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舟山市舟山中学2019届高三语文5月模拟考试试题(含解析)_第1页
浙江省舟山市舟山中学2019届高三语文5月模拟考试试题(含解析)_第2页
浙江省舟山市舟山中学2019届高三语文5月模拟考试试题(含解析)_第3页
浙江省舟山市舟山中学2019届高三语文5月模拟考试试题(含解析)_第4页
浙江省舟山市舟山中学2019届高三语文5月模拟考试试题(含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浙江省舟山市舟山中学2019届高三语文5月模拟考试试题(含解析)

本试题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考生注意:

1.答题前,请务必在答题卷指定区域填写班级、姓名、考场号、座位号及准考证号并填涂相

应数字;

2.答题时,请按照答题纸上“注意事项”的要求,在答题纸相应的位置上规范作答,在本试

题卷上的作答一律无效;

3.非选择题的答案必须使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写在答题纸上相应区域内。

一、语言文字运用(共20分)

1.下列各句中,没有错别字且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中国互联网联合辟(pi)谣平台29日在京正式上线。这是治理网络谣言、打造清明(Ifing)

网络空间的重大举措,旨在为广大群众提供辩识谣言、举报谣言的权威平台。

B.事因难能,方显可贵。在物欲横流的浮躁世界,秉(bin)持合理的价值观,保持足够的人

生定力,允执暧(ju6)中,功不唐绢。

C.在偶像倒掉的一个个度(ru)热黄昏,我们也能够看到,希望的鸟儿已经飞起,惊乱一池

春水,也装点了心中有爱的人的梦。如果有理想的话,则我们每一个人对未来愿景的段(yin)

般期待,就是一幅幅理想的画图。

D.费兰特的写作划(ti)除掉了条条框框,暴露人物真实生活本来的样子。这种阅读感受就

像是置身于一座芜杂的花园,你不会只于欣赏,一定会去探索、去经历,离开时,身上几乎

都不可避免地被拉(la)出些口子。

【答案】c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识记现代汉语普通话常用字的字音,识记并正确书写现代常用规范汉

字的能力。解答这类题目,要审清题干的要求,如本题要求选出“没有错别字且加点字的注

音全都正确的一项“,这里既考查了字音,也考查了字形,考生要结合具体的语境分析正误。

A项,“辩识”的“辩”应为“辨”,“辨识”意思是“辨认识别”,而“辩”意思是“争

论”。B项,“秉持”的“秉”应读bing,“秉持”意思是“主持;掌握”;“功不唐绢”

的“绢”应为“捐”,“功不唐捐”,指功夫不会白白地抛弃,“唐”意为“白白的,徒然

的”,“捐”意思是“抛弃”。D项,“剔除”的“剔”应读乜,意思是“清除”“去除”;

“不会只于”的“只”应为“止”,“止于”意思是“停止在"。故选C。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胡同,滥觞于元,经八百余年传承至今,是北京城的脉搏,是北京历史与文化的载体,

亦是连接这座五朝古都过去与现在的桥梁。

【甲】《梦粱录》《东京梦华录》等书都没有胡同字样。有一位好作奇论的专家认为这是

汉语,古书里就有近似的读音。他引经据典,做了考证。我觉得未免穿曲附合二

北京的小胡同是与巍峨的天安门,金碧辉煌的故宫,上百所高等学府和上百个大使馆交

织在一起的。[乙]“有名的胡同三千六,没名的胡同赛牛毛。"您不论从哪条胡同里,要请

出几位书画家、名角、票友、学者、教授,或者部长、将军,都不困难。这里乃藏龙卧虎之

地。

胡同里的房屋有一些是曾经很讲究的,但是随着岁月风雨的剜饿,现在大多数胡同已经

成为"陋巷"o胡同里是安静的。[丙]偶尔有磨剪子磨刀的“惊闺(十来个铁片穿成一串,

摇动作响)”的声音,算命的盲人吹的短笛的声音,或卖硬面管悖的苍老的吆唤——“硬面

儿馆一一阿管!”。“山静似太古,日长如小年”,时间在这里又似乎是不流动的。

2.这段文字中的加点词,运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A.滥觞B.连接C.穿凿附会D.剥蚀

3.文段中画横线的甲乙丙三句,标点有误的一项是()

A.甲B.乙C.丙

【答案】2.B3.C

【解析】

【2题详解】

本题考查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明确题干的要求,然后

把握词语的意思,结合词语的情感色彩、适用对象以及具体的语境进行排除。B项,“连接”

错误,此处应为“联结”,“联结”和“连接”既有相似之处,也各有侧重点。“连接”强

调事物头尾相互衔接,事物之间有重合部分;“联结”则强调有一种中间物质将两种事物结

合、融合在一起。从文章第一段来看,是强调“胡同”把“古都的过去和现在”融合在一起,

强调的是中间的连接点一胡同,故应使用“联结”。“滥觞”,比喻事物的起源、发端;

“穿凿附会”,把讲不通的或不相干的道理、事情硬扯在一起进行解释;“剥蚀”,侵蚀。

这三处使用正确。故选B。

【3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正确使用标点符号的能力。解答这类题目,先要把握常见标点符号的用法,然

后结合句子之间的关系来分析正误。C项,“偶尔有磨剪子磨刀的‘惊闺(十来个铁片穿成一

串,摇动作响)’的声音”中引号的位置错误,即“惊闺”(十来个铁片穿成一串,摇动作

响)引号在括号前,解释说明的成分不做引号。故选C。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按照相关法律,企业违法能否获得从轻或减轻处罚的机会,取决于其违法的情节和后果,

