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版初中八年级上册数学教案 第六章数据的分析_第1页
北师版初中八年级上册数学教案 第六章数据的分析_第2页
北师版初中八年级上册数学教案 第六章数据的分析_第3页
北师版初中八年级上册数学教案 第六章数据的分析_第4页
北师版初中八年级上册数学教案 第六章数据的分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3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六章数据的分析

本/章/整/体/说/课

'、教学目标

修知识写技能」

1.理解平均数、中位数、众数的概念,会求一组数据的平均数、中位

数、众数,了解它们是数据集中趋势的描述;能从条形统计图、折线统计图、

扇形统计图等统计图中获取信息,求出相关数据的平均数、中位数、众数;

能用计算器求一组数据的平均数.

2.知道权的差异对平均数的影响,能用加权平均数解释现实生活中一

些简单的现象;了解平均数、中位数、众数的差别,体会它们在不同情境中

的应用.

3.进一步经历数据的收集与处理的过程,发展数据的分析观念和数据

的分析处理能力.

噬程右好

1.在统计活动中发展合作交流的意识与能力.经历探索表示数据离散

程度的过程,体会刻画数据离散程度的意义,会计算简单数据的方差.

2.能用计算器处理较为复杂的数据,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情感瀛写侪蓟*|

能通过分析数据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形成一定的解决问题的能力,

进一步体会数学的应用价值,发展应用意识.

«教材分析

一、《标准》要求

1.了解在现实生活中有许多题应当先做调查研究,收集数据,通过分

析做出判断,体会数据中蕴含着的信息.

2.了解对于同样的数据可以有多种分析的方法,需要根据问题的背景

选择合适的方法.

3.经历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数据的活动,了解数据处理的过程;

能用计算器处理较为复杂的数据.

4.理解平均数的意义,能计算中位数、众数、加权平均数,了解它们是

数据集中趋势的描述.

5.体会刻画数据离散程度的意义,会计算简单数据的方差.

6.体会统计方法的意义,发展数据分析观念,感受随机现象.

二、教材分析

刻画一组数据的两个常用指标是集中趋势与离散程度,前者反映了数

据“平均水平”的高低,后者反映了数据的波动情况,刻画数据集中趋势的

常用统计量有平均数、中位数、众数,这些内容构成了本章的前三节;刻画

数据离散程度的统计量有极差、方差和标准差,这是本章第四节的学习内

容.

学生已经学习过算术平均数,他们习惯用算术平均数描述一组数据的

集中趋势,考虑到这一点,第一节首先利用一个学生熟悉的现实生活背景

回顾算术平均数的概念,而后通过适当的变式引出加权平均数,并通过具

体问题中权的自主设计,让学生了解权的差异对平均数的影响,在此基础

上,第二节通过一个有争议的话题,引起学生对数据集中趋势的认识冲突,

从而引入新的统计量一一中位数、众数,并感受平均数、中位数、众数的

各自的特点,尝试根据不同的背景要求选择适当的统计量刻画数据的集中

趋势,形成多角度认识数据集中趋势的意识和能力,考虑到现实生活中的

数据信息常常以统计图的形式呈现,于是教材设计了第三节,讨论如何从

不同的统计图中分析数据的集中趋势.第四节通过具体问题让学生感受到

仅依靠集中趋势难以准确地刻画数据,还需要关注数据的离散程度,进而

引出刻画数据离散程度的三个统计量一一极差、方差和标准差.

«教学重难点

【重点】理解平均数的意义,计算中位数、众数、加权平均数.

【难点】对数据集中趋势和离散程度的描述.

e教学建议

i.注重学生的活动,特别是小组合作的活动.

统计活动往往非一人力量所能完成,需要同学间合作,而对统计结果

的评价也是因人而异的,通过充分研讨,广泛交流,必能扩大学生的思维视

角,深化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因此,教学中要加强活动的教学,特别是小组

合作活动的组织与教学.在合作交流中,通过相互帮助,让所有学生都得到

发展,达到共同进步的目的.

2.教学素材选材要广泛,有关数据要真实、可靠,呈现方式宜多种多

样.

教学中尽可能组织学生开展一些调查或文献检索等活动,自己收集一

些相关教学素材,也可以由教师提供一定的素材,让学生分析、评判教学素

材,既可以是未经加工的原始材料,也可以是经过加工处理的各种统计图

表等.同时,统计作为处理现实世界数据信息的一个重要数学分支,必然要

求教学素材本身的真实性,以培养学生求真的态度.

3.鼓励学生思维的多样性,避免评价的统一性.

在教学过程中应鼓励学生思维的多样性,避免评价的统一性,只要学

生的回答有一定的道理,就应给予肯定鼓励.例如,本章中根据统计图估计

有关统计量的问题,学生的估计方法显然不可能完全相同,因此应根据学

生的分析做出合理的激励性的评判.

4.鼓励学生使用计算器处理复杂的数据,注重其他课程资源(如信息

技术、媒体)的开发与利用.

