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届福建省福安市环城区片区语文八年级第二学期期末统考试题含解析_第1页
2024届福建省福安市环城区片区语文八年级第二学期期末统考试题含解析_第2页
2024届福建省福安市环城区片区语文八年级第二学期期末统考试题含解析_第3页
2024届福建省福安市环城区片区语文八年级第二学期期末统考试题含解析_第4页
2024届福建省福安市环城区片区语文八年级第二学期期末统考试题含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4届福建省福安市环城区片区语文八年级第二学期期末统考试题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一、语文基础知识(12分)1.(2分)下列赏析有误的一项是()A.“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这两句锤炼词语,“蒸”“撼”二字表现出了洞庭湖烟波浩渺的气象与汹涌澎湃的气势。B.“溯洄从之”“溯游从之”两句在三个诗节中的重复咏唱,表现出主人公对意中人不可阻遏的思慕和锲而而不舍的追求。C.“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用比喻的手法写出了老人和小孩的欢乐,表现了桃花源人的幸福安定,表达了作者对桃花源的热爱与向往。D.“手把文书口称敕”中的“文书”是行政机构间互相往来的平行公文,而小太监手里却拿“文书”称“敕”,表现了官吏狐假虎威、巧取豪夺的丑态。2.(2分)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A.“万籁此俱寂,但余钟磬音”两句以声衬静,营造了一个万籁俱寂的境界,这与王维的“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有异曲同工之妙。B.“挥手自兹去,萧萧班马鸣。”诗人和友人在马上挥手告别,频频致意。那两匹马仿佛也懂得主人心情,也不愿脱离同伴,临别时禁不住萧萧长鸣,似有无限深情。李白化用古典诗句,用一个“班”字,便翻出新意,烘托出缱绻情谊,是鬼斧神工的手笔。C.“惊起却回头,有恨无人省”这是间接抒写自己孤寂的心境。D.《马说》中“执策而临之”的“执策者”就是那平庸浅薄、愚妄无知的统治者,面对千里马,却发出“天下无马!”的哀叹。表达了作者对统治者埋没、摧残人才的愤懑与控诉。3.(2分)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不相同的一项是A.蝼蚁/镂空上尉/蔚为壮观封妻荫子/阴差阳错B.蝉蜕/摆脱捶打/唾手可得扑朔迷离/前仆后继C.悄悄/悄然会计/心领神会纤尘不染/说媒拉纤D.牲畜/畜牧苏打/打抱不平拱手而降/降龙伏虎4.(2分)下面加点词的理解有误的一项是()A.弗食,不知其旨也。(旨,味美。)(《虽有佳肴》)B.选贤与能,讲信修睦。(与,同“举”,举荐,推举)(《大道之行也》)C.子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绝境:没有出路的处境)(《桃花源记》)D.以其境过滑,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居:停留)(《小石漂记》)5.(2分)下列句中字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A.土地平旷,屋舍俨然俨然:整齐的样子。(《桃花源记》陶渊明)B.潭中鱼可百许头可:可以。(《小石潭记》)柳宗元)C.盖简桃核修狭者为之简:挑选。(《核舟记》魏学洢)D.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抟:盘旋飞翔。(《北冥有鱼》)6.