从来没有一个法律条文,把企业分成三六九等,给予不同违法待遇的。

B.网络谣言时有出现,误导了公共舆论,扰乱了人们的正常生活,影响了社会秩序,损害了

网民的合法权益,对社会发展稳定产生了干扰。

C.关西机场浸水的主因,一方面是机场建成运营至今,人工岛地面累计沉降至3~4米,虽有

加筑护堤,但仍难抵御50年一遇的高位海潮。另一方面,机场排水系统在高位海潮情况下作

用有限。

D.各媒体机构“全媒体”全天候跟踪报道,黄金时段甚至几乎停播其他一切内外新闻,首选

播放台风动向、灾情预警和公共交通状况,反复提示民众注意防灾和对策建议。

【答案】A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应先浏览选项中的句子,然后按

照主谓宾的成分压缩句子,先观察主干部分,是否存在搭配不当、残缺等问题,再分析修饰

成分。本题中,B项,”扰乱了人们的正常生活,影响了社会秩序”搭配不当,应该是“影响

了生活”“扰乱了秩序”。C项,“人工岛地面累计沉降至3~4米”搭配不当,“至”意思是

“到”,后面应该跟确数,可以改为“沉降了3-4米”。D项,“提示民众注意防灾和对策建

议”成分残缺,“对策建议”前面缺少谓语动词,应为“提供对策建议”。故选A。

【点睛】语病主要分为六种类型:语序不当、搭配不当、成分残缺和赘余、结构混乱、语意

不明、不合逻辑;而这六种类型又可归纳为两大类,即结构性语病和语义性语病。对于结构

性病句,考生应多从语法角度分析,先压缩,再看搭配。要认真细致审读每个选项,重点注

意分析并列短语作句子成分与其他成分的搭配,可以将并列短语拆开逐一与其他成分搭配,

验证其当否。对于句式杂糅的句子,先凭语感判定其不协调,再分别造成句子,再放回原文

中,验证其当否。对于语序不当的句子,先也要凭语感检测,再将不协调的词语或句子调换

位置,看是否通畅自然。对因不明词义而造成前后矛盾的语句,应尽力推敲出这个关键词语

的含义,推敲方法是拆字组词。

5.根据下面一段话,拟写新闻标题(不超过16字)

据新华社北京9月8日电8日在京发布的首份《中国印刷业智能化发展报告》显示,改

革开放40年来,我国印刷业的生产能力、覆盖范围、市场运行和产业规模已居世界前列;2017

年我国印刷总产值达L2万亿元,同比增长4.6%。

由国家新闻出版署主办的首次中国印刷业创新大会8日在京开幕,大会的主题是“聚焦

智能化”,探寻印刷行业智能化升级发展新路径,引领我国印刷业高质量发展。

据介绍,《E呵业“十三五”时期发展规划》提出了“绿色化、数字化、智能化、融合化”

的发展方向。智能化作为印刷业未来发展的四个重要方向之一,将在推动企业转型升级、行

业高质高效发展方面起到重要作用。

【答案】我国首次举办中国印刷业创新大会或我国首次印刷业创新大会聚焦智能化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语段压缩概括提炼的能力。解答这类题目,首先审清楚材料的类型以

及题干的要求,如本题提供的材料是新闻,要求是“拟写新闻标题”,然后要回顾新闻标题

的构成部分,拟写标题一般是主体+事件特征(全文侧重点),接着要分析新闻由几部分组成,

这几部分之间是什么关系。从材料来看,这条新闻一共三段,第一段《中国印刷业智能化发

展报告》的内容是为了引出第二段大会的召开,因为这报告是大会中提出发布的,由此可以

抓住第二段进行概括,“由国家新闻出版署主办的首次中国印刷业创新大会8日在京开幕,

大会的主题是‘聚焦智能化’,探寻印刷行业智能化升级发展新路径,引领我国印刷业高质

量发展”,新闻的主体是“我国”或“我国首次印刷业创新大会”,如从“我国”的角度概

括,应是“我国首次举办中国印刷业创新大会”,如从“我国首次印刷业创新大会”进行概

括,应是“我国首次印刷业创新大会聚焦智能化

6.阅读下面一则材料,请做简要分析,要求观点清晰,理由充分,100字以内。

进入秋天,层层落叶让城市秋意浓,成为游客争相拍照留念的一景。近年来,成都、上

海、南京、北京等地纷纷出台“落叶缓扫”的政策,给市民提供观赏秋冬落叶景观的时间和

空间,获得点赞。但与此同时,落叶缓扫带来的安全隐患(火灾隐患、下水道堵塞等)也引

发关注。

你如何看待城市“落叶缓扫”政策?

【答案】【示例1]考验治理精细化

“缓”字折射出一座城市的治理水平,体现了城市管理的精细化水准。在哪些区域实施,缓

到什么时间节点,如何确保安全?这些问题上需要通盘考虑、主动破解,在卫生安全与留景

赏景之间找到了平衡点,既减轻了环卫工作量,又留住了美,实现了多赢。

【示例2]防止“不扫”成为“不管”

凡事有利有弊。缓扫落叶政策,是城市治理理念的转变和进步。落叶在带给人们美的同时,

也会带来一些问题。考虑到安全和环保问题,在尽力保留落叶一段时间之后,恐怕该扫还得

扫。多些主动作为,多些防患未然,才能确保落叶让城市更美好、更安全、更环保。

【示例3】生活离不开自然之美

缓扫落叶获得市民的认可,是因为在城市的水泥森林中,能够寻得一点自然之美,着实难得。

落叶总是能够引发人们对于秋天无限的遐想。“果实不知何处去,落叶灿烂笑秋风”,缓扫

落叶为城市留住美好瞬间,满足了群众对于美的认知、美的向往,更能为城市增添一份独特

的人文韵味。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准确鲜明的能力。解答这类题目,首先要审清楚题干的要求,

如本题问的是“如何看待城市‘落叶缓扫'政策”,要求“观点清晰”“理由充分”,然后

概括材料中的现象,接着要对此做出评价,再针对自己的观点陈述理由。从材料来看,材料

的中心事件是“出台‘落叶缓扫’政策",这一政策的出台有利有弊,“利”是“给市民提

供观赏秋冬落叶景观的时间和空间”,“弊”是“落叶缓扫带来的安全隐患(火灾隐患、下

水道堵塞等)”,由此可知,如果认可这一政策,可以从“利”的角度入手,分析自然之美

对生活的价值,如果认为该政策存在不足,可以从“弊”的角度指出实行该政策的时候要注

意“误入歧途”,要考虑周全、细致。

二、现代文阅读(共30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材料一

到底何为国学?胡适说:'‘中国的一切过去的文化历史,都是我们的“国故,研究这一切

过去的历史文化的学问,就是‘国故学‘,省称为‘国学‘。"显然,胡适的定义外延过

于宽泛,内涵不够确定,所以没有被广为采纳。后来大家把国学和我国的固有学术联系起来。

钱穆提出:“用意在使学者得识二千年来本国学术思想界流转变迁之大事,以培养其适应启

新的机运之能力。”马一浮也指出:“今人以吾国固有的学术名为国学。”这是与胡适不同的

国学定义了。长期以来,学界使用的事实上是后一个定义。不难看出,只就这两个定义所涵

蕴的范围而言,国学概念的界定,已经历了内涵收缩的过程。一个概念的成立,其涵义不应

过宽过泛,否则将造成概念的流失。为此,马一浮又给出了国学新定义。他认为定义国学为

固有学术,内涵还失于宽泛笼统,仍不易把握,使人不明白是何种学术。所以他提出:“今揩

定国学者,即是六艺之学,用此代表一切固有学术,广大精微,无所不备。”马一浮给出的

国学定义,学理意味极深厚,可惜时人未予重视。

(节选自刘梦溪《国学辨义》)