«课时划分

1平均数2课时

2中位数与众数1课时

3从统计图分析数据的集

1课时

中趋势

4数据的离散程度2课时

回顾与思考1课时

课/时/教/学/详/案

1平均数

(④)教学目标

卷而只,与技能F

掌握平均数、加权平均数的概念,会求一组数据的算术平均数和加权

平均数.

根据有关平均数问题的解决,培养学生的判断能力和数据处理能力.

与俗面见.

通过小组合作的活动,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能力,让学生初步认识

数学与人类生活密切联系及对人类历史发展的作用.

¥教学重难点

【重点】掌握算术平均数、加权平均数的概念.

【难点】理解加权平均数的概念,会求一组数据的加权平均数.

第TI课时

9整体设计

①教学目标

”知识写技能.

掌握算术平均数、加权平均数的概念.

・过程行—

通过生活中的统计问题,培养学生的理解数据的能力.

「崩瀛身.8^

帮助学生认识数学与人们生活的密切联系.

Q教学重难点

【重点】算术平均数和加权平均数的计算.

【难点】利用算术平均数和加权平均数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教材中三个统计表的投影片.

【学生准备】复习学过的计算平均数的方法.

旧教学过程

反新课导入

导入一:

师:同学们,上次数学素质测试中,我们班的数学成绩比其他班级好,

你知道学校是根据什么做出这一判断的吗?

生思考回答:应当根据各班的数学平均成绩.

师:很好!生活中常用平均数对数据进行分析.另外也常用中位数、众

数、方差等对数据进行分析和刻画.请同学们交流下面这个问题:某小河平

均水深1米,一个身高1.5米的小男孩在这条河里游泳是否安全?

生1:平均水深才1米,身高1.5米的小男孩在这条河里游泳应当安

全!

生2:平均水深为1米,则可能有的地方水深不到1米,也可能有的地

方水深2米多,还是有危险的.

师总结:大家一定要真正理解“平均水深1米”的含义!怎样才能更好

地认识平均数呢?今天我们就来研究这一内容.(教师板书课题:1平均

数)

[设计意图]创设接近学生生活的问题情境,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环

境中,思考现实生活中的问题,并理解用数据的平均数做出判断的必要性.

在课题引入中,激发学生学习本章新知识的兴趣,调动其积极性.

导入二:

通过播放一段CBA(中国男子篮球职业联赛)的视频引入本节课题,在

学生观看了篮球比赛的片段后,请同学们思考:影响比赛成绩的有哪些因

素?

1.如何衡量两个球队队员的身高?

2.要比较两个球队队员的身高,需要收集哪些数据呢?

[处理方式]本环节一要“有趣”,二要“紧凑”,达到引入课题,调

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的目的即可,不宜将时间拖得过长.

[设计意图]创设接近学生生活的问题情境,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环

境中,思考现实生活中收集数据、处理数据,并用数据的平均数做出判断的

必要性.在课题引入中,激发学生学习本章新知识的兴趣,调动其积极性.

展新知构建

[过渡语]大家会计算一组数据的平均数吗?

一、算术平均数

思路一

投影CBA(中国男子篮球职业联赛)〜赛季冠、亚军球队队员的身高、

年龄的表格,提出问题:“八一双鹿队”和“上海东方大鲨鱼队”两支篮球

队中,哪支球队队员的身高更高?哪支球队队员更为年轻?你是怎样判断的?

与同伴交流.

上海东方大鲨鱼

八一双鹿队

号身高/年龄/号身高/年龄/

码米岁码米岁

41.783141.8524

51.882351.9621

61.963262.0229

72.082072.0521

82.042181.8821

92.042291.9429

102.0031101.8524

111.9827112.0834

121.9324121.9818

131.9829131.9718

142.1422141.9623

152.0222152.2321

161.9824

171.8626

182.0216

教师小结:日常生活中我们常用平均数来表示一组数据的“平均水

平”.

一般地,对于n个数Xi,X2,…,Xn,我们把白(X1+X2+…+xj叫做这n个数

n

的算术平均数,简称平均数,记为北

[处理方式](1)学生先独立思考,计算出平均数,然后再小组交

流.(2)各小组之间竞争回答,答对的打上星,给予鼓励.(3)最后,这三个问

题由三名中等学生口答完成.

[设计意图]独立思考是合作探究的一个前提,所以在学习求算术平

均数的过程中先让学生独立思考,然后再与同伴交流.小组之间竞争回答

问题,让学生经历、体验竞争的过程,并以打星的方式给予评价,旨在激发

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思路二

师:篮球运动是大家喜欢的一种运动项目,尤其是男生们更是倍爱有

加.下面播放一段CBA(中国男子篮球职业联赛)北京金隅队和广东东莞银

行队的比赛视频片段,请同学们欣赏.

师:影响比赛成绩的有哪些因素?

生1:球员心理因素.

生2:球员技术因素.

生3:球员之间的配合问题.

生4:年龄因素.

生5:还有身高因素.