(2分)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运用不正确的一项是()A.2019年亚洲文化嘉年华在北京国家体育场“鸟巢”隆重举行。嘉年华绚丽的舞台效果让现场和电视机前的观众都叹为观止。B.闻一多的《最后一次讲演》,是向独裁者宣战的誓言,是中国文人良心和气节的呈现,今天读来仍是如雷贯耳,震耳欲聋!C.科普与科研是相辅相成的。深入的科学研究是科普的基础;科普的过程也会对科研提供反思,从而积极推进科研工作进步。D.如今,广州迎春花市已由民俗活动升级为城市文化品牌,“广州式过年”成为一张城市文化名片,吸引着各地游客纷至沓来。二、古诗文阅读与积累(20分)7、(10分)阅读下面两段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甲)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曰:教学相长也。《兑命》曰“学学半”,其此之谓乎!(选自《礼记·学记》)(乙)子夏①问曰:“‘巧笑倩②兮③,美目盼④兮,素以为绚⑤兮’。何谓也?”子曰:“绘事后素⑥。”曰:“礼后⑦乎?”子曰:“起⑧予者商也,始可与言诗⑨矣。”(选自《论语·八佾》)(注释)①子夏:孔子的学生卜商,字子夏。②倩:笑得好看。③兮:啊。④盼:眼睛黑白分明。⑤素以为绚:素粉来打扮。⑥绘事后素:先有白底然后画画。⑦后:后起,在仁德之后产生。⑧起:发,启发。⑨诗:指《诗经》。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字。(1)不知其旨也(__________)(2)故曰:教学相长也(_________)(3)何谓也(_________)(4)子曰:“绘事后素。”(_________)2.下面是对文章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本文论述了教与学的关系,从中我们可以认识到:在学习上热心帮助别人、教别人也能增长自己的学问。B.文章首先通过比喻引出“弗学,不知其善”,接着论述教与学的重要性及辩证关系,最后才归纳出“教学相长”这个中心。C.“学学半”运用引用论证,进一步论证了“教学相长”的观点,增强了文章说服力。D.本文为新时期教师教学提供了新的方法,师生应多互动,学生要自主学习,才能发现自己不懂的地方。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知困,然后能自强也。(2)起予者商也,始可与言诗已矣。4.读过甲乙两文,你在学习方面得到了什么启发?8、(3分)关雎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参差荇菜,左右流之。窈窕淑女,寤寐求之。求之不得,寤寐思服。悠哉悠哉,辗转反侧。参差荇菜,左右采之。窈窕淑女,琴瑟友之。参差荇菜,左右芼之。窈窕淑女,钟鼓乐之。1.关于这首诗,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这首诗现在一般认为是一首优美的爱情诗,“关雎”是以诗歌首句中的两个字作为题目。B.本诗主要运用“赋”和“比”的艺术手法,从而达到情境交融的境界。C.本诗结构严谨,起伏相间,四字句贯穿全篇,节奏欢快,形式整齐,感情奔放。D.诗句多用“参差”、“辗转”、“窈窕”等双声叠韵词,使得诗歌音韵和谐。2.结合全诗,谈谈你对“君子”和“淑女”的理解。9、(7分)默写(1)_______________,并怡然自乐。(陶渊明《桃花源记》)(2)_______________,儿女共沾巾。(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3)蒹葭萋萋,_______________。(《蒹葭》)(4)怒而飞,_______________。(《北冥有鱼》)(5)中国古典诗词之中,有很多关心民生疾苦的诗歌。