材料二

国学决不是“发思古之幽情”,表面上它是研究过去的文化的,因此过去有些学者使用

“国故”这样一个词。事实上,它既与过去有密切联系,也与现在甚至将来有密切联系。现

在不是都谈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吗?什么叫“特色”?特色表现在什么地方?我觉得,特

色最容易表现在精神文化方面,哲学、宗教、文学、艺术、伦理、道德等都属这个范畴。这

些东西也是能够交流的,所谓“固有”并不排除交流,这个道理属常识范围。以上这些学问

基本上都保留在我们所说的“国学”中。其中有不少东西可以说是中华文化、中华智慧的结

晶,直至今日,不但对中国人发挥影响,它的光辉也照到了国外。最近听一位领导说,他在

新德里亲耳听到印度总统引用中国《管子》关于“十年树木,百年树人”的话;在巴基斯坦

他也听到巴基斯坦总理引用中国古书中的话。这足征中华智慧已深入世界人民之心。这是我

们中国人应感到骄傲的。所有这些中国智慧都明白无误地表露了中国特色,它产生于中国的

过去,却影响了中国和世界的今天,连将来也会受到影响。

(节选自季美林《谈国学)》)

材料三

究竟何谓国学?国学内容究竟何指?又该如何理解?迄今仍众说纷纭。理解的歧异主要表现

在国学内容究竟指何方面。吕思勉说:“国学者,吾国已往之一种学问,包含中国学术之性质

与变迁,而并非与外国绝对不同之学问也。.又常有以精神文明与物质文明等以区别东西洋之

文化,实亦不然。”吕思勉对国学并未就学术本身予以界定,只是较为概括地指出国学包含

中国学术性质与变迁,尤为强调国学与西学并无绝然不同,而在这方面是有深意的。它表明

吕思勉并不认同国学与西学是古今之学,这就在很大程度上反击了西化派认为国学与西学绝

然对立,不可调和,而必以西学取代国学的观点。虽然就国学本身而言,吕思勉并未讲得分

明。

(节选自姜寿田《国学概念的提出与辨析》)

7.下列对材料中“国学”概念的相关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胡适对“国学”概念的界定过宽过泛,会造成“国学”概念的流失。

B.马一浮将“国学”确定为六艺之学,内涵确切容易把握,在国学界影响深广。

C.季羡林认为“国学”要放在古今中外框架下考察,打破中国“固有”的观念。

D.吕思勉指出“国学”里面也包含了西学成分,因此国学不是古学,而是今学。

8.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刘梦溪认为,与胡适不同,钱穆和马一浮将国学和中国的固有学术联系起来,使国学概念

变得明确,尤其是马一浮的国学定义。

B.季羡林指出,国学虽与过去有密切联系,但与现在甚至将来的联系更为紧密;国学虽然诞

生于中国,但照样能够影响世界。

C.姜寿田认为,吕思勉虽然没有明确界定国学概念,却强调国学与西学有相通之处,从而反

击了以西学取代国学的主张。

D.总体而言,三则材料对于国学概念阐述各有侧重,也可互补,国学既是本国固有的,也

与世界相通,封闭中有开放。

9.比较马一浮和吕思勉对于“国学”理解的异同。

【答案】7.A8.B

9.同:都认为国学是中国固有学术,能彰显中国学术的性质。异:马从学理上界定国学,更

加强调国学的固有属性和纯粹性;吕从国学和西学的关系上阐释国学,更加强调国学的普适

性,即国学与西学的相通性。

【解析】

【7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重要概念,筛选概括文中信息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认真审

题,明确题干的要求,即选出“正确”或“不正确”的“一项”或“两项”,如本题“下列

对材料中'国学'概念的相关理解,正确的一项",然后到材料中圈出有关“国学”的内容,

再与选项进行比较。B项,“内涵确切容易把握,在国学界影响深广”错误,材料一中说的是

“马一浮给出的国学定义,学理意味极深厚,可惜时人未予重视”,可见“影响深广”一说

错误。C项,”……打破中国‘固有’的观念”错误,该信息属于曲解文意,材料二中说的是

“所谓‘固有’并不排除交流”,并非是打破“中国固有”,而且国学就是一国固有之学术。

D项,“‘国学’里面也包含了西学成分,因此国学不是古学,而是今学”错误,选项强加因

果,且''国学不是古学,而是今学”也错误,材料三中说的是“它表明吕思勉并不认同国学

与西学是古今之学”,并非“国学不是古学,而是今学”,选项曲解文意。故选A。

【8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筛选整合文本信息,概括中心意思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明确题干的

要求,如本题“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然后浏览选项的内容,

到文章中圈出相关的句子,再一一进行比对。B项,“但与现在甚至将来的联系更为紧密”错

误,材料二说的是“它既与过去有密切联系,也与现在甚至将来有密切联系”“它产生于中

国的过去,却影响了中国和世界的今天,连将来也会受到影响”,材料没有把国学对过去、

现在和将来的影响放在一起比较,“更为紧密”一说错误。故选B。

【9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本内容,探究文本中的某些问题,提出自己的见解的能力。解答这类题

