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地理导学案_第1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0/M03/27/27/wKhkGWXRPyaAB9r0AAFLwXP4wQw406.jpg)
![高一地理导学案_第2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0/M03/27/27/wKhkGWXRPyaAB9r0AAFLwXP4wQw4062.jpg)
![高一地理导学案_第3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0/M03/27/27/wKhkGWXRPyaAB9r0AAFLwXP4wQw4063.jpg)
![高一地理导学案_第4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0/M03/27/27/wKhkGWXRPyaAB9r0AAFLwXP4wQw4064.jpg)
![高一地理导学案_第5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0/M03/27/27/wKhkGWXRPyaAB9r0AAFLwXP4wQw4065.jpg)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高一年级地理导学案
高—一班姓名学号
第一章:行星地球
第一节宇宙中的地球
学习目标
1、知道天体系统的概念,能说明天体系统的层次划分。
2、运用有关太阳系八大行星运动特征和结构特征的资料,说明地球是一颗普通的行星,并
学会比较分析的学习方法。
3、通过分析地球上存在生命的条件,说明地球是一颗特殊的行星。
基础知识
1、你在天空中可以看到的物质有哪些?各有什么特点?
3、太阳系有八大行星,按照距离太阳由近及远,依次为:
4、阅读材料,总结八大行星在运动特征和结构特征上有哪些共同之处?
太阳系的八大行星都自西向东朝一个方向绕太阳公转。是围绕恒星行动且本身不发光的
天体。而且大多数行星与太阳的自转方向一致;它们的公转轨道几乎都在同一平面上(只有
水星的轨道倾角较大);它们的轨道虽然都是椭圆,但除水星外,都与正圆相差无几。
特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比较:
类别包括距日体积平均表面卫星光
数目环
行星远近质量密度温度
有
无
类地行近高
星
巨行星11
远日行介于前两介于前两
星者间者间
远低
5、为什么说地球是太阳系中一颗既普通又特殊的行星?
6、分析说明地球上存在生命的原因。(分自身和外部条件)
⑴外部条件:①一直稳定
②宇宙环境安全,八大行星______________,处于安全的空间运行轨道
⑵内部条件:①日地距离适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质量和体积适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____
巩固练习
一、单项选择题
1.最近国际天文学界投票决定不再把太阳系中的哪颗星列为行星?()
A.天王星B.冥王星C.海王星D.土星
2.宇宙中最基本的天体是()
A.恒星、卫星B.恒星、星云C.行星、彗星D.流星、恒星
3.下列天体系统等级由低级向高级排列正确的是()
A.地月系一太阳系一银河系一河外星系B.地月系一太阳系一银河系一总星系
C.地月系一河外星系一银河系一太阳系D.地月系一银河系一河外星系一总星系
4.太阳系除地球之外的七大行星中,与地球相邻的是()
A.金星、水星B.火星、木星C.金星、火星D.土星、水星
5.太阳系中,质量和体积最大的行星是)
A.地球B.木星C.土星D.天王
星
6.下列的叙述正确的是()
A.火星属于远日行星B.水星是距离太阳最近的行星
C.太阳系和银河系是同级别的天体系统
I).太阳系的主体是八大行星、小行星、彗星、流星体和星际物质
7.下列天体中距离地球最远的是)
A.北极星B.月球C.金星D.海王星
8.小行星带位于()
A.木星和土星轨道之间B.水星和金星轨道之间
C.金星和地球轨道之间D.火星和木星轨道之间
9.1986年,当时一个14岁的中学曾观测到哈雷彗星的回归,如果它再次观测到这颗彗星
时年龄应该是()
A.20岁B.25岁C.30岁D.90岁
10.在上世纪末,多国天文学家通过国际性的合作研究,观测并测量出某一遥远的旋涡星系,
该星系与地球的距离为)
A.140多亿个天文单位B.140多亿年C.140多亿千米D.140多亿光年
第二节:太阳对地球的影响
学习目标
1、知道太阳辐射的纬度分布规律。
2、结合实例分析太阳活动时地球的影响。
基础知识
1、阅读教材和所学知识分析思考
⑴太阳大气的成分:
⑵太阳辐射的概念及能量的来源:
⑶太阳辐射对地球的影响:
2、读“一年内太阳辐射的纬度分布示意图”,你能归纳出规律吗?
