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中医基础理论教学大纲《中医基础理论》教学大纲TheBaicTheoryofTraditionalChineeMedicine开课(二级)学院:基础医学院课程性质:必修课学分:8学分学时:112学时本课程总学时为112学时,以课堂讲授为主,结合多媒体教学以及自学讨论。前期课程:无要求授课对象:医(七)、中西结合(七)、中基(七)、医药(七)、中医、针推、骨伤、中西结合、运动本科专业考核方式:考试、考查(论文、汇报),其中期末考试占80%,平时成绩占20%,平时成绩的评定标准见附1。平时成绩占总成绩的20%。课程基本要求(或课程简介):《中医基础理论》是学习中医学的一门必修的基础理论课程。其内容具体包括《中医学导论》、《中医藏象学》、《中医病因病机学》三个板块。《中医学导论》主要介绍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形成与发展、中医学与古代哲学的关系等基本知识。《中医藏象学》主要论述人的形态组织结构、生理功能活动的规律及其相互关系。《中医病因病机学》介绍了中医研究和阐释人类疾病的起因及其发生、发展和转归规律。大纲内容:一、前言【课程目的】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要求学员基本掌握、熟悉或了解中医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等内容,为学习中医其他课程打下必要的基础。【教学要求】二、教学要求和内容、方法第一章绪论【目的要求】1.了解中医药的起源。2.了解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形成。3.熟悉中医学的基本特点。【教学内容】第一节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形成与发展第二节中医学的基本特点1.整体观念。2.辨证论治。【教学方式】以课堂讲授为主,结合多媒体教学以及自学讨论。第二章中医学的哲学基础【目的要求】1.了解中医学与古代哲学的关系。2.掌握元气论、阴阳学说、五行学说的基本内容。3.了解元气论、阴阳和五行学说在中医学中的应用概况。【教学内容】第一节元气论1.气的起源和概念。2.元气论的主要内容。3.元气论在中医学中的应用。第二节阴阳学说1.阴阳的概念。2.阴阳的属性区分。3.阴阳之间的相互关系。(1)对立制约(2)互根互用(3)消长平衡(4)相互转化4.阴阳学说在中医学中的应用。(1)说明组织结构(2)说明生理活动(3)说明病理变化(4)用于疾病诊断(5)用于疾病治疗第三节五行学说1.五行的概念。2.五行的特性。3.事物属性的五行分类。4.五行相生相克。5.五行之间的生克异常。6.五行学说在中医学中的应用。(1)说明五脏的生理功能及其相互关系(2)说明五脏病变的相互影响(3)用于疾病诊断(4)用于疾病治疗第四节中医学的主要思维方法1.中医学思维方法的特点。2.中医学的主要思维方法。【教学方式】以课堂讲授为主,结合多媒体教学以及自学讨论。第三章气血津液【目的要求】1.熟悉气血津液的概念。2.掌握气的生成、功能和运动形式。3.了解元气、宗气、营气、卫气的生成、分布和功能特点。4.掌握血的生成、功能和运行规律。5.了解津液的生成、功能以及输布与排泄过程。6.了解气血津液之间的相互关系。【教学内容】第一节气1.气的生成。2.气的功能。(1)推动作用(2)固摄作用(3)温煦作用(4)防御作用(5)气化作用3.气的运动。4.气的分类。(1)元气(2)宗气(3)营气、卫气第二节血1.血的生成。2.血的功能。(1)营养滋润作用(2)血是精神活动的主要物质基础(3)载气3.血的运行。