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目录
第一讲:机械运动
第二讲:声现象
第三讲:温度及物态变化一
第四讲:温度及物态变化二
第五讲:光的直线传播与反射
第六讲:光的折射及应用
第七讲:质量和密度
[智康1对
机械运动
,课前思考“1
楚国有个渡江的人,他的剑从船中掉到水里。他急忙在船边上用刀在掉下剑的地方做了记号,说:“这
是我的剑掉下去的地方。”船到目的地后停了下来,这个楚国人从他刻记号的地方跳到水里寻找剑,却没
有找到。同学想一想,这个楚国人为什么找不到他的剑呢?
知识点一:长度的测量
知识点内容:
1.长度单位及换算
常用的长度单位由大到小排列为km、m>dm、cm、mm、pm,nm.记忆它们之间的换算关系时可用
以下两种方法:
(1)按单位的大小顺序记忆:先记住长度单位大小的排列顺序;再记住相邻单位之间的换算关系(如
下图所示);需进行单位换算时,根据下图便可算出所需换算的两单位之间换算关系.如要知道km与cm
之间的换算关系,则可由图得出:1km=103x1O'x1O'cm=103',+'cm=105cm:又如要知道nm与dm之间的换
算关系,则可由图得出:lnm=10-3xl0-3xl(rixl0Tdm=10-3eTdm=10Tdm.
IO3IQ_1IO-1101103IO3
kmmdmcmmmnm
io3io1io1io1ioJio3
(2)按词头记忆:记住国际单位制中带有各词头的单位与无词头单位的换算关系(如下表所示),换
算时由无词头单位作为过渡.如要进行dm与nm之间的换算,可由表得出:ldm=10-'xlO9=108nm.
国际单位词头
词头名称兆千分厘毫微纳
词头符号MkdCmn
与无词头但未见的换算关系10610310-110-2IO-10-*KT,
2014年暑期衔接课初二年级•初物学科•学生版Page3of94
[智康1对
以上两种方法在初学单位换算时较为适用,当对单位换算掌握得较为熟练后,便不用非得像上述两种
方法那样机械地进行了.
2.长度估测:
黑板的长度2.5m、课桌高0.7m、篮球直径24cm、指甲宽度1cm、铅笔芯的直径1mm、一只新铅笔长
度1.75dm、手掌宽度1dm、墨水瓶高度6cm
3.刻度尺的使用:
A、“选”:根据实际需要选择刻度尺。
B、“观”:使用刻度尺前要观察它的零刻度线、量程分度值。C、“放”用刻度尺测长度时,尺要沿
着所测直线(紧贴物体且不歪斜)。不利用磨损的零刻线。(用零刻线磨损的的刻度尺测物体时,要从整刻
度开始)
D、“看”:读数时视线要与尺面垂直。
E、“读”:在精确测量时,要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
F、“记”:测量结果由数字和单位组成。(也可表达为:测量结果由准确值、估读值和单位组成)。
4.常用的间接测量方法(特殊测量)
在对物理量进行测量时,常常会遇到被测物理量不便直接测量的问题,这时可采用如下的测量思路进
行测量.
(1)积小为大;此法在长度测量中常用于测量微小长度,如细金属丝的直径、一张纸的厚度时,由于
被测长度太小(可能比刻度尺的分度值还小),直接用刻度尺测量会很不准确而导致测量错误,因此常可以
采用“积累”的方法,用刻度尺测出多匝金属丝的总直径或多张纸的总厚度,再算出一根金属丝的直径,
一张纸的厚度.
(2)化曲为直
此法在长度测量中常用于测量弯曲物体的长度.如圆周长、地图上河流长等,可用纸条、软线等软材
料附着在被测的弯曲物体上,正确记下始末位置,再将软材料拉直后,用刻度尺测出其长度,便是弯曲物
体的长度,这样便利用“以直代曲”的替代方法,间接测出了曲线的长度.又如为测量形状不规则的跑道
长度,可用“滚轮”的方法,先测出轮的周长,再乘以轮沿跑道滚过的圈数,即为跑道的长度这样便利用
多个轮周长替代了跑道的长度,间接测出了跑道的长度.
