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届辽宁省盘锦兴隆台区七校联考语文八年级第二学期期末质量跟踪监视试题含解析_第1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0/M01/3F/3C/wKhkGWXQ27GAbau7AAKymlbwWJ0345.jpg)
![2024届辽宁省盘锦兴隆台区七校联考语文八年级第二学期期末质量跟踪监视试题含解析_第2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0/M01/3F/3C/wKhkGWXQ27GAbau7AAKymlbwWJ03452.jpg)
![2024届辽宁省盘锦兴隆台区七校联考语文八年级第二学期期末质量跟踪监视试题含解析_第3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0/M01/3F/3C/wKhkGWXQ27GAbau7AAKymlbwWJ03453.jpg)
![2024届辽宁省盘锦兴隆台区七校联考语文八年级第二学期期末质量跟踪监视试题含解析_第4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0/M01/3F/3C/wKhkGWXQ27GAbau7AAKymlbwWJ03454.jpg)
![2024届辽宁省盘锦兴隆台区七校联考语文八年级第二学期期末质量跟踪监视试题含解析_第5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0/M01/3F/3C/wKhkGWXQ27GAbau7AAKymlbwWJ03455.jpg)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4届辽宁省盘锦兴隆台区七校联考语文八年级第二学期期末质量跟踪监视试题考生请注意:1.答题前请将考场、试室号、座位号、考生号、姓名写在试卷密封线内,不得在试卷上作任何标记。2.第一部分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需将答案写在试卷指定的括号内,第二部分非选择题答案写在试卷题目指定的位置上。3.考生必须保证答题卡的整洁。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一、语文基础知识(12分)1.(2分)林浩的爸爸想开一家乐器店,最适合开业时使用的一副对联是()A.剪彩为歌袖,裁云作舞衣。B.韵出高山流水,调追白雪阳春。C.虽云毫末技艺,却是顶上功夫。D.春夏秋冬一岁川流不息,东西南北四方宾至如归。2.(2分)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A.芦荟(huì)云翳(yì)缄(xián)默颔(hán)首低眉B.朔方(shuò)稽(qǐ)首裸(ɡuǒ)露觥(ɡuāng)筹交错C.媲(bǐ)美招徕(lán)荸荠(bíqí)众目睽睽(kuí)D.执拗(niù)瀚(hàn)海干涸(hé)鸢(yuān)飞戾天3.(2分)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是()A.卑劣(liè)蛮横(hēng)浩劫(jié)挑拨离间(jiàn)B.瞭望(liáo)抉择(jué)膏药(gāo)强词夺理(qiǎng)C.拙劣(zhuō)襁褓(bǎo)萦绕(yíng)行将就木(xíng)D.棱角(léng)推搡(sāng)驰骋(chěng)纷至沓来(tà)4.(2分)下面对戏台的描写,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月还没有落,仿佛看戏也并不很久似的,而一离赵庄,月光又显得格外的皎洁。回望戏台在灯火光中,却又如初来未到时候一般,又漂缈得像一座仙山楼阁,满被红霞罩着了。吹到耳边来的又是横笛,很悠扬;我疑心老旦已经进去了,但也不好意思说再回去看。A.