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海口市重点中学2024届高考适应性考试历史试卷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码填写清楚,将条形码准确粘贴在条形码区域内。2.答题时请按要求用笔。3.请按照题号顺序在答题卡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卷上答题无效。4.作图可先使用铅笔画出,确定后必须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描黑。5.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暴、不要弄破、弄皱,不准使用涂改液、修正带、刮纸刀。一.选择题(12小题,每小题4分,共计48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1.作家莫泊桑形容当时一位画家:“他已不再仅仅是一个画家,更是一个猎人。他……带着他的画布——用五到六幅画布描绘同一地点不同时间与光影效果下的景观。他完成这些画作之后,便按天气的变化一张张排列。”下列作品与该画家属于同一流派的是A. B.C. D.2.下图是20世纪30年代某国的宣传画,该国家是A.德国 B.英国 C.美国 D.苏联3.汉武帝时,桑弘羊主持财政,首次实行平准政策,“大农诸官尽笼天下之货物,贵则卖之,贱则买之。如此,万物不得腾跃,故抑天下之物。番货长财,以佐助边费”。材料表明汉代平准政策A.使重农抑商政策有所松弛 B.导致百姓赋税负担更加沉重C.为解决边患创造有利条件 D.政府专卖抑制富商大贾势力4.1933年,美国图书馆协会估计,自1929年以来新增的借书人大约在200万到300万之间,总的图书流通增长了将近50%;每20个成年人当中大约有19个人是报纸的读者。这一现象反映出美国当时A.国民素质得到大幅提升B.文化产业拉动了经济增长C.民众精神世界渴望慰籍D.科技革命推动出版业发展5.学者王加华说,20世纪80年代以后,随着乡村工业大发展,工业时间日益取代农事时间成为民众年度时间生活的轴心,相应阳历历法体系、钟点时间亦日益在民众中普及开来,守时、时间就是金钱等观念在民众头脑中逐步建立起来,这归根于A.民众时间观念转变 B.民众生活习惯转变C.经济结构的变动 D.民众观念的西方化6.明朝万历年间,朝廷大臣按照明朝册立长子为太子的原则,拥戴皇长子朱常洛,而明神宗意欲立朱常询为太子,遭到众臣的反对,最后朱常洛被立为太子。这场国本之争表明A.官僚体制对皇权具有一定的约束 B.明朝的君臣关系极度紧张C.明朝皇帝已经失去了太子册立权 D.专制集权制度出现了削弱7.罗斯福说:“我们必须有这样一条原则,我们将不允许失业大军存在……我不愿设想任何美国人永远靠救济为生。”下列表述体现这一思想的是A.整顿财政金融B.通过《全国工业复兴法》C.调节农业生产D.举办公共工程8.史料对比是历史研究的重要方法之,王同学在研究先秦农业发展时,摘录了下表材料。比较表格内容,可以得出最合理的推论是A.以家庭为单位的小农经济的出现 B.广泛使用了铁犁牛耕C.封建土地私有制出现和逐渐确立 D.农民在田间集体耕作9.有历史学家感慨:“为什么工业化浪潮不是在法国之后穿过地中海而席卷突尼斯、阿尔及利亚呢?是地中海太宽阔了吗?果真如此,那么为什么又能横渡大西洋而在北美生根开花?”这主要说明A.海洋国家比大陆国家更容易接受新事物B.地缘是一个国家发展进程中的重要因素C.制度是一个国家发展进程中的重要因素D.工业化进程主要发生于欧洲与美洲地区10.宋太宗说:“前代帝王昏弱,天下十分财赋未有一分入于王室”“朕今收拾天下遗利,以赡军国,以济穷困。若豪户猾民,望毫发之惠,不可得也。”宋太宗意在A.反思唐藩镇割据的教训 B.消除“不抑兼并”的危害C.强调经济上集权的重要 D.关心国家安定与百姓疾苦11.胡适称严复为“介绍西洋近世思想的第一人”。晚年严复(辛亥革命前后至临终)的思想由“力主西学”、“非西洋莫与师”转归先王教化之责,从传统观文化中找寻丢失的民族凝聚力。这种变化说明了他A.借助儒家思想宣传西学 B.发现西方思想源于中国C.思想深受西方思想影响 D.不断探索救亡图存道路12.在19世纪以前,教育主要是少数精英和富有阶级的特权。然而到了20世纪初,绝大多数欧洲国家都建立起义务教育体系,规定所有6—12岁的儿童都要接受教育。导致教育发生变化的主要原因是A.