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PAGEPAGE1期末卷(一)-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高频考题期末测试卷(人教版(2019))(考试时间:60分钟试卷满分:100分)【考试范围:必修一】第Ⅰ卷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请从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选出正确的一项)北京时间2023年10月26日11时14分,搭载神舟十七号载人飞船的长征二号F遥十七运载火箭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点火发射(见图1),约10分钟后飞船进入预定轨道,约6.5小时后与中国空间站(距地面约400km,见图2)对接成功。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中国空间站所处的最低一级天体系统(
)A.由炽热气体组成B.中心天体存在生命C.由众多恒星组成D.直径约10万光年2.中国空间站所在的大气层(
)A.天气变化剧烈B.臭氧含量最大C.氮气比重最多D.处于电离状态3.对中国空间站与地面的信息联系影响最大的是(
)A.太阳辐射B.月食现象C.耀斑爆发D.陆地地震〖答案〗1.B2.D3.C〖解析〗1.中国空间站所处的最低一级天体系统是地月系,中心天体为地球,由炽热气体组成的是太阳,不是最低一级的天体系统,A错误;地球存在生命,B正确;地月系主要由地球(行星)、月球(卫星)组成,C错误;月地距离为36.3万千米,直径远小于10万光年,D错误。故选B。2.结合题干可知,中国空间站距地面约400km,处在高层大气中,高层大气处于电离状态中,D正确;对流层天气变化剧烈,A错误;平流层臭氧含量最大,B错误;在低层大气中氮气比重最多,C错误。故选D。3.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可知,耀斑爆发产生的高能带电粒子会扰动电离层,干扰无线电短波通信,影响中国空间站与地面的信息联系,而太阳辐射、月食现象、陆地地震都不会对无线电短波通讯造成影响,C正确,排除ABD,故选C。2023年9月7日,在承德丰宁满族自治县首次发现两具1.3亿多年前“热河生物群”植食性恐龙化石。读地质时期气候变化图,完成下面小题。4.恐龙大灭绝发生的时间及当时的气候特点,对应正确的是(
)A.甲末期--冷干B.丙末期--冷湿C.乙末期--暖干D.乙末期--暖湿5.相对于新生代其他时期,新生代第四纪总体上(
)A.全球冰川范围缩小B.海平面总体上升C.许多生物向较高纬度迁移D.利于物种在岛屿间交流〖答案〗4.C5.D〖祥解〗4.根据所学知识和地质时期气候变化图可知,丙是距今5.41亿年~2.52亿年的地质年代,是古生代;乙是距今2.52亿年~6600万年的地质年代,是中生代;甲是距今6600万年至今的地质年代,是新生代。恐龙大灭绝发生的时间是中生代末期,即乙末期,因此AB错误;相对于现代,乙末期气候较为暖干,因此C项正确,D项错误。故选C。5.根据所学知识和图可知,相对于新生代其他时期,新生代第四纪时期总体上气温较低,使得海平面下降,冰川范围扩大,许多生物向更加温暖的低纬度迁移,因此ABC错误;冰川面积增加,使得部分岛屿相连,有利于物种在岛屿间交流,因此D项正确。故选D。2023年8月6日山东德州市平原县发生5.5级地震,震源深度10千米。地震预警在地震波到达前通过手机、应急广播等方式,提前几秒至几十秒向用户发出地震警报。下图为北京某市民手机收到的地震预警信息。据此完成下面小题。6.此次地震的震源位于(