目,首先要审清楚题干的要求,如本题要求“比较马一浮和吕思勉对于‘国学'理解的异

同”,然后到材料中找到马一浮和吕思勉关于“国学”的言论,再比较异同。马一浮的观点

主要在材料一中,如“他认为定义国学为固有学术,内涵还失于宽泛笼统,仍不易把握,使

人不明白是何种学术。所以他提出:'今指定国学者,即是六艺之学,用此代表一切固有学术,

广大精微,无所不备。'马一浮给出的国学定义,学理意味极深厚”;吕思勉的观点在材料

三中,“国学者,吾国已往之一种学问,包含中国学术之性质与变迁,而并非与外国绝对不

同之学问也。.又常有以精神文明与物质文明等以区别东西洋之文化,实亦不然”“并未就学

术本身予以界定,只是较为概括地指出国学包含中国学术性质与变迁,尤为强调国学与西学

并无绝然不同”“并不认同国学与西学是古今之学,这就在很大程度上反击了西化派认为国

学与西学绝然对立,不可调和,而必以西学取代国学的观点”。找到这些内容之后,分析二

人观点的相同之处,他们二人都认为国学是中国固有学术,能彰显中国学术的性质,接着分

析二人观点之中的不同之处,由这些内容可知,马一浮是从学理上来界定国学,强调国学的

固有属性和纯粹性,而吕思勉是从国学和西学的关系上来阐释国学,强调国学的普适性。

【点睛】客观选择题侧重对文本内容的把握,每个选项涉及的答题区域往往是一则材料或一

则材料的局部,或四个选项的答题区域虽然来自多则材料,但也往往围绕一个共同大方向。

考生要会读,就是会读文或图表,会读选项。会读文或图表指能读出文本陈述的事实及核心、

文本列举的数据及其差异、材料显示的作者的观点和态度等信息点;会读选项就是阅读试题

选项时能读出选项命题者命题的侧重点。还要细对,就是精细对点,把读文或读图读出的信

息点与选项的命题点进行细致对照。命题者往往会在细处着手,这就需要考生细心筛选信息

点和命题点。接着就要严排查,就是在细对的基础上严格排查四个选项,发现选项与原文信

息不一致的地方,进行确定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柴门里的岁月风尘

张瑞超

⑴一种思维,深入到曾经熟悉的时空,那里有一道朴实无华的柴门,一直静静地封存在

心底。

⑵百年的民族屈辱,使得穷乡僻壤更加贫困。村庄负重前行,沉闷喘息。一道道简易的

篱笆墙,一扇扇田园风格的柴门,在落魄的村庄,处处可见。

⑶柴门是父母无以言状的艰辛,是贫穷寒酸的代言人,然而在孩童的眼中,却包含了无

忧的快乐童年,是一切幸福的源泉。

⑷柴门相伴的童年,从不设防。父母亲从来不叮嘱我们,“出门注意安全。”他们把我

们扔在乡间的土地上,和遍地的小草、到处溜达的小狗一同随意生长。

⑸家家柴门夜不闭户,时常大敞四开,敞开胸怀接纳路人。简陋的门,无需掩饰瑕疵,

也无富足的金玉令他人牵挂,拥有的是农家人的仁厚和宽容。数量庞大的贫穷,喂养一两户

的富裕。落魄的村庄中,也有朱门大户,端庄肃穆,时常紧闭。偶尔经过,猛然响起儿声犬

吠,警示我们不要走近。

⑹敞开的门,无需透过柴门缝隙张望,就可瞅见院中家什,锂光瓦亮的铁锹等农具,堆

砌的柴禾等,一览无余。那时候,时常有衣衫褴褛的乞丐,迈着迟疑的步子,一手拄着拐杖,

一手握着破瓦碗,轻声走进院门,发出浑浊的声音,只是为的一口喘息的生命。从寒舍中走

出的农家人,往往塞给他们一口馍或者半拉窝头。

⑺栅栏围成的门,并不是一扇真正的门,它只是一个家完整的象征意义,是人的心理上

安全屏障。柴门上锁,阻碍的只是陌生人的脚步,是对自己领地的简单宣示。却从来不对孩

子们拒绝。即使离家做农活的父母用一把铁锁锁住柴门,也锁不住我们那一颗不羁的心。只

要在门的低端,使劲推开一道斜缝,把头伸进去,用力一钻就过去了,小狗也尾随其后。等

我们钻过去之后,再把门拉上。坏事做得天衣无缝,暗地里偷着乐。

⑻等我们一天天长大,单薄的柴门更加零落,轻轻挪开的时候,发出的声响也是有气无

力,只是在坚硬的泥土地上留下一道道半圆的划痕,日久天长、水滴石穿,那划痕竟然变成

浅浅的沟壑,如同奶奶额头上深深的纹络。已经长成高大身形的我们,再也从门缝中钻不过

去了。偶尔放学回家,面对上锁的门,会采取攀爬的暴力手段,翻越院门。柴门不堪重负,

摇摇晃晃,几乎散架。风风雨雨锤炼它的骨架,不起眼的小虫子侵蚀它的骨髓,岁月压弯了

父亲挺拔的身姿,时光也将柴门打磨的光滑圆润,冲击成零散的零件,靠一条生锈的铁丝维

系,稍稍用力,它就散做一堆木头。

⑼它老了,年轻的我们不忍再次攀登它的后背,它已经无力承受»

⑩柴门终将老去。当城镇化的洪流淹没了贫穷,老屋被拆除,柴门就被还原成一堆废弃

的木头。哺育我成长的热土、供养我的村庄在一夜之间轰鸣倒塌,成为一座座废墟。夏季的

雨,淋湿了碎石瓦砾,成批的野草从夹缝中急剧生长,一个夏天,就疯狂成原始森林。当我

站在老屋原地,凝望眼前一人多高的野草,那种沉寂和陌生,来自远古的寂寥。一时间恍惚,

这到底是生我养我的土地,还是万年前的亘古。无语,沉默。

(11)旧物旧情,始终要退出历史舞台,以新气象新感情代替。谁也无法拒绝自然规律。老

屋已逝,柴门隐退,代之而起的是伸向天空的高楼大厦,是光鲜靓丽的社区,是厚重的绿漆

铁门,是吃饱喝足的满足,是垂钓散步的闲适,是读书下棋的娱乐,是太平盛世的富足。

⑫历史,是记忆,是传承,是割不断的乡间浓情。

⑬在四川成都的浣花溪河畔,有一处自然人文景观“杜甫草堂”。在草堂的中心,有一

处用青花瓷镶嵌的两个大字“草堂”。仅仅是普通的两个字,却传递了那种散淡、安逸的山

居生活概念。尤其是被现代人还原的杜甫家门,竟然与我家失传的柴门极为神似。久违的亲

切感,亲情、乡情的怀念一股脑的涌上心头。“寂寞柴门不彻扃,槐花细细楼空庭。”千年

的历史风云,没有淹没淳朴的生活场景,纵然今天的居住富丽堂皇,因为曾经的足迹,即使

柴门寒酸,依然让人心生怀念。

⑭也许向往朱门的高墙大院,但是高高的门槛和威严的石狮,让人心生怯意。当林黛玉

第一次踏入豪门世家贾府,“街北蹲着两个大石狮子,三间兽头大门,门前列坐着十来个华

冠丽服之人”被其宏伟富丽庄严肃穆所震慑,不由得谨小慎微、忐忑不安。那里终究不是体

弱多病的黛玉姑娘的生身之地,锦衣玉食也无法供奉内心对自由的渴望。

(⑸柴门的岁月风尘中,简约的落寞,清新散淡的田居,默默守望着曾经的回忆。

(本文有删改)

10.什么“即使柴门寒酸,依然让人心生怀念”?