“戏台在灯火光中,却又如初来未到时候一样,又漂缈得像一座仙山楼阁,满被红霞罩着了”,此句从视觉的角度来写,生动形象地描绘了戏台的亮丽。B.“吹到耳边来的又是横笛,很悠扬”,此句从触觉的角度来写,写出了横笛的美妙。C.文段中划线的“回望”一词在文中的作用是照应前文,引出下文,表达对社戏的情意依依。5.(2分)下列加点成语不正确的一项是()A.他自恃经验丰富,目空一切,不把其他人放在眼里。B.潭水映照雪山,真让人目眩神迷啊。C.职业介绍所刚开业,应聘的人员便接踵而来。D.张老师讲题天衣无缝,很受同学们欢迎。6.(2分)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经过表决、推举、讨论等一系列程序,出席职工代表大会的人选顺利产生。B.通过学习大自然的语言,使我对物候现象有了科学的认识。C.为了防止这类交通事故的发生,我校加强了交通安全的教育和管理。D.“中国诗词大会”节目受到人们的喜爱,是因为其形式新颖,有文化内涵的原因。二、古诗文阅读与积累(20分)7、(10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小题虞卿谏赏盗刘基平原君患盗,诛之不能禁。或曰:,更赏之,足则戢①矣。虞卿曰:不可。先王立赏罚以劝惩善恶,衰世之政也,虽微犹足以激其趋。故赏禁僭②,罚禁滥,县③衡以称之,犹惧其不平也,而况敢逆施之乎?夫民之轻禁以逞欲,如水之决,必有所自。求而塞之斯可矣。今此之不塞,而力遏其流,至于不能制,乃不省其阙,而欲矫以逆先王之法度,是犹欲止水而去其防也,其庸有瘳乎?夫民有欲而无厌者也,节以制之,犹或逾焉④。盗而获赏利莫大矣利之所在民必趋焉。趋而禁之,是贰政⑤也;趋而不禁,人尽盗矣。是鼓乱也,不臧孰甚焉?‛平原君豁然而悟,起再拜受教,尽散其私财,以济贫乏,申明旧章,而重购以赏获盗者。于是赵盗皆走之燕,道不拾遗,虞卿之教也。(注释):①戢:收敛。②僭:超越本分,越轨行为。③县:通,悬‛。④,犹或踰焉:此句,犹或,原误作,或犹。⑤贰政:指变易无常的政令。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意思相同的一组是()。A.乃不省其阙/乃不知有汉B.道不拾遗/不足为外人道C.以济贫乏/欲济无舟楫D.于是赵盗皆走之燕送/杜少府之任蜀州2.对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断句恰当的一项是()。A.盗而获/赏利莫大矣利之/所在民/必趋焉B.盗而获赏/利莫大矣/利之所在/民必趋焉C.盗而获/赏利莫大矣/利之所在/民必趋焉D.盗而获赏利/莫大矣利之/所在民/必趋焉3.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1)夫民之轻禁以逞欲,如水之决,必有所自。(2)是鼓乱也,不臧孰甚焉?4.在司马迁的《史记》中,有一篇列传为《平原君虞卿列传》。请根据选文,推断司马迁将两人合成一传的原因。8、(3分)阅读下面这首古诗,然后回答问题。卖炭翁白居易卖炭翁,伐薪烧炭南山中。满面尘灰烟火色,两鬓苍苍十指黑。卖炭得钱何所营?身上衣裳口中食。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夜来城外一尺雪,晓驾炭车辗冰辙。牛困人饥日已高,市南门外泥中歇。翩翩两骑来是谁?黄衣使者白衫儿。手把文书口称敕,回车叱牛牵向北。一车炭,千余斤,宫使驱将惜不得。半匹红纱一丈绫,系向牛头充炭直。(1)诗中的“伐”“把”各是什么意思?(2)“宫使驱将惜不得”中的“惜不得”表现了卖炭翁怎样的心理?流露出作者怎样的感情态度?9、(7分)在下面横线上填写相应的句子。(1)《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描写秋天凄凉氛围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2)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怒而飞,_____________。