纬度
规律:
3、从“我国太阳总辐射量分布图”中找出我国太阳辐射的最值分布地区:
最卡富地区:
原因:
最贫乏地区:
原因:
4、太阳大气层结构
层次位置概念IN咬亮度温度太阳活动
明亮发光的太阳太阳活
表面动的主要标
里志,周期都为
——
光球外呈玫瑰色
的太阳大气11年。
1
色球外很稀薄的
完全电离的太阳
大气
外
5、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连线)
黑子无线电短波通信
射电
(1).影响地球_________和植物生长耀斑也暴
带电粒子流
(2).扰乱地球磁场,产生“_________”现象太阳风平极光
⑶.扰乱电离层,影响_______________通讯
(4).两极产生_________
巩固练习
选择题
1.地球是太阳系中一颗普通而特殊的天体,其特殊性表现在:()
A.既自转又绕太阳公转B.质量、体积以及运动状况与其他行星有很大的不同
C.有大气D.有高级智慧生命物质
2.下列现象可能由于太阳活动而造成的是:()
A.有线电话突然中断B.气温异常升高
C.指南针剧烈颤动,不能正确指示方向D.山体发生滑坡
3.太阳能量的来源是()
A.氢气燃烧B.氯气爆炸C.核裂变反应D.核聚变
反应
4.下列关于太阳活动的正确叙述是()
A.耀斑出现在光球层上B.黑子活动的平均周期约为11年
C.日珥出现在日冕层上D.太阳风活动的平均周期约为11年
5.关于太阳黑子的正确叙述是()
A.太阳表面黑色的斑点B黑子数目多的年份称为太阳活动异常年
C.因为温度比周围大约低1500度所以略显阴暗D.出现在日冕层
6.关于太阳辐射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太阳辐射就是指太阳以电磁波的形式向四周放射能量
B.太阳辐射能量来源于氢气的燃烧
C.大阳辐射能量是由核聚变反应过程中亏损的质量转化而来的
D.中国太阳辐射能最丰富的是四川盆地,最贫乏的是青藏高原
7.关于太阳辐射的叙述,说法正确的是()
A.能量主要集中在红外线部分B.能量主要集中在可见光波段
C.能量集中在X射线D.能量集中紫外线部分,占总能量的50%
9.读上右图,若图中S表示太阳,E表示地球,则该图所包括的天体系统有()
A.一级B.二级C.三级D.四级
10.太阳的大气层由里向外依次是()
A.日冕、色球、光球B.色球、光球、日冕
C.日冕、光球、色球D.光球、色球、日冕
11.近两年正值太阳活动高峰期,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太阳黑子和耀斑都产生在太阳色球层上
B.前一次太阳活动极大年到再一次活动极大年的平均周期约为11年
C.太阳活动发出的强烈射电扰乱地球大气对流层,影响地面无线电短波通讯
D.新加坡的小朋友在晚上做作业时看到了美丽的极光现象
12.太阳活动对地球的直接影响是()
A.产生潮汐现象B.干扰地面有线电短波通讯
C.诱发火山喷发和地震D.产生“磁暴”现象
第三节: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
学习目标
1、理解和比较地球自转和公转运动的规律和特征,例如自转和公转的方向、周期、速度等。
2、理解自转的地理意义:昼夜更替现象和周期;地方时和区时的计算;水平运动物体的偏
向。
4、理解昼夜长短和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规律。
5、理解四季更替的原因和规律。
6、懂得运用地球运动的有关知识解释生活现象,分析实际问题。
基础知识
1、地球的自转运动
’方向:自一向—,从北极上空看呈____时针方向,从南极上空看呈_____时针方向