11.文中两次写“朱门”,有什么不同?

12.赏析第(10)段画线的句子。

13.对“柴门终将老去”,作者做出了怎样的思考?结合文意,谈谈你的认识。

【答案】10.①柴门包含了无忧、自由的快乐童年;②柴门里的岁月,有温暖的亲情,仁厚

宽容的乡情;③柴门传递了清新、散淡、安逸的田居生活概念。

11.第五段从外形上写朱门“端庄肃穆,时常紧闭”,与柴门“敞开胸怀”对比,突出柴门

拥有农家人的仁厚和宽容。第十四段,从人的心理感受角度写朱门“让人心生怯意”“忐忑

不安”,表明“锦衣玉食也无法供奉内心对自由的渴望”。

12.用夸张的手法,描写老屋被拆、柴门废弃后“野草疯长”的荒芜景象。“原始森林”般

的沉寂和陌生,让作者感觉由现实的场景进入了亘古的历史,引起下文作者将从历史的角度

思考“柴门里的岁月风尘”。“无语,沉默”的神情描写,既写出了内心的无奈、伤感,也

表明作者陷入了沉思中,引出下文作者的思考。

13.柴门有曾经的足迹,是隔不断的乡间浓情,但“柴门终将老去”,旧物旧情,始终要退

出历史舞台,以新气象新感情代替,谁也无法拒绝自然规律,在怀念不舍的同时更需理性地

对待。过去的那段,是历史,是记忆,更是传承,在现代化的进程中,在怀念、接受旧物逝

去的同时,要对它所包含的精神品质加以传承和守望。

【解析】

【10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句子含义,理解概括文本信息的能力。解答这类题目,首先要审清楚题干

的要求,如本题问的是“为什么'即使柴门寒酸,依然让人心生怀念’”,然后到文中找到

题干中的引文,再结合上下文找到“让人心生怀念”的内容,根据这些内容进行概括。第十

三段的最后说“因为曾经的足迹,即使柴门寒酸,依然让人心生怀念”,从这句话本身我们

可以知道,让人“心生怀念”的是“曾经的足迹”,这就指引考生到上文找到“曾经的足

迹”,即在柴门中渡过的岁月以及身在其中的感受,如第十三段“仅仅是普通的两个字,却

传递了那种散淡、安逸的田居生活概念。尤其是被现代人还原的杜甫家门,竟然与我家失传

的柴门极为神似。久违的亲切感,亲情、乡情的怀念一股脑的涌上心头”,如第三段“然而

在孩童的眼中,却包含了无忧的快乐童年,是一切幸福的源泉”,第四段“柴门相伴的童年,

从不设防。父母亲从来不叮嘱我们,'出门注意安全。'他们把我们扔在乡间的土地上,和

遍地的小草、到处溜达的小狗一同随意生长”,第五段“简陋的门,无需掩饰瑕疵,也无富

足的金玉令他人牵挂,拥有的是农家人的仁厚和宽容”,第六段“从寒舍中走出的农家人,

往往塞给他们一口馍或者半拉窝头”,这些都是寒酸的柴门让人难以忘怀的地方。

【11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物象的能力。解答这类题目,首先要审清楚题干的要求,如本题问的是“文

中两次写‘朱门',有什么不同”,然后到文中圈出两次写“朱门”的内容,概括这些内容,

看分别写了“朱门”的什么,表现了什么,再分析与上下文内容之间的关系。从文中来看,

主要在第五段和第十四段写到“朱门”,第五段说“也有朱门大户,端庄肃穆,时常紧

闭……”,“端庄肃穆,时常紧闭”是“朱门”的外形,这是从外形上对“朱门”进行描写,

主要突出其“紧闭”的状态,而与“朱门”不同的是“柴门”,“家家柴门夜不闭户,时常

大敞四开,敞开胸怀接纳路人”,一“闭”一“开”,二者形成鲜明的对比,突出柴门中传

递出的仁厚和宽容;第十四段说“也许向往朱门的高墙大院,但是高高的门槛和威严的石狮,

让人心生怯意……”,“心生怯意”是人的心理感受,这是从人的感受角度来写“朱门”,

接着描写林黛玉第一次踏入贾府所见之景以及内心的感受,“谨小慎微、忐忑不安”,以此

表明“锦衣玉食也无法供奉内心对自由的渴望”。

【12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体会重要语句的丰富含意,品味精彩的语言表达艺术的能力。解答这类题目,

首先要审清楚题干的要求,如本题要求“赏析第(10)段画线的句子”,题干没有限定鉴赏

的角度,然后考生就要分析划线句所写的内容,根据所写的内容来确定赏析角度。从文中来

看,第十段的划线句是一段描写性的句子,描写的是老屋被拆、柴门废弃后“野草疯长”的

荒芜景象,“夏季的雨,淋湿了碎石瓦砾,成批的野草从夹缝中急剧生长,一个夏天,就疯

狂成原始森林。当我站在老屋原地,凝望眼前一人多高的野草,那种沉寂和陌生,来自远古

的寂寥。一时间恍惚,这到底是生我养我的土地,还是万年前的亘古。无语,沉默”,先从

修辞的角度来看,“成批的野草从夹缝中急剧生长,一个夏天,就疯狂成原始森林”,这里

使用夸张的手法,“一个夏天”就疯狂成“原始森林”,突出景象之荒芜;“那种沉寂和陌

生,来自远古的寂寥。一时间恍惚,这到底是生我养我的土地,还是万年前的亘古”,这是

眼前的景象给“我”心灵带来的感受,让作者的感觉由现实的场景进入了亘古的历史,自然

引出下文作者从历史的角度思考“柴门里的岁月风尘”的内容;“无语,沉默”是神态描写,

体现出面对柴门废弃后的荒芜而引发的无奈和伤感之情,同时这“沉默”说明“我”陷入了

沉思,自然引出下文有关思考的内容。

【13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探讨作者的创作背景和创作意图,对作品进行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的解读的能