)A.地壳B.上地幔C.下地幔D.地核7.本次地震,北京烈度较小的主要原因是(
)A.震源深度深B.预警及时C.距震中远D.房屋坚固8.监测此次地震受灾情况,主要应用的地球空间信息技术是(
)A.RSB.BDSC.GPSD.GIS〖答案〗6.A7.C8.A〖解析〗6.由材料可知,此次地震的震源深度为10千米,地壳的平均厚度为17千米,且在陆地,故震源深度位于地壳。A正确,BCD错误,故选A。7.同一个地震,只有一个震级,但不同地区烈度不同,由图信息可知,北京与震中距离较远,地震波传播过程中能量减弱较多,烈度较小,C正确;震源深度并不深,A错误;预警及时与烈度无关,B错误;房屋坚固程度,会影响受损的程度,D错误,故选C。8.监测此次地震受灾情况,可以应用RS技术,能迅速获得受灾的实时信息,受灾的程度及大致分布等,A正确;BDS、GPS主要是定位功能,BC错误;GIS不能获取信息,D错误,故选A。来自新疆开都河的神奇之水在广袤的巴音布鲁克草原上蜿蜒流过,形成九曲十八弯。下图示意巴音布鲁克草原上的九曲十八弯。据此完成下面小题。9.图中河曲主要形成于河流的(
)A.上游B.中下游C.入海口D.出山口10.随着河曲发展,该地最容易形成的地貌是(
)A.牛轭湖B.堰塞湖C.冲积扇D.沙丘链〖答案〗9.B10.A〖解析〗9.河曲指河道弯曲,形如蛇行的河段,多见于河流的中下游,当河床坡度减小以后,河流的下蚀作用减弱,而侧蚀作用明显,河流不断地侵蚀河岸、扩展河床,致使河道开始发生弯曲,B正确。河流上游以山地为主,流速较快,下切侵蚀形成V型河谷;河流入海口泥沙沉积形成三角洲;河流出山口常见冲积扇(洪积扇)ACD错误。故选B。10.随着河曲发育,凹岸侵蚀、凸岸沉积,最终河流裁弯取直,形成牛轭湖,A正确;堰塞湖是滑坡、泥石流阻塞河道形成的,B错误;冲积扇是河流出山口处形成的沉积地面,C错误;沙丘链是风力沉积形成的,D错误。故选A。冬季我国北方农民常采用大棚种植蔬菜、花卉等作物。左图为大棚农业景观图,右图为大气受热过程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11.从右图中可以看出,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①表示大气辐射B.②表示大气逆辐射C.④表示地面反射D.⑤表示长波辐射12.大棚对大气受热过程的影响,正确的是(
)A.①不变B.②增强C.③增强D.④减弱13.前后两天中,与阴天相比,晴天时(
)A.①减弱B.③增强C.④减弱D.⑤增强〖答案〗11.A12.C13.D〖祥解〗11.大棚农业的发展是利用“温室效应”原理。从右图可知:①为大气辐射、②为太阳辐射、③为大气逆辐射、④为地面辐射、⑤表示短波辐射,A正确,BCD错误。故选A。12.塑料薄膜对太阳的短波辐射基本上是透明的,削弱的很少,②减弱,B错误;大棚内地面增温后又以长波辐射的形式向外辐射热量,塑料大棚阻碍长波辐射,④增强,①减弱,AD错误;棚内热量难以扩散,大气温度高,③大气逆辐射增强,C正确。故选C。13.晴天地面气温高,大气辐射增强,①错误;晴天的云量少,大气逆辐射减弱,B错误;晴天地面温度高,地面辐射增强,C错误;晴天,大气的削弱作用弱,太阳辐射被大气吸收热量增多,D正确。故选D。地表物质不同其热力性质也就不同。林地增温与降温的速度、幅度远低于裸地。下图表示某地区地表情况。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4.下面A、B、C、D四幅示意图,与该地区白天高空和低空等压面分布相符的图是(
)A.B.C.D.15.能正确表示该地白天热力环流过程的示意图是(
