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国各国的巅峰时期的势力_第1页
战国各国的巅峰时期的势力_第2页
战国各国的巅峰时期的势力_第3页
战国各国的巅峰时期的势力_第4页
战国各国的巅峰时期的势力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谈春秋之大国之巅各国势力鼎盛时期

古者,天子地方千里,中之而为都。天子六军,共七万五千士卒但到了战国时期出现一些疆域远超千里的大国,军队数量也远超六军,达到数十万之众。他们每一个都有席卷天下,包举宇内,囊括四海之意,并吞八荒之心魏国鼎盛时期(前403-前340)疆域:陕西北部与东南部,山西西南部,河南东北部,河北中部与南部魏①②③④河西之地魏国本土:河东之地中山国之地河内之地

魏国鼎盛时期,向西夺取秦国七百里河西之地①,向北越过赵国灭掉中山国④,得地二百余里,向内沿袭晋国本土封地河东之地②与河内之地③,并在河内之地的基础上向南大败楚国,占领包括大梁在内的黄河以南约四百里地。

至此,千里本土加之外拓的一千三百里地,魏国成为地广二千余里的超级大国。与楚国的地广人稀不同,魏国拥有数量最多的城池与人口,拥有横行天下的五万魏武卒,综合实力在战国前期独占鳌头,是战国的第一代霸主。

魏国地缘并不好,首先领土被分割成三部分,河东与河内被韩国截断,中山与本土被赵国隔断,三部分皆处于四战之地,终不能长期保存。

魏惠王说过:“河内凶,则移其民于河东,河东凶亦然”。看出其无奈。东西领土的联系仅能通过上党走廊与黄河连通,有时还需借道韩国。

魏国的扩张方向也模糊不清,一时向西攻秦国,一时又向东征战中原,终一无所得衰落原因齐国的鼎盛时期

(前301-前284)疆域:今山东大部分,江苏与安徽北部,河南东北部,河北东部小部分

齐国在桂陵之战与马陵之战先后歼灭霸主魏国十余万精锐,使之元气大伤,回来经过齐威王与齐宣王整顿吏治等改革,渐渐成为一流强国。在齐愍王时期,齐国趁山东各国合纵攻秦之时,发兵鲸吞宋国这一肥肉,人言“百里楚不如十里宋”,可见其利得。齐闵王还逼迫质齐太子芈横,以护送归国为条件,要求楚新君割让淮北二百里地。齐愍王后期吞宋楚共五百里地,大肆扩军至六十万之众,城池从威王时期的百二十城扩至二百余城,成为战国中期最强大的国家,与秦国昭襄王并称“东西二帝”。但齐愍王的诸多激进行为为覆灭埋下祸根….宋地三百里楚地淮北二百里齐本土一千五百里齐愍王灭宋后,疆域逾两千里韩国鼎盛时期(前362年--前333年)公元前375年,韩国灭掉千乘之国郑国,一跃成为千里大国。前355年,申不害在韩国实行变法,操练新军,使韩国“国治兵强”,国力达到鼎盛。韩国兵力维持在15-20万,宜阳等地富有制作兵器所需的铁、铜矿。韩国最令诸侯畏惧的是射程800米以上的强弓劲弩,这使得战国前期诸侯不轻言伐韩。三家初分晋③②①上党圈宜阳圈首都新郑圈韩国主要分成以新郑、宜阳、上党为中心的三个部分,各数百里,中部嵌有天子的王畿,主要为今日山西南部与河南北部地区。战国后期,由于宜阳与上党相继被秦国攻占,韩国最后岁月能保有的只有新郑圈了,韩灭后,新郑圈被设为秦朝颍川郡。燕国鼎盛时期范围:山东大部分,河北东北部,辽宁大部分前284---前279

由于齐愍王趁燕国子之之乱,发兵在燕境烧杀掳掠,作城下之盟,继位的燕昭王发誓向齐国复仇。燕昭王倾王室之资修建黄金台招贤纳士,内既有苏秦、邹衍、剧辛之辈匡扶国政,外又有乐毅等名将在辽东秘密训练20万燕国新军,很快燕国国力有了质的提高。