力。解答这类题目,首先要审清楚题干的要求,如本题问的是“对'柴门终将老去',作者

做出了怎样的思考?结合文意,谈谈你的认识”,然后到文中找到“柴门终将老去”所在的位

置,思考“柴门老去”后取代它的是什么,圈出作者对“柴门老去”表述看法的内容以及对

新生事物表明态度的内容,根据这些内容进行分析。文章第十段开头说“柴门终将老去”,

取代它的是“当城镇化的洪流”“伸向天空的高楼大厦,是光鲜靓丽的社区,是厚重的绿漆

铁门,是吃饱喝足的满足,是垂钓散步的闲适,是读书下棋的娱乐,是太平盛世的富足”,

对于“柴门”“老屋”,作者的内心有怀念,有不舍,还有继承,“历史,是记忆,是传承,

是割不断的乡间浓情”;而对于这种变化,对于新生的事物,作者在第十一段表明了态度,

“旧物旧情,始终要退出历史舞台,以新气象新感情代替。谁也无法拒绝自然规律”,这说

明要理性对待这种变化。

【点睛】鉴赏表达特色题,须从三方面建立起模式:构建起关于表达特色(表达技巧、艺术

表现)的知识网络系统模式。如常见的描写技巧、修辞手法、表现手法,每一方向下的任何

一种手法技巧的辨认及表达效果,都应在头脑中建立并储存起来。把握思维模式,从五个角

度切入思考。①修辞手法(优先);②表现手法(次之);③表达方式(其次):④文

章章法;⑤语言表达(④⑤两个角度考查时,一般有明确的提示)。思考分析时的两个结合。

①解答任何表达特色题必须与文章的中心相结合。没有纯客观的艺术技巧,任何艺术技巧都

是为文章中心服务的。②解答表达特色题应该和语言相结合。

三、古诗文阅读(40分)

阅读文言文阅读,完成各题

战国策目录序

曾巩

刘向所定《战国策》三十三篇,《崇文总目》称第十一篇者蚪。臣访之士大夫家,始尽得

其书,正其误谬,而疑其不可考考,然后《战国策》三十三篇复完。

叙曰:向叙此书,言“周之先,明教化,修法度,所以大治。及其后,谋诈用,而仁义

之路塞,所以大乱。”其说既美矣。卒以谓“此书战国之谋士,度时君之所能行,不得不然。”

则可谓惑于流俗,而不笃于自信者也。

夫孔孟之时,去周之初已数百岁,其旧法已亡,旧俗已熄久矣。二子乃独明先王之道,

以谓不可改者,岂将强天下之主以后世之所不可为哉?亦将国其所遇之时,所遭之变,而为

当世之法,使不失乎先王之意而己。二帝三王之治,其变固殊,其法固异,而其为国家天下

之意,本末先后,未尝不同也。二子之道,如是而已。盖法者,加以适变也,不必尽同;道

者,所以立本也,不可不一,此理之不易者也。故二子者守此,岂好为异论哉?能勿苟而已

矣。可谓不惑乎流俗而笃于自信者也。

战国之游士则不然,不知道之可信,而乐于说之易合,其设心注意,倾为一切之计而已。

故论诈之便而讳其败言战之善而蔽其患其相率而为之者莫不有利焉而不胜其害也有得焉而不

胜其失也。卒至苏秦、商鞅、孙膑、吴起、李斯之徒以亡其身;而诸侯及秦用之者亦灭其国,

其为世之大祸明矣,而俗犹莫之寤也。惟先王之道,因时适变,为法不同,而考之无疵,用

之无弊。故古之圣贤,未有以此而易彼也。

或曰:“邪说之害正矣,宜放而绝之。此书之不泯?可乎?”对曰:“君子之禁邪说也,

凰将明其说于天下,使当世之人皆知其说之不可从,然后以禁,则齐;使后世之人皆知其说

之不可为,然后以戒,则明;岂必灭其籍哉?放而绝之,莫善于是。是以孟子之书,有为神

农之言者,有为墨子之言者,皆著而非之。至于此书之作,则上继春秋,下至楚之起,二百

四十五年之间,载其行事,固不可得而废也。”

此书有高诱注者二十一篇,或曰三十二篇,《崇文总目》存者八篇,今存者十篇云。

注:《崇文总目》,书目总集。北宋景佑年间,由翰林院士王尧臣等人编纂而成。

1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崇文总目》称第十一篇者阚同“缺”,空缺

B.其设心注意,值为一切之计而已暗中,悄悄地

C.凰将明其说于天下坚决

D.放而绝之,莫善于是舍弃,废弃

15.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而疑其不可考考缙绅而能不易其志有

B.亦将印其所遇之时恩所加,则思无学喜以谬赏

C.盖法者,加以适变也用"游目骋怀

D.此书之不泯塞可乎吾其还也

1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战国策》传至宋代,已有缺失。曾巩予以修补校订,用“正其谬误”“疑其不可考者”,

概述了自己校勘所持的原则,语言十分简洁。

B.刘向认为:战国策士们是考虑在当时的形势下,国君所能够做的,不能不用谋诈。作者对

此大不以为然,特在序文中予以驳斥。他指出刘向的错误是在于他“惑于流俗,而不笃于自

信”。

C.孔子孟子在''旧法已亡,旧俗已熄久”的背景下,能够阐明先王的治国之道,并且认为先

王的治国之道不能改变。作者对此是赞赏的,但对孔孟二人强迫当时天下的国君去做后世所

不能办到的事,又颇不以为然。

D.作者列举了苏秦、商鞅、孙膑、吴起、李斯这些人“亡其身”“灭其国”的历史事实,

发出“其为世之大祸明矣”的感慨,使人看到谋诈的危害。

17.用“/”给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断句。

故论诈之便而讳其败言战之善而蔽其患其相率而为之者莫不有利焉而不胜其害也有得焉而不

胜其失也

18.把文中画线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1)故二子者守此,岂好异论哉?能勿苟而已矣。可谓不惑乎流俗而笃于自信者也。

(2)而诸侯及秦用之者亦灭其国,其为世之大祸明矣,而俗犹莫之寤也。

【答案】14.B15.C16.C

17.故论诈之便而讳其败/言战之善而蔽其患/其相率而为之者/莫不有利焉/而不胜其害也/

有得焉/而不胜其失也。

18.(1)所以孔子、孟子坚持这个原则,难道是喜欢提出不同的言论主张吗?只是能够做到

不苟且罢了.他们可以说是不被世俗的见解所迷惑,而且能够坚定地相信自己的人了。

(2)而任用他们的诸侯和秦国,也使自己的国家遭到灭亡。游说之士的那套办法,是社会的

大灾祸,这一点再明白不过了。但世俗之人对它还没有觉悟过来。

【解析】

【14题详解】

本题考查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和用法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时,首先应审题,明