师:说得太好啦!在篮球比赛中,队员的身高是反映球队实力的一个重

要因素,如何衡量两支球队队员的身高呢?怎样理解“甲队队员的身高比乙

队更高”?

生:衡量两支球队队员的身高,就是分别求两支球队队员的平均身高,

然后再做比较;”甲队队员的身高比乙队更高”是指甲队队员的平均身高

要比乙队队员的平均身高高.

师:要比较两支球队队员的身高,需要收集哪些数据呢?

生:需要知道每队各个队员的身高.

师:下面是老师收集的两支球队队员的相关信息、,如下表所示:

北京金隅队

号码身高/cm年龄/岁

318835

617528

719027

818822

919622

1020622

1219529

1320922

2020419

2118523

2520423

3119528

3221126

5120226

5522729

广东东莞银行队

号码身高/cm年龄/岁

320531

520621

618823

719629

820129

921125

1019023

1120623

1221223

2020321

2221622

3018019

3220721

018327

师:上述两支篮球队中,哪支球队队员的身高更高?哪支球队的队员更

为年轻?你是怎样判断的?

生1:衡量两支球队队员的身高,就是分别求两支球队队员的平均身

高,然后比较.

生2:衡量哪支球队队员更年轻,就是分别求两支球队队员的平均年

龄,然后再比较.

师:下面各小组计算一下两支球队队员的平均身高和平均年龄,看哪

一组计算既准又快,方法又多.

[处理方式]学生先独立思考,计算出平均数,然后再小组交流.教师

巡视、指导学生,学生完成后回答,分享学生的计算成果.

生:广东东莞银行队队员的平均身高约为2.00米,平均年龄约为24.1

岁;北京金隅队队员的平均身高约为1.98米,平均年龄为25.4岁.所以广

东东莞银行队队员的身高更高,更为年轻.

师:能告诉老师求平均数的方法吗?

生:把一支队中的所有队员的年龄求和,再除以人数就是本队队员的

平均年龄.

如北京金隅队队员的平均年龄:

(35+28+26+22+22+29+22+23+26+28+22+19+29+23+27)+

15=25.4(岁).

求平均身高类似.

师:这种求平均数的方法我们并不陌生,我们经常用到它,这种平均数

叫算术平均数.

师:日常生活中我们常用平均数描述一组数据的集中趋势.

一般地,对于n个数Xi,X2,…,X,”我们把白(X1+X2+…+x»)叫做这n个数

n

的算术平均数,简称平均数,记为兀读作“X拔”.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体会现实生活中数据收集和数据处理的必要

性.由此引出算术平均数的概念.通过小组讨论,培养学生合作交流的意识

和能力.

、求算术平均数的常用方法

出示教材想一想:

师:除了上面求平均数的方法之外,小明是这样计算北京金隅队队员

的平均年龄的:(多媒体展示)

年龄/岁232627

相应的队

平均年龄=(19义1+22X4+23X2+26X2+27X1+28X2+29X2+35X1)

4-(1+4+2+2+1+2+2+1)=25.4(岁).

师:你能说说小明这样做的道理吗?

生:小明的做法还是根据算术平均数的公式进行计算的,只是在求相

同加数的和时用了乘法,这是一种求算术平均数的简便方法.

师:你们还有关于计算平均数的简便方法吗?

生:我通过变大为小的方法解决.如广东东莞银行队队员的身高数据

都比较大,而且都在200左右,因此可以先将各个数减去200,再算出新的

一组数据的平均数,最后加上200即可.

x=(5+6-12-4+1+11-10+6+12+3+16-20+7-17)4-14+200^200(cm).

师:你的方法很好,我们在以后做题中可以学习使用.

[设计意图]“想一想”是从算术平均数到加权平均数的一个台阶,

想让学生顺利完成新知识的建构.同时让学生经历运用多种方法解决问题

的过程,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激发和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小试身手】

师:下面是某班30位同学一次数学测试的成绩(单位:分),你有几种

方法求出他们的平均分?(多媒体展示)

95,99,87,90,90,86,99,100,95,87,88,86,94,92,90,95,87,86,88,8

6,90,90,99,80,87,86,99,95,92,92

[处理方式]学生独立思考,计算出平均数并交流.教师巡视、指导学

生,鼓励学生板演,学生完成后用实物投影,展示正确的答案,并给予鼓励.

生:平均分均=95+99+…+92+92W](分).

30

师:很好,计算准确,还有不同求法吗?

生:x=(95X4+99X4+90X5+86X5+87X4+88X2+92X3+100+94+80)

+30=91(分).

师:不错,计算简便,还有不同求法吗?

生:先取一个数90作为基准,则每个数分别与90的差

为:5,9,-3,0,0,-4,…,2,2,求出以上新的一组数据的平均数为1,所以原

数据的平均数为贮90+1=91(分).

[设计意图]总结求算术平均数的方法,将琐碎的知识纳入知识系统,

同时强调一些细节,即计算要准确、方法要灵活选择、单位要注意.

三、加权平均数的概念和计算方法

师:当今社会是人才竞争的时代,每个人都应该不断地增强自己的综

合素质,只有这样才会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我们通过下面的例题来感

受一下.