)A.B.C.D.〖答案〗14.B15.B〖解析〗14.林地增温与降温的速度、幅度远低于裸地,因此白天近地面林地升温慢,温度较低,形成高压,图中等压面向上弯曲为高压,向下弯曲为低压,AD近地面为低压,AD错;近地面的气压形势与高空相反,C上下的等压面一致,B相反,C错,B对。故选B。15.林地增温与降温的速度、幅度远低于裸地,因此白天近地面林地升温慢,温度较低,形成高压,近地面大气在林地下沉,在两侧裸地上升,AC林地大气运动状态不一致,AC错;B林地近地面大气下沉,D林地近地面大气上升,B对,D错。故选B。营口盐场位于我国四大盐区的辽东湾盐区,是辽宁省最大的盐场。营口盐场地处辽东半岛西南沿海,占地175km²,素有“百里银滩”之称,当地降水量较少且集中于夏秋季。下图为营口盐场晒盐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6.推测营口盐场晒盐旺季集中于(
)A.春季B.夏季C.秋季D.冬季17.营口盐场晒盐的有利条件包括(
)①地形平坦②降水量丰富③风力较小④多晴朗天气A.①②B.②④C.③④D.①④〖答案〗16.A17.D〖解析〗16.由题中信息可知,当地降水集中于夏秋季,冬季气温低,蒸发弱;春季降水少,光照充足,气温较高,且风力较大,有利于水分蒸发,便于晒盐。故A选项正确。17.结合所学只是可知,盐场需要气温高、降水少、多风、日照强等有利于蒸发的气候条件和面积广阔的平坦海滩、淤泥质海岸。营口盐场晒盐的有利条件包括①地形平坦和④多晴朗天气,②降水量丰富和③风力较小并非有利因素,排除ABC,故选D。鱼鳞坑是我国水土流失最严重的黄土高原地区陡坡地植树造林的整治工程,因俯视形状看起来像鱼的鳞片一样,所以叫鱼鳞坑,如下图所示。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8.流经黄土高原的黄河主要参与(
)A.海陆间循环B.陆地内循环C.海上内循环D.以上都是19.鱼鳞坑有利于植被成活,主要原因是鱼鳞坑(
)①增加了水汽输送②减少了地下径流③增加了下渗量④减缓了地表径流流速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答案〗18.A19.D〖祥解〗18.水循环的三种类型是:海上内循环、海陆间循环、陆地内循环;黄河水通过地表径流注入海洋,参与的是海陆间循环,A正确,BCD错误。故选A项。19.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俯视形状看起来像鱼的鳞片一样,交错排列,故鱼鳞坑拦截坡面的地表径流,减小地表流速,导致下渗水量增加,地下水量随之增大,故③④正确,②错误;鱼鳞坑对水汽输送影响不大,故①错误。结合选项,D正确。秸秆还田在农业生产中具有重要的作用。为了研究不同方式的秸秆还田对农业生产的影响,某研究小组在我国东北地区进行了未施用秸秆与三种不同秸秆还田方式(秸秆覆盖还田、秸秆翻压还田、秸秆均匀还田)的对比实验。下图为实验数据统计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20.影响东北地区秸秆还田效果的主要因素是(
)A.土质B.风蚀C.降水D.热量21.属于秸秆覆盖还田的是(
)A.甲B.乙C.丙D.丁22.与其它两种还田方式相比,秸秆均匀还田可以(
)A.增加土壤容重B.改善土壤结构C.延缓秸秆腐解D.减少土壤侵蚀〖答案〗20.D21.C22.B〖解析〗20.秸秆还田效果主要受秸秆腐解速度影响,东北地区冬季气温低,微生物的活性低,秸秆腐解速度慢,影响还田的效果,D正确;土质、风蚀、降水对秸秆还田的效果影响较小,ABC错误,故选D。21.土壤有机质含量越高,土壤的容重越小,三种还田方式,均匀还田效果最好,有机质含量最高,覆盖还田秸秆转化没有翻压还田高,因此,土壤容重高于翻压还田,但由于覆盖还田可以减少土壤侵蚀,使土壤有机碳含量高于翻压还田,由图可知,甲土壤的容重和有机碳含量差不多,应是未施用秸秆,A错误;乙有机碳含量最高,容重最小,应为均匀还田,B错误;丙有机碳含量介于乙和丁之间,为覆盖还田,C正确;丁为秸秆翻压还田,D错误,故选C。