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十堰市六县市区一中教联体2023-2024学年高二12月联考生物试题(原卷版)_第1页
湖北省十堰市六县市区一中教联体2023-2024学年高二12月联考生物试题(原卷版)_第2页
湖北省十堰市六县市区一中教联体2023-2024学年高二12月联考生物试题(原卷版)_第3页
湖北省十堰市六县市区一中教联体2023-2024学年高二12月联考生物试题(原卷版)_第4页
湖北省十堰市六县市区一中教联体2023-2024学年高二12月联考生物试题(原卷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32024学年度十堰市六县市区一中教联体12月联考高二生物试卷考试时间:2023年12月27日下午15:50—17:05试卷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本题共20小题,每题2分,共4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心源性猝死是一种影响35岁以下年轻大遗传性疾病,一旦发病会心跳骤停,猝死率很高,近年研究发现此病与CDH2基因突变有关。下列关于基因突变的叙述,正确的是()A.DNA分子上的任何碱基改变都属于基因突变B.基因突变可能导致表达的蛋白质发生改变C.基因突变是可遗传变异,都能遗传给后代D.基因可突变出多个等位基因,体现了基因突变的随机性2.DNA分子的复制具有精确性,但也能发生随机性的低频率改变,经漫长的进化从而形成相对稳定的可统计的改变频率。根据这一特点可以通过对比两个研究对象之间碱基对差异来确定两者之间的世代关系,这种方法被称为DNA分子钟。人类DNA的这一改变速率为每代70个碱基对变化。在研究人类世代关系时,对Y染色体DNA和线粒体DNA的分析往往具有重要的意义。下列分析错误的是()A.男性的Y染色体来自父亲,只能传给儿子,但也能与X染色体发生互换B.线粒体DNA来自母亲,只能传给她女儿,也可能发生碱基对的改变C.若两个样本的碱基排列差异是350对,则意味着两者之间相差5代D.从人类漫长的进化历程来看,用DNA分子钟发现的基因突变往往是中性的3.图1、图2表示两种染色体变异类型。图2中的染色体桥是由断裂的两条染色体中含着丝粒的部分拼接而成,在细胞分裂时染色体桥会在两个着丝粒间发生随机的断裂,甲部分会丢失。下列分析错误的是()A.图1中的变异发生在非同源染色体间,不会改变两条染色体上基因的总数B.图2中的染色体变异会改变基因的数目和排列顺序C.图1、图2两种染色体变异均不会改变染色体的数目D.图2中变异的程度更大,对生物的影响比图1中的变异更大4.比目鱼又叫鲽鱼,平时生活在海底,它经常把身体的一半以上埋进沙子里,露出眼睛观察周围,当猎物出现时就猛然跃出来,向猎物扑去。为了适应这种偷袭的捕食方法以及防御敌人的攻击,比目鱼还要随着周围环境而改变身体颜色。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为了适应周围环境的变化,比目鱼采用了改变身体颜色的策略B.从变异的来源看,比目鱼的种类具有多样性的根本原因是由于基因重组产生多种多样的变异C.经研究发现全球海域的比目鱼已经是不同物种了,造成这种现象的两个外部因素是自然选择和生殖隔离D.由于地质巨变,北太平洋西部海床—马里亚纳海沟的比目鱼大量减少,最终人类只抢救一对马里亚纳海沟中的比目鱼,通过人工繁殖,最终产生一个新的比目鱼种群,由此可见人类活动干扰了自然界正常的自然选择5.某研究小组为研究自然选择的作用,进行了如下实验:将直毛长翅果蝇(AABB)与分叉毛残翅果蝇(aabb)杂交,A、a与B、b基因是自由组合的,杂交后代作为第0代放置在塑料箱中,个体间自由交配。装有食物的培养瓶悬挂在箱盖上,使残翅个体难以进入。连续培养7代,检测每一代a、b的基因频率,结果如图所示。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第2代成年果蝇的性状分离比为9:3:3:1B.