如李绅《悯农》中的“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表达了诗人对农民艰辛劳作的悲悯之情;白居易《卖炭翁》中的“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表达了诗人对卖炭翁悲惨境遇的深切同情;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表达了诗人对天下寒士安居广厦的祈盼之情。三、现代文阅读(25分)10、(10分)阅读下文,完成下面小题。最靠近天堂的地方①我从小喜欢读书,但是这跟远大理想和父母督促等都毫无关系。我从小爱较真,比如老师鼓舞我们说,“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我会一直问:怎么定义中华?怎么定义崛起?读什么书?中华崛起和我读你所说的那些书,有什么必然关系?还没等我问完,老师就不搭理我了。我父母很少读书,我爸关心大自然,特别是大自然里能吃的东西,他能叫出水里所有鱼的名字。我妈关心人类,特别是邻居亲威之间,她了然方圆十里所有的男女八卦。即便是后来我写的小说出版了,再版了,得奖了,另几本小说也出版了,我父母都不看。我爸说,看不下去,没劲,没写鱼;我妈说,保持一下对我残留不多的美好印象,再说,能写成啥样啊,不就是那点搂搂抱抱的屁事儿嘛,还能写出花?②我从小喜欢读书,全是因为那时候没任何其他有意思的事可干。我生于1971年,我们是最后一代需要主动“杀时间”的人:没手机,没平板没电脑,没电影没游戏厅、没旱冰场、没保龄球。我又对体育没任何兴趣,上街打架又基本是被打,只剩下读书,于是读书。尽管那时候可读的书的种类不多,③我记得有一次我试图进入一个图书馆,里面当班的被吓了一跳,以为我是来偷啥的坏孩子。我问:“能借书吗?”她说:“不能。”我问:“能进入书库随便看看吗?”她说:“不能。”我问为什么,她说,你借书,怎么保证你一定能还?你进书库,怎么能保证你能爱护图书不偷书呢?再说,不符合规定。我问,那你是干什么的呢?她说,看着像你这样的人的。④第一次体会到图书馆的美好是在北大。早点去,如果运气好,能有个靠窗的座儿。窗外是很多很高大的白杨树,是很绿的草地,草地上有弹吉他唱歌的男女,每个人的眼睛似乎都是全世界最朦胧最忧伤的。七八页书看过,人一阵恍惚,掉进书里,周围的人消失,周围的墙消失,周围的窗户全部打开,周围的一切变软,从固体变成液体再变成空气,混沌在周围,不知今夕何夕。时间变得很浅,一个恍惚,就饿得不得不去吃饭了;一个恍惚,日落月升,宿舍、图书馆要锁门熄灯了;一个恍惚,白杨树的叶子落光了,草地忽然黄了。⑤16年前,我去美国读MBA(工商管理硕士)。16年后,我去美国休个长假。中间这十几年,事冗时仄,读书都在厕上、枕上、车上、飞机上,把包里的Kindle(电子阅读器)勉强算作图书馆。长假中,不设手机叫醒,在风铃声中自然醒来,忽然想到,可以再捡起多年前的爱好,再去泡泡图书馆。⑥开车去距离住处最近的加州大学戴维斯分校,据说是世界上农业科学最强的大学,靠近校园,有大片实验性农田和果园,但是没臭味。地上三层,地下一层,不需要证件,不需要存包,没人盘问,我就大摇大摆的进了图书馆。我在地下一层的一个角落坐下,中庭泻下来的光很猛,松树很老,草很嫩。人很少,一切很静,人走路、人轻轻搬开凳子、人掏出钥匙、人挪挪屁股,都发出很大的吓人的声音。坐下,吸口气,一鼻子纸张和油墨的味道。⑦看书看到被尿意憋醒,去上洗手间,我沿着宽大的楼梯往上走,往上看,明晃晃的阳光,一架架的纸书,每本纸书仿佛一个骨灰盒,每个骨灰盒里一个不死、不同、不吵的人类的灵魂,进进出出,自由自在,无始无终,一副人间天堂的样子,⑧我瞬间觉得整个人都变好了。1.请简要概括“我”不同阶段喜爱读书的表现。2.从修辞角度品析第④段中画线句子。3.第③段记叙“我”第一次试图进图书馆的经历,在结构和内容上有何作用?4.文章结尾说“我瞬间觉得整个人都变好了”,结合全文,谈谈你的理解。11、(15分)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小题。