备战2023-2024学年九年级化学上学期期中真题分类汇编(人教版) 专项提升卷02 我们周围的空气(解析版) _第1页
备战2023-2024学年九年级化学上学期期中真题分类汇编(人教版) 专项提升卷02 我们周围的空气(解析版) _第2页
备战2023-2024学年九年级化学上学期期中真题分类汇编(人教版) 专项提升卷02 我们周围的空气(解析版) _第3页
备战2023-2024学年九年级化学上学期期中真题分类汇编(人教版) 专项提升卷02 我们周围的空气(解析版) _第4页
备战2023-2024学年九年级化学上学期期中真题分类汇编(人教版) 专项提升卷02 我们周围的空气(解析版) 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专项提升卷02我们周围的空气(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班级:学号:姓名:成绩: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下列物质中,属于纯净物的是()A.矿泉水 B.冰水混合物 C.空气 D.百事可乐【答案】B【详解】A、矿泉水含有多种矿物质,属于混合物,选项错误;B、冰水混合物是由水一种物质组成的,属于纯净物,选项正确;C、空气中含有氧气、氮气、二氧化碳等物质,属于混合物,选项错误;D、百事可乐含有碳酸、水等物质,属于混合物,选项错误;故选:B。2.葫芦藓对有毒气体十分敏感,能作为监测空气污染的重要指示。下列能被它感知到的是()A.氧气 B.二氧化碳 C.二氧化硫 D.氮气【答案】C【详解】A、氧气可供给呼吸,是空气的成分,无毒,故A不正确;

B、二氧化碳是光合作用的原料,是空气的成分,无毒,故B不正确;

C、二氧化硫是一种由刺激性气味的气体,有毒,是空气污染物,故C正确;D、氮气是空气的成分,无毒,故D不正确。故选:C。3.中考体育测试中,运动场上发令枪打响时,产生的白烟是由下列哪种物质燃烧产生的()A.石蜡 B.铜 C.硫粉 D.红磷【答案】D【详解】A、石蜡燃烧生成物能在干冷烧杯壁上形成水雾,且能生成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不能产生白烟,故不符合题意;B、铜在空气中燃烧生成氧化铜,会观察到红色固体变成黑色,不会产生白烟,故不符合题意;C、硫在空气中燃烧,发出淡蓝色火焰,生成具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不会产生白烟,故不符合题意;D、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白烟,符合题意;故选D。4.空气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下列生活现象与空气中的氧气无关的是()A.水果腐烂 B.酥脆饼干久置变软C.木炭燃烧 D.动植物呼吸【答案】B【详解】A、水果腐烂是因为发生了缓慢氧化,与氧气有关,不符合题意;B、酥脆饼干久置变软,是因为饼干吸收了空气中的水分,与氧气无关,符合题意;C、木炭燃烧,是木炭与空气中的氧气在点燃条件下发生了反应,与氧气有关,不符合题意;D、动植物呼吸,吸收氧气,放出二氧化碳,与氧气有关,不符合题意。故选B。5.防治空气污染,保护生态环境。下列措施不利于防治空气污染的是()A.工厂加高烟囱排放废气 B.开发和使用清洁能源C.积极推广使用共享单车 D.管理和控制工地扬尘【答案】A【详解】A.加高烟囱排放废气不能减少污染物的排放,不利于防治空气污染,符合题意,故A正确;B.开发和使用清洁能源,有利于防治空气污染,不符合题意,故B错误;C.积极推广使用共享单车,有利于防治空气污染,不符合题意,故C错误;D.管理和控制工地扬尘,有利于防治空气污染,不符合题意,故D错误。故选A。6.在“氧气的实验室制取与性质”实验中,下列装置或操作不正确的是()A.检查气密性