第三节津液1.津液的生成。2.津液的功能。(1)滋润和营养作用(2)化生血液(3)载气3.津液的输布与排泄第四节气血津液之间的关系1.气与血的关系。2.气与津液的关系。3.血与津液的关系。【教学方式】以课堂讲授为主,结合多媒体教学以及自学讨论。第四章脏腑【目的要求】1.熟悉藏象的概念。2.熟悉藏象学说的特点。3.掌握五脏各自的生理功能。4.掌握六腑各自的生理功能。5.了解脑和女子胞的生理功能。【教学内容】第一节五脏1.心(1)主血脉(2)主神志(1)主气司呼吸(2)主通调水道(3)主朝百脉(4)主治节(1)主藏精,主生长、发育与生殖(2)主水液(3)主纳气6.三焦第三节奇恒之腑1.脑。2.女子胞。第四节脏腑之间的关系1.脏与脏的关系。2.脏与腑的关系。3.腑与腑的关系。【教学方式】以课堂讲授为主,结合多媒体教学以及自学讨论。第五章经络【目的要求】1.了解经络和经络学说的概念。2.熟悉经络系统的内容。3.熟悉十二经脉的走向、交接、表里相合、流注次序、分布规律。4.熟悉奇经八脉的名称、分布及其各自的生理功能。5.了解经络的生理功能。【教学内容】第一节经络系统的组成1.经脉。2.络脉。3.连属部。第二节十二经脉1.走向和交接。2.表里相合。3.流注次序。4.分布规律。第三节奇经八脉1.生理功能。2.循行分布及功能特点。(1)督脉(2)任脉(3)冲脉(4)带脉第四节经络的生理功能1.联络组织器官、沟通表里上下。2.通行气血阴阳。3.感应与传导。4.调节机能活动。【教学方式】以课堂讲授为主,结合多媒体教学以及自学讨论。第六章病因【目的要求】1.了解病因的概念及其内容分类。2.掌握六淫及疫疠之邪各自的性质和致病特点。3.掌握七情与五脏的关系及其各自致病特点。4.熟悉饮食失宜与疾病的关系。5.熟悉劳逸失当与疾病的关系。6.掌握痰饮和瘀血的概念、形成及其致病特点。【教学内容】第一节外感病因1.六淫。(1)风邪(2)寒邪(3)暑邪(4)湿邪(5)燥邪(6)火(热)之邪2.疠气。(1)疠气的性质和致病特点(2)影响疠气发生与流行的因素第二节内伤病因1.内伤七情。(1)喜(2)怒(3)忧(4)思(5)悲(6)恐(7)惊2.饮食失宜。(1)饥饱失常(2)饮食不洁(3)饮食偏嗜3.劳逸失当。(1)过劳(2)过逸第三节病理产物形成的病因1.痰饮2.瘀血【教学方式】以课堂讲授为主,结合多媒体教学以及自学讨论。第七章病机【目的要求】1.熟悉邪正的概念。2.熟悉发病的基本原理。3.掌握邪正盛衰的病理变化。4.掌握阴阳失调的病理变化。5.熟悉气血津液失常的基本病理变化。【教学内容】第一节发病机理1.正气在疾病发生中的作用。2.邪气在疾病发生中的作用。3.邪正斗争与发病缓急。第二节病变机理1.邪正盛衰。(1)邪正盛衰与虚实变化(2)邪正盛衰与疾病转归2.阴阳失调。(1)阴阳偏盛(2)阴阳偏衰3.气血津液失常。(1)气失常(2)血失常(3)津液失常【教学方式】以课堂讲授为主,结合多媒体教学以及自学讨论。第八章养生与治则【目的要求】1.了解养生的基本原则。2.了解养生的主要方法。3.了解未病先防、既病防变的方法4.了解治则的概念及其与治法的关系。5.掌握扶正祛邪的概念及其应用原则。6.掌握标本先后的概念及其应用原则。7.掌握正治、反治的概念及其常用治法。8.熟悉因人因地因时制宜的概念及其应用原则。【教学内容】第一节养生1.养生的基本原则。2.养生的主要方法。第二节治则1.正治与反治。2.治标与治本。3.扶正与祛邪。4.调整阴阳。5.调理脏腑。6.因人因时因地制宜。三、课时分配教学内容讲课时数实验内容实验时数教学内容第一章绪论第二章中医学的哲学基础第三章气血津液第四章脏腑第五章经络第六章病因课堂讨论式教学第七章病机第八章养生与治则机动合计四、大纲使用说明讲课时数516102181931686112实验内容实验时数1.大纲使用对象为七年制、中医、针推、骨伤、中西结合本科专业学生,为必修课。