人文主义思潮的推动 B.福利制度的普遍推行C.无产阶级的激烈斗争 D.工业时代的社会需求二、非选择题(2小题,共52分)13.(32分)材料辛亥革命后,列强对边疆地区的侵略更加肆无忌惮,导致边疆危机日益恶化。南京国民政府认识到只有提高边疆地区民众的国族认同感,才可能实现巩固国防的目……落后的观念可以被教育改变,开发边疆所需要的各类人才还可以被教育培养出来,进而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边疆地区的开明地方官员、宗教界开明人士以及爱国学者都充分认识到边疆教育的重要性,并通过多种方式影响和推动政府兴办边疆教育。1930年2月,教育部内设蒙藏教育司(1947年更名为边疆教育司),成为边疆教育的主管机关。1935年,南京国民政府拨付专款兴办边疆教育设施,1936年教育部创办部办师范学校,抗日战争期间,教育部筹建边疆师范学校10所……为培养新疆及热河、察哈尔等省边疆小学的师资,又分别筹设热蒙、察蒙、天山三所师范学校。抗战胜利后,南京国民政府就边疆教育出台一系列调整措施,但受到国内政治局势的影响,这种调整收效甚微,边疆教育事业的日渐萧条在所难免。——摘编自王海文《教育制度与国家转型——南京国民政府国家教育部“边疆教育”政策及实践研究》(1)根据材料,概括20世纪三四十年代南京国民政府实施“边疆教育”政策的动因。(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20世纪三四十年代南京国民政府实施“边疆教育”政策的影响。14.(20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14—15世纪,欧洲大学和国家采取了各种措施阻止而不是鼓励学生的流动。“当时每个国家、政治或教会团体都试图建立大学,以使其公民能在当地而不是国外学习。通过这种方式它们将公民的智力和思想训练监控起来,阻止资金流向国外以损害本地商人和手艺人的利益。”一些国家甚至以剥夺公职的惩罚来强化进入国外大学的禁令。——摘编自贺国庆《西方大学史上的留学潮》材料二1902年,清政府正式饬令各省选派学生赴欧洲留学。清末的留欧生,以公费为主,自费留学生较少。清政府明令:“凡官费出洋学生,概学习农工格致各项专科,不得改习他科。”“习法、政、文、商各科者,虽入大学,不得给官费。”1903年以后,清朝官僚一致认为最好向日本派遣留学生,成千上万的中国人涌入与中国一衣带水的邻邦一日本,出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留日高潮。针对戊成维新前后改良派学习日本的愿望,日本舆论大肆宣扬说:“支那既渴望教育,日本教育家苟趁此时喙于支那教育问题,握其实权,则日后支那为教育上之主动者,为知识上之母国,种子一播,则将来万种之权,皆由是而起。”——摘编自刘志强、张学继《留学史话》(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14—15世纪的欧洲和20世纪初的中国在留学政策上的异同之处,并简要分析其原因。(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为什么在20世纪初中国出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留日高潮?
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2小题,每小题4分,共计48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1、C【解析】
“光影效果下的景观”所体现的是印象派的风格,而C项属于印象派,故C正确;A属于现实主义,B是现代主义立体派,D是浪漫主义,都不符合题意。2、D【解析】
图中人物是斯大林,关键信息是“我们的国家已经实现了社会主义”。结合所学,苏联1936年新宪法的制定从法律上巩固了苏联社会主义改造和社会主义建设的胜利成果,标志苏联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在苏联的确立,故D符合题意;德国、英国和美国是资本主义国家,故ABC不符合题意。故选D。3、C【解析】
材料中“番货长财,以佐助边费”明确说明桑弘羊平准政策的作用,即为解决边患创造有利条件,C正确;平准物价,与商民争利,是重农抑商的表现,排除A;平准政策涉及商业,百姓赋税负担主要是农业,两者不存在因果联系,排除B;汉代专卖主要是盐铁官营,平准政策不属于专卖政策,排除D。4、C【解析】