(3)化内为外
此法在长度测量中常用于被测长度由于在物体内部等原因而不能直接测量,如人的身口
高、球的直径、锥体的高等.这时应设法将内部的长度平移至外部进行测量.如右图所示的
操作便将被测锥体的高平移到了刻度尺上的,读出的长度即为锥体的高.这里要特U
别提醒注意的是,以上间接测量方法虽然是以长度的测量为例来说明的,但这些方法的思路/八
是普遍适用的,即可用于除长度以外的其他物理量的测量.这一点大家可以在今后的学习中/
逐步体会,不断加深对这些物理思想方法的理解.一万
2014年暑期衔接课初二年级•初物学科•学生版Page4of94
[智康1对
(4)测多算少法
这种方法通常适用于待测的物体的单件量较小的时候,如测细铜丝直径可采取在圆柱形的铅笔上密绕〃
匝,用刻度尺测出促匝的总长度除以〃,就可测出细铜丝的直径,用同样的方法测出每张纸的厚度.
(5)构造相似三角形法(数理结合法)
对于某些较高的树木或建筑物等,由于不能分割或攀登,可以借助于一
长度可测的木杆或人自身的高度,根据物体与影长构造出两个相似三角形,
然后利用相似三角形的性质求得树木或建筑物的高度,此种方法称为“构造
相似三角形法”.
例如:要测一旗杆的高度,我们可以先测出其影长8C,人的高度
4'B'及人的影长B'C',它们分别构成两个相似直角三角形,如上图所示.由
ABBCBCA'B'
-AD-
相似三角形的性质可得:4B'8'C',所以B'C
经典例题:
【例1】单位换算
(1)1m=dm=cm(2)1cm=mm=nm
(3)250cm=m=km(4)2xl05|im=cmm
【例2】给下列各数据填上适当的单位:
(1)一张纸的厚度约70(2)学校学生课桌的高度80
(3)一支新铅笔的长度是1.75(4)一枚壹元硬币的厚度是2.2
(5)一个中学生的身高1.65(6)物理课本的长度大约是2.59
【例3】用分度值是1mm的刻度尺,直接测物体的长度,在下列所记录的数据中,正确的是()
A.0.820mB.82.0cmC.82.00D.820.0mm
【例4】有三把刻度尺,规格不同。钢板尺:量程25cm,分度值是mm;钢卷尺:量程2m,分度值是mm;
皮卷尺:量程20m,分度值是cm。请把完成下列测量需要选用的测量工具填在横线上的空白处:
(1)测量课桌的长度用;
(2)测量三级跳远的成绩用;
(3)测量小笔记本的长度用o
2014年暑期衔接课初二年级•初物学科•学生版Page5of94
K智康i对
巩固练习:
【题1】如图所示,用刻度尺测物体的长度,则尺的分度值是,所测物体的长度是
II|||||||||||||||||||||||||||||||||||||||
6789O
Cm
【题2】有五名同学先后对一物体进行五次精确测量,记录结果如下:14.72cm,14.71cm,14.82cm,14.73
cm,14.73cm。根据数据分析,刻度尺的分度值是,其中有一次记录结果是错误的,它
是,本次测量的结果应记作。
【题3](多选)如图所示的方法中能够正确测出物体长度的是()
知识点二:机械运动与参照物
知识点内容:
(1)机械运动
定义:一个物体相对于另一个物体位置的改变,叫做机械运动,简称为运动.机械运动一般指
的是宏观物体的运动.
(2)参照物
宇宙是由运动的物质组成的,宇宙中一切物体都在运动,绝对静止的物体是没有的.平时我们
认为是静止的树木、房屋,实际上也随地球一起绕太阳运动,可见,说某物体是运动的或静止
2014年暑期衔接课初二年级•初物学科•学生版Page6of94
[智康1对
的,要看是以另外的哪个物体作标准而言,如前述中的树木、房屋以地球为标准是静止的,但
以太阳为标准则是运动的,所以,在研究一个物体的运动情况时,总是事先选择一个物体作标
准,这个被选作标准的物体叫参照物,在选取了参照物后,判断一个物体是“运动”还是“静
止”,就是看物体与参照物之间有无位置的变化,有位置变化则物体是运动的,否则物体就是
静止的.
