笛子练习要领_第1页
笛子练习要领_第2页
笛子练习要领_第3页
笛子练习要领_第4页
笛子练习要领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HYPERLINKHYPERLINKHYPERLINKHYPERLINKHYPERLINKHYPERLINKHYPERLINK

最近感觉论坛学术氛围不浓,从把我以前发的几个帖子找出来,欢迎大家讨论研究

业余笛友在演奏中常见问题及纠正方法(一)

这些日子,陆续上网浏览了些笛友们在网上发的一些音频和视频文件,从中学习了不少,有的笛友对乐曲的掌握和理解已经具有有相当的水平了,但同时也有部分笛友在演奏的过程中还存有这样或那样的问题.在这里主要就部分笛友在吹曲子表达上前后不一致的问题谈谈我的一些认识和看法,我发现,部分笛友在吹奏乐曲(这里主要指一些独奏曲,一些简单的,难度小的歌曲,民间小调可能就体现得不是很明显)的过程中,往往是乐曲前面部分比后面部分处理得相对要好一些,(当然多是指通常情况下,少数一开始难度较大的曲子就不能一概而论了),具体的来说:

一是在乐曲的前半段还能做得像模像样,要求也比较细,但越往后吹就越不对了,处理粗糙,乐思很不完整.

二是前面有声,后面笛声就不响了,特别是在吹奏吐音时,很多人都是如此,尤以快速吐音为甚,到最后光出气不出音.

三是前后音色不够统一,总是前半部分好于后半部分.部分笛友到了后面部分吹的笛音基本上就听不出有什么音色了,把音符吹出来就不错了.

其实这些问题在我以前吹笛的过程中也遇到过,但我不知从何入手解决,练得很迷茫,甚至一度影响了我把笛子吹下去的信心.后来我遇到了一位老师,他给我提了几个建议,在这里我把它说出来与广大笛友共享.大致就是说这个问题其实主要还是气息问题,一是换气时机把握不好,该换气的地方不换气,或是总是吹到快没气了才想起来换气,对气息在乐曲中的运用缺少计划,心中没有数,吹到哪算哪.二是气息的老是沉下不去,总是提着一口气,下面越吹越虚,越到快速的曲子越是如此.三是吐音的感觉不对,没有注意吐音中的气息支撑作用.那么如何克服这些问题呢?

一是要有计划用气的理念,也就是说的乐曲中气息分配的问题,在吹曲子前一定要心中有数,不要抓起笛子就吹,先想一想.

二是加强长音练习,长音练习是吹管乐器的基础,你长音练得好不好,直接影响你气息的感觉,音色,还有耐力.很多笛友在练习长音时是缺少耐心的,简单吹两句长音就开始了练曲子了,有的甚至都没有练习长音的习惯.这样是不对的,在练习长音问题上我的看法是,要有耐心,急不得.否则笛子没少吹,就是不进步.如果笛友们想跨过这个坎,那我们就老老实实的从练习长音开始吧.致于练习长音的方法和要求各类教材里很多,我就不一一详述了.

三是关于吐音,好多笛友在这方面办法不多.一个最大的误区就是好多人把精力集中吐苦的发音上面,而意识不到气息的支撑作用,吐音是什么,我的理解就是一个长音,中间通过舌头的动作把它点开成一小段一小段的,打个比喻,就好像做馒头,先把面擀成棍状,然后用刀切成一小段一小段,所以,我们在吹奏吐音时,一定要找准吹长音的感觉,重点放在气息上,而不要把放在舌上面.练习方法,可能先吹一个长音,然后用单吐把它轻轻点开,注意,在点的过程中,气息不要停,这时你发现此时点开的音,音色音量和长音基本上是一致的.练熟了后可以用双吐的方法,先练习单音的吐音,速度不要过快,稍慢一点,熟练之后可以逐渐加快,把气息的感觉找准之后再过渡到多音符的快速练习.痴竹HYPERLINKHYPERLINKHYPERLINK业余笛友在演奏中常见问题及纠正方法(二)

对于我们业余吹笛尤其是具备一定的水平后,都想玩玩独奏曲.大家知道,绝大多数独奏曲都是有个性的.也就是我们经常讲的风格,那么,对于我们业余笛手来说,如何把握乐曲的风格,把一些独奏曲吹得有味道,下面就这个问题谈谈我的一些看法:

一是要抓住曲子的风格元素.这是一个大体框架,在吹曲子时一定要把握住,如果技术能力不过关,也要在演奏中有所体现.这就如同菜系,一提麻辣就知道是川菜.只要有了麻辣味,大家就知道这是道四川风格的菜肴,当然菜的质量高低取决于菜品和厨师的手艺.同理,对于我们笛子演奏来说也是如此.首先要抓住曲子的风格元素.首先得像.我们的民族音乐尤其是笛子独奏曲大多取材于地方音乐,具有很强的地理特点.在这里我举个例子,就是我们论坛里最常见的牧民新歌.对于牧民,大家知道首先抓住是内蒙草原风格,难道这样就够了吗,我看不尽然,还得突出一个新字.那么对这首曲子来说,应如何处理呢,我的理解就是用歌唱的手法演绎内蒙风格.在这里,我重点就吹好引子谈谈我个人的一些看法,我认为牧民最难的就是这个引子,我听了好多的版本,大多感觉都怪怪的,总觉得少点什么.当然,牧民的引子里面可以探讨的东西很多,如强弱对比,颤指,打音的处理方法等,这方面在论坛的其它帖子里都说了不少,我就不再重复。我简要的说两点:一是一开始的的长音6音,这应该是从远方飘过来的一个音符,我认为不能用吐,应轻轻呼出.接下来就是连续的几个打音了,要利索,要有弹性,在这里尤其要强调弹性,不要奏得跟下倚音似的,我听了有些演奏家在这方面处理得也不好,不利索,太粘乎了(当然这只是个人之见,或许他有自己的的理解,总之不是我喜欢的风格).再往下就是65这间的这个二度滑音了,奏出马头琴滑音般的效果,这个音若吹好了,加上5的指颤音,内蒙的的风格就展现无疑.再就是引子的结束句这个65的二度滑音再现一下,我看就有点意思了.我听了很多版本,大多数人三度的16,53的滑音奏得比较好,而这两个二度滑音却往往被人忽视,为这个引子减色不少。还有的就是像秦川的压揉音,山村迎亲人的如同长音般感觉的吐音,等等在此就不一一探讨,仅从抛砖引玉之用.

二是尽量按要求吹。前些天我看了一个帖子,说吹笛的最高境界就是无法无天,从意境上来说有一定的道理,但只是理想中的一种境界,现实中是没有人能达到的。对我们业余吹笛来说,却是有法可依的,这个法是什么呢,一是按老师教的吹,老师怎么教你怎么吹,当然这里面你得学会辨别,如果你还不具备一定的辨别能力的话,还是老老实实按老师教的练。等你积累的经验多了,听得多了,自然就会辨别筛选了。二是尽量按原谱吹,尤其是在缺少师资力量的情况下。在这里我跟广大笛友推荐一套书,笛子教学曲精选(上下两册),曲广义和树蓬老师编订的。这两本书基本上涵盖了了大多数有代表性的传统曲目,最主要的是他订的谱比较准确,细致,并且后面还有各种吹法及风格注释,便于我们广大笛友理解掌握曲子,不像我们现在有的书,都只是大致订了个谱,大致音符是有,但细节不够,缺少指导性和练习的价值,根本没有体现出乐曲的风格。三是养成细致的吹奏习惯,该吐的地方吐,该连的地方连,连音就是连音,该加点音头就得加点音头。不能混混沌沌的吹。连吐结合时一定要注意吐音的位置。

