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利用规划课件_第1页
土地利用规划课件_第2页
土地利用规划课件_第3页
土地利用规划课件_第4页
土地利用规划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7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一篇土地利用規劃總論

第一章绪论

第一節土地利用規劃概述

一、國外土地利用規劃現狀與發展

日本人多地少,日本政府一直十分重視國土資源管理與利用工作。日本國土規劃包括國土綜合開發規劃、國土利用規劃、土地利用基本規劃、部門土地利用規劃等。其自上而下分為全國國土利用規劃、都道府縣國土利用規劃和市町村國土利用規劃三級。英國土地雖然絕大部分私有,但國家頒佈一系列法律,對土地開發利用作出限制和調整。發展規劃對未來20年內土地開發利用的戰略方向和重大方案加以描述規定,報請中央政府負責區域規劃的環境事務大臣審查批准後實施,每5年進行一次修訂。任何人從事土地開發,必須經郡或郡級市議會審查批准,取得“規劃許可證”。

美國的國土資源管理機構為內政部,主要內設機構有土地管理局、礦務局、地質勘探局、水利政策局。美國的土地利用規劃是其社會經濟規劃中最重要的規劃,它有兩種形式,即總體規劃和區域規劃,其土地利用規劃包括確定目標、制訂計畫和實施計畫三個步驟。德國自1965年就成立聯邦區域整治委員會,以制度形式要求進行編制土地利用規劃。在德國並沒有一部統一的土地利用規劃法,只有一部統一的聯邦建築法。德國與土地利用規劃有關的規劃還有空間計畫和國土規劃。其空間計畫體系由聯邦一級的國土建設計畫;州一級的州發展計畫;全國分成若干個大範圍地區的區域計畫;各市鎮村一級的城市建設管理計畫。其國土規劃體系一般與行政體系相一致,自上而下分為聯邦、州、管理區和縣四級。二、國內土地利用規劃的現狀與發展1、土地規劃階段:1954-1980年土地規劃在我國多年實踐表明,它在國營農場地址選擇、場部、道路、水利渠系等配置以及地塊設計等方面起了一定或者說較好的作用,在鞏固人民公社,促進農業的生產發展方面起到了良好的作用。但在集體所有制農業企業,土地規劃的實際收效甚微。

2、農業土地利用總體規劃階段:1981-1986年

3、土地利用總體規劃階段:1986-1995年。中共中央國務院發佈7號檔,宣佈成立國家土地管理局,同年6月25日國家頒佈了《土地管理法》,同年6月25日國家頒佈了《土地管理法》。4、多目標土地利用總體規劃階段:1995年開始至今。普遍接受的觀點為:持續土地利用是在土地利用過程中維持或提高土地生產力而又不致使土地退化的能力。

第一篇土地利用規劃總論

第一章绪论

第二節土地與土地利用

一、土地概念

英國著名經濟學家馬歇(A.Marshall,1842-1924)認為:“土地是指大自然為了幫助人類,在陸地、海上、空氣、光和熱各方面所贈予的物質和力量。”美國土地經濟學家伊利(R.T.Ely,1854-1943)認為:“經濟學家所使用的土地這個詞,指的是自然的各種力量,或自然資源。……經濟學上的土地是側重於大自然所賦予的東西。”

馬克思認為:經濟學上的土地是未經人的協助而自然存在的勞動對象。

1976年FAO《土地評價綱要》認為:“土地是地球表面的區域,其特性包含上下與該區域垂直的生物圈的所有相當穩定或週期地迴圈的屬性,包括大氣、土壤、下麵的地質水文和動植物群的屬性以及過去和現在人類活動的後果,這些屬性對人類現在和將來的土地利用有明顯影響。”

石玉林認為:“土地是氣候、地貌、岩石、土壤、植被和水文等自然要素組成的自然綜合體和人類過去和現在生產勞動的產物。土地是一個垂直系統,它可分為三層,地上層,地表層和地下層。它包括地形、土壤、植被的全部,以及影響它的地表水,淺層地下水,表層岩石和作用於地表的氣候條件。”

我國《1:100萬土地資源製圖》制定時提出:土地是地球陸地表面的部分,是人類生活與生產活動的空間。土地是由氣候、地貌、岩石、土壤、植被和水文等自然要素組成的自然綜合體和人類過去與現在勞動的產物。林培認為:土地是指上自大氣的對流層的下部,下至地殼一定深度的風化殼,這一立體空間的有關自然要素與人類勞動所形成的自然-經濟綜合體。

綜上所述,可以這樣認為:土地是地球表層的特定地域,是由氣候、地貌、岩石、土壤、植被、水文地質、動物、人類勞動結果所組成的土地生態經濟系統,是一個自然社會經濟綜合體。其水準範圍,包括陸地、內陸水域和灘塗;其豎直範圍是由大氣層、地表層和地下層所組成。

二、土地功能1、養育功能

2、承載功能3、提供生產資料功能4、景觀功能5、土地的資產功能三、土地的特性

1、土地是自然產物

2、土地面積的有限性3、土地利用永續性4、土地空間位置的固定性5、土地屬性的兩重性6、土地的生態學特點四、土地利用

概括地說土地利用是指人類通過一定的行動,以土地為勞動對象(或手段),利用土地的特性,來滿足自身需要的過程。

土地利用過程中一般把土地利用分為兩種形式,生產性利用和非生產利用。

土地利用過程的三個基本要素:土地、勞動和資本。土地利用過程中的四個環節:土地開發、利用、治理和保護。

第一篇土地利用規劃總論

第一章绪论

第三节规划与土地利用规划

一、規劃的概念

1983年商務印書館出版的《詞源》對規劃解釋為:計畫、謀劃;比較全面的長遠的發展計畫;計畫安排。

規劃是一種科學的預測。它是為有關的單位,部門和地區制定措施服務的。前蘇聯將近期的較詳盡的規劃稱為計畫,將遠期的較概略的計畫稱為規劃,而西方則通稱為Planning或Program。規劃工作都必須在自然―技術―經濟的聯繫中來解決當前和未來的空間佈局問題。規劃能提高政策的連續性和連貫性,規劃能減少全局中局部決策的個體局限性,提高決策的整體性和科學性。

綜上所述,規劃在人類社會發展中起著重要的作用,規劃不僅能解決目前問題,而且也是解決戰略發展的有力工具;規劃不僅是解決部門問題,而且是處理全局問題和整個區域發展的重要手段。規劃是指對客觀事物和現象未來的發展進行超前性的調配和安排。規劃應理解為給出行動的過程,向人們指出為實現未來的目標所要採取的行動過程與途徑。規劃不是時點行為,而是時期過程。二、土地利用規劃的概念

王萬茂把其歸納整理為以下三種觀點:

1、認為土地規劃應當解決土地利用和與土地利用有關的全部問題,其依據是土地利用是整個生產組織的重要組成部分,它與其生產資料和勞動力的利用密不可分,在進行土地規劃的同時必須制定與土地利用相關的其他生產資料和勞動力利用的規劃。持這種意見者認為,土地規劃實質上是一個地區或一個農業企業的全面經濟規劃。2、認為土地規劃應當解決有關土地利用的全部規劃問題,土地規劃既應解決土地利用在空間上的組織,也應制定集約經營土地,提高土地生產率的規劃。持這種意見者認為,土地規劃就稱作土地利用規劃。

3、認為土地規劃主要是解決在空間上合理組織土地利用,僅與解決土地利用問題的其他措施和整個生產組織措施有著密切的聯繫,但不可相互替代。持這種意見者認為,土地規劃是在空間上合理組織土地利用的綜合措施。

