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12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硕士培养方案_第1页
0812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硕士培养方案_第2页
0812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硕士培养方案_第3页
0812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硕士培养方案_第4页
0812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硕士培养方案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计算机与通信工程学院学术型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科学术型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学科代码:0812学科级别:一级一学科简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是研究计算机的设计与制造,以及信息获取、表示、存储、处理、传输和利用等方面的理论、原理、方法和技术的学科。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的基本内容主要包括计算机科学理论、计算机软件、计算机系统结构、计算机应用技术等。我校2001年获得计算机应用技术学科硕士学位授予权,2003年获得计算机软件与理论学科硕士学位授予权,2010年获得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予权,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2005年被授予湖南省重点专业、2008年被批准为湖南省特色建设专业、2009年被批准为国家特色建设专业。学科目前拥有一支治学严谨、教学和学术水平较高的学术队伍,形成了多个以中青年学术带头人和学术骨干为主体的学术梯队,在图像处理与计算机视觉、信息安全、人工智能理论与应用、嵌入式系统与传感器网络、软件理论与技术、智能交通与安全等研究领域取得了一批有影响的科研成果。二培养目标为适应我国现代化建设的需要,所培养的硕士研究生应德、智、体全面发展,成为具有创新精神的计算机应用技术学科的高级人才。具体要求是:1.硕士学位获得者应具有良好的政治理论水平与素养,拥护党的基本路线、方针和政策;热爱祖国,遵纪守法,有良好的职业道德,积极为我国社会主义建设服务。2.掌握坚实的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的基础理论、系统的专业知识和熟练的实践技能;在所从事的研究方向的范围内了解其现状和发展动态,具有独立承担本学科领域内科学研究、教学工作或专门技术工作的能力,通过与其它学科交叉,能运用计算机技术进行相关研究及应用;具有严谨的科学作风和较强的创新能力、分析与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沟通能力。能在科研院所、工厂企业以及高等院校从事本专业或相邻专业的科研、工程技术和教学工作。3.熟练掌握一门外国语,能运用该外语比较熟练地阅读和翻译本专业的文献资料,同时必须具备较强的听、说、写方面的能力。4.坚持体育锻炼,身心健康。三主要研究方向序号研究方向名称1计算机系统结构2计算机软件与理论3计算机应用技术四培养方式研究生培养实行以科研为主导的导师负责制,导师负责研究生的业务指导和思想政治教育,并组成以该研究生指导教师为组长的研究生指导小组,负责研究生的培养和考核。五学制与学分1.学制为3年,最长学习年限不超过5年。2.第一学年内完成所有课程学习。学位论文研究、撰写及答辩的时间要求不少于1年。学习成绩和科研情况表现特别优秀的学术型硕士生,可申请提前半年或一年毕业。3.最低学分要求(至少选修一门双语课程):总学分课程总学分(30学分)必修培养环节学分(6学分)学位论文学分(34学分)学位课程非学位课程教学实践学术活动开题报告学位论文公共基础课专业基础课706121222234六课程设置课程类别课程代码课程名称学分开课时间备注学位课程公共基础课911200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2Ⅱ必修6学分9112002自然辨证法概论1Ⅰ9113001基础英语3Ⅱ或Ⅰ专业基础课9110001矩阵论3Ⅰ至少选12学分9110002数理统计2Ⅰ0811019软件开发技术与环境2II0811005计算智能2I0811006高等计算机网络2I0811007高级软件工程2I0811008高级数据库技术2II非学位课程0811001信息与编码理论3I至少选12学分0811002现代数字信号处理3II0811020现代数字通信2II0811009嵌入式系统设计2II0811010高级算法分析与数据结构2II0811011软件工程支撑环境及实践2II0812002数字图像处理与识别2II0812003模