根据材料所述1929到1933年大危机时期,图书借阅和报纸阅读人数的显著提高,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当时民众急需找到精神慰籍,C项正确;成年人读书报增多,不能说明国民整体素质大幅提升,A项错误;材料只有读书报人数增多,并无相关产业受益的信息,B项错误;材料没有提供出版业的发展和科技革命的信息,D项错误。5、C【解析】
依据所学知识可知,20世纪80年代以后,农村中阳历历法体系、钟点时间日益在民众中普及,守时、时间就是金钱等观念在民众头脑中逐步建立,这归根于乡村工业的大发展,即乡村经济结构的变动,故C正确;民众时间观念、生活习惯转变是材料反映的现象,不是原因,故AB错误;材料体现不出民众观念的西方化,故D错误。6、A【解析】
“明神宗意欲立朱常洵为太子.遭到众臣的反对,最后朱常洛被立为太子”表明官僚体制对皇权具有一定的约束,A正确;材料并不能说明君臣关系极度紧张,排除B;皇帝依然掌握对太子的册立权,排除C;明清时期,专制中央集权持续加强,D不符合史实,排除。故选A。7、D【解析】
材料“我们将不允许失业大军存在……我不愿设想任何美国人永远靠救济为生”反映了罗斯福新政举办公共工程,以工代赈,促进就业,故D正确;整顿财政金融与促进就业无关,故A错误;《全国工业复兴法》与材料无关,故B错误;调节农业生产属于农业方面,不符合题意,故C错误。8、C【解析】
表格信息说明,春秋战国时期土地私有制逐步确立并取代井田制。由此可知,最合理的推论是封建土地私有制出现和逐渐确立,故C正确;家庭为单位的小农经济基本特点是男耕女织,材料信息无法体现,故A错误;汉代开始广泛使用铁犁牛耕,故B错误;井田制是集体耕作,故D错误。9、C【解析】
略【详解】工业化浪潮能影响到北美而无法影响距离更近的非洲,而北美的美国实行与欧洲同样的资产阶级代议制,这说明制度对工业化发展具有重要影响,C项符合题意;ABD项均不符合题意主旨,排除。10、C【解析】
根据材料所述,宋太宗认为前代帝王时期天下的财赋,中央只占十分之一,其余都集中在地方,所以他要把地方的财赋集中到中央,以此来保障战争和维护社会稳定,这表明宋太宗强调经济上集权的重要性,从而以此来加强中央集权,C项符合题意;A项反思的目的是加强经济上的集权,A项错误;材料未提及土地问题,且消除表述错误,B项排除;关心国家安定与百姓疾苦不是宋太宗的目的,D项错误。故选C。11、D【解析】
根据材料“由‘力主西学’、‘非西洋莫与师’转归先王教化之责”可知,严复作为维新变法代表人物,其思想主张由主要学习西方转为从传统文化中寻找民族凝聚力以达到救亡图存的目的,说明严复不断探索救亡图存道路,D项正确;借助儒家思想宣传西学是康有为主张,并且不符合材料主旨内容,A项错误;材料内容没有体现西方思想根源,B项错误;材料内容体现了严复探索救亡图存过程中其思想主张的变化,“思想深受西方思想影响”不能完全反映材料内容,C项错误。12、D【解析】
依据结合所学可知,19世纪到20世纪,两次工业革命基本完成,欧洲社会经济发展需要大量的高素质产业工人,为了适应这一要求,必须普及“义务教育”,其目的是为了满足工业生产需要,所以材料中的变化是由于工业革命对技术工人的巨大需求,D正确;“人文主义对个人素质的高度关注”可能因素,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和启蒙运动都在推动人文主义思想的传播,材料中“19世纪以前,教育主要是少数精英和富有阶级的特权”说明,人文主义对个人素质的高度关注对教育发展的积极作用并不明显,排除A;福利制度普遍推行是在二战后,排除B;无产阶级反抗资产阶级的斗争,其目的是要夺取政权,不仅是义务教育的普及,排除C。二、非选择题(2小题,共52分)13、(1)动因:列强侵略导致边疆危机日益恶化,加强边疆教育,以培育边疆民众的国家和民族意识.巩固国防抵御外侮;开发和建设边疆,需要大量人才;边疆各界有识之士积极推动。(2)影响:一定程度上推动了边疆地区教育的现代化;进一步推动了边疆与内地之间的交融;有利于增强边疆地区民众的国家和民族意识,抵制列强分裂国家的阴谋:但是,南京国民政府的边疆教育受到政治、经济、文化等因素的制约,中国边疆地区落后的状况并没有获得根本性的改变。【解析】