筆者認為土地規劃與土地利用規劃之間有一定差異,但兩者之間內涵大體一致。總之,可對土地利用規劃概括如下:土地利用規劃是指人民政府依照法律規定在一定的規劃區內,根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規劃、土地供給能力以及各項建設對土地需要,確定和調整土地利用結構、用地佈局的總體戰略部署。土地利用規劃最終是通過土地配置來實現的,而時間、空間、用途和數量是構成土地資源配置的四項要素,因此在土地利用規劃中,必須研究這四項要素之間的關係,合理組織搭配才能實現土地利用規劃的目的。

第一篇土地利用規劃總論

第一章緒論

第四节土地利用规划的任务

和研究对象一、土地利用規劃的任務

1、土地利用的宏觀調控

2、土地利用的合理組織3、土地利用的規範監督

二、土地利用規劃研究對象

1、“充分”體現在:從外延看,提高土地利用率,開發後備資源的方法和途徑,增加土地可利用面積。從內涵看,研究提高土地利用集約度的最佳土地利用方式、土地生產率。

2、“科學”體現在:土地利用決策的科學性。通過評價土地利用現狀,重視土地適宜性和土地生產潛力的研究,並經過需求預測和生態效益分析,提出土地利用目標及其實現配套措施等。

3、“合理”是合理分配,合理組織利用土地,確定合理時間、合理用途和合理佈局,保持土地生態系統良性迴圈,促進土地可持續利用。

4、“有效”體現在:土地利用總體效益最佳,包括環境生態效益、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

第一篇土地利用規劃總論

第一章绪论

第五节土地利用规划体系与层次

一、土地利用規劃體系

土地利用規劃體系是指土地利用規劃按不同標準劃分後組成的一個相互聯繫的系統。由於土地利用規劃分類標準不同,就形成各種不同類型的規劃。

二、土地利用規劃類型

(一)根據範圍和任務不同,分土地利用總體規劃、專項規劃和內部規劃

1、土地利用總體規劃:土地利用總體規劃,是以一定的行政區域為單位,根據國民經濟發展的需要和土地適宜性和生產力,實行土地資源在國民經濟各部門之間的調整與分配,對土地資源的開發、利用、整治、保護在時間上和地域上所進行的長期的、戰略性的總體佈置和統籌安排。它具有全局性、長期性、戰略性、權威性、動態性等性質。2、土地利用內部規劃:是微觀土地規劃,在單位內部的土地開發、利用、治理、保護進行的規劃,或在土地劃撥、調整或重劃若干個土地使用之間的土地權屬定界,或為某一個專案做出規劃設計。

3、土地利用專項規劃:一般指在總體規劃控制下,為解決某個特定的土地利用問題而編制的土地利用規劃。一般可分為:土地開發規劃;土地治理規劃;土地保護規劃;土地整理規劃等。土地利用專項規劃以土地資源的開發、利用、整治、保護為主要內容,是土地利用總體規劃的深化、繼續和補充。

土地利用內部規劃,也稱土地利用規劃設計,是土地利用總體規劃和專項規劃的繼續和深入,是對各項用地的具體安排,是規劃實施的最終依據。它是土地利用規劃的最末一級,通過它,完成土地利用規劃的任務,達到土地利用規劃的目的。它以總體規劃和專項規劃為依據,詳細規定各項用地指標和規劃管理要求,或對各項用地做出具體的安排和規劃設計。(二)根據範圍與規模的大小,分微觀規劃和宏觀規劃土地利用規劃(簡稱土地規劃)是指人們根據社會發展要求和當地自然、經濟、社會條件,對一定區域範圍內的土地利用,進行空間佈局的優化組合,並且對實現該優化組合在時間上和措施上做出安排,以求最大限度地發揮土地的總體功能,是利用和管理土地的手段和措施。由單位和個人作的土地利用規劃,在微觀經濟範圍內進行(農村、工廠等),主要內容是選擇最佳的土地用途、空間佈局和利用措施(如稻田養殖等)獲得最佳經濟效果,即所謂微觀的土地利用規劃,或稱企業內土地利用規劃,這種規劃往往具有一定的局限性。

由部門(如城鎮規劃、鄉村規劃)或通過人民政府土地管理部門,對全部土地做的土地利用規劃則是所謂宏觀的土地利用規劃,其任務是控制、協調各類用地的矛盾,合理分配土地,以達到實現滿足人類對土地的各種需求,又能充分合理地發揮土地的性能,以獲得最佳的宏觀經濟效果,則稱為土地利用總體規劃,具有綜合性。(三)根據性質和目的的不同,可分三種類型

1、經營型土地利用規劃:從事土地經營活動,並取得經濟效益。

2、研究型土地利用規劃:為研究土地利用規律提供論證而編制的規劃。

3、管理型土地利用規劃:為管理和計畫服務的規劃。(四)根據規劃時間、期限劃分

長期規劃(10年或以上);中期規劃,屬於過渡性規劃,是長期規劃的深化和補充,是由宏觀向微觀過渡的規劃;短期規劃,包括年度計畫,是保證規劃實施的具體年際用地指標。(五)根據空間範圍劃分全國土地利用總體規劃:由國務院負責編制;省級土地利用總體規劃:由省級人民政府編制;地區級土地利用總體規劃(經濟區、流域區、地貌類型區、黃土高原區、行政區):由地區級人民政府編制;縣級土地利用總體規劃:由縣級人民政府編制;鄉鎮級土地利用總體規劃:由鄉鎮級人民政府編制。新《土地管理法》規定省、自治區、直轄市的土地利用總體規劃報國務院批准,其他各級土地利用總體規劃逐級上報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批准。

第一篇土地利用規劃總論

第一章緒論

第六节土地利用规划的内容和规划的基本方法

一、

土地利用規劃內容

土地利用規劃內容取決於土地利用規劃的任務。前面講述了土地利用規劃任務是對土地利用進行控制、協調、組織與監督。因此,土地利用規劃的內容十分廣泛,涉及自然、社會、經濟、技術各個領域,概括如下:(一)土地利用規劃區域概述(二)土地利用總體規劃專題研究

1、土地利用現狀調查與分析

2、土地品質評價

3、土地生產潛力及人口承載力研究

4、土地需求量預測

5、耕地總量動態平衡研究

6、土地利用分區和用途管制

(三)土地利用發展戰略研究(四)土地利用總體規劃模式和編制方法研究(五)土地利用專項規劃,包括土地開發、治理、保護、整理規劃等(六)土地利用規劃設計(居民點、交通、水利、工礦、園、林、耕地、牧業用地和水產地規劃等)(七)土地利用規劃實施(八)現代技術在土地利用規劃中的應用

二、土地利用規劃的基本方法(一)勘測與調查

1、工程勘測:遙感圖象解譯標誌;航片判讀調繪和補充工程測量等。

2、專業調查:土地利用、土壤、植物、水文、地質、農、林、牧業、交通、社會、經濟、生態等調查。

3、觀測與試驗:氣象、作物、生物、土壤侵蝕等田間觀測與檢查。

(二)分析與綜合:建立土地資訊系統,建立模型,把數據轉化為有用資訊進行分析。(三)決策與論證:戰略研究,多方案擇優。(四)數學模型:分類、優化模型,評價、預測模型、模擬仿真。(五)規劃與設計三、土地利用規劃的編制程式

(一)準備階段:班子、經費、業務培訓、工作計畫、工作方案。(二)調查研究分析階段:收集整理、分析、資料(文字、圖件)、補測核查,找出問題,尋求解決方法。(三)編制規劃階段:調整結構,提出方案,送交報告和規劃圖。(四)規劃審批和實施階段:上交上級批准,然後按規劃具體落實。