齐愍王趁山东各国攻秦时独吞宋国,引起各国不满,燕昭王利用此契机组建合纵,发起五国联军向第一强国齐国进攻。

由于乐毅正确的指挥,五国联军在济西之战击溃齐国40万军队,剩下20齐新军作鸟兽散,齐国绝大部分地区迅速被联军占领,仅剩即、墨两城了。伐齐前伐齐后齐灭后,五国分享胜利果实,魏国分得老宋国之地,赵国分得河间之地,楚收复淮北二百里地,秦分地陶郡之地,燕国出力最多,分得齐大部分地区燕国一跃成为地广三千里,人口最多的战国第一强国,但维持的时间只有六年赵国鼎盛时期(前280-前260)疆域:河北大部分,山西北部与中南部,河南东北部以及内蒙古阴山以南河套平原赵国经过赵武灵王的胡服骑射迅速成为东方第一军事强国向北:北击匈奴,阴山以南俱为赵地,设五原郡,云中郡,雁门郡向南:接受韩太守冯亭献的上党之地(17城)向东:五国攻齐,分得河间之地约五百里。向西:阏与之战,斩首秦军八万战国后期,赵国成为唯一能与秦抗衡的东方第一大国,领土达二千余里,带甲六十万,君臣同心,名将文才辈出。前260年,赵国在长平之战中战死五万,被坑杀四十万士兵,此次东方六国再无力阻止秦统一的步伐楚国鼎盛时期(前339-前329)疆域:今河南南部,山东南部,陕西东南部,安徽,江苏,浙江,湖北,湖南,江西,贵州等,几乎整个南中国楚威王时期,楚国占领南中国大部分土地。地广五千里,成为战国面积最大的国家。向东:灭掉越国,占领长江下游平原向西:灭巴国,占领长江上游向北:尽灭淮泗小国,占领淮河流域向南:令百越部落称臣,实行类似羁縻统治楚国全盛兵力约50-60万,但楚国军政被“屈、景、昭、靳、项”五大世族把持,楚军十之六七由世族分掌。王族是楚国最大的执政族,但国君最多只能调动十余万兵力。这是楚国北上争霸常失利的一个重要原因在秦国未崛起,魏国新败,齐国未攻宋的数十年里(前339-前311),楚是天下第一强国附加

韩赵魏三大国乃分裂自晋国,可见晋国在春秋时期是绝对体量的超级大国。晋国极盛之时(红色部分)拥有今山西全部,河北东北部、中南部,河南北部,地广三千里。红线所划部分是三晋(韩赵魏)在战国时期除所分本土外扩张的领土。不比晋国本土少。很多人认为晋国是春秋战国历史中最强诸侯国,认为可一统战国,其实是一种误区。晋国全盛之时未必比所分裂出来的魏国强。首先晋国处于春秋,人口与体制可组织的兵力远不如中等战国,国家的凝聚力低下,未有攻灭一个诸侯国的实力。韩赵魏从晋国分裂出来,解放其各自发展与战争的实力,比生于安乐的晋国更加强大晋国:全盛时期兵力不逾二十万,民不满三百万战国“第八强”--越国琅琊广陵朱方吴(姑苏)会稽

春秋晚期,越王勾践灭霸主吴国,北上中原横行淮泗,成为春秋最后最后一任霸主。越国疆域纵向长度近两千里,越国国都从最开始的会稽,到姑苏,到广陵,最后到今山东的琅琊,迁都长度亘古难寻。

战国早期,越国带甲十五万,民逾百万,是一个大国,但越国王室自勾践后接连发生内乱,连续四代国君死于篡位,使越国不断衰败,最后被楚国所灭。因此历史上没有将这个偏居江东的越国列为战国第八强。秦国鼎盛时期(前221-前207)楚霸战国(前207-前202)作者定义项羽灭秦,分天下为十八个诸侯国,自立西楚霸王,王梁楚九郡。七大战国被分割成零碎的诸侯国楚四分:西楚国(九郡),九江国(两郡),衡山国(一郡),临江国(三郡)秦三分:塞国(一郡),雍国(两个半郡),翟国(一郡)齐三分:齐国(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