⑴概况J周期:1恒星日,长一小时一分一秒(真正周期),而1太阳日时(生活时间)。
速度角速度为度/时。地球表面除点外都相等。
/①导致交替现象。
学?②水平运动的物体产生偏向,北半球向偏,南半球向偏。赤道上偏。
意义<
③地球上,东边的地点总比西边的地点早见到太阳,因此东边地点的时刻总比西边地点的
时刻早。因____而不同的时刻,称为地方时。
2、昼和夜的基本知识
⑴昼夜半球的概念:
向着太阳的半球是.半球
背着太阳的半球是半球
昼半球和夜半球的分界线是线(圈)★
⑶昼夜交替的原因
①原因一一地球
②周期1日=24小时。
③意义:由此,地表各地温度发生昼夜变化,生物形成昼夜节律。
3、地转偏向的判断方法
(强调:顺着物体前进的方向再判别偏转的方向。)
A.①③B.②④C.①④D.②③
例2:下列河岸中,冲刷严重的是(箭头表示水流方向)
①②③④
南半球北半球北半球南半球
A.①③B.②④C.③④D.②③
4、时间的基本知识
⑴地方时的设定:以一个地方太阳升到最高的时间为正午时,
⑵位置相同的地方,地方时相同。东经数值越大的地方,地方时的值越
西经反之。经度每相差1°,地方时相差____分钟。
⑶时区和区时
180。22.5°W15°7.5°0°7.5°22.5°E
1———————111
东!西西西中东东东;西
十;十十一时一十十;十
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1一
二1二一区区区一
区(区区区区}区
①时区划分一一国际规定,以0°经线为中央经线,从7.5。W-7.5°E作为中时区(零
时区)。在中时区以东划分为东一区至东十二区;在中时区以西依次划分为西一区至西十二
区。每个时区跨°。国际上将全球分为个时区。
区时一一每个时区的中央经线的地方时为整个时区的统一时间,叫作区时,又称标准时。
②第一步是求时区:即已知某地的经度求该地的时区。其换算公式是:
(某地经度+7.5。)+15=该地所在的时区(结果取整数,舍去余数)。所求地为东经度
则求出的是东时区;所求地为西经度则求出的为西时区•如求130。E所在的时区,用公式
法求解如下:(130°+7.5°)+15=9.2,取整数9,舍去余数2,该地所在的时区为东九
区。
③第二步是求区时差:区时差的求法有两种情况。
A.两地都在东时区或西时区,则:区时差=(大时区数一小时区数)义1小时;
B.两地中若一地在东时区,一地在西时区,则:
区时差=(东时区数+西时区数)XI小时(不过日界线)
或区时差=[(12—东时区数)十(12—西时区数)]XI小时(过日界线);
④第三步是求区时:相邻两个时区,东边的总比西边的1小时。(两地相差几个时
区,时间相差几小时)
A.所求地区时=已知地区时+区时差(所求时区在已知时区以东);
B.所求地区时=已知地区时一区时差(所求时区在已知时区以西);
⑤北京时间一一我国全境通用的时间,属于东____区。
⑷日界线一一国际上规定把东西十二时区之间的180°经线作为国际日期变更线,简称日
界线。人为规定东十二区比西十二区早24小时,即1日。如果向东经过日界线1日,
向西过日界线1日。
注意:日界线不和180。完全重合。日界线主要通过洋。
例:一艘船在太平洋上航行,当地区时是2008年9月1日12时,
该船用5分钟越过180°经线,该船现在的时间可能是:
日界线判断协律:
西侧东侧
东十二区西十二区
东经度西经度
时刻相同时刻相同
今天昨天
(日期过线向西加向东减)
例1.已知北京时间是6月5日上午10时,求:①东京(东九区)的区时;②莫斯科(东
三区)的区时;③纽约(西五区)的区时。
例2.有一架飞机6月5日上午10时从上海(东八区)起飞,向东越过太平洋到华盛顿(西
五区),途中共飞行了15小时。问:①飞机穿过了多少个时区?②飞机起飞时华盛顿的区时
是何时?③飞机到达华盛顿时,当地时间是什么时间?