B.制备氧气

C.收集氧气

D.蜡烛燃烧

【答案】C【详解】A、检查装置的气密性先将导管放入水中然后用手握住试管外壁看导管口是否有气泡冒出,操作正确;B、实验室用加热高锰酸钾制取氧气时,,在试管口加一团棉花,用酒精灯加热,试管口略向下倾斜,操作正确;C、氧气密度大于空气,用排空气法收集氧气时,导管应插入到集气瓶底,操作错误;D、蜡烛能够在氧气中燃烧,操作正确。故选C。7.物质的性质决定了用途,下列物质的用途主要由化学性质决定的是()A.氦气用于充灌气球 B.木炭用作燃料C.液氮用于医疗手术中的冷冻麻醉 D.稀有气体用作电光源【答案】B【详解】A、氦气用于充灌气球,是因为氦气密度小,且化学性质稳定,密度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就能表现出来,利用的是其物理性质,化学性质稳定,利用的是其化学性质,故既利用了物理性质,也利用了化学性质,不符合题意;B、木炭用作燃料,是因为木炭具有可燃性,可燃性需要通过化学变化才能表现出来,利用的是其化学性质,符合题意;C、液氮用于医疗手术中的冷冻麻醉,是因为液氮汽化吸热,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就能表现出来,利用的是其物理性质,不符合题意;D、稀有气体用作电光源,是因为稀有气体通电时能发出不同颜色的光,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就能表现出来,利用的是其物理性质,不符合题意。故选B。8.空气是一种宝贵的资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酥脆的饼干放置在空气中变软,说明空气中有氧气B.液氮汽化吸热,所以可用于制冷C.氧气具有可燃性,所以可以用来作燃料D.空气中氮气的质量分数约为78%【答案】B【详解】A、酥脆的饼干放置在空气中一段时间会吸水变软,说明空气中含有水蒸气,选项说法错误;B、液氮汽化吸热,使周围温度降低,可用于制冷,选项说法正确;C、氧气不具有可燃性,不可用作燃料,选项说法错误;D、空气中氮气的体积分数约为78%,选项说法错误;故选B。9.比较是一种重要的学习方法。下列有关比较正确的是()A.电子数:硫原子>硫离子 B.空气中含量:氧气>氮气C.溶解性:氧气>二氧化碳 D.水蒸气含量:呼出气体>吸入空气【答案】D【详解】A、硫原子的核外电子数是16,硫离子是硫原子得到2个电子形成的,硫离子的电子数是18,所以电子数:硫原子<硫离子,故A错误;B、氮气约占空气体积的78总,氧气约占空气体积的21%,所以空气中含量:氧气<氮气,故B错误;C、二氧化碳能溶于水,氧气不易溶于水,所以溶解性:氧气<二氧化碳,故C错误;D、呼出气体中水蒸气的含量比吸入空气中水蒸气的含量高,即水蒸气含量:呼出气体>吸入空气,故D正确;故选D。10.某班同学在进行“空气中的氧气会耗尽吗?”的分组辩论中,正方的观点是“空气中的氧气会耗尽”。下列观点不能成为正方论据的是()A.汽车越来越多,消耗的氧气越来越多B.有证据表明,在远古时代的原始空气中氧气含量高达30%C.限制二氧化碳排放是目前各国政府的重要环境政策D.地球人口的增多,其呼吸和使用的燃料耗氧越来越多【答案】C【详解】A、汽车越来越多,消耗的氧气越来越多,燃料燃烧消耗的氧气增多,该论点能成为正方论据,故选项错误;B、有证据表明,在远古代时代的原始空气中氧气含量高达30%,而今空气中氧气的含量为21%,数据的减少,可见氧气在逐渐消耗,该论点能成为正方论据,故选项错误;C、限制二氧化碳的排放是目前各国政府的重要环境政策,和空气中氧气的含量没有直接关系,该论点不应成为正方论据,故选项正确;D、随着地球人口的增多,人类呯吸和所用的燃料消耗氧气越来越多,该论点能成为正方论据,故选项错误。11.下列反应中,既属于化合反应又属于氧化反应的是()A.酒精+氧气水+二氧化碳 B.磷+氧气五氧化二磷C.碳酸氢铵氨气+水+二氧化碳 D.乙炔+氧气水+二氧化碳【答案】B【详解】A、酒精+氧气水+二氧化碳,该反应的生成物是两种,不符合“多变一”的化合反应特征,不属于化合反应,但该反应是物质和氧气发生的化学反应,属于氧化反应,故选项错误;B、磷+氧气五氧化二磷,该反应符合“多变一”的特征,属于化合反应,且该反应是物质和氧气发生的化学反应,属于氧化反应,故选项正确;C、碳酸氢铵氨气+水+二氧化碳,该反应符合“一变多”的特征,属于分解反应,又不是物质与氧气发生的化学反应,所以也不属于氧化反应,故选项错误;D、乙炔+氧气水+二氧化碳,该反应的生成物是两种,不符合“多变一”的化合反应特征,但是该反应是物质和氧气发生的化学反应,属于氧化反应,故选项错误。故选B。12.甲、乙、丙三个集气瓶中分别盛有氧气、氮气、空气中的一种,把一根燃着的木条分别伸入瓶中,依次观察到木条熄灭、继续燃烧、烧得更旺的现象,则可推断甲、乙、丙三个集气瓶中所盛气体依次是()A.氧气、氮气、空气 B.氮气、氧气、空气C.氮气、空气、氧气 D.空气、氧气、氮气【答案】C【详解】氧气能支持燃烧,能使燃着的木条燃烧的更旺;氮气不能燃烧、不能支持燃烧,能使燃着的木条熄灭;燃着的木条在空气中能正常燃烧;用一根燃着的木条分别插入瓶中,依次观察到火焰熄灭、继续燃烧、燃烧更旺,故瓶中所盛气体分别是氮气、空气、氧气。故选C。13.2021年本杰明和戴维发明的“不对称有机催化剂”从而分享了诺贝尔化学奖,让药物、太阳能电池等的研发成本大幅降低,也更环保。下列对催化剂的说法正确的是()A.催化剂在化学反应前后质量一定改变B.没有催化剂,化学反应一定不能发生C.加入催化剂可以产生更多产品D.“不对称有机催化剂”性价比高,对环境友好【答案】D【详解】A、催化剂在化学反应前后质量一定不改变。故错。B、没有催化剂,化学反应能发生,催化剂可以改变化学反应速率。故错。C、加入催化剂不能产生更多产品,催化剂可以改变化学反应速率。故错。D、“不对称有机催化剂”成本低,环保,故性价比高,对环境友好。故对。故选D。14.如图是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装置,利用此装置进行实验时,以下的操作不正确的是()