经典例题:
【例1】下列关于运动和静止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地面上的树木、房屋是绝对静止的B.太阳是绝对静止的
C.恒星是绝对静止的D.宇宙中的一切物体都在运动
【例2】下列现象中属于机械运动的是(
A.熟了的苹果从树上落下来B.种下的小树长高了
C.种子发芽了D.花园里开的鲜花发出香味
巩固练习:
【题1】下列关于机械运动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物体的运动和静止都是绝对的
B.只能选静止不动的物体作为参照物
C.研究机械运动不一定都要选参照物
D.选择不同参照物描述同一物体运动的情况,物体可能是运动的也可能是静止的
【题2】关于机械运动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宇宙间一切物体都是运动的
B.只有静止的物体才能被选作参照物
C.运动快慢不变的物体,一定在做匀速直线运动
D.对同一物体,选用不同的参照物,其运动情况一定不同
【题3】一位诗人写道“…看山恰似走来迎,仔细看山山不动,是船行”.诗句中描述“山走”、"船行”选择的
参照物分别是()
A.河岸和行船B.行船和河岸C.都是行船D.都是河岸
【题4】国庆60周年阅兵时,一架加油机和两架受油机组成的编队通过天安门广场上空模拟空中加油.我
们说加油机是静止的,所选的参照物是()
A.广场上的受检官兵B.天安门城楼
C.受油机D.蓝天上的白云
2014年暑期衔接课初二年级•初物学科•学生版Page7of94
[智康1对
【题5】小明同学乘坐在运动的翻滚车中时,感觉地面上的人和建筑物都在旋转,这时他选取的参照物是
()
A.翻滚车B.轨道C.地面上的树D.地面上的建筑物
【题6】如图所示.高空跳伞运动员跳离飞机后,他们在飞速下降时.看到大地迎面而来.如果我们说其中
的某个运动员是静止的,那么选择的参照物是()
A.大地B.飞机C.白云D.运动员背着的伞包
知识拓展:顺手抓住一颗子弹
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一位法国飞行员正在2000米高空飞行的时候,发现脸旁边有一个什么小玩艺儿
正游动着。飞行员以为这是一只什么小昆虫,顺手把它抓了起来。飞行员一看惊呆了,原来是一颗热乎乎
的德国子弹!幸亏他戴着皮手套。
这是怎么回事呢?原来,子弹并不是始终用每秒800〜900米的初速度飞行的。由于空气的阻力,子弹
的飞行速度逐渐慢了下来,而在它跌落前的速度则只有每秒40米了。这个速度是普通飞机也可以达到的。
因此,很可能碰到这种情况:飞机跟子弹的方向和速度相同。那么,这颗子弹对于飞行员来说,它就相当
于静止不动的,或者只是稍微有些移动,飞行员顺手把它抓住就可以理解了。至于子弹为什么是热乎乎的,
是因为它穿过空气时摩擦的结果,有时能达到100℃呢!
无独有偶,在德国著名故事《敏豪生奇遇记》里的主人公敏豪生伯爵也曾用两只手捉住过正在飞行的炮
弹。道理是一样的。
2014年暑期衔接课初二年级•初物学科•学生版Page8of94
[智康1对
知识点三:速度的单位、换算及运算
知识点内容:
1.速度的单位
由速度的定义式可知,速度单位由路程单位与时间单位相除复合而成.在国际单位制中,由于^s/t
中,距离的主单位是m,时间的主单位是s,所以速度的主单位是m/s;在交通运输中,路程常以km为
单位,时间常以h为单位,这样得到的是速度的常用单位km/h.除此之外,速度还可为由其它路程单
位和时间单位复合而成的单位,如km/min、cm/s
2.速度单位的换算
速度单位的换算通常可由以下两种方法进行:
(1)由路程和时间单位分别换算求得
这种方法先将组成复合单位的各单位分别进行换算,然后再通过计算得到结果.这种方法适用于
所有复合单位间的换算.(单算合长度与长度换算,时间与时间换算,最后合在一起)如想知道
72km/h=?m/s,便可按上述方法进行加下计算:72km/h=72km=72x1OOOm=20m/s,又如想知道5m/s
Ihlx36OOs
=?km/min,可由如下计算求得:5m/s=x=0.3km/min
Is1
-min
60
(2)由速度单位间的进制求得
这种方法是将所需进行换算的速度单位的换算关系记住,直接由它们的换算关系求得.