《北冥有鱼》(3)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_________________,只有香如故。《卜算子咏梅》(4)_______________,白水绕东城。《送友人》(5)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____________。《桃花源记》三、现代文阅读(25分)10、(10分)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后面的题目。永远不会失去①我是被领养的。那时我三四岁,在福利院。在那么多前来献爱心的人中,我一眼就看到了她。她不像其他人那样看我们时同情心泛滥,甚至眼角湿润,走的时候却满脸轻松。她很漠然,仿佛这一切与她无关。我很刻意地贴近她,面对小孩子的心计,大人们总是不明所以,大家说“这孩子跟你真有缘”。最后,我成了她的养女。②刚到她家的时候,我时刻跟在她身边,越有人的时候,越喜欢大声叫她“妈妈”。她很少说话,也很少出去玩。她房间里有两张黑白照片,一个男人和一个男孩。我长大后才知道,当年她丈夫在送儿子去上大学的途中,遭遇了车祸。③别的小孩在撒娇要玩具时,我已经能自己洗澡洗衣服,帮她到小超市买东西了。她有些冷淡,但我从不介意,她能给我一个家,我已经很满足了。④记忆中有一件事印象特别深刻,她带我去逛庙会。我特别兴奋,走在路上恨不得让所有人都知道我妈妈带我逛庙会啦!挤在人群里,我什么也看不见,但依然很有兴致。我想吃糖葫芦,她帮我去买了。我慌了,开始跟着人流向前挤,忘了在原地等她。我不知道自己最后是怎么凭着记忆,最终跑回了家。那时天已经很黑,她没有开灯,就在屋里坐着,看到我推门进来,呆呆地盯着我看了好久,然后暗暗舒了一口气,说:“回来了,我去做饭。”那天夜里,我听到她轻轻地啜泣……⑤我上四年级时,家里来了一只流浪猫,赖着不走。那只猫又肥又丑,我要赶它走,她却无所谓——“它愿意留下就留下吧”。她还给它取了个名字,叫肥崽。我讨厌肥崽,因为我一看到它,就会想起当年的自己。于是我每天都跟那只丑猫对峙,凶它,想把它吓走。但那只猫很是忍辱负重,完全没有一只猫该有的尊严,这让我更讨厌它。有段时间,我用过各种方式,比如蒙上它的眼睛,坐着公交车,把它扔到很远的地方去。她知道我把猫丢了,也没有跟我生气。可是,不管我把肥崽扔多远,它都能自己找回家来。肥崽回来时,她就默默地在它的食盆里放好猫粮,就像习惯了它只是出去玩几天而已。⑥长大了,“远走高飞”这个词对我有着致命的诱惑力。我特意选择到离家很远的城市念大学,同学们一到假期就忙着回家,这让我觉得不可思议。回家多浪费时间,用这时间学习,旅行,做兼职,哪一项不是好处多多?大学毕业后,我一个人去了澳洲,在那里待了整整一年。可我知道,无论我飞多远,总有一天,我还是会回到她身边。那一次她住院,医生下了病危通知书。接到消息的我一路狂奔,当看到病房里她躺在那里形销骨立的样子,眼泪再也止不住了。⑦再后来,我在老家找了工作,能每天回家,吃她做的晚饭,摸一摸已经老得不爱动弹的肥崽。她比以前爱唠叨了些,我也知道了很多不曾知道的细节:“那会儿我刚刚失去了丈夫和儿子,觉得老天很不公平,有段时间一直想去死。朋友拉着我去信神,但没有用,神也救不了我。可是,你那么小,拉着我的衣襟不放手,那眼神让我觉得,我还必须得活着。”“你在庙会上丢了的那次,我是真害怕啊,我都不敢哭,觉得这大概就是我的命。”“你和肥崽争宠的那段时期,是我觉得生活最有意思的时候。后来,你长大了,要飞走了,我不能拖你后腿啊。”……随着妈妈抽丝剥茧的回忆,我仿佛看到了当年的她,在失去至亲后最煎熬的日子里,每天像孩子似的哭。有时,她会以为儿子还在上学,老公还在上班,她把热腾腾的饭菜端上桌没人吃时,才发现这一切都是幻觉。她对任何人表现出来的冷漠,只是怕再一次失去。她一直不给我依赖她的机会,也是因为,她不想让我在失去她时,再体验一次,她曾经的痛不欲生。⑧我知道她这一生失去的太多,我从小逼自己早熟,逼自己坚强,就是为了等长大后,有能力向她证明“放心,你不会失去我”。妈妈却搖摇头:“不,我早就不怕失去了。”她笑了笑,“表面上好像是我给了你一个家,其实是你给了我活下去的理由。”