巩固练习
1.某一恒星昨晚20时位于观测者头顶,今晚同一地点再次位于观测者头顶的时间为()
A.20时B.20时56分4秒C.19时D.19时56分4秒
2.关于地球自转速度的正确叙述是()
A.广州与北京的线速度相等B.广州与北京的角速度相等
C.广州的线速度小于北京的线速度I).广州的角速度大于北京的角速度
3.运行在赤道上空的同步卫星,运行速度和地面的自转速度相比正确的是()
A.与地球公转线速度相同B.与地球自转线速度相同
C.角速度和线速度都相同D.与地球自转角速度相同
4.下列地理现象中,能说明地球自转的是()
A.昼夜现象B.昼夜长短变化C.四季变化D.太阳东升西落
5.下列纬线圈上的速度相当于赤道线速度一半的是()
A.南北回归线B.南北极圈C.南北纬30度D.南北纬60度
6.当北京时间是10月1日中午12点时,95°W的区时应是:()
A.10月1日22点B.10月1日10点C.9月30日22点D.9月30日10点
5、地球的公转运动
⑴填表比较
自转公转
定义绕——(倾斜,指向北极星附近)绕——
从南北极上空看——南—北—在近似水平的椭圆轨道上
方向
自__向_逆时针旋转
周期时_—分_秒,1个——日365天__时__分__秒,1个—一年
角速度:南北极点除外,处处相等,°近日点_____(30.3km/s),
速度/h远日点_____(29.3km/s)
线速度:由__向__递减
关系
思考:
①据统计,北半球每年夏半年(3.21——9.23)
的天数为186天,而冬半年(9.23——3.21)则
只有179天,请问这是为什么?
②北半球1月份正是隆冬季节,地球应该距离
太阳最远才对,怎么会在近日点呢?7月初正是
盛夏,怎么会在远日点呢?
⑵黄赤交角及其影响
画图:画出太阳光线、黄道、晨昏线、黄赤交角、地轴与黄道面的夹角。
黄赤交角(23.5。71
-太阳直射点的回归移动(23.5°N—23.5°S)
地轴空间指向不变一
地轴
6、太阳直射点的周年变化规律
思考:
①今天(月日),太阳直射点在地表的位置和移动方向是?()
A.在北半球向北移B.在南半球向南移C.在北半球向南移D.在南半球向北移
②我国有一口井,一年只有一次阳光能直射到井底,这个地方在哪里?()
A.在赤道上B.在南北回归线上C.在南回归线上D.在北回归线上
7、昼夜长短的变化规律
⑴太阳直射点所在半球,昼夜,纬度越高,昼越夜越;
另一半球相反;直射点纬度越高,球上各地的昼夜相差就越;出现极夜现象的范围
越来越:
⑵太阳直射点向北移,北半球的白昼就越来越;南半球的白昼就越来越;
太阳直射点向南移,北半球的白昼就越来越;南半球的白昼就越来越;
⑶春、秋分日:太阳直射,全球昼夜。赤道上
⑷填表比较(北半球)
夏半年夏至日冬半年冬至日
太阳直射点_______半球_______线上_______半球_______线上
位置
昼夜状况昼_____夜_______昼最_______昼_______夜—昼最_______
夜最_______夜最_______
极昼(夜)情北极四周出现_____极昼范围最_____北极四周出现—极夜范围最—
况
⑸计算:根据几个点的日出时间来计算昼长
A地日出时间是5:00,A地昼长是______小时O
B地日出时间是7:30,B地昼长是______小时
8、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规律
参照地图册,在下面图上画出赤道、南北回归线、南北极圈、南北极点的正午太阳高度。
⑴随纬度的变化而变化:正午太阳高度由向南北两方递减。
⑵随季节的变化而变化:离直射点越近,太阳高度越
⑶某地与直射点的纬度相差1°,正午太阳高度相差________
(地球上,同一纬线上的正午太阳高度相同。)
⑷总结规律:
由直射点向南北两侧递减(直射点的太阳高度是______°)
二分日由___________向两侧递减
纬度变化夏至日__________地区正午太阳高度达最大值,南半球达最小值
冬至日_________地区正午太阳度度达最大值,北半球达最小值
南北回归线之间一年有_______次直射,赤道在两分日达最________值。
季节变化夏半年正午太阳高度较_______,冬半年较_______。
9、太阳高度的计算:
H=90°-纬度差(直射点纬度与所求的当地的纬度的差)
(直射点纬度一般为二分二至,同一半球的纬度差两者相“一"。
不同一半球的纬度差两者相“+(同减异加)
(举例):夏至日,北京的正午太阳高度是多少?
(分析):夏至日:直射点纬度=23.5°N;北京的纬度=40°N;此时是夏半年
H=90°—(40°—23.5°)=73.5°
(练习):冬至日,广州(23.5°N)的正午太阳高度是多少?
