用途;③资源的投

向不受限制。从机会成本的角度来考察生产过程时,厂商需要将生产要

素投向收益最大的项目,从而避免带来生产的浪费,达到资源配置的最

优化。机会成本的概念是以资源的稀缺性为前提提出的。

(2)向大西洋倾倒石油事件的机会成本是将这些石油拿去卖或者拿

去使用所产生的价值。该观点所论及的成本,是石油倾倒对海水污染所

造成的损失,体现了倾倒石油的负的外部性。同时,由于大海属于公共

物品,在大海航行或游泳并不需要付费,其原因在于大西洋并不具有私

有财产权。

三、计算题(50分)

1生产函数

所表示的规模报酬是递增、不变还是递减?

解:当λ>1时,由生产函数

可得:

即产量增加的比例不及要素投入增加的比例。

所以

所表示的是规模报酬递减。

2某垄断厂商的边际成本线为MC=20+Q,所面临的需求线为P

=50-Q,其中P为商品价格,Q为产量。求均衡的产量、价格以及利

润。

解:垄断厂商可以调整产量和价格,按照MR=MC的原则实现自身

利润最大化。

厂商的总收益为TR=(50-Q)·Q=-Q2+50Q;

则边际收益为MR=50-2Q;

由MR=MC,得出50-2Q=20+Q;

解得:Q=10,P=40。

又TC=∫MC(Q)dQ=20Q+Q2/2+TFC=250+TFC。

故厂商利润为:π=TR-TC=400-250-TFC=150-TFC。

综上所述,均衡的产量为10,价格为40,利润为150-TFC,此时

垄断厂商获得最大利润。

3在某一经济中,假定消费函数、投资函数、政府赋税函数和政

府购买函数分别如下:C=200+0.8(NI-T),I=100,T=225+

0.25NI,G=200,求均衡的国民收入水平NI*。

解:由三部门国民收入恒等式NI=C+I+G可得:NI=200+

0.8(NI-T)+100+200。

将T=225+0.25NI代入上式得:NI=200+0.8×[NI-(225+

0.25NI)]+100+200。

解得:NI*=800。所以,均衡的国民收入水平为800。

4假设一个只有家庭和企业的两部门经济中,消费c=100+

0.8y,投资i=150-6r,实际货币供给m=150,货币需求L=0.2y-

4r(单位都是亿美元)。

(1)求IS和LM曲线;

(2)求商品市场和货币市场同时均衡时的利率和收入。

解:(1)由两部门经济国民收入恒等式y=c+i可得:y=100+

0.8y+150-6r。

整理得IS曲线表达式为:y=1250-30r;

由货币市场均衡条件L=m可得:0.2y-4r=150。

整理得LM曲线表达式为:y=750+20r。

(2)产品市场和货币市场同时均衡时,均衡点位于IS和LM曲线交

点。

将IS和LM联立:

解得:r*=10,y*=950。即商品市场和货币市场同时均衡的利率为

10%,收入为950亿美元。

5在规模报酬不变的生产函数中,已知资本增速gk=2%,劳动增

速gl=0.8%,产出增速gY=3.1%,资本的国民收入份额α=0.25,在这些

条件下,技术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为多少?

解:技术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可以用索洛余量来衡量。由国民经

济增长核算公式ΔY/Y=α×ΔK/K+β×ΔN/N+ΔA/A得到索洛余量为:

ΔA/A=ΔY/Y-α×ΔK/K-β×ΔN/N。

根据题意,ΔY/Y=gY=3.1%,ΔK/K=gk=2%,ΔN/N=gl=

0.8%,且由α=0.25可知β=0.75。

代入上式则有:ΔA/A=3.1%-0.25×2%-0.75×0.8%=2%。

即技术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为2%。

四、分析论述题(30分)

1在1993年夏天,美国中西部发生了严重的水灾,淹没了玉米、

小麦、大豆等作物。在1994年夏天,美国东南部发生了严重的水灾,淹

没了大面积的花生和棉花作物。假定农产品的市场需求相对缺乏弹性,

利用供求图说明水灾带来的影响。现在假定农产品的市场需求相对富有

弹性,利用供求图说明水灾带来的影响。解释这两者的区别,并对遭受

灾害之后的农民收入做出预测。

答:(1)第一种情况:农产品的市场需求相对缺乏弹性。在这种

情况下,水灾使农产品供给减少,价格下降所引起的需求的减少量较

少,幅度较小,农民的收入不仅不会较少,反而会增加。

第二种情况:农产品的市场需求相对富有弹性。在这种情况下,价

格上升将使农产品需求大幅减少,超过价格上升的幅度,从而使农民收

入下降。

如图5所示。图5(a)中矩形OP1E1Q1与OP0E0Q0之差表示农产品缺

S

乏弹性时价格上升的收入增加量。受灾之前供给曲线为Q0,均衡价格

与均衡数量分别为P0、Q0。此时农民收入为OP0E0Q0;受灾之后供给曲

S

线移动到Q1,此时收入为OP1E1Q1,由于缺乏弹性,价格上升幅度大

于供给减少幅度,因此OP1E1Q1大于OP0E0Q0,农民收入增加。图

5(b)中OP1E1Q1与OP0E0Q0之差表示农产品富有弹性时价格上升的收

S

入减少量。受灾之前供给曲线为Q0,均衡价格与均衡数量分别为P0、

S

Q0。此时农民收入为OP0E0Q0;受灾之后供给曲线移动到Q1,此时收

入为OP1E1Q1,由于富有弹性,价格上升幅度小于供给减少幅度,因此

OP1E1Q1小于OP0E0Q0,农民收入减少。

图5农产品缺乏和富有价格弹性的比较

(2)遭受灾害之后农民收入增加。因为,农产品的需求价格一般是

缺乏弹性的,水灾使农产品供给减少,进而使价格上升,由于缺乏弹

性,农产品的需求不会因价格上升而大幅降低。故预测遭受灾害之后农

民收入增加。

2试论货币政策的主要工具和货币政策的传导机制。

答:(1)货币政策的主要工具有:

①再贴现率政策。通常把中央银行给商业银行及其他金融机构的贷

款称为再贴现,把中央银行对商业银行及其他金融机构的贷款利率称为

再贴现率。中央银行可以根据经济运行情况改变再贴现率。当货币当局

认为总支出不足、失业有持续增加的趋势时,就降低再贴现率,扩大再

贴现的数量以鼓励商业银行发放贷款,刺激投资。再贴现率的下降表示

货币当局要扩大货币和信贷供给,再贴现率的上升表示货币当局要收缩

货币和信贷供给。中央银行在降低或提高再贴现率时,用控制银行准备

金的办法迫使商业银行及其他金融机构相应地降低或提高贷款利率。

②公开市场业务。公开市场业务是指中央银行在公开市场上买进或

卖出政府债券以增加或减少商业银行准备金的一种政策手段。公开市场

业务是中央银行稳定经济的最经常使用的政策手段,也是最灵活的政策

手段。公开市场业务是逆经济风向行事的。当经济风向显示出总支出不

足,因而失业有持续增加的趋势时,中央银行在公开市场买进政府债

券,使政府债券价格提高到现有市场价格以上,而债券价格的上涨就等

于利率的下降。反之,当经济风向显示出总支出过多,因而价格水平有

持续上涨的趋势时,中央银行在公开市场卖出政府债券,从而引起收

入、价格和就业的下降。

③改变法定准备率。法定准备率是银行准备金对存款的比例,由于

这一比例是法定的,因而称为法定准备率。中央银行逆经济风向改变法

定准备率。货币当局认为总支出不足、失业有持续增加的趋势时,可以

降低法定准备率,使商业银行能够按更低的准备率,也就是按更多的倍

数扩大贷款;也使商业银行形成超额准备金,超额准备金扩大了商业银

行增加信用的基础,增大了贷款能力。反之,货币当局认为总支出过

多、价格水平有持续增长的趋势时,可以提高法定准备率,使商业银行

必须按更高的准备金率也就是按较低的倍数扩大贷款;也使商业银行准

备金不足,从而减少了贷款能力。

(2)货币政策影响总需求的基本机制

货币政策通过法定准备金率、贴现率、公开市场操作等货币政策工

具,影响货币供应量,在货币需求量不变的情况下,货币供应量的变动

会影响利率水平变化,利率变化影响投资需求,继而影响社会总产出。

所以货币政策影响总需求的机制可以表达为:货币政策工具→货币供应

量→利率水平→投资需求→社会总需求。

2008年浙江理工大学经济管理学

院939西方经济学考研真题

一、名词解释(30分)

1经济利润

2边际产品价值

3引致需求

4货币幻觉

5灵活偏好陷阱

6自动稳定器

二、简答题(50分)

1比较不同市场组织的结构特征和经济效率。

2分析外部性为什么会导致资源配置失当?

3根据基数效用推导消费者个人需求曲线。

4分别用策略式和扩展式描述“囚徒困境”博弈。

5论述固定汇率制下资本完全流动的货币政策效应。

6IS-LM模型与NI-AE模型相比有何优劣?

三、计算题(30分)

1假设某完全竞争行业有200个相同的企业,企业的短期成本函数

为TC=0.2q2+q+15。

(1)求市场供给函数。

(2)市场需求函数为:Qd=495-95P,求市场均衡价格与产量。

(3)如果对每单位产品征收0.5元税,求新市场均衡价格和产量。

2设生产函数Q=10KL/(K+L),劳动的价格PL=1,资本的价

格PK=5,资本的数量K=4,求:短期总成本函数、平均成本函数和边

际成本函数。

3若货币需求L=0.2Y-10r,货币供给m=200元,消费函数C=

80+0.8yd,政府税收t=50元,投资i=150-5r,政府开支g=50元。

求:(1)IS和LM方程。

(2)均衡的收入、利率、投资。

(3)是否存在“挤出效应”?

四、论述题(40分)

1政府准备实行住房补贴政策,对消费者来说,是将住房补贴直

接发给消费者本人还是将住房补贴发给提供住房的房东,试用无差异曲

线分析哪一种选择更好?

2论述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的有效性争论。

3评述新古典增长理论。

2008年浙江理工大学经济管理学

院939西方经济学考研真题及详解

一、名词解释(30分)

1经济利润

答:经济利润是指属于企业所有者的、超过生产过程中所运用的所

有要素的机会成本的一种收益。企业的会计利润,是厂商的总收益与会

计成本的差,也就是厂商在申报应缴纳所得税时的账面利润。但是,西

方经济学中的利润概念并不仅仅是会计利润,必须进一步考虑企业自身

投入要素的代价,其中包括自有资本应得利息、经营者自身的才能及风

险的代价等。这部分代价的总和至少应与该资源投向其他行业所能带来

的正常利润率相等,否则,厂商便会将这部分资源用于其他途径的投资

而获取利润或收益。在西方经济学中,这部分利润被称为正常利润。如

果将会计利润再减去隐性成本,就是经济学意义上的利润的概念,称为

经济利润,或超额利润。上述各种利润关系为:

企业利润=会计利润=总收益-显性成本

经济利润=超额利润=会计利润-隐形成本=会计利润-正常利润

正常利润=隐性成本

2边际产品价值

答:边际产品价值指在完全竞争条件下,厂商在生产中增加一个单

位的某种生产要素投入所增加的产品的价值,等于边际产品(MP)与

价格(P)的乘积,即:VMP=MP·P。

因为存在边际报酬递减规律,随着这种可变要素投入量的增多,其

边际产品递减,从而边际产品价值也逐渐下降,所以边际产品价值曲线

为一条自左上方向右下方倾斜的曲线。

在完全竞争条件下,边际产品价值(VMP)曲线与边际收益产品

(MRP)曲线互相重合,该生产要素的边际收益产品曲线,同时就是其

边际产品价值曲线,从而也就是完全竞争条件下厂商对该生产要素的需

求曲线。在不完全竞争市场上,MR、AP、P三者不全相等,厂商必须

降低商品价格才能出售更多的产品,因此边际收益产品必然小于边际产

品价值。VMP、MRP两条曲线不再重合,此时仅有厂商的边际收益产

品曲线代表了对该种生产要素的需求曲线。

3引致需求

答:引致需求指由消费者对产品的需求引起的企业对生产要素的需

求,这种需求来自厂商。相对而言,消费者对产品的需求称为直接需

求。

企业对生产要素的需求不同于消费者对产品的需求。在产品市场

上,需求来自消费者,而消费者购买产品是为了自己的消费,从中获得

满足,一次购买过程到此为止。在生产要素市场上,需求来自企业,而

企业购买生产要素是为了生产,从中获得利润。企业购买生产要素并不

是一次经济行为的终结。

一个企业能否获得利润并不取决于其自身,而是取决于消费者的需

求,要看消费者是否愿意为其产品支付足够的价格。如果不存在消费者

对产品的需求,则厂商就无法从生产和销售中获得收益,从而也不会去

购买生产资料和生产产品。或者说,消费者对产品的直接需求,引致和

派生了厂商对生产要素的需求。

4货币幻觉

答:货币幻觉指各种经济行为主体只看到经济变量名义值变化,而

没有看到经济变量实际值变化的现象。

就消费支出来说,货币幻觉有两种形式。假设价格水平和名义收入

水平同比例增加。第一种货币幻觉指只看到名义收入增加,而没有看到

价格水平增加,因而他们以为自己的实际收入增加了,从而实际消费支

出增加;第二种货币幻觉指只看到价格上升,而没有看到名义收入增

加,因而他们以为自己的实际收入下降了,则实际消费支出减少了。

但是,在没有货币幻觉的情况下,实际消费支出应该不变。这两种

货币幻觉都存在,可能相互抵消,也可能某种货币幻觉占主导地位。

5灵活偏好陷阱

答:灵活偏好陷阱又称凯恩斯陷阱或流动性陷阱,是凯恩斯的流动

偏好理论中的一个概念,具体是指当利率水平极低时,人们对货币需求

趋于无限大,货币当局即使增加货币供给也不能降低利率,从而不能增

加投资引诱的一种经济状态。

当利率极低时,有价证券的价格会达到很高,人们为了避免因有价

证券价格跌落而遭受损失,几乎每个人都宁愿持有现金而不愿持有有价

证券,这意味着货币需求会变得完全有弹性,人们对货币的需求量趋于

无限大,表现为流动偏好曲线或货币需求曲线的右端会变成水平线。在

此情况下,货币供给的增加不会使利率下降,从而也就不会增加投资引

诱和有效需求,当经济出现上述状态时,就称之为灵活偏好陷阱。

尽管从理论上可以推导出灵活偏好陷阱的存在,但现实经济生活中

还没有发现该经济现象。有的经济学家认为,20世纪90年代的日本经济

出现了类似于灵活偏好陷阱的现象。

6自动稳定器

答:自动稳定器也称内在稳定器,是指经济系统本身存在的一种会

减少各种干扰对国民收入冲击的机制,能够在经济繁荣时期自动抑制通

胀,在经济衰退时期自动减轻萧条,无需政府采取任何行动。

在社会经济生活中,通常具有自动稳定器作用的因素主要包括:个

人和公司所得税、失业补助和其他福利转移支付、农产品维持价格以及

公司储蓄和家庭储蓄等。例如,在萧条时期,个人收入和公司利润减

少,政府所得税收入自动减少,从而相应增加了消费和投资。同时,随

着失业人数的增加,政府失业救济金和各种福利支出必然要增加,又将

刺激个人消费和促进投资。

但是,自动稳定器的作用是有限的。它只能配合需求管理来稳定经

济,而本身不足以完全维持经济的稳定;它只能缓和或减轻经济衰退或

通货膨胀的程度,而不能改变它们的总趋势。因此,还必须采用更有力

的财政和货币政策措施。

二、简答题(50分)

1比较不同市场组织的结构特征和经济效率。

答:经济效率是指利用经济资源的有效性,高的经济效率表示对资

源的充分利用或能以最有效生产方式进行生产,低经济效率表示对资源

利用不充分或没有以最有效方式生产。不同市场组织下经济效率是不同

的,市场组织的类型直接影响经济效率的高低。

(1)不同市场组织的结构特征

完全竞争市场上有大量的买者和卖者,市场上每一个厂商提供的商

品都是完全同质的,所有的资源具有完全的流动性,信息是完全的。

垄断市场上只有唯一的一个厂商生产和销售商品,该厂商生产和销

售的商品没有任何相近的替代品,其他任何厂商进入该行业都极为困难

或不可能。

垄断竞争市场中有许多厂商生产和销售有差别的同种产品,这些产

品彼此之问都是非常接近的替代品;一个生产集团中的企业数量非常

多,并且厂商的生产规模比较小,因此,进入和退出一个生产集团比较

容易。

寡头市场是指少数几家厂商控制整个市场的产品的生产和销售的这

样一种市场组织,是比较接近垄断市场的一种市场组织。

(2)不同市场组织经济效率分析

判断经济效率的高低一看平均成本高低,二看价格是否等于长期边

际成本。完全竞争厂商长期均衡价格与LAC曲线最低点相等,均衡价格

最低,均衡产量最高。垄断竞争厂商长期均衡时经济利润为0但均衡点

位于LAC曲线最低点左边,产量更低,平均成本更高。寡头市场和垄断

市场产量更低,均衡价格更高。

由此可得,完全竞争市场的经济效率最高,垄断竞争市场较高,寡

头市场较低,垄断市场最低。可见,市场的竞争程度越高,则经济效率

越高;反之,市场的垄断程度越高,则经济效率越低。

2分析外部性为什么会导致资源配置失当?