22.秸秆均匀使土壤和秸秆接触,加快秸秆的腐解,增加土壤的有机质,改变土壤的疏松度,增大土壤的孔隙,改善土壤的结构,减少土壤的容重,但地表缺少覆盖物,会增加土壤的侵蚀,B正确,ACD错误,故选B。叶面积指数指单位土地面积上植物叶片总面积占土地面积的倍数。如图示意我国宁夏回族自治区某小流域两种天然林地叶面积指数在某年一段时间内的变化。据此完成下面小题。23.推测两种天然林的类型是(
)A.甲是常绿阔叶林B.乙是常绿阔叶林C.甲是落叶阔叶林D.乙是落叶阔叶林24.影响两种天然林空间分布的主导因素是(
)A.地形B.水源C.纬度D.土壤25.距元旦180天前后甲天然林叶面积指数降低,可能是遭遇了(
)A.冰雹B.干旱C.洪涝D.霜冻〖答案〗23.C24.A25.B〖解析〗23.由材料可知,图示意我国宁夏回族自治区某小流域两种天然林地叶面积指数在某年一段时间内的变化,宁夏回族自治区位于温带,常绿阔叶林位于亚热带,B错误;甲森林叶面积指数夏季高,距元旦330天时接近0,说明为落叶阔叶林,A错误,C正确;乙森林距元旦330天时叶面积指数仍然较高(接近2),且季节变化小,说明为常绿针叶林,D错误。故选C。24.该小流域位于宁夏回族自治区,故面积较小,纬度差异不大,不会引起植被变化,C错误;该小流域能够发育两种森林,说明水源条件差异不大,B与题意不符;土壤不是影响森林类型分布的主要因素,D错误;影响森林类型分布的主导因素是地形(高度、坡向等),地形会影响水热条件,导致森林类型分布不同,A正确。故选A。25.距元旦180天前后为6月份,不可能有霜冻,D错误;宁夏气候干旱,冰雹不会造成叶面积指数连续明显下降,即使发生洪涝,积水时间也不会过长,导致森林落叶,AC错误;推测是出现干旱,导致森林落叶,使叶面积指数下降,B正确。故选B。第Ⅱ卷二、综合题:本题共3小题,共50分。26.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8分)海河水系的永定河、潮白河在穿过崇山峻岭之后,流向东南,蜿蜒于平原之上。密云水库是北京最大饮用水源供应地。白河和潮河是密云水库两大入库河流,最后通过潮白河汇入渤海。下图为我国某区域地形图。(1)从水循环类型角度判断,密云水库中的水主要参与哪类循环,简述判断依据。(6分)(2)从水循环地理意义的角度简述潮白河对地理环境的影响。(6分)(3)北京城市规划中提高了西部、西北部的植被覆盖率,简述此规划对该地水循环各环节的影响。(6分)〖答案〗(1)海陆间。判断依据:密云水库的水通过潮白河,最终汇入渤海;密云水库降水的水汽主要来自太平洋。(2)塑造地表形态;为海洋输送物质;汇集地表水,提供水资源;调节当地小气候。(3)北京西部、西北部地势起伏较大,提高该地区的植被覆盖率可以使植被截留的水量变大,增加地表水下渗量,增大地下径流量,减小地表径流量,增大植物蒸腾量。〖祥解〗本题以海河水系为材料,涉及水循环的环节、类型、地理意义等相关知识,考查学生描述和阐释地理事物的能力,体现了区域认知、综合思维的地理学科核心素养。【详析】(1)由材料信息可知,密云水库的水通过潮白河,最终汇入了渤海,且密云水库流域降水中的水汽主要来自太平洋,因此可知密云水库中的水主要参与了海陆间的水循环。(2)本题可以从塑造地表形态、输送物质及提供水源等角度进行分析。潮白河塑造了流域内的地表形态,河流携带冲刷的碎屑物,为海洋输送了大量的物质,潮白河汇集了该流域内的地表水,为该区域提供了大量的水资源,河流对周边气候具有一定调节作用。(3)结合图中信息分析植被覆盖率增加对水循环各环节的影响即可。北京西部、西北部地势起伏较大,提高该地区的植被覆盖率,树冠茂密、根系较为发达,可以使植被截留的水量变大,增加地表水下渗量,增大地下径流量,减小地表径流量,减少地表径流对坡面的冲刷,增大植物蒸腾量。