三是不要随意的搞二度创作。这个我主要说的就是部分笛友在演奏过程中胡乱加花的问题,如果仅仅为了尽点兴,只求得开心吹笛,这个我不反对,我这里主要是针对有一定水平,要提高自己的笛友,在吹奏中一定要克服这个问题。我不会输入音符,和一些相关的符号,所以没法给大家举例,反正根据我自己的经验,这个很重要,一定要讲究。否则养成了坏习惯,到时想改都不好改,用一名制笛师的话来打个比方,翻新一根笛子比做一个新笛子还麻烦。

关于风格的话题还有很多,因为我不会输入音符等相着符号,所以有好多例子没法给大家举出来,只是从面上泛泛而谈,希望有兴趣的笛友能加我QQ,或打我电话同我一块交流,如有不当之处,请广大笛友批评指正!HYPERLINKHYPERLINKHYPERLINKHYPERLINKHYPERLINKHYPERLINKHYPERLINKHYPERLINK轻松省力吹笛子的秘密(终极篇)本文应广大笛子爱好者渴求,专门讲述笛子口风技术。本文讲述的是口风技术本质。所谓本质,那就是一切正确口风技术的共性。由于涉及的内容比较抽象,因此需要一定的理解能力。下述内容基于一支正常合格的笛子硬件。

首先举例目前口风技术教学的一些是非观点:一、笛子吹口要放平,或者与脸部垂直。。。;二、下唇遮盖笛子吹口1/3,或1/4...;三、双唇依赖口匝肌牵制使双唇中间出现一个小圆洞风门。。。越圆越好;四、口风气流被吹口边棱一分为二;五、吹低音要往下吹,吹高音要往上吹。。。甚至还有精确的射流角度图,画得跟蜘蛛网一样精确。上述观点都犯了片面对待问题的错误。如果把这些观点有机结合起来,也许能构成正确的口风解释。但是处理这些问题,或者说纠缠在这些片面观点之中,很难干干净净地讲述口风技术本质。因此本文不予剖析,读者在学习了口风技术本质之后,这些问题不问自明。

在探求口风技术历史上,最沾有科学意义的当属尖劈边棱音结论,最具有代表性的当属“塑料管与长笛吹口试验”。尖劈边棱音结论本身是科学的。但是,把笛子吹口边棱简单看成尖劈,把尖劈边棱音产生的原理简单套用于笛子吹口发声过程,是否科学?“塑料管与长笛吹口试验”的整个过程,究竟缺失了什么重要试验条件?

笛子吹口内有两个关键的面,由于气流直接吹向前,因此,几乎所有人都把目光聚焦到吹口的远边棱,再加上科学有个现成的尖劈边棱音结论,于是,诸多片面观点就围绕着尖劈边棱音轻松产生了。如果客观一些,为什么不周全地考虑笛子吹口周围的其他条件究竟起了什么作用呢?

实际上,之所以尖劈边棱音结论不能直接简单套用到笛子吹口边棱发声上,就是因为必须增加考虑笛子吹口的近边棱作用。尖劈边棱音的试验对象是空气中一块尖劈,在尖劈的两边是无障碍的大气环境,因此尖劈边棱音的发声规律与笛子吹口边棱发声规律是差别很远的。笛子吹口边棱,一边是无障碍大气环境,另一边是笛管这个半封闭环境。笛管不仅仅因为吹口边棱音而激发笛音,同时会影响吹口边棱音。结果,纯粹的尖劈边棱音不能够完全解释笛子发声情况。

关于“塑料管与长笛吹口试验”。这个试验最大的缺陷就是用一根小塑料管的管口来代替人的双唇缝隙。很多人容易犯想当然的毛病,很多科学家也曾这样,所以不是科学家做试验犯错误可以更加理解的。可以理解,毕竟还是错误。很多人先入为主地只关心气流速度,所以认为一支塑料管的气流比双唇缝隙中出来的气流更完美更容易控制。也因此认为在“塑料管与长笛吹口试验”中,用塑料管吹气观察试验比人的双唇吹气来得更完美,再合适不过了。可惜,正好犯了大错误。

让我们回忆一下“塑料管与长笛吹口试验”:往一根单纯的塑料管吹气,当它管口离长笛吹口远边棱距离较小时,无法发声;当它口部远离边棱一定距离后,笛子发音了。难道距离对笛子发声很重要吗?当塑料管口很平整、与吹口边棱大致垂直的时候,笛子发声尚可;而塑料管口不平整时,笛子很难发音。管口的平整性真那么重要吗?

修正一下这个试验:在塑料管口后面加一点橡皮泥,模仿人的双唇,惊异地得到了截然不同的结果:只要塑料管口退回到橡皮泥端面附近,无论它靠边棱多么近,气流都可能让笛子发声。

再改变一下试验,不用橡皮泥,改用其他物品遮盖笛子吹口,得到相似的结果:一旦塑料管口退回到遮盖物边缘,笛子就可以发声。

这个结果使我们立刻意识到,笛子发声与它的吹口被遮盖状态关系更大。反观原来的“塑料与长笛吹口试验”,发现:每次管口远离边棱的距离多少无关紧要,只要管口退回到长笛吹口的近边棱附近,长笛即可发音。换了更大的长笛吹口,同样,原来退到小吹口近边棱距离能发音,现在退到相同的距离(但不到大吹口近边棱附近),仍然无法发音。只有管口退回到近边棱附近,长笛才能发音。

最终,我们得到了这样的结论:当气流出口下存在一定遮挡时,笛子就有可能发音。并且,通过进一步严格试验发现:一、气流吹口下方的遮盖状态会影响笛音音质。二、只要气流吹口下存在一定遮挡,即使气流根本不可能被笛子吹口远边棱切割时,也能够使笛子发出非常理想的声音来!这就是为什么我说笛子吹口远边棱在笛子发音作用中,并不是由于切割了气流而产生边棱音的根源,它只是起到了限制作用。那么限制什么呢?限制了气流高速区域与笛管内原始静止空气区域的体积比例。但其中气流角度往往与气流切割远边棱的角度很接近,甚至在调控音质时可以重合,这就造成了一种很隐蔽的假相:气流被远边棱切割才能使笛子发音。

吹笛者的下唇,天然存在厚度(没有下唇的人吹笛子不知道该怎么吹)。风门位于下唇之上,如何处理下唇对吹口的遮挡,才是口风技术的关键!

再做一个试验:用塑料管口往笛子吹口喷气流,下面不增加遮挡,而是在管口上增加遮挡。试验结果是:无遮挡时,笛子发音较为费力;有遮挡后,笛子发音极为明显地变得轻松,并且笛子音质也随着遮挡体积的某种规律递增变得越来越丰满动听。我国著名管律学家陈正生先生在做类似的试验时,曾经为细长管口吹笛子音质单调不丰满的问题而困惑,他猜想可能是有无口腔共鸣的原因。其实主要原因不在于口腔,而在于气流喷口上部是否存在遮挡以及遮挡状态的原因。

这个试验告诉我们另一个极有意义的结论:改变演奏者吹笛时的上唇状态,就可以改变笛声音质。

结论是:一、口风技术中,没必要关心气流如何被吹口远边棱切割;二、调整上下唇在吹口附近的遮挡状态,可以极大范围调控笛声音质。简单原理:气流冲击吹口使笛子发音,的确是气流引发空吸的结果。但这里的空吸作用,并不是气流切割边棱引发的尖劈边棱音,而是由于气体存速区域与管内原始静止空气区域体积比数值偏离1而导致的。只要改变这个比值,就能改变笛子发音条件,从而引起音高与音质根本变化。(太详细解释会涉及到笛子吹口的精确设计制作技术因此只作略谈)