答:外部性是指一个经济活动的主体对他所处的经济环境的影响。

外部性可分为正的经济性和负的外部性,一项经济活动存在正的经济性

时,人们从该项活动中得到的私人利益会小于社会利益,而存在负的外

部性时,人们从事该项活动所付出的私人成本又会小于社会成本,在这

两种情况下,自由竞争条件下的资源配置都会偏离帕累托最优。

令VP、VS和CP、CS分别代表某人从事某项经济活动所能获得的私

人利益、社会利益、私人成本和社会成本。

(1)当存在正的外部性时,即有VS>VP,但又有VP<CP<VS,则

此人显然不会进行该活动。这表明资源配置没有达到帕累托最优。因为

从上述两个不等式可以得到:(VS-VP)>(CP-VP),这一新的不

等式说明,社会上由此得到的好处(VS-VP)大于私人从事这项活动

所受到的损失(CP-VP)。可见,尽管从社会的角度看,该行动是有

利的,但个人从理性角度不会采取该项行动。这说明,存在外部经济的

情况下,私人活动的水平常常低于社会所要求的水平。

(2)当存在负的外部性时,有CP<CS,再假定CS>VP>CP,则此

人一定会进行此项活动,从上述两个不等式中可得到(CS-CP)>

(VP-CP),此不等式说明,进行了这项活动,社会上其他人受到的

损失大于此人得到的好处,从整个社会看,是得不偿失的,因此私人活

动水平高于社会所要求的最优水平。

因此,上述两种情况均导致了资源配置失当。前者生产不足,后者

生产过多。

3根据基数效用推导消费者个人需求曲线。

答:基数效用论者以边际效用递减规律和建立在该规律上的消费者

效用最大化的均衡条件为基础推导消费者的需求曲线。

(1)基数效用论者提出的边际效用递减规律是其推导需求曲线的基

础。基数效用论者指出,在其他条件不变的前提下,随着消费者对某商

品消费数量的连续增加,该商品的边际效用是递减的,所以,消费者对

每增加一单位商品所愿意支付的最高价格是递减的,即消费者对该商品

的需求曲线是向右下方倾斜的。

(2)在只考虑一种商品的前提下,消费者实现效用最大化的均衡条

件是MU/P=λ。由此均衡条件出发,可以计算出需求价格,并推导与

(1)中的消费者相同的向右下方倾斜的需求曲线。个人需求曲线如图1

所示。

图1个人需求曲线

4分别用策略式和扩展式描述“囚徒困境”博弈。

答:“囚徒困境”指两个被捕获的囚徒之间的一种特殊“博弈”,说明

为什么在合作对双方都有利时,保持合作却是困难的。具体情况如下:

两囚徒被指控是同案犯。他们被关在不同的牢房里且无法互通信息,各

囚徒都被要求坦白罪行。如果两囚徒都坦白,则各将被判入狱5年;如

果两人都不坦白,则各将被判入狱2年;如果一方坦白另一方不坦白,

则坦白方入狱1年,另一方入狱10年。

(1)囚徒困境博弈的策略式描述

囚徒困境博弈的策略式如表1中的支付矩阵所示:

表1囚徒困境博弈的支付矩阵

如果囚徒A不坦白,他就冒着被囚徒B利用的危险,因为不管囚徒A

怎么选择,囚徒B坦白总是最优方案。同样,囚徒A坦白也总是最优方

案。总之,可以看出,对囚徒个人而言,选择坦白总比不坦白收益高。

但从两人的支付总和来看,双方都不坦白的收益是最高的。

(2)囚徒困境博弈的扩展式描述

囚徒困境博弈的扩展式如图2所示。首先考虑囚徒B的策略选择,不

论囚徒A选择什么策略,囚徒B的最优策略都是坦白,从而可得最优支

付组合为(-5,-5)、(-10,-1)。在上述两种支付组合中,显

然囚徒A的最优策略是选择坦白,最终均衡支付为(-5,-5),显然

小于双方都不坦白的支付(-2,-2)。

图2“囚徒困境”的扩展式

5论述固定汇率制下资本完全流动的货币政策效应。

答:固定汇率制下资本完全流动的货币政策是无效的。具体分析如

下:

(1)世界上的汇率制度主要有固定汇率制与浮动汇率制两种。固定

汇率制是指一国货币同他国货币的汇率基本固定,其波动限于一定的幅

度之内。在固定汇率制度下,一国中央银行宣布一个汇率值,并随时准

备买卖本币把汇率保持在所宣布的水平上。资本完全流动是指资本在国

际间具有完全流动性,利率的微小变动都会引发资本的无限量流动。资

本完全流动是资本自由流动的极端形式,这种情况是理论模型中的理想

情况,在现实中并不多见。

(2)固定汇率下货币政策的影响

假设一个固定汇率之下运行的中央银行想要增加货币供给——例

如,通过从公众手中购买债券。这种政策的初始影响是使LM*曲线向右

移动,降低了汇率,如图3所示。但是,由于中央银行承诺按固定汇率

交易本国与外国通货,套利者对汇率下降作出的反应是向中央银行出售

本国通货,导致货币供给和LM*曲线回到其初始位置。因此,在固定汇

率下货币政策通常是无效的。总之,蒙代尔-弗莱明模型说明了货币政

策与财政政策影响总收入的效力取决于汇率制度。在固定汇率下,只有

财政政策能影响收入。货币政策正常潜力的丧失是因为货币供给全部用

在了把汇率维持在所宣布的水平上。

图3固定汇率下的货币扩张

6IS-LM模型与NI-AE模型相比有何优劣?

答:(1)凯恩斯的现代国民收入理论(以两部门经济为例)

在两部门经济中,国民收入的均衡条件为:总需求等于总供给,即

AE=Y。其中AE=C+I,Y=C+S。因此AE=Y,即C+I=C+S,I=

S。这就是两部门经济中国民收入决定的恒等式。如果I>S,则意味着

计划总需求大于实际产量,厂商的非合意存货减少,为了增加合意存

货,厂商必然会扩大生产规模,增加产品供给,直至I=S;如果I<S,

则意味着计划总需求小于实际产量,厂商的非合意存货增加,出现非合

意存货大于零的现象,为了减少非合意存货,厂商必然会缩小生产规

模,减少产品供给,直至I=S。

(2)IS-LM模型

IS曲线是由一系列使商品市场均衡的利率及收入组合点连接而成

的,表明均衡国民收入与利率之间存在反方向变化的关系。在以r为纵

轴,Y为横轴的坐标系上,IS曲线是由左上向右下方倾斜的。LM曲线是

由一系列使货币市场均衡的利率及收入组合点构成的,以r为纵轴,Y为

横轴所画的LM曲线是由左下向右上方倾斜的。IS-LM模型就是将二者

结合起来分析使两个市场同时均衡的收入和利率的情况。IS曲线与LM

曲线交于一点,在该点上,商品市场和货币市场同时达到均衡,其数值

可通过解IS与LM的联立方程得到。

(3)综上所述,简单凯恩斯模型假设价格不变、利息率不变,用乘

数理论刻画财政政策效应。该模型对总产出决定和政策效应的分析实际

上是总需求分析。

而IS-LM模型保持价格不变的假设,重点引入货币因素从而说明了

利息率变动对宏观经济的影响。该模型在利息率可变情况下分析总产出

决定,并分析了利息率决定。对财政政策效应的分析既保留了乘数效

应,又引入了挤出效应。此外,还分析了货币政策效应。但是,该模型

仍然是总需求分析。IS-LM模型是对产品市场和货币市场的一般均衡分

析。

三、计算题(30分)

1假设某完全竞争行业有200个相同的企业,企业的短期成本函数

为TC=0.2q2+q+15。

(1)求市场供给函数。

(2)市场需求函数为:Qd=495-95P,求市场均衡价格与产量。

(3)如果对每单位产品征收0.5元税,求新市场均衡价格和产量。

解:(1)根据代表性厂商的短期成本函数TC=0.2q2+q+15,可

得出短期边际成本,即:

SMC=dTC/dq=0.4q+1

厂商的平均成本函数为AVC=TVC/q=0.2q+1,可知短期边际成本

始终大于平均可变成本,因此代表性厂商的短期供给函数为P=SMC,

即q=2.5P-2.5。

由于完全竞争行业供给曲线是各个厂商供给曲线水平相加,所以行

业短期供给函数为:

Qs=200q=500P-500

(2)市场需求函数为Qd=495-95P。联立求解供给函数和需求函数

可得均衡价格和产量,即:

解得:P=199/119,Q=40000/119。即市场均衡价格与产量分别是

199/119和40000/119。

(3)征收单位产品税,意味着产品的成本增加,从而供给价格上

升。因此,对每单位产品征税0.5元后,行业的供给函数为:Qs′=

500(P-0.5)-500=500P-750。

联立求解供给函数和需求函数可得均衡价格和产量,即:

解得:P=249/119,Q=35250/119。即新市场均衡价格和产量分别

是249/119和35250/119。

2设生产函数Q=10KL/(K+L),劳动的价格PL=1,资本的价

格PK=5,资本的数量K=4,求:短期总成本函数、平均成本函数和边

际成本函数。

解:在短期K=4,则Q=40L/(4+L),可得L=4Q/(40-Q)。

从而短期成本函数为:

STC=PK·K+PL·L=20+4Q/(40-Q)=(800-16Q)/(40-

Q)

平均成本函数为:AC=(800-16Q)/[(40-Q)Q]。

边际成本函数为:MC=160/(40-Q)2。

3若货币需求L=0.2y-10r,货币供给m=200元,消费函数c=80

+0.8yd,政府税收t=50元,投资i=150-5r,政府开支g=50亿元。

求:(1)IS和LM方程。

(2)均衡的收入、利率、投资。

(3)是否存在“挤出效应”?

解:(1)由三部门经济国民收入恒等式y=c+i+g可得:

y=80+0.8yd+150-5r+50=80+0.8(y-50)+150-5r+50

化简可得IS曲线方程为:y=1200-25r。

由货币市场均衡条件L=m可得:0.2y-10r=200。

化简得LM方程为:y=1000+50r。

(2)将IS曲线和LM曲线方程联立:

解得:y*=3400/3,r*=8/3。

从而均衡投资为:i=150-5r=150-5×8/3=410/3。

(3)存在“挤出效应”。

若政府支出增加20亿元,则此时由y=c+i+g可得:y=80+0.8(y

-50)+150-5r+70。

化简得新的IS曲线方程为:y=1300-25r。

与原LM曲线方程Y=1000+50r联立可得:y**=1200,r**=4。

若利率保持r*=8/3不变,则国民收入为:y′=1300-25r*=1300-

25×8/3=3700/3。

因此,挤出效应为:y′-y**=3700/3-1200=100/3。

四、论述题(40分)

1政府准备实行住房补贴政策,对消费者来说,是将住房补贴直

接发给消费者本人还是将住房补贴发给提供住房的房东,试用无差异曲

线分析哪一种选择更好?

答:将住房补贴直接发给消费者本人更好。由于对房东补贴和对消

费者补贴的目标均是提高补贴对象的住房支付能力,只是存在着作用方

式的差异,即房东补贴表现为降低住房供应价格、消费者补贴则是增加

补贴对象的住房消费能力。

如图4所示,假设消费者有两种消费倾向:住房消费以及非住房消

费;消费者收入为M;住房消费量为X,住房价格为PX;非住房消费量

为Y,非住房价格为PY,则消费者预算线A0B0为M=PXX+PYY,目标

函数为消费者效用:maxU=U(X,Y)。

当代表消费者效用的无差异曲线U与消费者预算线相切时,消费者

效用效用实现最大化。在此,假定政府目标是为了实现消费者效用最大

化,而不是为了住房消费最大化。

(1)政府将住房补贴发给房东时,房价下降t元,非住房消费及价

格不变,则新的预算约束线为A0B2:

(PX-t)X+PYY=M

A0B2与无差异曲线U2在E2点相切,此时消费者消费点为(X2,

Y2),代入A0B2,得:

(PX-t)X2+PYY2=M

(2)政府将住房补贴直接发给消费者本人时,作为弥补,消费者收

入得到提高,预算线向外拓展。假设提供补贴为tX,即消费者收入增加

tX,此时,消费者新的预算线A1B1为:PXX+PYY=M+tX。

将(X2,Y2)代入A1B1得:(PX-t)X2+PYY2=M。

这说明,A0B2与A1B1在E2点相交,所以,A1B1一定与无差异曲线

U2在E2点相交,且与无差异曲线U1相切于E1点,而U1代表更高的消费

者效用。

图4供给补贴和消费补贴对消费者的影响

2论述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的有效性争论。

答: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的有效性的争论主要集中在与凯恩斯主义

和货币主义的争论,表现为凯恩斯主义者强调财政政策作用,而货币主

义则强调货币政策的作用。

(1)凯恩斯主义者强调财政政策作用的原因

当处于凯恩斯极端时,LM曲线呈水平状。如果政府增加支出,IS

曲线右移,货币需求增加,并不会引起利率上升而发生“挤出效应”,于

是财政政策极有效,如图5所示。

图5财政政策有效

相反,这时政府如果增加货币供给量,则不可能再使利率进一步下

降,因为人们再不肯去用多余的货币购买债券而宁愿让货币保留在手

中,因此债券价格不会上升,即利率不会下降,既然如此,想通过增加

货币供给使利率下降并增加投资和国民收入就不可能,因此货币政策无

效,如图6所示。

图6货币政策无效

(2)货币主义者强调货币政策作用的原因

当处于古典主义极端时,LM呈垂直形状,变动预算收支的财政政

策不可能影响产出和收入,相反,变动货币供给量的货币政策则对国民

收入有很大作用,这正是古典货币数量论的观点和主张。因此,古典学

派强调货币政策作用的观点和主张就表现为IS曲线的移动(它表现为财

政政策),在垂直的LM曲线区域即古典区域移动不会影响产出和收

入,而移动LM曲线(它表现为货币政策)却对产出和收入有很大作

用,如图7和图8所示。

图7财政政策无效

图8货币政策有效

LM曲线呈垂直形状时,增加货币供给就会导致债券价格大幅度上

升,而利率大幅度下降,使投资和收入大幅度增加,因而货币政策极为

有效。相反,实行增加政府支出的政策则完全无效,因为支出增加时,

货币需求增加会导致利率大幅度上升,从而导致极大的挤出效应,使得

增加政府支出的财政政策效果极小。

3评述新古典增长理论。

答:(1)新古典增长模型的基本方程

新古典增长模型的基本假设有:社会储蓄函数为S=sY;劳动力按

一个不变的比率n增长;生产的规模报酬不变。

在上述假设条件下,索洛得到新古典增长模型的基本方程:Δk=sy

-(n+δ)k,这一关系式表明,人均资本的增加等于人均储蓄sy减去

(n+δ)k项。(n+δ)k为新增劳动力所配备的资本数量和资本折旧,

称为资本广化(即意味着为每一个新增的工人提供平均数量的资本存

量);Δk为人均资本的增加,称为资本深化(即意味着每个工人占有的

资本存量上升)。因而新古典增长模型的基本方程又可表述为:

资本深化=人均储蓄-资本广化

(2)稳定增长的条件

在新古典增长模型中,稳态是指一种长期均衡状态。要实现稳态,

则人均储蓄必须正好等于资本的广化。即新古典增长理论中的稳态的条

件是:sy=(n+δ)k。

稳态中(人均资本不变,即Δk=0),总产量(或国民收入)的增

长率和总的资本存量的增长率均等于劳动力的增长率,且这一增长率是

独立于储蓄率的(等式中无s)。

(3)新古典增长模型的结论

①稳态中的产量增长率是外生的。在上面的模型中为n,它独立于

储蓄率s。

②尽管储蓄率的增加没有影响到稳态增长率,但是通过增加资本-

产出比率,它确实提高了收入的稳态水平。

③产量的稳态增长率保持外生。人均收入稳态增长率决定于技术进

步率,总产量的稳定增长率是技术进步率和人口增长率之和。

④如果两个国家有着相同的人口增长率、相同的储蓄率和相同的生

产函数,那么它们最终会达到相同的收入水平。如果两个国家之间有着

不同的储蓄率,那么它们会在稳态中达到不同的收入水平,但如果它们

的技术进步率和人口增长率相同,那么它们的稳定增长率也将相同。

(4)新古典增长模型的经济意义

新古典增长模型的经济意义是,劳动力的增长、资本存量的增长和

科学技术的进步对产量的增长产生直接影响。

2009年浙江理工大学经济管理学

院939西方经济学考研真题

一、比较解释下列概念(30分)

1内生变量与外生变量

2需求量与需求水平

3正常利润与经济利润

4准租金与经济租金

5流动性偏好与流动性陷阱

6内部均衡与外部均衡

二、简要回答下列问题(40分)

1谈谈你对经济学中“均衡分析”的评价。

2需求价格弹性是如何影响厂商销售收入的?

3如果一个企业现在所用的技术是劳动的边际产量与其价格之比

大于资本的边际产量与其价格之比,那么,为使生产要素组合达到最

优,该企业可以做些什么?为什么?

4如何判断各种资源配置方式的效率?

5如果一个经济发展的目标是使稳态人均消费最大化,在技术和

劳动增长率固定不变时,如何选择稳态的人均资本量?

6如何理解“投资是一个流量”这个观点。

7如何理解完全竞争市场下,长期中厂商的利润为零?

8如果政府要得到一定税收,对消费者来说,究竟是货物税好,

还是所得税好?为什么?

三、计算题(40分)

αβ

1效用函数为u(x1,x2)=x1x2,并且0<α<1、0<β<1,

x1、x2的价格分别为p1、p2,消费者收入为m。

(1)求商品x1和x2的需求函数。

(2)如果对商品x1征收从量税,税率为t。在对商品x1征收从量税

后,政府决定对消费者补贴一笔总收入T,请问为保持消费者原有的效

用水平不变,总补贴T应该为多大?

2已知某厂商长期生产函数为Q=1.2A0.5B0.5,Q为每期产量,

A、B为每期投入要素,要素价格PA=1美元,PB=9美元。试求该厂商

的长期总成本函数、长期边际成本函数。

3若货币需求L=0.4Y-10r,货币供给m=200元,消费函数C=

80+0.8Yd,政府税收T=100元,投资I=150-5r,政府开支G=50元。

求均衡的收入、利率、投资。

4假定某经济最初的通货膨胀率18%,政府试图通过制造10%的

失业率来实现通货膨胀率不超过4%的目标,当价格调整方程系数为h=

0.4时,利用价格调整方程描述通货膨胀率的下降过程。

四、论述题(40分)

1论述凯恩斯宏观经济理论的基本逻辑和理论框架。

2论述信息不完全下的市场失灵,并举例说明。

3如何看待目前各国应对经济危机的宏观经济政策举措。

2009年浙江理工大学经济管理学

院939西方经济学考研真题及详解

一、比较解释下列概念(30分)