A.实验前一定要检查装置的气密性B.取足量红磷是该实验成功的关键之一C.红磷熄灭后待冷却至室温再打开止水夹D.该实验所用的红磷可用铁丝代替【答案】D【详解】A、实验前一定要检查装置的气密性,以防止装置漏气造成结果不准确,操作正确;B、取足量红磷是该实验成功的关键之一,红磷量不足会导致装置内氧气不能被全部消耗,导致结果偏小,操作正确;C、红磷熄灭后待冷却至室温再打开止水夹,避免因温度偏高,引起气压偏大,导致实验结果偏小,操作正确;D、铁丝不能在空气中燃烧,不能用来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操作错误。故选D。15.取a、b两份等质量的氯酸钾,仅向b中加入少量二氧化锰,分别放在两支试管中同时加热下列生成氧气质量与加热时间的关系图像正确的是()A. B.C. D.【答案】B【详解】二氧化锰作为氯酸钾分解的催化剂,催化剂只能改变反应速率,但不能影响生成物的质量,a、b试管中加入的氯酸钾的质量相同,有没有催化剂(二氧化锰)生成氧气质量最终都相同,但b中有催化剂,生成气体的速率比a快,即b较早产生氧气,而且b的曲线比a陡。故选:B。非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第16小题9分,第17小题6分,第18小题5分,第19小题12分,第20小题9分,20小题14分,共55分。16.空气无处不在,多角度认识“空气”,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它。(1)从分类角度:空气属于(填“混合物”或“纯净物”)。(2)从微观角度;用“”表示氧原子,“”表示氮原子。①用“”可表示的微粒是(填符号)。②同温同压下,气体的体积比等于分子数目比。若空气中其它成分忽略不计,如图可表示空气微观模型的是。(填字母)(3)从变化角度:已知:常压下,氮气沸点-196℃,氧气沸点-183℃。将燃着的木条置于盛满液态空气的烧杯口,观察到的现象是。将该烧杯放置一段时间后,液态物质剩余约1/10体积时,其主要成分是。(4)从环保角度:下列保护空气措施不合理的是(单选,填字母)。A.工厂通过加高烟囱直接排放废气B.积极植树造林C.提倡步行、骑自行车等“低碳”出行方式(5)从使用角度:小小的气体有大大用途。氧气常见的用途有和。(6)从变化角度,当有高压高能量条件下,空气中的氮气和氧气会反应生成一氧化氮,请写出上述反应文字表达式。【答案】(1)混合物(2)O2B(3)燃着木条火焰熄灭氧气/液氧(4)A(5)供给呼吸支持燃烧(6)氮气+氧气一氧化氮【详解】(1)空气中含有氮气、氧气等多种物质,属于混合物,故填:混合物;(2)①“”中1个分子由2个氧原子构成,是氧分子,故填:O2;②氮气约占空气体积的五分之四,氧气约占空气体积的五分之一,所以氮气分子与氧气分子的个数比为4:1,所以可表示空气微观模型的是B,故填:B;(3)将燃着的木条置于盛满液态空气的烧杯口,氮气沸点较低,先汽化逸出,氮气不支持燃烧,所以观察到的现象是燃着木条火焰熄灭;空气中氮气约占空气体积的78%,氧气约占空气体积的21%,先汽化逸出的是氮气,所以剩余的1/10主要为氧气(或液氧),故填:燃着木条火焰熄灭;氧气或液氧;(4)A、工厂通过加高烟囱直接排放废气,不减少空气污染,反而能增大污染物的扩散范围,造成更大面的污染,故选项措施不合理;B、积极植树造林,可吸收部分有害气体,减少粉尘,有利于保护空气,故选项措施合理;C、提倡步行、骑自行车等“低碳”出行方式,可减少化石燃料的燃烧,减少汽车尾气排放,保护空气,故选项措施合理;故选A。(5)氧气常见的用途有氧气能供给呼吸,如可用于医疗急救、潜水等,氧气能支持燃烧(具有助燃性),如可用于炼钢等,故填:供给呼吸;支持燃烧;(6)氮气和氧气在高温高压条件下会反应生成一氧化氮,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氮气+氧气一氧化氮,故填:氮气+氧气一氧化氮。17.氧气是生产、生活中重要的物质。(1)唐代化学家马和最先发现氧气,他认为空气中存在“阴阳二气”,阳气比阴气多得多。则氧气属于马和认为的(填“阳气”或“阴气”)。(2)氧循环是自然界中的重要循环,下列①-④中生成氧气的是。①食物腐败