是的,我们得到了最重要的东西,那就是我们都从对方身上汲取了面对生活的勇气,无论我们遭遇了什么,都还能保有对生活爱的能力,那才是永远不会失去的东西。1.下列对文章的理解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A.在福利院时我就刻意贴近妈妈,并成功被领养,可见我是个功于心计的人。B.越有人的时候,越喜欢大声叫她“妈妈”,可见“我”因被妈妈领养而感到幸福。C.“我”讨厌肥崽不仅是因为它让“我”想起当年的自己,还因为它分享了妈妈的爱。D.长大后的“我”终于明白这么多年来妈妈对“我”表现出的冷漠,其实也是一种爱。2.文章以“永远不会失去”为题有何作用?请简要分析。3.阅读文中画线的句子,按要求回答问题。(1)“她不像其他人那样看我们时同情心泛滥,甚至眼角湿润走的时候却满脸轻松。”一句在文中有何作用,请简要分析。(2)“那时天已经很黑,她没有开灯,就在屋里坐着,看到我推门进来,呆呆地盯着我看了好久,然后暗暗舒了一口气,说:‘回来了我去做饭。’”请对句中的加点词进行赏析。4.文中的妈妈是一个怎样的人?请简要概括。5.文章为什么多次反复写妈妈对人、对事的冷漠,请简要分析。11、(15分)说明文阅读大海的瞳孔:蓝洞大自然是神奇的,它无时无刻不在创造着奇迹,而这些奇迹也无时无刻不在等着人类去探索。在静谧的海面上,会突然出现一个巨大的、深陷的深蓝色圆形水域,从高空看,仿佛是大海的瞳孔,它散发着神秘、深邃、诡异的蓝光,被人们称为蓝洞。为什么在大海中会出现如此神秘的现象呢?这里面究竟有着怎样不为人知的秘密?以位于巴哈马长岛一个海湾的迪恩斯蓝洞为例,迪恩斯蓝洞深达202米,当潜水员潜入其中进行勘测时才发现这里严重缺氧,可能是缺少水循环,这里无法支持海洋生命存在。但是迪恩斯蓝洞极具科学研究价值,目前科学家在其底部发现许多远古生物的化石残片。究其原因,可以追溯到200万年前的冰河时期。当时寒冷的气候使得大量的水被冻结在地球冰川中,这就导致了海平面的大幅下降。同时由于淡水与海水的相互侵蚀,这片石灰质地带形成了许多岩溶空洞。蓝洞所在位置也曾是一个岩洞,多空疏松的石灰质穹顶因重力及地震等,很奇异地塌陷成一个圆形开口,成为一个“竖井”,就此形成了海中嵌湖的奇特景观。那么在蓝洞底部会发现远古生物的化石残片,也就是理所当然的事了。洪都拉斯伯利兹神奇蓝洞是地理学奇景。冰河时期这里是个干涸的大洞,冰川融化,海平面的升高让它变成了现在的样子。成为旅游胜地、潜水者的天堂。“大蓝洞”是灯塔礁的一部分,距离伯利兹城陆地大约100千米,这是一个较大的呈完美环状的海洋深洞,其直径为400米,是当今世界最吸引人的潜水地点之一。这个巨大的海洋深洞深145米,由于深洞很深,因此这一结构在世界上被称为“蓝洞”。1.依据选文,解释什么是蓝洞。2.海中嵌湖的奇特景观是怎样形成的?简要回答。3.请从说明文语言的角度,分析下面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表达效果。当潜水员潜入其中进行勘测时才发现这里严重缺氧,可能是缺少水循环,这里无法支持海洋生命存在。四、名著阅读与综合性学习(10分)12、(5分)阅读名著,可以开阔眼界,提升素养。12班组织主题为“战胜困难,走向成功”的演讲比赛,请你阅读小智同学的演讲稿,完成以下任务。首先,面对困难,我们要学会冷静,困难是人生的必经之路。傅雷就对傅聪这样说:“①”所以,我们要调整好心态,从容应对。其次,面对困难,不要沮丧,哪怕是再大的困难,我们也应该振作起来,微笑着对自己说:“我能行!”《名人传》中,②(人名)正处于创作的极盛时,亲朋好友一个个死亡离散,耳朵也已全聋,和人们的交流只能在纸上进行。面对生活的痛苦,他勇敢地扼住命运的咽喉,创作出了《命运交响曲》。面对困难,要有坚定的信念。只有确立了目标,才能克服困难,勇往直前。③最后,面对困难,冷静、自信、坚强,坚定目标,持之以恒,才能走出困境,走向成功。1.(任务一)根据阅读《傅雷家书》的体会,你认为填入①处的语句应该是()A.太阳太强烈,会把五谷晒焦;雨水太猛,也会淹死庄稼。我们只求心理相当平衡,不至于受伤而已。B.你必须平衡自己的心理。请你记住遇事无论过于激动,还是过于消沉的人,都不能做成大事。2.