附1:课堂讨论式教学考核方案(平时成绩)(1)选题:任课教师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教材的特点,精心设计出2-3个小论文题,听取大多数学生意见后,确立论文题,将学生进行分组,每组以6-8人为宜。(2)全程指导:给学生一个月时间进行文献的搜集、整理工作。由于学习《中医基础理论》的学生均为初入大学的学生,动手能力较差,所以由我教研室研究生负责在方法上予以指导,思路上予以启发。(3)分组汇报:小组内学生分工协作、集思广益,以小组为单位提交论文,并在课堂上以PPT课件形式汇报,使每一组学生都有展示自我的机会。(4)点评:汇报课由任课教师主持,每组学生汇报完毕,教师根据汇报内容、PPT课件的制作等要素现场点评、打分,力求公正。项目论文撰写团队合作多媒体制作代表演讲共计五、主要参考书目【教材】《中医学导论》,何裕民主编,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出版社,2004年9月第一版;《中医藏象学》,张挹芳主编,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出版社,2004年9月第一版;《中医病因病机学》,胡冬裴主编,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出版社,2004年9月第一版。【古籍】《黄帝内经灵枢白话解》,王洪图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130;《黄帝内经素问译释》,南京中医学院编著,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7:46;《难经白话解》,王洪图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5;《伤寒论》,汉·张仲景,上海人民出版社,1976;《金匮要略讲义》,何任主编,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1984:79;《诸病源候论校注》,丁光迪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1991;《备急千金要方校释》,李景荣等校释,人民卫生出版社,1998;《圣济总录》,人民卫生出版社,1962:915;《仁斋直指方论》,宋·杨士瀛,福建科学技术出版社,1989:277-290。分值(分)5分5分5分5分20分(计入期末考试总分中)《中医基础理论》教学大纲TheBaicTheoryofTraditionalChineeMedicine开课(二级)学院:基础医学院课程性质:必修课学分:4学分学时:56学时本课程总学时为56学时,以课堂讲授为主,结合多媒体教学。前期课程:无要求授课对象:护理、管理、卫生、中药本科专业考核方式:考试、考查(论文),其中期末考试占80%,平时成绩占20%,平时成绩主要通过论文进行评定。平时成绩占总成绩的20%。课程基本要求(或课程简介):《中医基础理论》是学习中医学的一门必修的基础理论课程。其内容具体包括《中医学导论》、《中医藏象学》、《中医病因病机学》三个板块。《中医学导论》主要介绍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形成与发展、中医学与古代哲学的关系等基本知识。《中医藏象学》主要论述人的形态组织结构、生理功能活动的规律及其相互关系。《中医病因病机学》介绍了中医研究和阐释人类疾病的起因及其发生、发展和转归规律。