例如由前述方法可求得:1m/s=3.6km/h,1km/h=m/s,记住了这两个单位间的换算关系后,在
3.6
进行这两个单位间的换算时便可由此换算关系进行换算.如前面提到的72km/h=?m/s,就可由72km/h
=72x—m/s=20m/s.求得,又如5m/s=?km/h,可由5m/s=5X3.6km/h=18km/h求得.
3.6
3.速度、路程和时间的关系
由教学知识结合速度的相关计算式可得速度、路程和时间的关系如下:
(1)由速度的定义式V=2可知:V与S成正比,与,成反比.
t
具体来说,就是:两个运动物体若通过相同的路程S,它们的速度V与所用的时间,成反比,即通
过相同的路程,所用时间较长的物体速度较小,反之则较大;两个运动物体若运动相同的时间工它们
的速度V与通过的路程S成正比,即相同时间内,通过路程较长的物体速度较大,反之则较小.
(2)由计算式5=也可知:S与n成正比,与/成正比.具体来说,就是:
当时间/一定时,物体通过的路程S与它的运动速度V成正比,即时间相同时,运动速度较大的物
体通过的路程较大,反之则较小;当物体运动的速度V—定时,物体通过的路程S与它的运动时间/
成正比,即速度相同时,运动时间较长的物体通过的路程较长,反之则较短.
2014年暑期衔接课初二年级•初物学科•学生版Page9of94
[智康1对
(3)由计算式,=£可知:f与s成正比,与V成反比.具体来说,就是:
v
当速度V一定时,物体的运动时间f与它的运动路程S成正比,即速度相同时,通过路程较长的物
体所需时间较长,反之则较短;当物体运动的路程S-定时,物体运动的时间/与它的运动速度V成反
比,即路程相同时,运动速度较大的物体所需时间较短,反之则较长.
4.平均速度
如果物体做变速直线运动,可用平均速度粗略地表示物体运动的快慢,变速直线运动平均速度公
式为v=±.使用平均速度公式时应注意:
t
(1)计算平均速度时,选取的路程S和时间f要有对应关系,即公式中S必须是在时间/内通过的
路程,r必须是通过路程s所用的时间.
(2)做变速运动的物体不同段的平均速度一般不同,所以不同段的平均速度要分段计算.也正因为
如此,同一物体做变速运动时,平均速度的大小与所选取的路程时间不同,计算出来的平均速度一般
也不同,整段路程的平均速度和通过某一段路程的平均速度往往是不相等的.所以描述平均速度时应
指明是物体在哪段路程(或哪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
(3)平均速度不是速度的平均.求某一段路程的平均速度时,要抓住平均速度的定义卜士,其中s
t
表示物体做变速运动的总路程,/表示做变速运动的物体通过路程S所用的总时间.计算平均速度时,
不能将几段路程中的速度求算术平均值.
经典例题:
【例1】m/s是国际单位制中速度的主单位,km/h是最常用的速度单位,建议同学们将这两个单位间的换
算关系记住.下面关于速度概念的理解错误的是()
A.速度是表示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
B.速度是表示物体通过路程多少的物理量
C.速度是表示物体在一定的时间内通过路程多少的物理量
D.运动着的物体有一定的速度,静止的物体速度为零
【例2】下列几个单位换算写法正确的是()
36kmxlO'mB.36km/h=^^-=10m/s
A.36km/h==1Om/s
lhx3600s1x3600
36kmxlO336xl03m
C.36km/h==1Om/sD.36km/h==1Om/s
lhx3600lx3600s
【例3】某同学骑车上学,当车速为2m/s时,半小时到校,但迟到了6min,如果他要不迟到,则车速应为
)
A.2.5km/hB.6km/hC.9km/hD.36km/h
2014年暑期衔接课初二年级-初物学科•学生版Page10of94
[智康1对
【例4】李明的家距学校600m远,某天他上学时,以lm/s的速度走完了前一半路程,为了不迟到,他改
以1.5m/s的速度走完了后一半路程,他上学时走路的平均速度是()
A.1.2m/sB.1.25m/sC.2m/sD.2.5m/s
【例5】甲、乙两人同时从同一起跑线出发,同向做匀速直线运动,某时刻他们的位置如图所示,图中能
正确反映两人运动距离与时间关系的是()
【例6】小张和小李两人多次进行百米赛跑,同时出发,每次小张都比小李提前10m到达终点,如果两人
都以原来的速度跑,但改用下列两种方式再进行比赛.