第一篇土地利用規劃總論

第二章土地利用規劃的理論

和原則

第一節非平衡系統理論

目前一般認為非平衡系統理論主要有以下四個方面的內容:一是比利時的普利高津(I.Prigogine)於1967年提出了非平衡統計物理學的耗散結構理論(ThetheoryofDissipativeStructure),耗散結構理論在研究城市演化、人口空間分佈、漁業發展系統等方面已取得可喜成就;二是1977年西德斯圖加特大學著名的物理學教授赫爾曼·哈肯(H.Haken)創立的協同學(Synergetics),它不但研究系統從無序到有序,從原來的有序到新的有序,還研究系統在給定參數條件下能重複再現的隨機行為,把不同學科中共同存在的協同現象抽取出來,作為自己的研究對象,並用共同的數學模型加以刻劃;

三是西德的生物學家艾根(

M.Eigen)提出的超迴圈理論(Hypercycle),它解釋了生物的變化和遺傳變異過程,為生命科學奠定了理論基礎;四是系統動力學(SystemDynamics),它是由美國麻省理工學院教授福瑞斯特(TayW.Forrester)於1956年創立的,它是一種以資訊回饋控制理論為基礎,以數字電腦仿真技術為手段,把定性與定量描述相結合的研究複雜系統的理論和方法。

第一篇土地利用規劃總論

第二章土地利用规划的理论

和原则

第二节土地地域分异理论一、土地的自然地帶規律

由於土地是一個自然經濟綜合體,構成土地的自然因素—氣候、土壤、水文、植被、地貌、地質等成自然地帶性分佈,它們各有各自特性,它們相互作用,相互影響,綜合作用於土地,使土地類型及其利用也表現出地域分佈特點。(一)土地分佈的水準地帶性

1、緯度地帶性

地球自轉和繞太陽公轉,導致太陽的輻射能自赤道向兩極呈有規律的遞減,並由此產生了土地諸要素氣候、水文、生物、土壤等按緯度呈現帶狀分佈規律。

2、經度地帶性

降水量的空間分佈除了由於受太陽能輻射影響隨緯度地帶性變化外,在我國還由於大陸和海洋的位置關係影響,受季風氣候和大陸乾旱氣候支配,降水分佈有自沿海向內陸有逐步減少的趨勢,並與經度相平行。

(二)垂直地帶性垂直地帶性規律是指土地的溫度條件隨海拔高度升高而溫度下降,濕度隨之上升。每升高百米溫度下降0.5℃-0.6℃,降水增加20-30mm。(三)區域性規律在地帶性區域內,土地分佈不符合地帶性規律,它是由局部地形地貌、坡度、坡向、土壤等的差異所引起的差異,從而引起局部土地類型和土地利用不同,這稱之為土地區域性規律。

二、土地類型的地域分異規律

由於構成土地的各種因素成地帶性分佈規律,那麼這些因素綜合作用於土地,土地便呈現出地域分異特性,如土地類型的分佈規律。

1、在農業生產、地域分異規律可以指導種植品種選擇,合理安排農、林、牧、漁等生產。

2、可以按地域各自然因素(水、氣候、地貌、水文、土壤等)組合形成規律,劃定地域分區,指導農業區劃和土地利用分區。

第一篇土地利用規劃總論

第二章土地利用规划的

理论和原则

第三节人地关系理论三、地域分異規律與土地利用規劃

由於地帶性和非地帶性因素相互制約與相互聯繫,決定了自然環境空間分佈的差異。這種自然環境空間分佈差異的規律對指導土地利用規劃有很重要意義。

1、在農業生產、地域分異規律可以指導種植品種選擇,合理安排農、林、牧、漁等生產。

2、可以按地域各自然因素(水、氣候、地貌、水文、土壤等)組合形成規律,劃定地域分區,指導農業區劃和土地利用分區。

人地關係一詞始見於17世紀西方人文地理學家對土地利用問題的研究。人地關係主要表明土地能夠給人類提供多少生活所必需的產品,人是影響人地關係的主要因素。但隨著時代背景和各學科的不同,人地關係的著眼點和立足點也不盡相同。發展至今,人類對土地的需求不再是食物,不再單純依賴土地的自然供給,人類已有能力利用和改造自然來滿足自己日益增長的需求。所以我們研究人地關係就應把著眼點和立足點置於人口環境問題和人口經濟問題上,以尋求人類社會經濟發展與資源環境的協調與平衡。

對人地關係的認識,經歷了以下幾個階段:一、依賴大自然現存環境條件

由於科學發展和人的認識所制約,提出氣候決定人生的觀點和環境決定論。這時期是“樸素的自然中心觀”,一切以自然為中心,例如中國古代的風水選址,五行八卦設計,這時人類對自然造成的壓力與破壞基本上顯示不出來。二、征服自然和開發利用土地

這一時期高唱征服自然論調子,一味從人類自身需求出發,不顧客觀條件,不尊重客觀規律,過分強調人的主觀能動作用,盲目追求對自然的片面征服,在我國則表現為“人有多大膽,地有多高產”的唯心觀點,結果導致對自然界嚴重破壞,給人類生存帶來嚴重威脅。出現了(1997年數據)我國土壤侵蝕已達367萬平方公里,占國土面積的38.2%,每年流失表土100億噸以上,土壤貧瘠和沙漠化,洪水氾濫,土壤污染加劇。

三、人地協調發展

開發利用土地、保護耕地和可持續發展將成為人類今後生存發展的永恆主題。人類利用土地,依客觀條件為基礎,用地和養地相結合,達到永續利用的目的。

第一篇土地利用規劃總論

第二章土地利用规划的

理论和原则

第四节经济规律理论一、地租和地價理論

馬克思認為一切形態的地租都是土地所有權在經濟上的實現,一切地租都是剩餘的勞動的產物,是以土地所有權的存在為前提的。馬克思依據其產生的原因和條件,提出級差地租、絕對地租和壟斷地租三種形態。

二、土地報酬遞減規律

(一)報酬遞減規律含義報酬遞減規律是在一定條件下,生產過程中投入生產因素(資源)的量與所生產的產品量之間的關係受自然限制的一條定律,它適用於一切生產活動。

第一階段的主要特徵是,邊際報酬大於平均報酬,因此,平均報酬一直處於遞增狀態。

第二階段,從邊際報酬與平均報酬相交的D點,變動資源投入量Q點至邊際報酬等於零的K點。

第三階段,從邊際報酬過零點以後即為報酬變化的第三階段。其主要特徵是邊際報酬為負值,即增加變動因素的投入,反而使總報酬減少。顯然,變動因素的投入不能推進到第三階段。變動因素的投入既不能停留在第一階段,又不能推進至第三階段,則一定在第二階段存在最佳投入量。

三、規模經濟原理

(一)規模經濟和規模經濟原理

規模經濟,是指土地使用者和生產經營者按照一定的生產經營規模可能獲得的經濟利益。

因此經營規模擴大後,會引起收益增加、收益減少或者收益不變三種不同的情況:1、規模收益遞增。即規模擴大後,收益增加的幅度大於規模擴大的幅度,但規模的擴大是有限的,超過一定限度後,規模收益遞增將變成規模收益遞減。

2、規模收益遞減。即規模擴大後,收益增加的幅度小於規模擴大的幅度,或收益絕對減少而出現邊際收益為負數,這是規模不經濟的結果。

3、規模收益不變或“固定規模報酬”。即規模增加幅度與收益增加幅度相等。出現這種情況通常是過渡性的,並不多見,也不可能持久。(二)適度規模和適度規模經營

根據上述規模經濟變化的規律,就要在生產資源投放總量上做到適度,即要求“適度規模”。

第一篇土地利用規劃總論

第二章土地利用规划的

理论和原则

第五节土地区位理论一、土地區位的概念

所謂區位,就是從空間的觀點確定地理現象位置、距離、規模、結構的合理性。區位研究的目的是尋求地理事物存在的地域內在規律。區位是空間區域的綜合體,包括自然地理區位、經濟地理區位和交通地理區位。二、農業區位論