TheBaicTheoryofTraditionalChineeMedicinemainlyintroducetheformationanddevelopmentofTCMtheory,therelationhipbetweenTCMandAncientPhiloophy,the大纲内容:一、前言【课程目的】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要求学员基本掌握、熟悉或了解中医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等内容,为学习中医其他课程打下必要的基础。【教学要求】二、教学要求和内容、方法第一章绪论【目的要求】1.了解中医药的起源。2.了解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形成。3.熟悉中医学的基本特点。【教学内容】第一节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形成与发展第二节中医学的基本特点1.整体观念。2.辨证论治。【教学方式】以课堂讲授为主,结合多媒体教学以及自学讨论。第二章中医学的哲学基础【目的要求】1.了解中医学与古代哲学的关系。2.掌握元气论、阴阳学说、五行学说的基本内容。3.了解元气论、阴阳和五行学说在中医学中的应用概况。【教学内容】第一节元气论1.气的起源和概念。2.元气论的主要内容。3.元气论在中医学中的应用。第二节阴阳学说1.阴阳的概念。2.阴阳的属性区分。3.阴阳之间的相互关系。(1)对立制约(2)互根互用(3)消长平衡(4)相互转化4.阴阳学说在中医学中的应用。(1)说明组织结构(2)说明生理活动(3)说明病理变化(4)用于疾病诊断(5)用于疾病治疗第三节五行学说1.五行的概念。2.五行的特性。3.事物属性的五行分类。4.五行相生相克。5.五行之间的生克异常。6.五行学说在中医学中的应用。(1)说明五脏的生理功能及其相互关系(2)说明五脏病变的相互影响(3)用于疾病诊断(4)用于疾病治疗第四节中医学的主要思维方法1.中医学思维方法的特点。2.中医学的主要思维方法。【教学方式】以课堂讲授为主,结合多媒体教学以及自学讨论。第三章气血津液【目的要求】1.熟悉气血津液的概念。2.掌握气的生成、功能和运动形式。3.了解元气、宗气、营气、卫气的生成、分布和功能特点。4.掌握血的生成、功能和运行规律。5.了解津液的生成、功能以及输布与排泄过程。6.了解气血津液之间的相互关系。【教学内容】第一节气1.气的生成。2.气的功能。(1)推动作用(2)固摄作用(3)温煦作用(4)防御作用(5)气化作用3.气的运动。4.气的分类。(1)元气(2)宗气(3)营气、卫气第二节血1.血的生成。2.血的功能。(1)营养滋润作用(2)血是精神活动的主要物质基础(3)载气3.血的运行第三节津液1.津液的生成。2.津液的功能。(1)滋润和营养作用(2)化生血液(3)载气3.津液的输布与排泄。第四节气血津液之间的关系1.气与血的关系。2.气与津液的关系。3.血与津液的关系。【教学方式】以课堂讲授为主,结合多媒体教学以及自学讨论。第四章脏腑【目的要求】1.熟悉藏象的概念。2.熟悉藏象学说的特点。3.掌握五脏各自的生理功能。4.掌握六腑各自的生理功能。5.了解脑和女子胞的生理功能。【教学内容】第一节五脏1.心(1)主血脉(2)主神志(1)主气司呼吸(2)主通调水道(3)主朝百脉(4)主治节(1)主藏精,主生长、发育与生殖(2)主水液(3)主纳气第二节六腑1.胆2.胃3.小肠4.大肠5.膀胱6.三焦第三节奇恒之腑1.脑2.女子胞第四节脏腑之间的关系1.脏与脏的关系。2.脏与腑的关系。3.腑与腑的关系。【教学方式】以课堂讲授为主,结合多媒体教学以及自学讨论。第五章病因【目的要求】1.了解病因的概念及其内容分类。2.掌握六淫及疫疠之邪各自的性质和致病特点。3.掌握七情与五脏的关系及其各自致病特点。4.熟悉饮食失宜与疾病的关系。