气流方向(注意不是气流角度角度需要两个方向才构成)决定它对周围不同区域的空气产生不同大小的空吸力。当其他条件不变时,气流平吹过吹口平面上时,对笛管内的原始静止空气产生的空吸力最大,原因是此时气流的气体存速区域与管内原始静止空气区域体积比数值最小。为什么高速气流会导致空吸力增大呢?因为气体惯性很小,喷出的气体不可能是一条直柱形状,是分散膨大的。气流速度越高,则吹口上其有效存速区域体积保持得越小。但可以设法在维持笛子发声条件的基础上,运用上述得出的两个口风技术结论来调配双唇状态,使得气流速度不提高时,也能提高气流的有效存速区域体积。

现在我们可以在很大范围内自由调控口风的空吸力了。但是,气流空吸力必须与笛管空间匹配,保持合理大小。过小与过大都不会引发笛子轻松发声,或者不会获得好的笛音。

以上是口风技术的本质。由于不讨论笛子吹口的硬件设计与制作问题,从下面开始,进入口风技术本质的具体运用,这部分也是大多数笛子爱好者最关心内容:

首先是下唇对吹口的遮盖处理:各人先天唇型不一,但是,若要获得相同的笛声音质必须对双唇于吹口处遮盖情况进行相同处理。虽然可以通过上下唇状态的不同搭配勉强获得相同音质,但我们还是要首先强调下唇的遮盖状态。

一、当笛子的近边棱靠在下唇相对更下的位置时,实际上风门气流的有效存速区域体积不变,但气流下方的原始静止空气区域体积加大了,所以气流空吸力很大。此时空吸作用于吹口外附近的空气更多,吹口外的空气流动性比管内气体流动性好,它们会首先被吸引过来,这样会影响管内空气受到的空吸作用当然也就干扰管内空气振动,造成口风失控。因此,这时候需要下降气流方向,把笛子往内稍转动即可。不需要关心吹口远边棱与气流方向的角度问题,因此,向内转笛子或者向下吹气流都没有什么可担心的。反之,若笛子的近边棱靠在下唇相对更上的位置时,向外稍转笛子或者向前吹。这样可以合理满足笛子发声条件,顺利发出笛声来。

二、下唇遮盖吹口多少的处理:若遮盖多,相对向下吹;若遮盖少,相对向前吹。因为遮盖越多,则管内原始静止空气区域越得到增大,而口风气流在吹口上保持有效存速区域的体积越小,为了降低过大空吸力,需要改变气流方向,向下吹。到了超高音,仍然需要略微抬高气流方向,增加空吸力。

三、组合使用。这部分最有意义,吹口近边棱在下唇靠上与靠下位置并不能直接控制下唇遮盖吹口的多少。可以选择靠上遮盖少、靠上遮盖多、靠下遮盖少、靠下遮盖多共四种组合。在这四种组合中,不同双唇先天条件的人需要付出的努力是不相同的。很显然,下唇薄而柔者占了极大优势。这也是为什么世界上长笛演奏家选择学生时一贯首选薄唇者的合理依据。当然他们可能不知道这些原因,但长期的成功经验使得他们对薄唇学生情有独钟,这的确是合理的。厚唇者多付出努力也是可以的,只是需要一定程度压下唇,吹口近边棱微微陷进去,让下唇不被压住的地方一定程度突出来,形成一个“再造”合理遮挡结构,可以获得同样的结果,只是略微更辛苦一些。

音质对比:1、靠上遮盖少应往前吹一些;2、靠上遮盖多应往下吹一些;3、靠下遮盖少应往前吹一些;4、靠下遮盖多应往下吹一些。

其中:

情况1:比较费劲,需要高超“硬功”。音质刚劲宽厚、粗犷热烈,具有震撼力;代表作《走西口》;

情况2:轻松省力,张力最高,音质刚柔相济,纯而明亮,超高音一触即发,也是口笛专用口风。代表作《麦西莱普》、《绿洲》、《江河水》;

情况3:较为省力:音质也比较刚柔相济,与情况2相比,刚劲度略低,柔美度略高,此处理法为俞逊发先生所用,代表作《挂红灯》

情况4:非常省力:音质十分纯和柔美,细腻感人。在此种音质范围内,强弱控制自如。代表作《大漠》、《远韵》、《听泉》、《西湖春晓》

(请注意此处说的是该种口风对应的曲子代表作,并非讨论演奏家的相关情况和他们的代表作)

另外,情况2与情况4均可用于无膜孔笛或贴纸代膜笛的使用,音色纯净无杂音。其音质固有特征仍然明显,情况2特别明亮,情况4特别纯美。

气煞音:双唇离开吹口一定距离,开宽风门,先用舌前部分轻压双齿,发“嘶”字音让气流缓慢从舌两侧流出,气流速度逐渐加快,然后腹部突然支撑舌头突然顶压双齿封闭气流使气压突然增大,舌头牙齿双唇突然放松呈自由状态,其喷出的气流即可使笛子发出气煞音。由于气流

破强,大管低音笛或者大管低音箫上使用效果较佳。提高气流利用率原理:比如人用手推一个乒乓球,感觉使不上劲;而推一个小小的铅球,则感觉力量能够充分发挥。这个例子可以让大家更直观感受气流利用率的效果。气流释放是有一定速度的,即使是爆炸气流其释放依然有一定速度。倘若气流没有受到阻力,则其最高压部分始终无法利用。因为气流总在往外扩张,无阻力气流压强永远是从内到外逐步减弱的。因此高速气流不一定就是高压气流。气流推动的事物如果得不到高压则得不到更大的推力,则需要更大量更高速气流来瞬间充满一定区域才能得到大推力,所以气流利用率低。吹笛子时,为什么上述4种情况中情况2与情况4省力呢?因为这两种情况都是往下吹,上唇与笛子远边棱构成的开口小,气体往外逃逸阻力大。此时,吹口处压强高,风门处气流受到一定阻力,则口腔内气流不需要体腔额外加压就能够及时让压强跟上。情况1与情况3,上唇与笛子远边棱构成的开口大,气体往外逃逸阻力小,则吹口处压强低,风门处气流受到的阻力小,气体流出太快,口腔内气流始终难以让气压跟上,因此需要更大量的气体并且体腔额外加压才能保证吹口处维持一定气压。而吹口处气压是需要一定恒定值来保证与指孔处气压同步变化的,所以,当上唇与吹口远边棱构成的开口小时,维持吹口处气压更轻松,只需要很小的气量就足以完成任务,因此这样的口风轻松省力。

运筹策略:情况2使得风门更加直接对准吹口内部,其受到的管内气体反振阻力最大,因此体腔内气流压强跟上更充分。当管内气体向吹口外膨胀时,风门内气流同时受到膨胀气体施加的压力,受阻降低流速,体腔内气压及时跟上;当管内气体收缩从吹口吸进空气时,风门内气流阻力同时降低,气压降低,流速增快及时补充到吹口区域中去。这样,在口腔内不用有意识加很多力,即可做到气流该流出时快速流出,该抑制时自动受阻抑制,几乎与声波振动同步,最大程度上精确分配了气流,所以最轻松最省力。这种口腔内的气流快慢规律性周期性交替变化,也是一种声波振动,并且与笛音声波振动频率一致,可以合谐叠加。这就是口腔共鸣的根本原因。因此,口腔共鸣是客观存在的,只是,由于风门开口太小,这种共鸣对吹奏者自身的耳膜作用更强(耳膜与口腔相通),对口腔外的振动影响非常小。

上唇的处理此时可以讲了:它应该相对下唇更突出,这样可以更好维持吹口处区域的气压,并防止过多的口风气流上部气体参与空吸。它伸出的越多,则管外气体干扰空吸影响越小,越能抑制噪音,笛音越纯。伸出得少,管外气体干扰空吸越多,则气噪音越强。气噪音增大是使笛音增加粗犷效果的根本原因。不过终归有个度,过度就影响发音了。

