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扬州市江都市第三中学2024届语文八下期末预测试题含解析_第1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2/M02/07/24/wKhkGWXOvZqAF-oYAALSUxEURqQ303.jpg)
![江苏省扬州市江都市第三中学2024届语文八下期末预测试题含解析_第2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2/M02/07/24/wKhkGWXOvZqAF-oYAALSUxEURqQ3032.jpg)
![江苏省扬州市江都市第三中学2024届语文八下期末预测试题含解析_第3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2/M02/07/24/wKhkGWXOvZqAF-oYAALSUxEURqQ3033.jpg)
![江苏省扬州市江都市第三中学2024届语文八下期末预测试题含解析_第4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2/M02/07/24/wKhkGWXOvZqAF-oYAALSUxEURqQ3034.jpg)
![江苏省扬州市江都市第三中学2024届语文八下期末预测试题含解析_第5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2/M02/07/24/wKhkGWXOvZqAF-oYAALSUxEURqQ3035.jpg)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江苏省扬州市江都市第三中学2024届语文八下期末预测试题考生请注意:1.答题前请将考场、试室号、座位号、考生号、姓名写在试卷密封线内,不得在试卷上作任何标记。2.第一部分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需将答案写在试卷指定的括号内,第二部分非选择题答案写在试卷题目指定的位置上。3.考生必须保证答题卡的整洁。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一、积累与运用。(28分)1.(2分)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美国军舰擅自闯入中国海域,我方对其识别查证,并予以警告驱离。B.钙质可从食物中摄取,只有人们注重食物的合理搭配,就能获得相应的钙质。C.为了提高传统优秀文化特色,学校举办了“寻找家乡名人名画”的活动。D.性格懦弱的李娟的母亲,面对突如其来的家庭变故,表现出了异常的坚韧。2.(2分)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A.学习和复习,是用以掌握知识和巩固知识的两个方面,相辅相成,缺一不可。B.不法分子利用微博、微信等平台实施诈骗,手段不断翻新,令人叹为观止,防不胜防。C.在公共汽车上,看到车匪行劫,许多乘客怒不可遏,挺身和车匪搏斗。D.比亚迪耗时5年研发出全新设计的跨座式单轨“云轨”产品,一经落地,订单纷至沓来。3.(2分)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句是()A.真正的朋友之间,应该间不容发,关系密切如一人。B.为了祖国领土完整,为了民族的尊严,战士们前仆后继抛头颅洒热血。C.人类的作品飞上了太空,打开了一个个微观的世界,于是人类沾沾自喜,以为揭开了大自然的秘密。D.面对那些适应能力和繁殖能力极强的动植物,人们仍束手无策。4.(2分)下面词语书写不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凋零目眩神迷人情世故怒不可遏B.迁徙轻歌慢舞周而复始接踵而至C.陨石不修边幅漫不经心名副其实D.怅惘自圆其说销声匿迹纷至沓来5.