5.熟悉劳逸失当与疾病的关系。6.掌握痰饮和瘀血的概念、形成及其致病特点。【教学内容】第一节外感病因1.六淫。(1)风邪(2)寒邪(3)暑邪(4)湿邪(5)燥邪(6)火(热)之邪2.疠气。(1)疠气的性质和致病特点(2)影响疠气发生与流行的因素第二节内伤病因1.内伤七情。(1)喜(2)怒(3)忧(4)思(5)悲(6)恐(7)惊2.饮食失宜。(1)饥饱失常(2)饮食不洁(3)饮食偏嗜3.劳逸失当。(1)过劳(2)过逸第三节病理产物形成的病因1.痰饮2.瘀血【教学方式】以课堂讲授为主,结合多媒体教学以及自学讨论。第六章病机【目的要求】1.熟悉邪正的概念。2.熟悉发病的基本原理。3.掌握邪正盛衰的病理变化。4.掌握阴阳失调的病理变化。5.熟悉气血津液失常的基本病理变化。【教学内容】第一节发病机理1.正气在疾病发生中的作用。2.邪气在疾病发生中的作用。3.邪正斗争与发病缓急。第二节病变机理1.邪正盛衰。(1)邪正盛衰与虚实变化(2)邪正盛衰与疾病转归2.阴阳失调。(1)阴阳偏盛(2)阴阳偏衰3.气血津液失常。(1)气失常(2)血失常(3)津液失常【教学方式】以课堂讲授为主,结合多媒体教学以及自学讨论。第七章养生与治则【目的要求】1.了解养生的基本原则。2.了解养生的主要方法。3.了解未病先防、既病防变的方法4.了解治则的概念及其与治法的关系。5.掌握扶正祛邪的概念及其应用原则。6.掌握标本先后的概念及其应用原则。7.掌握正治、反治的概念及其常用治法。8.熟悉因人因地因时制宜的概念及其应用原则。【教学内容】第一节养生1.养生的基本原则。2.养生的主要方法。第二节治则1.正治与反治。2.治标与治本。3.扶正与祛邪。4.调整阴阳。5.调理脏腑。6.因人因时因地制宜。三、课时分配教学内容第一章绪论第二章中医学的哲学基础第三章气血津液第四章脏腑第五章病因第六章病机第七章养生与治则机动合计四、大纲使用说明大纲使用对象为护理、管理、卫生、中药本科专业学生,为必修课。五、主要参考书目《中医基础理论》,孙广仁主编,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2年8月第一版。讲课时数68614882456实验内容实验时数【教学方式】第二章舌诊【目的要求】1.掌握舌诊的方法,正常舌象的表现,异常舌象的表现及其一般临床意义。能够识别临床常见舌象。2.熟悉舌的结构,舌诊原理。3.了解舌诊的研究进展。【教学内容】1.舌的结构,舌诊原理,舌面的分布,舌诊的内容和正常舌象,诊舌的方法和注意事项。2.望舌体。舌色的淡、红、绛、青、紫,舌形的老、嫩、荣、枯及胖大、瘦薄、点刺、裂纹、齿痕等,舌态的强硬、痿软、颤动、歪斜、短缩、吐弄,舌下络脉等的表现及其临床意义。3.望舌苔。苔质的厚薄、润燥、腻腐、剥落,苔色的白、黄、灰黑的表现及其临床意义。4.舌象分析要点,舌诊的一般临床意义。5.舌诊研究进展。【教学方式】1.掌握咳嗽、喘、哮、呃逆、嗳气、喷嚏、谵语等变化及其一般临床意义。2.熟悉呼吸、语言、呕吐等声音的高低、强弱、清浊等变化的一般临床意义。3.了解口气、汗、痰、二便、带下以及病室气味等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教学内容】1.听声音:发声、语言、呼吸、咳嗽、呕吐、呃逆、嗳气、太息、喷嚏、呵欠、肠鸣等声音变化及其临床意义。2.嗅气味:口气、各种排出物及病室气味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教学方式】课堂讲解为主,有条件时可听病理声音录音。第四章问诊【目的要求】1.掌握问诊的内容,常见现在症的表现及其临床意义。2.熟悉问诊的方法及注意事项。3.了解问诊的意义。【教学内容】1.问诊的意义、方法及注意事项。2.问诊的内容:一般情况、主诉、现病史、既往史、个人生活史、家族史询问意义,询问方法与要求。