风门形状的问题:扁气流与相对圆气流何者效率高的问题。相同截面积扁气流更宽,对应下部的区域更宽,圆气流对应下部的区域更窄。笛子发声中,口风气流只对其下部区域起有效作用,答案不言自明。另外,扁风门受到的阻力高于圆气流,因此口腔内气压跟上更充分,这也是扁风门更省力的原因。可以看到,气流速度不是影响笛音的根本原因。空吸力大小并不是由气流速度唯一决定的,当然提高气流速度肯定可以提高空吸力,但更费力。比如情况一,就是通过抑制其他提高空吸力条件,单纯提高气流速度来获得提高空吸力效果的,所以费力。

哪种口风技术更好?这是没有答案的,只是一个人什么时候喜欢哪种音质就选择那种对应口风而已。并且情况1、2之间,情况3、4之间是可以随时自由转换的,音质效果与费力程度也随着同步变化,各人自由控制。本人最嗜情况2的口风处理方式以及由此带来的音质效果。但其他时候本人也随意使用其他情况的口风处理。关于笛子口风对不同吹口的适应处理,本文不赘述。根据情况1、2来自由调整不是困难的事。由于系统限制,所以分成两部分来发。此篇文章发出后,艺眸老师交与我的任务完成,我又可以自由自在来去无影踪咯fengniHYPERLINKHYPERLINKHYPERLINKNewbie\o"复制本帖链接"10#发表于2007-12-508:41|只看该作者2012年7月全国竹笛艺术研修班暨詹永明教授竹笛大师班不得不说是史上最逼真的口风实验和最具实用性的结论TOPJACKIER1HYPERLINKHYPERLINKHYPERLINKMember\o"复制本帖链接"11#发表于2007-12-508:59|只看该作者2012年7月全国竹笛艺术研修班暨詹永明教授竹笛大师班真是绝了!!!TOPscimitarHYPERLINKHYPERLINKHYPERLINKKing\o"复制本帖链接"12#发表于2007-12-509:02|只看该作者2012年7月全国竹笛艺术研修班暨詹永明教授竹笛大师班2008年起改用”芙氏纪元”!TOPhdHYPERLINKHYPERLINKHYPERLINKMember\o"复制本帖链接"13#发表于2007-12-509:12|只看该作者2012年7月全国竹笛艺术研修班暨詹永明教授竹笛大师班很有价值,很受启发。回去拿笛子试试。TOP良萧HYPERLINKHYPERLINKHYPERLINKMember\o"复制本帖链接"14#发表于2007-12-509:26|只看该作者2012年7月全国竹笛艺术研修班暨詹永明教授竹笛大师班呵呵,虽然上论坛时间不久,枉然评论一句,该贴子应该是笛子论坛上里程碑式的好贴啊。

下班之后赶快验证一下,然后再做更多评论,先感谢芙蓉王,感谢艺眸老师。

我相信不管是大师还是初学者,是反对者还是支持者,看过这贴子都会尝试一下,希望尝试完的把体会发上论坛,让俺们学习学习,谁让我悟性低呢。TOP古湾HYPERLINKHYPERLINKHYPERLINKMember\o"复制本帖链接"15#发表于2007-12-510:15|只看该作者2012年7月全国竹笛艺术研修班暨詹永明教授竹笛大师班精华,收藏了!TOP12345678910...16下一页返回列表胡琴论坛吴良松笛箫艺术论坛HYPERLINKHYPERLINKHYPERLINKHYPERLINKHYPERLINKHYPERLINKHYPERLINKHYPERLINKHYPERLINKHYPERLINKHYPERLINKHYPERLINKHYPERLINKHYPERLINKHYPERLINKHYPERLINKHYPERLINKHYPERLINKHYPERLINKHYPERLINKHYPERLINKHYPERLINKHYPERLINKHYPERLINKHYPERLINKHYPERLINKHYPERLINKHYPERLINKHYPERLINKHYPERLINKHYPERLINKHYPERLINKHYPERLINKHYPERLINKHYPERLINKHYPERLINKHYPERLINKHYPERLINKHYPERLINKHYPERLINKHYPERLINKHYPERLINKHYPERLINKHYPERLINKHYPERLINKHYPERLINKHYPERLINKHYPERLINKHYPERLINKHYPERLINKHYPERLINKHYPERLINKHYPERLINKHYPERLINK华音网站(吉ICP备06004970号)|联系我们|Archiver|WAPGMT++8,2012-5-1600:24,Processedin0.015539second(s),5queries,Gzipenabled.PoweredbyDiscuz!7.2如题。

红孩儿发表于2010-10-2215:40

AmazingSlowDowner3.0.0汉化版

神奇变音器(AmazingSlowDowner)是专为玩音乐的人所设计的“混音

播放工具”,它可以不用改变音调,直接将歌曲快转/慢转20%到200%,

音调也可以实时调整,支持CD光盘、MP3歌曲、Wave、OGG等文件格式

的播放。用它来做效果,可以将你手中的音乐搞成时髦的俱乐部音乐,让

你轻松成为打碟高手。该软件最主要的一个用途是供乐手(譬如吉他演奏

者听音“扒带”之用,有了它就可以通过慢放操作将自己无法听清的器乐

声部和乐曲编配一一记录下来。华音首页音乐新闻都市夜归人“暧昧”上线音乐家教华音论坛学术频道二手乐器民乐视频品琴民乐下载注册登录论坛搜索帮助导航HYPERLINKHYPERLINKHYPERLINKHYPERLINKHYPERLINK以乐会友-民乐(民族音乐)论坛-华音论坛»笛子论坛»吹笛者最好能懂得一些修笛和调音的方法(转帖)123下一页返回列表发帖zqpmfjHYPERLINKHYPERLINKHYPERLINKLord\o"复制本帖链接"1#跳转到»倒序看帖打印字体大小:tT发表于2012-5-311:05|只看该作者2012年7月全国竹笛艺术研修班暨詹永明教授竹笛大师班吹笛者最好能懂得一些修笛和调音的方法(转帖)一枝同样的笛子,给不同的吹奏者使用的话,撇开水平问题,由于嘴唇厚薄、吹口角度、气息力度、手指长短粗细等方面的差异,笛子的音色甚至音准也会出现比较明显的差异(王铁锤、俞逊发等喜欢开孔较大的笛子,曾格格、陈悦等喜欢开孔适中的笛子。。。)。竹笛的开孔,就一般情况而言,膜孔小于指孔,指孔小于吹孔。开孔小的笛子,易于控制,但亮度不够;开孔大的笛子,发音通透,容易上口,但过度则有响亮聒噪之嫌。因此,吹笛者如欲得到一枝称手满意的好笛,除了要向制笛师讲明你的要求和爱好以外,笛子到手以后,还必须在逐渐熟悉笛子性能的基础上,根据自身的特点和吹奏习惯,再对笛子加以必要的修理或微调。自然,你得要懂一些笛子修理和调音的技巧和方法,而绝不能蛮干胡搞。

关于某些修笛和调音方法,《笛子吹奏法》(胡结续著)、《笛缘。制作篇》(周林生著)、赵松庭、陈正生等专家著述已有论及,本文一般不再赘述。

那些材质与音色、音准较差的笛子,修理价值不大,不属本文探讨范围。

还需强调的是,本文主要探讨的是笛子的小修与微调。于细微处见功夫,小修见大用。

海内高手云集,网上卧虎藏龙。拙文聊作引玉之砖,以期各位大德和高师参与探讨。

常用工具和材料

笛刀,小锉,细砂纸:修孔用。[建议:没有挖孔经验者,最好采用把细砂纸缠在圆珠笔芯上慢慢打磨笛孔的方法,边修边试,这样不会弄坏笛子。]