11=90°—()=
10、四季的产生
⑴天文四季:夏季是一年中白昼较、正午太阳高度较的季节;冬季是一
年中白昼较、正午太阳高度较的季节;春秋两季是两季的过渡季节。
⑵通用四季:、、为春季;、、为夏季;
、、为秋季;、、为冬季;
11、地球上“五带”的形成
巩固练习
一、选择题
1.关于地球自转的说法,正确的是()
A.地球绕两极点自西向东逆时针旋转B.地球自转一周,需时间23时56分4秒
C.地球自转的角速度均为15°/秒D.地球自转的线速度为30千米/秒
2.当地球自转时,地表角速度和线速度都等于零的地点是()
A.极圈B.极点C.回归线D.赤道
3.下列城市中,地球自转线速度最慢的是()
A.哈尔滨B.广州C.重庆D.北京
4.下列现象属于地球自转产生的是:()
A.长江南岸侵蚀比北岸严重B.冬季北京比广州白昼短
C.我国南方地区年均温比北方高D.海水涨潮和落潮
5.如果地球没有自转,只有公转,贝11()
A.地球上没有昼夜现象B.地球上没有昼夜交替现象
C.地球上有昼夜交替,周期为一年D.地球上昼夜交替,周期为一天
6.下列地点,一年内有两次阳光直射的是()
A.22°N、15°E交汇处B.40°N、160°E交汇处
C.26°S、60°W交汇处D.30°S、120°E交汇处
7.下列关于地球自转速度的叙述,正确的是()
A.地球表面角速度处处相等B.地球表面线速度处处不等
C.地球表面角速度处处不等D.南北两极点既无角速度又无线速度
8.关于黄道平面与赤道平面及其影响的叙述,正确的是()
A.黄赤交角的大小因季节而发生变化B.黄赤交角的大小不会发生变化
C.赤道平面与黄道平面之间的夹角为23°26D.黄道平面与赤道平面的夹角为66°34'
9.下列四幅图中,正确表示北半球夏至日的是()
ABCD
10.某日早晨7点36分,天安门广场举行了隆重的升旗仪式,这一天可能是:()
A.劳动节B.教师节C.元旦节D.清明节
11.东经121°比东经120°的地方:()
A.区时早B.地方时早C.一定先看到日出D.地方时晚
二、综合题
⑴表示全球昼夜平分的是图
⑵表示北半球夏至日的是图
⑶南极圈内出现极昼现象的是图—
⑷北极点太阳高度最大的是图—
⑸太阳直射点所在经线的经度相同的是图「和
第四节:地球的圈层结构
学习目标
1、知道地球内部圈层的划分依据。
2、能绘制示意图,说明地球的圈层结构。
3、说出地球的圈层结构,概括各圈层的主要特点
基础知识
1、地球的内部圈层
⑴划分依据一一对地震波的研究地震波特点
①波(P波):传播速度较,可通过、、传播;
横波(波):传播速度较,只通过体传播。
②物质密度越大,传播速度越快
地壳面飞
\地幔100QK.M
一一…--施
地幔
\外核/
\\5000KM/
地弋7
【注意】要特别w
清楚岩石圈、软
流层的范围。
2、地球的外部圈层
外部圈层包括圈、圈、圈等
巩固练习
1.从广州开往北京的列车对铁轨的磨损程度()
A.对西边的铁轨磨损较重B.对东边的铁轨磨损较重
C.两边的铁轨磨损一样重D.对两边的铁轨都没有磨损
2.读“地球圈层构成示意图”,图中所示的圈层①、②、③分别是:()
A.水圈、生物圈、岩石圈B.生物圈、岩石圈、水圈
C.岩石圈、水圈、生物圈D.生物圈、水圈、岩石圈
3.地球内部由外向里的分层依次是()
A.地幔、地壳、地核B.地核、地幔、地壳
C.地壳、地幔、地核D.地壳、地核、地幔
4.整个地壳平均厚度约为()
A.6千米B.17千米C.33千米D.60—70千米
5.岩石圈是指()
A.地面以下、莫霍界面以上很薄的一层岩石外壳
B.地面以下、古登堡界面以上由岩石组成的固体外壳
C.莫霍界面以下、古登堡界面以上厚度均匀的一层岩石
D.地壳和上地慢顶部,由岩石组成的圈层
第二章:自然环境中的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
第一节地壳的物质组成和物质循环
学习目标