酗某广告公司欲招聘广告策划人员一名,对A,B,C三名候选人进

行了三项素质测试.他们的各项测试成绩如下表所示:

测试项测试成绩

目ABC

创新728567

综合知

507470

语言884567

师:如果你是该公司的老总,你打算聘用谁?说出你的理由.

[处理方式]学生独立思考,并交流解决方法.教师巡视学生并与学

生交流,实物投影展示学生正确的答案.

生1:聘用A,通过计算:

A的平均成绩为,72+50+88)=70(分).

B的平均成绩为385+74+45)=68(分).

C的平均成绩为"67+70+67)=68(分).

因为A是平均成绩最高的,所以候选人A将被录用.

生2:聘用C,因为C的各方面都比较平均,而A,B都有一项不及格.

生3:聘用B,我认为广告策划关键看创新,且B的综合知识也比较扎

师:同学们的表现很棒!下面请大家结合这个职业的特点谈一谈对广

告策划人员来说最重要的条件是什么.

生:创新.

师:其次呢?

生:综合知识.

师:根据实际需要,公司将创新、综合知识和语言三项测试得分按4:

3:1的比例确定各人的测试成绩,你能计算此时各人员的平均成绩吗?此

时谁将被录用呢?

生1:A的测试成绩为72X4;黑:88X1=65.75(分).

B的测试成绩为85X4;曹:5X1=75.875(分).

C的测试成绩为丝旺j"=68.125(分).

4+3+1

因此候选人B将被录用.

生2:A的测试成绩为72X-+50X-+88Xi=65.75(分).

888

B的测试成绩为85X-+74X-+45X-=75.875(分).

888

C的测试成绩为67X-+70X-+67X-=68.125(分).

888

因此候选人B将被录用.

师:这两种算法结果一样,每种算法都可以.

师:上面两种情况中的结果为什么不一样呢?

生:测试的每一项的重要性不同,计算出的平均数就不同.

师:重要性的差异对结果的影响是很大的,所以有些时候我们要考虑

重要性不同.这里的重要程度从哪里体现的?

生:4:3:1.

师:这说明在实际问题中,一组数据里的各个数据的“重要程度”未必

相同,因而,在计算这组数据的平均数时,往往给每个数据一个“权”.如例

题中4,3,1分别是创新、综合知识、语言三项测试成绩的权,而称

—普詈足为A的三项测试成绩的加权平均数.(教师板书)

师:虽然A的成绩最低,但我们不能否认他也很优秀,可是他并不适合

广告策划,你认为他适合哪一项工作?说说你的理由.

生:推销员.因为语言对于推销员来说最重要,其次是综合知识,最后

是创新.

师:那么,请你也给每个数据一个“权”吧!

生:语言是5,综合知识是3,创新是2.

师:到底此时是不是A的成绩最高呢?请同学们通过计算加以验证.

[处理方式]学生独立解决.教师巡视学生,对个别学生进行指导,鼓

励学生板演.

生:A的成绩为73.4分,B的成绩为61.7分,C的成绩为67.9分.

师:你们很聪明,做得也很好.其实加权平均数并不是那么高深莫测,

它就在我们身边.

师:通过以上的探究,大家讨论一下,算术平均数与加权平均数有什么

区别与联系?

[处理方式]学生讨论交流解决.对学生的总结进行补充.

生1:算术平均数就是把数字直接相加,然后除以个数,而加权平均数

是各个数所占的比重不同,按照相应的权重计算出来的.

生2:算术平均数是加权平均数的特例,算术平均数每一项的权重均

为1.

[设计意图]例题是引导学生思考重要性的差异对结果(平均数)的

影响,以引入加权平均数的概念并加以诠释.教学过程中要充分发挥学生

的主观能动性,让他们积极思考,合作探究,学会新知.尤其认识到加权平

均数的概念后让学生自己对例题中的权重加以更改,充分地调动了学生学

习的积极性.

四、实际应用,升华新知

[过渡语]请根据你学到的知识解决下面的问题.

[处理方式]学生分析后独立作答,完成后,让学生校正答案、评价.

教师巡视、指导学生,鼓励学生板演,并规范解题步骤.

1.某次体操比赛,六位评委对某选手的打分如下(单位:分):

9.5,9.3,9.1,9.5,9.4,9.3.

(1)求这六个分数的平均分;

(2)如果规定:去掉一个最高分和一个最低分,余下分数的平均值作为

这位选手的最后得分,那么该选手的最后得分是多少?

2.某校在期末考核学生的体育成绩时,规定:早锻炼及体育课外活动

表现占成绩的20%,体育理论测试占30%,体育技能测试占50%.小颖的上述

成绩分别为92分、80分、84分,则小颖这学期的体育成绩是多少?

[设计意图]这两题是算术平均数和加权平均数的直接应用,巩固本

节课的“双基”内容.