農業區位論的創始人是德國經濟學家馮·屠能(J.H.VonThunen),同時他也是經濟活動空間區位模式的創始人。他於1826年發表了名著《孤立國》,集中闡述了農業土地利用的佈局思想。(二)屠能農業區位論的主要內容

1、屠能區位論的基本經濟分析:

P=V-(E+T)

P--利潤V--市場價格E--生產成本T--運費

P+T=V-E=KK是一個常數,也就是說,利潤加運費等於一個常數。其意義是只有把運輸費用壓到最低,才能將利潤增加到最大。

2、屠能圈:根據假設條件以及基本的經濟分析,屠能在其“孤立國”一書中,提出了六種耕作制度,每種耕作構成一個區域(見圖1-2-2),且每個區域都以城市市場為中心,圍繞城市呈同心圓狀分佈,稱作“屠能圈”。第一圈——自由農作圈第二圈——林業圈第三圈——穀物輪作圈第四圈——草田輪作圈第五圈——三圃式農作圈第六圈——放牧圈

六圈以外,為沒有或只有較小開發價值的荒野。

三、工業區位論

工業區位論的奠基人是德國經濟學家阿爾弗雷德•韋勃(AlfredWeber)。1909年韋勃發表了《區位原理》一書的第一部分《工業區位論--區位的純理論》,標誌著工業區位論的問世。(二)韋勃區位理論的主要內容

1、區位因素及其體系:韋勃認為影響工業區位的因素主要是經濟方面的因素,稱為“區位因素”。區位因素包括:按作用程度劃分:一般性區位因素和特殊性區位因素。按作用方式劃分:區域因素,集聚因素和分散因素。按區位因素的屬性劃分:自然技術區位因素和社會文化區位因素。

2、運輸成本對工業區位的影響:工廠企業的位置選擇,要使原料和成品二者的總運輸費用最小,即要使工業生產成本最低,首先要尋求噸公里總和的最低點工業原料包括常見性原料和稀有性原料。依據原材料在生產中的特性,韋勃設計了原材料係數公式:

原材料係數=稀有性原料總重量/製成品總重量韋勃就此公式闡明了三個基本原則:第一,原材料係數<1的工業,即運進工廠的物質總重量<運出工廠產品的總重量,為節省運輸費用計,工廠應設在產品的中心消費區。第二,原材料係數>1的工業,即運進工廠的物質總重量>運出工廠產品的總量,為節省運輸費用計,工廠應設在稀有原材料產區。第三,原材料係數=1的工業,即運進工廠的物質總重量與運出的產品重量相等,工廠應選擇在工廠和原材料產地之間的某一地點。3、勞動成本對工業區位選擇的影響:韋勃為分析勞動成本對工業區位的影響,提出了勞動成本指數、地域重量和勞動係數的概念。勞動成本指數是指製造一單位產品所支付的平均勞動工資;地域重量是指每生產一單位產品所需運輸的總量;勞動係數則是勞動成本指數與地域重量的比例。勞動係數=勞動成本指數/地域重量勞動係數大,表示勞動成本高、運輸成本低的,其工廠廠址的選擇,應離開運輸成本最低點偏向勞動成本較低點,最終使產品成本下降。4、集聚與分散因素對工業區位的影響(1)集聚因素生產或技術集聚:主要通過兩種方式。其一是由工廠企業規模的擴大帶來的。其二是同一工業部門中,企業間的協作,使各企業的生產在地域上集中,且分工序列化。社會集聚:包括兩個方面。一是由大城市的吸引,交通便利以及礦產資源豐富使工業集中;二是一個企業選擇了與其他企業相鄰的位置,獲得額外利益,如共同使用專門設備,共同利用市政工程設施,共同利用勞動力市場等,使工廠生產成本降低。

(2)分散因素若干工廠集中於一個地點,會引起房地產價格上漲,從而導致各工廠的租金支出增加。因此,一些工廠寧願離開工業集中區,搬到或新建在工廠較少的地點去。但前提條件是看集聚給企業帶來的利益大還是房地產價格上漲造成的損失大。韋氏確定合理工業區位的過程:根據運輸指向來確定工廠的運費最小點;根據勞動指向修改上述結果,造成工業區位的第一次形變;根據集聚(集中和分散)因素指向修改上述結果,造成工業區位的第二次形變,得出合理的區位。

四、中心地理論

中心地理論是由德國地理和經濟學家克裏斯塔勒(WalterChristaller)於二十世紀三十年代初提出的。

(一)基本概念

1、中心地、中心地職能、中心性是指區域內向其周圍地域的居民點提供各種貨物和服務的中心城市或中心居民點。

2、需求門檻、商品銷售範圍:需求門檻(DemandThreshold),是指某中心地能維持供應某種商品和勞務所需的最低購買力和服務水準,換言之,是使保證供應此種商品和服務的商服企業能獲取正常利潤所需的最低銷售額和服務量。

(二)克裏斯塔勒“中心地理論”

1、基本內容:中心地理論的基本內容是關於一定區域內城市和城市職能、大小及空間結構的學說,即城市的“等級-規模”學說,克裏斯塔勒形象地概括為區域內城市等級與規模關係的六邊形模型。

(1)六邊形市場區:在這塊平原上,由於新的中心地廠商的不斷自由加入,競爭結果使各廠商經營某類商品的最大銷售範圍逐漸縮小,直到能維持最低收入水準的門檻範圍為止。而每個中心地的市場區都為圓形,且彼此相切。由於重疊區被無差別線分割,圓形的市場區即被六邊形市場區所代替(圖1-2-3c),從而推導出正六邊形市場區這一便於組織中心地與服務區相聯系的最有效的全覆蓋的理論圖式。正六邊形區有兩個重要的特徵,第一,在空間上具有彌合性。第二,在符合第一個特徵的前提下,面積與周長之比最大。

(2)市場等級序列:中心地商品和勞務的需求門檻、利潤和服務範圍,是與中心地規模、人口分佈密度、居民收入水準及商品與服務的種類密切相關。就區域內各城鎮而言,大城市的商服設施和商品種類向高級發展,多而全;中等規模的城市具有中高級或僅能維持中級水準,服務專案少而不齊全;小城市具有中低或只有低級水準,種類少而不全;一般城鎮(縣城、建制鎮)只有基本生活性商服(日用百貨、日常副食品等),水準低,種類更少。

(3)中心地體系的基本類型:

克裏斯塔勒在提出六邊形中心地市場體系後,又按市場供應、交通聯繫和行政管理三個原則,分別建立了中心地體系的三種基本類型或空間模式。

①市場原則:所謂市場原則,就是從有利於組織商品供銷,保證商品和服務的供應範圍最大角度出發,並在機會均等條件下配置各級中心地及其市場區的數目。可得出市場的等級序列為:1,3,9,27,81……。由於高一級中心地包含低一級中心地的所有職能,即一級中心地同時也是二級中心地。因此,一級中心地下屬的3個二級市場區內有1個一級中心地、2個二級中心地。中心地系列為1,2,6,18,54……。即有一個高一級中心地就有兩個次一級中心地、而有6個更低一級的中心地……。

②交通原則:克裏斯塔勒認為依照按市場原則所建造的K=3系統,是一種正規的體系,但是其他的作用力可以改變這種模型,交通線就是其中的一種。兩相鄰同級中心之間有一交通線路,線上路的中點使得交通聯繫最方便。高一級中心的市場區是低一級中心市場區面積的4倍。市場區等級系列是1,4,16,64……;中心地的系列數為1,3,12,48……。

③行政管理原則:為了管理上方便,使市場區不分割行政區,克裏斯塔勒又設計了K=7的中心地體系,即一個高一級中心地管轄七個低一級中心地的管理區。這樣形成的管理區等級系列為:1,7,49,343……;各級中心地從屬關係體系為1,6,42,294……。行政原則下形成的中心地體系,是一種自給自足的封閉體系,居民購物的出行距離最長,其交通系統最不方便。五、區位論與土地區位利用