(2分)下面关于《傅雷家书》表述有误的两项是()()A.在傅雷去世后,他的夫人将他与儿子的来往书信辑录为《傅雷家书》,收录了1954年到1966年间傅雷写给长子傅聪的家信100多封。B.家书是真情的流露,再加上傅雷深厚的文字功底和艺术修养,使得这些文字生动优美,读来感人至深,我们也能从中学到不少做人的道理。C.傅雷认为,无论从事什么职业,做人是第一位的,因此,在信中,他列举了旧社会中大量的好逸恶劳、贪生怕死的反面事例来教导儿子。D.傅雷在艺术方面有很深的造诣,信中常用大量的篇幅谈美术,谈音乐作品,谈表现技巧和艺术修养等,希望儿子能提高自身艺术修养。6.(2分)下列文化和文学常识表述错误的一项是()A.庄子,名周,宋国人战国时期哲学家,道家学派的代表人物。B.《礼记》是战国至秦汉间法家论著的汇编,相传是西汉经学家戴圣编纂的。C.韩愈字退之河阳人,世称“韩昌黎”,唐代文学家、思想家、教育家。D.小说《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的作者是苏联作家尼古拉·奥斯特洛夫斯基。7.(2分)下列标点符号使用没有错误的一项是A.今天做值日的是四、五两组。B.“真美啊!太湖的山水。”她由衷地赞叹。C.请以《我和爸爸》为题,写一篇感情真挚的文章D.《白杨礼赞》选自《见闻杂记》。(文光书店1943年版)8.(2分)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歧途争讼星火燎原目空一切B.褪色慧星怒不可遏单调枯燥C.啜泣漂移深不可测人情事故D.陨石严竣震撼天地气势磅礴9、(4分)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列小题。盛夏,热浪滚滚,好似飓风煽动者烈火,大地也似在热浪中战栗。繁枝伸向高空,挣脱jī绊,仿佛要擎起整个沧穹。根须深深扎入泥土,紧紧地拥抱着大地。每一个叶孔都在悸动,拼命地呼吸着空气,吸收着阳光。每一条叶脉都在沸腾,贪lán地吮吸着大自然的乳汁,为的是让秋的硕果更加甘甜。烈火的洪波已经漫过了堤岸,但是别担忧,那未来的一切,正在这火的波涛中孕育。(1)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子,给加粗的字注音。jī(______)绊贪lán(______)吮(______)吸(2)文中有错别字的一个词是“______”,这个词的正确写法是“______”。(3)“擎起”中“擎”的意思是______。(4)请将文中划线句子改为反问句:______。10、填空。(8分)在下面的横线上填写相应的句子。(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风雨不动安如山。(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2)______________,只有香如故。(陆游《卜算子·咏梅》)(3)参差荇菜,左右流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关雎》)(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是谓大同。(《大道之行也》)二、阅读理解。(42分)11、(10分)阅读下面文章,完成下列小题。黄河一掬余光中①厢型车终于在大坝上停定,大家陆续跳下来。还未及看清河水的流势,脸上忽感微微刺麻,风沙早已刷过来了。没遮没拦的长风挟着细沙,像一阵小规模的沙尘暴,在华北大平原上卷地刮来,不冷,但是挺欺负人,使胸臆发紧。我存和幼珊都把自己裹得密密实实,我也戴着扁呢帽,把绒袄的拉链直拉到喉核。一行八九人,跟着永波、建辉、周晖,向大坝下面的河岸走去。②这是临别济南的前一天上午,山东大学安排带我们来看黄河。车沿着二环东路一直驶来,做主人的见我神情热切,问题不绝,不愿扫客人的兴,也不想纵容我期待太奢,只平实地回答,最后补了一句:“水色有点浑,水势倒还不小。不过去年断流了一百多天,不会太壮观。”