[知识拓展]算术平均数与加权平均数是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一般

而言,求一组数据的算术平均数,必须是该组数据中各数的“重要性”相当

(“权”相等),且重复数据较少;求一组数据的加权平均数有两种情况:一

是该组数据中各数据重要程度不一,所占比重不一样.二是该组数据中有

多个数据多次出现.

叵课堂小结

算术平均数是加权平均数的一种特殊情况(它特殊在各项的权相等),

当实际问题中,各项的权不相等时一,计算平均数时就要采用加权平均数;当

各项的权相等时,计算平均数就要采用算术平均数,两者不可混淆.如:计

算彩票的平均收益时,不是求各个等次奖金额的算术平均数,而应考虑不

同等次奖金的获奖比重.

场检测反馈

1.在演唱比赛中,5位评委给一位歌手的打分如下:8.2分,8.3分,7.8

分,7.7分,8.0分,则这位歌手的平均得分是分.

解析:根据算术平均数的计算公式,先求出这5个数的和,再除以5即

可.(8.2+8.3+7.8+7.7+8.0)4-5=8(分).故填8.

2.有6个数,它们的平均数是12,再添加一个数5,求这7个数的平均

数.

解:有6个数,它们的平均数是12,

那么这6个数的和为6X12=72.

再添加一个数5,

则这7个数的平均数是半=11.

3.CBA(中国男子篮球职业联赛)~赛季亚军球队“上海东方大鳖鱼队”

队员的年龄如下:

求这支球队的队员的平均年龄.

解析:计算算术平均数的基本方法是将数据总和除以总个数.考虑到

这个队年龄相同的队员较多,故可以将数据做如下处理:

解:平均年龄=(16X1+18义2+21X4+23义1+24X3+26义1+29义2+34义

1)4-(1+2+4+1+3+1+2+1)仁23.3(岁).

区板书设计

第1课时

一、算术平均数

二、求算术平均数的常用方法

三、加权平均数的概念和计算方法

四、实际应用,升华新知

叵布置作业

一、教材作业

【必做题】

教材第138页习题6.1第1,2题.

【选做题】

教材第139页习题6.1第5题.

二、课后作业

【基础巩固】

1.陕西省某市五月份第一周连续七天的空气质量指数分别

为:111,96,47,68,70,77,105,则这七天空气质量指数的平均数是()

A.71.8B.77C.82D.95.7

2.某住宅小区六月份中1日至6日每天用水量变化情况如图所示.那么这

6天的日平均用水量是()

用水最/吨

37------------------

0123456日期/日

A.30吨B.31吨C.32吨D.33吨

3.为了解某中学八(2)班学生每天的睡眠时间,随机抽取了该班10名学生,

在一段时间里,每人平均每天的睡眠时间统计如下(单位:小

时):6,8,8,7,7,9,10,7,6,9,由此估计该班多数学生平均每天的睡眠时间

为()

A.7小时B.7.5小时

C.7.7小时D.8小时

4.某学习小组共有8人,第一次数学测验中,得100分的1人,得90分的2

人,得74分的4人,得64分的1人,那么这个小组的平均成绩是()

A.82分B.80分C.74分D.90分

5.某中学随机地调查了50名学生,了解他们一周在校的体育锻炼时间,结

果如下表所示:

时间/小

5678

人数1015205

则这50名学生这一周在校的平均体育锻炼时间是()

A.6.2小时B.6.4小时

C.6.5小时D.7小时

6.第十三届全国青年歌手大奖赛中,12位评委给通俗组某歌手打分的情

况如下(单位:

分):96.5,97.5,97.6,97.8,97.8,98.1,98.3,98.5,98.5,98.5,98.6,99.2.

去掉一个最高分,去掉一个最低分,这位歌手的最后平均得分

为.

【能力提升】

7.某次能力测试中,10人的成绩统计如下表,则这10人成绩的平均数为一

分.

分数/

54321

人数31222

8.某校欲招聘一名数学教师,学校对甲、乙、丙三位候选人进行了三项能

力测试,各项测试成绩满分均为100分,根据结果择优录用.三位候选人的

各项测试成绩如下表所示:

科研能

707165

组织能

647284

(1)根据三项测试的平均成绩,谁将被录用?说明理由;

⑵根据实际需要,学校将教学、科研和组织三项能力测试得分按5:3:2

的比重确定每人的成绩,谁将被录用?说明理由.

【拓展探究】

9.已知两组数据Xi,x2,X3,…,X”和yby2,y3,,,,,外的平均数分别是4和18.

(1)若Xi,X2,X3的平均数为4,yby2,y3,丫4的平均数为18,求

xi,X2,X3,yby2,ys,y,i的平均数;

(2)求一组新数据6xi,6x2,…,6xn+kyn的平均数.

【答案与解析】

1.C

2.C(解析:(30+34+32+37+28+31)4-6=32(吨).)

3.C(解析:(6X2+8X2+7X3+9X2+10)4-10=7.7(小时).)

4.B

5.B

6.98.12分(解

析:(97.5+97.6+97.8+97.8+98.1+98.3+98.5+98.5+98.5+98.6)4-

10=98.12(分).)

