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体解剖学与组织胚胎学》课件-5 泌尿系统_第1页
《人体解剖学与组织胚胎学》课件-5 泌尿系统_第2页
《人体解剖学与组织胚胎学》课件-5 泌尿系统_第3页
《人体解剖学与组织胚胎学》课件-5 泌尿系统_第4页
《人体解剖学与组织胚胎学》课件-5 泌尿系统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五章

泌尿系统第一节肾第二节输尿管第三节膀胱概述第四节尿道第五章泌尿系统泌尿系统概述第五章泌尿系统组成:

输尿管

膀胱

尿道功能:产生尿液

排出尿液

清除代谢产物

维持机体内环境的平衡

内分泌概述第一节肾第五章泌尿系统一、肾的形态肾

形似蚕豆,新鲜肾呈红褐色,重130~150克。两端:上端宽而薄,下端窄而厚。两面:前面较凸,后面较平。两缘:外侧缘隆凸,内侧缘中部凹陷,称肾门。肾门:为肾的血管、淋巴管、神经和肾盂出入的部位。肾蒂:进出肾门的结构被结缔组织包裹而成。肾窦:即肾门向肾实质内凹陷的腔隙,为肾血管、肾小盏、肾大盏、肾盂和脂肪等所占据。

第一节肾二、肾的位置第一节肾肾的位置:位于脊柱两侧,腹后壁上部,属腹膜外位器官,左肾略高于右肾。左肾:T11~L2(下缘)右肾:T12~L3(上缘)肾门:平L1,距后正中线5cm肾区:第12肋与竖脊肌外侧缘的夹角区域,为肾门在腹后壁的体表投影区三、肾的被摸第一节肾肾表面覆盖有3层被膜。由内向外分别为:纤维囊紧贴肾实质表面,薄而坚韧,易于剥离。脂肪囊位于纤维囊外周、包裹肾的脂肪层。肾筋膜位于脂肪囊的外面,分前后两层包裹肾和肾上腺。

在肾的下方肾筋膜前后两层分离,其间有输尿管通过。

由于肾筋膜的下方完全开放,肾的固定结构薄弱时,可出现肾下垂或游走肾。第一节肾四、肾的剖面结构在肾的冠状切面上,肾实质分为肾皮质和肾髓质。肾皮质位于浅部,红褐色,由肾小体和肾小管构成。

肾皮质伸入肾髓质的部分称肾柱。

锥体底部向皮质呈放射状行走的条纹称髓放线。

两条髓放线之间的皮质称皮质迷路。肾髓质位于深部,色淡红,圆锥形,15~20个。

肾锥体的底朝向肾皮质,尖端朝向肾窦,称肾乳头。

肾乳头顶端有许多小孔,称乳头孔。

相邻2~3个肾小盏汇合1个肾大盏,2~3个肾大盏再汇合成1个肾盂。肾盂出肾门后,逐渐变细移行为输尿管。五、肾的微细结构肾实质主要由肾单位和集合管组成,其间有少量结缔组织、血管和神经等构成肾间质。肾小管和集合管均属于泌尿管道,合称泌尿小管。第一节肾(一)肾单位肾单位:是肾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

由肾小体和肾小管组成。1.肾小体:由血管球和肾小囊构成,主要作用是滤过血浆形成原尿。

肾小体微动脉出入的一端称血管极;与肾小管相连的一端称尿极。

(1)血管球:入球微动脉从血管极进入,分支形成网状毛细血管襻,而后汇合为出球微动脉,经血管极离开。

电镜下毛细血管为有孔型,孔径为50-100nm,多无隔膜,有利于血液中的小分子物质滤出。第一节肾(一)肾单位1.肾小体:

(2)肾小囊:是肾小管起始部膨大并凹陷而成的杯状双层囊,分脏层和壁层。

肾小囊两层间的狭小腔隙称肾小囊腔,与近端小管曲部相通。

壁层由单层扁平上皮围成,在肾小体的尿极处与近端小管曲部上皮相连续,在血管极处反折为脏层。

脏层由一层多突起的足细胞构成。电镜下,足细胞体积较大,从胞体伸出几个大的初级突起,每个初级突起再分出许多指状的次级突起。相邻次级突起相互穿插成栅栏状,紧贴在毛细血管基膜外面。相邻突起间的裂隙,称裂孔,孔上覆盖一层薄膜,称裂孔膜。第一节肾(一)肾单位1.肾小体:

(3)滤过屏障:当血液流经血管球毛细血管时,其内小分子物质通过有孔毛细血管内皮、基膜和裂孔膜滤入肾小囊腔内,这3层结构称滤过膜或滤过屏障。

滤入肾小囊腔内的液体称为原尿,两侧肾脏每昼夜可产生大约180L的原尿。第一节肾(一)肾单位2.肾小管分为近端小管、细段和远端小管。有重吸收原尿和排泄等作用。

(1)近端小管:分近端小管曲部(简称近曲小管)和近端小管直部(简称近直小管)。

管壁上皮细胞为单层立方形或锥形,细胞分界不清,核圆位于基底部,胞质嗜酸性。细胞游离面有刷状缘,基底面有纵纹。电镜下,刷状缘即由排列整齐的微绒毛构成。细胞侧面有许多侧突相互嵌合,故光镜下细胞界限不清。细胞基部有发达的质膜内褶,形成光镜下的纵纹。上皮细胞的刷状缘、侧突和纵纹,扩大了细胞表面积,有利于物质交换。第一节肾(一)肾单位2.肾小管