27.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4分)2023“巅峰使命”珠峰科考由青藏高原综合科学考察研究队组织展开,科考队将完成极高海拔气象站技术升级、雪冰样品采集、冰芯钻取、岩石样品采集等十多项既定的科考任务。2023年5月23日12时30分许,2023年珠峰科考13名科考登顶队员成功登顶珠穆朗玛峰。左图为本次科考登顶路线示意图,右图示意大本营附近地表物质。(1)观察左图,列举两例冰川侵蚀地貌。(4分)(2)据右图,描述大本营附近地表物质的特点。(4分)(3)撰写两项本次科考活动的科研课题。(6分)〖答案〗(1)角峰、刃脊、U形谷、冰斗。(2)大小不一,棱角分明。(3)全球气候变暖、珠峰高度变化、珠峰地区环境变化、高海拔地区人体生理反应等。〖祥解〗本大题以珠峰攀登为材料设置试题,涉及冰川地貌、外力作用等相关内容,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描述和阐释地理事物,论证探讨地理知识的能力,旨在培养学生综合思维等核心素养。【详析】(1)据图判断可知,珠峰主峰较为尖锐,属于角峰;珠峰两侧的山脊显得较为锋利,属于刃脊;图中大本营所处于山谷之中,该山谷相对宽阔,两侧呈“U”形,是冰川侵蚀形成的“U”形谷;图中多处山体出现了较大的凹陷,部分凹陷有冰川覆盖,山体凹陷处属于冰斗。(2)据图可知,大本营附近的地表岩石受是到冰川侵蚀作用形成的堆积物,没有明显的分选性,具有大小不一、棱角分明的特点。(3)本次科考活动的科研课题应该符合科考活动的主题,应与珠峰附近的自然环境、科学研究方面有关。例如:全球气候变暖会使珠峰附近的冰川融化加剧,故可以以全球气候变暖对珠峰的影响作为课题;由于珠峰地处板块消亡边界,地壳碰撞挤压,所以珠峰的高度仍处在变化之中,故可以以珠峰高度的变化作为课题;由于攀登珠峰的人流量越来越多,产生了较多的垃圾并且随意丢弃,对珠峰地区环境造成了较大的负面影响,故可以以珠峰地区环境变化作为课题;由于珠峰海拔极高,人类到该地区会产生严重的高原反应,故可以以研究高海拔地区人体生理反应作为课题。28.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8分)草原土壤指草原、湿草原和森林草原植被下形成的富含有机质的暗色土壤,广泛分布于温带、暖温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版教育信息化项目实施及合作保密协议3篇
- 二零二五年度园林绿化养护与节水技术应用合同3篇
- 2025版学校门卫服务及校园安全防范协议2篇
- 2025年度新型城镇化项目卖方信贷贷款合同
- 二零二五版毛竹砍伐与生态旅游项目投资合作协议2篇
- 2025年度数据中心外接线用电环保责任合同
- 二零二五年度GRC构件定制化设计与施工服务合同3篇
- 二零二五年度公司自愿离婚协议书编制指南
- 个人借款抵押车全面合同(2024版)2篇
- 2025年度录音棚音响设备采购保密协议3篇
- 2025届高考语文复习:散文的结构与行文思路 课件
- 电网调度基本知识课件
- 拉萨市2025届高三第一次联考(一模)语文试卷(含答案解析)
- 《保密法》培训课件
- 回收二手机免责协议书模板
- (正式版)JC∕T 60023-2024 石膏条板应用技术规程
- (权变)领导行为理论
- 2024届上海市浦东新区高三二模英语卷
- 2024年智慧工地相关知识考试试题及答案
- GB/T 8005.2-2011铝及铝合金术语第2部分:化学分析
- 不动产登记实务培训教程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