(1)仍在同一起跑线,小李提前先跑出10m小张再起跑,结果是()
(2)让小张的起跑线后移10m,小李仍在原起跑线,两人再同时起跑,结果是()
A.两人同时到达终点B.小张先到达
C.小李先到达D.无法确定谁先到达终点
【例7】河中两条船,甲在河中某飘浮物上游200m处,乙在距离物体下游200m处,若两船同时以相同的
划行速度去打捞,则()
A.甲船先赶到B.乙船先赶到
C.两船同时赶到D.无法判断
巩固练习:
【题1】甲、乙、丙三人做匀速直线运动,甲步行速度是3km/h,乙在Imin内走了63m,丙行进的速度是
lm/s,比较三人的速度大小,则()
A.府〉v乙〉%B.叫>丫丙>2C.巳〉v甲〉v丙D.v乙〉v丙〉飞
【题2】2008年12月19日上竿8时30分,中国国际航空公司北京始发的首班海峡两岸客运包机从首都机
场腾空而起,飞往宝岛台湾.中午12时30分,经过2090km飞行后,飞机在台北桃园机场降落,本次
航班飞机飞行的平均速度约为-.
【题3】甲、乙两人同时从一地点/出发沿直线同向到达终点8,甲在前一半时间和后一半时间内的运动速
度分别是片和岭(丫与彩),乙在前一半路程和后一半路程内的速度分别为片和岭,则下面说法中,正
确的是()
A.甲先到2点B.乙先到8点
C.两人时到达8点D.无法判断谁先到地到达B点
2014年暑期衔接课初二年级•初物学科•学生版Page11of94
[智康
【题4】一列长300m的火车以15m/s的速度匀速通过一座大桥的下
层铁路江面正桥时用了lmin30s,通过整个铁路桥时用了7min,车尾车头桥车尾车头
求这座大桥的铁路桥全长及江面正桥长.
【题5】小明和小亮分别从游泳池的左右两边缘(如图所示)同时出发来回左
游泳,设两人各自的游速不变,调头时间不计,他们第一次在离池右
边20m处相遇,第三次恰好相遇在池的右边缘,这段时间内小明比小
亮多游了m.
知识拓展:
右侧王老师在一次打车时得到的出租车发票,请你根据发票计算出在王老师乘车过程中出租车的平均
北踊创福午忤嚏N堂
单悔R堀T^xi^eejpT
发票号1000040103
No-01572150
监督电话:
•'SupirviSiCfiTei北京市一出
京澳雇改革委:1235;和汽车发
MCI
iorvoxatonCounciofBem博|3Rd用拿
交通金忸会:(,8351
Ccrrrnijn>:»t>QA
CouniH^t
■[机打发票手写无效—11
粤位:1498
88436395
学号:京B-C9321
TdxiNo^・
证号:
曾』♦威喙04-05-2。
13184
13U9
1.20
8.7
Wles«e00:01134
由M・态:¥16.00
2014年暑期衔接课初二年级•初物学科•学生版Page12of94
[智康1对
/知识总结
知识点一:长度的测量
1.长度的单位及换算(重点掌握)
2.长度的估测(了解)
3.刻度尺的使用(重点掌握)
4.特殊测量(了解)
知识点二:机械运动与参照物
1.机械运动(重点掌握)
2.参照物(重点掌握)
知识点三.速度的单位、换算及运算
1.速度的单位(重点掌握)
2.速度单位的换算(重点掌握)
3.速度、路程和时间的关系(重点掌握)
4.平均速度(重点掌握)
/课后作业
【作业1】诗人常用语言的韵律和意境描述物体的运动.图所示是一首描述“云”和“月”运动的诗,之
所以对这个现象“难意会”,是因为.