7.3.1(解析:利用加权平均数的计算方法即可得解.2义(5X3+4X1+3X

2+2X2+lX2)=-X(15+4+6+4+2)1x31=3.1(分).所以这10人成绩的平

1010

均数为3.1分.故填3.1.)

8.解:⑴甲的平均成绩为(85+70+64)+3=73(分);乙的平均成绩为

(73+71+72)4-3=72(分);丙的平均成绩为(73+65+84)+3=74(分).所以丙

的平均成绩最高,候选人丙将被录用.(2)甲的测试成绩为(85X5+70X

3+64义2)+(5+3+2)=76.3(分),乙的测试成绩为(73X5+71X3+72*2))

(5+3+2)=72.2(分),丙的测试成绩为(73X5+65X3+84X2)+

(5+3+2)=72.8(分),所以甲的综合成绩最高,候选人甲将被录用.

9.解:(1)因为x„X%X3的平均数是4,%,y2,y3,y4的平均数是18,所以

+

XI+X2+X3=4X3=12,yi+y2+y3y4=18X4=72,所以xbx2,x3,yby2,y3,y」的平均

数是(12+72)4-7=12.(2)因为xbx2,x,的平均数是4,所以x,+x2+-

+x„=4n,所以6xb6x2,…,6x”的平均数是工(6x1+6x2+…+6x,,X6X

nn

(X1+X2+…+(xi+x2+…+•工(X1+X2+…++18k.

n

旧—教学反思

成功之处

教学中以提问的方式导入新课,通过设置的问题引导学生进行自主探

索与小组间的合作交流,让学生理解算术平均数的意义.通过例题的讲解,

让学生归纳、总结出加权平均数的计算方法,加深了学生对加权平均数的

理解.

①不足之处

对加权平均数的定义没有充分介绍,对算术平均数和加权平均数的区

别和联系涉及较少.

°再教设计

教学过程要加强练习,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注意算术平均数与加权

平均数的类比,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旧教材习题解答

随堂练习(教材第138页)

1.解:⑴工义(9.5+9.3+9.1+9.5+9.4+9.3)=9.35(分).(2)-X

64

(9.5+9.3+9.4+9.3)=9.375(分).

2.解:92X20%+80X30%+84X50%=84,4(分).

习题6.1(教材第138页)

1.解:烹X(550X21+650X79+750X108+850X92+950X76+1050X

24)=798.75心799(h).

2.解:8L5X50+83.4X45=82.4(分).答:这两个班95名学生的平均分是82.4

504-45

分.

3.可能有危险.

4.解:由已知得天甲

9+14+11+12+9+13+10+8+12+8.„„/\

=-----------------------=10.6(cm).

10

_8+13+12+11+9+12+7+7+9+11

X乙-9.9(cm).因为文甲>大乙,所以甲种农作物

10

长得高一些.

5•解aX

(15+18+10+32+8+12+13+17+9+9+27+18+4+6+11+14+16+21+25+12)=14.85(

字/min).

一备课资源

教学建议

让学生通过具体的情境理解一组数据的算术平均数与加权平均数的

意义,并学会计算这两个平均数,用计算器计算时,应指导学生熟悉计算器

的操作程序,不同型号的计算器计算平均数的操作步骤可能是不一样的,

要引导学生主动阅读说明书,了解计算器的使用方法,求加权平均数时要

让学生体会到:当考虑不同的权重时,决策者的结论就有可能随之改变.教

学中可以鼓励学生自己举出一些生活中的例子,以加深对知识的理解.

(第经典例题

画在某校八年级中随机抽取若干名学生进行体能测试,成绩记为

1分,2分,3分,4分,共4个等级.将调查结果绘制成如下图所示的条形统

计图和扇形统计图.根据图中信息,这些学生的平均分数是()

Un

2分

01234分数

A.2.25分B.2.5分C.2.95分D.3分

〔解析)总人数:12・30%=40(人),得3分的人数:40X

42.5%=17(人),得2分的人数:40-17-12-3=8(人).平均分为

第②课时

年整体设计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会求一组数据的算术平均数和加权平均数.

.过程写序辞

通过有关平均数问题的解决,培养学生的判断能力和数据处理能力.

「情感态度骊i殖

通过小组合作的活动,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能力,让学生初步认识

数学与人类生活密切联系及对人类历史发展的作用.

。教学重难点

【重点】准确用算术平均数、加权平均数的知识进行计算.

【难点】理解加权平均数的概念,会求一组数据的加权平均数.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教材第139页的表格.

【学生准备】复习平均数、加权平均数的含义.

0教学过程

£新课导入

导入一:

问题1

【课件1]小组互助学习是课堂教学的一大特色,下面是某校八年

级一班一组同学一周的成绩表,请你算出一周得分的平均数.

日期周一周二周三周四周五

得分9094929896

问题2

【课件2]下表是一组的四位同学某节课的得分情况:

姓名(编小亮小红小英小超

号)(A)(B)(C)(D)

得分24201618

根据“互助小组”评价标准,A,B,C,D四位同学的得分按1:2:3:4

的比例确定小组的最后成绩,你能算出他们的最后得分吗?