③这些话我也听说过,心里已有准备。现在当场便见分晓,再提警告,就像孩子回家,已到门口,却听邻人说,这些年你妈妈病了,瘦了,几乎要认不得了,总还是难受的。④天高地迥,河景完全敞开,触目空廓而寂寥,几乎什么也没有。河面不算很阔,最多五百米吧,可是两岸的沙地都很宽坦,平面就延伸得倍加夐远,似乎再也勾不到边。昊天和洪水的接缝处,一线苍苍像是麦田,后面像是新造的白杨树林。此外,除了漠漠的天穹,下面是无边无际无可奈何的低调土黄,河水是土黄里带一点赭,调得不很匀称,沙地是稻草黄带一点灰,泥多则暗,沙多则浅,上面是浅黄或发白的枯草。⑤河面怎么不很规则?”我转问建辉。⑥“黄河从西边来,”建辉说,“到这里朝北一个大转弯。”⑦这才看出,黄浪滔滔,远来的这条浑龙一扭腰身,转出一个大锐角,对岸变成了一个半岛,岛尖正对着我们。回头再望此岸的堤坝,已经落在远处,像瓦灰色的一长段堡墙。又回头对建辉说:“这里离河水还是太远,再走近些好吗?我想摸一下河水。”⑧于是永波和建辉领路,沿着一大片麦苗田,带着众人在泥泞的窄埂上,一脚高一脚低,向最低的近水处走去。终于够低了,也够近了。但沙泥也更湿软,我虚踩在浮土和枯草上,就探身要去摸水,大家在背后叫小心。岌岌加上翼翼,我的手终于半伸进黄河。⑨一刹那,我的热血触到了黄河的体温,凉凉地,令人兴奋。古老的黄河,从史前的洪荒里已经失踪的星宿海里四千六百里,绕河套、撞龙门、过英雄进进出出的潼关一路朝山东奔来,从斛律金的牧歌李白的乐府里日夜流来,你饮过多少英雄的血,难民的泪,改过多少次道啊发过多少次泛涝,二十四史,哪一页没有你浊浪的回声?几曾见天下太平啊让河水终于澄清?流到我手边你已经奔波了几亿年了,那么长的生命我不过触到你一息的脉搏。无论我握得有多紧你都会从我的拳里挣脱。就算如此吧,这一瞬我已经等了七十几年了绝对值得。不到黄河心不死,到了黄河又如何?又如何呢,至少我指隙曾流过黄河。⑩至少我已经拜过了黄河,黄河也终于亲认过我。在诗里文里我高呼低唤他不知多少遍,在山大演讲时我朗诵那首《民歌》,等到第二遍五百听众就齐声来和我:传说北方有一首民歌/只有黄河的肺活量能歌唱/从青海到黄海/风/也听见/沙/也听见。我高呼一声“风”,五百张口的肺活量忽然爆发,合力应一声“也听见”。我再呼“沙”,五百管喉再合应一声“也听见”。全场就在热血的呼应中结束。⑪华夏子孙对黄河的感情,正如胎记一般地不可磨灭。流沙河写信告诉我,他坐火车过黄河读我的《黄河》一诗,十分感动,奇怪我没见过黄河怎么写得出来。其实这是胎里带来的,从《诗经》到刘鹗,哪一句不是黄河奶出来的?黄河断流,就等于中国断奶。山大副校长徐显明在席间痛陈国情,说他每次过黄河大桥都不禁要流泪。这话简直有《世说新语》的慷慨,我完全懂得。⑫想到这里,我从衣袋里掏出一张自己的名片,对着滚滚东去的黄河低头默祷了一阵,右手一扬,雪白的名片一番飘舞,就被起伏的浪头接去了。大家齐望着我,似乎不觉得这僭妄的一投有何不妥,反而纵容地赞许笑呼。我存和幼珊都也相继来水边探求黄河的浸礼。看到女儿认真地伸手入河,想起她那么大了做爸爸的才有机会带她来认河,想当年做爸爸的告别这一片后土只有她今日一半的年纪,我的眼睛就湿了。⑬回到车上,大家忙着拭去鞋底的湿泥。我默默,只觉得不忍。翌晨山大的友人去机场送别,我就穿着泥鞋登机。回到高雄,我才把干土刮尽,珍藏在一只名片盒里。从此每到深夜,书房里就传出隐隐的水声。(2001年7月于高雄,有删减)1.文章围绕“看黄河”写景叙事。请在下面方框内填写文字,概括“我”触摸河水前所见之景及触摸河水后所想之事。(1)触摸河水前所见之景:长风挟着细沙卷地刮来→_____→_____→堤坝像瓦灰色堡墙(2)触摸河水后所想之事:黄河悠久的历史和中华民族遭受的磨难→_____→_____→徐显明过黄河感慨流泪2.结合全文,说说你对下面两句话含义的理解。(1)黄河断流,就等于中国断奶。(2)从此每到深夜,书房里就传出隐隐的水声。3.文章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请结合第⑫段中画线的这一处细节描写具体分析。想到这里,我从衣袋里掏出一张自己的名片,对着滚滚东去的黄河低头默祷了一阵,右手一扬,雪白的名片一番飘舞,就被起伏的浪头接去了。