1内生变量与外生变量

答:经济数学模型一般是用由一组变量所构成的方程式或方程组来

表示的,变量是经济模型的基本要素。变量可以被区分为内生变量、外

生变量和参数。

在经济模型中,内生变量指该模型所要决定的变量。外生变量指由

模型以外的因素所决定的已知变量,它是模型据以建立的外部条件。内

生变量可以在模型体系内得到说明,外生变量决定内生变量,而外生变

量本身不能在模型体系内得到说明。参数通常是由模型以外的因素决定

的,参数也往往被看成是外生变量。例如:在需求价格函数中:Qd=α

-β·P,Qd和P是内生变量,α和β是外生变量。

2需求量与需求水平

答:(1)需求量是指在某一时期内消费者愿意购买的商品和服务

的数量。消费者对某种商品的需求量取决于许多因素:收入、相关商品

的价格、年龄、教育水平、预期等,而最重要的因素可以说是该商品的

价格。

(2)需求水平即需求,是指商品需求量与该商品价格之间的一种关

系,它反映了在不同价格水平下商品的需求量。需求水平的概念包含以

下几点内容:①需求是一定时期内的,比如一个月或一年,而不是某一

个时点上的;②需求是在各种价格水平下的需求数量,即需求是一组与

价格水平对应的需求数量,而不是一个需求数量;③需求是消费者愿意

购买的;④需求是消费者能够购买的,如果消费者对某种商品只有购买

的欲望而没有购买的能力,就不能算作需求,需求必须是指消费者既有

购买欲望又有购买能力的有效需求。

3正常利润与经济利润

答:(1)正常利润通常指厂商对自己所提供的企业家才能的报酬

支付。正常利润是厂商生产成本的一部分,它是以隐成本计入成本的。

企业的会计利润,是厂商的总收益与会计成本的差,也就是厂商在申报

应缴纳所得税时的账面利润。但是,西方经济学中的利润概念并不仅仅

是会计利润,必须进一步考虑企业自身投入要素的代价,其中包括自有

资本应得利息、经营者自身的才能及风险的代价等。这部分代价的总和

至少应与该资源投向其他行业所能带来的正常利润率相等,否则,厂商

便会将这部分资源用于其他途径的投资而获取利润或收益。在西方经济

学中,这部分利润被称为正常利润。

(2)经济利润是指属于企业所有者的、超过生产过程中所运用的所

有要素的机会成本的一种收益。如果将会计利润再减去隐性成本,就是

经济学意义上的利润的概念,称为经济利润或超额利润。上述各种利润

关系为:

企业利润=会计利润=总收益-显性成本

经济利润=超额利润=会计利润-隐性成本=会计利润-正常利润

正常利润=隐性成本

由于正常利润属于成本,因此,经济利润中不包含正常利润。又由

于厂商的经济利润等于总收益减去总成本,所以,当厂商的经济利润为

零时,厂商仍然得到了全部的正常利润。

4准租金与经济租金

答:(1)准租金是对供给量暂时固定的生产要素的支付,即固定

生产要素的收益。一般来说,准租金是某些质量较高的生产要素,在短

期内供给不变的情况下所产生的一种超额收入。

准租金可以用厂商的短期成本曲线来加以分析,如图1所示。其中

MC、AC、AVC分别表示厂商的边际成本、平均成本和平均可变成本。

假定产品价格为P0,则厂商将生产Q0。这时的可变总成本为面积

OGBQ0,它代表了厂商对为生产Q0所需的可变生产要素量而必须作出

的支付。固定要素得到的则是剩余部分GP0CB。这就是准租金。

图1准租金

如果从准租金GP0CB中减去固定总成本GDEB,则得到经济利润

DP0CE。可见,准租金为固定总成本与经济利润之和。当经济利润为0

时,准租金便等于固定总成本。当厂商有经济亏损时,准租金也可能小

于固定总成本。

(2)经济租金是准租金的一种特殊的形式,是指素质较低的生产要

素,在长期内由于需求增加而获得的一种超额收入。许多要素的收入尽

管从整体上看不同于租金,但其收入的一部分却类似于租金,如果从该

要素的全部收入中减去这部分收入并不影响要素的供给,则将这一部分

要素收入称为经济租金。

经济租金的几何解释,如图2所示。图2中要素供给曲线S以上、要

素价格R0以下的区域AR0E为经济租金。要素的全部收入为OR0EQ0。但

按照要素供给曲线,要素所有者为提供Q0量要素所愿意接受的最低要素

收入却是OAEQ0。因此,AR0E是要素的“超额”收益。

图2经济租金

总之,经济租金是要素收入(或价格)的一个部分,该部分并非为

获得该要素于当前使用中所必须,它代表着要素收入中超过其在其他场

所可能得到的收入部分。简而言之,经济租金等于要素收入与其机会成

本之差。

5流动性偏好与流动性陷阱

答:(1)流动偏好又称灵活偏好,也称流动性偏好,是指由于货

币具有使用上的灵活性,人们宁肯以牺牲利息收入而储存不生息的货币

来保持财富的心理倾向。凯恩斯认为,流动偏好根源于以下三种货币需

求动机:

①交易动机是指个人和企业为了进行正常的交易活动而持有货币的

动机。出于交易动机的货币需求量主要决定于收入,收入越高,交易数

量越大,从而为应付日常开支所需的货币量就越大。

②谨慎动机是指为预防意外支出而持有一部分货币的动机,如个人

或企业为应付事故、失业、疾病等意外事件而需要事先持有一定数量货

币。从全社会来看,这一货币需求量大体上也和收入成正比,是收入的

函数。

③投机动机是指人们为了抓住有利的购买有价证券的机会而持有一

部分货币的动机。投机动机所产生的货币需求量与利率成反比。

(2)流动性陷阱又称凯恩斯陷阱或灵活陷阱,是凯恩斯的流动偏好

理论中的一个概念,具体是指当利率水平极低时,人们对货币需求趋于

无限大,货币当局即使增加货币供给也不能降低利率,从而不能增加投

资引诱的一种经济状态。

当利率极低时,有价证券的价格会达到很高,人们为了避免因有价

证券价格跌落而遭受损失,几乎每个人都宁愿持有现金而不愿持有有价

证券,这意味着货币需求会变得完全有弹性,人们对货币的需求量趋于

无限大,表现为流动偏好曲线或货币需求曲线的右端会变成水平线。在

此情况下,货币供给的增加不会使利率下降,从而也就不会增加投资引

诱和有效需求,当经济出现上述状态时,就称之为流动性陷阱。

6内部均衡与外部均衡

答:(1)内部均衡是指经济处于既具有较高的需求与就业水平,

又没有通货膨胀压力的状态。

图3经济内部均衡与外部均衡

(2)外部均衡是指一国的国际收支处于平衡时的情形,包括经常项

目的平衡与资本项目的平衡。

(3)如图3所示,IB线表示内部经济均衡的轨迹,EB线表示外部经

济均衡的轨迹。IB线表示的是内部经济平衡时,实际汇率(eP*/P)与

国内吸收A的负相关关系。因为如果经济扩张并把经济推向需求过剩

时,只要本币升值即可通过增加进口来吸收掉国内的过剩需求,从而实

现内部经济平衡。EB线表示的是外部经济平衡时,实际汇率(eP*/P)

与国内吸收A的正相关关系。如本国吸收增加,使国际收支处于逆差状

态时,只要采取贬值措施就可以增加出口、减少进口,以使外部经济达

到平衡,由此可知国内吸收A与实际汇率正相关。

内部平衡与外部平衡的同时实现有时会存在一定的矛盾。

二、简要回答下列问题(40分)