【作业2】使用刻度尺进行测量,物体要紧贴在有刻度的一边,读数时视线
要与尺面有刻度一边,如图物体长度为。
I111""
0cm123d
【作业3】小船在河里顺流而下,船上坐着一个人,河岸上有树。相对于树来说,人是的;相对
于船来说,人是的,树是的。
【作业4】在《刻舟求剑》的寓言故事中,刻舟人最终未能寻到其落水的剑,是因为船相对于河岸是—的,
而剑相对于河岸是的。
【作业5】乘坐室外的观光电梯上升时,你如果看着地面,会感觉到地面在下降,原因是你选取了作
为参照物。
2014年暑期衔接课初二年级•初物学科•学生版Page13of94
[智康1对
【作业7】P、Q是同一直线上相距12米的两点,甲从P点、乙从Q点同时沿直线相向而行,它们运动
的s-t图像如图所示,分析图像可知()
A.甲的速度小于乙的速度B..经过3秒,甲、乙相距4米
C.乙到达P点时,甲离Q点6米D.甲到达Q点时,乙离P点2米
【作业8】运动会上,100m决赛,中间过程张明落后于王亮,冲刺阶段张明加速追赶,结果他们同时到
达终点。关于全过程中的平均速度,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张明的平均速度比王亮的平均速度大
B.张明的平均速度比王亮的平均速度小
C.二者的平均速度相等
D.不是匀速直线运动,无法比较
【作业9】你一定听说过《龟兔赛跑》的寓言故事吧?乌龟和兔子同时从起点出发,兔子在远远超过乌龟
后,便骄傲地睡大觉。当它睡醒后才发现:乌龟已经爬到了终点。关于这个赛跑过程,下列说法
正确的是()
A.兔子始终比乌龟跑得快B.只有选地面为参照物后,才能说乌龟是运动的
C.兔子在睡觉时肯定是静止的D.乌龟的平均速度比兔子的平均速度大
【作业10】甲、乙两列火车在两条平行的直线铁轨上相向行驶,甲车车长为150m,乙车车长为200m,甲
车速度为54km/h,乙车速度为72km/h,问从甲、乙两车相遇到错开共经历多少时间?
2014年暑期衔接课初二年级•初物学科•学生版Page14of94
[智康1对
【作业11】小船往返于沿海的甲、乙两地,若河水不流动,往返一次需时间若河水流动,往返一次需
时间G则()
A.t}=/2B.t,>t2C.z,<t2D.由船速、水速决定
【作业12】汽车在平直公路上行驶,在前20s内通过的路程是240m,后40s内通过的路程为640m,汽车
在前20s、后40s、以及全程的平均速度为多少?
讲一讲:
如何利用一把米尺测量一个操场的周长呢?想一想你有多少种方法!
2014年暑期衔接课初二年级•初物学科•学生版Page15of94
[智康1对
声现象
暧课前思考《
___________
声音是怎么样产生与传播的?
故事一:
一九O六年俄国首都彼德格勒(今列宁格勒)有一支全副武装的沙皇军队,步伐整齐,不可一世地通
过爱纪毕特大桥。这座大桥十分坚固,纵然跑过千军万马也难以撼动。可是正在指挥官洋洋得意的时候,
突然间哗啦一声巨响,大桥崩塌了。顿时间,官兵,辎重、马匹纷纷落水,马嘶人号,狼狈不堪……。
同学们思考一下:究竟是什么原因使大桥崩塌?