低聚木糖:益生元中的超强者楚天寒①大家都听说过木糖醇,因为这种物质常用于无糖口香糖、无糖饼干等食品中,但是说起低聚木糖,也许你就不太熟悉了,低聚木糖由2-7个木糖分子连接而成,其中以木二糖和木三糖为主。由于它具有很好的健康功效,因而在国内外食品和保健品行业广泛使用。②植物的细胞壁里有一种名为木聚糖的物质,通过高压蒸煮或蒸汽处理将这种聚糖提取出来,然后用从细菌中提取出的木聚糖酶降解,便可以得到低聚木糖,很多植物原料都能用来生产低聚木糖,比如玉米芯、甘蔗渣、棉籽壳、麦麸、麦秆、稻草、稻壳、树皮等,可以说是废料中的宝贝。不过,用于食品中的低聚木糖必须以小麦秸秆和玉米芯为原料。③低聚木糖是肠道健康的好帮手。低聚木糖最大的特点是能选择性地增殖双歧杆菌乳酸菌等益生菌,因此是典型的益生因子,其增殖效果比低聚异麦芽糖、低聚果糖强20倍。研究表明,每天只需口服0.7克低聚木糖,两周后人体肠道内双歧杆菌的比例可以从8%增加到18%,三周后双歧杆菌的比例可增至20%。除了帮助益生菌生长外,它还能选择性地抑制大肠杆菌、梭状芽孢杆菌等病原菌生长,具备双向调节的能力,更厉害的是,它可以通过主动“绑定”致病菌,阻止细菌攻击肠壁细胞,因此能在一定程度上缓解腹泻。④低聚木糖对“三高”和肥胖人群来说也是福音,它的甜度大约是蔗糖的30%-50%,且口味与蔗糖接近,因此可以替代一部分糖,关键是它很难被唾液、胃液、胰液和肠液消化,因此也几乎不提供热量,可以满足糖尿病人对甜食的需求,多项动物实验证明,低聚木糖具备降低血压、血脂、血糖及胆固醇的潜在能力。⑤在中国,低聚木糖最初是用于饲料而不是食品,目前它在蛋禽、肉禽、生猪、奶牛等养殖领域均有应用,利用它调节肠道菌群和提高免疫力的功能,可以减少动物的腹泻,降低抗生素用量,增加动物的产蛋、产肉能力和经济效益,另外,低聚木糖还可用于生态肥料中,能够提高植物的抗病力,保持土壤肥力。(选自《百科知识》2017年第22期,有删改)1.本文的说明对象是什么?2.第②段画线句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3.阅读第③段,概括低聚木糖对肠道健康的益处。4.第④段画线句中加点的“一部分”一词能否删去?结合句子内容说明理由。四、名著阅读与综合性学习(10分)12、(5分)名著导读。他像醉鬼一样东摇西晃,双腿打颤,走向车站。他发着高烧上工已经很久了,不过他觉得今天烧得比往常厉害。吞噬生命,削弱全队战斗力的伤寒也向(A)进攻了。但他那健壮的身体在抵抗着,接连五天,他都打起精神从铺着干草的水泥地上爬起来,和大家一起去上工,他身上穿着暖和的皮夹克,冻坏的双脚套着(B)送给他的毡靴,但这些都救不了他。每走一步他都觉得有样东西在猛刺他的胸口,冻得上下牙直打架,两眼昏黑,周围的树木像旋转的木马一样打转。(1)选文中“A”“B”两个人物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2)作为一部闪烁着崇高的理想主义光芒的长篇小说,《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最大的成功之处就在于塑造了A这一无产阶级英雄形象。在他身上,凝聚着那个时代最美好的精神品质:________、________和顽强奋斗的高贵品质。13、(5分)口语交际与综合性学习。在我市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的过程中,某校开展了“创建文明城市,中学生在行动”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1)请你根据下列的上联,写出下联。上联:莫以善小而不为一言一行俱是君子风度下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下面是某班在全校发出的倡议书,请对有语病的地方加以修改。倡议书a、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加强城市文明程度,是一件得民心、顺民意的好事,是一件积民智、聚民力的大事,需要您的共同参与和努力。