區位論是關於人類活動的空間分佈及其空間中的相互關係的學說。人類活動的空間即是土地,因而區位理論就是土地利用理論。

屠能的農業區位論研究的是農業土地資源的利用,農業生產的區位選擇—農業土地類型及其配置問題,屠能圈本身即是一種農業土地利用類型的規劃模式。

韋勃的工業區位論研究的是工業企業的選址問題,亦即一定區域土地上的工業企業布點問題。

克裏斯塔勒的城市區位論著眼於一定區域的土地資源的利用,研究區域內城市的分佈和城市間的關係。他的城市區位模型已成為區域宏觀區域規劃和城市規劃中城鎮佈局的重要依據。

廖什的市場區位論把生產區位和市場區位結合起來,其實質是研究土地利用問題上,加入一個重要的經濟因素,以便更密切地結合經濟發展形勢,考慮市場情況對工業用地作科學配置,使得土地的工業利用更趨合理和高效。第一篇土地利用規劃總論

第二章土地利用规划的理论

和原则

第六节系统理论一、系統性質

(一)整體性

(二)系統的結構與功能

(三)系統的關聯性

(四)系統的可控性

(五)系統的動態平衡性

(六)定量性

(六)定量性

二、系統工程

20世紀60年代,美國學者霍爾提出的系統工程三維結構說明了系統工程的活動階段、步驟和需要的專業知識。

時間維:說明工作階段全過程,共分七個工作階段:規劃階段、計畫階段、研製階段、生產階段、安裝階段、運行階段、更新階段。

邏輯維是系統工程每一階段需要解決問題的思維過程,可分七個步驟:

1、闡明問題

2、確定目標

3、方案綜合

4、分析(建立模型)

5、方案選擇(最優化)

6、出決策

7、實施計畫

知識維是指完成上述各階段、步驟所需要的各種專業知識和技術。

土地利用規劃是對龐大複雜的土地系統的調控,搞好土地規劃工作必將涉及各個學科和各項技術,如對各種數據和資訊的處理,需要運用生態經濟學、土地經濟學、社會學、農業科學技術、運籌學、電腦等等各類學科理論和方法,以協調系統內自然、社會、經濟的平衡,合理科學的進行土地利用安排。

第一篇土地利用規劃總論

第二章土地利用规划的理论

和原则

第七节景观生态学理论一、概述

二、相關概念

生態學是研究有機體與周圍環境包括非生物環境和生物環境相互關係的科學,也可以認為生態學是研究生命系統和環境系統相聯系的科學(ecology)。生態系統:自然界在一定空間記憶體在生物和非生物兩種成分,這兩種成分互相作用達到某種功能上的穩定性,這個整體就可以視為一個生態系統(ecosystem)。

景觀生態學是地理學與生態學結合而生成的一門學科,特羅爾認為它(landscapeecology)是表示一個地區不同地域單元的自然-生物綜合體的相互關係分析。景觀是景觀生態學研究對象,是具有高度空間異質性的區域,它是由相互作用的斑塊,以一定規律所組成的。

景觀管理是將景觀生態學的基本理論應用於生產實踐。主要內容是通過分析景觀特徵,對其綜合分析,提出景觀利用管理最優化方案。具體來說,可包括下述內容:①景觀生態分類:根據景觀要素的組成結構以及功能特點,劃分景觀(生態)類型;②景觀生態評價:根據景觀(生態)類型,評價對各種利用方式(如農、林、牧、工礦、城市、道路、建築等)的適用性,進行景觀生產力評價,並結合經濟社會條件、投入產出,做出生態效益和經濟效益評價;③景觀生態規劃設計;④景觀規劃設計的實施。

景觀要素是景觀的基本單元。景觀要素可分為三種類型:斑塊(patch):在外貌上與周圍地區有所不同的一塊非線性地表區域;廊道(corridor):與基質有所區別的一條帶狀土地;基質(matrix):範圍廣,連接度最高並且在景觀功能上起著優勢作用的景觀要素類型。也可以說廊道即是帶狀斑塊,斑塊和廊道是與基質相對應的。

三、景觀生態學的基本原理

R.Forman和M.Godron在《景觀生態學》一書中,對景觀生態學中的普遍原理,概括為如下幾條:(一)景觀結構和功能原理(二)生物多樣性原理(三)物種流動原理(四)營養再分配原理

(五)能量流動原理(六)景觀變化原理(七)景觀穩定性原理四、景觀分類

美國景觀生態學家R·T·佛曼根據人類在景觀中的地位和作用,把地表景觀劃分為自然景觀、管理景觀、耕作景觀、城效景觀和城市景觀。

五、景觀生態規劃

(一)景觀生態規劃的原則

1、自然優先原則

2、持續性原則

3、針對性原則

4、綜合性原則

(二)景觀生態規劃的步驟

1、確定規劃範圍與規劃目標

2、景觀資料的搜集

3、景觀生態分類和製圖

4、景觀生態適宜性分析

5、景觀生態規劃與設計

6、景觀生態規劃實施和調整

第一篇土地利用規劃總論

第二章土地利用规划的理论

和原则

第八节土地利用规划的原则

一、綜合效益原則

二、因地制宜原則

三、整體性原則

四、動態平衡原則

第一篇土地利用規劃總論

第三章土地利用規劃方案

綜合評價和決策

第一節決策分析概述

所謂決策,就是以決策目標為基準,對可行的策略、方案做出選擇。決策是組織管理部門,特別是領導者的責任。進行決策的一般步驟包括:調查瞭解決策對象的實際;找出主要矛盾;對主要決策問題進行分析;確定決策目標;選定決策方法;建立決策系統;擬定策略方案;評價與決策方案的比選和決定。第一篇土地利用規劃總論

第三章土地利用規劃方案

綜合評價和決策

第二節土地利用規劃方案綜合評價

和決策

一、規劃方案的評價與指標的確定

(一)經濟效益的評價和指標

1、經濟效益的評價,主要是指規劃方案滿足物質效果和經濟利益的程度。

2、經濟效益指標,土地利用規劃的經濟效益分析,主要是研究土地的投入產出的關係。其內容包括:社會總產值,工業總產值,農業總產值,國民生產總值,人均國民生產總值,一、二、三產業產值比,國內生產總值,人均國內生產總值,國民收入,人均國民收入,土地利用投入產出率,土地純收入,費效率等。(二)生態效益的評價和指標

1、生態效益評價主要指生態環境效益,在土地利用規劃中生態效益評價包括內容較多,主要從涵養水源、保持水土、調節氣候、提供優良的生活環境和社會所需要的林副產品等方面進行評價。

2、生態效益指標:森林覆蓋率,土地利用率,土地生產率,能量產投比,光能利用率,有效灌溉面積,環境品質達標程度等。

(三)社會效益的評價和指標

1、社會效益的評價,主要是指規劃方案滿足社會各部門對土地需要的程度。

2、社會效益指標,包括農業生產商品化程度,人均糧食產量,人均純收入,人均居住面積,人均糧食、油、蔬菜、肉類、紡織品、日用品消費量,總人口,人口自然增長率,人均熱量和蛋白質攝入量,恩格爾係數和吉尼係數等。第一篇土地利用規劃總論

第四章土地利用規劃成果資料

的編制和方案實施

第一節土地利用規劃成果的編制

土地利用規劃成果資料有文字和圖件。文字內容有專題研究報告,規劃報告和規劃說明;圖件有專題圖、規劃圖與相應現狀圖

一、土地利用總體規劃

(一)前言

(二)概況

(三)土地資源利用狀況

(四)規劃目標與土地利用的基本方針

(五)土地利用結構調整

(六)土地利用分區

(七)重點建設專案用地佈局

(八)土地保護整理、複墾和開發

(九)實施規劃的措施

二、土地利用總體規劃說明

土地利用總體規劃文本是政府規範性檔,要求文字準確精煉。為便於政府審議和上級政府審批以及批准後實施,需要對規劃作必要的解釋和說明。因此規劃說明是與規劃文本同時上報的檔,其主要內容一般包括以下方面:

一是屬修編規劃的,需說明上一輪規劃實施情況,存在問題及修編的必要性;

二是編制規劃的時間、背景及簡要過程;

三是編制規劃的目的、任務、依據及原則,著重闡述規劃的法律、法規、政策及技術性依據;

四是規劃中若干具體問題的說明,具體包括:基礎數據之來源可靠程度;重要規劃指標和用地佈局確定的理由和依據,供選方案的可行性和效益評價、推薦的理由;上級規劃指標落實情況及各部門用地的協調情況,著重說明上級下達的基本農田保護面積、耕地動態平衡的落實,各有關部門對規劃的接受程度;規劃的可行性及實施規劃的條件。三、土地利用總體規劃圖

(一)土地利用總體規劃圖的內容土地利用總體規劃圖是以圖的形式反映規劃思想和內容的。規劃圖以規劃(送審稿)為依據而編制,因此,規劃圖與規劃(送審稿)必須統一。土地利用總體規劃圖的內容主要包括:行政界線和土地所有(使用)權界線;各種用地區;重點建設專案用地;城鄉居民點、交通網、灌排渠系、地類界線、等高線等。

四、土地利用總體規劃附件

(一)土地利用專題研究報告和圖件

(二)土地利用總體規劃工作總結

(三)土地利用總體規劃技術報(四)土地利用專項規劃與內部規劃報告和圖件

(五)其他資料彙編

第一篇土地利用規劃總論

第四章土地利用規劃成果資料

的編制和方案實施

第二節土地利用規劃現場鋪圖一、現場鋪圖的準備

(一)檢查地圖品質

(二)補測工作

(三)制定鋪圖工作計畫

(四)繪製施工圖

二、現場鋪圖的基本方法

一般有三種基本方法:尺鋪圖法(卷尺測量法)、經緯儀卷尺鋪圖法(角度測量法)和平板測量法(圖解法)第一篇土地利用規劃總論

第四章土地利用規劃成果資料

的編制和方案實施

第三節土地利用規劃實施的行政手段一、土地利用計畫管理

(一)概念

土地利用計畫管理是土地利用規劃實施的行政手段。土地利用計畫管理和土地利用規劃是兩個不同的概念。土地利用計畫管理是在全國範圍內,考慮土地利用的各方面及其與其它經濟活動的內在聯繫,由國家從全局出發,對土地資源的開發、利用、治理、保護進行統籌安排,綜合平衡和計畫分配,使未來土地利用的實際發展同計畫的土地利用相一致。作為土地利用總體規劃的實施手段,土地利用計畫管理的依據就是土地利用總體規劃所制定的各級行政區土地利用宏觀控制體系。綜上所述,土地利用計畫管理就是對各類土地進行有計畫地開發、利用、治理、保護所採取的宏觀行政調節手段。

二、土地利用計畫

(一)概念

土地利用計畫是指國家對土地資源開發利用做出部署和安排的中期和年度計畫。土地利用總體規劃是對全部土地資源利用的戰略性的長期計畫,所以土地利用計畫是土地利用總體規劃的具體實施計畫。

(二)組成

1、按時間分

(1)中期用地計畫

(2)年度用地計畫

2、按管理系列分

(1)國家計畫

(2)地方計畫

3、按調節控制程度分

(1)指令性計畫

(2)指導性計畫

三、用地計畫內容

1、農業生產用地計畫指標

2、非農建設用地指標

3、土地開發計畫指標

四、編制程式

1、首先由地方各級土地管理部門根據計畫期內國民經濟的發展速度、工農業生產發展速度、固定資產投資額、重大專案的安排及當地土地資源的狀況,參考基期(上年)計畫執行情況,提出本地區計畫期的土地利用計畫建議數,逐級上報至國土資源部。

2、國土資源部根據調查研究和各地區、各部門上報計畫情況,在廣泛聽取各方面意見的基礎上,對各項用地進行預測和初步平衡,提出用地計畫控制數,送國家計委綜合平衡,經國務院審查批准後,下達到各部門和各省、自治區、直轄市、計畫單列市(區)以指導它的編制計畫。控制數字主要是對土地利用狀況的分析,包括對基期計畫執行情況的預計,規劃期土地開發和利用的重點及需要採取的政策措施,以及一些主要用地指標的初步設想。

3、各地方接到國家下達的控制指標後,結合本地區、本部門的實際情況,對控制數進行研究,組織所屬基層土地管理部門和計畫部門對原上報建議數進行修正,並編制出計畫草案,由各自治區、直轄市、計畫單列市(區)和各部門按地區和部門匯總並初步平衡,編出省級部門的用地計畫草案,上報國土資源部和國家計委。

4、國土資源部在各地和各部門上報計畫的基礎上,進行綜合平衡,統籌安排,編制全國的土地利用計畫草案,報國家計委。國家計委將用地計畫與國家經濟和社會發展各項計畫綜合後,納入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計畫草案報國務院,經國務院審定後,報請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審議批准。批准後的正式計畫按隸屬關係逐級下達。在有了較穩定的中期用地計畫後,年度用地計畫可採取兩上一下的程式。

五、編制方法

在實踐中,編制土地利用計畫的常用方法有經濟分析法、綜合平衡法、因素分析法、計畫演算法等。

第一篇土地利用規劃總論

第四章土地利用規劃成果資料

的編制和方案實施

第四節土地利用規劃實施的技術、

經濟、法律手段一、實施的技術手段

1、應用航太遙感技術進行土地利用監測,為土地利用的及時回饋創造條件。

2、建立土地資訊系統進行土地利用監測,為土地利用及時回饋提供手段。

3、利用測繪技術進行現場鋪圖。

二、實施的經濟手段

過去我國土地無償使用是造成土地利用宏觀失控的根本原因。現今必須充分運用經濟手段來加強對部門和企業土地利用的控制能力,實行土地有償使用,運用經濟杠杆調節各方面經濟利益關係,使微觀經濟活動同國家的宏觀計畫很好地協調起來。經濟杠杆包括價格、稅收、投資、信貸等。如確立土地價格、增收耕地佔用稅、建立新菜地建設基金等措施都是制約土地使用的有力措施,是實施規劃的重要手段。

三、實施的法律手段

1、加強土地利用立法工作

2、加強土地使用監察

3、另外加強土地利用者的法律意識,掌握法律常識對落實規劃具有重要作用

第二篇土地利用總體規劃

第一章土地利用总体规划

第一節土地利用總體規劃的相關概念一、與土地利用相關概念(一)土地利用類型:是按用途、經營特點、自然與社會的功能和覆蓋特徵等綜合劃分的土地利用種類。如按土地利用現狀的土地分類可分八個一級類和四十六個二級類,其中一級類包括耕地、園地、林地、牧草地、居民點及工礦用地、交通用地、水域、未利用土地。

(二)土地利用方式:是各種土地利用類型按產品的市場方向,投入水準、採用的技術和勞力、地權關係的不同所劃分的各種不同的土地利用形式。土地利用方式是比土地利用大類描述或規定更為詳細的土地利用種類。

(三)土地類型:根據一定的原則和指標,將相同級別的土地單位按其相似性進行類群歸併的產物。

(四)土地分級:是指在綜合分析土地組成要素的基礎上,自下而上或自上而下劃分出一些等級有高低、複雜方面有差異的土地單位,它們構成一個土地分級系統。如我國1:100萬土地類型圖的類型分級是在大氣候水熱類型基礎上進行的,共分兩級,第一級類型是以引起土地類型分異的大地貌類型及其相應的土壤、植被類型而劃分;第二級是依據引起次一級土地類型分異的中地貌、植被亞型或群系組、土壤亞類劃分的。