经过长期追查研究,发现并不是有人故意破坏,肇事的就是受害者自己。
故事二:
你看过美国西部影片吗?在一部反映古代战争场面的美国西部影片里,有这样一个情节,印第安人跪
在地上,把耳朵贴近地面,倾听看不见的远处有没有敌军的骑兵在赶路.我国北宋时期的著名学者沈括,
在他的著作《梦溪笔谈》里也曾记载:行军宿营,士兵枕着牛皮制的箭筒睡在地上,能及早听到夜间偷袭
的敌人的马蹄声.这样做有道理吗?声音是怎么样传播的?耳朵通过她下的泥土能听到马蹄声,通过空气不
是也一样能听到声音吗?是不是因为声音在地下传播的速度比在空气中快呢?
知识点精讲
知识点一:声音的产生
1.声音的产生条件:一是有声源,二是有传播声音的介质.
2.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
振动是指物体在某一位置附近做往复运动,往返一次叫振动一次.固体、液体、气体在振动时都能作
为声源发声,在生活中所听到的钟声、海浪声和悠扬的笛声,分别是由固体(钟)、液体(海水)
和笛子中的气体振动发出的.
声源的振动通过气体〔空气〕、液体、固体等介质传播到人的耳朵里,被人感知后人就听到了声音.
3.声音可以传递能量
经典例题:
【例1】如图所示,兰兰做有关声现象的实验时,将一个正在发声的音叉
贴近面颊,目的是为了()
A.感受发声音叉的振动
B.体验发声音叉的温度
2014年暑期衔接课初二年级•初物学科•学生版Page16of94
[智康1对
C.估算发声音叉的质量
D.判断声音的传播速度
【例2】(多选)流星落在地球上会产生巨大的声音,但它落在月球上,即使宇航员就在附近也听不到声音,
下面解释错误的是:()
A.月球表面受到撞击时不发声
B.撞击声太小,人耳无法听到
C.月球表面没有空气,声音无法传播
D.撞击月球产生的是超声波
【例3】据报道,世界“吼王”杰米•温德拉曾“吼”出超过100分贝的声音,如图是他“吼”出声音将玻
璃杯震碎的情景。下列有关他“吼”出的声音的说法正确的是()
A.声音传递了能量
B.声音只在玻璃杯中传播
C.声音是玻璃杯振动产生的
D.声音的分贝数越高其频率越大
【例4】悦耳动听的笛声是靠管子里的空气—产生的。
【例5】声波生命探测仪是一种救援装备。它能灵敏地接收到物体—时产生的微弱的声音。
巩固练习:
【题1】下列图中,主要描述声音能够传递能量的是()
B.敲瓶底火焰摇动一C.回声定位,D.超声波探查
【题2】物体能发出声音,是因为它()
A.做机械运动B.发生振动C.位置发生变化D.做匀速直线运动
2014年暑期衔接课初二年级•初物学科•学生版Page17of94
[智康1对
【题3】初春时节,柳树发芽,你可以折一根柳条,把皮和芯拧松,抽出木芯,用刀把嫩皮的两端修齐,就
制成了“柳笛”.用力吹,柳笛就发出声响.相比较来看,细而短的柳笛吹出声音的音调较高,该声音是
由于的振动而产生的.
【题4】如图14所示的这些现象说明:正在发声的物体都在
敲破时纸屑上下跳动"扬声器发生时小发生的音又激起水花,
纸片上下跳动~
图14。
知识拓展:
给你一张纸,你能哪些方式使纸发出声音?
知识点二:声音的传播
1.声音在传播时需要介质.真空不能传声.
2.通常声音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是不同的.声音在固体中传播速度最快,在液体中次之,在气
体中最慢,即v固体>v液体>v气体.常温下声音在空气中传播的速度是340m/s.