[处理方式]给学生5分钟的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时间.学生得出

问题1的答案为(90+94+92+98+96)4-5=94.学生也有可能采用选择“基数”

的方法进行计算平均数.教师都应该给予中肯的评价,提倡利用简便算法

方便自己的计算.然后进行追问“我们上节课学的算术平均数,谁来回顾一

下定义”.

引导学生复习算术平均数的定义:一般地,对于n个数X„X2,…,我

们把工(X1+X2+…+x0)叫做这n个数的算术平均数,简称平均数,记为见学生

n

得出问题2的答案为,…十一十。4,然后借助这种求法,引出

加权平均数,从而自然地与本节新授内容衔接.

[设计意图]用学生身边发生的事创设情境,回顾上节课所学知识,

更好地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体会到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激发学

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学习的欲望,引出课题.

导入二:

师:上个星期,某校进行了一次“爱满校园、情暖人心”的募捐活动.

八年级一班的同学也慷慨解囊,下面是一组同学的捐款情况.(单位:元)

5,3,2,5,8,5,10,10.

师:这一组同学平均每人捐款多少元?

生:(5+3+2+5+8+5+10+10)+8=6(元).

师:这是我们上节课学的算术平均数,谁来回顾一下定义?

生:一般地,对于n个数Xi,X2,…,X”我们把工(X1+X2+•••+x)叫做这n个

n

数的算术平均数,简称平均数,记为北

师:班长把全班43名同学的捐款情况列表如下:

金额/

23581020

人数/

2621491

师:你能算出全班平均每人捐款多少元吗?

[处理方式]学生根据自己的经验和上节课所学的加权平均数,迅速

地在练习本或者黑板上列式,并计算出结果.

生:(展示)

2x2+3x6+5x21+8x4+10x9+20x1「c”一、

--------------------------------------^6.26(兀).

2+6+21+4+9+1

师:解释一下.

生:每个金额出现的次数不同,如捐3元钱的有6人,我就用6X3,捐5

元钱的有21人,我就用5X21……最后除以所有人数的和.

师:这其实就是加权平均数,这节课我们将继续研究“权”与“平均数”

的有关问题.(教师板书课题)

[设计意图]用学生身边发生的事创设情境,回顾上节课所学知识,

更好地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体会到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同时使

学生受到爱心教育.

陷新知构建

一、探究活动1

[过渡语]平均数的不同计算方法会直接影响到统计的结果.

某学校进行广播操比赛,比赛打分包括以下几项:服装统一、进退场有

序、动作规范、动作整齐(每项满分10分).其中三个班级的成绩分别如下:

服装统进退场动作规动作整

—.有序范齐

9898

10978

一8989

师:若将服装统一、进退场有序、动作规范、动作整齐这四项得分依

次按10%,20%,30%,40%的比例计算各班的广播操比赛成绩,那么哪个班的

成绩最高?

[处理方式]学生先思考一会儿后,教师让一组学生在黑板上进行展

示.

一组展示:

若将服装统一、进退场有序、动作规范、动作整齐这四项得分依次按

10%,20%,30%,40%的比例计算各班的广播操比赛成绩,贝IJ:

一班的广播操成绩为9X10%+8X20%+9X30%+8X40%=8.4(分).

二班的广播操成绩为10X10%+9X20%+7X30%+8X40%=8.1(分).

三班的广播操成绩为8X10%+9X20%+8X30%+9X40%=8.6(分).

因此,三班的广播操成绩最高.

师:你认为上述四项中,哪一项更为重要?

生1:服装统一.

生2:进退场有序.

生3:动作规范.

生4:动作整齐.

师:如果我们把服装统一、进退场有序、动作规范、动作整齐这四项

的百分比改一下,三班的成绩还最好吗?

生:(齐声回答)不一定.

师:这四项的百分比在加权平均数中称为什么?

生:“权”.

师:很好,请你按自己的想法改变“权重”,重新设计一个评分方案.

根据你的评分方案,看看哪一个班的比赛成绩最高,与同伴合作进行.

[处理方式]对于这一问题,让学生先在小组内各抒己见,然后全班

交流体会,归纳.

二组展示设计方案:

我们组认为动作规范更为重要,所以将服装统一、进退场有序、动作

规范、动作整齐这四项得分依次按10%,20%,50%,20%的比例计算各班的广

播操比赛成绩.

一班的广播操成绩为9X10%+8X20%+9X50%+8X20%=8.6(分).

二班的广播操成绩为10X10%+9X20%+7X50%+8X20%=7.9(分).

三班的广播操成绩为8X10%+9X20%+8X50%+9X20%=8.4(分).

因此,一班的广播操成绩最高.

师:很好,哪个组再展示一下?

三组展示设计方案:

我们组认为除了服装统一不重要,其余三项都很重要,所以将服装统

一、进退场有序、动作规范、动作整齐这四项得分依次按10%,30%,30%,30%

的比例计算各班的广播操比赛成绩.