培养至某一代中无残翅个体时,b基因频率为0C.连续培养7代的过程中,该果蝇种群没有发生进化D.种群数量越大,a基因频率的波动幅度会越小6.人体中部分体液的关系如图所示,据图分析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图3中的a在淋巴管中流动,并最终汇入血浆B.图1的乙相对于甲和丙,含有较多的蛋白质C.图2中的B主要由A通过毛细血管壁渗出到细胞间隙形成D.手上容易磨出水疱,疱内的液体是甲、A或a7.大面积烧伤的病人由于严重脱水,血钾含量升高,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此时血液中()A.抗利尿激素浓度增加,醛固酮浓度降低B.抗利尿激素浓度降低,醛固酮浓度增加C.抗利尿激素浓度增加,醛固酮浓度增加D.抗利尿激素浓度降低,醛固酮浓度降低8.瘦素(Leptin)是脂肪细胞分泌的一种蛋白质激素,能抑制食欲、增加能量代谢、抑制脂肪合成从而减少脂肪积累。当健康者外周脂肪增多时,瘦素分泌增多并作用于下丘脑,通过图A所示途径参与血脂代谢的调节。研究者进一步发现,兴奋脂肪组织处的交感神经也具有与瘦素处理类似的作用,因此研究者以小鼠作为实验材料开展了相关实验(如图B所示),并提出以下假设:瘦素通过使交感神经兴奋促进脂肪分解,下列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A.某肥胖者体内瘦素浓度高于正常人,但体重却没有降低,推测可能是其下丘脑神经细胞上瘦素受体数量不足B.为验证上述假设,在Ⅰ~Ⅳ注射的物质(或药物)可以分别是生理盐水,瘦素,抑制交感神经的药物,瘦素C.激素X是肾上腺素,其促进了脂肪细胞内的过程①,同时与激素Y在这个过程中的关系为协同作用D.瘦素作用于下丘脑,交感神经兴奋又影响瘦素的分泌,体现了神经和体液调节相互协调,相互配合9.下图为足部某神经肌肉连接示意图,据图判断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A.图中没有低级神经中枢脊髓,由高级神经中枢大脑参与形成反射弧B.神经肌肉接头属于突触,由神经元释放的神经递质作用肌肉细胞C.肌肉受到刺激时兴奋沿c→b→d信号传送可引起肌肉不由自主地收缩D.大脑产生相应的感觉后能通过L一定程度的控制肌肉的活动10.下图为狗的心脏某局部组织和细胞示意图。心脏搏动受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的调控,实验测定狗的正常心率为90次/分,阻断副交感神经后心率为180次/分,阻断交感神经后心率为70次/分。据图分析以下有关叙述错误的是()A.自主神经系统的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都属于传出神经B.图中去甲肾上腺素既一种神经递质也是一种激素C.交感神经释放的去甲肾上腺素可能是抑制性递质可降低心率D.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活动不受意识支配,也称内脏调节神经11.下列有关人脑功能的说法错误的有几项()①语言功能是人脑特有的高级功能②学习和记忆涉及脑内神经递质的作用和某些种类蛋白质的合成③学习过程中反复刺激感官,有助于长期记忆的形成④短期记忆与突触形态及功能的改变有关⑤人逐渐丧失空间识别能力,都是由于大脑的左半球神经元大量死亡造成的⑥5羟色胺(一种神经递质)分泌不足是引发抑郁症的原因之一⑦完成呼吸、排尿、阅读的神经中枢依次位于:脑干、脊髓、大脑皮层⑧聋哑人艺术团的精彩舞蹈,受老师“手语”指挥,依靠的神经中枢是位于大脑皮层的视觉中枢A.一项 B.两项 C.三项 D.四项12.如图为人体血糖调节示意图,X、Y和Z表示信息分子。下列选项正确是()A.Z是胰高血糖素,主要作用于肝脏和肌肉,促进糖原水解为葡萄糖B.图中血糖平衡是通过X、Y、Z参与的体液调节实现的C.因受体4被抗体结合而引起的糖尿病不能通过注射胰岛素进行治疗D.X、Y和Z信息分子与四种受体结合并起作用后就失活了13.