虫胶(俗称羊肝漆或胶片漆)、95%以上浓度的酒精(成品名曰“虫胶漆溶液”)[配制方法:将适量虫胶放入酒精中浸泡成酱红溶液状,不可过稀过稠,24小时后即可使用。]虫胶漆溶液妙用多多,是制笛师必备之宝贝。

牙签:涂虫胶修孔用。

粗竹棍药棉签:将其燃成木炭状(忌用明火),可以快速烘干虫胶溶液。

。。。。。。

以下介绍几种笛子实用修、调简要方法

一、笛子漏气或发音欠灵敏、音色虚飘

笛子漏气问题多半是出在笛塞和接铜插口处,笛塞位置不当还会影响音色和八度音准,发音欠灵敏、音色虚飘的问题除漏气的原因外,往往由于材质密度欠佳、笛筒内径有失偏颇或吹孔欠妥所致。“对症下药”以后,用细砂纸轻轻将笛筒打磨干净,再用胶布把所有的孔堵严,从笛尾灌入虫胶漆溶液,约5分钟后倒出所灌溶液,轻轻将笛子甩干,然后扯去胶布。。。。。。待其阴干后即可吹奏使用。

二、吹孔的探讨及其修理

吹孔是笛子发音的要害部位,也是笛子发音的能源提供和动力传达部位,直接关系到笛子的音色、灵敏度、泛音、甚至音准等许多方面。常言说:“新兵怕大炮,老兵怕机枪。”许多修笛经验不足的人,正因为他懂得吹孔的重要性,所以害怕去动吹孔。往往“头痛医头,脚痛医脚”,音不准就修按音孔(指孔),筒音不对就去修后出音孔。。。。。。结果越修毛病越多,甚至搞坏了笛子。我们的确不赞成乱动吹孔,但既然吹孔是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地方,修笛时岂能忽视?这犹如修理电器,先得检查电源部分(能源动力部分)的线路是一个道理!有时音准的“症结”恰巧就在吹孔上(特别是有经验的制笛师通过计算或用划线板调孔的笛子尤其如此),当你耐心地微调一下吹孔,往往会惊奇地发现,不但音准问题解决了,而且音色也美了,高音好吹且省力了,发音灵敏了。。。。。。当然,吹孔的修理并不是件轻松简单的事情,差之毫厘则失之千里,要想成功地修好吹孔,往往需要花上数天甚至数月的工夫(也算是修出境界来了——郑月明如是说)。宝剑之精要在青锋,好笛之精要在吹孔;武术家提倡“十年磨一剑”,难道我们就不能半年磨一笛吗?这也是制笛师为甚麽不肯花费太多的时间来给你打磨吹孔的缘故之一了:他们要靠制笛挣钱哪,光顾给你打磨吹孔,谁来开工钱呢?其次,制笛师制笛时往往是根据他们的嘴唇厚薄、口风角度、以及吹奏感觉习惯等方面来修定吹孔的,也就是说你所订购的笛子并非是给你量身定做的。不过,在确定吹孔是否需要修理之前,一定要检查核对一下吹孔的留量是否正确得当。宁保生认为:“这个问题往往被人忽略。。。。。。就常规而言,一般的笛子是低音容易偏高,而高音区则容易偏低。要兼顾几个音区的发声需要,吹孔的留量是重要的。”

吹孔修理的要窍:1,前(与膜孔相邻处)主要关乎音准高低(可调度10音分左右);后(靠近笛塞处)主要关乎八度音准;两侧的宽窄和角度主要关乎音量、音色和发音的灵敏度,一般说来,竹材薄的笛子挖孔的角度要大一些,竹材厚的笛子挖孔的角度要小一些。。。。。。

吹孔的修和调:

打磨:1,用细砂纸裹在圆珠笔芯上细细打磨,边修边吹;2,用笛刀(此法适用于有制笛或修笛经验者)。

修补:用牙签蘸上虫胶溶液涂抹之。如所需修补部位较大,可将粗药棉签竹棍燃点一截吹熄成木炭状,慢慢烘烤后再涂抹之。如发现涂抹过度,切忌心急,且待两三天等虫胶漆干过性之后,再用笛刀轻轻刮去些就对了。

吹孔的修调是一项十分细致的工作。就连制笛经验比较丰富的郑月明先生,也曾经因为在修吹孔时不小心多削去了一丁点儿,结果导致吹不出超高音。度的把握,宁不慎乎!

吹笛者最好能懂得一些修笛和调音的方法(连载)

三、膜孔的探讨及其修理

“膜孔是笛子的眼睛。”(周林生《笛缘》)竹笛属开管乐器,与国外的笛类乐器最大的区别是“膜振”。竹笛如果少了膜,其音色也就大大逊色了。膜孔小,吹奏省力,高音容易控制,但是由于振动欠充分,音量较小,低音不厚实。膜孔大,振动充分,音量大,音色亮,低音厚实,但是高音比较难以控制,音准容易往下掉。如果膜孔过大就不好了,尖响刺耳,音准音色难以控制,笛膜也不容易贴好。因此,膜孔的大小应当适中。

除周林生、王益亮等制笛师的笛子膜孔在出厂前经过精心处理以外,绝大多数的笛子在生产过程中会产生许多细小的问题:如钻孔过程中,修正内孔过程中,刷油漆的过程中都要会给膜孔留下一些毛刺,小杂物和小沟痕,这往往在粘笛膜的时候才能发现,一般症状表现为笛子膜孔的锐角过利、膜孔边沿出现极其细微的毛刺、膜孔内沿损伤、笛膜容易上水等,这些毛病,都会影响到笛子的音色以及笛膜的使用寿命。

上述问题的修理方法:用一小张特细的砂纸,裹在圆珠笔芯上,插入膜孔后保持一定的角度和力度,反、顺各轻轻地转一圈,圈一次沙纸的角度就要微微变化一点,注意打磨的角度一定保持圆弧形。有伤痕的膜孔、容易上水的膜孔以及过大的膜孔修理方法:先打磨,再按前述方法涂抹虫胶漆修补即可。这也是一项细致的工作,讲求心细、有耐性。打磨时,还要注意不要损伤了膜孔外沿的亮漆。

四、指孔的探讨及其修理

竹笛的指孔相当于钢琴的“键盘”,主要关乎音准(指孔的大小、内沿的角度也关乎到音量、音色以及发音的灵敏度)。

关于指孔的修调方法,赵松庭、胡结续、周林生等专家著述已阐释较为详尽,这里不再赘述。

此处要提及的,也许是大家比较感性趣的几个问题:

1,音准不要调得太“老”

笛子没有吹热时,你会发现,往往第三、五、六孔往往略低于标准音。这是怎麽一回事呢?原来制笛师考虑到竹笛的音准容易受到温度的影响,而特意在调音时留有余地的:第五、六孔离吹孔最近,受热较快;第三孔的音准易受笛友演奏“激情”的影响而翩然“高飘”。这个问题,周林生先生的诠释颇为精到:“在笛子制作中,有些制作师会发现,明明按照频率仪器把笛的音调准的,为何到实际演奏时,音会不准?有些挑选笛的朋友也会发现,明明按照频率仪器,选择的笛音是准的,为何演奏时会感到音不准?其实,按照频率仪器的标准做笛,选笛,没错,可这是‘静态音准’,而演奏是‘动态音准’.演奏时,情绪一来,音准就起变化.”