12、(16分)阅读下文,完成各题。鼓神①那一年冬天,我流落到陕西省略阳县。这里地处秦岭腹地,山高坡陡民穷,是李白为之嗟吁的蜀道第一关,我流连在这里,贩点山货倒点野味,甚是凄惶可怜,甚至到了春节年关还不敢作归乡的打算。②春节的气氛越来越浓,鞭炮声鼓锣声从街巷小院传来,听得人心烦意乱,我裹掖着衣服离开县城走向一个熟悉的小山村,这里也在操练鼓锣作春节上街游行的准备,既然躲不掉就留下来听听吧。于是我就混在一帮老头婆姨姑娘小孩子中间看着坝中十来个中青年汉子把鼓锣敲得震天价响。③敲打锣鼓的汉子们敦实威风,这些平时在山中辛苦创食的人此时一个个精神抖擞,红光满面,卖着狂傲,逞着威风,显得不可一世,这气氛使我这个异乡人感到更加的凄惶悲苦孤独孑孑,我准备悄悄地离开,正在这时,敲打大鼓的壮汉把双槌一收,抹一下额上的汗水,用眼光把人群扫了一遍,最后目光定在我身边的一个瘦老头身上,说:“张伯,你来玩一把。”别,别……”,这个叫张伯的老头既瘦弱又邋遢,穿着一件破旧的黑布棉袄,双手藏在袖筒中甚是羞慈地直往后退,我感到他也是像我一样的怕过年的落魄人。但姑娘熄妇们却揪住他往前推搡说:“鼓神,来一个!”打鼓的汉子一脸虔诚地把有如婴儿手臂粗的双槌直往他面前送,那些打小鼓腰鼓铜锣铜钹的后生们也满脸殷殷地望着他。④我真不相信这样的蔫老头能敲击出什么花样来。我等着往下看,他感到是再也推辞不掉了。布满皱纹和胡茬的脸上突然焕发出一股豪气,只见他把棉袄脱下来扔到一旁,走到大鼓前,就在他将双槌握在手中的时候,一个我不敢相信的奇迹出现了,一个在黄土中长大的像黄一般平凡的汉子忽然间像天神似的项天立地般站在了大家面前。他的眼晴充满光辉,脸上透出神圣,手臂像钢棍一样坚强起来,在轻轻地敲打了鼓沿几下后,双臂猛一挥,一声石破天惊的巨响倏地刺进了我的耳膜和心脏,接着小鼓铜锣一起轰鸣,一股原始混沌的神秘冲动和古老意念的混乱音符猛地从地底蹿出来通过双脚直抵进了我的心中,使我有了一种脱胎换骨般的剧痛的快感。⑤我像被魔语诅咒了似的,双目紧盯着他,只见他急鼓慢鼓,重敲轻敲,时而敲打鼓沿,时而肘杵鼓面,时而跃腾猛捶,时而贴鼓轻抚,柔时如丝绸无骨,坚时像枪击钢板,乱时如鸟云压顶,齐时如布兵排阵;铁马金戈乱箭飞,细雨轻风荷塘清,劈山升路是男儿,再闻堂前纺织声……⑥就在敲击出的声声鼓鸣中,我似乎听到了天庭的意志,大地的精神,男人的粗矿,女人的矫娉,还有生命,婴儿落地开始的生命,老人撒手西去的生命……这些奇妙的幻象在锣鼓声交织而成的音韵的罗网中不断地冲突,纠缠,呼啸,狂乱……它们似在演绎着生命,似在点拨着生命,似在操纵着人类奔向精神将要达及的终点……⑦我站在这群肃立的山民之间,观看眼前出现的不可思议的奇迹,大鼓在响,小鼓在响,铜锣铜钱铿铿锵锵,而指挥这支创造奇迹的鼓队的老人他已不再是一个蔫耷汉,而是一个飘逸的精灵!一串神秘的符号!一团无形的罡声!皇天在上,后土在下,人在其中,而他,这个人中的英杰此时就代表着人类在立地项天!我惊愕了,世上竟有着这样的声音,我醒悟了生命中原本就没有卑微和可怜,我从人群中慢慢地退了出来,充满敬意地望着他们。我想我该回家过年了。1.“到了春节年关还不敢作归乡的打算”的我,后来又为什么觉得“该回家过年了”?2.本文语言极富表现力,请结合第⑤段中的划线句子加以赏析。3.结合全文内容说说“鼓神”“神”在哪里。4.文中的“鼓神”给人极强的冲击力。请结合全文,说说作者是如何将“鼓神”这一形象写得生动感人的。13、(12分)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文后练习。母爱:生而为一棵树是一次很偶然的机会,一幅很简单的画面拨动了我的心弦。是那种很老很旧的仿日式小楼。略显笨拙的门廊下,站着一个十一二岁的女孩子,手里摆弄着一只红艳的蝴蝶结。在她的身后,她的母亲贴近她站着,正在细细地为她梳头。晨光从街对面的楼顶上斜铺过来,将门廊分成界限清晰的两部分,一明一暗。小女孩就站在这水一样的阳光中,全身流淌着透明的新鲜与灵气,像摇曳在晨风中的一朵新蕾。母亲则被推在暗影里,辨不清面容,只有恒久的安详与幸福隐约在眉宇间。也许是谁说了个笑话,母女二人忽然开心地笑起来,满门廊都鼓荡着,拥塞着灿若朝霞的笑声。