(任务二)在②中填入的是_________3.(任务三)根据演讲稿已有部分,从下面三个人物中选择一个你认为最合适的,结合作品相关情节,在划线③处对演讲稿进行补写。(100字左右)A.孙少平《平凡的世界》B.保尔·柯察金《钢铁是怎样炼成的》C.苏菲《苏菲的世界》13、(5分)把下列句子组合成语序合理、语意连贯的一段话,最恰当的一项是①这就是盛唐之音。②陈子昂写这首诗时是满腹牢骚、一腔愤慨的。③同样,孟浩然的《春晓》尽管伤春惜花,但清新活泼而不低沉哀惋。④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⑤但它所表达的却是开创者的高蹈胸怀,一种积极进取的伟大孤独感。⑥它豪壮而并不悲痛。A.②⑤④⑥③①B.④⑥②⑤③①C.④②⑤⑥①③D.④②⑤⑥③①五、书写与作文(53分)14、书写(3分)15、作文(50分)作文有人收藏亲情,有人收藏友情,有人收藏时光,有人收藏礼品,有人收藏祖国的荣誉,有人收藏家园的美景,有人收藏他人的眼泪,有人收藏自己的心情……请以“收藏”为题目,写一篇作文。要求:①请把题目补充完整;②不得抄袭,不得套作,不少于600字;③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和地名;④文体不限,诗歌除外。
参考答案一、语文基础知识(12分)1、B【解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对联知识的掌握能力。首先要了解对联的特点:①字数相等。②句式一致。句式指的是句子节奏形式,上下联相对的句子,节奏形式应当相同。③词性相对。对联要求,一般是名词对名词,动词对动词,形容词对形容词,以此类推。④结构相应。上下联对应的词或短语,最好是并列短语对并列短语,偏正短语对偏正短语,依此类推,即它们结构上必须是一样的。⑤内容相关。对联的上下联内容必须是相关的,上下要形成一个有机整体,共同表达一个主题,绝对不能彼此孤立,各自为政,或是风马牛不相及,这是写作对联的大忌。2、D【解题分析】试题分析:D项加点字的读音全都正确。A缄(jiān)默;颔(hàn)首低眉。B裸(luǒ)露;觥(gōng)筹交错。C媲(pì)美;招徕(lái)。3、C【解题分析】
A.蛮横(hèng);B.瞭望(liào);D.推搡(sǎng);故选C。4、B【解题分析】
理解文章关键语句意思。B.“吹到耳边来的又是横笛,很悠扬”,此句从听觉的角度来写,写出了横笛的美妙。而不是从视觉的角度写的。故答案为:B。5、D【解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具体语境中成语运用正误的辨析能力。要结合积累的成语来分析,在平时的学习中,首先我们对于遇到的成语要做好积累,其次是注意可以从词义、词语的感情色彩、习惯用法等方面进行归纳。D项“天衣无缝”指比喻事物周密完善,找不出什么毛病。与语境不符。点睛:此类题要在理解句意的基础上,结合具体语境及词语的意思做出判断。解答时要辨析词语(成语)本身的意义、使用范围、语意轻重、情感色彩等方面的差别,重点从是否望文生义、褒贬误用、张冠李戴、不合语境、重复累赘等几个方面去分析。6、C【解题分析】A项,“表决、推举、讨论”改为“讨论、推举、表决”;B项,缺主语,去掉“通过”或“使”;D项,句式杂糅,“因为……的原因”杂糅,删去“的原因”。C项正确。二、古诗文阅读与积累(20分)7、1.D2.B3.(1)对那些盗贼如果放松了禁令而使他们的欲望得逞,如同河水决口,必定有决口的地方。(2)这是鼓动人们作乱,还有什么(比这)更不好的呢?4.虞卿为平原君提建议,要使社会安定,天下太平,就必须制定赏罚严明的法度,决不可姑息迁就,任其肆意放纵,否则各种恶习丑行就会泛滥成灾,如洪水决堤,纷至沓来,恶化了社会风气,使国家动荡衰亡,更无太平之日;平原君作为权利的拥有者,虚心地采纳了虞卿的建议,让赵国百姓得以安定生活。他们是赵国的贤君名臣,二者缺一不可。【解题分析】1.A就是/竟然。B路上/说。C救济/渡过。D往,到。2.本题考查划分句子结构。