某人因食用不洁饮食出现腹痛、腹泻,入院后被诊断为细菌性痢疾,部分检查结果如表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生理指标测定值正常值腋下体温(℃)38.936.0~37.4白细胞计数(L1)13.5×109(4~10)×109血钠浓度(mmol.L1)180140~160A.患者的体温维持在38.9℃时,产热量等于散热量B.腹泻导致水和钠同时丧失,但失水多于失钠C.发烧和白细胞数目增多的异常表现,是机体不能免疫自稳的表现D.痢疾杆菌属于细菌,抗生素类药物可以抑制细菌繁殖14.下图为细胞之间的信息传递模型,图中Ⅰ、Ⅱ表示细胞,E、F表示物质。据图分析,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若该图表示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过程,则E为神经递质B.若该图表示水盐调节过程中的某个环节,E是抗利尿激素,则F为肾小管或集合管细胞上的特异性受体C.若Ⅰ、Ⅱ分别是垂体和甲状腺,则Ⅱ分泌激素增加后会促进Ⅰ的激素分泌D.若Ⅰ是胰岛B细胞,E为胰岛素,则E可以经体液运输到全身各处15.T淋巴细胞按照功能和表面标志物不同,可以分成很多种类,其中CD4+T细胞和CD8+T细胞在特异性免疫中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下图是它们参与某病原体引起的初次免疫应答部分过程,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图中的CD4+T细胞是辅助性T细胞B.X物质很可能是引起特异性免疫的抗原C.巨噬细胞和靶细胞表面的抗原MHC分子完全相同D.图中CD8+T细胞作用的靶细胞是被病原体感染的组织细胞16.如图是新型冠状病毒的结构示意图,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新型冠状病毒侵入人体后,能被体内的巨噬细胞和辅助性T细胞识别B.新型冠状病毒侵入人体后,刺激辅助性T细胞分泌细胞因子与该病毒结合C.新冠肺炎患者痊愈后,若再次感染该病毒,记忆B细胞会迅速产生抗体,消灭该病毒D.新型冠状病毒的刺突能与宿主细胞膜上的受体特异性结合,实现了细胞间的信息交流17.如图①②③表示三种免疫异常,可引起人体患糖尿病,对此叙述错误的是()A.①②表示的患病机理不同,但都导致胰岛素的分泌减少B.抗体3(Y3)将导致靶细胞裂解死亡C.某类细胞可代表不同的浆细胞,图中疾病都是自身免疫病D.Y1、Y2、Y3的加工场所依次是内质网和高尔基体18.拟南芥幼苗破土前顶端会形成顶勾,出土后顶勾会打开。研究发现,顶勾内侧生长素浓度高于外侧。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破土前顶勾内侧的生长速度比外侧慢B.顶勾的形成可减轻子叶出土过程中的机械伤害C.顶勾现象和根向地性均可说明生长素在浓度较低时促进生长,在浓度过高时则会抑制生长D.极性运输导致生长素分布不均匀进而产生顶勾19.植物能感知外界光照变化,调节脱落酸和赤霉素合成以保证冬天休眠,夏天生长。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植物感知光信号依赖的光敏色素结构上类似于光合色素B.光敏色素主要接受红光和蓝紫光的信号进而影响特定基因的表达C.植物通过响应环境的变化,根据需要调整激素的合成和分布D.10℃有利于过程②④,30℃有利于过程⑤⑥20.图甲对玉米胚芽鞘进行单侧光处理,一段时间后,将胚芽鞘尖端下部纵切,切面如图乙所示;图丙是丁香枝条示意图,图丁是水平放置豌豆幼苗示意图,以下正确的是()A.图甲中感知光信号的部位是b侧面B.由图乙分析可知,生长素通过促进细胞分裂使植物生长加快C.图丙中e处的生长素能扩散到f处,抑制侧芽的生长D.