3.问现在症:寒热、汗、疼痛、头身胸腹不适、耳目、睡眠、饮食口味、二便、经带、小儿等询问的内容,常见症状的表现及临床意义。【教学方式】课堂讲解为主。有条件可选用问诊录音录像示范,或选择病例进行见习。第五章切诊【目的要求】1.掌握寸口脉诊的方法,正常脉象的特征,常见脉象(浮、沉、迟、数、实、虚、洪、细、弦、紧、滑、涩、濡、缓、弱、微、促、结、代)的特征与临床意义,相兼脉的结合与主病规律。能够基本辨识临床常见脉象(浮、沉、迟、数、洪、细、弦、滑、弱、促、结、代等)。2.熟悉脉诊的原理及诊脉意义,脉象的生理变异,长、短、芤、革、牢、伏、散、动、疾脉的特征和临床意义,诊妇人脉、诊小儿脉的特殊性。3.了解遍诊法、三部诊法的诊脉部位,真脏脉的特征和临床意义,脉诊的研究进展。【教学内容】1.脉诊的原理,脉诊的意义。2.诊脉部位和方法:寸口诊法、三部九候诊法、人迎寸口诊法、仲景三部诊法。诊脉的时间、体位、指法。3.脉象要素。4.正常脉象表现,正常脉象特点,胃、神、根的含义、特征和意义,脉象的生理变异。5.二十八脉的脉象及意义。6.相似脉的鉴别比较,相兼脉与主病规律,真脏脉的含义、特征和临床意义。7.诊妇人脉与小儿脉。8.脉诊研究进展。【教学方式】课堂讲解结合示范性教学,有条件可进行临床见习。第六章按诊【目的要求】1.掌握按诊的方法,按脘腹的内容及意义。2.熟悉按诊的意义,按胸胁、按肌肤、按手足、按腧穴的内容与意义。3.了解按诊的研究进展。【教学内容】1.按诊的叩、按、摸等操作方法,按诊的意义。2.按胸胁、按脘腹、按肌肤、按手足、按腧穴的方法、内容与意义。3.按诊研究进展。【教学方式】课堂讲解结合示范性教学,部分内容自学。中医辨证学第一章八纲辨证【目的要求】1.掌握八纲辨证的概念。掌握八纲各纲证候的概念、一般证候的表现及临床类型。掌握表证与里证、寒证与热证、虚证与实证的鉴别要点。掌握阳虚证、阴虚证、亡阳证、亡阴证的概念与证候表现。2.熟悉八纲之间的相兼、错杂、真假、转化关系。熟悉八纲辨证的意义。3.了解八纲辨证的发展情况。4.初步学会对临床病例进行八纲辨证。【教学内容】1.八纲辨证的概念与临床意义。2.八纲基本证候:表里辨证、寒热辨证、虚实辨证、阴阳辨证。3.八纲证候间的关系:证候相兼、证候错杂、证候真假、证候转化。4.八纲辨证的意义。【教学方式】课堂讲授,组织病例讨论分析。第二章气血津液辨证【目的要求】1.掌握气血津液辨证的含义,各自包括的证候。掌握气虚、血虚、气滞、血瘀,痰、饮、水停、津液亏虚等证的含义与证候表现。2.熟悉气血津液辨证的实质是辨别证的原因与性质,熟悉其辨证意义。3.了解气血津液辨证各证之间的兼并、因果关系。4.初步学会对临床病例进行气血津液辨证。【教学内容】1.气血津液辨证的概念及意义。2.气血辨证:气虚类证,血虚类证,气滞类证,血瘀证,血热证,血寒证。3.津液辨证:痰证,饮证,水停证,津液亏虚证。【教学方式】课堂讲授,部分内容自学,组织病例讨论分析。第三章脏腑辨证【目的要求】1.掌握各脏腑的病变范围和病机特点,掌握各脏腑常见证的概念、证候表现和病机分析、辨证要点。2.熟悉脏腑辨证的概念,基本方法,意义及运用范围。3.了解脏腑之间的发病关系。4.初步学会运用脏腑辨证的知识对临床典型病例进行辨证。【教学内容】1.脏腑辨证的概念,基本方法,运用范围及意义。2.心病的病变范围、病机特点,常见证(心血虚证、心阴虚证、心气虚证、心阳虚证、心阳暴脱证、心火亢盛证、心脉痹阻证、痰蒙心神证、痰火扰神证、瘀阻脑络证)的含义、临床表现及病机。3.肺病的病变范围、病机特点,常见证(肺气虚证、肺阴虚证、风寒犯肺证、风热犯肺证、燥邪犯肺证、肺热炽盛证、痰热壅肺证、寒痰阻肺证、饮停胸胁证)的含义,临床表现及病机。4.脾病的病变范围、病机特点,常见证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