似乎有一双手抚过我的心灵,温暖立刻弥漫了全身。记忆的叶片纷纷飘落,家的面貌从遥远的地方一下子飞到了眼前。那是一片亲情的海啊!母爱就从云蒸霞蔚中突现出来,如雨后的彩虹,满世界一片澄明。我试着用诗的触角感知她,于是,我看见一棵缀满花朵的树,安详地沐浴在阳光中。譬如一株柳。就是在城市和乡村都极易见到的那种树。春天里披一身鹅黄,仲夏里撑一地浓阴,安安静静地生长在每个人的视野中。雨天里或者阳光下,她更像一位淡妆肃立的女子。她的普遍导致了她的普通,而她天性的安静又使她默默无闻。漫漫旅途中,在路旁或水边,能有几人会因为一株柳的突然出现而驻足慨叹?只有当脚步接近荒原接近情感的边缘地带时,对于绿的渴望才使旅人回头寻觅。在远方,那株柳仍然绿意葱茏地独立在风中。这道遥远的风景很容易使人伤感,旅人便很自然地想起了童年和少年的大段时光。那么,母爱生而为一株柳。譬如一株枣树。小巷的土墙边,山涧的崖畔上,河埠头,沟谷中,似乎没有什么条件可以限制她的脚步。她的躯干生来与粗壮无缘,春天里她静立一隅,瘦弱单薄,很让人担心,让人怀疑那样绵软甘甜的枣子是不是这样的躯干捧出来的。然而不久就证实了,面对秋风中挂满枝头的小灯笼似的红果,没有人否认那是她苦心凝聚的爱的糖汁。那份甘香穿越寒暑,历久弥香,引着漂泊的游子不远万里,叩响家门……她的生命力是如此顽强,她从未苛求更多的水、空气和阳光,她不需施肥、浇水,似乎也没有人想过要为她施一点肥、浇一些水。在乡人的眼里,她的生长开花结果似乎都是自然而然的事,用不着为此大惊小怪费力伤神。他们在秋天里采摘她的果实时不必稍存愧疚或者感激。那么,母爱生而为一株枣树。……面对一棵树,在接受了她浓阴的慰藉之后,在分享了她生命的果实之后,我们是否想过要为她做点什么,比如为她遮一遮风挡一挡雨,比如坐下来倾听她心底的诉说,比如尽我们的力量给她更多的理解、更多的微笑……那么,面对母爱呢?面对母爱,正如面对一棵树,我们心清如水,倾听叶落的声音……1.文章开头描写了一幅母亲为女儿梳头的画面,请回答:(1)这幅画面表现了什么主题?(不超过6个字)(2)画面给人的感受怎样?(不超过6个字)2.“我试着用诗的触角感知她,于是,我看见一棵缀满花朵的树,安详地沐浴在阳光中。”请从内容和结构两方面分析这句话在文中的作用。3.为什么说“母爱生而为一棵树”?结合文章内容分析这样的比喻都写出了母爱的什么特点?用简洁的语言加以概括。三、写作。(50分)14、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我们一生中要经历许许多多的考试。单元考、期中考、期末考、小升初数不胜数,招聘考、资格考、学位考、模拟...内容丰富。考试,检验着我们掌握的知识与能力,也考验着我们的品格和道德。在所有的考试中,总有一次会铭刻记忆深处,让你难忘,促你成长!请以“铭刻记忆深处的一场考试”为题,写一篇文章。要求:①文体自选(诗歌除外)
;②不少于600字;③不得透露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等相关信息。
参考答案一、积累与运用。(28分)1、A【解题分析】
B.关联词语使用不当,应该把“就”改为“才”;C.搭配不当,应该把“提高”改为“发扬”;D.有歧义,应该改为“李娟的性格懦弱的母亲”。故选A点睛:注意仔细阅读原句,凭语感找出病因,看语句是否通顺,前后是否搭配,语序是否合理等,然后修改。如果凭语感找不出来,可以压缩句子主干,看成分是否残缺,搭配是否得当。2、B【解题分析】
叹为观止:看到这里就够了。指赞美所见到的事物好到了极点。褒义词。使用对象明显错误。故选B。【题目点拨】运用成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1、注意理解成语的整体意义,不能望文生义;2、注意把握成语的结构特征,不能肢解其含义;3、注意成语语义的大小、适用范围,不要界限不清;4、注意把握成语的感情色彩,不要褒贬失当;5、注意把握成语的一词多义现象,不要“一概而论”。3、A【解题分析】