在此,我们发出如下倡议:做文明风尚的传播者……做文明行为的践行者。我们要做到不乱丢垃圾、不乱写乱画、不随地吐痰、不私搭乱建,创造一个干净卫生的公共环境……b、邻里互助、友善待人,建立和谐的公共关系。做文明创建的推动者。c、每一份热情,都会让我们的校园充满文明;每一份辛劳,都会为我们的国家增色添彩;每一份努力,都会让我们的城市更加美好。让我们携手并肩,用文明的言行、踏实的工作,为城市文明谱写新的篇章!①____处有语病,应将_______改为______;②____处有语病,应将_________________。(3)班上某同学一贯我行我素,喜欢爆粗口,性格又冲动,与其他人的关系总是处不好。此次活动之际,班主任让你劝他参与文明创建活动,你将会如何劝说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五、书写与作文(53分)14、书写(3分)15、作文(50分)根据题目,按要求写作。从下面两个题目中任选一题,写一篇文章。题目一:请以“,真有意思”为题目,写一篇记叙文。题目二:智能化的方向已经成为时代的趋势,越来越多的智能机器人将走进我们的生活。设想你在生日那天,收到了一个智能机器人礼物,和它相处,会有怎样的事情发生呢?请合理想象,自拟题目,写一篇想象文。要求:(1)请补充完整或自拟题目,将其书写在答题纸上。(2)字数在600-800之间。(3)不要出现所在学校的校名或师生姓名。

参考答案一、语文基础知识(12分)1、C【解题分析】

C.《桃花源记》中,“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用借代手法写出了老人和小孩的欢乐,表现了桃花源中人们生活的幸福安定,表达了作者对和平安宁生活的热爱和向往。不是比喻。故选C。2、C【解题分析】

C项“间接抒写自己孤寂的心境”说法有误。应该是:“惊起却回头,有恨无人省”这直接描写自己孤寂的心境。这是直抒胸臆的写法。3、C【解题分析】

A.lóu/lòuwèi/wèiyìn/yīn;B.tuì/tuōchuí/tuòpū/pū;C.qiāo/qiǎokuài/huìxiān/qiàn;D.chù/xùdá

/dǎxiáng/xiáng;故选C。4、C【解题分析】

C.理解有误。“绝境”是古今异义词,古义是“与世隔绝的地方”。故选C。5、B【解题分析】

B选项加点字解释有误。“潭中鱼可百许头”:潭中的鱼大约有一百来条。可:大约。6、B【解题分析】

震耳欲聋:形容声音很大,耳朵都快震聋了。是指听到的声音,并不能用在自己的说话上,故选B。二、古诗文阅读与积累(20分)7、1.(1)甘美;(2)所以;(3)什么;(4)先生,即孔子。2.B3.(1)感到理解不了,然后才能反省自己。(或:知道困难,然后就能自强不息。)(2)启发我的人是卜商,现在可以和(你)讨论《诗经》了。4.提示:围绕“重视实践(或学以致用)”“不懂就问(或虚心好学、刻苦钻研、勤于思考)”“博览群书(或多读书,读好书)”组织语言。【解题分析】1.试题分析:先要大致了解文章内容,弄清句子的意思,根据句意和对文言常用词的掌握来判断字词义。解释时要注意辨析词义和用法的变化,根据语境判断字词义。此题多古今异义词,如“旨”:甘美。所以千万不要以今释古。“何”在现代汉语中也有“什么”的意思,所以说理解好上下文内容是作答的关键。2.试题分析:B项对文章的理解不正确。文章运用的是类比手法,将“佳肴的美味”与“道理的好处”进行类比。没有运用“比喻”,所以错。3.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言句子的翻译能力。翻译文言语句是文言文阅读的必考题。直译讲究字字落实,特别是关键词语的意思必须要呈现出来。文言语句的翻译首先要知道文言词语的意思,把词语放到语境中,根据上下文推断也不失是一种较好的方法。注意“知困”“起”“予”“诗”等字词的翻译。“起予者商也”判断句的翻译。“始可与言诗已矣”省略句的翻译。点睛:文言文翻译的原则。在文言文翻译过程中,必须遵循“字字有着落,直译、意译相结合,以直译为主”的原则。