(1)根据材料“辛亥革命后,列强对边疆地区的侵略更加肆无忌惮,导致边疆危机日益恶化。南京国民政府认识到只有提高边疆地区民众的国族认同感,才可能实现巩固国防的目”可以从列强侵略导致边疆危机日益恶化,加强边疆教育,以培育边疆民众的国家和民族意识.巩固国防抵御外侮总结回答;根据材料“开发边疆所需要的各类人才还可以被教育培养出来,进而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边疆地区的开明地方官员、宗教界开明人士以及爱国学者都充分认识到边疆教育的重要性,并通过多种方式影响和推动政府兴办边疆教育”可以从开发和建设边疆,需要大量人才;边疆各界有识之士积极推动总结分析。(2)根据材料“1936年教育部创办部办师范学校,抗日战争期间,教育部筹建边疆师范学校10所”结合所学从一定程度上推动了边疆地区教育的现代化;进一步推动了边疆与内地之间的交融;根据材料“抗战胜利后,南京国民政府就边疆教育出台一系列调整措施,但受到国内政治局势的影响,这种调整收效甚微,边疆教育事业的日渐萧条在所难免”结合所学从有利于增强边疆地区民众的国家和民族意识,抵制列强分裂国家的阴谋进行分析;根据材料“抗战胜利后,南京国民政府就边疆教育出台一系列调整措施,但受到国内政治局势的影响,这种调整收效甚微,边疆教育事业的日渐萧条在所难免。”结合所学从南京国民政府的边疆教育受到政治、经济、文化等因素的制约,中国边疆地区落后的状况并没有获得根本性的改变。14、(1)异:态度方面,欧洲阻止,清政府鼓励;目的方面,欧洲力图控制公民的思想并阻止资金流向国外,清政府鼓励学习外国理工类技术,培养实业人才。同:都是为了巩固统治;都重视对留学进行一定程度的管理。原因:欧洲民族主义兴起;欧洲盛行重商主义;中国民族危机加深;清政府实施新政的需要。(2)从中国政府的角度看日本明治维新建立了以天皇为中心的君主立宪政体,派遣留学生赴日本学习,更符合清朝统治阶级的利益。而派遣留学生赴欧美学习,清朝统治者担心他们接受欧美民主思想,从而危及清王朝的统治。从日本政府的角度看:明治维新以后,日本迅速向军事封建的帝国主义转化,加入国际帝国主义列强争夺世界市场的行列,并将侵略矛头指向了朝鲜和中国。为了从精神上控制中国,决定大批接受.中国留学生。从留日学生的实际情况看:一是距离近,节省路费;二是文字和生活习惯相似,容易融合;三是同属东方,易仿行等【解析】
(1)异:态度方面,根据材料“14—15世纪,欧洲大学和国家采取了各种措施阻止而不是鼓励学生的流动”和“1902年,清政府正式饬令各省选派学生赴欧洲留学。清末的留欧生,以公费为主,自费留学生较少”可得出欧洲阻止,清政府鼓励;目的方面,根据材料“通过这种方式它们将公民的智力和思想训练监控起来,阻止资金流向国外以损害本地商人和手艺人的利益”和材料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3.1 解决问题的策略-从条件想起丨苏教版
- 一年级下册数学教案-7.2 变葫芦| 青岛版(五四学制)
- Unit 3 Section A (1a-1c)教学设计 2024-2025学年人教版八年级英语上册
- 2025年贵州机电职业技术学院单招职业倾向性测试题库必考题
- 2025年嘉兴南湖学院单招职业倾向性测试题库完整版
- 物理-云南省三校2025届高三2月高考备考联考卷(六)试题和答案
- 2025年哈尔滨铁道职业技术学院单招职业倾向性测试题库必考题
- 2025届黑龙江佳木斯一中高三上学期五调政治试题及答案
- 2025年度工伤赔偿协议范本(房地产行业)
- 2025年湖南都市职业学院单招职业技能测试题库带答案
- DBJ50-T-100-2022 建筑边坡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
- 2025年中考语文模拟试卷(含答案解析)
- 2025年宁夏工商职业技术学院高职单招职业适应性测试近5年常考版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
- 2025版校园乐器销售代理与服务协议3篇
- DB11-T 1004-2023 房屋建筑使用安全检查评定技术规程
- 2024-2025年天津河西区七年级上学期期末道德与法治试题(含答案)
- 《艺术与传播》课件
- 新教科版小学1-6年级科学需做实验目录
- 《智慧旅游认知与实践》课件-第九章 智慧旅行社
- 电动车智能充电器的设计与制作毕业论文
- 第九套广播体操动作要领及图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