A.间不容发:间:空隙。空隙中容不下一根头发。比喻与灾祸相距极近或情势危急到极点。也指严谨完整,没有破绽。望文生义,不通用来指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使用错误。故答案为A。4、B【解题分析】
B.轻歌慢舞——轻歌曼舞。故选B。5、AC【解题分析】
A.《傅雷家书》是傅雷夫妇在1954年到1966年5月期间写给傅聪和儿媳弥拉的家信,由次子傅敏编辑而成;C.傅雷常以自己的经历为例教导儿子,而非列举了旧社会中大量的好逸恶劳、贪生怕死的反面事例来教导儿子。故选AC。6、B【解题分析】
《礼记》是战国至秦汉间儒家论著的汇编。故选B。7、A【解题分析】试题分析:标点符号是考试经常爱考的一个知识点。B项将“真美啊,太湖的山水!”中叹号改逗号,句号改叹号;C项应将书名号改为引号;D项句号放在括号后面。考点:正确使用标点符号。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8、A【解题分析】
B.慧星-彗星。C.人情事故-人情世故。D.严竣-严峻。故选A。9、(1)羁婪shǔn(2)沧穹苍穹(3)举(4)那未来的一切,不正在这火的波涛中孕育吗?【解题分析】
(1)关于字音,要求学生平时的学习中注意字音的识记和积累,特别是多音字。关于字形,要求学生平时的学习中注意字形的识记和积累,特别是形近字。注意“羁”“婪”的书写,“吮”的拼音。羁绊:意思是缠住不能脱身,束缚。贪婪:意思是渴望而不知满足。吮吸:把嘴唇聚拢在乳头上或其他有小口儿的物体上吸取东西。现多用于比喻榨取、伤害。(2)辨析字形既要注意平时的积累,也要联系整个词语的意思。苍穹:基本意思是苍天;广阔的天空。(3)要求学生结合整个词语的含义和语境分析意思。擎起:举起、向上托起。擎:指的是满怀敬意地向上托举、举。(4)陈述句改成反问句时,除了恰当添加表示反问的代词和句末的问号外,还要在“肯定”或“否定”上注意。“肯定”的陈述句变成反问句时,应该是“否定”的形式。所以这里应改为:那未来的一切,不正在这火的波涛中孕育吗?10、(1)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2)零落成泥碾作尘(3)窈窕淑女寤寐求之(4)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解题分析】
诗文名句默写试题的题型主要是填写题,复习诗文名句,首先是要记诵清楚背诵的诗文篇段和名句;其次是要正确理解诗文篇段和名句的基本内容;第三是要记清楚诗文名句中的每个字,默写诗文名句不能写错别字。此题要注意“厦”“庇”“窈窕”“寤寐”等字的书写。二、阅读理解。(42分)11、1.(1)①黄河及两岸空廓而寂寥②浑龙似的黄河一扭腰身转出一个大锐角(2)③在山大与听众共诵《民歌》④流沙河吿诉“我”他读《黄河》的感概2.(1)黄河像母亲一样哺育了中华文明,如果没有黄河,中华文明的血脉将由此断裂。(2)这句话意思是说每当夜深人静,作者总会想起黄河,想起探访黄河的情景。黄河,是祖国母亲的象征,对祖国的眷念之情永存心中。3.表达了作者对黄河的热爱,对祖国的眷恋之情。通过对“我”投名片的系列动作这一细节描写,写出了“我”投入祖国母亲怀抱的急切与虔诚,流露出因为阻隔思恋之深重。【解题分析】1.要求学生仔细阅读文本。结合文本内容,把握关键句子即可。(1)根据原文第④段“天高地迥,河景完全敞开,触目空廓而寂寥,几乎什么也没有。河面不算很阔,最多五百米吧,可是两岸的沙地都很宽坦,平面就延伸得倍加夐远,似乎再也勾不到边”得出:①空处“黄河及两岸空廓而寂寥”;根据原文第⑦段“这才看出,黄浪滔滔,远来的这条浑龙一扭腰身,转出一个大锐角,对岸变成了一个半岛,岛尖正对着我们”得出:②空处概括为“浑龙似的黄河一扭腰身转出一个大锐角”。(2)根据原文第⑧段“在诗里文里我高呼低唤他不知多少遍,在山大演讲时我朗诵那首《民歌》”得出:①空处回忆起了“在山大与听众共诵《民歌》的情景”;根据原文第⑨段“流沙河写信告诉我,他坐火车过黄河读我的《黄河》一诗,十分感动,奇怪我没见过黄河怎么写得出来”得出:②空处是想起“流沙河信中诉说他读《黄河》的感慨”。