确选择的要求,如本题“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然后应结合具体

的语境,运用语法知识进行辨析。本题中,B项,“其设心注意,偷为一切之计而已”中“偷”

如解释为“暗中,悄悄地”,则与语境不合,从文中来看,第四段说“战国之游士则不然,

不知道之可信,而乐于说之易合,其设心注意,偷为一切之计而己”,这段话是说“战国的

游说之士却不这样。不懂得王道可信,却乐于说其易合。其用心措意苟且为权时之计罢了”,

“偷”应解释为“苟且"。故选B。

【15题详解】

本题考查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应明确题干的

要求,如本题“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然后根据虚词在句中的位置和虚词前后

词语的词性来分析用法。本题中,C项,两个“所以”都解释为“用来……的”。A项,第一

个“者”意思是“……的地方”;第二个“者”是定语后置的标志,“缙绅而能不易其志者”

应为“能不易其志的缙绅”。B项,第一个“因”,根据:第二个“因”,因为。D项,第一

个“其”,表反问语气,难道;第二个“其”表商量语气,还是。故选C。

【16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内容的理解和辨析能力。解答这类题目,考生应先明确题干的要求,然

后依据提示性信息快速找出选项对应的语句,再与选项进行比较分析。本题中,C项,“但对

孔孟二人强迫当时天下的国君去做后世所不能办到的事,又颇不以为然”错误。文章第三段

开头说的是“夫孔孟之时,去周之初已数百岁,其旧法已亡,旧俗已熄久矣。二子乃独明先

王之道,以谓不可改者,岂将强天下之主以后世之所不可为哉”,文中“岂将强天下之主以

后世之所不可为哉?”表示反问,意思是“哪里是要迫使天子及其后人做不能做的事呢”,

选项把文中的意思理解反了。故选C。

【17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断句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应先把句子代入原文,结合语境理解句子的

大概意思,然后要注意一些常见的句尾、句首标志性的词语,句子结构的对称,文中词语充

当的成分,句子成分的省略,叙事内容的变化等。如本题中,“故论诈之便而讳其败言战之

善而蔽其患其相率而为之者莫不有利焉而不胜其害也有得焉而不胜其失也”,先根据句末语

气词“焉”“也”断开三处,再根据对称的句式断开“论诈之便而讳其败”和“言战之善而

蔽其患”,最后根据句意断开“其相率而为之者”和“莫不有利焉”,“莫不”意思是“没

有不”,指的是前面的情况,一般要断开。

【18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翻译文言句子的能力。文言文语句翻译,首先要找出专有名词,

即人名、地名、官职等;然后再看有否特殊句式,最后再确定关键字进行翻译,一般为直译。

文言文的翻译,最基本的方法就是替换、组词、保留、省略。对古今异义的词语要“替换”,

翻译为没有查处;对古今词义大体一致的词语则“组词”;对特殊的地名、人名等要“保留”;

对古汉语中的同义反复的词语可以“省略”其中一个,有些虚词不必要或难于恰当翻译出来

的也可以“省略”。第一句中,第一句中,“故”,所以:“二子”,孔子和孟子;“守”,

坚持,坚守;“岂”,难道;“好”,喜欢;“为”,动词,提出;“异论”,不同的言论;

“苟”,苟且;“而已”,罢了;“可谓”,可以说;“乎”,相当于“于”,被;“流俗”,

世俗的见解;“笃”,坚定;“自信”,宾语前置句,“信自”.第二句中,“诸侯及秦用

之者”,定语后置句,“用之的诸侯及秦”,“用”,任用;“灭”,使动用法,使……灭

亡;“为”,是;“其”,代词,游说之士的那套办法;“明",明白;"犹",还;“莫

之寤”,宾语前置句,应为“莫寤之”,“寤”同“悟”,觉悟。

【点睛】文言文断句,可以提供以下参考:(1)借助古代的文化常识,如天文、历法、地理、

历史、官职、科举、姓名等。(2)根据互文、对偶、排比等修辞断句,抓住这个特点,常能

断开一处,接着可以断开几处。(3)根据前后内容的关系,尤其是总领句或分承句。(4)根

据韵文的特点断句,把握一定的用韵规律。(5)借助一些标志性词语断句,文言对话常用

“日”、“云”等,句首常用如下语气助词“夫、盖、盍、若夫、嗟夫”等,句末常用如下

语气助词“者、也、矣、乎、哉、耶、耳、而已、欤(与)”等,(6)借助一些固定结构,

如:”……者……也”、"不亦……乎”、"何……之有”,“孰与……乎”"为……

所……”、"受……于……”“何异于……”等。

参考译文:

刘向编定的《战国策》一共三十三篇,崇文总目称有十一篇缺失了.我走访了士大夫家,

才全部得到了这部书,并且修正了其中的错误,对不可考据的文章发起了疑问,这样以后《战

国策》三十三篇就完整了。

叙曰:刘向给此书作序,说周的祖先,明确了教化,修整了法度,所以天下得到大治;

到后来,谋划欺诈的作用,仁义的道路阻塞了,所以出现了大乱,这个说法是很正确的。到

后来说此书是由于战国的谋士,审度当时的君王能办到的,不得不这样;就可以称为被流俗

所迷惑,而不执着自己的学说了。

孔孟所处的时代,离西周初年己经几百年,文王武王用过的法令制度已经散失,原先传

承的风俗薪火己经熄灭很久了;这二人竟特别阐发先王的治国体系,告诉我们(仁义)是不

可变更的,哪里是要迫使天子及其后人做不能做的事呢?也不过是要根据他们遇到的时代特

点以及与以前不同的情形,来制定当代的法令制度,使之不违背先王的旨意罢了。二帝三王

的统治,他们的变化固然很大,他们的方法自然不一样,但是他们治理天下的愿望,处理事

务的主次、始终、先后关系的方法,不曾有什么不同啊。孔孟的学术门径就是这样。法令是

用来适应变化的,不一定完全相同;王道,是用来建立国家的根本的,不能不保持一致,这

是不可改变的真理。所以孔孟捍卫这个,那里是喜欢发表不同的见解呢?只是不肯无原则的

附和,取悦他人罢了。可以说是不被一般人的看法迷惑并且确信相信自己判断的人。

战国的游说之士却不这样。不懂得王道可信,却乐于说其易合。其用心措意苟且为权时

之计,不作长久打算。因而讨论欺诈的好处,而对弊端避讳不谈;强调战争的好处而不谈论

其中的忧患。一个接一个得听言行事者,并非没有益处但比不上带来的害处;得到的比不上

失去的。像苏秦、商鞅、孙膑、吴起、李斯这样的谋士,因此而丧生,而诸侯和秦国因为施

行了他们的政策而遭遇灭国之灾。多么明显,这是世界的一大祸害呀。但是俗世仍然没有醒

悟过来。只有遵循先王正确的法度,积极适应时代,做出改变,虽然法度不同,但是检查不

出瑕疵,实行起来也没有弊端。所以古代的圣贤,没有因此而改变自己的想法。

有人问:“战国游士之说会损害正道,应该弃绝,那么这本书不销毁,也是可以的吗?”