这就要求我们,在具体翻译时,对句子中的每个字词,只要它有一定的实在意义,都必须字字落实,对号入座。翻译时,要直接按照原文的词义和词序,把文言文对换成相应的现代汉语,使字不离词,词不离句。如果直译后语意不畅,还应用意译作为辅助手段,使句意尽量达到完美。4.试题分析:要答好此题,首先要阅读好两篇文言文,理解全文,扫清文字障碍,疏通文意,并要注意议论抒情的语句,充分把握内容,然后归纳出原文的中心,看看原文到底要表明一个什么主要观点。然后由这个观点生发出去,再联系现实生活和自己的实际,确定一个论点后进行论述。如可从学以致用的角度,从虚心好学的角度,从博览群书等角度作答。(一)译文:虽然有美味的内食,但不去品尝,就不知道味道的甘美。虽然有最好的道理,但不去学习,就不知道它的好处。所以,学习之后才知道自己的不足,教人之后才知道自己有不懂的地方,知道了自己的不足,然后就能自我反省;知道了自己不懂的地方,然后才能勉励自己。所以说教和学是相互促进的《尚书.说命》说:“教人是学习的一半。”这话说的饿就是这个道理。(二)译文:子夏问孔子:“‘笑得真好看啊,美丽的眼睛真明亮啊,用素粉来打扮啊。’这几句话是什么意思呢?”孔子说:“这是说先有白底然后画画。”子夏又问:“那么,是不是说礼也是后起的事呢?”孔子说:“商,你真是能启发我的人,现在可以同你讨论《诗经》了。”8、1.B2.所谓“君子”,应是品行端正、有修养的男子;“淑女”就是善良纯洁、勤劳能干的女子。(意对即可)【解题分析】1.B.本诗主要运用“赋、比、兴”之一的“兴”的艺术手法,即从一个看似与主题无关的事物入手,引出心声,从而达到情境交融的境界。2.本题考查人物形象。所谓“君子”,他得不到“淑女”时心里苦恼,翻来覆去睡不着觉;得到了“淑女”就很开心,叫人奏起音乐来庆贺,并以此让“淑女”快乐。这诗虽是写男方对女方的追求,但丝毫没有涉及双方的直接接触。“君子”的相思,也只是独自在那里“寤寐思服”“辗转反侧”,什么攀墙折柳之类的事情,好像完全不曾想到,爱得很守规矩。因此这里的“君子”是品行端正、有修养的男子;“淑女”在这场爱情中也是没有什么动作表现出来,是纯洁善良的,且“左右流之”“左右采之”“左右芼之”还体现了她的勤劳能干。9、(1)黄发垂髫(2)无为在歧路(3)白露未晞(4)其翼若垂天之云(5)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解题分析】

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首先要选准诗句,生僻字平时要多写几遍。这类试题是通过书写的方式考背诵,关键是不能错字、别字、形似字。近几年总出理解性默写(情景描写)题目,这种题目的难度比根据上下文默写要难,首先要根据诗歌内容选准诗句,然后不要出现错别字。此题要注意“髫”“歧”“晞”“庇”等字词的书写。三、现代文阅读(25分)10、1.(1)从小因为自身及环境的原因喜爱上了读书。(2)上北大时,“我”经常早起去图书馆,废寝忘食地阅读。(3)工作之后的十几年间,“我”随时随地进行阅读。(4)16年后出国休假时,“我”重拾多年前的爱好去泡大学图书馆。2.画线句用了排比的修辞手法。三个排比句,写出了时间由半天到一天到一个季节的不断推移。图书馆的日子,在作者看来光阴似箭,这淋漓尽致地抒发了作者对阅读的热爱之情。3.结构上:为下文写进图书馆自由阅读设(埋下)伏笔;内容上:表现出想“进图书馆”却被拒绝时的失望,反衬出下文“没人盘问”,自由自在进图书馆读书的美好体验。4.示例:(1)重拾多年前的爱好,泡图书馆,“我”的心灵得到平静,感到安宁、自由和永恒,整个人都觉得充满正能量。示例:(2)“我”看到一架架书,想到其中有不羁的灵魂在与你自由地交流,整个人都觉得被带到了天堂。示例:(3)“我”从小热爱读书,学成之后因俗务繁杂,久违图书馆在重新开始沉浸式的阅读时,“我”整个人都觉得充满了力量。【解题分析】1.考查对文章的内容梳理和概括。阅读文本,理清故事情节,根据题目要求筛选相关的内容概括作答。文章依时间顺序叙写了小时候、上北大时、参加工作的十几年和16年后出国休假时几个阶段的读书情形。