1谈谈你对经济学中“均衡分析”的评价。

答:均衡的最一般的意义是指经济事物中有关的变量在一定条件的

相互作用下所达到的一种相对静止的状态。

(1)在微观经济分析中,市场均衡可以分为局部均衡和一般均衡。

①局部均衡是指在假设其他市场不变的情况下,某一特定产品或要

素的市场均衡。局部均衡分析研究的是单个(产品或要素)市场,其研

究方法是把所考虑的某个市场从相互联系的整个经济体系的市场全体

中“取出”来单独加以研究。

②一般均衡是指在一个经济体系中,所有市场的供给和需求同时达

到均衡的状态。一般均衡分析从微观经济主体行为的角度出发,考察每

一种产品和每一个要素的供给和需求同时达到均衡状态所需具备的条件

和相应的均衡价格以及均衡供销量应有的量值。

(2)均衡分析揭示了经济事物之所以能够处于静止状态,是由于在

这样的状态中有关该经济事物的各参与者的力量能够相互制约和相互抵

消,也由于在这样的状态中有关该经济事物的各方面的经济行为者的愿

望都能得到满足。正因为如此,西方经济学家认为,经济学的研究往往

在于寻找在一定条件下经济事物的变化最终趋于相对静止之点的均衡状

态。

2需求价格弹性是如何影响厂商销售收入的?

答:需求价格弹性指需求量变化的百分率与价格变化的百分率之

比,它用来测度商品需求量变动对于商品自身价格变动反应的敏感性程

度。商品的需求价格弹性与提供该商品的厂商的销售收入之间存在着密

切的关系,归纳如下:

(1)当ed>1,即需求富有弹性时,销售收入与价格反向变动,即

它随价格的提高而减少,随价格的降低而增加。这是因为,当ed>1

时,厂商降价所引起的需求量的增加率大于价格的下降率。这意味着价

格下降所造成的销售收入的减少量必定小于需求量增加所带来的销售收

入的增加量。所以,降价最终带来的销售收入值是增加的。相反,在厂

商提价时,最终带来的销售收入值是减少的。

(2)当ed<1时,即需求缺乏弹性时,销售收入与价格同向变动,

即它随价格的提高而增加,随价格的降低而减少。这是因为,当ed<1

时,厂商降价所引起的需求量的增加率小于价格的下降率。这意味着需

求量增加所带来的销售收入的增加量并不能全部抵消价格下降所造成的

销售收入的减少量。所以,降价最终带来的销售收入值是减少的。相

反,在厂商提价时,最终带来的销售收入值是增加的。

(3)当ed=1时,销售收入和价格的变动没有关系。这是因为,当ed

=1时,厂商变动价格所引起的需求量的变动率和价格的变动率是相等

的。这样一来,由价格变动所造成的销售收入的增加量或减少量刚好等

于由需求量变动所带来的销售收入的减少量或增加量,所以,无论厂商

是降价还是提价,销售收入值是固定不变的。

两种特殊情况:当ed=∞时,由于在既定价格下收益可以无限增

加,厂商因而不会降价,涨价会使销售收入减少为零;当ed=0时,价

格变动会使销售收入同比例同向变动。

3如果一个企业现在所用的技术是劳动的边际产量与其价格之比

大于资本的边际产量与其价格之比,那么,为使生产要素组合达到最

优,该企业可以做些什么?为什么?

答:厂商应当增加劳动力的投入数量,减少资本的投入数量直至实

现MPL/w=MPK/r。这是因为在完全竞争条件下,对厂商来说,商品的

价格和生产要素的价格都是既定的,厂商可以通过对生产要素投入量的

不断调整来实现最大的利润。厂商在追求最大利润的过程中,可以得到

最优的生产要素组合。这一点可以用数学方法证明如下。

假定:在完全竞争条件下,企业的生产函数为Q=f(L,K),既

定的商品的价格为P,既定的劳动的价格和资本的价格分别为w和r,π表

示利润。由于厂商的利润等于总收益减去总成本,于是,厂商的利润函

数为:π(L,K)=P·f(L,K)-(wL+rK)。式中,P·f(L,K)

表示总收益,(wL+rK)表示总成本。

利润最大化的一阶条件为:

根据以上两式,可以整理得到:

即:MPL/w=MPK/r。

4如何判断各种资源配置方式的效率?

答:利用帕累托标准,可以对资源配置状态的任意变化做

出“好”与“坏”的判断。帕累托标准即帕累托最优状态标准,是指如果至

少有一人认为A优于B,而没有人认为A劣于B,则认为从社会的观点看

亦有A优于B。

(1)如果既定的资源配置状态的改变使得至少有一个人的状况变

好,而没有使任何人的状况变坏,则认为这种资源配置状态的变化

是“好”的;否则认为是“坏”的。这种以帕累托标准来衡量为“好”的状态

改变称为帕累托改进。

(2)利用帕累托标准和帕累托改进,可以来定义“最优”资源配置,

即:如果对于某种既定的资源配置状态,所有的帕累托改进均不存在,

即在该状态上,任意改变都不可能使至少有一个人的状况变好而又不使

任何人的状况变坏,则称这种资源配置状态为帕累托最优状态。换言

之,如果对于某种既定的资源配置状态,还存在有帕累托改进,即在该

状态上,还存在某种(或某些)改变可以使至少一个人的状况变好而不

使任何人的状况变坏,则这种状态就不是帕累托最优状态。帕累托最优

状态又称为经济效率,满足帕累托最优状态就是具有经济效率的;反

之,不满足帕累托最优状态就是缺乏经济效率的。

(3)帕累托最优状态包括三个条件:①交换的最优状态:人们持有

的既定收入所购买的各种商品的边际替代率,等于这些商品的价格的比

率;②生产的最优状态:厂商在进行生产时,所有生产要素中任意两种

生产要素的边际技术替代率都相等;③交换和生产的最优状态:所有产

品中任意两种产品的边际替代率等于这两种产品在生产中的边际转换

率。

因此,各种资源配置方式的效率可以通过帕累托标准和帕累托最优

状态的三个条件来判断,满足帕累托最优状态的三个条件的资源配置方

式是最优效率的,反之不满足上述条件的资源配置方式则是不具有经济

效率的。

5如果一个经济发展的目标是使稳态人均消费最大化,在技术和

劳动增长率固定不变时,如何选择稳态的人均资本量?

答:如果一个经济的发展目标是使稳态人均消费最大化,那么在技

术和劳动增长率固定不变时,稳态人均资本量的选择应使资本的边际产

品等于技术和劳动的增长率之和。用方程表示为:f′(k*)=n+g。

上述结论可以用图4来加以论证。如图4所示,应选择k*,这时稳态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