图丁植物根、茎对重力感受都是通过体内一类平衡石细胞来实现二、非选择题(本题共4小题,共60分)21.2023年10月23日,竹溪县融媒体中心退休干部、竹溪县启良生物研究所负责人甘启良先生被湖北中医药大学特聘为客座教授。他退休后,凭借着对故土的热爱,踏遍了竹溪的山山水水,发现了许多新的物种,编撰了《竹溪植物志》和《中国中药资源大典·竹溪中药资源志》。2023年10月相继有报道,在竹溪,竹山,丹江等地都发现了野生大豆的小种群,它们是大豆的原始祖先,具有极高的遗传价值和科研价值,这能够摆脱美国对我国大豆的“卡脖子”问题。请利用我们所学的生物知识回答下列问题。(1)大巴山脉独特的气候和环境让野生大豆生存下来,达尔文认为适应形成的必要条件是群体中出现_______和________。它与种植大豆之间由于长期________,不能进行______,从而有许多表型差距,体现了生物的______多样性。(2)要判断野生大豆变异株的育种价值,首先要确定它的______物质是否发生了变化。在选择育种方法时,需要判断该变异株的变异类型。如果变异株是个别基因的突变体,则可采用育种方法____,为了加快这一进程,还可以采集变异株____进行处理,获得高度纯合的后代,选育成新品种2,这种方法称为_____育种。(3)在诱变种植大豆育种过程中,通过诱变获得的新性状一般不能稳定遗传,原因是_____,若要使诱变获得的性状能够稳定遗传,需要采取的措施是______。(4)野生大豆的豆荚有毛(D)对无毛(d)为显性,有毛有利于种子的传播。调查发现某区域一个野生大豆的小种群豆荚有毛的基因型频率为95%,有毛基因频率为70%,则该区域的有毛杂合子基因型频率为_____。22.糖皮质激素(GC)是一种强效抗炎物质,对免疫系统有着抑制作用。正常生理条件下,血液中糖皮质激素水平很稳定,如图表示应激和炎症标志物可刺激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HPA)调控肾上腺皮质分泌糖皮质激素。在应激反应中糖皮质激素可通过抑制细胞因子释放、诱导细胞凋亡以及影响免疫细胞分化和迁移等途径,调控免疫系统的功能,减轻炎症反应的同时抑制了免疫系统功能,从而增加患病风险。请回答下列问题:(1)应激状态下,刺激作用于神经系统,神经系统分泌神经递质并作用于下丘脑,此时此时反射弧组成部分中的效应器是_____。_______调节网络是人体维持稳态的主要调节机制,(2)图1中,下丘脑—垂体—肾上腺皮质轴对糖皮质激素分泌的调节方式是_______。(3)在HPA轴之外还存在另一种免疫调节机制——“脑—脾神经轴”,如图2所示。①图2中所示的免疫活动所属的免疫方式为______(填“细胞免疫”或“体液免疫”)。②据图2可推测,乙酰胆碱在该免疫调节过程中所起的作用是_____。③科研人员为了验证上述调节机制中的脾神经对抗体的产生具有促进作用,用手术法进行了相关实验研究(如下表),请根据题意完成以下表格(在答题卡相应位置填写)。实验目的简单操作过程实验动物选择及处理a、将生理状态相同的健康小鼠平均分成两组,每组10只,测定_____。实验组处理实验组手术切除脾神经。对照组处理b、对照组小鼠______。实验条件控制c、给两组小鼠注射_____,置于相同且适宜的环境条件下饲养。结果检测一段时间后分别测定两组小鼠体内相应的抗体平均水平并进行比较。预期实验结果d、小鼠的相对抗体水平实验组_____(填“>”、“<”或“=”)对照组。23.如图所示为新型冠状病毒(2019nCoV)侵染人体后,机体的免疫应答过程。A—J代表不同的免疫细胞。请回答下列问题:(1)2019nCoV主要通过呼吸道侵入人体,鼻腔中的黏膜和毛发属于人体免疫系统的第___道防线。2019nCoV进入人体内环境,第二道防线并没有及时消灭病原体,原因是非特异性免疫___。(2)图中D细胞被活化需要两个信号刺激,分别是D细胞接触_____和_____,此外还需要③的作用。(3)图中能特异性识别2019nCoV抗原的细胞有____(用图中字母回答),没有识别抗原能力的细胞_____(用图中字母回答)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