②煤炭燃烧

③植物光合作用

④人的呼吸(3)实验室中常用如图实验装置制备少量氧气。①仪器a的名称是。②加热KMnO4制取O2的符号表达式为。③实验结束时,为防止水槽里的水倒流,应采取的操作是。(4)取一根用砂纸打磨干净的镁条,在陶土网上方将其点燃,可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是。【答案】(1)阴气(2)③(3)酒精灯KMnO4K2MnO4+MnO2+O2先将导管移出水面,再熄灭酒精灯(4)发出耀眼的白光,放热,生成白色固体【详解】(1)空气中存在“阴阳二气”,阳气比阴气多得多,空气中氮气比氧气多得多,故氧气属于马和认为的阴气;(2)①食物腐败,是食物和氧气反应,故①错误;②煤炭燃烧,是煤炭和氧气反应,故②错误;③植物光合作用,是植物吸收二氧化碳生成氧气,故③正确;④人的呼吸,是吸进氧气生成二氧化碳,故④错误;故选:③;(3)①由图可知,仪器a的名称是酒精灯,故填:酒精灯;②高锰酸钾受热分解生成锰酸钾、二氧化锰和氧气,反应的符号表达式为KMnO4K2MnO4+MnO2+O2,故填:KMnO4K2MnO4+MnO2+O2;③实验结束时,为防止水槽里的水倒流,应采取的操作是先将导管移出水面,再熄灭酒精灯,故填:先将导管移出水面,再熄灭酒精灯;(4)镁条燃烧,发出耀眼的白光,放热,生成白色固体,可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是发出耀眼的白光,放热,生成白色固体。18.如图所示,是实验室中常见的气体制备和收集装置,请回答下列问题:(1)a的名称是。(2)写出A装置用于实验室制取氧气的文字表达式。若用A装置制取氧气收集完成后,测得其纯度明显偏低,原因可能是。(写一点即可)(3)用过氧化氢溶液制取氧气,马龙同学认为B装置和C装置都可以,如果要得到平稳的氧气流,你认为应该选装置,红婵同学想用E装置代替D装置收集干燥的氧气,气体应该从(填“c”或“d”)端进入。【答案】(1)酒精灯(2)收集前,集气瓶中未装满水(或未等气泡连续均匀地冒出时就开始收集)(3)Cc【详解】(1)由图可知,a的名称是酒精灯;(2)A装置适用于固体加热反应制取气体,且试管口有一团棉花,适用于加热高锰酸钾制取氧气,高锰酸钾受热分解生成锰酸钾、二氧化锰和氧气,该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若用A装置制取氧气收集完成后,测得其纯度明显偏低,如果采用排水法收集,原因可能是收集前,集气瓶中未装满水,不能将装置内空气排尽,也可能是未等气泡连续均匀冒出就开始收集,因为一开始排出的是空气,导致收集的氧气中混有空气;(3)用过氧化氢溶液制取氧气,属于固液不加热反应,要想得到平稳的氧气流,发生装置可选C,C装置可通过注射器控制液体的滴加速率,从而控制反应速率;用E装置代替D装置收集干燥的氧气,氧气的密度比空气大,应从c端进入。19.学习完氧气的性质和制法后,子旸同学总结了有关氧气的知识网络图(反应条件部分省略),请回答:

(1)写出物质④的化学式:。(2)实验室用物质①制氧气的文字表达式是。(3)对于图中四种可燃物质和氧气反应的说法中正确的是(填序号)A.都是化合反应

B.都是氧化反应

C.生成物都是固体

D.都需要点燃

E.都是非金属与氧气反应(4)如图是木炭在氧气中燃烧实验的操作示意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①取用木炭的仪器叫。②把红热的木炭插入盛有氧气的集气瓶时,除了注意不要靠近瓶壁外,还应注意的操作是,理由是。【答案】Fe3O4;高锰酸钾锰酸钾+二氧化锰+氧气;ABD;坩埚钳,由上慢慢向下伸入,防止瓶内的氧气受热逸出。【详解】(1)物质④是铁在氧气中燃烧生成的四氧化三铁,化学式是:Fe3O4。(2)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是:2KMnO4K2MnO4+MnO2+O2↑。(3)由四种可燃物质和氧气反应可知,都是化合反应、都是氧化反应、都需要点燃,碳、硫燃烧生成物是气体,磷、铁燃烧生成物是固体,反应物铁是金属,碳、硫、磷是非金属。(4)①由图示可知,取用木炭的仪器叫坩埚钳。②把红热的木炭插入盛有氧气的集气瓶时,除了注意不要靠近瓶壁外,还应注意的操作是由上慢慢向下伸入,理由是防止瓶内的氧气受热逸出。20.氧气用途广泛,生活、生产都需要氧气。活动一:生产、生活中制氧(1)工业上采用分离液态空气法制取氧气,属于(填“物理”或“化学”)变化。(2)为满足生产生活对氧气的需求,市场上出现多种类型制氧机。分子筛制氧机以空气为原料,空气经过分子筛时氮气被吸附,氧气通过,获得高浓度的O2.。其微观示意图如下,请在方框中画出空气通过后的微粒图示。活动二:实验室制氧(3)写出图中标号的仪器名称:①,②。(4)用双氧水制取氧气时发生反应的符号表达式是,二氧化锰的作用是,应选择的发生装置是(选填“A”或“B”)。(5)收集较纯净的氧气可选择装置(选填“C”“D”或“E”),某同学利用空塑料输液袋(图G)收集制得的氧气,氧气应从(填“a”或“b”)端进入。【答案】(1)物理(2)(3)试管分液漏斗(4)H2O2H2O+O2催化剂B(5)Ca【详解】(1)工业上采用分离液态空气法制取氧气,没有产生新物质,是物理变化。(2)由分子结构模型可知,氮分子的体积大于氧分子的体积,因此当空气经过分子筛时氮气被吸附,氧气通过,图示方框内的应补充两个氧分子,即图示为。(3)由图可知①是试管,②是分液漏斗。(4)用双氧水制取氧气是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催化下生成水和氧气,化学方程式为:2H2O22H2O+O2↑,在这个过程中二氧化锰起到催化作用,该反应是固液常温下发生的,所以应选择的发生装置是B。(5)收集较纯净的氧气应该选用排水法收集氧气,故收集装置选C,某同学利用空塑料输液袋收集氧气,由于氧气密度比空气大,所以氧气应从a端进入。21.关于催化剂的研究是一项重要的课题,某小组开展了“探究催化剂的奥秘”项目式学习。【任务一】认识催化剂(1)催化剂在化工生产中起着重要作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___(填字母)。A.不加入催化剂化学反应就不能发生B.在化学反应前后催化剂的化学性质不发生改变C.用作催化剂的物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