1、知道地球内部是由岩石组成的,理解岩石的分类。
2、阅读示意图,说明地壳物质的循环过程。
基础知识
分类形成过程典型岩石
侵岩浆在地下压力作用下侵入地壳上部,冷却凝固而
石UU
浆入岩成。
UL1
石喷石、
岩浆在地下压力作用下喷出地表,冷却凝固而成。
出岩石U-1
石U-i、
裸露地表的岩石在外力作用下被风化成碎屑物质,石uLi
沉积岩再经风、流水等外力搬运、沉积,经过压紧固结作用而
形成的岩石。其典型特征是具有层理构造、常含有化石。石UU、
石
原有岩石在地壳深处承受着高压,并受到岩浆活动、岩变
变质岩地壳运动产生的高温作用,岩石的成分和性质发生改变,质为大理岩、
形成新的岩石。岩变质为板岩
浆岩
上
升
冷
却
含义:
字母的
明每个
分别说
,并
填图
B
D
化
态变
表形
节地
第二
标
学习目
形式。
要表现
应的主
以及相
的含义
作用
外力
用和
力作
道内
1、知
平的原
高低不
释地表
,解
断层)
向斜和
斜、
(如背
构造
地质
主要
成的
用形
力作
道内
2、知
因。
3、理解流水、风等外力作用对地表形态的影响。
4、阅读景观图片,用内外力相互作用的知识分析常见地貌的主要成因。
基础知识
1、不断变化的地表形态
作用能量对地表形态的影
表现形式
形式来源1响
内力使地表变得高低
作用不平
外力使地表趋向平坦
作用
2、内力作用与地表形态
⑴板块运动与宏观地形
①岩石圈由大板块的组成,板块处在当中;
{②板块相向运动,就会,形成。
板块相对运动,就会,形成。
③我国成为世界多火山地震国家的原因:位
于,地壳比较活跃。
⑵地质构造与地表形态
今二^^
其它形态:
①褶皱:岩层的一系列波状弯曲。形成的原因:、作用。
两种形态:岩层上凸的称为、岩层下凹的称为•
判断依据:一一中部岩层较,两翼岩层较;一一中部岩层较
两翼岩层较;
背斜成山/向斜成谷的原理:
背斜成谷/向斜成山的原理:
H背斜成谷:背斜
原因
向斜成山:向斜
②断层:岩层断裂后发生明显位移,形成的原因:水平运动,、作用.
上升一侧往往形成,如我国的、、。
下降一侧往往形成,如我国的、。
断层处往往形成沟谷、河流,原因
③现实指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现代办公环境的网络安全培训
- 未来学习模式基于网络教育平台的思考
- 现代办公空间中的绿色环保用品设计思考
- 2024年四年级品德与社会上册 第三单元 生活在这里真好 第11课《我家来了新邻居》说课稿 粤教版001
- 2024-2025学年高中物理 第十二章 机械波 4 波的衍射和干涉说课稿4 新人教版选修3-4001
- Module 1 Unit 1 She's a nice teacher(说课稿)-2023-2024学年外研版(三起)英语四年级下册
- 2023九年级化学上册 第一章 大家都来学化学1.2 化学实验室之旅说课稿(新版)粤教版001
- 2025农村养殖场场地租地合同
- 2025国际专利技术许可合同模板版
- Unit 5 Nature and Culture(说课稿)2023-2024学年人教新起点版英语六年级下册
- 电动汽车用驱动电机系统-编制说明
- 江苏卷2024年高三3月份模拟考试化学试题含解析
- (正式版)JTT 1497-2024 公路桥梁塔柱施工平台及通道安全技术要求
- 2024年四川省成都市新都区中考英语一诊试卷(含解析)
- 医疗器械物价收费申请流程
- 招聘专员转正述职报告
- “一带一路”背景下的西安市文化旅游外宣翻译研究-基于生态翻译学理论
- 2024年江苏省昆山市六校中考联考(一模)化学试题
- 大学生文学常识知识竞赛考试题库500题(含答案)
- 国家电网智能化规划总报告
- 邢台市桥西区2024年事业单位考试《公共基础知识》全真模拟试题含解析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