2.理解语句一定要遵循“句不离段,段不离篇”的原则,把句子放到语段中,把语段放到原文,结合上下文内容,结合语段在文中的位置及作用,做出具体分析,这样才能正确而全面的理解出语段的意思。(1)结合上文“华夏子孙对黄河的感情,正如胎记一般地不可磨灭”,围绕黄河与中华文明的关系分析即可。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黄河孕育的华夏文明。所以说:黄河断流,就等于中国断奶。(2)结合“回到高雄,我才把干土刮尽,珍藏在一只名片盒里”,作者回到台湾高雄,联系台湾和大陆的关系。祖国和海外游子的关系。然后回答即可。3.要求学生结合文本主旨分析本句细节描写表达的情感。本文是余光中先生的一篇写景抒情散文。先生叙述了自己在山东济南所见到的黄河开阔之景,走近黄河、触摸黄河之水的感受,以及由触摸黄河水而引发的感想。字里行间渗透着先生对黄河的深深热爱之情,对祖国的无限眷恋之情。表达了海外游子的共同心声。“想到这里,我从衣袋里掏出一张自己的名片,对着滚滚东去的黄河低头默祷了一阵,右手一扬,雪白的名片一番飘舞,就被起伏的浪头接去了。”这个细节中,“我”投名片的系列动作,写出了“我”投入祖国怀抱的虔诚,表达了作者对祖国的热爱之情。12、1.示例:“我”事业无成,境况甚是凄惶可怜,自以为无脸回家见父老乡亲。但看了鼓神的精彩表演,我心灵受到震撼,感悟到“生命中原本就没有卑微和可怜”,因此决定回家过年。(意思对即可)2.示例:一连串的排比,将鼓神击鼓的姿势、动作描绘得栩栩如生,气势磅礴。又借助比喻和对比,表现出鼓声的变化多端,使读者如临其境、如闻其声。(意思对即可)3.一是“神”在技艺:鼓神貌不惊人,却身怀绝技,双槌挥舞,出神人化,惊天动地,极具艺术感染力。二是“神”在精神:鼓神身上蕴藏着的黄土高原的豪气,随鼓声而进发,展示着人类进取的力量和立地顶天的精神,震人魂魄,使人受到极大的鼓舞。4.示例:①张伯开始给人的感觉是一个很不起眼的“既瘦弱又邋遢”的蔫耷汉,可一握起鼓槌,他就成了鼓神。这是先抑后扬。②姑娘媳妇们口嚷“鼓神”往前推搡张伯,打鼓汉子“一脸虔诚”送鼓槌给张伯,后生们“满脸殷殷”望着张伯。这是用众人近乎崇拜的举动正面衬托鼓神。③“我”开始时以为张伯“也是像我一样的怕过年的落魄人”,“真不相信这样的蔫老头能敲击出什么花样来”,可“我”后来却为之震撼了。这是侧面烘托鼓神。④文中对“鼓神”敲鼓的场面进行了细致的描绘,写出鼓神技艺的出神入化,这是正面描写。(答出其中两点即可)【解题分析】1.本题考查理解文章内容。根据题意,结合关键句子回答。“我流连在这里,贩点山货倒点野味,甚是凄惶可怜,甚至到了春节年关还不敢作归乡的打算”写“我”事业无成,境况甚是凄惶可怜,自以为无脸回家见父老乡亲。“我惊愕了,世上竟有着这样的声音,我醒悟了生命中原本就没有卑微和可怜,我从人群中慢慢地退了出来,充满敬意地望着他们。我想我该回家过年了”,写看了鼓神的精彩表演,我心灵受到震撼,感悟到“生命中原本就没有卑微和可怜”,因此决定回家过年。2.本题考查句子赏析。“时而敲打鼓沿,时而肘杵鼓面,时而跃腾猛捶,时而贴鼓轻抚”四个句子结构相似、意思相关、语气一致,成串地排列,是运用了排比的修辞手法;“柔时如丝绸无骨,坚时像枪击钢板,乱时如鸟云压顶,齐时如布兵排阵”是运用了排比和比喻的修辞手法;“铁马金戈乱箭飞,细雨轻风荷塘清,劈山升路是男儿,再闻堂前纺织声”是对比的修辞手法。回答其作用,排比的修辞手法的表达效果是句式整齐,突出强调;比喻修辞手法的表达效果是生动形象;对比的表达效果是突出强调。“敲打鼓沿”“肘杵鼓面”“跃腾猛捶”等词语写出了鼓神击鼓的姿势、动作,“丝绸无骨”“枪击钢板”等词语表现出鼓声的变化多端,使读者有身临其境之感。3.本题考查理解文章内容。“布满皱纹和胡茬的脸上突然焕发出一股豪气”“一声石破天惊的巨响倏地刺进了我的耳膜和心脏,接着小鼓铜锣一起轰鸣,一股原始混沌的神秘冲动和古老意念的混乱音符猛地从地底蹿出来通过双脚直抵进了我的心中”写其技艺之“神”;“就在敲击出的声声鼓鸣中,我似乎听到了天庭的意志,大地的精神,……”“指挥这支创造奇迹的鼓队的老人他已不再是一个蔫耷汉,而是一个飘逸的精灵!