(五)土地分類:在同一級土地中劃分出不同的土地單位就稱為土地分類。土地分級是對土地的縱向劃分,而土地分類是對土地的橫向(同一級別內)的類群歸併。

(六)土地利用結構:是各種土地利用類型和方式在一定區域內的組成比例,是在一定的社會經濟條件下各種經濟因素相互作用的結果,包括各類用地面積比例和空間佈局結構。一般指現狀土地利用方式用地比例。

(七)土地利用佈局:指與土地利用結構相聯系的各類用地的空間分佈。

(八)土地利用強度(土地利用集約度):單位土地面積上資本和勞動力的投入量。

(九)土地利用率:廣義指農、林、牧、工、商等土地開發面積占總土地面積的比例;狹義指農用土地占該區土地面積的比例(也稱為墾殖係數)。

(十)土地使用:指具有某法權關係的單位或個人的土地利用過程。土地利用與土地使用含義基本相同,不過前者著重從經營的角度來講,後者從法權的角度來說的。

(十一)土地利用決策:在土地利用系統中,在某些相互排斥的因素或目標,對土地利用方案的確定。

(十二)土地利用區劃:是在充分瞭解自然條件和社會條件的演變發展規律的基礎上,根據土地的地域差異和社會發展的要求,對土地利用方向、結構及佈局進行分區。二、土地利用總體規劃與相關規劃關係(一)與國民經濟、社會發展長遠規劃的關係

土地是國民經濟與社會發展的基礎。國民經濟與社會發展長遠規劃是編制土地利用總體規劃的依據。土地利用總體規劃要為實現國民經濟與社會發展長遠規劃提供土地保證。土地利用總體規劃確定的土地利用目標、方針、用地指標和用地分區,原則上應適應和服從國民經濟與社會發展長遠規劃。但在特殊情況下,即在編制土地利用總體規劃過程中經過反復研究,在某些或某項用地的安排上仍不能完全滿足國民經濟與社會發展的長遠規劃的需要時,應具體分析產生矛盾的原因,實事求是向政府提出書面報告,說明情況並提出解決這一矛盾的具體意見。(二)與國土規劃的關係

國土規劃的對象是國土資源,其任務是正確處理經濟發展同人口、資源、環境的關係,而土地利用總體規劃是國土規劃的一個專項規劃,是國土規劃中土地資源利用的進一步具體化。因此,國土規劃是編制土地利用總體規劃的依據。

國土是指一國主權管轄內的版圖,就其廣義而言,包括一國的陸地、河流、湖泊、內海、領海、大陸架及其下層和上空。所以,國土資源包括土地資源、生物資源、氣候資源、水資源、礦產資源、海洋資源、旅遊資源和社會經濟條件資源等。其中,土地資源是國土資源的重要組成部分,但不是它的全部。

土地是地球表層的陸地部分,包括內陸、水域和灘塗,土地利用總體規劃是區域內土地利用的合理安排。國土規劃是國土開發和整治工作的中心環節,是對國土資源(包括自然資源和社會資源)的開發和整治,即從長遠著眼,並同當前急需解決的問題相結合,因地制宜地在地域進行合理安排,解決經濟的地區合理結構。(三)與城市(鎮)規劃的關係

從1952年正式提出重視城市規劃到1989年《城市規劃法》的頒佈至今,在相當長時期內,城市規劃對於合理利用城市土地、控制城市無序化外延佔用耕地起到了關鍵性的作用

城市總體規劃在用地上應服從土地利用總體規劃,土地利用總體規劃主要在城市發展用地的規模、方向和範圍上進行協調,確定城市建設用地區的界線。建設用地區內部的土地利用要根據城市規劃的要求,主要保證城市政治、經濟和文化中心的作用,合理安排建設用地與非建設用地

在我國由於許多城市土地利用總體規劃先於市(地)土地利用總體規劃,因此,在制定後者的過程中必須協調好它們之間的關係,進行綜合安排。為了保護耕地,防止盲目擴大城市規模,新的《土地管理法》第二十二條規定,城市總體規劃應當與土地利用總體規劃相銜接。

(四)與農業區劃的關係第二篇土地利用總體規劃

第一章土地利用总体规划

第二節土地利用總體規劃的性質

一、土地利用總體規劃的性質

(一)系統性

(二)層次性

(三)動態性

(四)權威性

(五)市場經濟特性(六)持續性(七)戰略性第二篇土地利用總體規劃

第一章土地利用總體規劃

第三節土地利用總體規劃目標和任務

一、土地利用總體規劃的目標

土地利用總體規劃是協調土地供給與需求矛盾,提高土地利用率和生產率,保護土地生態環境,促進國民經濟持續迅速發展。土地利用總體規劃目標的確定具有全局性、宏觀性、戰略性,是指導調整區域內土地利用結構的調整方向和途徑。土地利用總體規劃目標是依據當地國民經濟的長期規劃對土地資源的需求、土地資源的供給狀況、土地的人口承載潛力和土地利用戰略的研究成果,提出區域規劃年所應實現的土地利用目標。二、土地利用總體規劃的任務

《土地管理法》第三章要求各級人民政府組織編制土地利用總體規劃,現階段土地利用總體規劃的任務為:

1、對土地利用進行宏觀控制;

2、協調各部門間及農業各業間的土地利用;

3、對全局的土地利用進行宏觀組織;

4、對土地利用監督服務。第二篇土地利用總體規劃

第二章土地利用现状分析

第一節土地利用現狀分析的概念和意義

土地利用現狀分析是土地利用總體規劃的基礎和依據。因此,在編制土地利用總體規劃時必須進行土地利用現狀分析專題研究。

土地利用現狀分析是在一個區域的自然、經濟、社會條件下,對區域內各種土地的利用類型、不同的利用方式及其品質、結構與佈局、土地生產力和土地利用率等方面所作的分析。它是著重研究土地利用的宏觀經濟、社會、生態效益,分析土地利用動態變化趨勢,發現土地利用現狀中有利的一面和不合理的一面,找出土地利用存在的成績,發現現狀利用存在的問題,提出改善土地利用的意見和建議。土地利用現狀分析具有以下意義:

1、是土地生產潛力分析的前提。

2、是土地利用總體規劃的基礎性工作和重要組成部分。

3、是調整結構、合理佈局和土地利用戰略研究的依據。

土地利用現狀分析是一項比較複雜的工作,涉及較多的內容,要充分利用土地利用現狀詳查資料,並結合歷史和統計資源進行分析。沒有完成土地資源詳查的地區,則充分利用土地概查和土壤普查資料。還必須結合外業調查,以及通過詢問當地有關專家、管理人員和有經驗的農民,對當地的主要土地利用進行較為系統的考察。總結土地利用的經驗和教訓,找出土地利用變化規律及目前土地利用中存在的問題。第二篇土地利用總體規劃

第二章土地利用现状分析

第二节土地利用现状分析的基本方法

一、土地利用現狀分析收集的相關資料主要收集以下幾方面的資料:(一)規劃區內自然情況資料(二)社會經濟情況資料(三)土地利用情況資料(四)其他有關資料,包括區劃資料、社會經濟調查、地方誌等資料。二、土地利用現狀分析的要求

為了搞好土地利用現狀分析,必須認真作好以下幾點:一是土地利用現狀分析必須配合外業考察工作,對當地的主要土地利用類型進行較為細緻系統的考察,對當地自然生態系統進行調查分析,以作為分析土地利用效果的依據。同時研究地區土地後備資源潛力開發前景,對當地主要工程設施和城鎮建設進行考察,瞭解其中存在的問題。總之,現場考察是土地利用現狀分析不可缺少的組成部分。