2,平吹时筒音偏低,有时并非笛塞的问题,而是第六孔音准偏低所致。将第六孔靠膜孔处“旋”去一点即可。

3,高音或第五孔超高音不好发怎麽办?除调吹孔外,一般是扩大前出音孔(调音孔),其次是略微扩大第二孔。

。。。。。。

关于指孔的修补

详见前文《吹孔的探讨及其修理》。

为飨读者,特转引陈正生先生的《箫笛音孔修补方法》,供君参考:“修补箫笛音孔的方法很简单,材料只需瞬间快干粘胶剂“502”,以及黄杨细木屑就行。将箫或笛直立,使需修补的一端处于下方,敷上一点黄杨木屑(不可太多),从该音孔的侧沿滴上一滴“502”(不要太多、不要直接滴在黄杨木屑上),502很快就会将黄杨木屑浸润,干燥后就成。若需要补厚一点,则可以多补两次。用黄杨木屑修补有两大好处,一是黄杨木屑的附着性能较好,敷在音孔上不易散落,二是黄杨木屑的颜色与竹相似,补上不影响美观。”收藏分享1顶反对庸人皆因惰

能人毁于傲zqpmfjHYPERLINKHYPERLINKHYPERLINKLord\o"复制本帖链接"2#发表于2012-5-311:06|只看该作者2012年7月全国竹笛艺术研修班暨詹永明教授竹笛大师班本帖最后由zqpmfj于2012-5-311:08编辑

觉得是别人的经验,所以转帖出来,希望对笛友们有帮助!没有找到真正原创作者,所以没有标明作者,希望原创作者看到时不会介意!庸人皆因惰

能人毁于傲TOP小家家HYPERLINKHYPERLINKHYPERLINKConqueror\o"复制本帖链接"3#发表于2012-5-311:12|只看该作者2012年7月全国竹笛艺术研修班暨詹永明教授竹笛大师班谢谢分享TOPyw0137HYPERLINKHYPERLINKHYPERLINKMember\o"复制本帖链接"4#发表于2012-5-311:15|只看该作者2012年7月全国竹笛艺术研修班暨詹永明教授竹笛大师班看上去好专业啊,不敢随便动手……TOPzqpmfjHYPERLINKHYPERLINKHYPERLINKLord\o"复制本帖链接"5#发表于2012-5-311:17|只看该作者2012年7月全国竹笛艺术研修班暨詹永明教授竹笛大师班看上去好专业啊,不敢随便动手……

yw0137发表于2012-5-311:15

俺经常拿一些以前买的几元钱那些笛子来修理和调音,这样就不会心痛啦!通过自己的实践与摸索,逐步掌握修笛知识,对吹奏笛子是有益处的!TOP宝明HYPERLINKHYPERLINKHYPERLINKLord\o"复制本帖链接"6#发表于2012-5-311:26|只看该作者2012年7月全国竹笛艺术研修班暨詹永明教授竹笛大师班那些材质与音色、音准较差的笛子,修理价值不大,不属本文探讨范围。

zqpmfj发表于2012-5-311:05

别把这些废品当笛子!奸商就是把这些废品按档次分类卖给消费者的!TOP阿妹HYPERLINKHYPERLINKHYPERLINKLord\o"复制本帖链接"7#发表于2012-5-311:29|只看该作者2012年7月全国竹笛艺术研修班暨詹永明教授竹笛大师班回复1#zqpmfj

zqpmfj好帖:victory:TOPwuqun5889HYPERLINKHYPERLINKHYPERLINKMember\o"复制本帖链接"8#发表于2012-5-312:12|只看该作者2012年7月全国竹笛艺术研修班暨詹永明教授竹笛大师班收藏了,以后一定用得到。QQ:641153380TOPpy18HYPERLINKHYPERLINKHYPERLINKNewbie\o"复制本帖链接"9#发表于2012-5-312:23|只看该作者2012年7月全国竹笛艺术研修班暨詹永明教授竹笛大师班窃喜收储顶一下TOP惠风和畅HYPERLINKHYPERLINKHYPERLINKLord\o"复制本帖链接"10#发表于2012-5-312:41|只看该作者2012年7月全国竹笛艺术研修班暨詹永明教授竹笛大师班:victory:平淡从容,和谐自然TOPyw0137HYPERLINKHYPERLINKHYPERLINKMember\o"复制本帖链接"11#发表于2012-5-312:41|只看该作者2012年7月全国竹笛艺术研修班暨詹永明教授竹笛大师班回复5#zqpmfj

这个主意不错啊TOP笛韵传情HYPERLINKHYPERLINKHYPERLINKConqueror\o"复制本帖链接"12#发表于2012-5-314:17|只看该作者2012年7月全国竹笛艺术研修班暨詹永明教授竹笛大师班回复1#zqpmfj

:victory::handshake:lol:TOPlishaonan1106HYPERLINKHYPERLINKHYPERLINKKing\o"复制本帖链接"13#发表于2012-5-314:20|只看该作者2012年7月全国竹笛艺术研修班暨詹永明教授竹笛大师班买来的笛子不敢给它动手术。不靠笛子吃饭,但没有笛子,吃饭则不香。TOPlishaonan1106HYPERLINKHYPERLINKHYPERLINKKing\o"复制本帖链接"14#发表于2012-5-314:21|只看该作者2012年7月全国竹笛艺术研修班暨詹永明教授竹笛大师班下次弄个竹竿试试,练练刀法。不靠笛子吃饭,但没有笛子,吃饭则不香。TOP醉在笛声中HYPERLINKHYPERLINKHYPERLINKKing\o"复制本帖链接"15#发表于2012-5-315:10|只看该作者2012年7月全国竹笛艺术研修班暨詹永明教授竹笛大师班醉在笛声中TOP123下一页返回列表胡琴论坛吴良松笛箫艺术论坛HYPERLINKHYPERLINKHYPERLINKHYPERLINKHYPERLINKHYPERLINKHYPERLINKHYPERLINKHYPERLINKHYPERLINKHYPERLINKHYPERLINKHYPERLINKHYPERLINKHYPERLINKHYPERLINKHYPERLINKHYPERLINKHYPERLINKHYPERLINKHYPERLINKHYPERLINKHYPERLINKHYPERLINKHYPERLINKHYPERLINKHYPERLINKHYPERLINKHYPERLINKHYPERLINKHYPERLINKHYPERLINKHYPERLINKHYPERLINKHYPERLINKHYPERLINKHYPERLINKHYPERLINKHYPERLINKHYPERLINKHYPERLINKHYPERLINKHYPERLINKHYPERLINKHYPERLINKHYPERLINKHYPERLINKHYPERLINKHYPERLINKHYPERLINKHYPERLINKHYPERLINKHYPERLINKHYPERLINK华音网站(吉ICP备06004970号)|联系我们|Archiver|WAPGMT++8,2012-5-1600:44,Processedin0.013703second(s),5queries,Gzipenabled.PoweredbyDiscuz!7.2©2001-2009ComsenzInc.华音首页音乐新闻都市夜归人“暧昧”上线音乐家教华音论坛学术频道二手乐器民乐视频品琴民乐下载注册登录论坛搜索帮助导航HYPERLINKHYPERLINKHYPERLINKHYPERLINKHYPERLINK以乐会友-民乐(民族音乐)论坛-华音论坛»笛子论坛»转载周林生《练笛十三篇》12下一页返回列表发帖zhangkaiqin888HYPERLINKHYPERLINKHYPERLINKLord\o"复制本帖链接"1#跳转到»倒序看帖打印字体大小:tT发表于2008-12-911:53|只看该作者2012年7月全国竹笛艺术研修班暨詹永明教授竹笛大师班转载周林生《练笛十三篇》周林生《练笛十三篇》