划分句子的朗读节奏,首先要理解句子的意思,然后弄清句子的成分,不要把句子割裂开;(2)有些古今异义词朗读时要分开;(3)主语和谓语之间,谓语和宾语、补语之间,一般要停顿;(4)需要着重强调的地方,一般要停顿;(5)省略句中省略的地方一般要停顿;(6)句首语气词之后要要停顿;并列短语间要略作停顿;句末语气词前,要停顿。根据句意:盗窃若再获赏,好处没有比这更大的了,有利的地方,百姓必定奔赴那里。故句子划分为:B.盗而获赏/利莫大矣/利之所在/民必趋焉。3.本题考查翻译语句。解答时一定要先回到语境中,根据语境读懂句子的整体意思,然后思考命题者可能确定的赋分点,首先要找出关键实词、虚词,查看有无特殊句式,运用“留”“删”“调”“换”“补”的方法,直译为主,意译为辅。并按现代汉语的规范,将翻译过来的内容进行适当调整,达到词达句顺。重点词语:臧:善,好。欲:欲望。逞:得逞。4.本题考查对文本内容的理解掌。《平原君虞卿列传》春秋时期秦、赵两国进行了著名的长平之战,赵军溃败,秦兵围攻了都城邯郸。秦兵解除了邯郸城的围攻后,赵王派遣赵郝侍奉秦国,打算割让六个县给秦国作为求和的条件。虞卿建议赵王不要割让土地给秦国,认为那样会增强秦国的实力,致使赵国之后受到更猛烈的攻击。赵孝成王最终采纳了虞卿的建议。事情果然向着虞卿预想的方向发展,赵国借助齐国的力量顺利摆脱了困境。此文虞卿为平原君提出赏罚严明的法度的建议,平原君虚心地采纳了虞卿的建议。两文有相同点,故而放在一起。【题目点拨】翻译赵国盗患严重,平原君采取杀的办法也不能禁止。有人说:“改为赏盗,他富足了,盗行就收敛了。”虞卿说:“不可如此。先王建立赏罚制度是为了劝善惩恶,衰落世道的政令,即使微弱也还足以能激发人们的归附。所以奖赏能禁止越轨行为,惩罚能禁止恶行泛滥,以悬衡来称量它,还怕它不公平,而何况是倒行逆施呢?对那些盗贼如果放松了禁令而使他们的欲望得逞,如同河水决口,必定有决口的地方,找到决口而堵塞它,这就可以了。如今不堵塞决口,反面用力阻挡流水,以致不能制止,就是因为弄不清它的决口在哪里,而想矫正它,却用违背先王法度的做法,这就好象要阻止水患,却去掉了防患的措施一样,那怎么能防治呢?那些盗贼是些贪欲无厌的人,节制并阻止他,有人还要逾越。盗窃若再获赏,好处没有比这更大的了,有利的地方,百姓必定奔赴那里。人们都奔赴那里,而再禁止他们,这是变更无常的政令啊;都奔赴那里而不禁止,人们就都去当盗贼了。这是鼓动人们作乱,还有什么(比这)更不好的呢?”平原君猛然省悟,起身再拜虞卿并接受指教,便散发了他的全部私有财产,用来救济贫穷的人,重申先王的法制,并用重金奖赏那些捕获盗贼的人。于是赵国的盗贼全跑到燕国去了。赵国社会安定,路不拾遗,这是虞卿指教的结果啊。8、(1)伐:砍伐。把:拿。(2)“惜不得”是舍不得的意思,表现了卖炭翁虽万般无奈却又无可奈何的心情。表达了作者对底层劳动人民深切的同情,对宫市的揭露抨击。【解题分析】
(1)要求学生在理解诗歌内容的基础上分析。“伐薪烧炭南山中”的意思是“在南山里砍柴烧炭”。故“伐”的意思是:砍伐。“手把文书口称敕”的意思是“手里拿着文书嘴里称是皇帝的命令”。“把”的意思:拿。(2)要求学生在理解诗歌内容的基础上分析。“一车炭,千余斤,宫使驱将惜不得。”的意思“一车的炭,一千多斤,太监差役们硬是要赶着走,老翁百般不舍,却又无可奈何”。“惜不得”是舍不得的意思,表现了卖炭翁虽万般无奈却又无可奈何的心情。结合“半匹红绡一丈绫,系向牛头充炭直”。分析:千余斤炭就这样被太监拉走了,留给老翁的不过是半匹红纱一丈绫而已。唐代商品交易,多用绢帛等丝织品充作一般等价物来代替货币,宫廷购买货物,往往按照官方高抬丝织品价格计算,而不依民间流行的实价,因此太监们仅用半匹纱一丈绫来支付千余斤炭钱,实际等于强行掠夺。表达了作者对底层劳动人民深切的同情,对宫市的揭露抨击。9、俄顷风定云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其翼若垂天之云零落成泥碾作尘青山横北郭豁然开朗【解题分析】