一串神秘的符号!一团无形的罡声!皇天在上,后土在下,人在其中,而他,这个人中的英杰此时就代表着人类在立地项天”展现其精神之“神”。4.本题考查写法。写作手法一般有对比、设置悬念、欲扬先抑、虚实结合、铺垫、托物寓意、正面描写、侧面描写等。作者塑造“鼓神”这一形象,运用了诸多手法。由“这个叫张伯的老头既瘦弱又邋遢,穿着一件破旧的黑布棉袄,双手藏在袖筒中甚是羞慈地直往后退”到“他的眼晴充满光辉,脸上透出神圣,手臂像钢棍一样坚强起来,在轻轻地敲打了鼓沿几下后,双臂猛一挥,一声石破天惊的巨响倏地刺进了我的耳膜和心脏”,是运用了欲扬先抑的写法;“姑娘熄妇们却揪住他往前推搡”“打鼓的汉子一脸虔诚地把有如婴儿手臂粗的双槌直往他面前送,那些打小鼓腰鼓铜锣铜钹的后生们也满脸殷殷地望着他”借他人的表现烘托“鼓神”,是运用了侧面描写的手法;“他急鼓慢鼓,重敲轻敲,时而敲打鼓沿时而肘杵鼓面,时而跃腾猛捶,财而贴鼓轻抚,柔时如丝绸无骨,坚时像枪击钢板,乱时如鸟云压顶,齐时如布兵排阵;铁马金戈乱箭飞,细西轻风荷塘清,劈山升路是男儿,再闻堂前纺织声……”细致的描绘“鼓神”敲鼓的场面,写出鼓神技艺的出神入化,这是正面描写。13、1.(1)这幅画面的主题是:母爱。(2)温暖、幸福、快乐。2.内容上:这个“她”指代母爱,这里运用想像,通过“缀满花朵的树,安详地沐浴在阳光中”这一明媚、温暖、安静、柔和的视觉形象传达了母爱之于人的情感感受,突出母爱的光辉。结构上:这句话在文章中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一方面从情感体验上概括了上文关于母爱的描写,另一方面将树和母爱联系起来,开启了下文。3.(1)树是一种平凡到近乎熟视无睹的植物,而树与生俱来的隐忍、顽强、无私、生生不息等高尚品质与“母爱”惊人相似。(2)把母爱比喻为柳树,体现了母爱的平凡广泛、温柔宁静、默默不张扬的特点(3)把母爱比喻为枣树,体现了母爱的无私奉献,不求回报的特点。【解题分析】1.此题考查学生对文章内容的概括能力以及语言表达能力。先根据文章第2段的内容概括这幅画的主题,然后再根据内容来谈感受即可。母亲为女儿梳头的画面很明显体现了母爱的主题,从“安详与幸福”“开心地笑起来”可以提炼出自己的感受。2.段落的作用通常包括结构和内容两部分:结构作用一般有过渡、引起下文、总结上文、为下文做铺垫、首尾呼应、点题等;内容作用一般是点明中心、深化中心、便于抒发某种情感、奠定全文感情基调等。从内容上来看,这句话点明了母爱带给人的温暖,凸显了主旨;从结构上来看,由上文对母爱的描写转入下文对“母爱生而为一株柳”“母爱生而为一株枣树”的阐述,衔接十分自然。3.此题考查学生对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全球技术服务合同范例
- 2025年航空、航天设备相关专用设备项目提案报告模式
- 2025年国际会议服务提供商合同标准
- 2025年度公司股权策划内部转让协议
- 2025年宅基地共建住宅合同样本
- 2025年人保租赁合同格式
- 2025年不锈钢管材订购合同样本
- 2025年个人购置家居设施合同范文
- 2025年化学品仓库消防隔离带铺设工程承包协议
- 2025年图书策划保密合同
- 康复健康小屋课件
- 项目合作备忘录范文
- 2024年事业单位租车服务满意度调查及改进协议3篇
- 妇产科医生个人年终述职报告课件
- 2025年全国低压电工作业证理论考试题库(含答案)
- 运用PDCA提高吞咽障碍患者护理措施落实率
- JGJ-T188-2009施工现场临时建筑物技术规范
- 教师资格考试高级中学美术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试题与参考答案(2024年)
- 2025年人教版高考生物一轮复习:综合PCR的基因工程问题
- 钢筋焊接工艺性试验方案
- 2024年福建省新高考生物试卷真题(含答案解析)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