《练笛十三篇》

一、练长音的好处

练长音健心身

按照中国的阴阳五行学说,声音有宫商角徽羽之分(即.6.)。分别属不同的五行。宫音中央土,商音西方金,角音东方木,徽音南方火,羽音北方水。

人体五脏也分五行。消化系统属中央土,呼吸系统属西方金,血液系统属东方木,心脑系统属南方火,泌尿生殖系统属北方水。

按五行相生的顺序练长音,即.5.。。。对心身有益。

二、超吹高音练习。

用全按做5的高音两点1,用四个短音一个长音的节奏练,用哈哈哈哈,哈,的气息,前面四个短音是预备音,主要是练后面的长音,要保持一定的长度。

超高音对周围和耳膜有冲击,要选无人处,耳朵塞棉花练。

超高音对增加气息的强度,保持音的控制和嘴劲的锻炼大有益处。

每次练五分钟即可,时间吹多了头晕。

三、试试上下历音的练习

上历音:六孔按住,依次放开一二三四五六孔,手指尽量抬高,在吹匀的前提下慢慢的加速,对打开手指根的关节很有益处。

下历音:六孔全开,然后依次关闭五四三二一孔,速度要快,有力。先从慢的练,练干净,七个音不能少,慢慢的加速,到最后,出现象玩游戏机的声响效果。看看,在练干净的前提下,每分钟能练几下?对手指的功夫很有帮助的。

四、练练半音阶上下行

在掌握了半音的吹法后,可做半音阶的上下行练习。有些半音,可以按半孔,也可用叉口方法,不要拘泥。熟练的吹奏半音阶上下行,要又快又准又匀。

半音阶上下行对手指的灵敏度,对音准的精确度有更高的挑战意义。

五、试试高抬指练习

所谓高抬指练习,是指在吹笛时,有意识地将手指抬高,按孔时快速有力地打下去,这时,假如不吹,光运动手指,可以听到“噗噗”的声响。

经常做高抬指练习,可以增加手指的灵活性和指劲。

要提醒的是,这是一种练习方法,不是演奏法,演奏时较少用高抬指的。

六、练练拗指法

所谓拗指法,就是不顺畅的别扭指法。象全按做5的15351535,16461646,等等。自己可以编出好多,一口气吹几十个不能出错,拗指法对脑手协调很有益处,也很有趣味。笛友在一起,可比试一下,看在规定时间内,谁吹的次数多。

七、“洗指练习”

所谓“洗指练习”其实就是音阶快速上下行练习。

先中速地从基音开始一个一个音上行到高音(全按做5,从低音5到高音6)再下行到基音,为一个周次。要求一口气完成,必须注意的是不能漏音。

在熟练的基础上,看看一口气能完成几个周次。假如一口气能完成四五个周次以上,能连续保持一分钟以上的,此时,效果就象刮风似的,很来劲的。

八、练练五种调的音阶

许多笛友对全按做5的吹法很熟练,全按做2的,也可以,对全按做1的.6的。3的,就很为难,

每天练习五种调的音阶,先慢慢的,一音一音地吹,哪个孔要全放,哪个音要半孔,心里要明明白白。顺序可按全按5,2,1,6,3,练习。

音阶练过后,还可以用同一首小曲,做移调练习,也就是说,同一首曲,用五种调吹。开始会有点困难的,慢慢的就熟练了。

掌握五种调的吹法是基础,再进一步的可以练全按做4,7,降7的,笛子上可以吹出八个调,再多的,就有困难了。

九、双吐多练三连音

双吐,一般是tktk或ktkt的,t音容易弱,双吐就会产生力度不平均的现象。可多练三连音吐音,即:tkt,ktk,tkt,ktk....试试看,开始会有点拗嘴,像绕口令,吐不清楚,慢慢的熟练了就好。

双吐还有个难点是舌与手指运动的匹配,吻合。可以先作慢练,练干净了,一点一点加速,最后达到乐曲要求的速度。

十、浅谈笛子的吐音

吐音是笛子的重要演奏技术,吐音的形态通常分单吐,双吐,三吐,循环双吐几种。不管何种形态的吐音,都包含两个部分,1。唇舌运动,2。与手指的配合。

1、唇舌运动

单吐时,舌作T的拟音,双吐时,舌作TK的拟音,三吐时,舌作TTK,或TKT的拟音。由于每个人的感受不同,有人说双吐拟音是“吐库”,有人说是“得各“,又有人说是”肯区“等等。但不管是作何种拟音,最后的艺术要求基本是一致的,即要求吐音干净利索。反过来说,只要你吹出的吐音是干净利索的,饱满有弹性的,能控制的,不管是用何种拟音都是可以的。

单吐大多是用舌作T的拟音,也有用气的冲击,作F的拟音的,叫气吐。也有仅用唇作P的拟音的,叫唇吐。假如在唇吐的同时完成抢气,还构成了循环双吐的要点。这些都可以根据音乐的需用选择运用。

双吐是笛子吐音技术中用的最广的,以TK为例,要求T与K的力度均衡。通常,K比T的力度要弱,因此,就出现了拐脚双吐的毛病,要克服这个毛病,就要加强K的训练。有一种办法可以试试,即将TK改作KT。还有一种办法是,多作六连音练习,即:TKT,KTK,目的都是为了使TK在力度上达到一致。

吐音是连线状的点,是说吐音要吹的连贯,要向前流动。不要僵硬,死板。

2.与手指的配合

唇舌运动要与手指运动吻合,不要有时差,平时多作各调的音阶上下行练习,分解和弦练习,别扭指法练习。通过慢,渐快,快,飞快,快,渐慢,慢等变速练习,使唇舌与手指达到一致,,达到自动,不再有心理负担,那就成了。

十一、泛音练习很重要

一般笛子每个音孔中,吹出第一个音,就是这个孔的基本音,吹出它的八度或十二度音,甚至更高的音,就是这个孔泛音。

笛子上最常用的泛音,(全按做5)全按除了吹出低音5,中音5外,还可以吹出高音2.开一孔可以吹出高音3.开二孔半孔可以吹出高音4,开三孔可吹出高音5等等.

经常练习这几个音,要能吹的轻,吹的干净,对增加嘴肌的控制很有益处。有兴趣可试试。

陆春龄先生的笛曲中经常运用的这些泛音的。

十二、模仿吹

模仿吹,简称“模吹”。两人各一只相同调的笛,相互背对着。

一,单音模吹:一人随意吹出一个音,另一个人要吹出相同的音。

二,多音模吹:一人吹出三到五个单音(可事先写好),另一人要吹出相同的这些音。

三,短句模吹:一人吹出一个短句(可事先写好)另一人要吹出这个短句。

不要认为简单,其实,这已经是在练耳了,只有听辨准确了,才能模吹对。

精深的乐曲看谱是不解决问题的,象《牧民新歌》等,需要很好的听辨能力,将每个细小地方都尽可能听清楚了,记在心,然后才能吹的象。

听辨,模仿是考音乐专业的必须。今年铜岭桥一个学生,考中国音乐学院,笛子专业前五名,可惜就在听辨,模仿上刷下来了。

十三、练笛的关键在练心

前面分别谈了练笛的气,指,舌,唇的体会。最后谈的,也是最重要的,就是要学会在心里(脑中)练笛。

首先是听,把笛曲的音响反复听,储存在脑海里。然后,在脑中将笛曲的声响回忆起来,就像在脑中听笛曲,把旋律,技巧,音色,风格,情绪,强弱,速度,甚至伴奏都要在脑中过一遍。

拿到新的乐谱,要能将声响想象出来,这是有点难的,但也是可通过锻炼而做到的。

多作吟唱练习,吟唱是所有音乐项目的必须,唱的投入,才能吹的感人。可先跟着音乐唱,慢慢的可不依靠音乐也能唱。

听听,唱唱,想想,练练,只有听仔细了,唱准确了,想明白了,才能练习有效果,天天有进步。

听说,钢琴家刘思昆在文革中被投入大牢,他每天都坚持做冥想练琴,在心中将琴曲的声响想象出来。出牢狱后,大家听他弹琴,都大吃一惊,他的琴艺非但没生疏,反而更精致深沉。孔祥东在飞机上照样练钢琴,他闭起眼睛,手指在空中飞舞,脑中将琴曲的声响想象出来。

吹笛其实也一样,吹笛就是将心里的音乐通过气指舌唇表达出来,心里有了,手里才有。

有些笛友平时练笛没方向,进步很慢。我建议:多听多听,多唱多唱,多想多想,然后才是多练多练。平时多做听,唱,想的练习,你就知道怎么练笛了。其实,真正的老师还是自己啊!