回答说:“德才兼备之人禁绝战国游士之说是通过向天下人解释明白这些理论,使当代世人

明白,那些说法是不可行的,然后就能禁绝邪说、达到思想划一的目的了;使后世的人明白

战国游士之说是行不通的,然后就能消戒邪说,达到明世的效果,哪里需要把书籍毁灭呢?

放出去但是使它难以实行,没有比这更好的办法了。所以孟子的书中,有讲到神农的理论和

墨子的理论,但都是批判的话语。就这本书而言,上承《春秋》,下达秦汉之间,二百四五十

年之间的行事都记载在上面,万万不可以废除。”

这本书有高诱注者二十一篇,或日三十二篇,崇文总目存八篇,现在还有十篇。

阅读下面两首诗,完成各题

送魏二

王昌龄

醉别江楼橘柚香,江风引雨入舟凉。

忆君遥在潇湘月,愁听清猿梦里长。

蝶恋花散花楼送客

纳兰性德

城上清笳城下杵,秋尽离人,此际心偏苦。刀尺又催天又暮,一声吹冷兼葭浦。

把酒留君君不住。莫被寒云,遮住君行处。行宿黄茅山店路,夕阳村社迎神鼓。

19.这两首诗歌从题材上看都属于诗,第一首诗歌所写的景物季节是

20.“忆君遥在潇湘月,愁听清猿梦里长”和“行宿黄茅山店路,夕阳村社迎神鼓”两句

共同运用了哪种表现手法,请赏析。

【答案】19.(1).送别(2).秋季

20.两句都是想象虚写。(或对方入笔)王诗由眼前情景转为设想对方抵达后的孤寂与愁苦,

通过想象拓展意境,使主客双方惜别深情表达得更为深远。纳兰诗想象别后朋友旅途中所见

的景象,“行宿黄茅山店(荒山野店)路,夕阳村社迎神鼓”纯朴热闹的景象,勉励宽慰友

人不必忧愁,表现了对友人的祝福。

【解析】

【19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题材和内容的理解概括能力。解答这类题目,首先要审清楚题干的要求,

如本题有两个问题,第一个问题问的是这两首诗歌从题材上看都属于什么诗(或词),第二个

问题是第一首诗歌所写的景物季节是什么季节,然后根据诗歌的内容来辨析诗歌的题材,再

根据第一首诗歌中的景物来辨析季节。第一首诗歌的标题是“送魏二”,第二首的标题是“散

花楼送客”,两个标题中都有“送”字,这说明这两首都是送别诗(或词)。第一首诗歌中,

根据“橘柚香”“凉”可知,应该是秋季。

[20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鉴赏文学作品的语言和表达技巧的能力。解答这类题目,首先要审清楚题干的

要求,如本题问的是“'忆君遥在潇湘月,愁听清猿梦里长’和‘行宿黄茅山店路,夕阳村

社迎神鼓’两句共同运用了哪种表现手法,请赏析”,然后理解诗句的意思,看这两句使用

的共同手法是什么,有何效果。“忆君遥在潇湘月,愁听清猿梦里长”意思是“想象你独自

远在潇湘明月下,满怀愁绪梦里静听猿啼悠长”,由“忆”可知,这是从对面生情,为行人

虚构了一个境界:在不久的将来,朋友夜泊在潇湘之上,那时风散雨收,一轮孤月高照,环

境如此凄清,行人恐难成眠吧,即使他暂时入梦,两岸猿啼也会一声一声闯入梦境,令他睡

不安恬,因而在梦中也摆不脱愁绪。“行宿黄茅山店路,夕阳村社迎神鼓”意思是“在未来

的漫漫长路上,您将夜宿荒村野店,请笑对夕阳下的村社神鼓”,由“行宿”可知,后面是

想象友人旅途之景,作者借助“夕阳村社迎神鼓”所勾勒出的热闹纯朴的景象来劝慰友人要

以豁达之心迎接未来的漫漫长路。由此可知,这两句诗都是想象别后情景,使用虚写或想象

的手法。

【点睛】诗歌的技巧主要包括表现手法、抒情手法、描写手法以及修辞手法。描写手法包括:

(1)衬托,分正衬和反衬。反衬又有动静衬、声寂衬、乐景衬哀情、哀景衬乐情;(2)联想和

想像(又叫虚实结合);(3)对比;(4)白描。修辞手法包括:比喻、拟人、夸张、双关、

用典,此外还有设问、反问、借代、对偶等。表现手法主要有渲染、烘托等。抒情手法主要

有直抒胸臆、借景抒情、托物言志等。答题步骤:准确指出用了何种手法,结合诗句阐释为

什么是用了这种手法,此手法有效传达出诗人怎样的感情。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子曰:“躬自厚而薄责于人,则远怨矣。”

或曰:“以德报怨,何如?”子曰:“何以报德?以直报怨,以德报德。”

子曰:“君子不以言举人,不以人废言。”

21.从上述文字可以看出,孔子认在人际交往中应遵循、.一、

____________________原则»

22.孔子强调“以直报怨”,是否有违儒家的“忠恕之道”?

【答案】21.(1).遵循自律(律己)(2).正直(3).客观(公正)原则

22.不违背。孔子强调“以直报怨”,体现了与人交往中的正直原则。坚守正直,不因有旧

恶旧怨而改变自己的公平正直。“忠恕之道”是孔子待人的基本准则。强调待人要忠,即对

人要尽心竭力,积极为人;待人要恕,即待人要仁爱宽厚,能推己及人。在强调忠恕时也是

有原则的,强调能明辨是非,因为无原则地忍让只会破坏正直、公正。所以并不违背。

【解析】

【21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意,把握作者观点态度的能力。解答这类题目,首先要审清楚题干的要

求,如本题问的是孔子认为在人际交往中应遵循哪些原则,然后理解所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