经典例题:
【例1】两名宇航员到国际空间站外进行太空行走,不能像在地面上直接谈话,是因为真空_______传播声
音。(选填“能"或“不能")
【例2】渔民可以利用电子发声器把鱼吸引到网里来,表明能传声;“土电话”表明能传
声。
【例3】“……驻足倾听,隐隐传来'威风锣鼓’的节奏,渐渐地鼓声、锣声变得雄壮、喧腾起来,汇成一
片欢乐的海洋……”对文中“隐隐传来”的理解,不正确的是:
A.空气可以传声B.锣鼓声响度很小
C.观察者离声源很远D.锣鼓声传播速度很小
【例4】声音在固体、液体中比在空气中传播得。(选填“快”或“慢”)
2014年暑期衔接课初二年级•初物学科•学生版Page18of94
[智康1对
巩固练习:
【题1】(多选)流星落在地球上会产生巨大的声音,但它落在月球上,即使宇航员就在附近也听不到声音,
下面解释错误的是:
A.月球表面受到撞击时不发声
B.撞击声太小,人耳无法听到
C.月球表面没有空气,声音无法传播
D.撞击月球产生的是超声波
【题2】“掩耳盗铃”是大家非常熟悉的故事,从物理学角度分析盗贼所犯的错误是:既没有阻止声音的
,又没有阻止声音的,只是阻止声音进入自己的耳朵。
【题3】声速跟介质的种类有关,还跟介质的有关,15℃时空气中的声速是m/s。
【题4】下列关于声现象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声音可以在真空中传播
B.声音可以在空气中传播
C.声音的传播速度比光传播的速度快
D.声音在各种介质中的传播速度一样快
【题5】有一种电子牙刷,如图所示,它能发出超声波,直达牙刷棕毛刷不到的地方,这样刷牙既干净又舒
服。关于电子牙刷,正确的说法是
A.刷牙时,人听不到超声波,是因为超声波不能在空气中传播
B.超声波的音调很低,所以人听不到
C.超声波不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
D.超声波能传递能量
知识拓展:
在生活中经常会看到这样的现象,现象一:先看到闪电后听到雷声。现象二:闪电和雷声几乎同时产
生。请你猜想形成这两种现象的原因并说出猜想的依据。
知识点三:回声
(1)回声的产生:
如果声音在传播过程中遇到较大的障碍物,则发生声音的反射,形成回声.
(2)人能区分回声与原声的条件
2014年暑期衔接课初二年级•初物学科•学生版Page19of94
[智康1对
人耳只能区分时间间隔0.1s以上的两个声音.如果回声与原声传到人耳的时间间隔小于0.1s,那么人
耳就不能区分回声与原声,这时回声和原声混在一起,使原声加强;如果回声和原声传到人耳的时间间隔
不小于0.1s,人耳就能将回声和原声区别开来,从而听到回声.
(3)利用回声测距
声音在同一均匀介质中传播速度是不变的.从声源发声到听到回声的过程中,声音的运动经历了“声源一
一障碍物”和“障碍物——声源处接收器(如人耳)”两个过程,所以声音从声源到障碍物所需的时间是
整个时间的一半,即,则,因此,当已知声音在某一介质中的传播速度时,只要测出从发声到听到回声
的时间,就可算出声源与障碍物之间的距离.
经典例题:
【例1】某雷雨天的晚上,玉红同学看到闪电5s后听到了雷声,打雷的地方距她多远?(声音在空气中的
传播速度以340m/s计算)
【例2】科学家为了探测海底某处的深度,向海底垂直发射超声波,经过4s收到回波信号,海洋中该处深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车位出租协议
- 辽宁省大连市普兰店市第三中学2025年物理高二下期末预测试题含解析
- 二零二五年餐饮企业特色美食研发与市场推广合同范本
- 二零二五年度信息安全保密合作合同
- 2025版特色美食街食堂承包管理合同
- 二零二五年度建筑照明材料购销合同规范
- 二零二五版家政服务公司专业保洁服务合同
- 二零二五年度车辆抵押保险理赔合同范本
- 二零二五版绿色食品生产场与客户双重认可合作协议
- 二零二五年度农产品深加工采购合同
- 电网工程设备材料信息参考价2025年第一季度
- GB/T 26323-2010色漆和清漆铝及铝合金表面涂膜的耐丝状腐蚀试验
- GB/T 1796.6-2018轮胎气门嘴第6部分:气门芯
- 高中新生入学教育课件
- 出版政策与法规课件
- 综合管廊基坑降排水施工专项方案
- 安徽省工伤职工停工留薪期分类目录
- MSDS 化学品安全说明书(油漆)
- DB13T 5240-2020 煤矿在用钢丝绳牵引卡轨车安全检测检验规范
- 消防设施移交及消防设施操作维护人员培训和清单参考模板范本
- SLAP损伤的治疗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