八、练练五种调的音阶

许多笛友对全按做5的吹法很熟练,全按做2的,也可以,对全按做1的.6的。3的,就很为难,

每天练习五种调的音阶,先慢慢的,一音一音地吹,哪个孔要全放,哪个音要半孔,心里要明明白白。...

向你致敬,辛苦,辛苦,整理了方便读!

[本帖最后由zhangkaiqin888于2008-12-912:03编辑]附件:您需要登录才可以下载或查看附件。没有帐号?\o"注册帐号"注册收藏分享1顶反对李建军HYPERLINKHYPERLINKHYPERLINKForumLegend\o"复制本帖链接"2#发表于2008-12-912:43|只看该作者2012年7月全国竹笛艺术研修班暨詹永明教授竹笛大师班TOP不消失的音符HYPERLINKHYPERLINKHYPERLINKBanned\o"复制本帖链接"3#发表于2008-12-912:57|只看该作者2012年7月全国竹笛艺术研修班暨詹永明教授竹笛大师班提示:作者被禁止或删除内容自动屏蔽TOPlingdong911HYPERLINKHYPERLINKHYPERLINKForumLegend\o"复制本帖链接"4#发表于2008-12-912:59|只看该作者2012年7月全国竹笛艺术研修班暨詹永明教授竹笛大师班TOP巴渝野客HYPERLINKHYPERLINKHYPERLINKMember\o"复制本帖链接"5#发表于2008-12-914:27|只看该作者2012年7月全国竹笛艺术研修班暨詹永明教授竹笛大师班该怎样感谢你?这么好的东西发上来.照片上就是周林生吗?仙风道骨.TOPzhangkaiqin888HYPERLINKHYPERLINKHYPERLINKLord\o"复制本帖链接"6#发表于2008-12-916:02|只看该作者2012年7月全国竹笛艺术研修班暨詹永明教授竹笛大师班回复5#的帖子是周林生老师TOPvioletjingHYPERLINKHYPERLINKHYPERLINKNewbie\o"复制本帖链接"7#发表于2008-12-916:34|只看该作者2012年7月全国竹笛艺术研修班暨詹永明教授竹笛大师班看来学笛子还是个细水长流的事啊!~TOPhuxiaoxiaoHYPERLINKHYPERLINKHYPERLINKForumLegend\o"复制本帖链接"8#发表于2008-12-916:45|只看该作者2012年7月全国竹笛艺术研修班暨詹永明教授竹笛大师班回复1#帖这就是偶朝思暮想的老师——周林生吗?TOPozw116HYPERLINKHYPERLINKHYPERLINKKing\o"复制本帖链接"9#发表于2008-12-1008:32|只看该作者2012年7月全国竹笛艺术研修班暨詹永明教授竹笛大师班TOPzhangkaiqin888HYPERLINKHYPERLINKHYPERLINKLord\o"复制本帖链接"10#发表于2008-12-1015:33|只看该作者2012年7月全国竹笛艺术研修班暨詹永明教授竹笛大师班回复8#的帖子是TOPhncdjxpHYPERLINKHYPERLINKHYPERLINKBanned\o"复制本帖链接"11#发表于2008-12-1710:42|只看该作者2012年7月全国竹笛艺术研修班暨詹永明教授竹笛大师班提示:作者被禁止或删除内容自动屏蔽TOPhuxiaoxiaoHYPERLINKHYPERLINKHYPERLINKForumLegend\o"复制本帖链接"12#发表于2008-12-1715:49|只看该作者2012年7月全国竹笛艺术研修班暨詹永明教授竹笛大师班原帖由zhangkaiqin888于2008-12-1015:33发表

zhangkaiqin888——如方便,请转达华音笛友huxiaoxiao的问候——祝他身体健康TOP拂云追月HYPERLINKHYPERLINKHYPERLINKLord\o"复制本帖链接"13#发表于2011-12-2223:12|只看该作者2012年7月全国竹笛艺术研修班暨詹永明教授竹笛大师班TOP洛阳女笛童HYPERLINKHYPERLINKHYPERLINKMember\o"复制本帖链接"14#发表于2011-12-2300:02|只看该作者2012年7月全国竹笛艺术研修班暨詹永明教授竹笛大师班好TOPgreg2008HYPERLINKHYPERLINKHYPERLINKConqueror\o"复制本帖链接"15#发表于2011-12-2308:23|只看该作者2012年7月全国竹笛艺术研修班暨詹永明教授竹笛大师班兴趣是学习最大的原动力TOP12下一页返回列表胡琴论坛吴良松笛箫艺术论坛HYPERLINKHYPERLINKHYPERLINKHYPERLINKHYPERLINKHYPERLINKHYPERLINKHYPERLINKHYPERLINKHYPERLINKHYPERLINKHYPERLINKHYPERLINKHYPERLINKHYPERLINKHYPERLINKHYPERLINKHYPERLINKHYPERLINKHYPERLINKHYPERLINKHYPERLINKHYPERLINKHYPERLINKHYPERLINKHYPERLINKHYPERLINKHYPERLINKHYPERLINKHYPERLINKHYPERLINKHYPERLINKHYPERLINKHYPERLINKHYPERLINKHYPERLINKHYPERLINKHYPERLINKHYPERLINKHYPERLINKHYPERLINKHYPERLINKHYPERLINKHYPERLINKHYPERLINKHYPERLINKHYPERLINKHYPERLINKHYPERLINKHYPERLINKHYPERLINKHYPERLINKHYPERLINKHYPERLINK华音网站(吉ICP备06004970号)|联系我们|Archiver|WAPGMT++8,2012-5-1600:47,Processedin0.016858second(s),5queries,Gzipenabled.PoweredbyDiscuz!7.2©2001-2009ComsenzInc.华音首页音乐新闻都市夜归人“暧昧”上线音乐家教华音论坛学术频道二手乐器民乐视频品琴民乐下载注册登录论坛搜索帮助导航HYPERLINKHYPERLINKHYPERLINKHYPERLINKHYPERLINK以乐会友-民乐(民族音乐)论坛-华音论坛»笛子论坛»马迪老师写的《吹笛心得》返回列表发帖上帝的弟弟情帝HYPERLINKHYPERLINKHYPERLINKMember\o"复制本帖链接"1#跳转到»倒序看帖打印字体大小:tT发表于2007-7-2416:05|只看该作者2012年7月全国竹笛艺术研修班暨詹永明教授竹笛大师班马迪老师写的《吹笛心得》一,放松与呼吸

1,身体平仰在床上,全身心放松。双手放在腹部上,自然呼吸,此时就会感觉到腹部随着呼吸而自然起伏,这就是我们吹笛子时需要的腹式呼吸。

2,身体站立持笛吹奏,一定要和平仰在床上的呼吸感觉一样。此时最容易紧张的部位在双肩,要有意识使双肩放松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