古诗文默写题不论分几种类型,都是以记忆、积累为根本的,然后在此基础上加以理解、应用、赏析。解题时一是要透彻理解诗歌的内容,二是要认真审题,找出合适的诗句,三是答题时不能写错别字。“顷、墨、漠、翼、碾、郭、豁、朗”都是易错字,注意和形似字、同音字的辨析。三、现代文阅读(25分)10、1.A2.“永远不会失去”指我与母亲彼此不会分开,也指我和妈妈从彼此身上获得的生活的勇气和爱的能力,这是永远不会失去的。以此为题既表现了母女情深,也体现了“爱”可以让困境中的人获得生活的勇气”这一主旨。3.(1)将其他来福利院献爱心的人与妈妈进行对比,写出了妈妈的冷漠和丧夫失子带给她的深重的痛苦。(2)运用神态描写,生动形象地写出母亲看到走丢的“我”平安归来时,从惊讶到放下心来的心理变化,表现出妈妈对我的牵挂和爱。4.答题要点:①妈妈是一个有爱心的人,从她领养“我”,并抚养我长大成人可以看出。②妈妈是一个坚强的人,从她在遭遇了丧夫失子之痛仍然坚强地活下来可以看出。③妈妈是隐忍的人,她在“我”成年之前从未向我讲起她所承受的痛苦,总是独自承受。5.答题要点:①让读者对“妈妈”领养“我”的情节产生疑惑,吸引阅读兴趣。②与后面“妈妈”形象的转变理下伏笔,使情节合情合理。【解题分析】1.试题分析: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在整体感知文章内容的基础上分析作答。依据文章第1段内容“在那么多前来献爱心的人中,我一眼就看到了她。她不像其他人那样看我们时同情心泛滥,甚至眼角湿润,走的时候却满脸轻松”可知,A项中“我是个功于心计的人”的说法是错误的。据此,答案为A。2.试题分析:考查标题的作用。标题是文章的眼睛,其作用是交代文章的写作对象;关联主要情节,起到贯穿全文的线索作用;透露出作者的观点或感情倾向,暗示文章的主旨。标题有独特之处(修辞手法或写作手法)的,可以从寓意含蓄深刻、制造悬念、引人深思、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等方面去分析。从文章的内容来看,文章叙写了“我”和“妈妈”一起生活的情形。用“永远不会失去”作为文章的题目,既指“我”与妈妈彼此不会分开;也指“我”和妈妈生活之中相互获得的生活的勇气等是“不会失去的”。从而深化的文章的主题——爱往往能让处在困境中的人们获得生活的勇气。据此理解作答。3.试题分析:体会重要语句的含意,品味语言表达艺术。要在整体感知文章内容的基础上,结合具体的语句分析作答。(1)句可以从对比手法的运用和神态描写的角度结合语境分析。文章中的语句“她不像其他人那样看我们时同情心泛滥,甚至眼角湿润,走的时候却满脸轻松。她很漠然,仿佛这一切与她无关”将“妈妈”与其他来福利院献爱心的人们进行对比,写出了妈妈的冷漠的神情,暗示了“妈妈”因为丧夫失子的痛苦心情。(2)考查对词语的赏析。对于词语的赏析,要在把握文章内容的基础上,结合上下文和具体的语句分析作答。采用答题格式是:先解释词语的意思,再结合语句分析表达的内容,最后写其表达效果。语句中“呆呆地”“暗暗舒了一口气”运用了神态描写,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妈妈”看到“我”平安归来,从“惊讶”到“放心”的心理变化过程,从而表现了妈妈对我的牵挂,突出了文章“爱”的主题。据此理解作答。4.考查欣赏作品的形象,领悟作品的艺术魅力。解答要抓住刻画人物的各种描写手法来分析;从叙写的事件上来分析;把人物放到一定的背景环境中去分析;注意对人物的介绍和评价。从文章内容来看,“妈妈”领养“我”并抚养我长大成人——充满爱心的人;妈妈在遭遇了失去至亲的情形下,勇敢地面对生活——意志坚强的人;妈妈在“我”成年之前从未向我讲起她所承受的痛苦——隐忍的人。5.试题分析:考查对文章写作手法的理解。在整体感知文章内容的基础上,结合文本内容进行分析作答。文章开头写“妈妈”到福利院时的神情冷漠,设置了悬念,激发了读者的阅读兴趣。文章2~4段中写“妈妈”生活中的冷漠,与后文“妈妈”的变化形成鲜明的对比,采用了欲扬先抑的写法,突出了“妈妈”的形象,深化了文章的主旨。据此理解作答。【题目点拨】结合语境,对句子进行赏析是重要的考点之一。赏析的句子往往具有某一特色,或是修辞,或是表达方式,或是遣词造句,或表现手法,表现的情境等。赏析时,要结合具体语境灵活作答。通常解题思路是:先写出句子的特点,然后结合具体语境进行分析,最后写出表达效果。11、1.