绞股蓝水培生产技术规程_第1页
绞股蓝水培生产技术规程_第2页
绞股蓝水培生产技术规程_第3页
绞股蓝水培生产技术规程_第4页
绞股蓝水培生产技术规程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绞股蓝水培生产技术规程本文件规定了绞股蓝水培的术语和定义、场地准备、播种育苗、定植方法、定植后管理、采收技术、质量要求和生产档案。本文件适用于绞股蓝水培。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5084农田灌溉水质标准GB/T6920水质pH值的测定玻璃电极法NY/T2671甘味绞股蓝生产技术规程DB45/T532无公害中药材产地环境条件DB45/T1030绞股蓝种子繁育技术规程3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3.1绞股蓝GynostemmatispentaphylliHerba指葫芦科绞股蓝属植物绞股蓝Gynostemmapentaphyllum(Thunb.)Makino。3.2营养液nutrientsolution含有植物生长发育必需的营养元素,并有一定生理浓度和pH值的水溶液。3.3大量元素primarynutrient植物生长发育需要量较多,约占植物体干重0.01%~10%的元素,包括碳、氢、氧、氮、磷、钾、钙、镁等。3.4浮板floatplate一种能承受一定重量、质量较轻、比重较小、具有极大浮力、可稳定支撑植物的带孔浮板。4场地准备4.1产地选择配套设施4.2生产基地应选择在交通方便、接近水源的平坦地。环境条件应符合DB45/T532的规定。配套设施24.2.1温湿度调控系统具有调控棚内或室内温度和湿度的设备。4.2.2光照控制系统具有调控棚内或室内光周期和光照强度的设备。4.2.3补液及通气装置具有由储液池、水泵、过滤器、供液管、通气口等组成的补液及通气装置。4.2.4培养架用木质或铁质材料制作两层结构培养架,上、下两层高度50cm~60cm,下层距地面30cm~50cm。5播种育苗5.1种子催芽种子催芽方法应按DB45/T1030的规定执行。5.2播种将露白种子取出,播种于含湿润珍珠岩的穴盘中,播种后覆盖0.5cm厚的珍珠岩。5.3幼苗管理苗期温度控制在20℃~30℃,光照强度以100lux为宜。每天喷水1~2次,保证珍珠岩湿度。6定植方法6.1幼苗选择选择具3~5片真叶、叶色浓绿、须根发达且无病虫害的幼苗用于定植移栽。6.2营养液配制水培所用水质应符合GB5084的规定。营养液宜采用日本园试配方,配方见表1。使用NaOH或HCl将营养液pH值调整至6.0。pH值测定方法应按GB/T6920的规定执行。表1配制营养液所需试剂及其用量6.3定植3用海绵条包裹幼苗茎基部,通过定植孔托固定在浮板上,每个定植孔定植1株,定植密度为60株~80株/m2。将定植幼苗的浮板放入培养架上的浅水槽或贮水容器中,注入营养液,将营养液水位调整至≥10cm。浅水槽或贮水容器长60cm~150cm,宽60cm~80cm,高15cm~20cm。7定植后管理7.1温度和湿度白天温度控制在25℃~30℃,最适温度为30℃,持续时间10h~14h;夜间温度控制在20℃~25℃,最适温度为20℃,持续时间10~14h。空气相对湿度控制在60%~80%。7.2光照每天光照10h~14h,光照强度以100lux为宜。7.3营养液管理每2d检查一次营养液的水位及pH值变化,及时补充营养液并调整pH值至6.0。每7d更换一次营养液。7.4通气管理每天通气2~3次,每次4h。7.5病虫害防治以“预防为主,防治结合”为原则。主要病虫害防治按照NY/T2671、DB45/T1030的规定执行。8采收技术8.1采收时期水培30d后,当苗高不低于15cm、单株鲜重不低于3g时,即可采收。8.2采收方法将植株从浮板中取出,自茎基部切去根部,放入收集筐内。9质量要求绞股蓝干品总皂苷含量不低于3%。总皂苷含量的测定按附录A执行。10生产档案应建立生产档案,详细记录绞股蓝水培生产的批次、生产管理、总皂苷含量等。生产档案的保存应不少于2年。4(规范性)绞股蓝总皂苷含量测定方法A.1供试品制备称取绞股蓝干样品粉末0.5g,用25mL75%乙醇(50℃)超声提取3次,每次1h,过滤,合并3次滤液。水浴挥干乙醇,残渣加15mL蒸馏水溶解,加25mL水饱和正丁醇溶液萃取1次,回收正丁醇溶液,用甲醇溶解,定容至25mL。A.2标准品制备精密称取人参皂苷Rb13.8g,用甲醇溶解,制成浓度为0.38mg/mL的标准品溶液。A.3标准曲线的制作置于10mL具塞比色管中,水浴挥干。加入5%香草醛冰醋酸溶液0.2mL,高氯酸0.8mL,混匀后于60℃水浴加热15min,冰水中冷却。准确加入5mL冰醋酸,摇匀,转入1cm比色皿,测定550nm处吸光度。根据标准品质量浓度和吸光度数值绘制标准曲线。A.4供试品溶液测定准确吸取供试品溶液0.1mL,按A.3方法显色,记录吸光度,代入回归方程计算总皂苷含量。A.5结果计算供试品中总皂苷的含量用质量分数X(%)表示,按公式(1)计算:X=(M1×V1)/(M2×V2×1000)×100%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