1~3段叙写自小因环境的原因而喜欢读书,以至进入一个图书馆被怀疑是“小偷”。文章第4段叙写在北大图书馆废寝忘食、忘记周围一切忘我地读书。文章第5段叙写“我”利用电子阅读器随时随地地阅读。最后叙写“我”出国休假时“我”去泡大学图书馆自由地阅读。据此可概括“我”在不同阶段读书的表现。2.体会重要语句的含意,品味语言表达艺术。从修辞手法角度赏析句子,具体解答时可表述为:运用了XX修辞手法,(生动传神、具体准确、形象生动等)表现了(写出了)人或事物……的情感、心理、性格等(特点、特征)。经4段画线句子“时间变得很浅,一个恍惚,就饿得不得不去吃饭了;一个恍惚,日落月升,宿舍、图书馆要锁门熄灯了;一个恍惚,白杨树的叶子落光了,草地忽然黄了”,写了三个“一个恍惚……”结构相同的句式,运用了排比的修辞手法,从忘记吃饭阅读到阅读至闭馆,再到季节的变化,从时间的角度突出地表现了“我”对阅读的痴迷程度,抒发了作者对阅读的热爱之情。据此理解分析作答。3.考查段落在文章中的作用。文章句段的作用要从结构和内容两个方面来分析。一般来说,文章中的段落,在结构上,往往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内容上,交代故事发生的背景、时间、地点、原因等;为下文埋下伏笔或做铺垫等。文章第3段,内容上叙写“我”第一次试图进图书馆的被怀疑是小偷的经历,与后文叙写“我”在加州大学戴维斯分校自由读书的情形形成鲜明的对比,突出了“我”读书的美好体验;结构上,为下文写“我”进图书馆自由阅读的事埋下伏笔,使文章的结构更加严谨。据此理解分析作答。4.考查对重点语句的理解。这类试题,不要浮于语句的表面意思,如果简单地理解为词句的表层意思,就容易理解偏差,一般要重点进行片段研读和探究,结合语境,联系上下文,紧扣文章中心主题分析其深层意思。文章的最后说“我瞬间觉得整个人都变好了”,表达了自己阅读后的美好体验。理解其含义可结合“一架架的纸书,每本纸书仿佛一个骨灰盒,每个骨灰盒里一个不死、不同、不吵的人类的灵魂,进进出出,自由自在,无始无终,一副人间天堂的样子”来概括作答。言之有理即可。11、1.低聚木糖。2.举例子。举了“玉米芯、甘蔗渣、棉籽壳、麦麸、麦秆、稻草、稻壳、树皮等”的例子,真实具体地说明了“很多植物原料都能用来生产低聚木糖”。3.①帮助益生菌生长;②抑制病原菌生长;③阻止细菌攻击肠壁细胞。4.不能去掉。“一部分”说明低聚木糖不能替代所有糖,与前面的“甜度大约是蔗糖的30%-50%”以及“口味与蔗糖接近”相照应。去掉了就与事实不符。该词的使用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解题分析】1.考查本文的说明对象。标题“低聚木糖”就是说明对象。标题是读者接触议论文的第一信息,对读者是否注意、选择该说明文来阅读具有重要的意义。标题就是说明对象好处就是直截了当,开宗明义。要在通篇阅读后作答。2.考查说明方法的类型及其表达作用。“比如玉米芯、甘蔗渣、棉籽壳、麦麸、麦秆、稻草、稻壳、树皮等,可以说是废料中的宝贝”很明显是使用了举例子的说明方法,“比如”就是举例子说明方法的标志性语言。具体地说明了本段的观点句,即“很多植物原料都能用来生产低聚木糖”。3.考查对文中重要信息的提取。阅读第③段,整体把握,然后根据提干要求提取关键句分析作答即可。如“低聚木糖最大的特点是能选择性地增殖双歧杆菌乳酸菌等益生菌”是说帮助益生菌生长;“它还能选择性地抑制大肠杆菌、梭状芽孢杆菌等病原菌生长”是说抑制病原菌生长;“更厉害的是,它可以通过主动绑定致病菌,阻止细菌攻击肠壁细胞”是说阻止细菌攻击肠壁细胞。4.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的特点。“一部分”说明低聚木糖不能替代所有糖,去掉了就与事实不符。一定要注意说明文限制性词语的使用,这些限制性的词语往往都能准确地说明事物或事理。解题时,从使用的恰当以及删除后的不准确,一正一反两个方面来说明这个词语的重要性。【题目点拨】说明文语言的特点:[0-9]{1,}.(9分)[0-9]{1,}.(9分)[0-9]{1,}.(9分)本身的条理来安排说明顺序,使之眉目清楚,有条不紊。六、逻辑性。有的说明文,要从事物的内在联系上进行说明,语言逻辑性强。七、趣味性。叶圣陶先生说:“说明文不一定就是板起面孔来说话,说明文未尝不可带一点风趣。”为了把事物的特点说得更加生动形象,增强文章的启发性和感染力,说明文要适当地采用生动的说明。四、名著阅读与综合性学习(10分)12、(1)A.保尔•柯察金B.朱赫来(2)为理想而献身的精神钢铁般的意志【解题分析】