式识别2I0812004网络协议分析2II0812005物联网专题2II0812036大数据处理2II0812007.Net技术及其应用2II0812008文献检索与论文写作1II0812046信息安全数学及应用3II0812038高级DSP原理与应用2II0812013形式语言与自动机2I0812014Petri网原理及应用2II0812015数据挖掘2II0812016Android系统及开发2II0812017云计算2II0811013软件体系结构与设计模式2I0812039学科前沿专题(双语)2II0812040交通信息处理与控制专题讲座2I0812045计算机视觉与模式分类2I9108002小波分析及其应用2II9110003数值分析3I9113002英语口语2I或II必修环节教学(科研)实践2=1\*ROMANI-=5\*ROMANV学术活动2=1\*ROMANI-=5\*ROMANV开题报告2=4\*ROMANIV注:1、同等学力或跨专业入学的硕士生应在导师的指导下,根据研究方向补修本学科相应本科专业的主干课程2门,补修课程不列入培养计划,不计学分,由导师和学院负责检查和审核。2、硕士生基础英语实行免修制度,凡入学以前通过英语六级,且英语六级520分以上者可申请免修学位英语。免修基础英语,记3个学分。七必修环节及要求1、教学(科研)实践,计2学分硕士研究生应该完成一定的教学(科研)实践工作。教学实践工作主要包括:给本科学生开设讲座、协助指导毕业设计(或课程设计)、指导实验、指导现场实习、助课等。每个研究生可选择其中的一种或几种,具体事宜由学院统一安排。科研实践工作的主要内容包括由学院集中组织企业实习和参与相关科研项目。为了弥补以上按照一级学科所开设的基础课和导师研究方向的缝隙,导师根据硕士研究生的研究方向及研究内容,另开设2门导师方向任选专业课,由导师亲自讲授,讲授内容不限,并由导师负责考核。2、学术活动,计2学分硕士研究生在校期间参加的学术活动次数应不少于10次。学术活动内容主要包括:导师指导下的学术讨论班活动,参加学术讲座,参加学术会议,与导师一起参加访问讲学等。除此之外,研究生必须阅读与专业研究方向有关的文献并写出综述报告。具体要求见下表:本专业研究生必需阅读经典著作,以及如下学术期刊和重要会议论文:1.JournalofComputationalIntelligenceandApplications2.ArtificialIntelligence3.IEEENetwork4.Int.JournalofComputerVision5.IEEETrans.PAMI6.IEEETrans.ImageProcessing7.TrafficEngineeringandControl8.IEEETrans.ITS9.ICCV、CVPR、ECCV等会议论文10.《计算机学报》11.《软件学报》12.《自动化学报》13.《电子学报》14.《通信学报》15.《中国图象图形学报》16.《计算机研究与发展》17.其它与专业有关的主要学术期刊文献综述报告的基本要求:文献综述报告的内容必须能较全面反映所进行的硕士学位课题的国内外研究现状,并分析各种方法的特点及存在的问题,初步提出自己的技术解决方案;文献综述报告要求在8000字以上;文献综述报告中参考文献要求在35篇以上,其中外文资料要求在15篇以上。学术活动、前沿性学术专题要求:参加导师指导下的学术讨论班的活动;参加与研究方向相关的学术讲座或访问讲学。3、中期筛选硕士研究生在第四学期初,按照《长沙理工大学硕士研究生中期筛选试行办法》进行中期筛选。在筛选过程中,需从政治思想、学术水平、科研能力、课程成绩等方面对硕士研究生进行一次全面考核。筛选没有达到规定要求的硕士研究生不能进行选题报告,也不能进入学位论文阶段的研究。4、学位论文开题报告,计2学分(1)学位论文的选题要求:学位论文的选题应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应用价值。研究生应在导师的指导下认真撰写开题报告,并由导师组织开题报告会,得到评审专家的一致认可后方可正式开题。(2)开题报告内容:研究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研究目标、研究内容、创新之处和拟解决的关键问题;所采取的研究方法、技术路线、实验方案及可行性分析;预期研究成果;研究进度计划。(3)开题时间:第四学期。(4)文献阅读数量:阅读相关论文35篇以上,其中外文文献至少15篇。6、学位论文中期检查学位论文的中期检查在第五学期。检查内容包括:(1)论文工作是否按开题报告预定的内容及论文计划进度进行。(2)已完成的研究内容及成果,参加的科研学术情况。(3)目前存在的或预期可能出现的问题,拟采用的解决方案等。(4)下一步的工作计划和研究内容。(5)论文按时完成的可能性。检查未能达到规定要求的硕士研究生,将延长其论文工作时间,推迟毕业论文答辩时间。八学位论文完成规定的课程学习、学位论文开题和中期筛选后方能进行学位论文写作;通过学术论文不端行为检测和学位论文预答辩后,方能进行论文盲送审。学习期间,研究生必须在专业核心期刊上发表(或接受)与学位论文相关的学术论文1篇以上,并且论文要以长沙理工大学为第一署名单位、研究生为第一作者(或者导师为第一作者、研究生为第二作者),否则,不能申请学位论文答辩。本专业的硕士学位论文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