一班的广播操成绩为9X10%+8X30%+9X30%+8X30%=8.4(分).

二班的广播操成绩为10X10%+9X30%+7X30%+8X30%=8.2(分).

三班的广播操成绩为8X10%+9X30%+8X30%+9X30%=8.6(分).

因此,三班的广播操成绩最高.

师:好像不论怎样算,二班都不赢.如果我非让二班胜出谁有办法呢?

生:我能办到!如果让我定标准,我让谁赢谁就赢,让谁输谁就输.二班

最好的是服装统一,我就让这一项占最大比重,给70%,其余的都只占10%.

一班的广播操成绩为9X70%+8X10%+9X10%+8X10%=8.8(分).

二班的广播操成绩为10X70%+9X10%+7X10%+8X10%=9.4(分).

三班的广播操成绩为8X70%+9X10%+8X10%+9X10%=8,2(分).

因此,二班的广播操成绩最高,三班的广播操成绩最差,哈哈!

师:赋予的“权”不同,其结果相同吗?

生:同一题中,不同的“权”有不同的结果.

师:明白''权”的重要性了吗?

生:明白了.

[设计意图]通过学生计算,自己再设计方案和交流,确实让他们体

会到权的差异对结果的影响,认识到权的重要性.以上四项所占的比例不

同,即权有差异,得出的结果就会不同,也就是说权的差异对结果有影响.

二、探究活动2

小明骑自行车的速度是15km/h,步行的速度是5km/h.

(1)如果小明先骑自行车1h,然后又步行了1h,那么他的平均速度是

多少?

(2)如果小明先骑自行车2h,然后步行了3h,那么他的平均速度是多

少?

⑶你能从权的角度来理解这样的平均速度吗?

[处理方式]找两个学生到黑板前展示计算过程,其余学生在下面独

立完成.教师进行巡视其他学生解题情

况.⑴竺X;:茨=1。(km/h);(2)竺孩詈=9(km/h).有些学生可能忘记单位

或单位写错,要给予及时纠错,也可以让小组内互纠.学生完成(1)(2)问后

要追问“为什么两个问题都是计算平均速度,结果却不同”,从而过渡到第

(3)问.学生可能从“骑车与步行的时间不同”的角度考虑“一个骑1h,

一个骑2h”,这时要引导学生理解权的问题.第⑴题中,骑车和步行速度

的“权重”相等,平均速度等于它们的算术平均数:等=10(km/h).第(2)

题中,骑车和步行速度的“权”不同,所以求平均速度必须用加权平均

数:受箸(km/h).进而引导学生归纳:算术平均数其实是加权平均数

的特殊情况.若各项“权”相等,就用算术平均数.

[设计意图]通过这道题的练习,巩固了求加权平均数的方法,加深

对权的意义的理解,体会算术平均数和加权平均数的联系和区别.

[知识拓展]实际问题中,一组数据里的各个数据的“重要程度”未

必相同,因而,在计算某组数据的平均数时,往往给每个数据一个“权”.

加权平均数中的“权”表示各个数据的比重,反映了各个数据在这组数据

中的重要程度.

叵课堂小结

根据一些数据或项目的重要性不同,加权平均数会更倾向于对数据进

行选择.

g检测反馈

1.为了调查某一路口某时段的汽车流量,记录了15天同一时段通过

该路口的汽车辆数,其中有2天是142辆,2天是145辆,6天是156辆,5

天是157辆,那么这15天通过该路口汽车平均辆数为()

A.146B.150C.153D.160

答案:C

2.下表中,若平均数为2,则x为()

分数01234

学生人数x5632

A.0B.1C.2D.3

答案:B

3.某市是一个严重缺水的城市,为鼓励市民珍惜每一滴水,某居委会

表扬了100个节约用水模范户,5月份这100户节约用水的情况如下表:

每户节约用水量(单

11.21.5

位:t)

节水户数523018

那么,5月份这100户平均每户节约用水的吨数为t.

答案:1.15

4.某汽车配件厂在一个月(30天)中的零件产量如下:有2天是51

件,3天是52件,5天是53件,9天是54件,6天是55件,4天是56件,1

天是57件.则平均日产量是件.

答案:54

区板书设计

第2课时

探究活动1

探究活动2

议一议

国布置作业

一、教材作业

【必做题】

教材第140页习题6.2第1,5题.

【选做题】

教材第140页习题6.2第6题.

二、课后作业

【基础巩固】

1.小明记录了今年元月某五天的最低温度(单位:℃):1,2,0,-1,-2,这五

天的最低温度的平均值是()

A.1℃B.2℃C.0℃D.-1℃

2.在一次“爱心互助”捐款活动中,某班第一小组8名同学捐款的金额如

3.李大伯承包一个果园,种植了100棵樱桃树,今年已进入收获期,收获时,

从中任选并采摘了10棵树的樱桃,分别称得每棵树所产樱桃的质量如下

表:

据调查,市场上今年樱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