蓝洞是在海面上突然出现的巨大的深陷的深蓝色圆形水域。2.蓝洞所在位置曾是一个岩洞,多空疏松的石灰质穹顶因重力及地震等,塌陷成一个圆形开口,成为一个“竖井”;冰雪融化,海平面升高后,海水倒灌回“竖井”,形成海中嵌湖的奇特景观3.“可能”表现了人们对于缺氧原因的推测和估计,表现了说明文语言严密、准确的特点。【解题分析】1.本题考查文章内容的理解和概括。结合文章第②段关键句“在静谧的海面上,会突然出现一个巨大的、深陷的深蓝色圆形水域,从高空看,仿佛是大海的瞳孔,它散发着神秘、深邃、诡异的蓝光,被人们称为蓝洞”。抽取关键词句即可。2.本题考查文章内容的理解和概括。依据第4段“当时寒冷的气候使得大量的水被冻结在地球冰川中,这就导致了海平面的大幅下降。同时由于淡水与海水的相互侵蚀,这片石灰质地带形成了许多岩溶空洞。蓝洞所在位置也曾是一个岩洞,多空疏松的石灰质穹顶因重力及地震等,很奇异地塌陷成一个圆形开口,成为一个“竖井”,就此形成了海中嵌湖的奇特景观”,抽取关键词句概括即可。3.本题考查说明文语言的赏析能力。答此类题,要结合具体语境,从说明语言的准确性,或生动性的角度进行赏析。“可能”的意思是“也许”,表示人们对于缺氧原因并不确定,只能推测和估计,符合客观事实,体现了说明文语言严密、准确的特点。据此作答。四、名著阅读与综合性学习(10分)12、1.A2.贝多芬3.示例:选B写出为了共产主义事业,保尔坚强的四次经历任选事例,以及钢铁般的意志即可。【解题分析】1.本题考查句子的衔接。仔细阅读文章第(1)段,根据横线后面的句子“调整好心态,从容应对”可知,作者旨在表现控制情感的必要性,所以A句“太阳太强烈,会把五谷晒焦;雨水太猛,也会淹死庄稼。我们只求心理相当平衡,不至于受伤而已”运用比喻进行劝说更加生动,更加易于对方接受。故选A。2.本题考查学生对名著知识的了解。根据文段中“亲朋好友一个个死亡离散”,“耳朵也已全聋”,“勇敢地扼住命运的咽喉”,“《命运交响曲》”等暗示可知,人物是德国音乐家“贝多芬”。3.首先要明确这一段的观点“面对困难,坚定的信念”和“面对困难,冷静、自信、坚强,坚定目标,持之以恒,才能走出困境,走向成功”的结果,然后了解给出的三个人物的事迹和精神品质,最后确定哪个人物符合题目要求。如《平凡的世界》中的孙少平,是一个积极进取、敢于拼搏的青年,他生在农村,学习艰苦,忍饥挨冻,始终不放弃,反而更加勤奋,在坚定信念的支撑下,完成了从平凡到伟大的蜕变。13、D【解题分析】试题分析:此题考查学生排列句序的能力.②④⑤⑥三句相关,是讲陈子昂的诗及其特点;③句与②⑤⑥对举;①句是诗歌的特点的概括总结,可以判断出是结语。然后再去排②④⑤⑥的顺序,④是诗歌,在前,②⑤是讲诗歌的特点,且是转折关系,可以得出②前⑤后的顺序,⑥承⑤,故得出顺序为④②⑤⑥;这样就可以得出答案为④②⑤⑥③①。点睛:排序题首先要找到排序内容的顺序,一般来说,有时间顺序、空间顺序、事情的发展顺序和人们认知事物的规律来排序。安排好顺序后要认真阅读,确认顺序的排列是否合理。注意句子之间的相关性,即上句有的词语,下句也有。五、书写与作文(53分)14、收藏亲情亲情是什么?亲情是一颗明星,在漆黑的夜里,它能给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事业单位临时聘用人员合同
- 内外墙抹灰劳务合同书
- 购房合同定金协议书
- 三农村电商三农村创新创业支持方案
- 2025年宁波货运从业资格证考试模拟考试
- 2025年阳泉货运车从业考试题
- 小学二年级数学下册口算题人教版
- 电瓶车抵押给个人合同(2篇)
- 电机员工合同(2篇)
- 市贯彻落实第轮省生态环境保护督察报告整改方案
- 团队协作和领导力
- 奋力前行迎接挑战主题班会课件
- 病毒性肺炎疾病演示课件
- 软星酒店网络规划与设计
- 自然辩证法概论(新)课件
- 基层医疗机构基本情况调查报告
- 幼儿园PPT课件《欢乐的元宵节》
- 住院患者发生管路非计划性拔管应急预案及处理流程应急预案
- 电解槽检修施工方案
- 正常分娩 分娩机制 助产学课件
- 读书分享-精力管理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