(1)近端小管:

近端小管是原尿重吸收的主要场所,原尿中85%的水,以及营养物质如葡萄糖、氨基酸、蛋白质、尿素和离子等大部分在此被重吸收。同时近端小管还通过主动分泌的方式将某些代谢终产物及药物等排入管腔,如H+、NH3、肌酐、肌酸、马尿酸、青霉素、酚红等。皮肤附属器模式图第一节肾(一)肾单位2.肾小管

(2)细段:位于髓放线和锥体内,连于近端小管直部和远端小管直部之间,共同构成“U”字形的髓襻,又称肾单位襻。

细段管壁由单层扁平上皮构成,较薄,水和离子易透过管壁进入肾间质。第一节肾(一)肾单位2.肾小管

(3)远端小管:分远端小管直部(简称远直小管)和远端小管曲部(简称远曲小管)。

管腔较大而规则,管壁上皮由单层立方上皮组成,细胞体积较近端小管小,着色浅,分界清楚,核位于中央,细胞无刷状缘,纵纹明显。

远端小管曲部是离子交换的重要部位,能吸收水、Na+和排出K+、H+、NH3等,对维持体液的酸碱平衡有重要作用。第一节肾(二)集合管由弓形集合管、直集合管和乳头管构成。

集合管上皮单层立方逐渐增高为单层柱状,细胞界限清晰,胞质着色浅,核圆着色深,位于细胞中央。

集合管亦可重吸收水、Na+,分泌K+、H+和NH3等。其功能活动也受抗利尿激素和醛固酮的调节。

肾小体形成的原尿,经肾小管各段和集合管后,其中99%的水分、无机盐和几乎全部的营养物质被重吸收入血,同时又将体内的一些代谢产物经上皮细胞排入滤液中,最后形成终尿。机体每天排出终尿1-2L,仅占原尿的1%。第一节肾(三)球旁复合体

球旁复合体又称球旁器,包括球旁细胞、致密斑和球外系膜细胞等。1.球旁细胞是肾小体近血管极处的入球微动脉管壁平滑肌细胞特化成的上皮样细胞。

球旁细胞可分泌肾素,肾素使血管紧张素原变成血管紧张素。

血管紧张素可使血管平滑肌收缩,导致血压升高;还可促进肾上腺皮质分泌醛固酮,促进远端小管曲部和集合管重吸收Na+和水,导致血容量增大,血压升高。第一节肾(三)球旁复合体

2.致密斑

远端小管曲部近血管极一侧的上皮细胞增高、变窄,形成椭圆形的斑块状隆起,称致密斑。致密斑是一种离子感受器,能感受远端小管内Na+浓度变化,当Na+浓度降低时,致密斑将信息传给球旁细胞,促使球旁细胞分泌肾素。3.球外系膜细胞

又称极垫细胞,是在入球微动脉、出球微动脉和致密斑三角区内的一群细胞。细胞体积小,有短小突起,染色浅淡。球外系膜细胞在球旁复合体功能活动中起信息传递作用。第一节肾第二节输尿管第五章泌尿系统第二节输尿管输尿管为细长的肌性管道,长约25~30cm,管径约0.5~0.7cm。输尿管分3部:腹部盆部壁内部3处生理狭窄:输尿管起始处

输尿管跨越髂血管处

输尿管壁内部生理狭窄的临床意义:3狭窄是结石易嵌顿处第三节膀胱第五章泌尿系统第三节膀胱一、膀胱的形态和分部膀胱空虚时呈三棱锥体形,分4部分。膀胱尖、膀胱底、膀胱体、膀胱颈膀胱三角:在膀胱底内面,两侧输尿管口与尿道内口之间的三角形区域,称膀胱三角,无论膀胱充盈或空虚时此三角区黏膜均光滑无皱襞。

膀胱三角是膀胱肿瘤、结核和炎症的好发部位。输尿管间襞:在两侧输尿管口之间,有一苍白色的横行皱襞,称输尿管间襞。膀胱镜检时,可将其作为寻找输尿管口的标志。膀胱各部之间没有明显界限,充盈时呈卵圆形。第三节膀胱二、膀胱的位置和毗邻位置:膀胱空虚时小骨盆内,耻骨联合的后方。

毗邻:男性:后邻精囊、输精管壶腹、直肠

下邻前列腺女性:后邻子宫和阴道

下邻尿生殖膈膀胱充盈时,腹前壁折向膀胱的腹膜返折线可上移至耻骨联合上方,此时在耻骨联合上方行膀胱穿刺术,不会伤及腹膜和污染腹膜腔。第三节膀胱

三、膀胱壁的组织结构

膀胱壁由黏膜、肌层和外膜构成。

(一)黏膜

黏膜由上皮和固有层构成。上皮为变移上皮。

(二)肌层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