二是要掌握詳實、全面、準確的基礎資料。三是土地利用現狀分析中利用的有關數據要進行核實,如核實各類土地面積、土地單產等有關數據。四是注意與有關專題研究的內容協調、相銜接。三、土地利用現狀分析的基本方法

(一)動態變化分析法(二)指標對比分析法(三)定性和定量分析法(四)圖上分析法第二篇土地利用總體規劃

第二章土地利用现状分析

第三节土地利用现状分析内容一、土地利用結構與佈局分析二、土地利用率分析

1、土地利用率:它是已利用的土地面積與土地總面積之比,是表示土地利用程度和土地資源潛力的指標。2、土地墾殖率:它是耕地面積與總土地面積之比,反映土地的開發程度及種植業的發展程度。3、農業用地率:是指大農業包括農、林、牧、漁各業用地面積與土地總面積之比,反映大農業的發展程度。4、耕地復種率:是全年農作物總播種面積與其所占耕地面積之比,反映耕地的利用效率和程度。(耕地復種指數)5、糧食作物復種率:是全年糧食作物播種面積與糧食占耕地面積之比,反映糧占耕地的利用效率。6、森林覆蓋率:森林面積占土地總面積的百分比,反映土地的林業利用程度。7、載畜量:系指每平方公里草原所放養的牲畜頭數,反映牧區草原利用程度。8、水面利用率:系指已利用水面占總水面面積的百分比,反映水面利用的程度。9、建設用地率:指建設用地面積與土地總面積之比,反映建設用地占地情況。10、建築容積率:專案規劃建設用地範圍內全部建築面積與規劃建設用地面積之比,用以說明城鎮土地利用程度。

11、建築密度:即建築覆蓋率,指一定建築用地範圍內所有建築物基底占地面積與規劃建設用地面積之比,用百分比表示,用以說明建築的分佈的疏密程度及土地利用率。三、土地生產率分析

土地生產率是指現狀土地利用水準下土地的生產能力,反映土地利用現狀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通過現狀土地生產率分析,若與其他相同條件區域的生產率比較,可用以評價本區域生產率的高低;與生產潛力比較,可得出生產潛力的大小,為發展生產提供依據。現狀土地生產率分析主要包括以下內容:

1、單位土地面積的社會總產值、社會淨產值及總收入。

2、單位播種面積的產量:用以反映農業技術與精耕細作水準。

單位面積產量=某作物產量/該作物播種面積

3、單位耕地面積的產量或產值:用以綜合反映耕地的農業技術水準和利用水準。

單位耕地面積產量或產值=總產量或產值/耕地面積4、單位農業用地總產值:用以反映農業技術措施效果和土地利用情況。

5、單位土地面積淨產值:用以表明單位面積土地上勞動創造的價值水準。6、單位土地面積純收入(土地盈利率):用以表明單位面積土地的收入水準和對社會的貢獻。

7、單位面積草地畜產品產量:用以表明單位面積草地的生產能力。8、單位水面水產品產量或產值:用以表明單位水面的生產能力或生產水準。

9、人均佔有各類農產品產量:包括糧、棉、油、瓜菜、肉、蛋、奶、魚、果品(幹鮮果)等,用以反映本區域人民對各類農產品的佔有水準和消費水準。10、農村人均純收入:反映農村經濟發展和經濟效果的綜合指標,它是按農村總人口平均的農村經濟純收入。四、土地利用效益分析

1、土地利用經濟效益:指單位土地收益多少或以較少的投入取得較大的收益。

2、土地利用的社會效益:其指標有人均商品量、商品率(為社會提供物質需求的需要)、人均稅金等。人均資源量、人均耕地、人均林地、人均綠地等,都可以說明為社會提供滿足需求的各種資源量越多,土地開發利用越好。

3、土地利用的生態效益:指利用過程中對生態系統的生態平衡造成某種影響的效應。

第二篇土地利用總體規劃

第二章土地利用現狀分析

第四節土地利用現狀評述

通過現狀評述,要總結土地利用的變化規律、利用特點、成功的經驗、土地利用存在的問題和產生的原因,並提出合理利用土地的設想。其內容包括:(一)基本情況概述

主要包括行政轄區、人口、自然條件、經濟條件、生態條件等。

自然條件:包括地理位置、地貌(包括地貌類型、地勢走向、海拔等)、水系(河流、湖泊及有關水文、水資源數據)、氣候氣象數據、土壤(土壤類型、土層厚度、有機質含量等)、植被(森林、草原等天然及人工植物情況)、水文地質等。

經濟條件:包括當地經濟發展戰略計畫、經濟發展水準(如國民經濟歷年總產值、總產量、總收入等等)、經濟管理水準、交通運輸、水利、能源、城鎮分佈狀況等。

生態條件:包括森林覆蓋率、水土流失情況、土壤污染情況、草原退化現象、土地荒漠化現象等等。(二)土地利用的特點和經驗

利用多年的土地利用統計資料,歷史地分析土地面積、用地結構和佈局的變化,歸納土地變化和人口增加、經濟發展、政策因素的變化規律,從動態變化中得出土地利用的特點、經驗和成就。(三)土地利用存在的問題

這是土地利用現狀分析的核心。如人地矛盾,各部門是否爭地,結構是否失調,建設用地比例是否合理,土地利用的權屬界線是否清晰,土地利用率和土地生產率、土地利用方式集約或粗放是否恰當,水土資源是否平衡,土地利用的生態指標(水土流失,洪澇災害、土地鹽漬化、沙化、低產田比例及分佈等、土壤有機質含量)是否良好。

(四)提出調整用地結構的設想在總結土地利用存在的主要問題的基礎上,提出調整土地利用結構的設想。總體上建設用地比例要適當控制,合理調整農林牧比例及分佈,用地結構必須因地制宜。(五)提出提高土地生產力的途徑,如改善土地組織,調整土地利用方式,增加投入(水利設施),改良土壤等。(六)提出提高土地利用綜合效益的建議,如經濟效益方面,加速改革,搞好土地開發,變資源優勢為商品優勢,開源和節流,加強土地數量和品質的保護。第二篇土地利用總體規劃

第三章土地利用战略研究

第一节概述

土地利用戰略研究是對土地利用遠景目標及任務的戰略性的安排。戰略研究就是要確定土地利用總體規劃所要解決的重大問題,提出解決土地利用問題,實現土地利用總體規劃目標和任務的途徑和步驟,以及所採取的各種政策和措施。土地利用戰略研究包括兩個相互聯繫的方面:一是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計畫與土地利用關係的研究。

二是土地利用戰略目標及任務的確定。

第二篇土地利用總體規劃

第三章土地利用战略研究

第二节土地利用战略研究的内容

土地利用戰略研究是指在一定時期,一定範圍內,對土地資源合理利用、開發、保護、整治的合理性謀劃,它也是對土地利用規律的研究探討。

土地利用戰略研究的具體內容包括:

土地資源及其利用狀況的研究;社會經濟發展及用地需求量預測;土地利用戰略目標、方針、原則、重點的確定;土地利用戰略措施的制定。第二篇土地利用總體規劃

第三章土地利用戰略研究

第三节土地利用战略目标的确定一、確定土地利用戰略目標的依據

(一)上級行政區域的土地利用總體規劃。

(二)國家或上級行政區域的社會經濟發展戰略對本區域土地利用的要求。

(三)土地利用現狀分析。(四)土地利用潛力分析。

(五)土地資源供需分析。

(六)是對規劃期內土地利用問題所能解決程度的估計。

(七)是對土地資源優化配置、合理利用所能取得的社會、經濟、生態效益的估計。二、確定土地利用戰略目標的方法

一是在完成若干專題研究的基礎上,根據專題研究的結論和上級規劃的控制指標,結合當地社會經濟發展計畫的要求予以確定;二是在開展專題研究之前,根據上級規劃下達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