(1)依据文本中的提示性信息“他发着高烧上工已经很久了”“削弱全队战斗力的伤寒”“冻坏的双脚”等信息,可知文本选自《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其中文本中的A是主人公保尔•柯察金,他双脚穿的毡靴是引导他走上革命道路的朱赫来送给他的。(2)《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是苏联作家尼古拉•奥斯特洛夫斯基所著的一部长篇小说,于1933年写成。讲述保尔•柯察金从一个不懂事的少年到成为一个忠于革命的布尔什维克战士,再到双目失明却坚强不屈创作小说,成为一块坚强钢铁(是指他的精神)的故事。在他身上,凝聚着那个时代人们为理想而献身的精神、钢铁般的意志和顽强奋斗的高贵品质。赞扬了在绝望的命运中仍坚强不屈,向命运挑战的精神,表现了当时无产阶级对受压迫命运的抗争精神。13、(1)不以恶小而为之千家万户尽显文明新风(2)①a加强提高;②c“都会为我们的国家增色添彩”与“都会让我们的城市更加美好”换位(3)要注意称呼、劝说目的、语言得体,言之成理即可。【解题分析】(1)本题考查拟写对联的能力。需要注意以下情况:上下句字数相等;上下句意思相近或相反,有时上下句意思上具有承接、递进、因果、假设、条件等关系;上下句对应位置的字眼词性相对、结构相同、不重复用字。了解这些知识,根据上联内容来对出下联即可。“莫以善小而不为”是一句名言,很容易对出“莫以恶小而为之”,然后根据活动主题可对出下联:不以恶小而为之千家万户尽显文明新风。(2)此题考查修改病句。修改病句要尽量不改变原意,在原意的基础上进行修改,改动的字数要尽量少。a句搭配不当,应将“加强”改为“提高”。c句语序不当,这三个分句间应为递进关系,所以应将“都会为我们的国家增色添彩”与“都会让我们的城市更加美好”调换位置。点睛:病句题历来是中考热点,复习中首先要熟悉中考常考的六种病句类型——搭配不当、语序不当、成分残缺或赘余、结构混乱、表意不明、不合逻辑。辨析时可采用紧缩主干法,先审主干再审枝叶。(3)本题考查口语交际能力。劝告是一种常见的口语交际形式。首先要明白劝告的目的是什么,然后再用委婉的话说出来,切忌生硬命令式或讽刺谩骂式。围绕“创建文明城市,中学生在行动”的主题来劝说即可,注意要有称呼。五、书写与作文(53分)14、(1)读书真有意思小时候我便有一个梦想--我要环游世界!但是梦想始终是梦想,在时间与家境上都得不到允许。自认为天资聪明的我找到了另一种帮我实现梦想的办法--书。看书其实很有意思呢?从我懂得“abcd”时候,我便开始阅读注音文物,一步一步了解各国文化,渐渐地,我不满足阅读此类书报。年龄稍长一点,我对四大名著开始达到一种痴迷的程度,羡慕《西游记》中孙悟空的七十二变;佩服《水浒传》里豪爽的梁山好汉,感叹《三国演义》其中既生瑜何生亮?悲哀着《红楼梦》里林黛玉与贾宝玉的错过而惋惜。再大些,我就看起了民间故事。《白蛇传》里许仙与白素贞的爱情人妖故事令人感动;《梁山伯与祝英台》里“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这种至死不渝的誓言,甚至到死也要化蝶缠绵翩飞;《牛郎织女》其间天河之隔却留恋不舍的爱人塑造七夕鹊桥情人节;《天仙配》中董永与七仙女凄美绝伦的人仙之恋使我泪下。直到现在,我还在书的世界中遨游,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